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3)查阅资料了解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4)初步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及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建立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难点】

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激情导入:缺钙了吃什么?出示图片(播放)。其实元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图片)那么:什么是元素?与物质间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构成物质奥秘课题3 元素,板书课题:课题3元素(1)。

2.学生设疑:下面请大家依据图片和生活中接触的物质围绕课题大胆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小组记5分,重复问题不计分。)

⑴什么是元素?

⑵化学变化前后元素是否改变?

⑶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⑷构成物质的微粒与元素什么关系?

依据本节学习目标,我把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细化补充成下面几个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

⑴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共有几种?举例说明什么是元素?

⑵结合图示思考P59下方的讨论题?

⑶结合P60图示和资料卡片了解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⑷请结合图3-18谈谈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和微观构成的关系与区别。

⑸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

认真自学课本59-60页内容完成以上自探提示。(约8分钟)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展示要求:

(1)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洁明了;

(1)书面展示的同学书写要规范、认真,思路清晰,排版整齐;

(3)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迅速记录,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评价要求:

(1)点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从板书规范、内容正确性及方法归纳的合理性上做点评,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给展示小组打分 (最高分10分);

(2)老师给评价学生打分,从声音大小,语言完整度,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打分。(最高分10分)

2、教师精讲。

本节知识抽象,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做必要的精讲和补充。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投影] 介绍几种原子

碳质子数6,中子数6 氧质子数8,中子数8

原质子数6,中子数7 原质子数8,中子数9

子质子数6,中子数8 子质子数8,中子数10

[设问]上述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归纳]每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投影] 碳质子数6,中子数6 碳

原质子数6,中子数7 元

子质子数6,中子数8 素

氧质子数8,中子数8 氧

原质子数8,中子数9 元

子质子数8,中子数10 素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即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过渡:前面我们曾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而“元素又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变化?请看第二题: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元素的种类不变。

(3)、过渡:元素在地壳和生物细胞中的含量如何?

[讨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点拨]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水。

[归纳] 1、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前四位是:氧、硅、铝、铁。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4)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可以分小组讨论)我们举一种具体例子来说明。请大家最后

再次相互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大家回头来看一下,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下面请大家熟记重点2分钟时间。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本节知识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或又产生哪些疑惑,请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四、运用拓展

1、自编题:请同学们自选一种物质从组成和构成方面自编几道习题(每个优秀题目小组记5分)

2、运用拓展题

勇敢展现自己!我一定最棒!富有激情的评价,你最给力!加油!同学们,笑到

最后的一定是我们!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二氧化碳是由和组成的,共有种元素;

(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的,共有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

子中有个原子。

(5)过氧化氢(H2O2)是由和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

个氢和2个氧。

(6)请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里如药品、食品、饮品寻找到有关元素含量的说明纯牛

配料:鲜牛奶保质期:8个月净含量:250 mL/盒

营养成份:(每100 mL)钙≥0.12 g 脂肪≥3.3 g蛋白质≥2.9 g

(7)2008年9月中旬,我国22家奶粉企业69批次婴幼儿奶粉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三鹿

婴幼儿奶粉含三聚氰胺最高达2563mg/Kg,已导致上千名婴幼儿出现肾结石等病状.三

聚氰胺的化学符号是C3N3(NH2)3。

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它是由元素组成.

(8)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以推测出蜡烛肯定含有哪些化学元素?

(9)双氧水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在实验室里可用于制氧气.过氧化氢是由

和组成的。在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和2个。由于过

氧化氢和水在组成上虽然种类相同,但是构成不同,所以二者性质

上有很大的区别。

3、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学科班长对本节课做整体点评。(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表现优秀小组等)

4、作业布置:

(1)家庭小实验:收集食品、药品包装袋(盒),找出其中的元素并要求查出其含量。(2)课后题第2题2、3、4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课题3 元素(1)

一、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

称。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课后反思:

课题3 元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教学难点

1、元素符号的含义。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间规律性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

导语:音乐是无国界的,因为音符是一种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不同的国家在进行化学研究成果的交流时也必须使用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元素符号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化学语言。

2、根据课题,请同学们浏览教材2分钟,提出你认为本节课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小组记5分,重复问题不计分。)

3、教师汇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补充,出示自探提示。

(1)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有何意义?

(3)元素可以分为几类?

