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技术要点

1、播前准备。①小麦品种选择。《湖北省农业厅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确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有襄麦25,鄂麦596、襄麦55和郑麦9023等,各地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②种子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提倡选用包衣种子,如购买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进行处理,在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方,每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 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戊唑醇湿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kg搅匀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以单独使用粉锈宁拌种,每公斤麦种用药量为15%粉锈灵2g,但必须干拌,随拌随用。③田块准备。如预测播种时墒情不足,应提前灌水造墒。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一是秸秆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cm。二是旋耕整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35~40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三是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四是耕翻整地。对上茬作物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小麦播种前需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其动力大小应根据不同作业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整地质量要求:耕深≥20cm,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宽变异系数≤10%。犁沟平直,沟底平整,垡块翻转良好、扣实,以掩埋杂草、肥料和残茬。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作业,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

2、机械播种。①适期播种。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我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和安全越冬情况等,旱地小麦可在适宜播种期前后抢墒播种。②适量播种。稻茬小麦每亩基本苗应保证在18万~20万之间,正常情况下每亩播种量10-12.5kg。但应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增减。在干旱年份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但也要避免盲目加大播种量,导致基本苗过多。③提高播种质量。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复式作业,播种深度为3~5cm,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无漏(重)播,覆土均匀严密,播后镇压效果良好(如土壤湿度较大或粘重土壤,亦可不需镇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时应保证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调整播量时,应考虑药剂拌种导致种子重量增加的因素。④播种机具选型。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艺要求,提倡选用带有镇压装置的播种机具,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其中,少(免)耕播种机应具有较强的秸秆防堵能力,施肥机构的排肥能力应达到50-60 kg/亩以上。

3、田间管理。①冬前管理。一是查苗补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发现漏播应及时浸种催芽补种。二是苗期病虫草害防治。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合的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进行均匀喷洒,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以防出现药害。三是冬前促弱控旺。在小麦3叶期前后,对基肥不足、麦苗瘦弱、群体不足田块,根据苗情,适量追施平衡肥,每亩追施尿素3~5 kg。播种出苗过早,或因冬前气温过高常导致小麦年前旺长,如小麦11月下旬主茎已发生5~6片叶,越冬期有可能拔节,越冬或春季有可能受冻。对这类旺苗麦田,可采取冬前中耕镇压2~3次。②春季管理。一是化学除草。对冬前除草效果不好或未及时化除的麦田,待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亩用6.9%骠马50ml,以阔叶类杂草为主的田块可亩用75%苯黄隆(巨星)1g,两类杂草混生的田块,则可兼用上述两种除草剂。二是追施拔节肥。普施拔节肥是鄂北地区春季小麦管理的重点。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退淡,小分蘖开始死亡,分蘖高峰己过,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时施用。拔节肥施氮量为总施氮量的30%

左右,每亩可看苗追施尿素7.5~10kg。三是清沟排渍。春季雨水较多,应注意清好“三沟”,防止渍害。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四是控旺防倒。在拔节前,对群体较大,长势较旺的麦田及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可用壮丰安进行化控,防止倒伏。每亩壮丰安用量为30~40ml、兑水25~30kg进行叶面喷施。五是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重点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在小麦生产中后期搞好“一喷三防”,应加强植保机械化作业指导与服务,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选择适宜的药剂和施药时间;在植保机具选择上,可采用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电动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等机具;机械化植保作业应符合喷雾机(器)作业质量、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4、机械收获。目前小麦联合收割机型号较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为提高下茬作物的播种出苗质量,要求小麦联合收割机带有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地表。收获时间应掌握在蜡熟末期,同时做到割茬高度≤15cm,收割损失率≤2%。作业后,收割机应及时清仓,防止病虫害跨地区传播。

二、适宜区域

适用于郧阳区小麦产区。

三、注意事项

1、作业前应检查机具技术状况,查看机具各装置是否连接牢固,转动部件是否灵活,传动部件是否可靠,润滑状况是否良好,悬挂升降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播种机播种量及施肥量调整准确,各行均匀。植保机具作业后要妥善处理残留药液,彻底清洗施药器械,防止污染水源和农田。

