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M4-2 教学模式

2、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职责汇编2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度

3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4实训中心各实验室分布图

5实训室文化建设

6部分实训室及设备图片

7钳工实训室工作规范

8各实训室实训守则

9钳工实训课堂教学规范流程10现代学徒制

11学校公工实训中心建设方案12实训中心工作总结与计划13仿真虚拟教学材料

14企业产品开放项目课程

15实训场所文化建设相关图片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序言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苏教职〔2012〕34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高水平示范性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模式。

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占地401亩,是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学校,2012年又成功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成功升格为“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为盱眙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技能性人才,尤其是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是淮安市课程改革试验点,2002年办学,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共培养毕业生1129人。该专业连续多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70人以上,现有在校学生505人。根据盱眙县“十二五”规划中对机械加工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和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规模的需求,现申报该专业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该基地所依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属省教育厅确认的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201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将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为把该专业建成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而且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强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现代化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本区域支柱产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了确保在两年内实现上述目标,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最终是数控技能人才的竞争。

而培养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专门化的实验实训设备来保证。结合我校及江苏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设高水平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我国数控行业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相关企业急需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高薪难聘高级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训基地及其教学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是制约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的主要瓶颈。我县在全力打造“新兴轴承之都”的鲜明导向下,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至今年5月底,区内竣工和在建的轴承机械企业达到58家,2015年计划达150家。其中,轴承企业间已初步形成轴承钢管、钢球、钢圈、组装的产业链。

根据对开发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工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至2015年盱眙县对数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将达到5000人以上。人才需求方向有产品造型设计人员、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人员、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人员、数控机床维修及保养人员和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等。同时,原有的数控操作人员由于设备更新升级较快,而且大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学习,普遍存在操作者素质不高和知识有待更新等问题,因此,加快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机械加工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建设基础

1.实训基地建设与地方产业相对接

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眙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企入校。与中弘轴承等10多家企业开展一般性合作。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眙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生产基地,为学校提供生产线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共同进行生产管理。旭日轴承等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建冠名班,实行订单式培养,并为该专业提供毕业顶岗实习岗位。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训进行考核。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按照企业生产形式组织,借鉴企业管理规范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专家负责指导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以企业标准,按项目、按模块的培训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进行评价,形成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机制。

2.有较好的硬件环境

本基地共有8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4580平方米,设备设施总价值660万元,部分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从2010年起,该基地正按照模块教学和项目教学要求,逐步将上述实习实训室改造为能满足教学的技能教室。还可以开展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3.有较好的师资队伍

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创办于2002年,累计毕业生1129人。现有全日制教学班级11个,在校生505人,专任专业教师19名,专业理论教师10人,实习指导教师9人,高级工5人,技师13人,“双师型”教师14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4%,高级职称教师11人;其中8人获硕士学位;市兼职教研员4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市学科教学带头人4人;外聘兼职教师 6 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有徐祥、林新农等淮安市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主干课程教师盛修权、李彪、张红霞、吴林春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实习实训指导和培训经验。初步建设起了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

本基地的实习实训课程数控车削与编程、电工技能与训练、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等主要学科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手段。在数控车削与编程、电工与电子技

术、车工技术、钳工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已开始采取给学生设计实训项目,布置实训任务,规定上交作品的规格与质量要求,再由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目前,本基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课时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融入了数控车工、电工、普通车工、钳工等考证必须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毕业生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比例达100%。学生的实习作品绝大多数来源于企业产品,绝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能够达到企业合格产品的要求,初步实现了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的要求。

5.拥有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基地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教师利用企业现有产品共同开发了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已经在和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商量出版事宜。另外我校《金属切削加工——钳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车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数控车实训》等多本校本教材被江苏教育凤凰传媒出版社出版,并在江苏省推广使用。还编写了培训指导用书《机械识图》《电工技能》《AutoCAD》等4本。

6.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

该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举办培训班,年培训人数在700人次以上。基地与江苏新正奇有限公司、江苏盱眙慧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办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办企业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生产,年产值达300多万元,经营收入的30%用于基地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或培训。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还通过现场指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其他校企合作企业和本专业技术领域就业人员提供了项目和技术改造咨询,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10万元。

7.数控实训基地现有基础情况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现有层高达5.7米的数控加工车间、机加工车间各1个,占地4580平方米,40余台普通机床已基本能满足数控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铣床和加工中心设备较少,不能充分满足数控专业全部学生操作主流数控机床生产性实训的教学需要。而且信息化教学手段落后,缺少正版的三维CAD软件。

