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论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论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论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论文标题:论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论文作者张文喜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论文单位 ,点击次数 554,论文页数 7-13页1997年1997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s://www.sodocs.net/doc/af2538899.html,/paper_63710731/

本文从普通个人的个体变异的增长、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普通个人的意志和活动、普通个人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这几个层面,对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作了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与肯定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一样,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充分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对于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以往总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与肯定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一样,是唯物史观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一、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的主要表现个人依其对历史影响的大小而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相对于历史人物而言,普通个人是指对历史进程没有产生显著的、重大影响的个体。普通个人是社会的大多数成员,他们在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说人民群众这一范畴反映的是现实和历史主体的群体形态,本质上是强调人类整体参与创造自己的历史,那么普通个人这一范畴便主要反映具有相互区别的个性的各个个体的历史创造作用。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始终抓住个人、群体和人类社会这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同时也认为,对“群体”、“社会”这些范畴也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因为,与“人”处在相互作用之中的“群体”、“社会”,有许多具体形式。同样道理,我们也必须对具体的“普通个人”给予社会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准确定位。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个人不同于化学药品、植物,他们有感情、有自由意志,他们的经历也各不相同。所以用人这个“样品”做实验时,其结果也决不可能概括为从中取样的那些“人”,无论取样中其他人与这些人多么相似,如果把“普通个人”等同于所谓的“一般人”,那么很可能导致对普通个人历史作用的视而不见。而历史正是在每个个人的目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进行的,就此而言,历史的发展是每一个个体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的结果。具体地说:(一)社会成员个体变异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历史选择,拓宽人类的认知视野,因而是人创造对象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确证和塑造自身的条件“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一个体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个体变异(也称分化)发展的历史。人类及其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变异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人类及其社会一旦产生,又开始了具有自觉性和社会性的变异,开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变异。人类社会复杂的分工系统、组织系统和环境系统,使每一个个体必须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采取独特的适应模式。这样,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就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当然,有差异、分化、变异,就有统一、整合、遗传,这后一系列概念内涵则更多地通过社会、群体、历史等范畴得到反映)。个体间的差异,不仅同人类作为生物界的最高进化这一结果相关联,是人类在生物界进化过程中创造性地适应的结果,而且,更是以客观的形式得到保存和发展的文化,这一不同于生物的生理遗传基因的人类社会历史的遗传“基因”作用的结果。凭借这一“基因”,自然的个体的人能够在选择性、创造性的基础上不断获得解放和自由。无数哲学家都力图阐明人类历史的社会化与人的个体化、个性化的关系是亦此亦彼的,他们试图从个性与文化的统一中揭示文化与自然的区别、揭示人的创造性的源泉,一旦人被赋予了创造文化的能力,他就超越了必然性而使用这种能力并创造出完全不是由自然所规定的人的历史。因而,从文化、个性与创新的视角而言,人类社会最可怕的是个性平庸、社会成员间的彼此相似。个人同不无民族和时代烙印的社会之间从来都是在一种必要的张力下交融互摄的,而且,总得说来,社会