2、应加强对农机手的操作培训,提高农机手田间操作农机具的能力和水平。

3、预计效益。亩平增加产量50公斤以上,增幅10%以上。省工节本增收费150元以上。

四、小麦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环节包括耕整、播种、喷灌、收获、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

技术要点:

1、小麦机械耕整:机械耕整要选用耕整犁和深松机,配套动力应为36.8

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要求犁体能实现上翻下松,碎土性能良好。深松最好采用全方位深松机或凿铲式深松机,禁止用旋耕机以旋代耕。耕深23-25厘米,打破犁底层,不漏耕、不重耕。耕后用圆盘耙或旋耕机耙透耙细,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哇播地区作哇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有条件时用鼠洞犁或深松机隔年深松,以破除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倡采用犁底施肥机械,一次完成耕作和施肥过程。耕作时间上,一年两作地区小麦、玉米倒茬时间紧,应在玉米收获后抓紧进行。播种春小麦地区,耕整最好在深秋初冬进行,以促进土壤熟化,积蓄雨雪,保墒蓄水。

2、小麦机械播种:机械播种应根据各地播种习惯选用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精少量播种机、精播机、沟播机等。播种机配套动力一般选用8.8-13.2千瓦的小四轮拖拉机。种植规格,一般应适当扩大畦宽,配合机械收获的要求, 厢宽以2.5-3.0米为宜。可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平均行距为23-26厘米为宜。适时播种,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8-16℃时播种,抗寒性一般的半冬性品种在16-14℃时播种。地力水平高、播期适宜而偏早的,栽培技术水平高的可取低限,按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计算播种量。要重视播种机的质量,严格掌握播种行进速度适宜(每小时5公里),严格掌握播种深度为3-5厘米,要求播量精确,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后覆土严密、深浅一致,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3、小麦机械灌溉:灌溉宜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所用设备包括软管牵引绞盘式和钢索牵引绞盘式移动喷灌机以及固定式喷灌机等。

4、小麦机械收获:采用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目前小麦联合收获机型号较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购买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时,要注意联合收获机割幅与播种机播幅的配合。收获时间应掌握在蜡熟未期。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此时,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小麦蜡熟末期的长相为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小麦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玉米套种地区小麦收获后,将秸秆喷洒在田间,利于保墒和培肥地力。玉米直播地区可以采用玉米贴茬直播机直接播种,但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也可以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旋耕后播种下季作物。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方案 (

2009年沙河驿镇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实施方案 ------沙河驿镇韩国英 玉米是沙河驿镇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种植面积2.1万亩。近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势推动下,我镇玉米生产机械化得到了较快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了由试验示范向面上推广应用的转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至2009年,全镇有玉米联合收割机3台,机收水平仅为19%。为了全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推进我镇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制定沙河驿镇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今年和“十二五”期间,我镇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精神,着力采取实施补贴政策,增加机具总量;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开展跟踪调查,推荐主推机型;实施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发展;推进市场作业,提高利用水平等措施,主攻机收环节,全面提升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我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2010年目标。

今年我镇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元,地方投资3万元,重点推广自走式玉米专用收割机和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补贴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4台,使我镇玉米联合收割机总量发展到台7以上,玉米机收面积达到0.8万亩,机收水平达到44%。 (二)“十二五”目标。 “十二五”期间,预计我镇每年新增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此间共新增10台,使我镇玉米联合收割机总量达到20台以上,玉米机收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机收水平达到7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国务院《意见》中强调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工作,也是推进我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主要着力点。农机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部署,强化推进措施,把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务求取得实效。 (二)实施倾斜政策,增加收割机总量。近年来迁安市农机管理部门也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在国家购置补贴资金的使用上,重点向玉米生产机械特别是玉米联合收割机倾