(三)建设必要性

一是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对该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需要。为了保持我县经济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创业富民”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核心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满足盱眙打造“轴承之都”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据预测,未来三年内,仅我县就需要该专业中高级技能型人才6000余名,全市约需35000名以上。从当前和今后人才市场的需要情况看,该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巨大。因此,加快我校数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先进数控加工技术的数控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是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为了确实加强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将盱眙县四所职业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成立盱眙县职业教育集团。经过近几年专业发展,目前我校数控专业已建成为江苏省示范专业。因此,建设数控专业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是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需要。

三是提升我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的需要。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在体制机制、硬件环境、信息化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紧跟市场,基地服务能力相对其它学校较高,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示范专业,今年将创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建成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后,可以在实习实训、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为全县乃至全市中职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与示范,从整体上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服务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主要问题

1、基地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地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2、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实习实训教室还在建设之中,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实训室尚待进一步建设。网络资源库有待进一步丰富。专业主干课程校本教材有

待进一步开发。

3、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实习实训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

4、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盱眙支柱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数控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盱眙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两年建设,把本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信息化水平高、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实习基地。

2.具体目标

(1)通过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将数控设备与机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将企业一整套绘图、工艺、加工生产流程平移到学校中来,满足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的课程建设要求。

(2)实现数控车间的现代化布局及机床网络化管理集成应用,提升设备使用率及安全性。

(3)通过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4)利用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信息化教学水平,实现网络资源优势共享。努力在校园网上搭建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利用试题库进行自我测评。

(5)通过二年建设,能使得基地的功能足以保障机电、数控、机械加工等专

业(在校生达到1200人以上)的实训需求,并且每年能对社会培训职工1200人以上,具有职业技能鉴定,为园区企业提供加工仿真模拟、技术检测、绘图等信息技术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争取钳工、数控车、普车、数控铣等工种的技能大赛水平在淮安领先,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6)进一步加强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在原有的新正奇等深度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再引进一批深度校企合作企业,争取将更多的生产型项目开发为适合教学的项目课程和精品课程。

(7)努力打造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基地实训设备和场地按企业生产要求组织建立重现企业流程的信息化运行平台,实训项目结合学校的设备配置状态,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重现企业生产场景。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真实角色和流程组织。

(8)通过本基地的建设,能建立数字化设计平台、数字化工艺平台、数字化3D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使学生体验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

(三)基本思路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培养培训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数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形成“基地+车间”的基地建设模式,通过硬件投入、软件配套和相关信息技术培训,实现信息化班班通、人人用,实现专业技能课教学信息化,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设备使用率。通过教师参与企业新产品工艺的开发,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共赢的局面,把该基地建设成体制机制先进、硬件环境好的基地。

三、主要举措与建设进度

(一)主要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巴正明担任组长,企业界人士任顾问,分管校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和本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组长:巴正明顾问:陈明刚

副组长:刘国征林新农

成员:嵇士友王瑞光徐祥张会来

职责:全面领导本系的数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对数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规划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2)成立项目建设评建办公室及工作小组

主任:嵇士友王瑞光

副主任:张会来徐祥

成员:盛修权张红霞朱兰兰吴林春李彪葛加鑫李燕李芸陈晓云赵燕

职责: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决定,具体负责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检查。组织对各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年度投资计划进行论证、审核和统筹。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文件,并监督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汇总上报项目建设的相关动态数据材料及项目进展情况,并通报有关部门及学校各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工作。

①基地项目建设组

负责人:嵇士友

组长:徐祥

副组长:张红霞盛修权

成员:朱兰兰吴林春李彪葛加鑫李燕陈晓云

职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工作,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制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及时报告和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编写项目验收申请报告、总结报告,并做好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基地项目财务组

组长:王瑞光

副组长:赵燕

成员:李芸陆菁菁

职责:负责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负责工程项目预算的审核,负责工程项目的结算、统计与审计工作。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工作。

③基地项目联络宣传组

组长:张会来

副组长:张凌云

成员:鲍忠梅杜娟朱敏

职责:负责建设项目和国家及省、市、县相关政策的内外宣传工作,及时发布建设信息,向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上报相关信息。及时跟踪建设项目进展,汇总与审核建设项目的建设信息,并及时发布。

④基地项目监控组

组长:何绵良

副组长:王卫国

成员:王瑶王钦丁永波

职责:项目建设监控组,负责检查项目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督导总体项目的执行。

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及分工细则,制订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并实施责任追究,确保项目建设在制度的规范下实施。二是建立工作班子,成立工作小组,保项目建设项项有人抓。三是建立项目建设监督机制,校纪委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基地管理办法,把该项目建设纳入相关责任人年度考核内容,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实行奖惩。

