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电信级以太网OAM的标准与发展

摘要OAM是以太网技术从局域网组网向城域网和广域网组网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列举了电信级以太网对于OAM的需求,介绍了以太网OAM在标准和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相关标准、协议机制、实现与应用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引言

以太网技术以其良好的经济性、互通性和易用性等优势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和标准的快速发展,以太网逐步向城域网和广域网延伸,从而作为电信级传送技术提供多业务承载。

在城域网和广域网中存在大量复杂的用户,通常需要多个不同的运营商网络来协同工作以提供端到端的客户业务。随着以太网技术在运营网络中应用的不断增加,对其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等提出了诸多挑战[1]。以太网原来主要用于LAN环境,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 management)能力较弱,且只有网元级的管理系统。为了实现与传统电信级传送网相同的服务水平,各研究团体和标准组织都在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从而使电信级以太网作为未来传送网的新选择,其中以太网OAM就是研究的重点之一[2]。

基于电信级以太网的传送技术发展主要包含两大方向:一是Ethernet+,从以太网自身的基本协议机制和帧结构出发,不断完善相关协议标准,丰富以太网的相关功能。从而成为电信级的网络技术,这方面以增强型以太网、PBB/PBB-TE(PBT)为代表;二是MPLS+,通过与MPLS等相关技术结合来弥补以太网技术的一些天生不足,以满足运营级的要求,这方面以EoMPLS、VPLS、T-MPLS等为代表。

根据MEF(metro ethernet forum)将电信级以太网纵向分成的3层结构[3],每层都应该具有自身的OAM能力。以太网业务层的OAM功能应独立于上层应用,如IP层或底层的传输技术,这样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提供以太网业务。各层的OAM功能可以互相增强,并提供良好的故障和性能管理。现在IEEE802、ITU-T SG13/15和MEF等标准组织紧密合作,不断制定出满足电信级要求的以太网OAM新标准,目前工作主要关注的是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

本文将基于相关标准和发展来阐述和分析电信级以太网的OAM网络模型、管理功能、协议机制等。

2、电信级以太网OAM的需求

以太网原来主要用于LAN环境,OAM能力较弱,且目前只有网元级的管理系统,其管理工具不足以支持公用电信网所必须的网络管理。另外,光以太网是以点到点方式直接相连的,省掉了传输设备,难以提供端到端的业务管理、故障检测和性能监视,使以太网中发生的故障更难以诊断和修复。以太网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服务层上传送,而且它的客户层也是多种多样,非以太网的底层(服务层如SDH)或高层(客户层如IP)的OAM功能都不能替代以太网OAM的功能。为了在以太网层能确定以太网虚链接(ethernet virtual connection,EVC)的连通性,有效地检测、确认并定位出源于以太网层网络内部的故障,并且可以衡量网络的利用率以及度量网络的性能,从而能根据与用户签订的SLA协议提供业务,以太网层需要提供一个完全不依赖于任何客户层或服务层的OAM机制,该需求对于电信级以太网的独立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电信级以太网OAM至少满足以下需求[4]。

●以太层网络OAM功能不应该依赖任何特定的服务层或客户层网络。

●故障管理。如果出现故障,能检测缺陷、诊断缺陷、定位缺陷,通知网管系统并对该故障采取适当的措施。

●自动发现与配置管理。OAM功能应该简洁而且易于配置,使得它能直接大范围应用,甚至在大型的网络上。

●性能管理。可以度量一个EVC的有效性和网络性能,如丢包率、时延、抖动等。

●OAM功能应该能可靠地执行,甚至在链路劣化的条件下,这需要为OAM报文提供比特差错修正和检测机制

●支持针对运营商、业务提供商和用户提供分域的OAM。

3、标准化进程与现状

为了实现与传统电信级传送网相同的服务水平,各研究团体和标准组织都在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现在标准制定工作主要关注的是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现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包括如下内容。

●IEEE802工作组已制定了IEEE802.1ag连通性故障管理[5]和IEEE802.3ah第一英里的以太网[6],802.3ah目前已融入802.3-2005中,另外还有802.1 AB站点和介质访问控制连通性和发现[7],802.1ap VLAN桥接的MIB[8]。

●ITU-TSG13制定了Y.1730以太网OAM的需求[9]和Y.1731以太网OAM功能和机制[10];ITU-TSG15制定了G.8031以太网保护倒换[11],G.8032以太网环形保护倒换[12]。

●MEF制定了MEF7EMS-NMS信息模型[13]、MEF、15网元管理需求[14]、MEF16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15]和MEF17业务级OAM需求与框架[4],正在制定业务OAM性能监视的实现规约[16]。

4、网络模型与功能概述

4.1网络级管理架构

为了兼容多种技术和多个厂家的设备,实现电信级以太网的统一网管,MEF提出了电信级以太网的网络管理信息模型(如图1所示),并从网络分层、子网划分、子网拓扑、网络连接4个方面对EMS-NMS(网元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接口进行规范。EMS-NMS接口将电信级以太网的管理分为两个层次:对网元设备的管理和对网络的管理。将电信级以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每个网元管理系统负责管理本子网内的网元设备,网络管理系统不负责管理具体的网元设备,而是通过EMS-NMS接口管理EMS下的子网。由于呈现给NMS的是网络,因此可将各种网络资源进行抽象,以统一的方式实现多种网络技术的管理。

在MEF的规范中,对于EMS-NMS接口的定义相对中性,只是要求采用相对成熟的既有网管协议,例如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object)、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Java或XML等。对于网元管理需求的第一阶段内容由MEF15给出。

4.2多域的网络模型

电信级以太网需要为不同的组织机构提供不同的管理维护范围和内容。通常有3种组织会涉及电信级以太网业务:用户(如专网用户)、业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用户向业务提供商购买以太网业务,业务提供商可使用自己的网络或通过其他运营商网络来提供端到端的以太网业务。IEEE、ITU-T和MEF统一了一个多域的OAM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在考虑商业模型时十分有用。电信级以太网被分为用户、提供商和运营商3个维护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域。提供商负责端到端的业务管理,运营商提供业务传送。

