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玉米生长期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对玉米生长期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对玉米生长期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作者:李昂诚孙凡红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3期

玉米种植范围广泛,近年来在种植过程中越拉越多的玉米品种在生长期出现空秆、半

截棒、缺粒、多穗或香蕉穗等雌穗发育异常现象,以中晚熟玉米发生较重,大面积发生时会造

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减产幅度达30%~40%,个别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从调查其发生规律和

出现异常现象可以确定不是种子问题。研究分析玉米出现结实异常和畸形穗现象的原因,提出

解决方法,可为玉米种植、增长、增收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一、玉米异常现象的表现和成因

1、空秆

正常年景,玉米每穗籽粒平均在数百粒以上,有2%~5%的空秆率属正常现象,空秆率在10%以上甚至更多或者达90%以上就不正常了。有两种表现:玉米株上根本没分化出雌穗,从外表

看穗很长,很大,但扒开苞叶却一粒未结,也被称之为“孤老秆子”;玉米株虽分化出雌穗,但穗粒稀少,每株果穗结实不满20粒。

成因:

①气象因素

不利气象加重空秆现象的发生。玉米抽雄授粉日均温度低于18℃或高于33℃都不利于授粉。高温干旱:玉米雌穗分化期是需水的临界期,尤其大喇叭口期,对水分十分敏感,需要充足的

水分,遇旱或持续高温会导致雌穗分化异常或停滞,“卡脖早”使部分玉米的雌穗不能正常抽

出和正常开花,造成抽雄提前和吐丝延迟,难以正常授粉,出现空杆或不抽穗现象;低温多雨

寡照:玉米抽雄散粉期,遇到低温多雨寡照天气,一方面延迟雌穗发育的速度,加重玉米雌雄

不调,雄穗抽出加速,使原本就比雄穗晚出2~3天的雌穗抽出拉大了与雄穗抽出的时间差距,无法完成或受精过程,另一方面加速了果穗苞叶的老化,苞叶与穗轴的比例失调,花丝很难抽出

苞叶,从而授粉不良,玉米籽粒稀少或空秆(有穗不长粒)。

②施肥不合理

施肥少的地块土壤的养分不足,供给植株生长发育的营养不够,易出现空秆,比施肥多的

玉米植株空秆率高,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的空秆率高。

③种植密度过大

密度过大造成田间荫蔽、整齐度差,导致玉米争光、争肥、身杆不旺,出现弱小苗,空杆

率增加。

④播期不适宜

播期过早或过晚会造成玉米雌穗分化时遇到严重的逆境而发育异常。

2、半截棒、半边脸

半截棒:同一穗玉米上半截籽粒瘪瘪咔咔,下半截灌浆饱满或秃尖子,有的秃尖长达到穗

长的50-80%;半边脸:果穗靠茎秆一侧自上而下整行没有籽粒或缺粒,果穗弯向缺粒的一侧,俗称阴阳脸

成因:

①极端天气

光照严重不足、雨水过多与玉米生长期形成半截棒有直接关系。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

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叶片依靠光照产生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向籽粒输送,满足玉米

籽粒生长需要的有机物90%来自叶片光合作,10%来自玉米茎秆叶片过去贮存的养分,光照不足

严重减弱玉米叶片的光和作用,使光合产物不足不足以供给玉米籽粒生长需要;雨水过多加重

土壤中养分流失速度,致使玉米茎秆叶片中贮存的有机物偏少。因光照不足、雨水过多引起的

有机物供应不足仅能满足部分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虽完成授粉受精过程,最终出现仍会半截

棒现象;半边脸现象则是授粉时遇到阴天或多雨,花丝长而弯曲,靠近茎秆一侧的花丝不能正

常授粉引起。

②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对不良环境条件反应不同,缺粒程度有差异,由品种本身遗传差异决定,花粉小

的品种授粉几率少于花粉多的品种,晚熟品种缺粒程度比早熟品种重,果穗苞叶长而紧的品种

比果穗苞叶短而松散的品重。

3、一株多穗

玉米本身有形成多穗的本性,经过人工驯化培育后正常株一般会有有少量的双穗,多数正

常株只分化出1个结实的雌穗,一株多穗是指在玉米主穗下部的不同茎节处(玉米上数第五节

至第九节)长出多个雌穗,或一株2~3穗,或一株5~6穗,或穗上长穗,或多穗齐出。

成因:

①营养过剩

玉米形成多穗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根据玉米的发育特点,只有上部1~2腋芽可以发育成果穗,从玉米的顶端的倒数6节以下的每个茎节上都有腋芽,可形成分蘖,但在在发育过程

中都会退化,玉米雌穗分化阶段,如果具备水肥充足、养分过剩、生长过旺的条件,茎秆营养

积累过多,腋芽都有受刺激萌发的可能,出现多个果穗。

②气候

高温干旱及多雨寡照特别是在玉米拔节期出现高温干旱,造成植株雌雄发育不协调,花期

不遇,授粉不良引起顶端雄穗发育受阻,使植株体过剩的养分在茎节上的积累,加重多穗现象

发生。

③化控剂使用不当

使用化控剂的用量不当、时期不对均会抑制玉米顶端的生长,促使玉米多穗形成。

4、香蕉穗

也叫娃娃穗、手指穗,玉米同一茎节处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同香蕉,被称为“香蕉玉米”,不结粒或结粒很少。

成因:

主要是严重干旱

玉米雌穗分化期遇到少有的干旱天气,严重影响玉米雌穗分化,果穗的主轴不再发育,养分运输被中断,在茎秆上积累较多的养分促使潜伏芽萌发,发育成果穗,形成香蕉穗。香蕉穗开始吐丝时,玉米雄穗已散粉结束或已到散粉末期,花粉供应不上,雌雄不协调,造成香蕉穗无粒或结粒很少。

二、防控玉米异常现象的措施

1、选用较抗逆温的品种

为避免玉米在异常气候的年份发生以上异常现象,确保玉米产量,建议更换对于温光反映比较敏感的品种,选用适应性强、产量稳定较抗逆温品种。玉米品种在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潜力最大,如丹玉35号、东单90等。