3.提供经费保障。经初步预算,本项目建设约需经费47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75万元,县财政支持2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0万元。学校将对资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到位及时,使用节约、高效。

4.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建立过程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按照“及时跟踪、随机抽查、年度评价、项目验收、项目整改和变更”的过程管理模式,及时省教育厅汇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状态数据和阶段性

建设成果,随时接受有关专家检查和指导。

(二)建设进度

本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在二年时间内完成。

第一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编制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填写建设申报书。依托专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进企业联合办基地,加大硬件环境建设的力度,建立适应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

第二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巩固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调研,优化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购置实习实训设备。

第三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总结并推广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推广各种基地运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扩大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师资培训效益。

四、预期效益

(一)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教学中心

实训基地建成后,将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要有合格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聘请一批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专家、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产学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1.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在现有数控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成有普通车床实训车间在原有40台普通机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台,完善了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的设备,使学生实训及培训能力又提高了20%。建成有数控实训车间在原有23台数控设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5台,完善了数控实训车间的设备,使学生实训及培训能力又提高了

50%。在原有的两个机房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两个机房,配备了高性能计算机100台、安装SolidWorks、CAPPWorks三维工艺设计正版软件160套,使学生的平面工程制图CAD、三维CAD、实体设计建模、零件测量与绘图等得到有力的提升,并且利用可视化的工艺流程设计、三维工序建模、参数化尺寸驱动等创新思维,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由三维数字化设计通向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的平台,通过3D技术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成为可能。

2.课程建设

基地的建成,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进入学校校企合作园企业的增加,使得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成为可能,校企双方以合作的企业产品开发项目课程,以项目课程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训,一方面提高实训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变消耗型实习为市场型实习,提高实训的质量。经过一到二年试验,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课程可出版成为我校数控专业学生实训的实训教学用书。具体实施为:(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为大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我校将组织专业教师通过调研紧密围绕盱眙加工制造行业企业对数控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组织部分骨干教师与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慧邦自动控制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知名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数控岗位核心能力。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再根据核心课程设置支撑课程。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课程建设思路,确定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岗位能力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5大课程模块,构建培养“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维修、懂管理”数控高素质高技能需要的阶梯型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

(2)核心课程建设

与江苏西马特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围绕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典型设备的操作能力、工艺文件编制能力及生产现场作业组织协调能力等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以普通车工操作、钳工操作、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等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重组、整合课程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涵盖课程标准、配套教材、配套教

学软件及网络平台等内容在内的、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形成《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训》、《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门理实一体化的整合型优质核心课程。按照“教什么、在哪教、谁来教、怎么教”的思路,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

3.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基地设备的投入,必然使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有了硬件保障。我校在现有的教师团队基础上,逐步打造一支省级教学团队基础乃至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我们将按照专业方向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1名省级教学名师和3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按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培养骨干教师5名,其中1名成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团队中新培养高级教师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到8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建设9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发挥兼职教师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学生技能水平建设

我校现有数控专业在校生505人,基地建成后建筑面积将大大增加,教学能力也将得到加强,本专业学历教育在校生有望达800人以上,实训课时将达到60%左右,有效的实训时间保障将有力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地方经济培养更多更好的数控技能型人才。

(二)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研发中心

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坚持走产、学、研、训、赛一体化的道路,在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人才培训功能的同时为师生教科研搭建平台,为师生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成果产业化创造条件。积极开拓市场和产品开发,并将企业产品转化为教学作品。既强化生产经营功能,形成中心自我发展能力,又为师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

1.成立研发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数控实训基础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出台相关文件。

2.以产科研促教学。我们将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产科研任务,促使专业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多出成果;促进技能、技术、学术交流,对于具有突出成就的专业教师,学校以该老师名字命名成立“专家工作室”,并享受教师系列最高档岗

位工资;专业教研组必须每年向学校提交至少1份专业建设咨询报告;具有中、高级职称(职业资格)的教师每年在本专业国家级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其他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积极开展校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实施校本教材开发。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挖掘师资潜能,提高教学水平。

3.实行教室与车间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部分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学生在基地边学边练,学生把学习与学徒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把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能工巧匠、技师共同来完成,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4.学生的实习实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各种实习与实训,让学生参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以及营销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生产一线与教学的零距离。校企合作的引入为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活力和研究方向,企业的产品开发就是我们科研的方向,也是我们教学的目标,紧跟企业的需求,紧把企业脉搏,可以有效的把教学和科研合二为一,可以把学生和工人合二为一。