(4)元素周期表可以反馈哪些信息?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61和P63,独立解决以上问题,思考后仍有疑问的地方圈下来。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展示要求:

(1)书面展示的同学书写要规范、认真,思路清晰

(2)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洁,

(3)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

评价要求:

(1)点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从板书规范、内容正确性及方法归纳的合理性上做点评,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给展示小组打分 (最高分10分);

(2)老师给评价学生打分,从声音大小,语言完整度,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打分。(最高分10分)。

2、师生合探点评要点:

<1>、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

(1)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一个原子。

(2)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3)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见课本表3-4,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说明:1.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来表示铜元素,O表示氧元素,Ca表示钙元素。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因此,我们可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

②每一横行(周期)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说明: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个递增到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每一纵行(即族)

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4、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设想?请大胆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遍1-2道习题,同桌俩相会完成,可以是选择、填空、判断,好的推荐全班完成。(每个优秀题目小组记5分)

2、拓展练习

(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质子数

B. 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 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O

B.Fe

C.Si

D.A1

(4)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 4H2 B 4H C. 2H2 D.H4

(5)“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H2O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6)在氧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四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____。

(7)N表示的意义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8)用“元素”“原子”填空:

二氧化碳是由碳_______和氧______组成的,科学实验证明:在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_______和2个氧__________构成。

(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B.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4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

3、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和小组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2)

一、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2、元素符号的含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元素符号的分类

二、元素周期表

教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2 元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教学策略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复习 (一)重点、难点突破 1.水的组成 由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等实验都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水的电解实验: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知该气体是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知是氧气。由此可知,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构成水的粒子是水分子H2O,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性质: ①水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液体;4℃时密度最大,为 1g/cm3;一个大气压下,沸点100℃,熔点(结冰点)0℃。 ②水的化学性质:通电后水会分解生成氢气、氧气。 2. 自然界中的水: 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构成粒子是水分子,是纯净物; 天然水(例如矿泉水、河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是混合物。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自来水厂的净水步骤是:沉淀、吸附、过滤、消毒。 (1)沉淀:在实际净水的沉降过程中,常常加入一类叫做“絮凝剂”的物质,例如“明矾”,其作用是促进不溶物沉淀。 (2)吸附:加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可以除掉污水的异味和颜色。该过程是物理变化的过程。 (3)过滤: 实验所需仪器: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所需用品:滤纸。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用水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 两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要紧靠玻璃棒的中部;玻璃棒下端要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下面烧杯的内壁。 (4)消毒:自来水厂消毒剂有:氯气、一氧化二氯等。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通过蒸馏得到的水是纯净水。 3. 硬水与软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向水中加肥皂水并振荡,泡沫很少并且有浮渣的水是硬水,有丰富泡沫的水是软水。 软化水的方法:蒸馏和煮沸。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家庭常用煮沸的方法。 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地球的总储水量大,但淡水很少,人类可利用淡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的1%。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增大,工业、农业及生活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危机。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措施:工业上,通过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先对污水进行处理再排放;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5.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O, O2, N2, CO2蔗糖,酒精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Fe,Cu,Hg等金属物质,He,Ne,Ar等稀有气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分子与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课时课题 1 分子和原子(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3)情感目标: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2)难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教具准备:烧杯、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水槽、量筒、高锰酸钾、、浓氨水、蒸馏水、酚酞试液

启发诱导 探索新知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 多年才能数完咧。 [板书]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一定的)。 【探究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实验一:实验二: 按照上述图示进行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思考问题2:实验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结:因为浓氨水易挥发出氨分子,且氨分子运动 到烧杯A中生成氨水,使A中的酚酞变红,而B中 无氨分子进入,所以无变化。 [板书]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思考问题3] 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 关?请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迁移运用一]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 观察实验,分析、讨论实验 条件,归纳、交流实验现象。 现象一:无色酚酞变红。 结论1:氨水能使无色酚 酞变红。 现象二:烧杯A中的酚酞 变红,而烧杯B中的酚酞无 变化。 学生讨论、发言。 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运动 的客观真实性。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产 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举例说明。 采用逐步引 导,自主探究 的方法将学习 推向深入,使 “分子不断运 动”的抽象、 枯燥知识化为 生动形象的画 面,使深奥的 知识变得浅显 而易于理解。 【探究活动二】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空隙? [演示] 用两只量筒各取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 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迁移运用二]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 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 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 面比糖未溶解前的水平线降低了。这一现象能用分 子的知识解释吗? [思考问题4]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 呢? [实验探究]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结论] 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 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迁移运用三] 举例说明,利用分子间隔距离可以 改变的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 些实际运用?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也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 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但并不是所 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水例外。 观察实验现象:混合后体积 小于100mL。说明了分子之 间有间隔。 分组实验 通过实验发现:液态物质, 较难压缩,气态物质,比较 容易被压缩。原因是气态物 质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物 质液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 比较小。 学生举例说明。 把所学知识迁 移运用解释一 些相关的现象 和问题,培养 学生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引导学生通过 实验与观察、 思考与讨论自 主探究式的学 习,在掌握知 识的同时,提 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探究能 力。 归纳小结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分子 有哪些性质? 学生回答。让学生学会归 纳和总结。 布置作业: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

