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科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科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科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科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人教A版

习题1.2(第24页)

练习(第32页) 1.答:在一定地范围内,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地增加而提高,当工人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时,生产效率 达到最大值,而超过这个数量时,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地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并非是工人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b5E2R 。 2.解:图象如下 [8,12]是递增区间,[12,13]是递减区间,[13,18]是递增区间,[18,20]是递减区间. 3.解:该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 在[4,5]上是增函数. 4.证明:设12,x x R ∈,且1 2x x <, 因为121221()()2()2()0f x f x x x x x -=--=->,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1f x x =-+在R 上是减函数. 5.最小值. 练习(第36页) 1.解:(1)对于函数 42()23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4242()2()3()23()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42()23f x x x =+为偶函数; (2)对于函数 3()2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33()()2()(2)()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3()2f x x x =-为奇函数; (3)对于函数 21 ()x f x x +=,其定义域为(,0)(0,)-∞+∞,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 22()11 ()()x x 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 21 ()x f x x +=为奇函数; (4)对于函数 2()1f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22()()11()f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2()1f x x =+为偶函数. 2.解: ()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是关于y 轴对称地; ()g x 是奇函数,其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地.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学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 主备人: 王 浩 审核人: 马 琦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2. 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 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n S 的最大(小)值.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求5S . 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511a =,求和8S . 二、新课导学 ※ 探究一: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探究二:记等差数列{}n a 的偶数项和为S 偶,奇数项和为S 奇.当项数为2n 时,则有 S S nd -=奇偶 ;当项数为21n -时,则有n S S a -=奇偶 。 ※探究三:当等差数列{}n a 的项数为21n -时,有12-n S = 。 ※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 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 343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小结: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为 n a =11(1) (2)n n S n S S n -=??-≥?,由此可由n S 求n a . 例2、等差数列{}m a 共有2n 项,其中奇数项的和为90,偶数项的和为72,且 2133n a a -=-,求该数列的公差d 。 变式: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A 和n B ,且745 3 n n A n B n +=+,求n n a b 。 例2、已知等差数列24 54377,,,....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得n S 最大的序号n 的值. 变式: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经典练习题

绝密★启用前 201*年**中学同步教学测试试卷 **测试试卷 考试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在空间,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不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仅②不正确B.仅①、④正确 C.仅①正确D.四个命题都正确 2. 如果直线 a是平面α的斜线,那么在平面α() A 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B 不存在与a垂直的直线 C 与a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D 与a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3. 平面α有一四边形ABCD,P为α外一点,P点到四边形ABCD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四边形() A 必有外接圆 B 必有切圆 C 既有切圆又有外接圆 D 必是正方形 4. 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5. 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a,则c与b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异面或相交 6. 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用平面α去截此四棱锥(如图),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这样的平面α( ) A.不存在B.只有1个 C.恰有4个D.有无数多个 7. 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到△ABC各顶点的距离相等,而且P 到△ABC各边的距离也相等,那么△ABC() A 是非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是等边三角形 D 不是A、B、C所述的三角形 8. 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是SB的中

高中数学吧必修2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吧必修2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1.1 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2 22() ()x a y b r -+-= 圆心为A(a,b),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 2、点00(,)M x y 与圆2 22()()x a y b r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 (2)22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3)220 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4.1.2 圆的一般方程 1、圆的一般方程:022 =++++F Ey Dx y x 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 (1)①x2和y2的系数相同,不等于0. ②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 (2)圆的一般方程中有三个特定的系数D 、E 、F ,因之只要求出这三个系数,圆的方程就确定了. (3)、与圆的标准方程相比较,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2.1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l :0=++c by ax ,圆C :02 2 =++++F Ey Dx y x ,圆的半径为r ,圆心)2 ,2(E D --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2)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 (3)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l ,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离;(2)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外切; (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 (4)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切;(5)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含;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_统计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统计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 (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 (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 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2.1.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1.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知识点归纳

数列知识点总结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1+n a -n a =d n n a a 1 +=q(q ≠0) 通项公式 n a =1a +(n-1)d n a =1a 1-n q (q ≠0) 递推公式 n a =1-n a +d, n a =m a +(n-m)d n a =1-n a q n a =m a m n q - 中项 A=2b a + 推广:A=2a k n k n a +-+(n,k ∈N + ;n>k>0) ab G =2。推广:G=k n k n a a +-±(n,k ∈N + ;n>k>0) 。任意两数a 、c 不一定有等比中项,除非有ac >0,则等比中 项一定有两个 前n 项和 n S =2 n (1a +n a ) n S =n 1a + 2 ) 1(n -n d n S = q q a n --11() 1 n S =q q a a n --11 性质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 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 21 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6)d= n m a n m --a (m ≠n) (7)d>0递增数列d<0递减数列d=0常数数列 (1)若m n p q +=+,则 m n p q a a a a =·· (2)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n q 二、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1、通项公式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涉及前n项和S n 求通项公式,利用a n 与S n 的基本关系式来求。即 例1、在数列{n a }中,n S 表示其前n项和,且2 n n S =,求通项n a . 例2、在数列{n a }中,n S 表示其前n项和,且n n a 32S -=,求通项n a 3、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叠加法:递推关系式形如()n f a a n 1n =-+型 ???≥-===-) 2() 1(111n s s n a s a n n n

