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https://www.sodocs.net/doc/a612271479.html, ( 2005/7/7 10:59 )

摘要文章从理念和对策等方面围绕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创新展开探索。文章认为,理念是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首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八个观点,即新经济观、新系统观、新网络观、新业务观、新接入观、新基站观、新终端观、新用户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目标是“一个用户,一个标识;一个客户,一套服务;一个客人,一个世界”,其可能的选择是实施“蓝色海洋”的竞争战略和“鸡尾酒”策略。

关键词产品与服务创新理念“蓝色海洋” “鸡尾酒”

当前,中国电信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信企业要完成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仅靠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身拥有的实力和创新的能力。产品与服务创新是电信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理念

对今天的电信企业来说,由于价值链被分割,已经由过去的简单上下游关系变化为价值网络,价值创

造主体复杂,运营商控制能力降低,现实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著名学者斯坦福大学谢德荪教授认为,“在动态的环境下,其实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理念的竞争。”这也是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首要问题。

1. 新经济观:体验经济

(1)体验经济

“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而服务只是指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一般性大批量生产。正如服务经济的地位高于产品经济一样,体验经济高于服务经济。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它创造的价值来自个人内在的反应。”《体验经济》作者派恩关于体验和体验经济的论述,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从人们对水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出发,到咖啡豆、速溶咖啡包、咖啡馆等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我们可以简单地获得对“增值”与“体验”的理解。人们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所形成的相关市场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促使“体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可以认为,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

(2)完美体验还需“深度支持”

“新人类”们所认同的核心思想是:“我要购买那些能够给我带来个性化生活的东西。我要购买那些能够让我创造自己、了解自己的东西,购买那些能够让我实现心理自主的帮助和服务”。这一核心思想所反映出

的新理想之路揭示了消费个性化的潜在趋势。在过去的标准企业逻辑中,人们必须臣服于由生产者决定的消费规则和条件。但消费个性化的真正精髓是逆转旧逻辑,它要求商业世界的代表者们在个人空间而不是组织空间中运作。这种支持成为商业世界新的、更高的目标,被《支持型经济》(The Support Economy)一书的作者称为“深度支持”(deep support),它依赖于一种新的经济框架和一种新技术媒体来提供具有历史开创性的东西。

深度支持需要两个世界的结合:一个是地区性的、现实的,另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的。一方面,深度支持总是在当地实现,众多企业将会以各自的独特产品和服务共同提供深度支持。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广阔的、联合的、反应灵敏的网络才能跨越时空,向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任何需要支持的人提供支持。没有数字媒介,深度支持只是空谈。

(3)电信发展与体验经济

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物学根源,要求通信不断向多媒体和全媒体发展;现代社会在满足人们基本层次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方面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要求通信不断向前发展;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满足社会各领域丰富多彩的信息需求,需要通信不断发展。一句话,在以“体验”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电信发展的空间巨大,对内需要“深度发展”,对外需要“深度支持”。

2. 新系统观:始于客户(TOP DOWN)

(1)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我们的服务系统

近百年来,传统的电信系统基本上是一切以运营商为主导,以网络为中心,以技术为推动,运营商无需理解和关心客户的需求。这一系统观长期主导电信业,并曾经带来巨大的成功。但这一系统观也导致严重的后果,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运营商主导推动的ISDN和B-ISDN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主要原因就在于继续坚持以网络为中心的理念,导致技术上近乎完美、业务却裹足不前,最终被市场所抛弃。而互联网的发展正好相反,基于开放式、无中心、网络自治、终端智能等设计理念,初步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使得互联网上的应用空前繁荣,从而不断推动底层网络的发展,进而改变了整个电信业的格局。面对不断开放的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的客户需求、不断进步的实现技术,始于客户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构建电信的服务系统,让客户看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网络而是服务,让系统不再关注网络的最优而是服务的最优。

(2)让客户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服务

现实中许多企业还不理解多样化与定制化的区别,他们大量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种类,通过各种广告媒介传播产品和服务信息,导致顾客必须从日益增多的产品和服务中,费尽心力寻找自己需要的那种产品。事实上,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需要直接、持久、个性化的服务,他们不喜欢被一视同仁,而需要公司对他们做出有意义的关怀。

实现每个客户驱动的服务与产品创新并实现跨越的全部内涵,在于与顾客建立持续的互动关系——与顾客开展持续的、形式多样的“一对一”互动对话,方能真正理解客户,赢得客户的“心”。而采用数据库和交互技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起点的新服务系统,成为服务与产品创新并实现跨越的关键。电信的生产过程与客户的使用过程的不可分性,使得这种个性化服务具有极好的跟随性,用户会时时、处处、事事教你怎样去做。因而,企业能精确地确定客户的具体需要,高效地为用户生产定制化的产品,为客户

提供个性化服务和独特的消费体验。

3. 新网络观:智慧网络

(1)智慧网络

从电信网络的发展角度来看,网络的用户识别、业务感知、能力提供以及接续控制,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智慧网络的关键。按照“始于客户”的新系统观,全面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能够与客

户建立持续的互动关系,知道每个客户在何时、何地使用何种业务。因而,智慧网络需要具备以下关键特征:

——对客户进行唯一标识,以便将客户与其消费行为紧密对应;

——及时、准确地获知客户的位置信息,以便判断客户所在的环境特征及相应可支配的网络资源;

——通过灵活、高效的能力提供和接续控制,调配相应的网络资源向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具备了上述功能的智慧网络,将改变目前电信网络的复杂、对用户不友好的形象,真正实现以客户为

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体验。

(2)智慧网络的实现

通过呼叫控制与业务的部分分离,智能网技术提高了运营商的业务提供能力,缩短了新业务开发周期,并且引入了号码可携带等新特性。但传统的智能网技术侧重于电路交换技术,在能力提供、接续控制、

移动性支持等方面尚不能满足“智慧网络”的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3G和NGN都在朝着“智慧网络”的方向演进,并且有逐渐融合的趋势。从技术上看,集中的或者分布互联的数据库技术、无线检测技术和基于分组的网络是网络实现的关键。当然,从现有网络向“智慧网络”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演进过程。新网络的实现方式从总体上来说,应是智能网技术的再发展,是移动网络发展的新趋势,是NGN概念的新运用。

4. 新业务观:两头在外

(1)大象无形

信息时代,行业的界限将越来越难以界定,电信市场也由封闭式体系转向全面开放式体系。能够通过

终端直接与广大的用户进行联系,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成为最容易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类业务的分销渠道,将成为运营商的优势所在,其关键是如何保持和提升这一优势。未来最成功的电信服务将表现为“大象无形”,隐身在信息化社会的各项服务之中,很有可能电信运营商被忘掉的一天才是其新的大发展的一天。

(2)开放服务与终端,做到各有精专

当前,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来与通信无关的信息传递与我们已经息息相关。从电子图书、网上浏览、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网上教育,到伴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实施而相继出现的银