图2中标识了维护实体端点(MEGendpoint)和维护实体中间点(MEGintermediate point)的位置。其中MEG(maintenance entity group)是指维护实体群,对于点到点以太网连接,一个MEG只包含一个ME(maintenance entity);MEG端点表示一个MEG的端点,它能发起并终结用于故障管理和性能监控的OAM帧。OAM帧和普通以太网流量是区别开来的,但是却和以太网流量共用相同的转发流程,由此可以监控以太网流量。MEG中间点是MEG的中间节点,能够响应某些OAM帧,但不会发起OAM帧,对途经的以太网流量也不采取任何动作。

在IEEE802.1ag中所用的维护关联与MEG的内涵一致,其MAendpoint和MA intermediate point分别与ITU-T的MEP和MIP对应。

4.3故障管理

电信级以太网业务级的故障管理主要包含连通性检测功能、环回功能、链路追踪功能、告警指示、远端故障告警和测试功能等。IEEE802.1agCFM和ITU-T的Y.1731定义了主动和按需的故障管理机制。现已定义的OAM故障管理消息包括:

●连续性检查消息;

●环回消息;

●链路追踪消息;

●告警指示消息;

●远端缺陷指示;

●锁定信号消息;

●测试信号消息;

●维护通信通道消息;

●设备制造商专用和试验用OAM消息。

其中较为常用的OAM故障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以太网连续性检查功能。这是一种主动OAM功能,它可以用于检测处于一个MEG中的任一对MEP间的连续性丢失(LOC),可用于检测两个MEG之间的错误连接,也可用于检测在一个MEG中出现与错误MEP相连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缺陷情况。连续性检查消息可应用于故障管理、性能监测或保护倒换。

●以太网环回功能。它用于检验一个MEP与一个MIP,或者一个MEP与对等一个或多个MEP间的连通性,该功能类似于PING。

●以太网链路跟踪功能。它是一种按需OAM功能,用于以下两个目的:邻接关系检索和故障定位。

●以太网远端缺陷指示功能。MEP使用以太网远端缺陷指示功能通知对等的MEP它遇到了一个缺陷情况,例如信号故障和AIS等缺陷情况都能导致带有远端缺陷指示信息帧的发送,只有当以太网连续性检查功能被激活时远端缺陷指示功能才会被使用。

利用802.1ag和Y.1731可以解决端到端业务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但是有时候除了链路和节点故障外,其他原因(如转发表配置错误等)也会导致业务的中断,所以链路级管理对于以太网而言是另一个重要的故障管理部分。在这方面IEEE802.3ahEFM专门针对点到点的以太网物理链路或仿真链路定义了监视和排错功能,特别被推荐在用户接入网络中使用。EFM定义的OAM功能包括设备发现、链路监视、远端故障指示和远端环回。

4.4性能管理

性能监控功能可以测量各种性能参数用于差错性能测量,现在只有ITU-T的Y.1731定义了性能管理的相关内容。MEF在MEF17中给出了业务管理的需求,目前正在制定业务OAM性能监视的实现规约。Y.1731只定义了点到点ETH连接的性能参数,对于多点ETH连接的性能参数需要进一步研究。它基于MEF制定的以太网业务属性[11]定义了下述性能参数:帧丢失率、帧延时、帧延时抖动。

另外,RFC2544中定义了一个性能相关的参数: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当没有丢帧情况下帧最大速率,通常是在测试条件下得到。此外,可用性定义不在Y.1731的范围内,不过该标准中相关的机制可以用于可用性测量。

4.5配置管理

MEF参考帧中继的本地管理接口规范(FR-LMI)定义了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E-LMI)。E-LMI定位于用户网络接口(UNI)的OAM协议,主要工作于用户边缘(customeredge,CE)设备和提供商网络边缘(provideredge,PE)设备之间。E-LMI使得业务提供商能够自动配置CE来匹配所购买的服务。通过E-LMI,CE可以自动收到VLAN到EVC的映射信息和相应的带宽与QoS设置。对于CE设备的自动配置功能不仅减少了业务建立的工作,同时也减少了业务提供商和企业用户间所需的协调工作。由此,企业用户无需了解对于CE设备的配置,由业务提供商统一配置管理,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风险。此外,E-LMI还为CE设备提供EVC状态信息,因此如果EVC故障一旦被发现(如由802.1ag),该业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可以通知CE故障信息,以便快速地倒换接入路由。

5、电信级以太网OAM的应用

以太网OAM帧将封装成以太网帧,通过新定义的以太网类型(Ether Type)字段来标识。OAM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帧格式采用统一的帧头封装格式。

当客户、提供商和运营商的数据流不能通过ETH层封装的方法来区分时,就用8个MEGLevel来区分嵌套于客户、提供商和运营商角色的OAM帧。客户、提供商和运营商也可通过相互协商的方式来修改缺省MEGLevel的分配。OAM消息类型通过OpCode来标识。其中0~31由802.1分配,Y.1731采用此范围内与802.1ag相同的操作码来标识连续性检查、环回和链路跟踪消息。32~63由ITUSG13来分配,其惟一定义的性能管理消息采用此范围的操作码来标识。64~255预留给IEEE 802.1将来使用。各OAM消息的额外信息通过TLV(type、length和value)方式来表示。

对于OAM帧的处理和过滤基于以太类型和MEGLevel来进行。OAM帧的目的地址可以是组播的,也可以是单播的,具体根据OAM功能而定,OAM 的源地址则必须为单播地址。

现在各标准组织所制定的以太网OAM相关标准从功能和范围上可以分为用于业务提供商UNI到UNI的业务层OAM,用于运营商的连接性OAM,用于物理链路监视的链路级OAM,以及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这些协议标准互为补充提供端到端的业务运营管理和维护能力。

各OAM协议之间有些内容是重叠的,只有相互配合使用,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端到端的以太网业务管理,这样在发生故障时才能快速地发现故障,确认故障,定位故障,通告故障,并采用相应措施及时恢复业务,同时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性能管理机制来判定是否满足SLA的要求。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E-LAN业务为例,对于有N个端点的多点以太网虚连接,则含有N×(N-1)/2个UNI对,在如此的数量级下,性能监视会遇到极大的扩展性和性能瓶颈的问题,此外MEP和MIP的指配和发现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6、结束语

