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记总结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记总结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笔记总结

一、中英三大差异:

中文:英文:

短句,多标点长句,少标点

动态(强势动词)静态(弱势动词、名词)

意合(“竹竿”型)形合(“葡萄”型,连词)

二、四大规律:

①谓语动词的过渡:a. 英译中时,主次关系动词翻译过来不通顺,应该把主要动词翻译成强

势动词,而次要动词过渡为弱势动词一般省略。b. 中译英时,用弱势动词过渡到强势动词。例:我支持你。不应该翻译(笔译)为”I support you.” 而是”I give you my support.”

②抽象名词的译法:有动词词根就译为动词,没有就增动词。

③增词与减词:主要原则“英译汉增词,汉译英减词” a.增减评论性词(在文学翻译中常

见);b.增减范围词和对象词;c. 增减范畴词(方式、方法、水平、问题、途径等等);d.

增减动词:第一,自然增词法:在宾语前缺少动词时,我们就按照中文的习惯进行增词。

例:He wears a coat, a hat and a scarf. 他穿着一件上衣,戴着一顶帽子,系着一个围脖。第二,人为增词法:是由抽象名词造成的增词。例:The samples of soil from various depths are examined for traces of oil. 从不同的深度采集出土壤样本,然后进行检测,看看有没有油。

④中译英时谓语动词的层次性:因为中文是动态性语言,所以句子中的动词较多,而英文

是静态性语言,名词、非谓语动词、从句和介词较多,所以英文的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而不是多个动词构成的谓语。由此看来,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动词中判断出哪个动词更重要,哪个动词重要和哪个动词不重要。一般来说,先发生的动词更加重要,而后发生的动作不是那么重要。因此根据动词的重要性先后顺序,可以依次译为核心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介词、不译。

三、两个步骤:

①中译英:断句、翻译、重读

②英译中:找谓语、找连词、翻译、重读

四、一个原则:当翻译时句子不通顺,应该采取重新断句,再不行就要考虑偏正短语的主谓译法或者主谓的偏正译法。

五、七种译法:

①定语从句的译法:a.一个定语从句修饰一个先行词时,“前七后八”;b.多个定语从句修

饰先行词时,“循坏套用”:中心词+定1+定2+定3......+定n(这时定语从句的先行词不止一个,而是每个定语从句前面的名词),为寻求前后平衡,应按照定1+定2≈定3或者定1≈定2+定3(指句子长度的大概相等)来翻译,如果定语从句一样长,也应该按照把钱两个定语从句放在一起的原则翻译。“并列套用:多个并列的定语从句来修饰一个先行词,采取后置译法,关系词只翻译一次。”

②非谓语动词的译法:a.非谓语动词位于名词之后,相当于定语;b.非谓语动词位于句首,

先找逻辑主语,再翻译。

③被动语态的译法:a.被动变主动;b.寻找“被”的替代词:是……的、让……给、为……

所等等或者是“遭到”、“受到”等;c.科技文献中用“可以”;d.有被不用被。

④代词的译法:a.代词指明要点;b.不抽象不具体。

⑤形容词和副词的译法:a.用形容词和副词的延申含义;b.形容词和副词的互换;c.长的形

容词和副词可以单独成句。

⑥主谓搭配:a.主语是偏正短语时,我们可以将偏正短语中的“偏”做主语,然后在处理

“正”的问题;b.在文章中找到“隐藏主语”;c.无主语时,换主语或者使用被动语态。

⑦中西方文化差异:a.习语的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可以使用解释或加注的方法增强理

解;b.四字短语(不一定是成语)的翻译:AABB →AB、ABAB →AB、ABCD简单解释。

下载文档原格式(PDF原格式,共2页)
相关文档
  •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

  •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笔记

  •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 读书笔记总结

  • 医学微生物学总结

  •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