山东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实践与 探索 董佑福 摘要:小麦玉米是山东省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笔者结合山东的多年实践,从小麦玉米种植特点入手,通过科学的梳理分析,分别提出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主推技术与模式,展望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明确要求,是新时期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探索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山东的多年实践,从小麦玉米种植特点入手,对小麦玉米种植现状、主推技术与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共同推进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 一、山东小麦玉米种植的特点 山东位于黄淮海地区,处于黄河下游,周边与河北、河南、江苏和安徽接壤,属温带季风气候,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玉米产区。农业种植基本上是一年两作制。小麦玉米生产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实行小麦与玉米接茬轮作的一年两作的种植模式,由于农时季节强,抢收抢种对机械化有迫切要求。大部分地区实行夏播玉米、秋播小麦,玉米的生长期根据品种不同一般在100天左右,小麦生长期在180天左右。第二,单位小麦玉米种植规模比较小,根

据调查,户均种植面积仅0.13hm2左右,迫切需要开展农 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第三,种植模式不统一,有套种、垄 作和免耕播种等多种方式,其中套种面积越来越少,直播 面积越来越多,据省农机局2012年6月统计,直播面积已 达95%。玉米行距不等,但60~70cm已占主导,亩株数一 般在3000~5000株。种植模式的多样性迫切需要农机与农 艺相结合,协同推进小麦玉米的规范化生产。第四,生产 成本较高、效率较低。据测算,山东省每公顷玉米生产成 本为1405.20元,利润898.65元。在玉米生产诸环节中, 收获已成为占用劳动力比例最高的生产环节,人工收获每0.067hm2用工5.4个,占玉米生产全过程用工总量的70%左右。对用机械替代人力有迫切要求。 从小麦玉米种植区域分布来看,全省划为4个小麦玉米 种植区,即胶东半岛小麦玉米区,鲁中南山丘小麦玉米区,鲁西北平原小麦玉米区和鲁西南平原小麦玉米区。随着小 麦机收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据省农机局2012年6月统计,小麦机收面积已达98%),大大缩短了小麦收获作业时间,使玉米直播时间提前,生长期的积温有了保证。在山 东四个种植区,播种时间和品种适当配合,均可实行麦收

甘肃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肃省小麦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杨文雄,杨长刚,王世红,柳娜,张雪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甘肃省作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11个省份之一,其小麦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其他10个省份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在总结“十二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在优良品种选育、抗旱栽培技术研发以及综合技术集成等方面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期间甘肃小麦产业生产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麦;生产技术;建议;甘肃省 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of Whe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Gansu Province Yang Wenxiong, Yang Changgang, Wang Shihong, Liu Na, Zhang Xueting (Wheat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As one of the 11 provinces that have the wheat farming field of over 1000 mu, the wheat industry wheat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Gansu province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yet there is still a great ga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10 province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 in the fine varieties selection, the research of

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解决方案【模板】

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解决方案 示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山西省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在众多杂粮品种中谷子当居首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支持我省振兴杂粮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各级农机部门,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重点开展谷子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干燥处理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装备选型考核,以提升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能力为重点,通过试验示范,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和解决谷子生产机械化中的技术难题,为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模式,全面推进我省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广泛参与、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机推广长效机制和长期稳定的示范推广基地。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以能为先,优先在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窗口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的地域实施,要向县、乡推广机构、乡村集体组织、贫困乡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规范选型、把握“六好”。与当地立地条件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好;与项目建设内容的一致性好;与当地广泛使用的技术装备的差异性好;与全省农机推广试验示范类技术