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1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服在太阳地下比较易晾干?打会闻到浓浓的酒香味?你曾思考过这些问题吗?问题思考: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演示实验:在水中加入酒精和品红溶液的混合液,观察刻度变化 液面刻度会慢慢变小,为什么?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

发生分裂,只是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有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绝大部分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双氧水、气体等 二、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3、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 4、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一个水分子由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双氧水分子由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三、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没有发生分裂,只是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 4、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相同分子够成的物质叫纯净物。氧气 混合物:有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元素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元素的概念。 难点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课件、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水中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吗? 生:前几节课做实验时用的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含氧元素。 师: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师: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生: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师: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师: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生: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师: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2.特点 师: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 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片、水、金属钠、钾、酚酞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酒精灯、装在玻棒上的铂丝,Na2CO3、CuSO4、KCl、BaCl 2、CaCl2溶液蓝色钴玻璃。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第二课时:焰色反应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https://www.sodocs.net/doc/ae3850154.html,)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碱金属元素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为什么把它们称做碱金属? [引言]本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碱金属元素。 [板书]第三节碱金属元素 [讲解]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等来进行探讨。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教师]首先,我们来分析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差异。 [投影]

[学生分析总结] [板书]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讲解]根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可进行如下分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这个推测。 [板书]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2—9]取Na、K同时放在石棉网上灼烧。 [演示实验2—10]Na、K分别与水反应。 [讲解]实验证明,Na、K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K比Na更容易燃烧,K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K的金属性要比Na强。 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如果说K与Na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碱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而引起的,那么K比Na性质活泼又应该怎样解释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教材共分为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有关计算等内容。本单元既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知识也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时教师要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便学生理解、接受。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第3课时 [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 [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 [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 [投影展示]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 称 ①1 H氕(H) 1 ②2 H氘(D) 1 ③3 H氚(T)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有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知识点一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氧元素是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 1、正确理解元素概念 元素是对原子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同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例题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 ..区别是( A)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一类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C.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 例题3、物质NH4NO3由几种元素组成(C) A.1 B.2 C.3 D.4 练习题1、A、B、C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x个,但中子数都不相等,则A、B、C属于( A ) A、同一种元素 B、同一种原子 C、不同种元素 D、不同种原子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C) A.3 B.5 C.4 D.6 二、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匀。地壳中含量占前九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谐音记为“养龟铝铁盖,哪家没青(菜)”或“养闺女帖盖头”;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依次是氮、氧。 四、元素与物质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并不多,目前人类已知的只有一百余种。例如,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 理解辨析 1、经常说的补钙,这里的“钙”是物质还是原子?还是元素? 是元素 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六、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了,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题1、科学家发明的月球制氧机,是利用聚焦太阳光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由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 A.氧元素B.氧分子C.水D.高锰酸钾 例题2、常用补钙剂中的“钙”指代的是(D) A.钙分子B.钙原子C.含钙物质D.钙元素 例题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D) A.铝B.硅C.铁D.氧 练习题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计,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A.铝 B.硅 C.氧 D.铁 2、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D)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 )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说课稿)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说课稿) 回民中学马维龙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出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一节,内容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等微观知识的基础上,从宏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此,这部分知识十分重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知识,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⑵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元素的概念 2.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了解了原子的概念,但是要从定义出发,理解元素,并利用元素的定义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概念仍然是一个难点。而且学生对元素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概念还没有完成,本节课通过对地壳等物质中元素的含量的学习可使他们更加感知元素的存在,理解消化元素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无数优美的乐章是由1234567组成的;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是由26个英语字母组成的,那么大千世界中的物质,比如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图片中的铁、钙、锌等是指什么呢?什么是元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 一、认识元素,理解涵义