行、证券、海关、税务、教育、医疗、社保等行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信息化建设的勃勃生机以及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为未来通信业务的推陈出新展现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作为电信运营商,其所拥有的各方面资源毕竟有限,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化应用不可能上下通吃,因而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掌握的有限资源,专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掌控网络资源这一竞争优势。而对于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多样化的终端接入,运营商应完全开放,将其提供权交给伙伴,选择权交给用户,自身专注于发展“智慧网络”,形成核心竞争力。

(3)打造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的跨行业生态系统

在传统的电信产业中,由于业务种类相对单一、用户体验不被重视,造成了其价值创造的过程通常是呈现单向的链状状态,运营商在所谓的产业价值链中常常轻易居于链主的地位。随着信息服务的迅速发展、普及以及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渐现,整个电信产业形态正不断发生裂变,越来越多的跨越电信行业的主体可能涌现出来,电信竞争的环境也将由产业价值链上的少数者垄断,逐步演变成为多个主体相互依存、在竞争合作中不断寻求平衡的电信生态系统。在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中,运营商只有乐于和善于与各方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客户创造优质的服务和更大的价值,同时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努力搭建一个聚集各方优势、共同满足用户个性化业务需求的平台,才能确保整个电信生态系统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

5. 新接入观:ABC法则(ALWAYS BEST CONNECTED)

(1)频率资源有限

无线通信方式使人们摆脱了线缆的束缚,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这种优越性是移动分流固话的重要原因。无线通信的这一优点来自于特定空间内电磁波“无处不在”的覆盖特性,但同一空间内相同频率的电磁波将会相互干扰,适合通信的频率又局限于某一特定范围,因此无线频谱就成为一种稀缺的公共资源。为了使电信、电视、广播、卫星等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共存,需要对有限的频率资源进行规划,使得特定的通信系统只能占用指定的频段。

(2)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用户总是希望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得任何方式的业务,蜂窝移动通信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方面的通信需求,然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有限的频率资源又制约了用户可同时获得的带宽,从而制约了用户可获得业务的形式,难以满足用户在“任何方式”方面的通信需求。

以业界抱以极大期望的3G为例,用户静止、步行、车载时的理论最大带宽分别为2Mbit/s、384kbit/s、144kbit/s,并不能满足用户对大容量数据文件快速下载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在没有线缆的拘绊下获得今天在固定宽带上所得到的体验;此外3G终端之间的通信必须由运营商网络来承载,而在手机与PC之间的数据同步、手机与电视机等信息家电之间的控制协同等应用方面,3G的这一特性反而成了多余。也正是3G的这些“短板”,造成WiFi、WiMax、UWB、Bluetooth等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同时应该强调的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以激光为光源的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抗电磁

干扰能力强等突出优点,是构成现代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层的主要通信方式,其范围也将从网络骨干向网络边缘不断发展。因此,没有哪一种接入技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适合的技术。

(3)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条件下的经济平衡

在有限的频率资源和无限的客户需求之间,如何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矛盾的解决需要尊重各种接入技术“各有所长”这一客观规律,并“随需应变”,在性能与价格、方便与可靠等方面寻求与之匹配的最佳接入方式。这种“最佳”应当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可能是最高的带宽,也可能是最低的资费,还可能是最便捷的方式,等等。应当把“最佳”的评判权和决定权交给客户,运营商的重点在于发挥各自的差别优势,向客户提供便于控制的、灵活的工具和手段,使客户能够获得最佳的连接方式(always best connected)。

6. 新基站观:电灯理论(哪里需要那里亮)

(1)人类活动的“二八”规律

经济学上有一个“二八”规律,谈的是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在人们的通信活动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虽然无线网络是按照全地域覆盖来设计与建设的,但仅有20%左右的通信是在室外完成,而另外80%左右的通信是在室内完成的,也就是说出现了“种瓜得豆”的现象。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实现“种豆得瓜”呢?

事实上,现有的移动无线覆盖技术和组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覆盖的进一步优化,网络成本、基站成本、频率干扰、容量限制等因素,导致了许多“路灯不算少,屋里还是黑”的现象。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做到哪里需要哪里亮。

(2)消费的不可逆性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使用户充分体验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信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因此,近几年来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长并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与此同时,宽带与窄带接入业务的发展也是如此,宽带对窄带拨号上网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从用户的体验角度来看,对于可灵活移动、高接入带宽的通信方式的逐步依赖,已经使用户通信消费的行为具有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而,固网运营商不能一味固守传统的通信方式,应考虑如何迎合、满足用户对于移动和宽带业务的需求,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要。只要经济允许,人们用上电灯不会回到油灯,用上移动不会回到固定,用上宽带不会回到窄带,这就是所谓“消费的不可逆性”。

(3)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于模仿和替代的

在当今竞争的社会中,竞争对手之间相互的模仿和复制屡见不鲜。就电信业而言,固网运营商所拥有的核心优势就是其庞大的固定电话线资源,这是其他运营商尤其是移动运营商短期内所难以弥补和复制的。因此,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新的网络与业务,是其他运营商真正难以模仿和替代的。

(4)“电灯理论”

如果我们形象地把基站看作是一个通往信息高速的接入点、一盏使用信息网络之灯的话,现有的千万条电话线完全可以成为深入千家万户的信息高速的新接入点、信息网络之灯的新灯头。根据人们使用信息网络的需要,换上灯泡,哪里需要哪里亮,从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1991年开始建设宏伟的“铱星计划”,天空高挂的66颗卫星使铱卫星移动电话成为唯一在地球表面任何地方都能拨打电话的公众移动通信工具。但经过10多年的飞速发展,地面蜂窝式移动电话的迅速普及,成为铱星系统失败的最重要因素。这是技术专家无视经济规律的结果,归根到底是市场选择技术,而不是技术选择市场。

就像当年人们的通话需要主要是在城市一样,今天人们对高速数据的需要似乎主要是在室内。从哪里接受并提供服务以实现期内技术性能、经济价格与发展潜力最佳,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

(5)新接入点的考虑

MAP(Multi-Access Point)依托于现有的铜缆网络资源,借助综合化、智能化的室内无线接入点设备(MAP)作为收发基站,利用各种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来重点解决室内环境下无线网络的覆盖问题,其全业务功能形态应支持有线与无线、宽带与窄带、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终端接入方式,并配合网络进行认证、计费和位置管理,成为人们通往信息高速的入口。

7. 新终端观:路路通

(1)电信需求空间的大扩展

单位与单位(C2C)、家庭与家庭(F2F)、人与人(P2P)、机与机(M2M)是通信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产生的市场总规模是完全不同的数量级别。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产生根本的变革,传统的人与人“通信”的概念和内涵将大为扩展,最终演进的方向将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毫无疑问,机器与机器的通信将无处不在,其所包容的信息通信流量也将呈几何级数上涨。

(2)新终端的范围

为了能够适应未来人人、人机乃至机机的通信,就需要有相关的“网关”设备,在运营商网络以及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终端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从终端来看,MAP为现在和将来有联系网络需要的各类终端畅行网络打开了大门。采用“路路通”的命名方式,主要寓意是体现其强大的兼容性和支持全业务功能形态。