在个人那里的“内化”或个人对社会的认同往往是历史的人文传承的“遗传”或“保守”的方面,富有个性(个性总是以表征个人所特有的性状和特征为前提,可以说,没有它,个性就无从谈起)因而对群体意识和行为甚至取异端姿态的个人对既得社会的批判则更多地构成“变异”或“创新”的机制。马克思正是十分重视人的变异、分化,把它看成是人异于动物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历史创造的根本条件。可以说,马克思本人就是他所在的那个民族、社会、时代的“异端”,这种切己的人生体验,使马克思的历史观分外看重人的个性的价值和具有个性独立性的个人的生成。而马克思历史观中的这一思想主题,是对人类社会合目的、合规律的发展过程的揭示。事物由自身同一的单纯或混沌状态,向具有内在差别和规则的多样化有序化状态的演化是一种自然趋势,事物的各组成部分向不同方向生长而变成相互分立的不同事物的过程,即为变异、分化。可以说,变异、分化乃万物之母,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结构或关系由简到繁的演化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以个体越来越显著的独特性,个体间愈益显现的差异为指向的。所以,马克思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体,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体,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集体”。只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压力有所缓和以后,个体的独立性、差异性才有了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性首先为社会分工所实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增加了群体内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亚当·斯密认为,因为分工可以使人们根据对象的不同从事不同的职业,从而发展出特殊的才能。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分工所依据的就是客观的差异和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它所做的不过是把这些差异给予充分扩大,使个人利益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而已。自然的分工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将自然分工转变为自愿的分工,即分工不再单一化、固定化,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不同的职业来消除。失去了旧有性质的分工,使横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壁垒铲除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形成了普遍的交换和交往关系。这样,人一方面更加普遍化、社会化了,另一方面也更加个性化、特殊化了。其次,语言拥有勿庸置疑的巨大功能——沟通力,它在为个体提供调节和反思群体与自身活动的手段的同时,也因其具有并非属于个人的社会性、普遍性的存在,酿造着人类个体间思维和行为的异质性。人类个体变异的发展,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1.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不能单纯地归结为生产方式的量变,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它的质变,它的真谛在于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复杂性、自主性程度的提高,而这有赖于社会群体内个体的个体化程度的提高,一个社会群体的个体化程度越高,这个群体的复杂性程度就越高,相应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人类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从事生产的能力,即生产力。个人对现有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固然只有通过“联合”才能得到实现,然而,“联合”的一个无须赘释的前提是以个体的自主、独立为本位,个体化水平的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又是它的结果。 2.高度的个体化水平是建立现代生产关系的基本条件,没有“消灭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就会扼杀人民群众、普通个人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3.个体变异的发展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孤立的个体无以实现这一点,诸多单调同一的个体也无由实现这一点。人类只有通过由分工等社会条件发展起来的个体变异的发展来实现群体、类的发展,并在群体、类发展的同时,不断将群体、类的发展成就向个体内化来逐步达到每个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发展过程由起初无差别的原始同一性,经过个体变异的特殊性,最后达到个体全面发展的个体性。在每个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里,有如莱布尼茨的单子世界:每个单子都反映所有其他单子而又各具独特性,并由此形成一个和谐的体系,从抽象的原子式社会向单子式社会的发展当是人类历史的趋向。当然,这不是简单地把“人”或“类”归结为个人,马克思指出:“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这说明了人的发展是以社会历史的形式即通过社会历史而实现的,人的一切发展水平的差别,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差别,因而是不同的社会历史主体性的差别,而不同的历史主体对社会历史

的作用也具有历史主体性差别。(二)每个普通个人的意志和活动对历史运动的合力都有所贡献萨特在批判恩格斯关于人们的社会历史合力的思想即萨特所谓的“平均数”思想时认为,在社会“这个集体里,个人不能完全认识他自己——简单说来,这个社会对象是一个没有作者的人工作品。恩格斯和许多统计学家所设想的平均数,事实上除去了作者,但同时他们又除去了作品和它的‘人性’”。[1]一句话,萨特以为恩格斯只是见到事物的“客观性”,而取消了人的“主观性”。这一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与其对历史合力具体形成和运行的内在机制缺乏了解是分不开的。而我们对这一机制的了解,可从考察分工入手。考察分工,无论对于考察作为人的存在对象的社会,还是对于考察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作为社会历史主体都参与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在社会分工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职位),必然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起一定的社会作用。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多样性,强化了个人才能的差别,从而使社会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采、争奇斗艳的景象。另一方面,普通个人的社会分工是与社会总体分工是密切相联的。因而,普通个人所承担的一定社会职能所起的社会作用由于分工的“整合”作用,形成一个人们的各种不同的才能交相互用的新的总体,即历史合力,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普通个体在由分工构成的社会网络系统中,按照每个个体的期望来行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他们的意志和行动并不是愚钝的、粗陋的、惰性的东西。在历史发展的舞台上,既需要导演和主要演员,也需要普通演员。他们都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察个人在社会分工中的作用时要区分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即每个人所担负的社会职能在整个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二是个人因素,即每个人在担负其社会职能时,他本身所起的主体性作用。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个人主体本身的作用和他对社会职能运用而产生作用的统一。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历史个人的历史作用的特殊性,固然与个人特点和才能有关,也同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平衡性和对这种不平衡性的把握有关,因而主要的是在于它的重大社会意义。因此,自然地我们不能从每个人所担负的社会职能上来比较个体本身的历史作用的大小,而应从他们本身运用社会职能的主体能力程度及其能力发挥程度来比较他们本身作用的大小。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个人在社会中是否处于有利条件下,这是具有偶然性的,只要每个人将历史主体的功能发挥至完善的境界,他就是在推动历史前进,他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普通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尽管没有外在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却以源源不断的默默奉献,履行自己的历史主体功能,将自己的涓涓细流倾注进历史发展的长河。(三)普通个人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而推动历史发展普列汉诺夫在讨论如何用唯物史观来评价杰出人物的问题时指出,应摆正杰出人物和广大群众的关系,不要把他们彼此对立起来,在杰出人物和千百万芸芸众生之间划出的那条鸿沟实际上并不存在,他认为,“伟大”一语不过是个相对的概念,它是对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方面具有较高品格的确认。既然是人的价值,就不仅仅是自然的,而是文化的、历史的生成的。将何者视为“伟大”、“何者视为“崇高”,是由一定的生活形式、一定的时代精神确定的。“伟大”、“崇高”的相对性决定了伟大的历史实践并不是属于杰出个人所独有的活动,诚如毛泽东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毛泽东在此将高尚的人与有益于人民的人并举,无疑可把它理解为对“高尚”、“伟大”相对性中的绝对性把握。普通个人正是由平凡和朴素却有利于他人、社会的历史实践中走近高尚和伟大的,这主要是通过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达成的。人的基本义务可分两类,一是自然义务,这是由我们作为一个感性存在的自然人性质而产生的。例如,我们生为一个人,幼年有赖于父母的供养,成长过程中得到其他许多人的关怀照料。现实的个人正是同这些生活条件密不可分的,他有各种需要。似乎“需要”的内涵更偏重于主体的欲求,然而,因人的需要并不能从现成的自然对象中得到满足这一点催逼着人诉诸改变自然的生产,就决定了需要本身已内含职责、义务的规定。人生而为人,就有一种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天职”,他