2、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肥力水平按照要求确定种植密度,大穗型品种播种密度要小于小穗型品种播种密度,肥力小的田块密度宜大,肥力大的田块密度宜小。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一播全苗、一播壮苗,提高群体生长整齐度。

3、加强肥水管理

①合理施肥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植株,根据玉米的需肥特性,均衡施肥是前提,为满足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确保籽粒灌浆饱满,提倡稳施种肥,重施大喇叭口肥,早施穗肥(抽雄前后施好穗肥),基肥应多施有机肥,注意掌握追肥时间和施肥数量,避免苗期施肥过多。

②科学防旱

玉米不耐涝,但拔节至抽穗灌浆期需水量占一生需水的40%,需水量最大,特别是抽雄前后1个月内不能缺水,要保证苞叶正常生长,这一阶段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以利于玉米雌雄穗正常分化,不出现空秆、缺粒、秃尖等异常现象。

(作者单位:164035黑龙江省建设农场)

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玉米雌穗分化中几种异常现象的分析 玉米生产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雌穗分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涉及的品种之多,面积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这种异常现象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减产幅度达30%~40%,个别地块达50% 。本文将异常现象加以分析、整理,并对玉米雌穗分化过程中几种异常现象的表现、规律、成因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1、异常现象的集中表现 1. ①半截棒 这个现象比较普遍,其表现为二:一是同一穗玉米下半截灌浆饱满,上半截虽授上粉,籽粒却瘪瘪咔咔的,二是没授上粉造成的秃尖子。 1. ②多穗现象 玉米在正常年景每株只分化出一个结实的雌穗,一般有少量的双穗,但我区一些地块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多穗现象,从玉米上数第五节至第九节的范围内,有一株长出2~3穗,多者达5~6穗,有的一个叶腋就长出双穗或香蕉穗,有的穗上长穗,多穗齐出,花丝鲜艳。 1. ③空秆空棒现象 玉米田间有2%~5%的空秆率属正常现象但特殊年份有的品种有的地块空秆率在1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更多,严重者达90%以上。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更本没分化出雌穗,即群众称之为“孤老秆子”;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株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果穗,外表看,玉米棒长得挺大,但扒开苞叶一看有的一粒没有,有的只有几粒。 2、异常现象发生的规律 同一品种出现的异常现象程度不同,有轻有重,有有有无;土壤类别、水肥管理、种植形式不同,异常现象差异悬殊;播种期的不同,异常现象出现的几率和差别有很大变化;同一地块不同品种,异常现象出现的程度各异,有轻有重;中早熟品种偏轻或不发生,晚熟品种偏重或者大发生,但晚熟早播的偏轻或不发生;短穗品种偏轻,长穗品种偏重。 3、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 由其异常现象及其发生规律可以看出,发生的原因不是种子问题。为了弄清原因,我们详细了解分析了发生异常现象年份的气候特点,整个玉米生长期,气候呈现了雨水特多、光照严重不足、温度偏低、积温不足的特点,所以异常现象的发生,多是由当年光照和降水量异常变化诱导而形成的。 3.①半截棒现象产生的原因 玉米大面积,多品种形成半截棒是与整个玉米生长期间雨水特多,光照严重不足有直接关系。因为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养分。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90%左右是靠叶片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制造而源源不断地向籽粒输送,而另10%左右是靠茎秆叶片过去贮存的养分向籽粒输送的。由于光照不足,从而使玉米叶片的光和作用严重受挫,光合产物严重不足。加之雨水特多,造成土壤中的养分流失较重,从而在玉米茎秆叶片中贮存的有机物偏少,形成了有库缺源的状态。由于以上两个原因,造成了玉米籽粒灌浆中有机物供应严重不足,根据玉米养分输送的原理,仅满足了部分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从而造成了虽完成了授粉受精过程,却出现了多品种大面积的半截棒现象。这里也有少部分品种由于败育造成的秃尖子现象。 3.②多穗现象产生的原因 玉米本身有形成多穗的本性。玉米雌穗,又称果穗,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看,除上部4~6节外,每个茎节上都有腋芽,茎上不伸长节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蘖,伸长节上的腋芽可进行雌穗分化,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上部1~2腋芽可以发育成果穗,其余大部分在发育过程中退化,但在水肥过大、养分过剩、生长过旺的情况下,部分品种会激发出3~5腋芽分化发育,从而形成一株多穗现象。

玉米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剖析

玉米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成为仅次于水稻的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生长发育不良、果穗结实不良、多穗、空杆、分蘖等问题,笔者依据多年工作实际经验,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1 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与解救办法 玉米生产中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有除草剂药害引起不长、玉米粗缩病(或矮花叶病毒病)引起不长、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不长、玉米烂心引起不长、玉米丝黑穗病引起不长、根部害虫引起不长几种原因。 1.1 除草剂药害引起不长 玉米在喷了苗后茎叶除草剂以后,发黄、不长,高度不及正常株的一半,用追磷、钾肥的方式也不见效,另外严重田用解毒剂也不见好转。可见药害是较严重的。分析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是施用除草剂期间的高温干旱气候,玉米对药的降解受影响,玉米受除草剂抑制而不长。解决办法:施用速效氮肥并浇水一次,叶面喷解药害的爱多收或云大-120+微肥(含锌)+1%尿素液,7天1次,用2次。或绿风95+爱多收,以解药害促生长。 1.2 玉米粗缩病(或矮花叶病毒病)引起不长