以太网技术不仅是交换技术,而且能作为一种传输技术,能提供各种以太网业务(E-Line、E-LAN、E-Tree等),为城域汇聚、骨干节点之间提供高速链路。同时,以太网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缺少电信级的OAM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各研究团体和标准组织都在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本文基于相关标准和发展,阐述和分析了电信级以太网的OAM域网络模型、管理功能、协议和应用。随着对其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电信级以太网必将成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中广泛应用的电信级传送技术之一。

参考文献

1韦乐平.城域电信级以太网的特征与新发展.电信科学.2007,23(2)

2McFarland M.Ethernet OAM:keyenabler for carrier class metro ethernet services.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2005(11)

3Metro Ethernet Forum.Metroethernet network architecture framework-part 1:generic framework.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F 4,May 2004

4Metro Ethernet Forum.Service OAM requirements and framework-phase 1.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F 17,April 2007

5IEEE802.1ag.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amendment 5: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Draft 5.2.December 2005

6IEEE802.3ah.Amendment:mediaaccess control parameters,physical layers,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for subscriber access network,2004

7IEEE802.1AB.Station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 connectivity discovery,2005

8IEEE802.1ap.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definitions for VLAN bridges,Draft 2.2,October 2007

9ITU-TRecommendationY.1730.Requirementsfor OAM functions in ethernet based networks,2004

10ITU-TRecommendationY.1731.OAM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2007

11ITU-TRecommendationG.8031/Y.1342.Ethernet protection switching,2006

12ITU-TDraftRecG.8032/Y.1344.Ethernet rings protection switching,May 2007

13Metro Ethernet Forum.EMS-NMS information mode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F 7,October 2004

14Metro Ethernet Forum.Requirements for management of metro ethernet phase 1 network elemen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F 15,November 2005

15MetroEthernetForum.Ethernet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E-LMI).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F 16,January 2006

16Metro Ethernet Forum.Service OAM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mplementation agre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Draft 0.1,September 2007

17Metro Ethernet Forum.Ethernet services attributes phase 1.Technical Specification MEF 10,November 2004

IXIA电信级以太网(Carrier Ethernet)

IXIA电信级以太网(Carrier Ethernet) 泰尔网 2014-06-09 14:06:56 来源 [电信网技术] 作者杨中贤 摘要 电信级以太网(Carrier Etherent)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追捧。本文站在测试的角度,从业务等级测试(MEF9,MEF14),网络基础架构测试(MPLS,VPLS,PWE3,PBB/PBT)和服务管理测试(Ethernet OAM/CFM)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美国IXIA公司在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实例分析IXIA测试方案的领先性。 1 引言 近一年来,全球电信级交换机和路由器市场持续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企业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据Infonetics Research公司的最新分析估计,市场对电信级以太网路由器和交换机(CERS,Carrier Ethernet Routers and Switches)的需求每季度都以两位数的数字增长,预计到2009年达到79亿美元。所以对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测试需求也显得非常迫切。 IXIA作为全球领先的IP性能测试方案提供商,一直跟踪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了非常完善和领先的Carrier Ethernet测试方案,以满足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对Carrier Ethernet技术的测试需求。本文从Carrier Ethernet测试需要和覆盖面的角度考虑,全面介绍IXIA在这方面的进展,希望对各位读者了解Carrier Ethernet测试技术有所帮助。 IXIA的Carrier Ethernet测试可以分为三部分:业务等级测试(Service Level Testing),基础网络架构测试(Underlyin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Testing)和以太网管理服务测试(Ethernet Management Service Testing)。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IXIA目前最为完整的电信级以太网路由器和交换机(CERS)和Carrier Ethernet业务测试方案。 2 业务等级测试(Service Level Testing) 2.1 MEF最新测试规范 根据MEF(https://www.sodocs.net/doc/ad5149688.html,)最新的测试规范主要有三个。 (1)MEF9。该规范主要定义了在UNI接口上支持以太网业务的能力(以太网业务相关的定义在MEF6),提供基本的E-Line和E-LAN业务的相关功能测试。 (2)MEF14。该规范主要定义了流量管理方面的测试内容(流量管理的相关定义在MEF10),提供承载在EVC之上的流量性能测试规范。实际上,对于基于队列的流量管理,流量整形等QoS相关的测试,MEF14测试套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3)MEF18。该规范是目前最新的测试规范,主要定义了以太网上承载电路仿真业务的一致性测试内容。以太网上承载电路仿真业务的相关定义在MEF8。 图1,图2是在MEF6规范里定义的业务类型;图3是在MEF10规范中定义的带宽分类,详细解释,可以参考MEF的官方网站。

广电网络EPON产品--技术白皮书

广电网络EPON产品应用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前言 (3) 2、EPON技术简介 (4) 3、ACE公司EPON产品简介 (15) 3.1 ACE公司EPON产品 (15) 3.2 ACE公司EPON产品功能表 (23) 4、 EPON方式双向改选的业务能力分析 (25) 5、 ACE公司EPON产品与EOC技术的无缝对接 (26) 6、附件1:HFC双向改造成本核算与方案选择 (35)

1、前言 广电网络行业主要负责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及有线电视节目的收转和传送。 近年来广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建设投入的增加,其业务也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以光纤为主的有线电视光纤、电缆混合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可通过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网收看到多套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和收听多套广播电台高保真立体广播。 随着用户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使得广电网络迫切的需求在开展广播电视基本业务的同时,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的宽带网络优势,开发广播电视网络的增值业务,例如宽带IP、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等。由于EPON系统在光纤网络传输方面的天然优势,使得它在广电网络应用中存在非常大的潜力。