装备同步性好;与优质、高效、先进、环保要求的契合性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导向性好。 3、强化管理、提高效能。各级农机部门要强化项目管理,按照“全面推进、突出特色、机技融合、示范引领”的思路,做好示范区建设、新机具引进试验考核、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农机作业成本考核、技术示范演示活动等项目建设工作,重点在关键环节急需技术装备和全程机械化集成应用方面发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效能。 三、主要工作内容 2020年在全省谷子主产区示范推广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0万亩。 创建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建设4个,围绕机械化分段收获或联合收获、谷子机械化免间苗播种(或机械铺[渗水]膜播种)及配套机具,做好机具设备选型和技术的集成配套研究,认真开展机具的跟踪考核、装备试验研究、作业成本核算,总结完善包括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机械化作业的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机具配备方案和作业质量标准,形成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辐射带动区域内外的谷子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支持我省振兴杂粮产业发展战略,为促进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模式。 做好新技术装备引进工作。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参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省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3%。同时应当看到,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与全程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玉米机收仍是薄弱环节;传统低端播种机仍然占据主流,播种质量不高;粮食机械化干燥发展严重滞后;机械化植保、秸秆处理水平不高。二是经济作物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高效、适宜机械相对缺乏,部分生产环节机械化还是空白。花生联合机收率低,棉花机采刚刚破题。为进一步加快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各地要因地制宜,找准工作定位,聚焦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确定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一、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技术,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产能和效益,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20年,

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8%,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56%,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在小麦、玉米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方面,主要是提高小麦和玉米机播机收质量,解决粮食干燥问题。确保到2017年粮食干燥机械保有量达3000台套,粮食机械化干燥作业量达400万吨,小麦免耕播种覆盖率达45%,玉米贴茬直播率达90%;到2020年粮食干燥机械保有量达6000台套,粮食机械化干燥作业量达800万吨,小麦免耕播种覆盖率达50%,玉米联合机收率达85%,玉米贴茬直播率达95%。 在花生、棉花经济作物机械化方面,主要是提升发展花生、棉花两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17年花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棉花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到2020年,花生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棉花耕、种、管等环节实现机械化,机械采收取得大幅进展,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棉花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好的区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大面积推广;其他区域,加强试点工作,由点及面,逐步推开。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0分) 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 A 小麦的一生 B 小麦的生育期 C 小麦的生育时期 D 小麦的生活年史 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 A3 个B 10 个 C 12个 D 8个 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 片叶伸出 A1CMB 2CM C 3CM D 4CM 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 C 75% D 100% 5、小麦xx 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 A5B 10 C 3 D 0 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养分 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 B 结实 C xx D 长叶 &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C,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 A 冬性品种 B 春性品种 C 半冬性品种 D 反应敏感型品种 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 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 C 肥水管理 D 确定适宜收获期 1 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 穗数 B 株数 C 粒数 D 粒重 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A30-50%B 40-60% C 60-80% D 50-70% 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1.5-2.5 公斤B 1-2 公斤 C 5公斤 D 3-4 公斤 1 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60-70%B 70-75% C 75-80% 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 C时可播种 A 冬性品种 B 半冬性品种

小麦种子生产加工中心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国外种子生产加工业发展现状 质量是种子的生命线,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业发展重要保障。确保种子质量,提高种子商品化是现代种业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衡量种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因此,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地区)的种子企业(集团)非常重视种子加工能力建设,尤其在种子加工机械研发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种子加工设备,如干燥、风选、清选、包衣、包装机械、质量配套检测设备十分精良,种子精加工率达到l00%,有效地提升了种子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目前,发达国家的种子生产加工业呈现出产业化程度、科技含量、种子商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三个特征,并表现出四种发展趋势:其一,种子生产标准化与种子投入过程程序化;其二,种子公司经营规模化,在长期的激烈竞争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种子公司主要通过资本经营、企业之间相互兼并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来适应市场;其三,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化,产业关联程度不断提高,种子产业内部各相关环节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加密切,种子产业与化工、农药、医药、食品、生物、烟草、贸易等产业之间关联关系更加紧密;其四,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经营、目标市场等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 (二)国内种子生产加工现状