在未来的通信方式中,电信终端也将突破今天以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为主的局面,走向空前的多姿多彩。而服务于人是其存在的根本。新电信终端需要具备以下关键特征:简单、标准的网络侧接口;涵盖大部分有联系网络需要的信息产品;支持大量丰富多彩的应用。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大信息产业的视角来看,消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传媒业、教育业、文化业、娱乐业等,都是其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必然也意味着要在上述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

作为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网络基础设施,在面对未来进行思考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能够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可能的需求,可以说未来终端的多样性将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容纳和支持多样化的终端将是未来运营商实施创新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共同发展与进步,才能创造更大的通信需要与更丰富的应用终端。

8. 新用户观:但求所用

站在最终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用户最为关心的是最终享受到的业务体验,是能否时时、事事、处处、安全、方便、畅通、廉价地享受到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对于提供业务的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所属的运营商网络却并不太在意;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深刻认识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变化,把工作重点从今天的如何保留更多用户转移到明天的如何发展更多用户、促进更多用户使用,将成为新的趋势。而“不唯所有,不唯所在,但求所用”,应成为新的理念。

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对策

1. “311”思考

基于对上述理念的探讨,笔者认为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目标,可简述为“一个用户,一个标识;一个客户,一套服务;一个客人,一个世界。”简称“311” 。

一个用户,一个标识(One Subscriber,One ID Number):即每一个用户将可以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唯一的且可以终生拥有的号码。这一标识,将成为中国电信向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个人通信助理,不仅应用于中国电信提供的固定电话类服务,还将应用于移动电话、数据宽带、多媒体视频等各类业务。

一个客户,一套服务(One Customer,One Set of Service):即中国电信将为每一个拥有“311”号码的用户提供一套用户定制的电信服务,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诸如亲情计划(一种长途优惠措施)、积分奖励等各种定制服务。这些定制服务可以通过消费者与中国电信的交互完成。另外,由于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唯一号码,中国电信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特性(时间、地点、所用业务、所用终端、使用的网络等)进行分析,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电信服务。用户可以拥有服务组合套餐计划,如宽带服务、多媒体服务、语音服务的组合等。

一个客人,一个世界(One Guest,One World):即每一个“311”用户都将享受到中国电信所提供的不断创新的信息体验。中国电信将为他提供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信息世界,使他拥有与众不同的个人电信服务定制环境,“311”目标的提出,是顺应社会经济生产由产品向服务、体验迈进的新思考,是实现“智慧网络,个性服务,温馨世界”的新思路,是实现电信运营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积极探索。

2. 中国电信可能的选择

(1)“蓝色海洋”的竞争战略

当今社会,物质的高度繁荣使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企业在过度拥挤的行业里竞争,是无法长久拥有出色业绩的。要想获得持续的赢利性增长,企业就必须开创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即欧洲工商管理学院W.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指出的“蓝色海洋”。在“蓝色海洋”里,需求是发现、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你争我夺抢来的。因此,企业在这里有足够多的机会快速取得赢利性增长。而在“红色海洋”——现已存在的行业里,企业之间常常是明争暗斗、相互较劲,以求在有限的需求中多分得一杯羹。随着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企业的赢利和增长前景也就日趋黯淡。

开创“蓝色海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创造出全新的行业;另一种也是更常见的形式,即通过拓展现有行业的边界,在“红色海洋”的内部开辟出一片“蓝色海洋”。

从对电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中不难发现,电信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面临艰巨挑战的时期。量收增长的不平衡趋势,反映了新增用户的低端化和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本地电话的移动趋势,正在大量侵蚀固网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长途电话的IP趋势,对每个运营商来说都意味着利润的降低;互联网接入的宽带趋势和增值业务市场的繁荣趋势,听起来是个好消息,但问题是如何做大;商务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产业界和企业的领导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电信市场上的竞争还很不充分,各运营商之间竞争的焦点仍然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近乎惨烈的价格战使得各大电信运营商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运营商应及早摆脱低层次价格战的束缚,通过技术、业务、服务、管理的创新,塑造自身的独特竞争力,尽快从过度竞争的“红色海洋”转移到超越竞争的“蓝色海洋”是非常关键的。而要在竞争中开辟出一片“蓝色海洋”,关键在于研究、感知客户需求,通过发现和创造来满足客户要求,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和降低竞争的同质化,与其他运营商形成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差异化竞争的局面。毫无疑问,如果仅仅把竞争的目光放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固有的市场份额上,目的是打倒对手、揽尽现有的用户需求,则只能永远淹没在“红色海洋”之中,眼望着利润的一天天流失不能自拔;而如果运营商能够通过不断的创造并捕捉新的客户需求,开拓出一个没有或少有其他运营商能够克隆和争夺的市场空间,则在新的业务领域中,市场竞争将有可能变得毫不相干,从而使得自身在定价时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不仅是“共同把蛋糕作大”,而且可能是“做出新的大蛋糕”。

中国电信把“转型”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中国电信需要转型,需要开辟出一片“蓝色海洋”;融合将是未来网络和业务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变移动的后来者、广电的旁观者、IP的被动者为融合的先行者,是中国电信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2)“311”与“鸡尾酒”策略

①一片蓝天

从网络实现的角度考虑“311”的实施目标,可以归纳概括为“三大网络、一点汇合、一片蓝天”的“3-1-1”。作为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三个业务网络———交换网、数据网、移动网,通过“路路通”设备即MAP 作为汇合点和切入点,充分依托固定网络资源在带宽方面的优势和无线接入手段在室内环境中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实现多样化终端的接入和多元化业务的支持。而运营商在通过MAP直接面向多样化的各种类型终端的同时,也拥有了在规模上难以计数的客户沟通的桥梁,这不啻于是面向了一片辽无边际而又前景光明的蓝色天空。

②一片汪洋

从业务实现的角度考虑“311”的实施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三大业务、一点接入、一片汪洋”的又一个“3-1-1”。作为中国电信市场未来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VoIP业务、IPTV业务、移动通信业务是三个重中之重,而通过MAP设备实施一点的业务接入,能够实时、无缝地支持上述三大业务乃至各种类型、难以预知的新业务,从而开创出一片包罗万象、由客户自由定制的业务之海。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11”的实现不是远在天边、空中楼阁,其各项业务与当前中国电信开展的各项业务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11”业务的发展是目标和推动力,而现有的业务是始点和基础保障。

在与固网话音业务的结合方面,“311”的实施能够起到促进电话用户放装的作用。一方面,对于普通家庭中的男女老少,成为“311”用户的成本比目前成为移动电话用户的成本低得多,但是却可以享受到接近移动电话用户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311”的实施,每个用户能够获得中国电信提供的终身唯一号码,这将有助于提高其忠诚度。在未来各全业务运营商相互竞争用户的情况下,用户将会优先选择能够提供唯一号码的运营商。这些优势无疑能够起到促进电话放装和保持现有用户的作用。