2. 无源光纤网络(PON)技术简介 2.1 PON的演化与分类 业界多年来一直认为,PON是接入网未来的方向,它在解决宽频接入问题上普遍被看好,无论在设备或维运网管方面,它的成本相对便宜,提供的频宽足以应付未来的各种宽频业务需求。 PON自从在20世纪80年代被采用至今为止已经历经几个发展阶段,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发了多种协议和技术以便使PON解决方案能更好的满足接入网市场要求。 最初PON标准是基于ATM的,即APON。APON是由FSAN/ITU定义了相应G..983建议,以ATM协议为载体,下行以155.52Mb/s或622.08Mb/s的速率发送连续的ATM信元,同时将物理层OAM信元插入数据流中。上行以突发的ATM的信元方式发送数据流,并在每个53字节长的ATM信元头增加3字节的物理层开销,用以支持突发发射和接收。 目前则有两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新的PON标准

中国电信服务规范与标准

中国电信服务规范与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电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依据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信服务标准(试行)》,特制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信服务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基本问题解答: 一、固定电话服务质量标准是什么? 答:1、紧急电话接入服务 1.1 定义: 紧急电话接入服务是指电信企业应向电话用户免费提供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等紧急电话的接入服务,免费紧急电话为119、110、120、122等。 1.2 服务标准: 保证通信畅通并免费向用户提供服务。 1.3 质量检查要求: 按规定对各局向的紧急电话119、110、120、122等进行测试。 2、电话装机、移机时限 2.1 定义:

电话装、移机时限是指自电信企业受理用户装、移机交费之日起,至装、移机通话所需要的时间(非局方原因除外)。 2.2 服务标准: 城镇一般用户电话装、移机时限≤28日,农村一般用户电话装、移机时限≤38日,电话装、移机及时率≥98%;电话装、移机平均时限≤15日。 大用户电话装、移机时限是一般用户电话装、移机时限的二分之一。 重要用户和电话集中放号以电信企业与该用户签订的协议为准。 2.3 计算(统计)方法: 装、移机时限=装、移机施工完毕并通话日期-电信企业受理用户装、移机交费日期 2.4 质量检查要求: 有定期检查电话装、移机制度; 对营业受理、配线配号、程控机房、测量、外线施工等依据每个流程环节的服务时限进行抽查。 3、电话复话时限

3.1 定义:电话复话时限是指自停机用户办理恢复开通手续、归属电信企业收到有关费用时起,至电话恢复开通所需要的时间。 3.2 服务标准: 电话复话时限≤24小时 3.3 计算(统计)方法: 电话复话时限(小时)=竣工时间-用户办理恢复开通手续归属电信企业收到有关费用时间 3.4 质量检查要求: 有定期检查制度: 对营业网点的受理单、营业系统、交换机房的用户数据等进行服务时限的抽查。 4、市话业务变更时限 4.1 定义: 市话业务变更时限是指用户办理更名、过户以及各种程控电话服务项目,自办理登记手续且结清帐务时起,至变更所需要的时间。 4.2 服务标准: 市话业务变更时限≤24小时

中国电信五心服务体系

中国电信五心服务 体系 1 2020年4月19日

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构建“五心”服务体系 【核心提示】 服务是通信运营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国家主体电信运营商和国内最大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一直在促进信息化建设、提供高品质的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标杆作用。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以下简称江门电信)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主线,结合消费者的热点诉求,部署服务创新举措,创立了“五心”服务体系,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体验。 文/陈祺伟海虹图/中国电信提供 A 创新开放客服模式,智能服务“更交心”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满足客户多渠道享受电信服务与产品的需求,江门电信全力建设多媒体智能客服模式,打造“立体、智能、开放”的客服体系。 在原有传统服务渠道的基础上,江门电信大力创新微博客服、微信客服、189邮箱、QQ客服等新型服务模式,经过自助、互助、她助等多服务手段,实现语音、短信、邮件、即时通信、微博等方式的服务协同,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其中,经过QQ客服,客户能够文字、图片等形式就费用查询、业务受理、咨询、故障申告等需求,与客服进行在线交流与沟通;微信客服作为客户随身携带、随需使用的电信服务小助手,可协助客户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任一媒体制式向客服发起即时沟通,实现常见服务信息的查询、常见业务的办理以及服务信息的订阅,同时还可经过微群实现与其它客户的互动互助;为让客户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述投诉问题、了解投诉处理结果,自由掌控投诉时间与地点,江门电信还创新189邮箱服务,方便客户随时随地经过PC或手机终端进行投诉、获取投诉处理结果。 B 七种自助服务渠道,让客户选择“更随心” 为满足客户对自助服务形式的多样化需求,江门电信提供网厅、掌厅、短厅、10000号热线、QQ()、微博、微信、邮箱、10000知道、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的自助服务手段。客户只要经过点击鼠标、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就能轻轻松松地完成电信服务订购、费用查询、业务咨询、故障申告等,更加随心地消费电信业务。 江门电信的“缴费一站通”,为客户提供多渠道的充值缴费服务:客户登录电信网上营业厅,经过网银、快捷支付、支付宝、充值卡等多种支付方式,为手机、宽带和固话充值缴费;使用掌上营业厅客户端,经过充值卡、网银、支付宝为本机或其它电信手机进行话费充值;借助短信营业厅,编辑“CZ”或“107”发送至“10001”,立即为本机号码进行充值。 3 2020年4月19日

目前以太网接入方式主要方式

目前以太网接入方式主要有3种:固定IP,DHCP,PPPOE,而PPPOE+VLAN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 1、宽带接入网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 宽带接入网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管理 掌握用户的信息,在用户进行通信时对用户进行认证、授权,使合法用户方便快捷地接入网中,杜绝非法用户接入,防止非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 (2)安全管理 合法用户在通信时要保障其数据的安全性,隔离带有用户个人信息的数据包,对于主要的网络设备防止其受到攻击而造成网络瘫痪。由于用户终端是以普通网卡与网络设备相连,在通信时会发送一些广播地址的帧(如ARP,DHCP消息等),而这些消息会携带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的MAC地址),如不隔离这些消息让其他用户接收到,容易发生MAC/IP地址的仿冒,影响合法用户上网。对于运营商来说,保护其系统设备的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是十分重要的。 (3)业务管理 需要为保证QoS提供一定的手段。为了保证业务的QoS,网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带宽控制能力,例如保证用户的最低接入速率,限制用户的最高接入速率等。 (4)计费管理 接入网要能够对用户进行灵活的计费,根据用户类别、使用时长、用户流量等数据进行计费。 2、固定IP,DHCP,PPPOE 3种宽带接入方式的比较 2.1用户管理和开销方面 固定IP方式:对IP地址管理不易,用户恶意更改或者尝试自行设置自己的IP地址,都会造成管理上的麻烦,增加运营商的额外开销。 DHCP方式:一方面DHCP存在较多的广播开销,对于用户量较多的城域网会造成网络运行效率下降和配置困难;另一方面,仍然无法解决用户自行配置IP地址的问题。