发生粗缩病的植株矮化不长,叶色深绿。而矮花叶病毒病植株心叶有黄条,也矮化不长。玉米粗缩病株发生不会是全田,以靠道边杂草多的地方病株多,田间高矮不齐。 解决办法:拔除病株,以防后期感染。为避免再种玉米时发生病毒病,应用种子重量0.2%病毒A药剂包衣。玉米1叶1心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杀虫剂喷雾预防发病。 1.3 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不长玉米发黄,矮化,田间有那么几垄,施肥和浇水也不见好转,根以坏死。这是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植株异常不长。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因此玉米没有有效的吸收,植株就发黄不长。 解决办法:灭菌促根。用恶毒灵+爱多收灌根,7天1次,连续2~3次,叶面喷绿风95或农状员或海绿素等营养加调节的叶面肥。 1.4 玉米烂心引起不长 玉米烂心,阻碍玉米抽穗。部分农民认为是真菌引起的病害。而根据研究近年的玉米烂心是病虫危害引发,由于蓟马和瑞典蝇在玉米心危害导致叶片破损和畸形,复合了细菌而发生腐烂。 解决办法:10%吡虫啉1000倍+农用链霉素500倍+锌肥向心里灌药,7天1次,连续2次,杀虫灭菌和恢复生长。 1.5 玉米丝黑穗病引起不长

玉米空秆的原因分析

玉米空秆的原因分析 这几年,玉米发生空秆的情况比较多,根据我们的田间调查分析,大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天气因素: (1)前期雨水好,后期天气干旱。尤其是幼苗期,苗情长势好,苗壮的品种在前期雨水条件好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叶片大、宽而薄,这种叶片保水能力不强,后期如果遇到严重干旱,就会表现失水现象严重而使苗成为弱苗,致使雄穗和雌穗出现的时间间隔过大,造成花期不遇,而出现空秆。 (2)花期过分干旱。由于过分干旱而造成花丝的黏度不够,花粉落到花丝上后,不是粘不住,就是粘的很少,而造成受粉不良。 (3)无风。在授粉期间,因无风而使花粉囊中的花粉无法倒落出来,无法进行授粉。(4)灌浆期风力过大,造成玉米根部撅起而形成倒伏,使玉米体内营养向受伤部位转移,孕穗后的玉米产生小穗或无穗。 2.虫害: (1)玉米螟。在玉米拔节前发生玉米螟并被玉米螟钻蛀过的玉米,在拔节后植株表现为紫秆,通常玉米的雌穗发育不良或不发育,造成空秆。 (2)蚜虫:蚜虫也叫腻虫,在玉米的开花期,因蚜虫的分泌物将玉米的雄穗花器或雌穗的花丝粘住,使花粉无法散落出来或无法落在花丝上而无法受粉。 3.除草剂药害: (1)2,4--D丁酯药害。为防治阔叶杂草,很多农户在玉米苗后采用2,4—D丁酯进行灭草,玉米苗后使用2,4—D丁酯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在玉米的3~5叶期,农户在使用时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就极易造成药害,有些农户为了确保除草效果,还会随意加大2,4—D 丁酯的使用量,这往往又加大了药害的程度。对2,4—D丁酯反应比较敏感的品种苗后应当禁止使用2,4—D丁酯,否则空秆就在所难免啦。 (2)烟嘧磺隆药害:烟嘧磺隆是玉米苗后常用的除草剂,在正常情况下对玉米是安全的。 但有些农户错误地认为烟嘧磺隆在玉米上不论使用多大剂量都不会对玉米造成伤害,在使用时为了确保除草效果而过分加大烟嘧磺隆的使用量,玉米棒偏脸或空棒也就时有发生了。 4、病害: 玉米丝黑穗病。丝黑穗病又叫乌米,病害发生时往往直接损害玉米的雄蕊和雌蕊,造成空秆。 5、土壤缺硼。硼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土壤缺硼的情况下,会造成玉米的花粉管发育不良而影响受精,同时缺硼还影响光合营养在植物体内的正常运输而造成空秆或果穗发育不良。 6、品种的生物学结构。 有些玉米品种在生物学结构上就容易造成空秆,即玉米的果穗是长在叶片的正下方,由于上部叶片的遮挡,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花粉是较难落到花丝上的。 7、种植密度过大。 有些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而过分加大种植密度,结果造成作物间争肥、争水、争争光、争气,群体发育不良,致使空秆率大幅度增加。 8、玉米前期生长过于旺盛,生理失控,引发早衰出现空杆。 9、过度使用调节剂,使玉米生长出现异常,抑制了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出现空杆。

玉米异常生长原因及补救措施

玉米异常生长原因及补救措施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当植株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和因外界条件的影响时,则引起作物营养状况失调,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或花、果实等生殖器官就可能显现出特殊的症状,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生理和外观上表现出各种异常的生长现象,其中常见的有红叶、空秆、缺素等类型。作者针对造成玉米异常生长的原因和补救措施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玉米生长各阶段缺少元素的表现及补救措施 1.1 缺素苗。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元素,其表现是:幼苗黄弱,叶尖呈紫红色,叶片狭长,而且植株根系生长差,新根生长少。 补救措施:应尽早追施氮、磷、钾肥; 1.2 拔节期缺素。植株此阶段缺少元素,其表现是:叶色呈黄绿色,叶片开始萎蔫,下部叶片枯黄,叶片数量少,生长慢,次生根生长稀少。 补救措施:应及时追拔节肥。 1.3 抽穗开花期缺素。其表现是:植株叶片落且发黄,幼穗发育不良,小花不孕,穗少粒小,成熟前大部分叶片枯黄,果穗授粉不良,秃顶度长,果穗缺粒严重。 补救措施:应早施粒肥,浇好灌浆攻粒水。防止群体叶子变黄早枯,施量是一般宜占总追肥量的10%,如采用叶面喷施,则可用氮磷混合液,以10%的尿素液和20%的过磷酸钙澄清液喷雾,每苗75—100公斤,或用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亩喷100公斤均可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2、玉米缺少各种元素的不同表现及补救措施 2.1 缺氮苗。主要出现在土质贫瘠,熟土层浅或基肥不足、追肥不及时的玉米植株上。其特征是:植株生理活性物质含量少,幼苗生长缓慢,叶色呈黄绿色,叶片窄小,光合作用弱,制造有机物质少,植株自上而下叶尖干枯;苗细小瘦弱,推迟幼穗发育,导致果穗发育不良,且穗小穗少,甚至空秆率高。 补救措施:应及早追施速效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兑水浇施、腐熟的粪水)。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及蛋白质的合成与原生质的增殖,使玉米生长旺盛颜色深绿,茎叶繁茂,光合作用旺盛,制造有机物质多,生育早期可积累大量生理活性物质,达到壮苗,生育中期表现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良好,生育后期不早衰早枯,灌浆结实期延长,穗大粒多籽重产量高。 2.2 缺磷苗。主要特征是:苗期缺磷,苗子细瘦,茎秆呈紫红色,叶尖枯黄,根系发育差生长缓慢,并呈锈色;孕穗开花期缺磷,果穗分化差,花丝延迟抽出,使雌雄花期不遇,果穗发育不良,导致果穗缺行少粒,穗顶缢缩甚至空穗,籽粒不饱满,成熟延迟,产量低。 补救措施:应及时追速效磷肥或根外喷磷。由于磷的化合物多存于根尖、生长点等幼嫩细胞中,磷充足能增强植株分生增殖的能力,加快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转,利于发根、生叶、长茎及穗的分生分化,增加千粒重,提高籽粒的品质与色泽. 2.3 缺钾苗。主要特征是:叶色黄绿,先从老叶尖端与边沿变紫色,随后则呈焦枯发褐,似火灼状,叶中间仍保持绿色,植株容易发生倒伏染病,新叶生