高中数学必修2第四章测试及答案

高二数学周测 2012-9-15 一、选择与填空题(每题6分,共60分)(请将选择和填空题答案写在以下答题卡内) 1. 圆C 1 : x 2+y 2+2x +8y -8=0与圆C 2 : x 2+y 2-4x +4y -2=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外切 C .内切 D .相离 2. 两圆x 2+y 2-4x +2y +1=0与x 2+y 2+4x -4y -1=0的公共切线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 3. 若圆C 与圆(x +2)2+(y -1)2=1关于原点对称,则圆C 的方程是( ) A .(x -2)2+(y +1)2=1 B .(x -2)2+(y -1)2=1 C .(x -1)2+(y +2)2=1 D .(x +1)2+(y -2)2=1 4. 与直线l : y =2x +3平行,且与圆x 2+y 2-2x -4y +4=0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 A .x -y ±5=0 B .2x -y +5=0 C .2x -y -5=0 D .2x -y ±5=0 5. 直线x -y +4=0被圆x 2+y 2+4x -4y +6=0截得的弦长等于( ) A .2 B .2 C .22 D .42 6. 圆x2+y2-4x -4y -10=0上的点到直线x +y -14=0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是( ) A .30 B .18 C .62 D .52 】 7. 若直线3x -y +c =0,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平移后与圆x 2+y 2=10相切,则c 的值为( ) A .14或-6 B .12或-8 C .8或-12 D .6或-14 8. 若直线3x -4y +12=0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A ,B ,则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圆心在直线2x +y =0上,且圆与直线x +y -1=0切于点M (2,-1)的圆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 10. 已知P 是直线3x +4y +8=0上的动点,PA ,PB 是圆(x -1)2+(y -1)2=1的两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汇编

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习(第5页) 1.用符号“∈”或“?”填空: (1)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______A ,美国_______A , 印度_______A ,英国_______A ; (2)若2 {|}A x x x ==,则1-_______A ; (3)若2{|60}B x x x =+-=,则3_______B ; (4)若{|110}C x N x =∈≤≤,则8_______C ,9.1_______C . 1.(1)中国∈A ,美国?A ,印度∈A ,英国?A ; 中国和印度是属于亚洲的国家,美国在北美洲,英国在欧洲. (2)1-?A 2 {|}{0,1}A x x x ===. (3)3?B 2{|60}{3,2} B x x x =+-==-. (4)8∈ C ,9.1?C 9.1N ?. 2.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3)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4)不等式453x -<的解集. 2.解:(1)因为方程290x -=的实数根为123,3x x =-=, 所以由方程2 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3,3}-; (2)因为小于8的素数为2,3,5,7, 所以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为{2,3,5,7}; (3)由326y x y x =+??=-+?,得14x y =??=? , 即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为(1,4), 所以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为{(1,4)};

2018年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

必修五阶段测试二(第二章数列)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山西朔州期末)在等比数列{}中,公比q=-2,且a 3a 7=4a 4,则a 8等于() A.16 B.32 C.-16 D.-32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错误!则a 2·a 3等于()A.8 B.20 C.28 D.303.已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满足a 3=b 3,2b 3-b 2b 4=0,则数列{}的前5项和S 5为() A.5 B.10 C.20 D.404.(2017·山西忻州一中期末)在数列{}中,=-2n+29n+3,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A.102 D.108 5.等比数列{}中,a 2=9,a 5=243,则{}的前4项和为()A.81 B.120 C.168 D.1926.等差数列{}中,a 10<0,a 11>0,且a 11> 10|,是前n项的和,则() A.S 1,S 2,S 3,…,S 10都小于零,S 11,S 12,S 13,…都大于零B.S 1,S 2,…,S 19都小于零,S 20,S