就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什么。每个人所食所用、所喜欢、所看重的一切都有人为之付出的劳动,所以退到逻辑的初始看,他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均负有一种义务。二是社会义务,即由一种社会制度所规定的义务。原则上社会义务都要求每个人应各安其分,各敬其业,履行职责。这主要就个人立论。但这“份”是不是安排得公正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人职责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顺利履行,这主要是就社会立论。就个人立论或就社会立论意味着强调重点的不同,这种差异就我们的论题毕竟还是不太重要,因为我们在此讨论的是人的“基本”义务,既然是“基本”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此把社会的个人和个人的社会考虑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对自然、社会的这些基本义务的履行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甚至,我们会觉得这样做并没有增添什么,它们都是做普通人的本分,做社会人的应分,只是“尽职”。不可不察的是,对这些基本义务的履行,与历史发展的前提是一致的,实是历史进步的基础。普通个人在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由此在时间和能力的投入所造成的效果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和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创造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是普通个人“静悄悄的劳动”以微小的力量,然而却是坚实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而如果普通个人竭尽全力不惜牺牲而克尽自己的“天职”,普通个人完全可以成就其“平民的优秀”,体现其人性中的神性,尽致人格的崇高。康德曾说:“啊!你的尊贵来源是在哪里呢?……这种根源只能是使人类超越自己(作为感性世界的一部分)的那种东西……这种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人格,也就是摆脱了全部自然因果决定论的自由和独立。”[3]而值得敬重的人格却不是与普通个人绝缘,普通个人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平庸”,在真正的人的优秀面前,一切智慧之人必心悦诚服而趋扑之,崇高的普通人正是在对日常平凡义务的坚持不懈的履行中展现,正是在不惜牺牲而仍履行义务的边缘处境中表露。这就是儒家的圣人不越“人伦日用之常”的观念,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现实性的主要表现。在陆九渊等人看来,“尽人道”、“学为人”的目标,不是指增强、提高人的思维智慧能力与审美趣味水平,而是指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人道”不在彼岸,就在此岸的日常的现实生活之中,“就日用处开端”,如洒扫应对,起居举止等。陆九渊甚至赋予圣人不越“人伦日用之常”以规律性、永恒性的意义。韦伯也曾在分析新教伦理对近代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中揭示出寓于基本和平凡的义务之中的崇高性和神圣性。确实,假如我们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不是仅仅几日之事)能很好地履行诚实、公正、行善、助人、发展自己、不伤害他人(当代义务论的著名代表罗斯所列的六种“显见义务”)等人的基本义务,我们就可以进入一种我们怀疑是否存在比这更崇高的境界。普列汉诺夫说得好,从道义方面来说,每一个如圣经上所说愿意“舍己救人”的人都是伟大的。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仅那些‘发起人’,不仅那些‘伟大’人物拥有大显身手的广大活动场所,凡是愿用眼睛来看,愿用耳朵来听,愿拿一颗诚挚的心来爱护亲近的人,都拥有这种场所。”[4] 二、研究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的意义一个人的理论视野、人生情趣大体决定了他在历史上能看到普通个人在历史中的何为、为何,我们在行文中之所以每每将历史个人与普通个人作意趣对举,在观念上并非意在放大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只是意在指出:现实的历史是在时间中展开的,从而不同时段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必然与“时间限定”内在关联,倘若从大尺度的时间反观此一问题,杰出个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顿呈压缩、互渗与齐一之势。这一历史辩证法反常识的一面告诉我们:普通个人与历史个人是相互转化的。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继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向平等大众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和传统的社会有着天壤之别,在这样的时代,普通个人与杰出个人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在这样的时代探究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当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理论意义从历史价值观层面上看,在等级网络中的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并不配称,或者说,人在动物式的等级中的存在还只是动物的存在,现代文明则在不再有等级的政治国家范围内提示了“人的意义”。虽然,个体与个体相比,由于能力以及在社会历史中所处的条件不同,在同质(平等)价值上必然会有对