5.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展开。实行活页式教材,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案例,要需要什么讲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讲。

6.实行“2.5+0.5”的培养模式。即前2.5年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和进行相应的技能实训;最后0.5年在数控基地边学习边实践;并到企业顶岗锻炼。学生还没毕业就置身于生产实际当中,在工程实践当中逐渐让他们知道今后要干什么,现在要学会什么。要学会这些职业技能要学哪些知识,要练就哪些本领。学生既有学习的目标,又有学习的积极性。每学一步都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得到应用。最后的企业顶岗锻炼,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也增强了企业和学生的双向了解,为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

7.在第三学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企业管理的一系列理念,增强学生就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学生从企业的那一天开始,就严格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念,掌握企业的管理办法。如“5S”的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

8.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面试、操作、客户满意度模拟考核等。理论考核与现场考核相结合,知识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引入职业技能和能力考核

与鉴定,并与社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鉴定接轨。

9.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基地实训设备和场地按企业生产要求组织建立重现企业流程的信息化运行平台,实训项目结合学校的设备配置状态,针对实训教学的特点,重现企业生产场景。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真实角色和流程组织。

10.在数字化体验中心里面,通过建立的数字化设计平台、数字化工艺平台、数字化3D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数字化网络制造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使学生体验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

11.实现产品设计流程。通过设计主管、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的角色分工以及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直至归档的流程管理,体现出产品从概念设计、三维产品设计、二维工程图出图、有限元分析等各个环节。

(三)将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技术服务中心

强化实训中心的资源共享,为教师队伍建设、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作出贡献。

1.基地运用合理安排,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参与数控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攻关等。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同时积极组织分期分批对县内的兄弟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进行数控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精心组织为盱眙县及淮安市周边地区其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实训条件的补充。特别是为我校及县内其他兄弟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控加工、仿真实践环节。

2.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主动到江苏西马特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紧密型企业,为上述企业的在岗和转岗员工提供FANUC、SIEMENS、华中、广数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编程、操作、维修维护培训。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又为基地创收八万多元。

3.大力开展企业员工岗位培训、技术升级培训、职业资格与技术能力等级的认证培训,积极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等,努力提高企业职工技术能力和素质,为盱眙县及周边地区企业服务。依托学校设立的盱眙县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为社会提供数控车工、车工,钳工、制图

员等职业工种培训。2010年培训779人次,2011年756人次,2012年772人次,并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制图员、数控工艺员、数控车床操作工等职业工种鉴定。

4.为下岗人员转岗、进城务工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提供服务

该基地通过实施“惠民周”活动,为下岗人员转岗、进城务工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提供服务。2010年培训345人次,2011年488人次,2012年434人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基地建成后此项培训工作将会有30%以上的提升空间,会使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

5.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基地的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促进盱眙县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目前,我校利用数控实训基地与江苏西马特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长期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等技术服务项目3个;与江苏新正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产品的工装36个,开发新产品的加工工艺126,为企业节省成本一百多万元,基地创利十万多元。

6.为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师生提供培训服务

通过东西部学校对接,利用我校数控实训基地,对口支援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为其培养学生50人。

7.基地已经形成“校内工学交替+校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将构建起“低年级学生以在校内做工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在校外做工为主,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地与之配套的硬件环境、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将全面启动。

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为原则,通过不断增加投入,优化管理机制,建立高效运行体系,创建一流的数控技术培养、培训、鉴定、科研的示范实训基地。

(完整版)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

河南工信学院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仅仅凭理论教学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必须结合实际,通过补充相关的实践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随着商业应用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商业运作,把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融入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实接轨,是完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作为河南省工信厅直属院校的河南工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本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将现今电子商务领域的各个环节合理的融入到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充分实践,从而达到理论教学不能涉及到的领域,并大幅提高我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电子商务实训室建设采取企业业务部门布局结合多个研发中心(机房)布局。建设并形成校内运营实训中心、研发实训中心;依托电子商务运营的真实任务,校企合作共建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互动、互惠互利的校内实训环境。实训室设计打破单项技能训练格局,完全模拟电子商务项目商业运作环境,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营造实际工作氛围,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创业能力和各项职业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营实训中心按照实际商业办公环境布局,包括:客服部、技术部、市场运营部。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运营平台。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做到“工学合一”,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积累一顶的工作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充分发挥学院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区域内行业企业、产业、教育、科研院所等电子商务力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同时,促进和完善我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教学实训条件,参照企业对电子商务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强化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培训,帮助学校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且实践教学技能强的实验教学团队,培养能承担电子商务各岗位任务、胜任电子商务各岗位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一、统筹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层级化的电子商务岗位实践为导向,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 第二、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验课程体系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第三、从企业的角度帮助学院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第四、通过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帮助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能力。 第五、完善学校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实践能力提供支持。 第六、培养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电子商务实践及创新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 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臵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M4-2教学模式 、教学环境2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职责汇编1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度2计算机房管理制度3实训中心各实验室分布图4实训室文化建设5部分实训室及设备图片6钳工实训室工作规范7各实训室实训守则8钳工实训课堂教学规范流程9现代学徒制10学校公工实训中心建设方案11实训中心工作总结与计划12仿真虚拟教学材料13企业产品开放项目课程14实训场所文化建设相关图片15 19 / 1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言序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