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特别是在《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场经济成为种子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则,各类主体公平参与竞争,与国际种业接轨标志着我国种子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种子生产加工工作。自2000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管制,放开了种子的育、繁、销环节,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各种性质的种子企业纷纷成立,打破了原来国有种子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拉开了中国种业激烈竞争的序幕。《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种子产业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实现了种子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规范化、育繁推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加快了种子产业化进程。到2009 年底我国种子经营许可企业8700余家,虽然种业50 强企业经营额已由2001年30亿元增加到2009 年的10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由10%提高到30%以上,但与世界种业强国相比,我国种业的市场集中度明显不足,整体实力还十分薄弱。国际种子联盟(ISF) 统计,全球种子贸易总额从1975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3亿多美元,世界前10强的种业企业在世界种子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达%,其中仅孟山都公司就占全球种子市场的%,而同期我国前10 强种子企业之合只占全球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1 评价范围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和《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农机发﹝2015﹞1号)要求,为科学评价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指导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 1.1 主要农作物评价种类 在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九大作物内,按县域种植面积由大到小,一般选取不超过3种作物纳入评价。其中:单季种植面积≥25%县域耕地面积的作物必须纳入考评;单季种植面积10万亩及以上的作物原则上应纳入考评。 1.2 评价的生产环节 主要农作物评价生产环节指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六个主要机械化生产环节。其中,马铃薯、棉花、甘蔗、油菜、大豆、花生六种作物不参与烘干机械化生产环节评价。因区域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申请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生产环节不纳入评价的县,需由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审核后出具证明函。 2 评价指标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设置机械化作业水平、技术支撑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3个一级评价指标,10个二级评价指标,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指标详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表(试行)。 定量指标包括机械化作业水平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为达标评价。 定性指标包括设置技术支撑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2个一级指标,6个

二级评价指标,为赋值评价。 3 示范县合格标准 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定量指标应全部达标,其中丘陵县及山区县各项定量指标达标值可相应降低10个百分点。具体丘陵县及山区县名单,依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写、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2》确定。 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支撑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定性指标评价得分累加达到80分以上。

关于印发《2019年秋播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百亩示范方竞

关于印发《2019年秋播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百亩示范方竞赛工作方案》的通知 有关镇农服站: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小麦季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加优质小麦供给,推动全区小麦生产平衡发展,提高全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示范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区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了《2019年秋播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百亩示范方竞赛工作方案》,现予印发。请相关镇根据方案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开展百亩示范方竞赛工作。 附件:2019年秋播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百亩示范方竞赛工作方案 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10月30日

附件: 2019年秋播小麦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百亩示范方 竞赛工作方案 一、实施范围 粮食生产功能区涉及的五个镇,即指前镇、朱林镇、直溪镇、金城镇、薛埠镇。各镇选择交通便利、生产条件好、经营主体配合度高且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相对集中连片区域建设示范方。 二、实施主体 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镇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支撑单位。 三、实施内容 示范方内由经营主体或其委托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耕整、统一播种、统一开沟、统一镇压、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等标准化作业,重点示范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适期机械化条播、播后镇压、沟系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除草、一喷三防等绿色高效技术。 每个示范方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否则不予立项。 1.每个示范方面积不少于100亩、集中连片、所有田块均位于同一个行政村,且由单个经营主体经营种植; 2.每个经营主体只能申报建设一个百亩方; 3.示范方必须全部采用扬辐麦4号或扬麦25(提供相应购种发票); 4.示范方所有田块必须在11月15日前完成播种(作业记录、公示、村委会证明);

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目录 北方单季粳稻旱育稀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2) 南方双季稻区早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6) 基于钵毯苗机插的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23) 西南单季稻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 (31) 东北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 37 黄淮海麦茬地玉米直播粒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45) 大兴安岭南麓米-豆轮作秸秆还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50) 西北灌溉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生产模式 (56) 黄淮麦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62) 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68) 北方一熟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覆盖免耕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74) 北方一季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79) 内蒙古阴山北麓高垄滴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85) 中原两季作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89) 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大垄双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95) 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01) 一年一熟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06) 冬油菜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18) 春油菜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26) 麦秸硬茬地碎秸整体均覆垄作夏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31) 垄作春花生覆膜免放苗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37) 东北地区大豆大垄高台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43) 内蒙古东部大垄高台宽窄行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51) 黄淮海地区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59) 甘蔗中型机具系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67) 甘蔗大型机具系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175)