在宽带业务的发展方面,目前遇到的主要矛盾在于终端的瓶颈以及宽带应用的缺乏。而随着“311”的实施,这两个矛盾都将迎刃而解,从而推动中国电信宽带接入的放装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一方面,具有标准化接口和网络交互能力的MAP设备的引入,使得运营商网络可接入的宽带终端的种类大大丰富,使用的方便性和广泛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311”的实施能够促使以宽带化、综合化、个性化、交互性和主动性为基础和特征的电信增值业务得到迅猛的发展,各种以宽带为基础、以客户体验为核心的业务应用,在现有宽带业务的基础上范围大大扩展、数目层出不穷,且具有难以预计的发展空间。

此外,“311”的实施特别是MAP设备的全面引入,能够为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建成后,在新的网络架构下实现各种新的业务应用提供较为扎实的基础平台和接入延伸。类似VOIP、IPTV等业务的引入,能够在“311”的推动下快速展开。同时“311”的实施,促使在核心网的边缘实现对用户的控制,从而为多样化NGN应用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最后,“311”的实施是中国电信攻防兼顾、长短结合的策略,将形成集团上下发力的着力点,使中国电信“大放装”的成长DNA在新时期、新平台上迎来新的春天,并促进社会综合信息化的大发展。而推动信息化,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市场创造,进而获得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④“鸡尾酒”策略

未来电信市场的需求将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消费者的“胃口”势必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使得电信运营商如果只提供某些单一的业务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各运营商苦苦求索的哪怕是一、两个关键的“杀手应用”也将不可能出现,未来真正的“杀手应用”在于多种业务之间的千变万化的组合应用,就像调制鸡尾酒一样,酒保并不需要去逐一研究如何酿造原酒的工艺,也免去了相应的专门设备投入,只需把手头的各种原酒按照一定的品种和比例巧妙地混合在一起提供给顾客就行了。而形形色色的鸡尾酒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感知、迎合顾客的口味和审美需求。

从“311”的实现来看,未来运营商通过对各种业务需求进行重新业务组合实现创新,其拥有的网络以

及MAP设备就好比调制鸡尾酒的容器,能够为最终客户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要求随时定制所需的业务提供基础。这种组合、调制的“鸡尾酒”无疑比各种单纯的“原酒”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价值。

3. 构建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梦幻工场

(1)回归通信的原点

从原始的定义来看,所谓“通信”一般是指通过某种手段、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通信

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传递消息,而消息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符号、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消息面向的对象及其种类将越来越多,人们对传递消息的要求和采取手段也将越来越复杂。如果还“通信”以本来的面目,结合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将通信概括为:“人(机)通过终端经过网络跨越时间和空间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电信运营商在通信过程中占据了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而运营商未来发展的巨

大空间也恰恰在于面对服务对象(人(机))和信息形式大大拓展的环境,如何快速、经济、有效地实现

终端、网络等因素的最佳组合。

(2)新业务函数

对上述通信的几大要素进一步分析,可以获得电信业务的属性变量,包括用户、时间、地点、内容、

终端、接入手段、速率、收费方式等等。随着对业务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更多的属性变量。

假设电信业务具有N个属性变量,分别表示为:A1,A2,A3,…,An。每个属性变量有不同的取值,以Mi(i=1,2,3,…,n)表示属性Ai取值的数目,ai表示属性Ai的某一个具体值,用aij(j=1,2,3,…,Mi)指定属性Ai的第j个属性值,则可以将特定的电信业务表示为属性值构成的向量:

S=(a1,a2,a3,…,an)

例如,当a1表示“宽带用户”,a2表示“ADSL接入”,a3表示“512kbit/s下行速率、128kbit/s上行速率”。那么业务向量(a1,a2,a3)就表示向宽带客户提供上行下行512kbit/s、128kbit/s的ADSL 宽带接入业务。

通过对不同业务、可使用时间、可使用地点、业务内容、终端、接入手段、收费、速率等的组合,可

以产生出不同的业务。所能产生的业务数目可表示为:

X=M1×M2×M3×…×Mn

随着我们对业务属性、属性变量的深入认识,上一公式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新业务层出不穷的“梦幻工厂”。

当然,将理论上存在的众多业务变成实在的、能向客户提供的业务,网络必须要有必要的支撑机制。

基本的前提是运营商能够时时、处处、事事了解用户,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网络需要具备客户感知(customer senses)和偏好管理(Profile Man?鄄agement)的能力,即CS&PM。

(3)统一客户体验渐成共识

一段时间以来,以2003年6月国际DHWG成立和2004年7月国际FMCA成立为标志,国际制造业和运营业对多接入设备(MAP,X-GATEWAY)的研究开发和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的融合(FMC)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客户视角和固网移动融合(FMC)。对以客户为中心,统一客户体验的网络发展目标,共识很多;但对怎样实现,实现的路径、重点和路标方面,不同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由于其出发点不同,基于其各自现实和长远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呈现了丰富的多样性。梳理下来有三条清晰的脉络:一条是以移动及其高速、分组化发展为重点和主线;一条是以固网及其宽带化、软交换化发展为重点和主线;还有一条不容忽视的,是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发展。

从近来与设备厂家的交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努力。但不管是以IMS为出发点,还是以NGN 为出发点、以SIP信令为基础,支持各种无线和宽带接入手段、支持各种通信和娱乐终端是其共同点;另外一个方面的努力就是强化NGN应用的开发,终端的丰富多彩、各行各业的应用可能是NGN最大的优势所在,也是宽带/固定网络长期发展的空间所在。统一客户体验,多种接入手段共同发展已渐成共识。

结束语

终端与业务走向全面开放和丰富多彩是大趋势,服务与体验走向充满人性和独特个性是大潮流,传统电信运营商在这场变革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能否把握客户并提供需求和服务实现的最佳平台。

人们的耳朵和眼睛很难区分语音和图像的质量高低;人们的眼睛和指尖很难感受数据的收发快慢;当人们不再受一网一终端、一网一号码的约束时,电信“沃尔玛”时代就将来到。

朱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邮电部“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全国邮电劳动模范”、“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称号。