历史进程影响的大小深浅的差别,但是,从本质上看,人的价值原则上只有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的正、负价值之分,更与以“肉体的出身”为依据,按种属判分以等级的动物世界的准则相对立。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对历史主体的历史作用作齐一、均衡、等量观之,相反,这是每个人都成为“有个性的个人”的真正的人的历史的开始(这样的历史仍需要杰出个人的历史首创精神和率先垂范活动)。从人的客观现实性层面看,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别和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平衡性,普通个人对历史发展往往不是起“超常性影响”,对历史作用的个体差别相对于历史个人而言,并不明显,因而,从直观的现象上看,较易为别人代替,而历史个人的历史作用具有“超常性”而带有特殊性,则似乎不是轻易地可以被别人所代替。然而,从本质上看,每个普通个人都可以在他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方面创造历史价值,而这些历史价值因其所具有的丰富色彩,在质上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这一历史价值祈向透过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贯穿着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和人生情趣。尽管,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由于当时的革命需要较多地研究了人民群众、阶级、政党等群体的人,虽然也谈论个人,但主要是着眼于历史人物或杰出个人,而非普通个人。然而,“每一个个人”、“所有的个人”和“全部的个人”的观念恰是马克思心以系之的观念,也是具有高度自主活动能力的无产者个人应有的观念。这自然已与只是将“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快乐”作为唯一出发点的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者相去甚远,而将这一出发点诉诸历史价值观,则往往表现为对普通个人的轻视。克尔凯郭尔,这位“存在哲学之父”,他对普通个人的鄙夷,往往衍为对“群众”概念的不遗余力地贬斥。他断言,就伦理——宗教的真理而言,群众所在之处即是虚幻所在之处,对“群众”概念的信赖只会使人成为不知悔改和不负责任的人,或者至少会由于把责任切成碎片作平均分配而削减每个个人的责任感。因此,他宁可把基数"1"看作“人类的中心要点”,却告诫人们“'1000'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在此克尔凯郭尔以“个人”范畴作“存在”地挣扎的底蕴,最终印证了马克思所说的近代社会“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5]的观点,因而,对“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的眷注在他那里是刻骨铭心的,不过与马克思意趣殊异而无法通解的是,包藏于克尔凯郭尔哲学中的“个人”范畴始终只是指有个性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那个个人”,[6]而不是“每个个人”,更不是普通个人。(二)实践意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合乎逻辑的结论。而人民群众是由作为人民群众一员的普通个人构成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构成其群众的每个普通个人作用合力的结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是从主体、从人的活动和发展角度去分析,而得到的人类社会历史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最一般机制。这一机制固然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并制约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现象并因而可以说明它们。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机制显然就太一般化了。要对历史过程具体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以提高人们创造历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必须对这一机制作具体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为一般只能寓于特殊之中,而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只有特殊的东西才是他们能够具体运用或操作的东西。如果只陷于对这一机制作一般化理解,那么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就易导致庸俗化的理解,以“人民群众”的抽象符号取消普通个人的具体存在,而这种思维逻辑就根本谈不上真正对人民群众、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作出科学的说明。所以,只有对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作实际的考察,才能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理解是具体而丰富的,才能免于在实践中受到歪曲。现实和历史一再表明:普通个人的价值受到尊重的程度及其历史作用发挥的程度,内在地影响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实践中尊重普通个人的价值,肯定普通个人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以激发每个社会公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确认每个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与重视人民群众的解放是一致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普通个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感,则应当克服一切没有社会历史主体感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历史个人而言,自觉保持普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

肉联系,这不仅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在物质上的添砖加瓦和精神上的扶正祛邪,而且也是历史进步内在机制运作的基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只有使几个偶然的、杰出的先进个人的扩大,发展为先进的阶级,先进的民族,才能造成历史的巨大进步。注:[1] 转引自杨金海:《人的存在论》第114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2]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0页。[3]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88—89页,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4] 《普列议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第375页,三联书店,1961年。[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6页。[6] 转引自W·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第9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责任编辑庄道鹤〕