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苏教职〔2012〕34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高水平示范性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模式。 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占地401亩,是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学校,2012年又成功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成功升格为“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为盱眙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技能性人才,尤其是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是淮安市课程改革试验点,2002年办学,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共培养毕业生1129人。该专业连续多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70人以上,现有在校学生505人。根据盱眙县“十二五”规划中对机械加工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和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和建设规模的需求,现申报该专业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该基地所依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属省教育厅确认的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201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将建成19 / 2 江苏省品牌专业,为把该专业建成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而且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强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现代化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本区域支柱产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动态发展性原则

数控加工实训室改建方法

数控加工多功能实训车间(数控加工实训室改建)建设方案 一、目前数控加工实训室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控加工实训室于2004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实训室在以数控铣床、数控车床为主要配置的基础上,按照先进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要求和能级提升,适当配置了4台加工中心、2台电火花机、2台线切割机;数控系统方面,在以FANUC主流系统的基础上,还配置了SIEMENS、MAZAK以及华中数控系统,可满足不同层次培训及考证的要求,能满足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训和“数控铣工”、“数控车工”、“车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需要。实训室建设是以培训学员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现阶段按照教学工厂的要求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加工实训室与数控机床故障检查维护实训室相互干扰。 实训基地建设初期受条件限制,两个实训室只在平面上做了划分,其实是共处一室,授课时互受影响。 2.现有设备布置是根据当时职业资格鉴定需要,不符合现行要求。 3.缺少生产所需配套附件(如周转用的小车、工作台等)。 4.缺少零件毛坯、半成品、产品堆放区域。 5.根据生产流程缺少相应功能室(如接待会议室、计划调度室、工艺编程室等)。 6.环境布置,缺乏企业氛围。 二、实训室改建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于企业员工之间身份的衔接,实训室不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培训基地,而要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这就要求在学校实训室中能体验企业生产车间环境及生产流程,特别是数控专业校企合作背景下基于生产情境的“全程式”工学结合教学方案的的探索性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实训室布局及相关设施的配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与企业生产车间差距较大,不能满足于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家企业,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专业教学需要的开发岗位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实施维护实习基地;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准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四、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成立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二)、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生产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三)、学校委派实训处和实习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实训处主要负责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协调及生产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实习班主任是实习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管理该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事务。 (四)、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技术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五、学校与实习基地职责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我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划,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我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二、建设思路 (一)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二)根据我校办学需要和社会教育资源状况,我校实训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模拟实训为主,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2.立足县市,建立省内实训基地; 3.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省外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建设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我校实践教

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促进我校和实训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四)建立实训基地工作程序: 1.根据我校专业建设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训基地的申请。 2. 经学校审核同意,方可签订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学院、实训单位各一份)。 3. 经过建设和学校评估,条件成熟的实训基地,授予“陇东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挂牌)。 (五)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和关心我国的教育事业,设有相应的接待部门和专门的兼职负责人; 2.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能为实训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适当条件,满足我校专业教学实训的需要。 三、建设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适应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我校将建立和健全各项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我校的优势,制定我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学校实训室7S 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实训室7S 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日常实训场地 7S 活动,对实训场地实施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规范各类物品的摆放位置,使实训场地整洁、美观、有序,改善实训场地的环境,提高实训场地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实训效率,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实训环境,从而实现 3Q (好教师、好学校、好学生的目标。 一、实训室(基地) 7S 管理实施标准 (一)整理: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事或物,对实训场地不必要的物品整理、进行清除,同时清除不正确的思想意识。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与垃圾、废料、余料等加以区分。 2.料架正确使用,并定期清理。 3.现场摆放的物品定时清理。 4.工作桌面、置物架、抽屉等定时清理。 (二)整顿:将需要物品配置齐全,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按规定对物品进行科学的定位、定量、整齐摆放,达到标准化放置要求,物品用后及时复位。 1.统一区域的私人用品需定位放置,或同一方向放置。 2.消耗用品 ,如手套、抹布、扫把、拖把等定位放置。 3.加工材料、待检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堆放整齐,并进行明显标识。 4.零件、零件箱等定位放置,且摆放整齐。 5.通道(走道)保持通畅,且不得摆放任何物品(暂存区除外)。