北方单季粳稻旱育稀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一、模式概述 我国北方单季稻主要采用棚盘育秧、机械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等旱育稀植模式,从南往北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按照国家开展全程机械化要求看,其薄弱环节也很多,主要是秸秆处理、机械插秧、机械植保和烘干环节,其制约因素为水稻生产一家一户零散经营、经营规模小,作业标准不高、育插秧环节多、烘干设备投入高等,近年来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根据该区域以单季粳稻为主一熟制种植生产的特征,通过集成农机农艺技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机械化工艺流程和装备体系,推动北方单季稻生产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特别是钵体机插、侧深施肥及高效植保技术的应用,育苗用土节省 50%,有效解决了育秧床土匮乏问题,实现了化肥减施的目标,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促进水稻稳产增产和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路线 前茬作物联合收获,对秸秆进行切碎均匀抛撒还田;施基肥作业,耕整地作业可选用旱耕水整、水耕水整或犁耕深翻后旋耕碎垡方式,起浆平整后沉实;采用育秧机插或机直播进行水稻种植,东北地区等积温不高地区采用育秧机插方式;田间植保采用机械植保方式;采用联合收获机作业,并对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还田;东北一年一熟区机收后冬闲休耕,其他地区机械化施基肥后,进行耕整地作业,可采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的重要举措,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发挥良种、化肥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具有明显提高玉米单产的功效。同时还将有效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继而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在玉米的全部环节中,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中耕、收获、脱粒都使用机械作业。从我旗特点来看,主要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几个环节,重点以耕、播、收作业为主,综合计算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一般单项作业平均水平达到85%~90%以上称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 机械化。 一、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玉米生长需要耕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的土壤条件。机械化深耕细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苗壮,夺取玉米丰产的基础。 深耕细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 深耕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使土壤有较长的熟

化时间,利于接纳秋冬雨雪,夯实土壤。一般耕深以22-25cm 为宜。早春耕地,耕深不能超过原耕层深度,作业后的土壤应细碎、平整,表土层松软并有适宜的压实度,以利于提高土壤湿度。 耕整地作业方式,机械化耕地整地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翻地作业,就是以铧式犁、圆盘耙、钉齿耙、镇压器等配套组合进行的作业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先进行翻地,然后进行耙地和耢平。主要适用于平播作业。二是联合耕整地作业,就是采用具有旋耕、灭茬、深松和起垄功能的耕整地联合作业机,一次进地完成根茬粉碎、土壤旋耕、耕层松土和起垄作业。适用于垄上播种。 1、翻地作业 翻地作业主要应用的机具是铧式犁,土壤通过铧式犁作业,将根茬翻到下面。主要有牵引犁和悬挂犁,目前生产中多数使用的是悬挂犁。采用全程机械化,翻地作业大力推广使用双向翻转犁。双向翻转犁作业,没有开闭垄,提高了作业质量,减少了耙地时的能源消耗。翻地作业可选择使用的悬挂双向翻转犁有1LF-535 型、435 型、430 型和335 型。可根据拖拉机动力的大小选配翻地犁。翻地应根据地势、土质和土壤的适耕性等条件适时进行。一般土壤含水量应 18-23%,以不起干坷垃和明条为宜。春翻作业应在解冻层达到耕深要求时进行,秋翻作业在地表冻结5-6cm 深时应停

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年1月8日 发展绿色食品,是发挥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食品加工业优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选择。遵循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通知精神,根据我县《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围绕“十一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心,通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2009年全县建设绿色小麦基地45万亩,到2012年发展到6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发展到2万亩。绿色花生基地发展到20万亩,认证绿色食品10个,培育省优质名牌农产品5个,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发展,通过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创建,使农民产品价格提高0.06元/公斤,亩增收27元,基地内农民共增收1215万元。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思路 按照“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围绕我县小麦、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安排实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由县绿色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关乡镇根据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制定