作者:朱健来源:中国电信网

中国电信创新业务发展情况

中国电信(微博)创新业务发展情况 2011年,中国电信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规模持续扩大,“新三者”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2012年中国电信提出“以创新和服务双领先推动规模发展”,更加重视与各合作伙伴的合作共赢、共同创新;在“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原则指引下,中国电信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和能力,向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能力开放合作管理服务,以此推动通信信息产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深度融合。 开放:开放能力和资源,为合作伙伴构建统一的接入平台、完备的开发指导和测试服务,以互联网标准方式提供能力和资源的调用,使得合作伙伴能用最少的投入和最短的时间形成规模应用。 合作:以移动互联网开放合作联盟(OMIA)为依托,坚持“客户优先”的宗旨,保障合作伙伴的利益,促进产业链各方的合作拓展。 创新:通过OMIA成员间的良性互动,从商业模式、应用开放、市场推广等多方位、多角度加强创新合作,将更多更好的创新产品和应用带给用户。 共赢:及时响应、支持合作伙伴的需求,共同为用户营造良好的体验,实现用户、合作伙伴及中国电信的多方共赢。 同时,中国电信在客户、品牌、渠道、服务、终端等资源上的强劲实力,在多种服务模式上积累的多年经验,不仅是与合作伙伴牢固的合作基础,更使得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海量用户资源 作为国际领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拥有海量的用户规模,能为合作伙伴提供庞大的潜在目标客户群;同时已拥有相当规模的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客户,具备互联网客户行为分析及精准定位能力。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电信C网总用户1.23亿户, 3G 用户总数达到3335万户,占国内3G用户总数的28%,中国电信3G渗透率达到了27%。 完善的渠道网络 中国电信拥有覆盖全面、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实体和电子渠道资源以及与之配套的营销推广能力,这些覆盖全国的全方位渠道网络,可形成线上集中化运营与线下属地化运营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中国电信的5万多个营业厅、16万名营业员,领先的统一门户电子渠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目标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目标,优化中国电信渠道体系和架构,强化电子渠道的销售服务功能,电信公司就2008年电子渠道销售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 重庆电信网上客户服务中心是中国电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此重庆电信网上客户服务中心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需求。 本文对网上客服中心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架构等做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完成了网上客户服务中心系统新增的发票寄送和充值记录查询两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工作包括这两个模块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及这两个模块的实现。发票寄送模块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子模块。用户通过前台进行发票寄送业务的申请及查询操作,而电信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可进行发票寄送信息的查询、发票寄送总量的查询、发票收费设置等操作。充值记录查询模块则是一个综合查询模块,用户通过它可以查询11888、11819及银行卡/支付宝三个业务的充值记录。 本文设计开发的系统是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下,利用JSP作为编程技术,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在数据库方面则采用了Informix作为基础数据操作的后台。在本系统中,我们把JSP、Java、JavaScript等充分融合在各种功能模块的编程中,并采用了Spring框架的IOC (控制反转)、Spring对JDBC的支持、Spring的远程调用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上述的功能。 关键词:B/S,远程调用,Spring ABSTRACT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restructuring goals of China Telecom, optimize i ts system and structure, enhance the abilities of online sale service, China Teleco m put forwards a series of requests. A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a Telecom Sys tem, the CQ Telecom Integer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also faces a series of new requ irements.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bout the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 e CQ Telecom Integer Customer Service System, then moves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 tation of two new modules of the system—check Sending module and charge querying m odule. The main work includes requirements analysis, system function design, databa s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two modules. The check Sending module can divide i nto two parts: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The customers can apply check sending ser vice or query the check sending records in the foreground and in background; the em ployee of China Telecom can query the detail of the check sending information,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checks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sent to the customers and so on. Besides, they also can set the price of the check sending service. The charge quer ying module is an integrative module, through which the customers can query their c harge records of 11888, 11819 and bank services in a specified date.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the B/S (browser/server) mode, using JSP as a programming l anguage, realiz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users and the system. The system adopts In formix database to store data. Based on the IOC, supporting to JDBC and remote invo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分公司_中标190920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分公 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9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301006765799130工商注册号:530100000010094组织机构代码:676579913 法定代表人:刘强成立日期:2008-06-26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 人独资) 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营业期限:2008-06-26 至 / 营业范围:经营与通信、信息相关的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技术咨询;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电讯器材的销售(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除外);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出口业务;本企业和成员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历数苏宁重大战略转型中地组织变革

历数苏宁重大战略转型中的组织变革 2014-06-27 2013年,苏宁以1092.52亿元销售额再次蝉联中国连锁百强第一名,但同时,苏宁也因利润大幅下降而备受质疑。在传统零售企业艰难转型的当口,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传统零售企业,敢于“高速路上换轮胎”,其战略转型和组织变革正受到空前关注。 其实,在创立后的二十多年间,苏宁已历过多次重大的战略转型和组织变革。每一次转型,都将苏宁带入新的境界和高度。当我们梳理苏宁曾经走过的路,相信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苏宁的组织变革回顾 在20多年发展历程中,苏宁经历了多次规模不等的调整和变革,但影响最深远的重大战略调整和组织变革大体上有三次:第一次:从“批发—零售”的组织变革 创立于1990年的苏宁是一家小型空调销售店,1995年成立空调专营批发部,除了零售和工程销售之外,主要从事空调批发业务,一方面连接空调厂商,一方面连接空调经销商。这种战略选择决定了苏宁最初的组织结构是批发型,到1994年的组织结构特征为:以南京为大本营,向苏南、苏北、安徽、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区延伸,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包含有4000多家经销商的批发网络,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空调销售企业。 1996年后,随着空调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供大于求的局面使产品利润率下降,导致批发环节的毛利也越来越低,同

时市场空间也受到了上游厂商“渠道扁平化”策略的挤压(许多空调厂家直接延伸到零售终端),很多批发商因此转行或是倒闭。此时,苏宁开始了第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从以批发为主转向零售为主、从单一品种经营(空调)转向多品种经营(综合家电)。1997年,苏宁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合肥、徐州、常州、无锡、镇江等地区,发展了30多家空调店铺。1999年尝试开设综合电器商店,解决了单独经营空调的季节性风险。 为此,苏宁对内部组织做了大幅度调整:总公司工作重点转移至零售方面,总部设立相关零售管理部门,改变各地办事处的职能和工作重心,将建立在批发模式基础上的分销网络转变为以零售模式为主的网络,大幅压缩批发业务,将人、财、物等内部资源向零售业务倾斜。 直到1999年,这次变革才基本完成,它使苏宁从一家批发商转变为家电零售商。 第二次:从“分店—连锁”的组织变革 就在苏宁战略由“批发转型零售”后不久,国内家电市场再次发生重大变化,“渠道为王”的态势日益凸显,谁掌握了零售渠道,谁就能扼住市场的咽喉。为此,2000年,苏宁确定了面向全国市场的连锁经营发展战略,开始建设覆盖全国的零售终端,同时改变过去分店自主运营的体制,纳入整个连锁经营体系之中。这意味着,苏宁必须建立能支撑连锁新战略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然而,与许多高速成长的民营企业一样,经过10年的爆发式增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张颉2007年3月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励,令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令市场上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空间挤压和机会吸引的双重作用力使企业产生出战略转型的原动力。 在战略转型时,企业往往比较关注对新市场和新领域等外部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战略转型是否支持的分析,或者对于内部环境对战略转型成功所起到的影响没有充分的预计,而这点往往会直接导致企业战略转型的失败,TCL欧洲扩张战略的惨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因此,本文将从与企业战略转型密切相关的三个关键因素:核心文化、战略管理和内部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企业在战略转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1.调整核心文化以适应新环境,指导新战略 首先是对企业的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企业文化是最好的员工凝聚剂。一个企业要成功,需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家带领,而一个企业要把成功长久地持续下去,必须要有适应企业发展阶段的核心文化将员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 企业的核心文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方正与惠普的成功是“企业家创新”与“时运”结合的结果,尽管他们两者之间的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其成功的本质没有什么差异。然而,惠普在成功上市之后,其创始人就带领核心管理者召开了高峰会议,制定了在业界获得美誉的惠普之道。惠普之道是惠普能够持续成功的源泉,也是这么多年使惠普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本原因。 而北大方正就像一只背着金子在飞的鸟,总以为自己很富裕,殊不知你真正的优势是飞翔能力而不是什么外在的财富,而目前外在的财富恰好很可能就是未来飞不过大海的原因。北大方正在领导层频繁变动的过程中,始终也没有制定出自己的核心文化,始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连公司的领导层也无法明确地向员工阐述这个问题,那员工更是如一盘散沙似的不清楚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发展。方正1.68亿港元亏损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危机,它的发展思想早已预示着这个悲哀的结局。 企业在进之初,首先就需要对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配合战略转型,必然有新的企业战略和一系列的战略主题被制定和推出,而这些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思想进行指导,那就是未来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企业。而且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改变也会指引员工进行自我转变,