6.文件、资料及档案应及时分类,并整理归档。 (三)清扫:各责任人将实训场地打扫干净,使场地保持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无异味、干净整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1.机器设备、工作台、工作桌、办公桌以及窗户等清理、擦拭。 2.下课(下班)前应打扫作业场所、收拾物品。 3.废料、余料、呆滞料随时清理。 4.抹布、包装材料等定期清理。 5.垃圾、纸屑等及时清理。 (四)清洁: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工作成果,并对其实施的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持久化,使 7S 活动形成惯例和制度。 1.排定轮值打扫作业场所值日表。 2.定期擦拭窗户、门板、玻璃等。 3.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4.设备、机台、工作桌、工作台以及办公桌等保持干净,无杂物,不得任意放置物品。 5.长期放置(一周以上)的材料和设备等须加盖防尘设施。 (五)素养:以“人性”为出发点,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永远保持妥当的行为,进而促进各成员素养的全面提升。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出勤。 2.实训、工作状况良好(无聊天说笑、呆坐、看小说、打瞌睡或吃东

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 建设案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性,管理模式和运作式具有规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在建设类行业中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机电一体化)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占地83,31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5,044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学校现设职高部、电大部和培训部三个教学单位,实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长班与短训并举的局面。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256名,年培训学员1500名。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特别是在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5人;17人已取得中级工证书,3人有高级工证书。现有20个教学班,1031名学生。2001年以来学历教育毕业生47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建校以来,该专业已累计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建设和服务地域经济的实际,特制定《抚宁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真正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的需要,是有效地培养“宽基础、复合型、多技能、创新型”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切实为“三农”服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的需要。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并以

骨干特色专业带动其它专业的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 在办学规模上,实现:长班年招生1100人,短班(岗前、岗中、岗后)年培训2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培训1500人以上,初中职业技术年培训1200人。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主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双证”达100%,实现毕业生就业率100%,外输(本市外)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基地得到有效建设后,专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必将促进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建设后可容纳机电一体化专业1600-1800人的实习实训,真正将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做大、做实、做强。 第二,确保每年为社会输送具有“双证”的合格毕业生1100人,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 第三,针对县内各级各类企业年培训可达2000人以上,促进企业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第四,有效地开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年培训在1200人以上,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第五、可实现教学实习向教学与生产实习的顺利转移,每年可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必要的项目建设后,学校每年可增创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创造效益4500万元以上。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017年)

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 XXXX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 2017年4月22日

目录 序言 (1) 一、学校建设基础 (2) (一)学校基本信息 (2) (二)学校简介 (2) (三)学校实训设施设备基础 (3) 二、工艺美术大类专业建设基础 (3) 专业一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 (4)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4)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5) (三)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 (5) (四)实训基地(室)现有基础 (7) 专业二广告装璜设计与制作专业 (10)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10)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11) (三)实训基地现有基础 (12) 专业三动漫设计制作专业 (15)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15)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15) 三、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5) (一)总体思路: (15) (二)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6) 四、建设原则 (17)

五、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具体目标 (18) 六、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21) 专业一: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21)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21) (二)建设项目 (27)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30) (四)实训基地建设意向图 (44) 专业二广告装璜设计专业 (48)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48) (二)建设项目 (51)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52) (四)实训基地建设示意图 (57) 专业三动漫设计制作专业 (58)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58) (二)建设项目 (63)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64) 工艺美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统计总表 (71) 七、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72) 八、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73) 附表 (75)

实训室建设经验总结

实训室建设经验总结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行了两年时间,我院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学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用好一体化实训室,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外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对内降低运行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总结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我院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进行了总结,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训室建设指导思想 以专业建设规划为方向,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为依据,以数控专业实训项目建设为重点,紧紧扭住实践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在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建成特色鲜明的,满足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环境。 二、实训室建设原则 (1)先进性。实训室建设方案的起点要高,要以国内同类先进实训室为参照。 (2)实用性。要密切结合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相吻合,在提高实训开出率的同时,着眼于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的比例。要以体现实训室建设的效益为目标,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 (3)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学科的发展和专业规模的发展。专业实