玉米生理障碍与生长异常的症状及原因

玉米生理障碍与生长异常的症状及原因 李敏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1页(P42) 【作者】李敏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 1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一、症状及发生原因 1.红叶苗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土壤紧实时,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幼苗代谢缓慢,叶片因叶绿素减少而发红。品种间有差异。温度回升后多能缓解。 2.黄叶苗 (1)症状幼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叶片细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 (2)原因影响玉米生长的障碍因素均会造成幼苗生长不良。如种子不饱满,禾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密度过大,妨碍生育;水渍苗,特别是低洼地块,排水不良;土壤缺肥;除草剂使用不合理;受到病虫危害以及灌溉水受污染等。 3.花叶苗 (1)症状叶片上有黄绿或黄白相间的条纹,或黄绿斑驳。 (2)原因因矮花叶病、地下害虫为害、缺素症、遗传性条纹病等导致。

4.肥害 (1)症状过多的可溶性氮、钾等肥料接近种子时,会抑制种子发芽或致出苗不齐、缺苗、生长缓慢、根系变褐、幼苗矮化、叶色变黄,甚至逐步枯死。轻度叶面肥害发生时,叶片边沿褪绿变黄或变白枯死,叶面皱缩;严重时,叶面出现失水褪绿斑,并很快干枯。肥料落入新叶中会烧伤生长点和叶片。 (2)原因施用化肥过量或施肥种类、方法不当以及施用劣质化肥导致植株生理或形态失常。干旱天气根系生长缓慢、吸水受限时更易发生肥害。发生肥害后要及时大水漫灌。 5.僵化苗 (1)症状苗龄长而苗体小,地上部颜色较深,暗淡无光,硬脆无韧性,根系老化,发棵慢。 (2)原因土壤板结;化肥用量过大,种、肥隔离不足;播后土壤干旱;地温低。(3)措施及时中耕,提高地温;叶面喷肥,促其快速恢复;治盐碱;底肥不施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6.分蘖 (1)症状出苗至拔节阶段,玉米植株基部节上的腋芽长出多个侧枝,称为分蘖。(2)原因品种特性;苗期低温、干旱;群体密度过小;施肥过多;玉米粗缩病、霜霉病、疯顶病和丝黑穗病等病害引起。 7.遗传性病害有一类因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病害称为遗传性病害。病斑上分离不到病原菌,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如遗传性条纹病、遗传性斑点病、白化苗、黄绿苗、子粒丝裂病、子粒爆裂病和生理性红叶病等。 8.玉米植株畸形主要表现为矮化、丛生、器官变态、卷叶、徒长、肿瘤等,主要 由病虫害或除草剂药害造成。 北方春玉米区,苗期田间病害以苗枯病(根腐病)为主,从种子萌芽到3~5叶期

玉米生长中的问题

玉米生长中的问题 关于玉米生长中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这些问题既不利于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玉米品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人们对玉米开展深加工,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玉米各方面的需求。 当前玉米生长中存在的问题: (一)玉米品种不优良:玉米种植需要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但是要想保证玉米产量,其品种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玉米种子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不同,选种子时必须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并具备较强环境适应能力的种子。此外,我国玉米品种还存在优良度不足、且对虫害、自然灾害抵抗力弱等缺陷,一旦出现疫病或者自然灾害都会对玉米生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玉米品种对玉米产量有着很大影响,为了能够保证玉米产量,必须要改善玉米品种,要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播种。 (二)土壤翻耕不彻底:由于玉米植株体积较大,故此根系分布对玉米生长具有很大影响。如果玉米根系分布不够广泛,玉米植株顶层就无法吸收到足够养分,这将导致其无法正常生长。而造成根系分布不够广泛的原因就是土壤翻耕不彻底,通常种植玉米的土壤翻耕深度必须在二十厘米以上,否则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植株倒伏的情况,这一点很多玉米种植户在进行翻耕时都未加注意。 (三)种植密度不合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忽视品种特性,不能对种