具体实施的方案,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县乡农技推广网络的技术支撑作用,把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结合起来,做到创建一片,认证一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基地规范运作和管理的新途径。 三、原则 把发展绿色食品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生态环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五个坚持”原则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即坚持“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原则;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原则,坚持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对接统一原则;坚持政府、农户、龙头企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经济、社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的原则。 四、基地建设县域布局。 绿色小麦基地。按照省市优势农产品县域布局规划,绿色小麦基地分布在丰庄、马庄、位邱、王楼、司寨、石婆固、僧固、小潭等8个乡镇。上述乡镇产、供、销一体化链接紧密,产品认证有一定基础。 五、部门分工 (一)县政府办公室、县监察局:负责各基地建设的监督检查,考核验收以及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方案(最新)

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方案(最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中央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X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深化农业机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统领,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的工作思路,以全县高标准粮田和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区域,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两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以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为主要手段,发挥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构建上下联动、区域协调、务实高效的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补齐全程机械化

短板,全力打造农业机械化发展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镇(街道)土壤状况、种植模式、经济水平、经营规模,确定适宜的技术路线和主推机型,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技术模式,推动技术集成和标准化。 2、融合发展,协同实施。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载体,以绿色增产的农艺技术为内容,结合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等工程技术,加强与农业、科技、科研院所等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协同配合,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农机农艺相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 3、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围绕突破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选择粮食主产区、高标准粮田规划区和农机化基础好的区域建设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点。努力提升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实现整村整镇(街道)推进。 4、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引导,以农机社会化服务

《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 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xx年1月8日 发展绿色食品,是发挥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食品加工业优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选择。遵循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通知精神,根据我县《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围绕“十一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心,通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xx年全县建设绿色小麦基地45万亩,到xx年发展到6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发展到2万亩。绿色花生基地发展到20万亩,认证绿色食品10个,培育省优质名牌农产品5个,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发展,通过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创建,使农民产品价格提高0.06元/公斤,亩增收27元,基地内农民共增收1215万元。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思路 按照“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原则,围绕我县小麦、蔬菜等优势主导产业统筹安排实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由县绿色食品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关乡镇根据当地特色

农产品种植规模,制定 具体实施的方案,依托当头企业,充分发挥专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县乡农技推广网络的技术支撑作用,把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结合起来,做到创建一片,认证一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基地规范运作和管理的新途径。 三、原则 把发展绿色食品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把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生态环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五个坚持”原则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即坚持“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原则;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原则,坚持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对接统一原则;坚持政府、农户、龙头企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经济、社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的原则。 四、基地建设县域布局。 绿色小麦基地。按照省市优势农产品县域布局规划,绿色小麦基地分布在丰庄、马庄、位邱、王楼、司寨、石婆固、僧固、小潭等8个乡镇。上述乡镇产、供、销一体化链接紧密,产品认证有一定基础。 五、部门分工 (一)县政府办公室、县监察局。负责各基地建设的监督检查,考核验收以及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二)广播电视局。负责绿色食品的宣传工作,在县电视台设立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技术要点 1、播前准备。①小麦品种选择。《湖北省农业厅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确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有襄麦25,鄂麦596、襄麦55和郑麦9023等,各地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②种子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提倡选用包衣种子,如购买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进行处理,在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方,每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戊唑醇湿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kg搅匀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以单独使用粉锈宁拌种,每公斤麦种用药量为15%粉锈灵2g,但必须干拌,随拌随用。③田块准备。如预测播种时墒情不足,应提前灌水造墒。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一是秸秆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cm。二是旋耕整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35~40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三是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四是耕翻整地。对上茬作物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小麦播种前需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其动力大小应根据不同作业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整地质量要求:耕深≥20cm,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宽变异系数≤10%。犁沟平直,沟底平整,垡块翻转良好、扣实,以掩埋杂草、肥料和残茬。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作业,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精)