PBB_PBB_TE技术在电信级城域以太网中的应用

陈 兵 (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上海200081) 摘要PBB/PBB-TE 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本文回顾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PBB/PBT-TE 技术,并结合上海市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电信级城域以太网的发展和规划,论述了PBB/PBB-TE 技术在电信级城域以太网中的应用。关键词PBT PBB-TE CE M EF 城域网 隧道技术 PBB/PBB-TE 技术 在电信级城域以太网中的应用 1概述 电信运营商化了近十年的时间来规划下一代网 络(NGN ),目标是在一个网络上同时提供基于分组和基于电路的业务,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理念是利用IP 作为实现这些新业务的基础,并由它来完成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的转换,例如用IP 来承载视频和语音(VoIP )。 然而,现在就认定IP 路由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在传输汇聚层或许还为时过早。虽然IP/MPLS 已经大规模的部署,特别是在运营商的骨干网和核心网,但是,近两年以太网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相当具有竞争力的备选技术。 统计显示,网络中95%以上的数据业务起源于或终结于以太网,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数据量将随着视频等新业务的发展而迅速攀升,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不把以太网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潜在的汇聚解决方案呢?由于以太网的可扩展性,普遍性 和对IP 业务的良好的支持能力,以太网完全可以提 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但是,在以太网被采用之前,它必须具备至少与现有电信业务相同等级的多种业务能力支持能力,换句话说,必须能够提供电信级的服务。 通过下面对以太网发展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太网是如何实现从传统的企业局域网应用向电信级城域网的跨越。 2电信级以太网的发展 要了解电信级以太网的发展,有必要先理解以太网的定义。 2.1什么是以太网 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以太网应该包括:以太网接口、业务、传输。 以太网接口通常是指与以太网连接的物理层媒 介和收发器,可以使RJ45,SFP 或XFP 等。由于以太网在企业内的广泛应用,这些接口的产量非常大。尽

H3C以太环网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以太环网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RRPP 摘要:以太环网解决方案主要以RRPP为核心的成本低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缩略语清单: 1介绍 在数据通信的二层网络中,一般采用生成树(STP)协议来对网络的拓扑进行保护。STP协议族是由IEEE实现了标准化,主要包括STP、RSTP和MSTP等几种协议。STP最初发明的是目的是为了避免网络中形成环路,出现广播风暴而导致网络不可用,并没有对网络出现拓扑变化时候的业务收敛时间做出很高的要求。实践经验表明,采用STP协议作为拓扑保护的网络,业务收敛时间在几十秒的数量级;后来的RSTP对STP机制进行了改进,业务收敛时间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控制在秒级左右;MSTP主要是RSTP的多实例化,网络收敛时间与RSTP基本相同。 近几年,随着以太网技术在企业LAN网络里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以太网技术开始在运营商城域网络发展;特别是在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向IP融合的趋势下,增强以太网本身的可靠性,缩短网络的故障收敛时间,对语音业务,视频等业务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无论对运营商客户,还是对于广大的企业用户,都是一个根本的需求。 为了缩短网络故障收敛时间,H3C推出了革新性的以太环网技术——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环网保护协议)。RRPP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中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或设备故障时,能迅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业务快速恢复。与STP协议相比,RRPP协议具有算法简单、拓扑收敛速度快和收敛时间与环网上节点数无关等显著优势。 H3C基于RRPP的以太环网解决方案可对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做出快速的保护倒换,协同高中低端交换机推出整体的环网解决方案,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2技术应用背景 当前多数现有网络中采用星形或双归属组网模型,多会存在缺乏有效保护和浪费网络资源等诸多问题,如下图所示:

电信毕业论文:中国电信客户服务.doc

电信毕业论文:中国电信客户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渐饱和,电信业的竞争已从原来简单的价格竞争逐步转换为包含品牌、服务在内的综合竞争,而其中的服务水平正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目前中国电信的服务工作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论是企业内部的服务流程,还是服务管理的举措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有待优化的空间。原有客户服务体系已明显显现不足,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电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尽快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管理体系,已成为推动中国电信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电信建立新型服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适应国家通信行业重组的需要 2017年,为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电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竞争架构得到完善,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业务经营,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电信业进行了重组。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原有的体系力量结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服务管理作为中国电信力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中国电信发生的新变化,原有的服务管理体系必须随之更新,否则,一个旧的服务体系势必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中国电信能否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服务管理体系,也事关国家通信行业重组战略决策的落实。 (二)适应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需要 服务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它涉及

到营销、管控、支撑等各个层面,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服务工作不单单是服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良好的整体运营能力的体现。能够将服务管理工作始终如一地做好,不仅仅需要前台提升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后台的支撑要跟上。运营商单靠一些零敲碎打的计划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服务问题的,更不可能凭此获得竞争优势。现代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企业的服务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服务管理_丁作做好了,企业的运营必然有序,发展充满活力;而服务管理不到位的企业,总难免要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纰漏,轻则影响企业的效益,重则造成企业的倒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三)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前基础电信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由于客户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迫使各电信运营商围绕着客户的争夺愈演愈烈,使得电信运营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对客户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各电信运营商竞争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谋求长远发展,运营商就不能不越来越关注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服务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企业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既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新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推广,同时又要做好服务管理,并且这种服务管理是能够覆盖企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体系性管理,而不是单一、片面、分散、游兵散勇、各自为政的服务管理。 (四)适应客户需求的需要 目前,电信企业进入了围绕消费者体验的后营销时代,客户服务质量对消费者体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服务作为企业价值链上最靠近消