植密度进行准确测量,同样是经常出现的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技术问题。一般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枝繁叶茂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生长空间,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种植空间把握难度更大。如果玉米早期种植密度控制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将无法使最终产量达到最高。 玉米生长异常的原因: 一)空棵原因 1、高温干旱:当玉米雌穗分化期,是对水、肥需求较多,同时也是需水的临界期。因此,这个时期对水分十分敏感,尤其大喇叭口期,当玉米雌穗发育或抽穗时需要充足水分的时候,遇到严重持续高温干旱,致使玉米的雌雄穗不能正常发育,就出现了空杆或不抽穗现象,也就是经常说的掐脖旱引起的。 2、营养不足:当土壤的养分不足时,没有充足的营养供给植株生长发育时,也容易出现空棵。当土壤的养分、水分充足时,一般不会出现空棵。 3、光照不足:阴雨寡照或田间荫蔽等造成弱小苗也容易发生空棵现象。 4、种植密度过大:近年随着密植品种的推广,个别农户盲目追求密度,没有根据种子的特征特性合理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空棵。 (二)缺粒(花米)、半边脸现象: 即果穗上籽粒零星分布或果穗侧面缺粒,一侧自上而下整行没有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玉米一直以来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农民的增收问题。本文从问题与对策两方面对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玉米生产;问题;解决对策 在我国,玉米一直就是高产量的作物,玉米可以作为粮食、蔬菜、经济、饲料等,具有多项功能,玉米的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状况。可见,不断研发新技术、玉米生产的新方法,对保证玉米的高产优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省在玉米生产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1.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玉米品种布局杂乱无章 从玉米品种的布局上来看,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杂乱无章的玉米种植布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播种的玉米品种单一,缺乏具有高产、稳产与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造成了同样品种的玉米种植面积过大,以致于增加了玉米种植品种布局的结构性风险。造成玉米品种布局杂乱无章的原因之二是因为在种植良种玉米时,没有与其相配套的玉米高产技术做指导,从而抑制了良种高产玉米水平的发挥。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玉米种植品种单一化与多、杂、乱并存的现象,不同品种的玉米混种混收,极大的降低了我省玉米质量的一致性。 1.2播种的玉米质量差 玉米生产中还存在着播种的玉米质量差的问题,在开始实施玉米播种机大面积播种玉米技术之后,播种的玉米质量严重下降,表现为玉米缺苗垄断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玉米播种机的性能较差,以致于大面积的播种玉米使玉米播种机的负荷量增加,导致免耕硬茬机播的深浅程度不一致,玉米品种与

玉米机播方式的要求不相配套、玉米的出苗整齐度差等原因,导致播种的玉米质 量差。 1.3玉米水肥的管理不科学 玉米在每个生长时期对水肥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需要玉米种植者能够对玉 米每个时期不同情况进行熟练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对玉米进行科学、合理、适宜 的水肥管理。但是,目前存在着对玉米水肥管理不科学的现象,玉米肥料的利用 率较低,对玉米田间水分的排灌不及时等问题。其中,在肥料的使用上,主要以 氮肥为主,对微肥、钾肥、磷肥的使用率较低,造成了玉米种植所需养分的不平衡,并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对玉米生产中水分的排灌上不及时,给玉米的 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选地及整地 土壤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对土壤质量要求较低 的作物,玉米在大多数条件下都能生长良好。然而,如果农民想切实提高玉米产 量及质量,首先就必须要选择一块较为良好的种植土地,来为玉米创造良好生长 环境。玉米更适合在沙质土壤中生长。在选择土壤时,应严格按照玉米生长特点,选取土层较深、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通风疏松、储能易排、pH值 接近中性,以及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在整地过程中,宜将玉米地深耕至 33cm左右,并注意增加耕地施肥量。耕后适当耙土,勤耕,多浇水,促进土壤成熟,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如果土壤需要改良,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翻土、填料、淤积和搅拌的方法,以改造土层和调整土壤。 2.2玉米品种挑选 玉米品种的选择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直接相关。山东省内的农民在选择玉米种 子时,应根据种子适宜性原则,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玉米种子。结合山 东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科学选择种子。分析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根据土壤质 量确定品种,根据植物病虫害多发的分析,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以提高产

玉米的生长特点

玉米的生长特点 一、玉米的简介 玉米(学名:Zea mays),又称作玉蜀黍,属禾本科,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不仅用作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饲料、酒精、油料等。 二、玉米的生长环境 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在温带和热带地区生长。它要求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降雨,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此外,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它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酸性土壤和过于干燥的土壤都不利于其生长。 三、玉米的生长周期 玉米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苗期、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其中,苗期为播种后6-12天,幼苗期为苗期后继续生长到玉米植株叶片展开,生长期为幼苗期 后的生长阶段,成熟期为玉米颗粒充实的阶段。 3.1 苗期 •在苗期,玉米种子开始发芽,并长出了一根幼苗。这个阶段的玉米对土壤养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主要依赖种子本身的养分。 •苗期的玉米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以促进它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在苗期,给予玉米适量的水,但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积水和根部腐烂。 3.2 幼苗期 •幼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阶段,它需要充足的阳光、合适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幼苗期的玉米需要充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这些养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此外,及时除草也是幼苗期的重要工作,以免杂草竞争养分和光线,影响玉米的生长。

3.3 生长期 •生长期是玉米生长最快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玉米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其生长。 •生长期的玉米需要充足的阳光,以促进光合作用,提供能量给玉米植株。•给予生长期的玉米适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在生长期,除草工作也非常重要,以免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影响玉米的生长。 3.4 成熟期 •成熟期是玉米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收获的时机。 •在成熟期,玉米颗粒充实,并进入成熟阶段,颗粒内积累了大量的淀粉和营养物质。 •成熟期的玉米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干燥的环境,以帮助颗粒充分发育和成熟。•在成熟期,通过观察玉米颗粒充实程度和外观颜色,可以判断玉米是否达到了收获的时机。 四、玉米的生长特点 玉米具有以下生长特点: 1.快速生长:玉米是一种快速生长的作物,从播种到成熟只需要90-120天。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速度非常快,植株高度迅速增长。 2.高耗水量:玉米对水分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 支撑其快速的生长。因此,对于干旱地区的玉米种植来说,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3.强光需要:玉米是一种喜阳光的作物,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其光合作用,提 供能量给植株,并有利于颗粒的充实和发育。因此,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和合适的种植季节对确保玉米的光照条件非常重要。 4.对养分的需求高: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但总体上,其对 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较高。在种植中,科学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5.耐旱性弱:玉米对干旱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幼苗期和生长期,缺 水会导致植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因此,在干旱地区种植玉米需要采取适当的灌溉措施。