中国电信企业文化介绍

中国电信企业文化介绍 中国电信的企业文化纲要目前包括企业使命、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企业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等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统称核心理念,企业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统称行为准则。 企业使命: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战略目标: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核心价值观: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 全面创新 创新是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创新能使企业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创造成本领先;创新能使企业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向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市场领先;创新能使企业在运营管理、经营方式等方面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管理领先。 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创新 我们要通过全员而非个人的、全方位而非局部的、深入持久而非表面临时的全面创新,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新型运营模式,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全面创新不是彻底地否定过去。“人民邮电为人民”、“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迅速、准确、安全、

方便”等名言,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发扬光大。观念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创新的意识,才能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不断开拓进取。我们尊重员工的创新热情,鼓励员工积极应用创新成果,敢于面对创新中的失误。我们要努力创建员工终身学习、组织持续创新的学习型企业。我们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积极主动的全面创新赢得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久稳定。 求真务实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规模经济和服务社会是电信企业的基本特征。“求真”就是从电信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在经营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和总结电信企业的发展规律,并以此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经营决策,并不折不扣地自觉执行。 求真务实是我们的传统风范。凭借对企业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企业经营的务实态度,我们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求真务实是成功企业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尽心尽力地创造更佳的工作业绩,在稳健经营中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对外以客户为本、对内以员工为本,持续提升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使中国电信成为令人满意的长寿绩优企业。 以客户为本,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切实以客户为中心,认真实践

中国电信实业公司转型战略分析

中国电信实业公司转型战略分析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博士认为,商务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属于商务生活中正常的起伏跌宕,任何一个能干的经理都能应付自如。结构性变化则是对挣钱基本方式的根本性的、长期的更改。中国电信实业所处行业变化的种种迹象表明,结构性调整已经到来,实业发展战略面临新的思考。 电信实业仅仅把自己定位于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结构性的调整”,等到变化显而易见时,中国电信实业可能会错失转型良机。 洞悉结构调整 中国电信实业所经营的通信设计、施工、监理、维护等业务,与通信

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联。通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产业链的发展变化,无不对实业公司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资本市场预期不断提高、ARPU逐年下滑的双重作用下,通信运营商近几年的压力日益加剧,单靠投资拉动收入增长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 准早已是明日黄花被束之高阁,打折成为交易的潜规则,在设计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一折的项目。这种血淋淋的搏杀,对历史包袱沉重、人工成本较高、经营行为规范的实业公司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 近些年,国内优秀设备制造商成功走向了海外,为国外通信运营商提

供从设备、安装、设计、施工、维护一缆子解决方案的Townkey工程经营模式在海外普遍运用。不少通信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企业的工程师被设备制造商雇用参与海外通信市场建设。仅仅为其中一家优秀设备制造商提供工程施工、设备安装服务的企业就多达70多家。国内通信建设市场也随设备制造商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而逐步向外延伸。 充 是中国电信实业公司的应变之道。 重建市场边界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信息产业大融合的趋势,重新审视通信行业价值链的变化,认真分析实业资源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未来的

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年9月份阿里巴巴被爆因“人才战略调整”缩减2015年校招名额后,百度在10月20日也证实已暂停社会招聘,而腾讯也被传出“暂停外包招聘”。尽管三家都有相关的辟谣与安抚声明,比如人才战略调整,管控模式更新等,但从网上招聘者纷纷爆料被取消面试看,传言当非无中生有。那么,巨头这些压缩招聘的措施到底是否预示着互联网寒冬就要来临呢?毕竟我也不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这确实暴露出整个行业目前的“集体忧郁”,因为从财报上看,三家企业的增速还是相当可观的,而在这一前提下采取压缩策略,说明它们对未来前景调低了预期,存在某些担忧。 数据显示,近几年互联网行业不断呈发展壮大的趋势。互联网女皇 Mary Meeker 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12、2013、2014年这几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以约2 亿稳步增长,全球智能手机用户以约3.7 亿稳步增长。这也促使许多创业人士纷纷瞄准互联网行业准备大捞一笔,但是结果并非如意。去年年末的O2O泡沫破灭,一大堆O2O创业公司因烧钱太狠资金不继面临倒闭。2015年初,拒宅网、找好玩儿、徒步狗旅行、果冻旅行等旅游O2O扎堆死亡,呵护网、36号教室、助考帮等教育O2O先后关闭,房屋网、程途网、亿言堂等房产O2O落寞而去。忽然之间,创业者开始失去信心,开始被不明所以的繁琐缠身,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似乎注定失败一样。 其实,在这些失败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老早就预兆着不会成功。比如创业者的思维和能力。创业者不是执行者,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出满意的作品。创业者还更应该领导者,管理能力和超钱的思维比亲力亲为的付出更重要。那么,在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过程中,有哪些容易陷入的“坑”呢? 第一坑:老板思维僵化 老板思维僵化主要表现在控制思维、粗放思维、封闭思维、独享思维、怕错思维和规模