初三化学元素教案

课题2 元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四、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回答] ①错误。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错误。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提问]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 回答]应该不是。 介绍] 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投影] 放映教材图4-4的放大图 分析该图并由学生说出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水 氧气 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属于硫元素。 小结] 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 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 学生思考] 讲解] 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 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下列表格:

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的某些现象;了解原子的结构。 2.能说出原子的结构、认识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分子与原子、原子与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能说出元素的定义,了解元素周期表并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复习重点】 分子、原子、元素和离子的基本概念。 【复习难点】 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本单元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了分子、原子、元素,本节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2.明确复习目标,解读复习目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分子与原子 分子与原子??? 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粒子的基本性质: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有间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知识模块二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结构图: 知识模块三 离子 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分类???阳离子阴离子形成过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两种粒子结合而成的 知识模块四 元素 ? ????????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符号???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写法:“一大二小”元素周期表:从每一格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 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分子与原子 知识模块二:原子的结构 知识模块三:离子 知识模块四:元素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桂林中考)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容易爆炸,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课题3 元素 元素符号(重点)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常见的 元素周期表(重点)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用于治疗 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与N 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 (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写法:第一字母大写,第二字母小写 2.含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有规律地将元素排列(横行为一周期,纵行为一族) 反思 学习和探究,使理性知识变的浅显易懂。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课题3元素 第一课时元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及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反馈练习中及时发现知识疑点,学会对关联的概念进行梳理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的认识,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探究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弓I入课题 动画播放一段“补钙、补铁、补锌”的电视广告,提出问题:广告中宣传的钙、铁、锌指的是什么呢? 二、元素的概念 1、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首先,我们一起来阅读一则资料 A1、A2、A3三种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B1、B2、B3三种原子也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提问:请你们分析一下,上面的6个原子,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相同点? 3、小结: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学生阅读P59页一、元素下面的第二自然段:了解碳、氢、氧元素的质子数。 5、设问:有三个兄弟来找我,问它们是属于哪类元素家族?请各位同学一起帮我判断一下 【课件】氢的同位素的三个原子图 ? a ■ A Cf 三、元素的特点 1、提问:搞清楚元素的定义。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2、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没有一个蔬菜、一个水果的说法。 3、小结: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 [投影]: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

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人体内 含量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主要食物来源碘(I) 钙(Ca) 锌(Zn) 铁(Fe)

硒(Se)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学生:①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

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人体内 含量生理功能适宜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对 人体影响摄入量过低对 人体影响主要食物来源碘(I) 钙(Ca) 锌(Zn) 铁(Fe)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学案

课题3:元素 第一课时(总第2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2.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学习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定标导学】(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59~62后填空) 1.元素是(即)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4.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字母来区别。 【合作探究1】 1.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为。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 3.元素分类的方法。 A.铁、锌、钠 B.钙、铝、铜 C.铝、银、镁 D.碳、钙、氯 ⑵写出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元素的符号:(Ⅰ组)A B C M N ;(Ⅱ组)a u e l g 。 5.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既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⑴H表示,还表示。 ⑵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4H2 B.4H C.2H2 D.H4 【合作探究2】 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 (2)、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 [讨论] 下述化学反应中; 过氧化氢→水+ 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 (SO2) (H2O2) (H2O) (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初三化学元素教案

一、知识点、热点、考点回顾 1、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 2、从下表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 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 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 成的。不能说: “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4.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 “一大,二小”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5 . 6. 物质的种类繁多,已知的就有2000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 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 7. A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排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四种元素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 .生物细胞中含量排前四位的是:氧、碳、氢、氮 8.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通常有“钅”字旁(汞除外)。 如钠、钾、镁、铁、铜等。 2.非金属元素: 固态非金属:汉字有“石”字旁。如碳、硫、磷、碘等。 非金属元素 液态非金属:有“氵”。如溴。 气态非金属:通常有“气”字头。如氧、氯、氮、氢。 3.稀有气体元素:指氦、氖、氩、氪、氙、氡等。 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H He Li Be B C N O F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钾 钙 K Ca 锰 铁 铜 锌 银 钡 汞 金 Mn Fe Cu Zn Ag Ba Hg A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