21,…都大于零 C.S 1,S 2,…,S 5都大于零,S 6,S 7,…都小于零 D.S 1,S 2,…,S 20都大于零,S 21,S 22,…都小于零 7.(2017·桐城八中月考)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a,1 / 922b∈R),且S 25=100,则a 12+a 14等于() A.16 B.8 C.4 D.不确定8.(2017·莆田六中期末)设{}(n∈N)是等差数列,是其前* n项和,且S 5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知识点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s - s 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数列知识点总结 2、涉及前n项和 S 求通项公式,利用 a 与 S 的基本关系式来求。即a = ?s 1 = a 1 (n = 1) n n n n ? ? n n -1 (n ≥ 2) 例 1、在数列{ a n }中, S n 表示其前n项和,且S = n ,求通项a . 2 例 2、在数列{ a n }中, S n 表示其前n项和,且S n = 2 - 3a n ,求通项a n 3、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 叠加法: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 - a n = f (n )型 n n

n 例 3、已知数列{ a n }中, a 1 = 1, a n +1 - a n = n ,求通项a n 练习 1、在数列{ a n }中, a 1 = 3 , a n +1 = a n + 2n ,求通项a (2) 叠乘法:递推关系式形如 a n +1 = f (n ) 型 a n n 例 4、在数列{ a n }中, a 1 = 1,a n +1 = n +1 a n ,求通项a n 练习 2、在数列{ a n }中, a 1 = 3 , a n +1 = a n ? 2n ,求通项a (3) 构造等比数列:递推关系式形如a n +1 = Aa n + B (A,B 均为常数,A ≠1,B ≠0) 例 5、已知数列{ a n }满足a 1 = 4 , a n = 3a n -1 - 2 ,求通项a n 练习 3、已知数列{ a n }满足a 1 = 3 , a n +1 = 2a n + 3 ,求通项a n (4) 倒数法 例 6、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 = 1,a n +1 = 2a n a n + 2 ,求数列的通项a n 四、求数列的前 n 项和的方法 1、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 = n (a 1 + a n ) = na + n (n -1) d n 2 ? na 1 1 2 (q = 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 = ? a (1 - q n ) a - a q n ? 1 = 1 n (q ≠ 1) ?? 1 - q 1 - q 2、错位相减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b n }的前 n 项和,其中{a n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例 1] 求数列 2 , 4 2 22 , 6 ,? ? ?, 23 2n ,? ? ?前 n 项的和. 2n [例 2] 求和: S = 1 + 3x + 5x 2 + 7x 3 + ? ? ? + (2n - 1)x n -1 3、倒序相加法:数列{ a n }的第 m 项与倒数第 m 项的和相等。即: a 1 + a n = a 2 + a n -1 = = a m + a n -m +1 [例 3] 求sin 2 1 + sin 2 2 + sin 2 3 + ??? + sin 2 88 + sin 2 89 的值 [例 4] 函数f (x )对任x ∈ R 都有f (x )+ f (1- x ) = 1 ,求: 2 f (0)+ f ? 1 ? + f ? 2 ? + + f ? n -1? + f (1) n ? n ? n ? ? ? ? ? ? ? 4、分组求和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 b n }的前 n 项和,其中{a n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1 1 1 [例 5] 求数列:1+ 2 ,2 + 4 ,3 + 8 , , n + 2 n , 的前 n 项和 n n