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模式

近年来,产业升级与转型成为政府部门、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佛山市市长陈云贤在上任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其中很大篇幅的内容其实就是关于产业升级与转型。企业是产业的组成单元,宏观上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只有通过微观的、具体的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才得以实现。本文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企业转型的五种基本模式。 企业转型(transformation)是指企业的重要方面在本质上和模式上的彻底改变。所谓重要方面,就是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兴旺衰败的重大事情。所谓本质上的改变,就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而是通过量变导致的质变,或是不经过量变而出现的突变。所谓模式上的改变,就是模样和形式都已彻底改变。例如,企业的资本模式从单一老板改变为多个老板再改变为上市公众持股;企业的组织模式从单一家公司改变为多家公司再改变为集团公司;企业所经营的产业从第一产业改变为第二、第三产业;企业的业务模式从OEM改变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再改变为OBM(原始品牌制造) ;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董事长兼CEO改变为董事长和CEO由不同的人担任。这些都属于企业转型的内容。 显然,企业转型符合并且应该具备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见作者另文《论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因此,它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也就是说,必须在战略管理的框架中把控企业转型的内容、模式和路径。各种书刊文章中经常用到的“转型战略”或“战略转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也应该是这一个意思!)。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A、战略的制定,也就是战略的规划;B、战略的实施,也就是战略的贯彻和执行;C、战略控制,也就是对战略的执行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估和反馈,并相应调整原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在五个层面上来做。第一、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ies),也即整个公司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第二、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ies),也即公司所从事的各个业务模块(或事业部等)的经营战略;第三、职能范围战略(functional strategies),也即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战略,如产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等等;第四、战略项目(strategic projects)的战略管理,也即一项具体的、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开发项目的战略管理;第五、针对一个业务专题的战略管理,例如,针对上市为目标的战略管理;针对兼并为目标的战略管理;针对某一(组)竞争对手而做的竞争战略管理。这三大部分和五个层面可以组合成以表1中的具体内容(A01,A02, (05) 表1、战略管理的内容 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 战略控制 公司战略 A01 B01 C01 业务战略 A02 B02 C02 职能战略 A03 B03 C03 战略项目 A04 B04 C04

关于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思考企业战略

关于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思考-企业战略 根据中国电信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电信企业全体员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整合认识,坚持全面创新的发展理念,采取求真务实的发展态度,努力奋斗,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中国电信集团企业创建成世界级的电信企业集团。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世界产业在重新整合,信息通信业也正在重新洗牌,在这样一个扑朔迷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每一个电信公司都在试图寻找独具特色的最佳生存模式和发展空间,中国电信企业为了实现集团这一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强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提升企业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的发展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管理层面上的思维认识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更加重要。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和集团领导的相关讲话,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是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前提 江泽民同志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电信企业已经意识到:世界在变化和调整,电信垄断在打破,消费者的信息意识在觉醒。中国电信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和做优,我们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条件,机制创新是本质,管理创新是核心,业务创新是关键,服务创新是保障。中国电信企业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更重要是进行员工的思维观念的归零,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全心的观念去看待客观事实,看待中国电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上市问题,

业务分流问题,垄断和竞争问题,企业重组问题,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所以说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思想基础,体制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宏观条件。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没有止境。作为中国电信企业,只有创新,才能立足于世界电信业之林;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新机制、新产品和新技术。中国电信企业创新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电信新产品;中国电信企业创新途径是创造性的开发、借鉴和模仿其他世界级电信企业的做法。新中国电信集团是经过重组后成立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其主要的职能就是通过全面创新创造世界级电信企业,为中国的信息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发展平台。真正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在中国电信企业发展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指导电信企业的一切工作,同时,每位电信员工还必须进行观念折旧,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清空头脑中的不合时宜的固有认知,抛弃一切传统的不符合企业与时俱进精神的旧思维,在广大电信员工中灌输市场决定电信企业的地位,效益决定电信员工的价值的新理念,在企业发展工作中,提倡电信业务发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第一要务,中国电信企业必须坚持五项机制改革,真正从业务创新方面寻找到突破口,大胆实践,独立思考、沟通合作,使中国电信业务发展持续、健康、稳定、务实地快速发展。在企业工作中,电信企业还体会到: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动力,动力决定效果,为了中国电信企业的百年大计,必须在中国新世纪中开好头,起好步,积极创建适合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新体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坚持一切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和以效益为目标的企业运作模式,搞好业务流程再造,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和探讨,以全面创新的思维开创中国电信的新局面。

中国电信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系统设计 解决方案 1

文档仅供参考 中国电信 铁路电力段集群调度及定位服务系统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XX省分公司 -1 2

目录 一、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QChat技术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设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整体结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系统组网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U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错误!未定 义书签。 2、CDMA EV-DO Rev. A网络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QChat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系统软、硬件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调度台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手持终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车载终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车载终端外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战略思考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战略思考 2014-12-19哈佛商业评论 施南德、欧高敦、华强森|文 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目前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 32亿,且在持续增长。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计算,考虑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各行业的运用程度,预计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GDP增长总量中贡献7%到22%。到2025年,这相当于每年4万亿到14万亿元人民币的年GDP总量。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更多地反映了消费者驱动的形态。但是,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渗透各个行业,这一现象将发生改变。企业拥抱互联网技术的程度越高,它们的运营将会越高效,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变是一个颠覆性过程,需要反思公司文化、战略、运营组织乃至外部合作等方方面面。这一过程产生的利好也十分巨大——成功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能使企业的销售利润在5年内提升50%。 为此,我们特别列举出一些企业领导者需要着力思考的方面: 1. 以“客户至上”为纲 互联网赋予了消费者新的力量,只要移动手指,就可以“投奔”其他商家,因此企业必须以他们的需求引导运营的方方面面。鉴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规模,企业长期以来侧重于大规模生产和大众市场渠道。但在未来的数字化市场,为了迅速应对日益分散化的客户需求,公司可以转向网络选择更广泛的供应商,获取更详细的客户洞见,推出更丰富更复杂的产品线,以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需求。除了产品,消费者还期望覆盖线下、线上和移动等各类平台的无缝、便利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因此无论是宣传信息还是产品服务都必须精心设计,确保其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更具吸引力。中国消费者是社交网络的拥趸,因此加强网络社交连接、搭建网上社群将是企业建立口碑和品牌忠诚度的最有力策略。 留住数字时代消费者的关键,在于以建立长期信任的方式管理客户的个人数据。最大化利用数据和保护隐私之间是一个微妙的平衡。除了遵守法规制度,公司必须让新一代消费群体参与,从中了解他们的个人喜好,并各业务流程环节保护好客户的隐私。通过征询及尊重客户偏好,才能赢得客户的长期信任。业界领导人还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这一议题的监管流程中去,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新机遇以及新风险。 2、调整战略,为新一波竞争做好准备 互联网开启了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只有敏捷而务实才能生存。举一个例子,互联网孕育了全新的“共享经济”,消费者从买车转为拼车,从住酒店到租房间等。凡此种种变化,都有可能瓦解原有行业。 随着行业界限的日益模糊,竞争可能随时从某个意想不到的角落出现。比如一大批新兴技术公司进入金融服务行业,直接挑战传统金融机构。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是一个与其互联网支付平台“支付宝”链接的货币市场基金,由于其收益更高,很快就吸走了大量银行储蓄。有些案例中,新兴的技术企业往往比传统行业的领先企业更善于通过挖掘数据以提升其市场洞察力和竞争优势,后者则会选择收购新