作者:杭州商学院马列部讲师。杭州 310035

学习历史的作用

学习历史有什么用 记得上中学时最厌烦的就是历史课,感觉枯燥冗长,空洞无味,不但没有认真好学,还给自己编造了不认真学习的理由——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现代人要发展就要往前看,预见未来,干吗老要回头去学习过去的事情,现在想来当时的思想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经过多年实践和生活的体验,进入中年之后越来越觉的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 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刚刚曝光的时候,国人一片哗然,谴责声、讨伐声一浪者运动之父——拉尔夫-纳德就成名于那个时代,他将消费者维权推上了一个新的高点。知道了这些,民众就会理解“食毒时代”只是经济高度发展之后的必然产物,人们只有通过理智地维权,让政府建立起更加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来保障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与高度的安全性,民众就不会再迷茫地谴责与声讨,而是有目标有方向地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最终为人民与国家带来公正和持久的利益。看来美国人的历史我们也能借鉴,教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这难道不是读历史的好处? 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使得历史因没有实用价值、毕业后就业机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视。其实历史作为一间基础学科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个人 1.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不懂历史,就难以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和启示。 历史作为一间科学,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西人说:"历史叙述过去,但是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把老人们的经验传给儿童,若没有历史,老人也如儿童"。可见,历史是反思之学,我们埋应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从前人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以前事为师,努力取其教益。因而,历史具有借鉴资政和启迪心智的功能是不争的事实。 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不管以后你从事的何种职业,都是必要的。其次什么人学历史有用,每个人都有用。但是历史对每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领导者学历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普通人学历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2.学习历史可以提高对社会和当前世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于社会 1.传承 我们学习历史,其实也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至今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当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中国人的悲哀;当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了解本国历史

光合作用发现历史

光合作用发现历史资料整理 一、传统史料---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发现 1.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完全依靠于土壤。 2. 1648年,一位荷兰科学家范·赫尔蒙特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虽然他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了有机物的形成,但从此拉开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赫尔蒙特把90千克的土壤放在花盆中,然后种上2千克重的柳树,并经常浇水,5年过去了,柳树长到76千克重,而花盆中的土壤只少了60克。 3.早在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一文中,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可惜因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精辟的论断。直到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才提出植物生长时主要以空气为营养的观点。而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在1771年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 4.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恩豪斯(Jan Ingenhousz)进一步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气变“好”的作用,而其他所有器官即使在白天也会使空气变坏。这些实验结果为后来人们认识植物绿色部分和光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 5.1872年,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er)如何做实验证明光和CO2的必要性。 6.1804年,瑞士学者德·索苏尔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放出的氧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出的氧的总量,远远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由于实验中只使用植物、空气和水,别无他物,因此,他断定植物在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不仅需要二氧化碳,水也必然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他认为是CO 2 O乃是植物体有机物之来源。此结论不仅证实了海尔蒙脱关于柳树生长过程中合成植物和H 2 体的物质主要来自水的推论,而且把人们对光合作用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德·索叙尔实验告诉我们,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指导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单位: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 姓名:王迎利 学科:中学历史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之我见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进而实现信息化教学。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观念、飞速发展、积极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机械,教学内容往往会脱离现实生活环境,枯躁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人们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信息化教学。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悦耳、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

论个人对历史的作用与影响

我的观点是: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影响历史的。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影响历史,并且,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样作用,都会受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制约,从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着,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得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同时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从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1.人物上的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时间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按其发挥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有些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该做具体分析。如: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没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起核心作用。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运用其权利满足社会某方面的需求,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的创造性活动,对人内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每个时代都需要并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从“时势造英雄”的意义上说,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总是通过一系列的偶然性来实现的。由哪一个人成为历史必然性的体现者,则是偶然的。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不是这个人出现,也会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而这个代替者或好或坏,或早或晚,总是会出现的。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般地说,他们的面貌是由其所属的阶级决定的,他们对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任何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不能超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然而,他们却可以凭借一定社会条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以他们的才能、经验、意志、性格、品质和身体素质等情况,在历史事件中打上深刻的个人烙印,甚至会决定个别历史事变的结局。 2.普通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普通个人占个人中的大多数,他与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只是量的区别,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因此,普通个人与杰出个人是相对的。普通个人相对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但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在历史上,由平庸转为杰出人物是常见的现象。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发生“超常性影响”。如一些技工和知识分子,虽说是普通个人,但他们对历史的发展的作用却很大。 但普通个人中也有反面人物,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虽小,但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或延缓的作用。如犯罪分子,偷窃、抢劫、强奸、杀人、放火等等,制造社会混乱,阻碍了历史向前发展。 3、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是由若干最有威信、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使无产阶级领袖具有以往任何杰出人物所不可比拟的伟大作用和优秀品质。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无法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要求,需要而且必然造就出自己的领袖集团,没有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和领袖,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规定了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其他阶级领袖的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它是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历史作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比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等。同时发展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等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其次,洋务运动还建立了淮军、湘军、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阳水师和北洋水师等一批在当时装备还算精良并做出一些抵御成绩的新式海陆军,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中国的军事力量。 再次,洋务运动为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随之也就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还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最后,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这30多年里,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新军,但由于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和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洋务派的一系列改良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中国也并没有因为一次洋务运动而变得富裕,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追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教育的功能 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1、对个人而言,历史教育具有文化功能,人类文化实质是人类生产与社会演进的产物。而历史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的途径。所以说历史教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永恒的范畴。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增强忧患意识,增进民族凝聚力,什么是忧患意识,概言之,这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这种主体对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它因此成为重要的精神动力。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足以使人沉沦死亡。对个人而言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历史教育在面对古代先进的技术成就和灿烂的文化时,我们有的是满心的喜悦,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历史上那些灾难深重的黑暗时期。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断、人性压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外敌的侵略,这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它们所留下的创伤至深至巨,久久难以愈合,时而隐隐作痛,促使人们时刻去反思。因此,在培养民族优越感的同时,也应培养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一个具有忧