电信公司客服的自我总结

电信公司客服的自我总结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播音专业,在毕业后本想找个电视台工作,可是那里的条件要求实在太苛刻,我的能力和资质达不到要求,结果当然是得不到电视台工作了。之后我就想去电台做播音员,我最自己的音质还是有自信的,可是还是没有合格,最后我只好来到电信公司做客服工作人员。 一年来,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本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按照局党委确定的工作思路,以微笑服务为己任,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做好电信基层客服工作。现对自己全年的工作的自我总结如下: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作为客服人员,我始终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当遇到繁杂琐事,总是积极、努力的去做;当同事遇到困难需要替班时,能毫无怨言地放弃休息时间,做好工作计划,坚决服从公司的安排,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二、勤奋学习,与时俱进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作为电信基层客服人员,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不仅是任务,而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一年来我坚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强化思维能力,注重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锻炼自己。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用理论来指导解决实践,学习目的再于应用,以理论的指导,不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到公司三年来,我注重把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对实际工作的正确把握,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办法,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走出新路子,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力戒经验主义,拓展思维。 2、注重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坚持按制度,按计划进行理论学习。首先不把理论学习视为软指标和额外负担,自觉参加每季度的党课集中学习;其次是按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个人自学,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学,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因工作忙而忽视学习,不因任务重而放松学习。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我在过去的工作方式,我会努力的继续工作,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论文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论文 关键词:电信级以太网;以太网技术要求;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技术应用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电 信级以太网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几种典型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并分析了电信级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前景。 1、电信级以太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1.1业务标准划分 EPL(以太网专线):具有两个UNI接口,每个UNI仅接入一个客户的业务,实现点到点的以太网透明传送,基本特征是传送带宽为专用,在不同用户之间 不共享。 EVPL(以太网虚拟专线):具有两个或多个UNI接口,每个UNI接口接入 一个或多个客户的业务,实现点到点的连接,基本特征是UNI-N接口或传送带 宽在不同用户之间共享。 EPLAN(以太网专用局域网):具有多个UNI接口,每个UNI仅接入一个客户的业务,实现多个客户之间的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连接,基本特征是传送带 宽为专用,在不同用户之间不共享。 EVPLAN(以太网虚拟专用局域网):具有多个UNI接口,每个UNI可以接 入多个客户的业务,实现多个客户之间的多点到多点的以太网连接,基本特征 是在EPLAN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用户共享传送带宽的功能。 1.2服务质量(QoS) 服务质量(QoS)的量化指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呼叫与连接建立的速度,包括端到端延迟(End-to-endDelay)和延迟变化(Jitter);另一方面是网络数据的吞吐量,吞吐量的主要指标可以表明可用的带宽大小,吞吐量 决定着网络传输的流量,与带宽、出错率、缓冲区容量和处理机的能力等因素 有关。 早期的以太网在局域网内主要承载数据业务,数据业务的特点是对时延不 敏感,TCP的重传机制又可以容忍以太网上少量数据包的丢失,因此不需要差 异化的服务质量保证。但对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由于其需要承载综合业务, 这种不区分流量类型的Besteffort服务难以保证业务的质量。电信级以太网实现QoS有IntServ(集成业务体系结构)和Diff-Serv(区分业务体系结构)两种方法,通常使用后者,其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流分类、映射、拥塞控制和队列 调度。 1.3电信级可靠性

华为-VLAN技术白皮书

VLAN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中路3号华为大厦 100085 二OO三年三月

摘要 本文基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Quidway 系列以太网交换产品详细介绍了目前以太网平台上的主流VLAN技术以及华为公司在VLAN技术方面的扩展,其中包括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PVLAN,动态VLAN注册协议,如GVRP和VTP等等。本文全面地总结了当前的VLAN技术发展,并逐步探讨了Quidway 系列以太网交换产品在VLAN技术方面的通用特性和部分独有特性,并结合每个主题,简要的介绍了系列VLAN技术在实际组网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VLAN,PVLAN, GVRP,VTP

1 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可以大致划分为4类: 1、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比如Quidway S3526的1~4端口为VLAN 10,5~17为VLAN 20,18~24为VLAN 30,当然,这些属于同一VLAN的端口可以不连续,如何配置,由管理员决定,如果有多个交换机,例如,可以指定交换机 1 的1~6端口和交换机 2 的1~4端口为同一VLAN,即同一VLAN可以跨越数个以太网交换机,根据端口划分是目前定义VLAN的最广泛的方法,IEEE 802.1Q规定了依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的国际标准。 这种划分的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指定义一下就可以了。它的缺点是如果VLAN A的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那么就必须重新定义。 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他属于哪个组。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所以,可以认为这种根据MAC地址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用户的VLAN,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的。尤其是用户的MAC地址用变换的时候就要重新配置。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所付出的管理成本比较高。 3、基于网络层划分VLAN

中国电信客服人员年终总结_1

中国电信客服人员年终总结 我作为一名中国电信的客服人员差不多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有苦有累,有欢笑也有感动。有收获有疑咨询,有成熟更有对客服以后的别断探究。 做客服,人说“这是在做吃力别讨好的事”。真的,客服需要处理的事有时是那么琐碎,每天忙忙碌碌,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客户,礼貌的,粗鲁的,谢谢的,生气的,说理的,别说理的,打错电话的……刚开始的时候,每天的情绪也会随着碰到的情况,碰到的客户而改变。被客户骂了两句,心情变得沉重,笑别出来;被客户表扬了,立即轻盈起来,热情而周到。想想这是很别成熟的表现。所幸我得到身边不少同事们的帮助,使我渐渐成熟起来。用户真诚的道谢和中意的笑声使我体味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初接电话,对客户所提出的咨询题,我别敢轻易做出回应。但很快,我便意识到除了有热情的态度之外更应该有丰富而扎实的业务知识,才别致以使自己没有脚够信心来正确回答客户的咨询题。于是,我养成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刻来熟悉业务知识与做疑难咨询题记录的适应。记得当初接线时,我遭遇不少困难,别止一次没有彻底回答好客户提出的咨询题,甚至遭遇到客户的投诉,我的心情在很长一段时刻内都处于最低谷。但是,我没有所以而放弃自己,而是向来在寻觅弊端,别耻下咨询,加强业务积存和学习,还主动利用业余时刻多听了一些优秀的录音。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没令自己失望,荣获“优秀话务员”的称号,得到大伙儿的认可和赞许。 记得有一天晚上接到一具客户电话,说他家的小灵通被抢,要立即报停,但是报别出机主是他爱人的身份证号而被话务员委婉拒绝,并告知只能改日到营业厅去处理。我接到他的电话时他的心情显得颇为兴奋,显然他是多次打入过。没有值班长在场,如何办?严格遵守