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习(第5页) 1.用符号“∈”或“?”填空: (1)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______A ,美国_______A , 印度_______A ,英国_______A ; (2)若2 {|}A x x x ==,则1-_______A ; (3)若2{|60}B x x x =+-=,则3_______B ; (4)若{|110}C x N x =∈≤≤,则8_______C ,9.1_______C . 1.(1)中国∈A ,美国?A ,印度∈A ,英国?A ; 中国和印度是属于亚洲的国家,美国在北美洲,英国在欧洲. (2)1-?A 2 {|}{0,1}A x x x ===. (3)3?B 2 {|60}{3,2} B x x x =+-==-. (4)8∈ C ,9.1?C 9.1N ?. 2.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 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3)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4)不等式453x -<的解集. 2.解:(1)因为方程2 90x -=的实数根为123,3x x =-=, 所以由方程2 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3,3}-; (2)因为小于8的素数为2,3,5,7, 所以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为{2,3,5,7}; (3)由326y x y x =+??=-+?,得14x y =??=? , 即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为(1,4),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精品文档 .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统计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⑷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差范围; 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1)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2)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3)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例:请调查你所在的学校的学生做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5.随机数表法:例:利用随机数表在所在的班级中抽取10位同学参加某项活动。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第一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差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单元测试(一)-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必修五第二章训练卷 数列(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数列{}n a 中,12=a ,1=221n n a a ++,则101a 的值为( ) A .49 B .50 C .51 D .52 2.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7916a a +=,41a =,则12a 的值是( ) A .15 B .30 C .31 D .64 3.等比数列{}n a 中,29a =,5243a =,则{}n a 的前4项和为( ) A .81 B .120 C .168 D .192 4.等差数列{}n a 中,12324a a a ++=-,18192078a a a ++=,则此数列前20项和等于( )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5.数列 {} n a 中,37 ()n a n n +=∈N -,数列 {} n b 满足11 3 b = ,1(72)2n n b b n n +≥=∈N -且,若log n k n a b +为常数,则满足条件的k 值( ) A .唯一存在,且为1 3 B .唯一存在,且为3 C .存在且不唯一 D .不一定存在 6.等比数列{}n a 中,2a ,6a 是方程234640x x +=-的两根,则4a 等于( ) A .8 B .8- C .8± D .以上都不对 7.若{}n a 是等比数列,其公比是q ,且5a -,4a ,6a 成等差数列,则q 等于(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8.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05:1:2S S =,则155:S S 等于( ) A .3:4 B .2:3 C .1:2 D .1:3 9.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且1a ,3a ,9a 成等比数列,则139 2410 a a a a a a ++++等于 ( ) A . 1514 B . 1213 C . 1316 D . 1516 10.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135105a a a ++=,24699a a a ++=,以n S 表示{}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n S 达到最大值的n 是( ) A .21 B .20 C .19 D .18 11.设{}n a 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前2n 项和与前3n 项和分别为X ,Y , Z ,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2X Z Y += B .()()Y Y X Z Z X =-- C .2Y XZ = D .()()Y Y X X Z X =-- 12.已知数列1,12,21,13,22,31,14 ,23,32,41,…,则5 6是数列中的( ) A .第48项 B .第49项 C .第50项 D .第51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21-与21+的等比中项是________. 14.已知在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23,公差是整数,从第七项开始为负项, 则公差为______. 15.“嫦娥奔月,举国欢庆”,据科学计算,运载“神六”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在点火第一秒钟通过的路程为2 km ,以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增加2 km ,在达到离地面240 km 的高度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则这一过程大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秒.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同步练习

1.1.1 柱、锥、台、球的的结构特征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1)桌面是平面;(2)一个平面长2米,宽3米;(3)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只能画出平面的一部分;(4)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 A 、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放置的平面是大小确定的平行四边形 B、平面ABCD就是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围来的部分 C、 10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1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厚 D、平面是光滑的,向四周无限延展的面 3、下列说法中表示平面的是() A、水面 B、屏面 C、版面 D、铅垂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B、棱柱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C、棱柱的一条侧棱的长叫做棱柱的高 D、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 5、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是AA/=1,AB=2,AD=4,则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的最短距离是() A、 5 B、 7 C、 D、 6、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7、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出球的大圆() A、 0个或1个 B、有且仅有1个 C、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 8、一个圆柱的母线长为5,底面半径为2,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A、 10 B、 20 C、 40 D、 15 二、填空题 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边数最多是----------------条。 10、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及高分别为1、2、2,则它的斜高是------------。 11、一个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Q,则它的侧面面积是----------------。 12、若圆锥的侧面面积是其底面面积的2倍,则这个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圆锥的侧面 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13、在赤道上,东经1400与西经1300的海面上有两点A、B,则A、B两点的球面距离是多少海里---------------。 (1海里是球心角1/所对大圆的弧长)。 三、解答题 14、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4,高是6,过下底面的一条棱和该棱所对的上底面的顶点作截面,求这 截面的面积。 15、圆锥底面半径是6,轴截面顶角是直角,过两条母线的截面截去底面圆周的1 6 ,求截面面积。

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 2.1

§2.1随机抽样 学习目标

1.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理解随机抽样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3.掌握简单随机抽样中的抽签法、随机数法的一般步骤. 4.理解并掌握分层抽样,会用分层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5.理解两种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一统计的基本概念 思考样本与样本容量有什么区别? 答案样本与样本容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个体组成的集合,是对象;样本容量是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是一个数. 梳理(1)总体:一般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看成总体. (2)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 知识点二简单随机抽样