训室建设要努力营造特色(突出专业培养特色,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4)要充分考虑校内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三、目前状况 1.数控编程一体化实训室 能够满足数控加工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专业学生完成数控技术教学的实验和实训的整个环节,并重点体现专业的实操加工能力,为学生今后步入生产第一线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控一体化实训室包括6台电脑及一台大屏幕电视投影,并安装CAD/CAM软件(包括AutoCAD2002、SolidWorks、CAXA制造工程师、P or/E、MasterCAM等软件)。南京宇航数控仿真软件(配有主流及结合学校实际数控系统面板,如FANUC、SIEMENS、华中数控等)等。主要是能使学生掌握造型软件的辅助设计、编程、刀路设置、后置处理及SIEMENS、FANUC等主流数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和实际加工情况模拟分析,了解实际加工时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数控一体化实训工场设备包括2台生产型华中系统数控车床、6台西门子系统数控铣床、4台广数系统数控铣床、1台华中系统数控铣床。并为相应设备配制了专用刀具、量具、材料及辅助设施。能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设备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具有数控加工工艺实施,较熟练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能力。达到: 1)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将实验部分所掌握的编程设计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得以检验提高。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 2013月9月24日 目录 一、全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 状 . (3) 二、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 (5) 1、培养目 标 . ....................................................................................................................................... 5 2、培养规 格 . ....................................................................................................................................... 5 3、专业招生对象与学 制 .................................................................................................................... 6 4、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 .. (6) 5、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进程 表: ................................................................................................ 7 6、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8) 三、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 标 (10)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 析 . (10)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从1993年开设数控课程,从1997年开始设置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从设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至今,8年来,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善实训条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实训体系,为国家培养了800多名数控人才。 2003年,经过我院申请及相关机构审查,我院被教育部办公厅、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确定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单位”,并承担“国家级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从被确定为“培养培训工作单位”起,我院高度重视“国家级数控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在人员、资金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围绕“国家级数控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开展了各方面的研究、论证及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一、制订了数控实训基地三期建设规划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过对数控人才培养规律的认真研究、对其它高职院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的学习、对数控加工企业的充分调研及结合我院的资金情况,我院制订了数控实训基地的三期建设规划。 2004年,学院自筹资金建设的综合实训楼已峻工投入使用,为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提供场地3500平方米,其中,用于数控基本技能训练车间2000多平方米,用于数控实训、加工车间1000多平方米,数控技术计算机中心200多平方米。 1、前期投资规模126万元 前期(第一期)实施方案(已完成)

2、二期投资204万元 第二期实施方案(正在实施过程中) 3、三期投资256万元 第三期实施方案

师资情况:达到具备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10人。 培训情况:达到年培训人数1200的规模。 外协情况:能对企业提供全面的生产加工和技术支持。 我院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后两年内,我院将利用辽宁省政府批准的2000万元国家发展银行贷款,更新设备,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必要的物质基础。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等工程训练中心,其中数控技术中心预计投资1200万元,力争把我院的数控技术中心建成职业技术院校中一流的实训基地。 目前,第一期建设规划已顺利完成并已投入使用。第二期建设规划正在建设过程中。 二、大力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 两年来,我院先后派出10名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进修,对数控机床编程操作、数控原理及数控系统、CAM软件应用等多方面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使我院数控技术领域师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我院特别重视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沈阳第一机床厂、辽宁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方 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航海类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我院航海类专业创办于1961年,至今已有46年的办学历史,是广州地区历史最长的航海类学校,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了大批航海类专业人才。是我国海事局承认的船员教育和培训机构之一,《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海事局认证。学院拥有目前航海类专业群所需的各种实验设备,具备航海类人才教育的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航海类专业在学历教育和在岗职工培训方面为行业做出

了积极的贡献,到目前为止,航海类专业学生达4000多名,就业率达100%,特别是航海技术专业、轮机管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航海类专业为航运、航道企事业单位提供船员专业培训累计达1万多人次。航海类专业群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已形成了以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为引领专业,以港口物流、机电一体化专业等为重点专业的航海类专业群。现开设了包括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制冷和冷藏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七个专业十个专业方向。在校生接近1400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培养的学生是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的是技能,也就是说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势必要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特别是对于航海专业人员的培养,国际海事组织和我国交通部都有明确的要求。国际海事组织