现实意义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如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且报告中明确要求,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写进党的文件之中,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加以认识。大学生的就业不仅仅关系其本人,而且直接关系着家庭、学校、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最近,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及时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质量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因此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 2.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在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并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就业指导则是实现教育的投入与效益产出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回报的前提条件。 3.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4.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和关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业率是衡量办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抓住就业这个工作节点,可以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面临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局面,做为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把大学生就业工作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好做实。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尚不尽如人意,不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就是距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

有关洋务运动论文关于洋务运动论文

有关洋务运动论文关于洋务运动论文 试论洋务运动中的军事自强 摘要:满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从而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这些看法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抵御甲午战争 一 在认识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同中日甲午战争的关系时,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推动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特别是进行近代海防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御日本的侵略。 清朝统治集团兴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但是,再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对清朝封建统治威胁最大的是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有对内镇压的一面,但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洋务运动是在国内统治阶级矛盾缓解,海边防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位增强抵御外辱的力量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与其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刚开始时,军事自强抵御外辱还是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话,那么,从70年代中期以后,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则主要是为了遏制和防御日本的侵略。明治维新后日本队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是促使清政府加紧从事军事自强活动特别是大力推进近代海防海军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经过1874年日本制造的侵略我国台湾的事件和1879年日本侵吞琉球的事件促进了海军的建立。此后,北洋海军开始购造大型铁甲舰船,迅速走向成军。 洋务派创建新式海防海军的目的主要是防御日本的侵略,从1874年开展海防大讨论以来一直是很明确和一致的。建立南北洋海军都是“隐为防御日本之计”。内阁学士梅启照指出。日本“擅废琉球”,“窥伺高丽”企图进而侵我东北,对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直接,因此“防东洋优胜防西洋”。李鸿章更明确的指出,日本实“为中国永久大患”。他说:“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正是从防御日本侵略,拱卫京畿安全这样一个根本目的出发,并考虑到他日朝鲜“有警,或须派兵应援”,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海防建设中,决定以北洋为重点,首先发展北洋海军,并优先更新驻防华北地区的淮军和练军的武器装备,加强其训练,同时,将防御日本队我国台湾的侵犯,作为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设和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