中国电信营业厅服务规范与基础管理指导手册

中国电信营业厅服务规范与基础管理 指导手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7年4月 前言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曰益激烈,营业厅作为企业与客户沟通的桥梁,企业形象宣传的重要窗ロ,在宣传企业、客户、业务品牌的形象,提升客户感知,树立竞争优势,扩展客户数量,増加企业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强化中国电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完善营业厅的基础管理,树立中国电信优质服务的形象,提升营业厅销售服务执行能力,集团公司组织编写了《中国电信营业厅服务规范与基础管理指导手册》。各省级电信公司可参照手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进ー步细化对自有营业厅、合作营业厅和代理服务点的服务规范和管理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本手册依据信息产业部《电信服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中国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环境、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等方面的需要,对《中国电信营业服务规范(2005 )》(中国电信[2005] 538号)中有关营业厅的相关服务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增加了营业厅基础管理等内容。 本手册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是销售服务内容与要求;第二部分是服务规范; 第三部分是销售活动执行;第四、五部分是现场管理与后台管理等基础管理要求; 第六部分是团队文化建设。 参加本手册编写的成员有:广州电信分公司刘洪彦、深圳电信分公司徕卫华、武汉电信分公司万军红、徐州电信分公司徐玮、温州电信分公司张恺翔、泉州电信分公司许凌峰、北京研究院王红蕾、陈炜,同时还得到了安徽省电信公司张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 ニ00七年四月

目录 前言------------------------------------------------------------- 1胃一部分 _服务随与要求------------------------------------------- 4胃一章迎#服务 (4) 第二章流动咨询服务 (5) 胃三章?定錢服务 (8) 测章演示体验服务 (9) 第五章综合业务受理 (10) 第六章客户保持 (13) 第八章品牌客户服务 (15) 第九章投诉处理 (15) 第十章终端销售服务(含电信卡) (17) 針一章信'良处理 (18) 第十二章培训师 (18) 第十三章质检 (19) mmm................................................ 2〇第十五章厅经理 (20) t部分服务规& --------------------------------------------------- 26 第一章服务总则 (26) 第一节服务原则. (26) 第二节服务标准 (26) 第二章服务形象规范 (27) 第一节仪容规范. (27) 第二节着装规范 (28)

WDM以太网方案

多威通信波分以太网 方案 D o w s L a k e M I C R O S Y S T E M S 2010年3月29日

目录 目录 (2) 电信级以太网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3)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优势特点 (3) 为大客户提供与SDH和ATM一样的安全性 (3) 为大客户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 (4) 为大客户提供故障快速检测和定位手段 (4) 为大客户提供快速故障保护机制 (4) 投资成本收回块,为运营商开源节流 (4) 多威通信WDM + 电信级以太网整体解决方案 (5) 方案拓扑图 (5) 方案介绍 (5) WDM+电信级以太网方案优点 (6) WDM+电信级以太网方案与EPON关系 (7) WDM+电信级以太网方案与MSAP关系 (7) 应用场景 (8) 工业园区网企业大客户接入 (8) 商务写字楼接入 (10) 网吧接入 (11) 银行、政府VPN业务 (12) 3G基站数据语音回传业务 (13) 1.1.小区宽带IPTV业务 (14)

什么是波分以太技术 波分以太技术是一个将传统的用于传输的波分(WDM)技术与最先进的电信以太(CARRIER ETHERNET)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兼顾传输和业务的新技术.波分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用极少的光纤资源来传送最大的带宽.而电信以太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用最廉价的以太设备来提供象SDH一样的业务保证.因此波分以太技术提供SDH似的,优质的,理论上无上限的带宽服务. 电信级以太网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当前,电信级以太网CE(Carrier Ethernet)正逐步成为业界最为突出的关键热点之一,其中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和成本控制这一主流趋势是CE技术与方案最大的驱动力与最终的评判原则。运营商业务转型的压力主要在于对各种所谓“杀手级”业务的电信级承载与提供,主要包括针对企业客户的以太网专线业务、针对住宅用户的三重播放业务以及无线回程。 其中,针对企业客户的以太网专线业务需求一贯是运营商“含金量”最高也最为重视的业务类别。同时,企业用户的需求也十分明确地向高带宽、多业务、灵活扩展和低IT成本转移,为运营商传统的专线提供方案(基于MSTP,ATM等)带来巨大挑战。 市场需求带给运营商传统专线业务提供模式与网络空前的巨大压力,多威通信以其在运营商领域的客户经验对这点体会良多。 当前电信业务发展需求 1.IPTV点播应用 2.大客户数据、语音、视频Triple play 3.大客户以太网VPN业务 4.3G网络数据回传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优势特点 为大客户提供与SDH和ATM一样的安全性 银行保险等金融大客户对专线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目前的以太网专线大部分采用普通以太网交换机或MSTP来提供,而这些都是通过以太网广播桥接的技术来建立通信,是一个无连接的网络,专线没有安全性,采用很简单的手段就可获取对方信息,这也是很多金融用户不愿采用以太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华为FTTH技术白皮书V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TTH技术白皮书 1 FTTH技术简介 1.1 光纤接入网(OAN)的发展 接入网作为连接电信网和用户网络的部分,主要提供将电信网络的多种业务传送到用户的接入手段。接入网是整个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信网的"最后一公里",是整个电信网中技术种类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电信业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各种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接入网也必须向着宽带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传统语音业务逐渐被移动、VOIP蚕食,宽带业务成为给固网运营商带来收入的主攻方向,运营商希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业务体验来吸引用户。业务的发展尤其是视频类业务的逐渐推广,使用户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光纤成本的下降,网络的光纤化成为发展趋势,原来主要用于长途网和城域网的光纤也开始逐步引入到接入网馈线段、配线段和引入线,向最终用户不断推进。 通常的OAN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泛指端局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或部分采用光纤做为传输媒体的系统,采用基带数字传输技术传输双向交互式业务。它由一个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至少一个光配线网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至少一个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光接入网参考配置 OLT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网络侧接口并经一个或多个ODN与用户侧的ONU通信,OLT 与ONU的关系为主从通信关系。 ODN为OLT与ONU之间提供光传输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号功率的分配任务。ODN 是由无源光元件(诸如光纤光缆、光连接器和光分路器等)组成的纯无源的光配线网。 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远端的用户侧接口,处于ODN的用户侧。 1.2 光接入网的几种应用类型 光纤接入网(OAN)是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即本地交换局和用户之间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传输的通信系统。光纤接入网又可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相比这两种光网络,从成本上看,无源光网络发展将会更快些。按照ONU在光接入网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可以将OAN划分为几种基本不同的应用类型:FTTCab,FTTCub,FTTB,FTTH和FTTO。 (1)光纤到交接箱(FTTCab) 光纤到交接箱(fiber to the cabinet,FTTCab)是宽带光接入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以光纤替换传统馈线电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交接箱(FP)处,ONU下采用其他介质接入到用户。例如采用现有的铜缆或者无线,每个ONU支持数百到1 000左右用户数。 国内外与FTTCab概念相当的其他术语有:光纤到节点或光纤到邻里(fiber to the node 或neighborhood,FTTN),光纤到小区(fiber to the zone,FTTZ)。 (2)光纤到路边(FTTCub)