中国电信企业服务价值理念

中国电信企业服务价值理念 中国电信的企业文化纲要目前包括企业使命、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企业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等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统称核心理念,企业行为准则和员工行为准则统称行为准则。 企业使命: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战略目标: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核心价值观:全面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共创价值 全面创新 创新是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创新能使企业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创造成本领先;创新能使企业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向消费者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市场领先;创新能使企业在运营管理、经营方式等方面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管理领先。 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创新 我们要通过全员而非个人的、全方位而非局部的、深入持久而非表面临时的全面创新,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新型运营模式,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全面创新不是彻底地否定过去。“人民邮电为人民”、“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等名言,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发扬光大。观念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创新的意识,才能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不断开拓进取。我们尊重员工的创新热情,鼓励员工积极应用创新成果,敢于面对创新中的失误。我们要努力创建员工终身学习、组织持续创新的学习型企业。我们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积极主动的全面创新赢得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久稳定。 求真务实 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规模经济和服务社会是电信企业的基本特征。“求真”就是从电信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在经营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和总结电信企业的发展规律,并以此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务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进行经营决策,并不折不扣地自觉执行。 求真务实是我们的传统风范。凭借对企业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企业经营的务实态度,我们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求真务实是成功企业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尽心尽力地创造更佳的工作业绩,在稳健经营中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通过对外以客户为本、对内以员工为本,持续提升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使中国电信成为令人满意的长寿绩优企业。 以客户为本,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切实以客户为中心,认真实践“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努力提供令客户满意的优质服务。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通信行业差异化战略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将面对全球通信企业的挑战。中国的产业信息化也从根本上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电信业重组后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务较为单一的局面,完成从“移动信息专家”到“综合信息专家”的转变。而中国联通则更加复杂,不仅面临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面临组织结构的融合,未来联通需要通过业务创新、品牌整合等锻造核心能力,并通过组织调整等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内三大通信行业的差异化战略已经从以前的电信主导宽带和固话,移动主导移动电话,联通主导基础网络,逐渐变为现在的多方位业务全面发展。电信开始推出3G手机移动电话,联通也推3G 以及融合以前的网通的宽带业务,移动则收购了铁通,也大摇大摆做起了宽带业务,并且收费也是相当便宜。 大体上,通信行业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其差异: 一、品牌形象。 品牌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而驱动这种资产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进而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品牌购买和消费行为。我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因此,品牌就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能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不仅有巨大的市场开拓力,还有强大的人心征服力,一旦消费者的心被征服,名牌就可以长久的占领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点就做得很到位,在移动这个大品牌下面又分了很多个小品牌,比如说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等等。而其中每一个品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动感地带的客户群主要是学生群体以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套餐花样百出,资费实惠;神州行针对的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方便简单易行,计费简单可靠,每月消费不多;而全球通则是提供给高端客户,满足客户的一些比较高端的需求,比如出国或者经常出差之类的,通常情况下每月的话费都比较多。像动感地带找周杰伦代言,神州行葛优代言,对产品的形象定位就比较准确,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很深的固有印象,品牌也就比较成功了。还有联通旗下的品牌新势力啊,电信的天翼等等。 二、价格差异。 随着国内电信业竞争形式的变化,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如何保持好的企业

战略转型案例

万达 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集文化、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 几乎每一次转型都是快人一步 06、07年开始进军文化旅游地产的时候,国内的大热潮还是商业综合体 从15年开始商业综合体接近饱和,大家一致转型文化旅游地产,而这时的万达长白山、西双版纳都营业了,而青岛、无锡、南昌等地都已获取土地 不得不说万达一直在引领行业潮流 诺基亚 一直忙着出售资产的诺基亚,终于决定出手买入资产了。2015年,诺基亚开价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交易将以换股的方式进行,新公司沿用诺基亚品牌,如果一切顺利,这家曾经的全球头号手机制造商,将成为超越爱立信、华为的全球头号电信设备制造商。 没有一成不变的企业,也不存在永远赚钱的生意,诺基亚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成立于1865年诺基亚,最早是芬兰西南部的一家木浆厂,1890年代开始在橡胶产品领域崭露头角,随后在1910年代开辟电话、电缆、发电业务,此后80年的时间,诺基亚漫无边际地拓展业务,从事造纸、个人电脑、橡胶、制鞋、化工、制铝、电视等多种生意,直到1998年,成为全球头号手机制造商,保持领先地位超过10年,直至被智能手机生产商击溃。 显而易见,经营环境总是处于变动当中,那么,企业如何寻求更加安全有利的位置? ——转型是永恒的答案,不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转型的本质,是业务变轨过程中资产结构的重组。 当某一业务前景不妙的时候,赶在贬值之前将其脱手套现,无疑是一个明智选择。 2014年,诺基亚完成与微软的交割,正式退出手机市场,利用出售手机业务所获54.4亿欧元,巩固电信设备制造(Networks)、地图导航(HERE)、技术研发及授权(Technologies)三大业务。 其中,地图导航HERE成立于2006年,技术在全球范围处于领先地位,但营收规模有限,如今诺基亚正在积极地寻找潜在的买家,而电信设备制造业务起步较早,2007年吸收西门子同类业务,如今贡献了诺基亚全年营收的绝大部分,属于核心业务。谋求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无疑在试图进一步巩固该业务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电信发布转型升级新战略

中国电信发布转型升级新战略 6月29日消息,中国电信杨杰董事长在2016年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S 2016)上发布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新战略,致力于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 智能牵引,转型升级 中国电信将顺应信息通信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着力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实施网络、业务、运营、管理四大智能化重构,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广泛运用智能化技术,充分挖掘企业内外部的数据资源,开展互联网应用的融合创新,满足用户随需接入、自动响应、逼真体验、高性价比的智能化信息服务需求。 “智能”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驱动,以网络软件化、功能虚拟化、硬件通用化、能力平台化的云网深度融合为重要前提,以企业内外部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价值呈现为常态,以多元智能化终端为载体,实现跨界拓展。在此基础上提供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包括智能连接、智能平台、智能应用,以及三者深度融合形成的业务生态。 网络智能化:SDN+NFV+云,推进网络重构 深化开源技术应用,引入SDN/NFV/云等新技术,打造简洁、集约、敏捷、开放的新型网络,实现网络、IT融合开放;加强协同,培养人才,机制配套,走向开发运营一体化。面向用户,提供可视、随选、自服务的全新网络体验,提升用户价值;面向业务,提供快速部署、安全的网络能力,促进业务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 业务生态化:聚焦“2+5”,推进业务重构 聚焦“2+5”经营重点,开放合作,融合创新,推进业务重构,构建“一横四纵”重点业务生态圈,实现共生、共创、共赢:夯实4G、光宽“2”大基础业务,打造“一横”智能连接型业务生态圈,以云、网、端为核心,强化网络生态合作;依托天翼高清、翼支付、物联网、云和大数据、“互联网+”“5”大优势应用,以及流量、安全等核心能力,打造智慧家庭、互联网金融、新型ICT 及物联网的“四纵”智能应用生态圈。 运营智慧化:增强“6”大能力,推进运营和管理重构 推广大数据应用,增强网络基础、网络运营、数据运营、渠道销售、客户服务和人才队伍“6”大能力,推进运营重构和管理重构,支撑智慧运营。 运营重构的核心是注入大数据应用、集约支撑服务等要素,建设用户导向的一体化智能运营体系;管理重构旨在面向创新创业,推进一线经营自主化、内部支撑平台化,打造高效、协同、自适应的生态组织。 战略转型持续升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