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f2538899.html, 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张冬春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22期 摘要中国历史历史卷帙浩繁,线索众多,仅仅依靠教材介绍,历史课堂将显得枯燥,乏味,地方史的渗透,无形中给历史课堂注入了新鲜,生动的血液,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史德育渗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040-02 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及素质的提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指出:“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是,中国历史毕竟历史卷帙浩繁,线索众多,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介绍,就显得单薄,枯燥,另外《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这时,地方史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补充作用,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直观,不仅如此,自从福建省2009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命题者也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地方史的作用,因此也不断的在命题中渗透地方史知识,这样无形中也使地方史的地位进一步上升,那么,地方史在教学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切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德育渗透 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国的人文素质,正如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历史学科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方面担负着不可取代的责任,同时,中学时代也是青春时代,同时也是叛逆期,这就是传统的德育渗透方式方法将受到挑战,这时,直观的地方史就发挥了他的重要作用。如在讲到必修二专题三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机会,但是,如果就教材讲教材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教条、无味,甚至觉得迂腐,因为这些其实初中也讲过了,因此,上本节课时,除必要的重难点讲解,名词解释外,我加入了本地(厦门)一五计划时期的一项重要工程——厦门海堤工程的教学,从厦门海堤建设的提出到建设到建成使用直至今日的历史,从而让学生提炼出什么是海堤精神,从而明白陈毅的“移山填海”的真正含义,很多学生都恍然大悟,甚至过后,有的同学特意坐车去厦门海堤绕了一圈,回来之后打发感叹人的力量之大,明白了人定胜天虽不尽然但也不可否认有它的道理所在。后来,在讲到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我又重提厦门海堤,讲到现在厦门海堤的重建问题,让学生思考,厦门海堤在它的伟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什么问题,即为什么要海堤重建?从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都不是绝对的,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9282班2008302215 陈思宇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个人的作用往往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 但是个人的作用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冷静的看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阿道夫希特勒。人们熟悉希特勒是因为他被认为是二战的发起者,他对犹太人的屠杀,以及恐怖的独裁统治,很多的历史文献也是从这个角度来撰写的,在百度百科上输入希特勒,里面的内容就是他的生平和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当然,当德国在1939年9月1日凌晨对波兰发起闪电战那一刻开始,希特勒就与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战争罪人,大独裁者,就是他的代名词。但是,不能不说,二次大战带给人类的创伤实在太大了,让一些人很难冷静的去评价希特勒,如果说希特勒带给这个世界的仅仅是杀戮,那就太狭隘以及偏激了。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而德国从一战之后开始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为历史人物的出现提供了这一必然条件。由于大打“新政”牌子,是民心所向,希特勒才能在大选中胜出,1933年刚上台的希特勒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上的烂摊子,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失业率高达30%,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三年间共爆发1000多次罢工。应该说德国所遭受的经济危机冲击的严重程度要远大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希特勒开始采取经济新政之后,德国的经济开始迅速恢复,到1938年失业率已降至1.3%,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增长43%,国民经济总值增长超过100%!同样是在大洋的另一端,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美国并没有很快摆脱大萧条的困扰,直到1941年美国参战,大量的失业人员应征入伍才解决了失业问题,军火工业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美国才得以摆脱大萧条。倘若不是二战,美国的经济衰退还会持续更久。 纳粹曾经犯下的各种战争暴行,历史上早有定论,但是从经济的角度看,为何德国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对比如今类似的金融危机,就

论洋务运动及曾国藩在其中的作用

论洋务运动及曾国藩在其中的作用 关键字:洋务运动,曾国藩,洋务派,保守派,资本主义 摘要: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官僚、军阀为求“自强”、“求富”,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和陆军,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等,史称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这里我们要着重看曾国藩在其中的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过程中的产物,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吸引了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这是1861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京城中某一处豪宅外,突然繁忙起来,一时间轿子,马匹几乎堵住了进门的路,只见一个个头戴顶戴花翎,身着深蓝补子服,颈带念珠,脚穿方头靴的人走进其中许久也不见出来。过路的人说这是曾总督的府邸。进到里面,只见人声鼎沸,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他慢慢停下脚步,只说了一句“各位大人,我曾国藩明早就面见圣上,阐明此事”。就这样,一场的轰轰烈烈的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开始了! 一.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作用 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江南制造局是中国第一个较大的官办军事工厂,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全厂约2000余人,主要制造枪炮、弹药、水雷等军用品,同时还制造轮船,1867年后开始制造船舰。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创办,全厂约1700余人,以制造大小战舰为主。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政府最早开办的近代兵工厂,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在安庆创建,厂子规模不大,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炮弹等武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二.洋务运动在近代工商业上的作用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汉阳铁厂,但因他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井。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 三.洋务运动在近代教育上的作用 1861年奕 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英国人包尔腾,法国人司默灵、毕利干,俄人柏林,美国人丁韪良、傅兰雅、海灵敦等先后任教。丁韪良从1869

伟大人物和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及其社会活动构成了总的合力中的“动力”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反,对群众作用的肯定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 按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可把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按对历史影响的性质(促进抑或阻碍),又可把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动人物,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中有全才也有专才,一般把杰出的政治家称为领袖人物。 历史中的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总要在历史上留下某种痕迹,不过作用有大有小。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就包括了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而杰出人物也是从群众中涌现出来,由普通个人成长起来的。从历史上看,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普通个人的作用也就越大。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时,每个普通个人部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活动家。 历史人物是在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人物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因而他们总要在历史事件上打上自己的烙印,使之具有个别的外貌特征。例如,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基本上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赤壁之战则深深地订上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等人的烙印。历史人物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有时能起到决定的作用。 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能为当时的伟大社会需要服务。作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伟人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其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因此他首先将社会发展进程所造成的新的历史任务指出来,并提出解决任务的可行方案。 第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为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无论多大,也决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历史人物能