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技术要点 1、播前准备。①小麦品种选择。《湖北省农业厅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确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有襄麦25,鄂麦596、襄麦55和郑麦9023等,各地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②种子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提倡选用包衣种子,如购买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进行处理,在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方,每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 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戊唑醇湿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kg搅匀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以单独使用粉锈宁拌种,每公斤麦种用药量为15%粉锈灵2g,但必须干拌,随拌随用。③田块准备。如预测播种时墒情不足,应提前灌水造墒。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一是秸秆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cm。二是旋耕整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35~40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三是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四是耕翻整地。对上茬作物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小麦播种前需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其动力大小应根据不同作业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整地质量要求:耕深≥20cm,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宽变异系数≤10%。犁沟平直,沟底平整,垡块翻转良好、扣实,以掩埋杂草、肥料和残茬。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作业,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 2、机械播种。①适期播种。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我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和安全越冬情况等,旱地小麦可在适宜播种期前后抢墒播种。②适量播种。稻茬小麦每亩基本苗应保证在18万~20万之间,正常情况下每亩播种量。但应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增减。在干旱年份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但也要避

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立地条件 麦田应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松紧度适宜的粘壤土、壤土地。麦田不宜重茬,应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前茬以大豆、玉米为好。 2、耕作整地 麦田整地应采取深耕和深松相结合,三年深松一次,水地整地前如遇土壤墒情差,应先浇水一次。整地要达到深、透、细、平。对耕作整地较晚、墒情较差,土壤过分疏松的地块,播种前要镇压,使土壤达到齐、松、平、墒、净、碎且上虚下实。 3、施肥要点 播前结合耕地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推广重施底氮(肥)技术,氮肥一次底施,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实现产量品质同步提高,一般亩产400—500公斤,亩施纯氮14公斤、磷6公斤、钾肥5公斤、亩产400公斤以下,亩施纯氮12公斤、磷5公斤、钾4公斤。 4、选种及种子处理 4.1选用优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适宜我县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水地:济麦22,烟农19;旱地:运旱21-30,临旱536,长6878。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除去秕籽,烂籽,破籽,病籽。 4.2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要进行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对地下害虫和吸浆虫为害区,应使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乳油拌种,对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等发生区,应选用粉锈宁拌种。 5、浇足底水 有水浇条件的,在播种前7—10天要浇足底墒水。

6、适期播种 6.1播期。9月20日至10月7日秋分前后为播种适期,可提前或推后5至7天,杜绝霜降麦。 6.2播量。在适宜播期内每亩用种量—10kg,每提前一天播种,播量应减少,每推后一天播种,播量应增加,但最大不易超过15kg。 6.3播种原则先播山坡地,后播平川地;先播背阴地,后播向阳地;先播旱地,后播水地。 6.4播种方式。小麦播种应选用机播或耧播。对扩浇地、晚播回茬地、肥旱地可采用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的方式。 6.5播深4—5cm,深浅一致。 6.6播种后镇压增强土壤与种子的紧密接触程度,使种子容易吸收土壤水分,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增强小麦抗旱能力。 7、田间管理 7.1出苗—返青期管理 7.1.1查苗,补苗,对缺苗行25cm以上的地块,用同一品种催芽进行补种。 7.1.2播种时墒情不足的地块,有水浇条件的,在小麦三叶期轻浇一次水,促进小麦分蘖。 7.1.3遇雨或浇水后及时中耕。对土壤悬虚的麦田,越冬初期镇压。 7.1.4浇好越冬水。有水利条件的,在昼消夜冻时,浇好小麦的越冬水,以利小麦安全越冬。 7.1.5小麦进入越冬期后,要对所有麦田进行重镇压。 7.1.6早春追肥。旱地麦田要利用追浆水进行追肥,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用耧深施追肥,一般每亩追尿素—10kg 。 7.1.7小麦返青期要对所有麦田进行耙耱,对旺长的小麦田要进行重镇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