玉米的生长特点

玉米的生长特点 一、引言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全球 前列。了解玉米的生长特点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的生长特点。 二、生长期分析 1.萌芽期 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吸收水分,发芽后开始生长。萌芽期通常为 5-7天,在这个阶段中,玉米幼苗会从种子中伸出根系和第一片真叶。 2.生长期 在幼苗期之后,玉米进入了生长期。这个阶段通常持续60-80天,在 这个过程中,玉米会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且不断地增加高度和 叶片数量。在这个阶段,农民需要给予足够的肥料和水分以保证良好 的生长。 3.抽穗期 抽穗期是指玉米开始形成穗并且开始开花授粉的时候。这个阶段通常 持续10-14天,在这个过程中,雄性花序会从叶鞘中伸出来,并且开 放以释放花粉。同时,雌性花序也会从叶鞘中伸出来,等待接收花粉。

4.灌浆期 在抽穗期之后,玉米进入了灌浆期。这个阶段通常持续30-40天,在 这个过程中,玉米的果实开始变得更加饱满,并且开始变色。在这个 阶段中,农民需要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以保证良好的果实成长。 三、生长特点分析 1.对温度敏感 玉米是一种温度敏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良好地 生长。一般来说,玉米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对光照需求高 玉米是一种光周期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光照才能良好地 生长。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特别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3.对水分需求大 玉米是一种喜水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良好地生长。在干旱地区种植玉米需要注意灌溉,以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4.对土壤肥力要求高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养分才能良好地生长。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并且在生长期中需要适时施肥,以

玉米种植节气生长特点

玉米种植节气生长特点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和生长具有一定的节气特点和生长特点。下面将从节气和生长两方面对玉米的种植和生长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玉米种植的节气特点 玉米是一种春季播种、夏季生长的作物,其种植过程中节气和季节的变化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春分前后:春分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出现在3月20日左右。在春分前后,农户可以开始准备土壤,进行玉米的春季休眠前的最后一次整地、犁地等工作。此时土地温度逐渐升高,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2. 清明前后:清明节气出现在4月5日左右,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清明前后,气温逐渐回暖,土壤水分也相对较多,适宜进行玉米的春季播种。此时进行播种,可以使幼苗在温暖湿润的土壤中充分生长,为玉米的后期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3. 立夏前后:立夏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5月5日左右。在立夏前后,气温已经逐渐升高,但土壤水分还比较丰富,是玉米的关键生长期。农户可以适时进行追肥,补充作物所需营养,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4. 芒种前后:芒种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出现在6月5日左右。在芒

种前后,气温达到了较高峰值,土壤水分逐渐减少,这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时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导致玉米叶片枯黄。 5. 夏至前后:夏至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6月21日左右。在夏至前后,气温尤其是夜间气温较高,而昼夜温差较大,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较大。同时,夏至后降雨量逐渐减少,需注意增加灌溉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6. 大暑前后:大暑是我国的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出现在7月23日左右。在大暑前后,气温高,降雨量少,土壤水分逐渐减少,玉米的生长速度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此时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增加灌溉次数,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玉米生长。 二、玉米生长的特点 玉米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幼苗生长期、蔗籽生长期以及灌浆期。不同生长期的特点如下: 1. 幼苗生长期:幼苗生长期一般从播种后到玉米四叶期左右,对温度和土壤水分的要求较高。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幼苗期也是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避免玉米因为水分不足而停滞生长。

玉米雌穗异常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玉米雌穗异常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玉米生产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雌穗分化异常现象,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减产幅度达20%〜30%,个别 地块达40%。现将玉米雌穗分化中出现的几种异常现象及其成因、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雌穗异常现象与成因 1.半截穗:同一穗玉米下半截灌浆饱满,上半截虽已授粉,但籽粒干瘪。半截穗成因:①栽培措施不配套。有的品种对种植密度非常敏感,种植密度过大时,易出现个体发育不良,灌浆期田间郁闭,通透性差,使得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以致形成秃尖。②营养元素缺乏。玉米生长后期缺肥,籽粒发育到中途停止生长;缺磷、钾肥也会加重玉米秃尖。③不良的环境条件。玉米授粉期间遇高温,花粉活力下降;授粉期间降雨偏多,遇水花粉粒破裂而死,使雌穗花丝未授到粉而形成半截穗。④病虫危害。玉米受到各种叶斑病和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玉米螟、蚜虫的危害,个体发育不良。 2.多穗:一株玉米长出2〜3 个穗,多的达5〜6 个穗,有的1个叶腋就长出双穗或香蕉穗。多穗成因:①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多穗发生程度不一,个别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多个腋芽均同步分化发育而形成多穗;多数品种第一腋芽分化发育优势明显,从

而抑制了下一节果穗的发育进程,因此不能形成多穗。②营养过剩。玉米拔节后水肥过多,会造成碳、氮代谢不协调,影响糖类等物质向果穗运转与积累,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促使多个雌穗花序发育形成多穗。③顶端雄花序生长受抑制,促进雌穗发育。在顶端雄性花序形成时,如果遭受短期的水分亏缺,则易引起5〜7 节上发育成2〜3个成熟的雌性花序。④不良环境条件。玉米开花期遇到光照不足的阴雨天气,玉米不能正常授粉,使过剩的营养物质又重新分配到下一节果穗,导致多穗的发生。 3.空秆: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有雌穗;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每穗结实低于20粒。空秆原因:一是营养代谢不良。拔节以后,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易形成空秆。二是施肥不合理。在同一密度、肥力不足的情况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空秆率高,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施单一肥比施配方肥的空秆率高;施二元肥料比施三元肥料空秆率高。三是肥水供应不足,花粉生命力弱,花丝容易枯萎,造成不能授粉受精而出现空秆。四是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玉米是喜温作物,如果密度过大,则田间郁蔽,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而导致空秆。另外,植株间的互相遮蔽会引起雌穗花丝发育不良,不能很好授粉。五是不良环境条件。玉米抽雄散粉期遇到阴雨连绵或者光照不足的天气,花粉粒易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或黏结成团,丧失了授粉能力而形成空秆。 二、预防措施