浅谈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历史概念教学既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概念历史教学作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历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到方面全面发展。”[1]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取得良好的历史课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抓好历史概念的教学。 历史概念教学既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历史概念的教学,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把握历史发展科学规律的重要前提。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因此,人物、地点、时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三个要素。所以人物概念、空间概念、时间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都知道一定的历史事件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历史的空间概念。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2]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概念,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历史概念是对具体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它介于史实和线索、规律之间。一方面,历史概念有它的具体性,即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另一方面,历史概念又具有概括性,因为它高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基本因素。而且,历史概念的概括不是一般的简单概括,它必须依赖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所以,历史概念又总是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这就是说,历史概念既是规律性的史实知识,又是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历史概念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先依据史实,概括史实后,形成线索,引伸规律的特殊作用,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属于知识中心地位。实践证明,概念不

论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形态的界定对先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先秦史中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早期国家和酋邦理论以及无奴派的理论三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来阐述社会形态学说对先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学说对社会形态的相关分析与研究,进而证明在不同时期理论转化对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同时,不同学说的相互讨论与争辩的过程,客观上也推动了先秦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本文试图对以上的问题做简明的介绍,以期对读者有一些学理上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先秦史五种社会形态早期国家酋邦无奴派 引言 社会形态的研究程度的深浅,对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历史研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接受苏联斯大林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模式来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并由此展开了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先秦史的研究。之后又引入了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的理论来界定先秦时期的社会形态,并将酋邦理论用于先秦史的研究。针对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无奴派提出自己的主张来指导先秦史的研究,使先秦史研究与之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深入。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理论模式的介绍,加深对先秦时期社会,国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使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国家组织所具有的家国同构,血缘纽带始终强劲的突出特点的理解。为先秦史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有意义的借鉴。 一.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及引起的古史分期讨论从上个时期三十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便接受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学说来指导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此种理论认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分别经历了五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每一社会形态彼此是相连续的,后一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是高于前一社会形态的。五种社会形态的连续不断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此一理论曾长期被史学工作者视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应用到中国历史的研究。而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我们则可以看出此一理论最早是从苏联所传入。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最早是由斯大林首先提出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在编著《联共布党

洋务运动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主要的代表人物,中央的有奕,地方的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这些人物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们被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的历史价值何在?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引起了对洋务运动不同评价的持续论争。洋务运动,是在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必然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是在变落后为先进、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变贫弱为富强的变革思潮中发生和发展的;是在清王朝遭到太平天国革命和英法联军入侵两重压力下,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策略而起步的。显然,洋务运动的“起步”,是立足于向英法等列强妥协并取得其支持,尤其是军事技术的支持以把太平天国革命镇压下去这一基点上,当然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并带有买办性。但却符合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作为这一“趋势”的思想反映的要求的。无论从经济规律和反映这一规律的变革思潮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表明资本主义趋势是历史的潮流。但这种潮流被中外反动势力顽强地束缚着。这种情况下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触动了弦上的箭,揿动了让资本主义车流通过的绿灯的电钮。因而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洋务运动一开始,即以购买洋枪洋炮举办新式军用工业为主,以便把人民革命镇压下去。近代军用工业虽有封建

性买办性,但却是带有进步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1874年国内革命基本上被清政府镇压下去,而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沙俄在西北的侵略也在加紧进行。海防塞防均很吃紧。资本帝国主义在军事侵略的同时,经济侵略也在加强。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至于洋务派官僚在经济活动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贪污腐败弱点,更成为顽固派进行攻击的炮弹和把柄.顽固派对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上述攻击,显然是站在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固保守立场上,无疑是错误的和违反时代进步潮流的。而洋务派则满足于农民革命已被镇压下去和对外维持和局的现状,自诩为“同光中兴”的功臣,确信所从事的“求强”“求富”活动获得了成功。他们囿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不愿也不敢全面学习西方。从洋务派转化的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人,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便批评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而不引进西方政治体制的弊病,提出向西方和日本学习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对洋务企业官督商办方式不满,提倡商办。但他们批评的方式比较委婉。洋务运动虽然创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一战使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洋务派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办的企业依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任是封建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唯物主义历史观 知识点6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与社会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 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个体。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和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策划者。 ②他们也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③杰出人物对某些具体事件不仅有深刻影响,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有时甚至是起了决定性作用。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作用,但只能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阶级关系的制约,必然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内在地包含阶级分析方法。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往年出题方式 1993年单项选择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B) 【解读】本题考查对唯物史观关于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的含义的理解,属于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历史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