中国电信推出QQ客服

中国电信推出QQ客服 对于大多数电信用户而言,目前办理各项电信业务时,一般都会前往距离自己最近的电信营业厅或者拨打客服热 线10000号。同时,随着网上营业厅以及掌上营业厅的开设,电信用户办理业务有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以上几种方式,记者日前还从中国电信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已经推出了QQ客服,电信用户只要登录QQ,添加中国电信为好友,就可以在线办理业务,相当方便。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电信的客户营销服务方式又进一步升级。中国电信已和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这一协议,腾讯向中国电信提供基于企业QQ平台定制化开发的网络客户营销服务系统,并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客服中心“落地开花”。这意味着,电信业务咨询、故障申告、业务受理引导,又多了一个渠道和途径。 对于电信用户而言,使用QQ客服的方法很简单:登录QQ,点击“查找”,输入账号800010000,即可添加中国电信为好友,这时有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实时在线接受电信用户的业务

咨询、业务申办和故障申告,用户还可以查询积分、缴费充值等等,通过QQ享受中国电信及时细致的咨询、服务和业务申办导引。 业内专家表示,利用即时通信工具交流目前已成为都市一族普遍的生活方式,两个人,即使是同在一个办公室,甚至是面对面地坐着,也常用QQ等工具交流。目前,QQ拥有9.9亿用户,已成为“最流行”的即时通信工具。与此同时,即时通信工具快捷顺畅的沟通能力和从商务细节出发的信息管理、统筹功能,也正在成为网络营销的有效途径。 据悉,中国电信牵手腾讯QQ,符合大多数电信用户的使用偏好,大多数电信用户认为此举可以为自己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体验。据悉,自2009年12月1日中国电信“QQ客服”上线试运营以来,电信QQ客服已提供宽带、增值业务、双节促销等方面的咨询及销售引导服务超过50余万次。 (杨刚中国网友报)

华为802.1X技术白皮书

华为 802.1X 技术白皮书
华为802.1X技术 白皮书

华为 802.1X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 2 概述...........................................................................................................................................1 802.1X 的基本原理..................................................................................................................1 2.1 体系结构...........................................................................................................................1 2.1.1 端口 PAE...................................................................................................................2 2.1.2 受控端口 ...................................................................................................................2 2.1.3 受控方向 ...................................................................................................................2 2.2 工作机制...........................................................................................................................2 2.3 认证流程...........................................................................................................................3 3 华为 802.1X 的特点.................................................................................................................3 3.1 基于 MAC 的用户特征识别............................................................................................3 3.2 用户特征绑定...................................................................................................................4 3.3 认证触发方式...................................................................................................................4 3.3.1 标准 EAP 触发方式 .................................................................................................4 3.3.2 DHCP 触发方式 .......................................................................................................4 3.3.3 华为专有触发方式 ...................................................................................................4 3.4 TRUNK 端口认证 ..............................................................................................................4 3.5 用户业务下发...................................................................................................................5 3.5.1 VLAN 业务 ................................................................................................................5 3.5.2 CAR 业务 ..................................................................................................................5 3.6 PROXY 检测 ......................................................................................................................5 3.6.1 Proxy 典型应用方式 ................................................................................................5 3.6.2 Proxy 检测机制 ........................................................................................................5 3.6.3 Proxy 检测结果处理 ................................................................................................6 3.7 IP 地址管理 ......................................................................................................................6 3.7.1 IP 获取 ......................................................................................................................6 3.7.2 IP 释放 ......................................................................................................................6 3.7.3 IP 上传 ......................................................................................................................7 3.8 基于端口的用户容量限制...............................................................................................7 3.9 支持多种认证方法...........................................................................................................7 3.9.1 PAP 方法 ...................................................................................................................7 3.9.2 CHAP 方法 ...............................................................................................................8 3.9.3 EAP 方法 ..................................................................................................................8 3.10 独特的握手机制...............................................................................................................8 3.11 对认证服务器的兼容.......................................................................................................8 3.11.1 EAP 终结方式 ..........................................................................................................8 3.11.2 EAP 中继方式 ..........................................................................................................9 3.12 内置认证服务器...............................................................................................................9 3.13 基于 802.1X 的受控组播.................................................................................................9 3.14 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10 4 典型组网.................................................................................................................................10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