玉米出叉的原因

玉米出叉的原因 玉米出叉是指玉米的穗部分出现分叉现象,通常表现为一个穗上出现两个或更多的小穗。这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相当常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天气因素是导致玉米出叉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温、干旱和高湿等极端天气条件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玉米的抽穗期和穗期。这些极端天气条件会影响玉米的花药发育和花粉散发,导致花药发育不完全或花粉散发不畅,从而造成玉米花序的异常发育,进而导致玉米出叉。 土壤因素也是导致玉米出叉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含水量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土壤肥力不足时,玉米的根系无法充分吸收养分,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容易导致玉米出叉。此外,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也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玉米出叉的风险。 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导致玉米出叉的一个重要原因。玉米生长期间,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玉米叶斑病、玉米花叶病、玉米螟等。这些病虫害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病虫害的侵袭会导致玉米的叶片、花序等部位出现变异,从而引起玉米出叉。 玉米自身的遗传因素也会影响玉米是否出叉。不同品种的玉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性不同,一些品种容易出现分叉现象。

为了减少玉米出叉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质量。其次,合理施肥,确保土壤中的养分供应充足。此外,定期喷洒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正常。 玉米出叉是由天气因素、土壤因素、病虫害和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了解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玉米出叉的发生,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气温、降雨等;有些问题是由栽 培管理不当造成的,如施肥、灌溉等。本文将从施肥、病虫害、灌溉、气温、土壤、栽培 时间等方面探讨玉米栽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施肥不当 玉米需要大量的肥料供应来支持其生长,特别是氮肥的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 氮肥,将导致玉米生长缓慢,叶片发黄,产量下降。但是,如果施肥不当,也会带来问题。首先,过量施肥会导致施肥成本的增加,同时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其次,过多的氮肥会 导致玉米膨大不好,口感劣化,而且还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最后, 施肥不足或施肥不均匀也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或生长不健康。 二、病虫害 玉米栽培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很多病虫害,如玉米穗腐病、玉米叶枯病、玉米花叶病、 玉米花芽惊叶螟等。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如果不加以控制, 这些病虫害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是非 常必要的。 三、灌溉 玉米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供应,但是灌溉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过量灌溉 会导致水分过多,地面积水,使地面温度下降,玉米生长缓慢,而且还可能导致根部窒息。其次,不足的灌溉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最后,灌溉不均匀也会导致部分地区干旱,部分地区水logging,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四、气温 气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非常大,夏季高温天气可能导致玉米坐穗不良、结实周期延长、产量下降等问题。天气过阴、过凉、过湿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因此,在合适的时间施肥、保温、防寒,以及利用遮阳网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五、土壤 玉米需要种植在适宜的土壤中,不同性质的土壤对玉米的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如过 于硬、粘重的土壤会抑制玉米根系发育,过于疏松的土壤则会导致病虫害发生。因此,需 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改善土壤。 六、栽培时间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分析 玉米苗期常出现缺苗、畸形、变色、僵苗、弱苗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确保苗齐、苗匀、苗壮,为丰收奠定基础。 ◎玉米缺苗 1、种子发芽率达不到国家标准,导致出苗不齐。应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劣质种流入市场。精量播种要求发芽率不低于92%。 2、种子生活力不高。虽然种子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但发芽势低,幼苗出土能力差,出土过程中,营养耗尽,常受到病菌侵染,幼芽腐烂变质,不出苗。种前不仅要进行芽率试验,而且要做好芽势试验,确定合理播种量。 3、种子回芽不出土。播种后,种子吸水萌发,但种子根和胚芽伸长之后,水分得不到有效的供应,导致种子的生命力停止,种子腐烂,但芽根可见,俗称回芽。要求足墒播种,墒情不足时播后浇蒙头水。 4、因种子特性不同而造成田间和室内结果反差大。一般来说实验室环境单一,田间较为复杂;相对来讲,粉质型种子手影响更大;品种含热带血缘,抗低温能力相对较弱;应预先做好大田成苗试验,方可适量播种;品种含热带种质资源, 5、播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播种耧出现的问题。机械性能不佳或机手没经验,导致下粒不匀,导致大片缺苗或几十米没籽,断垄严重。应选用性能完善的机械进行播种,且播种前进行调式,对机手进行培训。2)种肥烧苗。若种肥同播,二者距离太近时,常会烧苗,导致种子呈僵籽状,形状完好,但不能发芽。种肥同播时,两者左右距离控制在5公分,上下距离控制8-10公分。 3)播种太深或太浅,种子不能正常出苗。播种时足墒播种,深度控制在3-4公分;播种太浅,遇干旱容易出现有根无芽。墒情好正常播种,干旱则适当深播。 4)田间持水量大。低洼处积水,种子无氧呼吸时间长,产生酒精中毒,种子腐烂,不能出苗。要注意及时排水,加强中耕,增加土壤透气性。 5)病虫危害。金针虫、粘虫、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虫害发生重,导致不出苗,或茎叶被啃食,造成缺苗断垄。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开展防治。 6、气候原因 1)播种过早,遇到长时间低温 玉米是喜温作物, 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是6~7℃,在这个温度下发芽缓慢。在生产中,有的盲目提前播种期,尤其是出现一定时间的温暖天气,就以为可以播种了。播种后遇到寒潮,长时间低温,甚至出现0度左右的低温。出苗时间长而消耗大量的营养和能量,同时,在低温条件下,病害入侵,主要是镰孢菌。有的出现粉种,有的发芽但不能正常出苗,有的出苗后生长势差。 2)播种后,长时间阴雨 长时间阴雨,土壤持水量过大,尤其是平淌田,造成根系供氧不足,根系发育不好,甚至出现沤种、沤根现象,导致出苗不好,生长势差。 种子播种质量不高、乙草胺中毒、苗枯病、低温、阴雨条件下的形成的弱苗,三叶期以后至拔节前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尖端开始变黄干枯,形成小老苗,严重者,幼苗在5-6叶时死亡。拔除幼苗清洗根部,可以看到主根变黑,无白色的根毛区,靠接近地表的次生根若能维持到拔节后,进入高温时段,能恢复正常生长,但减产严重。解救方法:叶面肥加20%乙酸铜600倍液加促长的生物调节剂喷雾1-2次。 3)播种时田间土壤墒情不足,遇播种后长时间干旱。