思考从含有甲、乙的9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同吗?为什么?甲被抽到的机会是多少? 答案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因为是从9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这9件产品每件产品被抽到的机会都是1/9,甲也是1/9. 梳理(1)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的四个特点 ①它要求被抽取样本的总体的个数有限,这样便于通过随机抽取的样本对总体进行分析. ②它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这样便于在抽样实践中进行操作. ③它是一种不放回抽样,由于抽样实践中多采用不放回抽样,使其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而且由于所抽取的样本中没有被重复抽取的个体,便于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④它是一种等机会抽样,不仅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而且在整个抽样的过程中,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也相等,从而保证了这种抽样方法的公平性. 知识点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思考采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时,为什么将编号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并且将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搅拌均匀? 答案为了使每个号签被抽取的可能性相等,保证抽样的公平性. 梳理(1)抽签法: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2)随机数法:随机抽样中,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 (3)利用随机数法抽取个体时的注意事项 ①定起点:事先应确定以表中的哪个数(哪行哪列)作为起点. ②定方向:读数的方向(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都可以). ③读数规则:读数时结合编号的特点进行读取,编号为两位数则两位两位地读取,编号为三位数则三位三位地读取,如果出现重复则跳过,直到取满所需的样本个体数.

高中数学必修2-3第二章2.4正态分布

2.4 正态分布 1.问题导航 (1)什么是正态曲线和正态分布? (2)正态曲线有什么特点?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怎样求随机变量在某一区间范围内的概率? 2.例题导读 请试做教材P 74练习1题. 1.正态曲线 函数φμ,σ(x )=1 2πσ e -(x -μ)2 2σ2,x ∈(-∞,+∞),其中实数μ和σ(σ>0)为参数, φμ,σ(x )的图象为__________________正态分布密度曲线,简称正态曲线. 2.正态分布 一般地,如果对于任何实数a ,b (a <b ),随机变量X 满足P (a <X ≤b )=??a b φ μ,σ (x)d x ,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完全由参数________μ和________σ确定,因此正态分布常记作____________N(μ,σ2),如果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则记为________X ~N (μ,σ2). 3.正态曲线的性质 正态曲线φμ,σ(x)=1 2πσ e -(x -μ)22σ2,x ∈R 有以下性质: (1)曲线位于x 轴________上方,与x 轴________不相交; (2)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________x =μ对称; (3)曲线在________x =μ处达到峰值________1 σ2π ; (4)曲线与x 轴之间的面积为________1; (5)当________σ一定时,曲线的位置由μ确定,曲线随着μ的变化而沿x 轴平移,如图①; (6)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________越小,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σ________越大,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如图②. 4.正态总体在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值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某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的收入x(单位:万元)与月支出y(单位:万元)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根据统计资料,则() A . 月收入的中位数是15,x与y有正线性相关关系 B . 月收入的中位数是17,x与y有负线性相关关系 C . 月收入的中位数是16,x与y有正线性相关关系 D . 月收入的中位数是16,x与y有负线性相关关系 2. (2分)若变量y与x之间的相关系数r=﹣0.9362,则变量y与x之间() A . 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B .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C . 它们的线性相关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D . 不确定 3. (2分) (2016高一下·咸阳期末) 已知变量x,y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x+13,且变量x,y之间的一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6m32 A . 可以预测,当x=9时,y=4 B . 该回归直线必过点(9,4) C . m=4 D . m=5 5.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港月考) 有五组变量: ①汽车的重量和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所行驶的平均路程;②平均日学习时间和平均学习成绩;③某人每日吸烟量和其身体健康情况;④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⑤汽车的重量和百公里耗油量;其中两个变量成正相关的是()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⑤ D . ④⑤ 6. (2分) (2018高二下·黄陵期末) 对相关系数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B . 越小,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C . 越大,线性相关程度越小,越接近0,线性相关程度越大 D . 且越接近1,线性相关程度越大,越接近0,线性相关程度越小 7. (2分)下列语句中所表示的事件中的因素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A . 瑞雪兆丰年 B . 上梁不正下梁歪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习题合集

空间几何体(习题)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棱台 B .②是圆台 C .③是棱锥 D .④不是棱柱 2.若一个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A.1 2 倍 B .2倍 C.2 4 倍 D.22 倍 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均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 ) 4.正方体的体积是64,则其表面积是( ) A .64 B .16 C .96 D .无法确定 5.圆锥的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半径缩短到原来的1 2,则圆锥的体积( ) A .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B .扩大到原来的2倍

C .不变 D .缩小到原来的1 6 6.三个球的半径之比为1:2:3,那么最大球的表面积是其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和的( ) A .1倍 B .2倍 C.95倍 D.74倍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图(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12πcm 2 B .15πcm 2 C .24πcm 2 D .36πcm 2 8.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 A .7 B .6 C .5 D .3 9.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5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4 B.80 C.64 D.240 二、填空题 1.圆台的底半径为1和2,母线长为3,则此圆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画出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立体几何初步 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 S=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 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L B∈L => L α A∈α B∈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B、C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α∩β =>α∩β=L,且P∈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b c∥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 注意点: 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L A · α C · B · A · α P · αL β 共面直线 =>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