《STCW》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中都提出了强制性的规定。要求航海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同时还要参加几个必备的资格证书的培训。包括:熟悉和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雷达观测与标测和雷达模拟器、自动雷达标绘仪、GMDSS 通用操作员等资格证书的培训,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三副、三管)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和适任证书。证书考试除了理论 1 统之外,还强调技能评估,既注重知识,又强调技能,只有完成并通过技能评估才能参加理论考试,体现了航海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以上各种资格证书和适任证书的取得,都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训教学环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实训教学设备与基地的建设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M4-2 教学模式 2、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职责汇编2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度 3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4实训中心各实验室分布图 5实训室文化建设 6部分实训室及设备图片 7钳工实训室工作规范 8各实训室实训守则 9钳工实训课堂教学规范流程10现代学徒制 11学校公工实训中心建设方案12实训中心工作总结与计划13仿真虚拟教学材料 14企业产品开放项目课程 15实训场所文化建设相关图片

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序言 为贯彻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江苏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苏教职〔2012〕34号)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高水平示范性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管理模式。 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占地401亩,是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学校,2012年又成功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成功升格为“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为盱眙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技能性人才,尤其是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示范专业、是淮安市课程改革试验点,2002年办学,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共培养毕业生1129人。该专业连续多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70人以上,现有在校学生505人。根据盱眙县“十二五”规划中对机械加工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和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规模的需求,现申报该专业实训基地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该基地所依托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属省教育厅确认的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2013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将建成江苏省品牌专业,为把该专业建成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而且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我们将加强基地体制机制、硬件环境、现代化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基地服务本区域支柱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3月4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我系现准备针对省府大院育新中学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考察,并努力提供具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现根据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关于“实训基地建设”的工作部署,特制订如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育新中学学生概况: 育新中学学生家庭条件多较为优渥,学生成绩大部分优秀,从小经历挫折的机会极少,抗挫折能力较弱;且大多数育新学生都为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独处,团队意识可能稍差。所以有针对性的去训练提高育新中学生们的抗挫能力和团队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系部介绍: 社会工作系现有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文秘、人力资源等专业,其中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青年院校特色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公共管理与服务、少儿教育等高素质技能人才。 社会工作系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师30多名,教授两名,副教授10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两人。 我系专业优势: 1、青少年工作与干礼专业钢琴助教订单班:我系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以保证就业,企业专家与学校双师型教师共同授课; 2、我系拥有各团市县委、各市县少年宫、省委幼儿园、八一保育院、大地幼儿园、瓦子角幼儿园、起航幼儿园、小主人报新闻教育集团、幸福泉早教中心、一书阁文化艺术学校、彭家桥街道办、光明社区等校外实训基地。 青少年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帮助社区得到哪些层面的提升)对于社区的这所中学能够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训练和提升这批优秀学生的抗挫能力和团队意识,使之更为优秀,这对社区或街道办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扩大影响的契机; 与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能够帮助双方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以及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共同为社会培养需求人才; 为社区以及街道办对于人才的需求缩短了一定的时间,实现了学生毕业之后即可为社区和街道服务的目的; 为社区和街道提供了能够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且学生能够服从社区以及街道的工作要求; 帮助社区和街道扩大对于周边社区或街道的影响力。

6.2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6.2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M4-2 教学模式 2、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职责汇编2实训室文化建设制度 3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4实训中心各实验室分布图 5实训室文化建设 6部分实训室及设备图片 7钳工实训室工作规范 8各实训室实训守则 9钳工实训课堂教学规范流程10现代学徒制 11学校公工实训中心建设方案12实训中心工作总结与计划13仿真虚拟教学材料 14企业产品开放项目课程 15实训场所文化建设相关图片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最终是数控技能人才的竞争。 而培养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专门化的实验实训设备来保证。结合我校及江苏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设高水平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一是我国数控行业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当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县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相关企业急需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高薪难聘高级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训基地及其教学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是制约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的主要瓶颈。我县在全力打造“新兴轴承之都”的鲜明导向下,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至今年5月底,区内竣工和在建的轴承机械企业达到58家,2015年计划达150家。其中,轴承企业间已初步形成轴承钢管、钢球、钢圈、组装的产业链。 根据对开发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工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至2015年盱眙县对数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将达到5000人以上。人才需求方向有产品造型设计人员、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人员、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人员、数控机床维修及保养人员和营销及售后服务人员等。同时,原有的数控操作人员由于设备更新升级较快,而且大部分人员未经系统学习,普遍存在操作者素质不高和知识有待更新等问题,因此,加快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培养培训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机械加工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社会培训,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建设基础 1.实训基地建设与地方产业相对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