低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低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摘要阐述了玉米在低温条件下的异常表现症状,分析了低温使玉米产生异常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温;玉米生长;影响 1低温影响玉米生长的表现症状 (1)若玉米播种至出苗遇到低温,会出现出苗推迟,苗弱、瘦小,感染病害几率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降低等现象,且对玉米功能叶片的生长有阻碍作用。 (2)四展叶期遇有低温,植株表现为明显矮小、生长延缓、光合作用增强、玉米功能叶片的有效叶面积显著降低。 (3)四展叶期至吐丝期遇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株高、茎秆、叶面积及单株干物质重量都会受到影响。 (4)吐丝至成熟期遇低温,会造成有效积温不够,使玉米成熟期延迟。 (5)灌浆期遇低温,会使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减缓,灌浆速度下降,造成瘪粒减产。 2低温影响玉米生长的原因分析 (1)苗期低温降低了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植株生长。低温下玉米仍有一定的低温后效作用,但功能叶片生长受到抑制,影响了植株总的有效叶面积,导致光合生产率下降。播种至出苗期需有效积温为79.4℃,生物学底限为9.3℃。出苗天数随温度增高而缩短。平均气温15℃,需15~20d。平均气温12.8~16.8℃,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会减产。均温低于10℃光合生产率明显下降。生产上播种至出苗平均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产量就会增加或减少159kg/hm2。 (2)出苗至吐丝期为玉米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尤其进入拔节期后,温度升高则生长发育加快,有利于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单位干物质重量的增加。平均气温低于23.9℃时,玉米产量受到影响;低于23.0℃时,造成减产。 (3)吐丝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仍需要较高温度。从开始吐丝至吐丝后13d是籽粒缓慢增重时期,吐丝后14~45d是籽粒快速增重阶段,灌浆速度直线上升,46d后至成熟又转到籽粒缓慢增重阶段。此间平均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则生产量可增加或减少1 149kg/hm2。吐丝至成熟期间气温的变化,尤其气温偏低对产量的影响比播种至出苗期大。

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分析与解读

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要点分析与解读【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 虫害的危害。病虫害不仅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导致 农作物受损甚至减产。病虫害的防治对于玉米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从常见的玉米病害和虫害入手,分析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 了病虫害防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结合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科学 施肥、轮作种植和定期清理病害和虫害等措施,提出了病虫害的综合 防治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提出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民 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要点、常见病虫害、发生规律、预防原则、防治方法、综合措施、监测预警、施肥轮作、清理病虫害传播。 1. 引言 1.1 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重要性 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病虫害是导致玉米产量减 少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病虫害会导致玉米叶片枯黄、穗部受损、根系腐烂等现象,严重 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病虫害还会传播病菌、虫害,造成疫病的蔓延,对周围玉米田产生影响。

病虫害还会影响玉米品质,降低商品价值,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防治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保障玉米种植的效益和稳定生产。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为 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 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措施。 1.2 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玉米种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病 虫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给植株带来各种危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生 长发育和产量。病虫害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出现病斑、枯黄、卷曲等现象,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玉米的 生长速度和产量。病虫害还会导致玉米的茎、叶、果实等部位受损, 造成实际产量的减少。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病虫害,如玉米螟、玉米病 毒病等,一旦发生便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的损害。要想确保玉米的 高产稳产,就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 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 正文 2.1 常见的玉米病害和虫害 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包括玉米晚疫病、玉米锈病、玉米赤霉病、 玉米褐条枯病等。玉米晚疫病是由锈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

玉米常见问题大汇总

玉米常见问题大汇总 1、及时浇水 近期部分地区播种期间遇到了高温干旱的天气,土壤墒情较差,玉米播种后要及时 浇水,利于出苗,确保苗全、苗匀。 2、间苗、定苗 如果田间播种密度大,超过品种的适宜密度,建议进行间苗、定苗,防止幼苗期植 株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争水争肥,无法形成壮苗,造成后期倒伏。间苗、定 苗的时间一般在3— 4 叶期,应在晴天下午进行,病苗、虫咬苗及发育不良的幼苗在 下午较易萎蔫,便于识别淘汰。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苗留健苗。 3、除草 防治玉米田杂草应掌握好防治时期,一般在玉米3-5 叶期进行封杀防除,采用烟嘧 磺隆、苞卫等苗后除草剂,定向喷雾,防止对幼苗造成药害。 4、追肥 如果发现玉米苗弱,黄苗等情况可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追肥,建议以喷施速 效的叶面肥为主。 5、防虫治病 苗期是蓟马、灰飞虱在玉米田的发生盛期,防治可采用10 %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 倍液喷雾防治,或用 4.5%的高效氯氰菊酯 1200 倍液。对粘虫、玉米螟、菜青 虫等鳞翅目害虫可选择使用内吸性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盐,下午五点后喷芯防治。 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是二点委夜蛾危害高峰期,防治药剂可选 用 4.5%高效氯氰菊酯 每亩 150 毫升,或毒死蜱·高氯氟每亩150 毫升,兑水100 公斤,将喷雾器的喷片 卸掉,在傍晚喷于玉米苗基部。喷药时间一定掌握在早8 点之前或傍晚;二是已喷 施过玉米田苗后茎叶除草剂如烟嘧磺隆等的玉米田,应慎用有机磷类或混配有机磷 类的杀虫剂,以免产生药害。 6、化控 喷施化控剂能有效降低玉米的株高和穗位,有利于部分品种形成壮苗,如果需要喷 施,一般在玉米长至膝盖时完成,从顶部一扫而过,施用过晚容易加大玉米空秆风 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