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大春公共关系学概论作业(答案)

电大春公共关系学概论作业(答案)

电大春公共关系学概论作业(答案)
电大春公共关系学概论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概论》课程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3分,共30分):

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关系、舆论、形象B.公关状态、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C.组织、公众、传播沟通D.公关实务、传播沟通、公关观念

2.“公共关系之父”是指(B)

A.巴纳姆B.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卡特利普

3.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是(D)

A.《原则宣言》B.《公众舆论的形成》

C.《公共关系学》D.《有效的公共关系》

4.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

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

5.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6.一个组织最糟糕的状态是(D)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7.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

A.自尊需要

B.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优势需要

8.“一窝蜂”现象指的是(A)

A.流行

B.流言

C.时髦

D.时狂

9.公关部门具有较大的沟通权限,可以直接与最高行政长官沟通,并代表最高行政长官与其他部门沟通,直接进入决策,同时又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组织内设公关机构模式

是(C)。

A.部门隶属型B.部门并列型C.高层领导直属型D.公共关系委员会

10.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作(D)

A.定型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公共关系:P5

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这是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格鲁尼格教授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根据传播管理说建立的。

2.公众:P14

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公众总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客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3.霍夫兰的说服模式:P143

他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4.公共关系公司:P77

又称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它是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公共关系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公共关系方面的有关咨询和公共关系流动,或受具体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设计方案,决策参考的社会服务机构。

5.舆论:P17

是指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舆论是无形的关系。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是等价的。

6.全员PR管理:P98

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扭转与公关文化。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P7-P9

①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即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公共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又渗透其中。

②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管理。这种管理是以优化公众环境,树立组织形象为宗旨的。

③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它是现代传播学在组织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与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把公共关系学位定位在“传播管理”(以传播学为主)。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简述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三个社会条件。P39-P44

①文化条件——由“理性”转向“人性”。

②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独裁)。

③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④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3.公共关系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哪几种?P69-P81

①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传播手段的进步,公共关系在组织中日益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能.企业组织、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开始设置公共关系工作机构,强化组织的公关功能。

②专业的公关公司;

公共关系公司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

③公共关系协会;

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共专业性社团组织,使非官方、非营利的群众社团组织。

4.请您根据公众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不同的公众。P114

根据公众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将公众划分为四类:

①非公众:指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群体。

②潜在公众:即由于潜在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③知晓公众:即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权益要求。

④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迫使组织相应采取行动的公众群体。5.请您简述公共关系职能应用的新趋势。P66-P68

①市场公共关系的热潮。

A现代的市场竞争日益体现为企业和企业、品牌和品牌之间的形象竞争、信誉竞争。

B这种形象和信誉竞争也超越了单一的媒体和局部的市场,逐步趋向媒体的多元化和范围的全球化,因此企业的形象策划和传播呈现立体性和国际性的趋势。

②金融公共关系的动态。通过公共关系来维系企业与广大股东的良好关系,并争取国内外潜在的投资者。

③政府公共关系的焦点。

④全球性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沟通与合作的大趋势。

《公共关系学概论》课程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一词译自英文的PublicRelations,也可译为(B)

A.群众关系

B.公众关系

C.人群关系

D.组织关系

2.《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提出的主要公关思想是(C)

A."凡宣传皆好事"

B."投公众所好"

C."双向对称"

D."对公众讲真话"

3.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策略,主要是推销(D)

A.产品和服务

B.技术设备

C.商业秘密

D.组织形象

4.社区公众是指(A)

A.组织所在地的公众B.组织的所有公众

C.整个的社会公众D.组织的内部公众

5.低知名度,高信誉度是公共关系的(B)

A.最佳境地B.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C.不佳境地D.恶劣境地

6.主要运用大众传播手段支配或控制社会舆论,达到公关目的属于(C)

A.交际型公关B.社会型公关C.宣传型公关D.建设型公关

7.与企业有着直接利益的外部公众是(B)。

A、政府公众

B、顾客公众

C、社区公众

D、媒介公众

8.报刊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属于(B)

A.语言类B.印刷类C.电子类D.非语言类

9.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广播的优势在于(A)

A.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

B.真实、亲切、可信度高

C.信息稍纵即逝

D.受众选择余地大

10.危机事件的处理,对新闻界的策略一般是(C)

A各抒己见;B有结论再发表;C统一发言口径;D封锁消息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两级传播模式P207

“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大致内容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2.CIP304

是指企业通过传播媒介,以增进社会认同的符号传达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向社会大众进行有效传达的过程。CI是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提升其社会形象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答案一)公关危机是各种危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组织内外的某种非常因素所引发的公共关系非常事态和失常事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关系状态。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所谓公关危机,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使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迅速改变,就会影响到组织的生存,所以称之为公关危机。

(答案二)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使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

4.新闻制造P248

指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制造热点,以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

5.四步工作法P168-P169

①公共关系调查

②公共关系策划

③公共关系实施

④公共关系评估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组织形象规划有哪些特性P181-P183(加内容)

①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②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

③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

2.公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03-P105(加内容)

①整体性

②共同性

③相关性

④多样性

3.议题设置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利用?P212(加内容)

议题设置论的两个观点:

①各种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的“过滤作用”。

②面对传播过多的信息环境,公众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4.语言交流方式的特点什么?P285(加内容)

①直接性

②随时性

③双向性

④反馈性

⑤情感性

⑥主观性

四.案例分析题(15分)

《六瓶“××口服液”要了一条人命》“××口服液”本是国内一著名保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才领风骚没几年的“××口服液”突然销声匿迹了。其起因是:一位高龄而且有严重糖尿病患者,作为“××口服液”的受众前去购买××口服液时,询问销售人员“有糖尿病能不能服用”,在肯定的答复后,买了六瓶,当服用三瓶后,发现糖尿病情加重,于是再次进行咨询,但是该厂负责销售的人员回答“这是排毒作用,不用吃药”。于是老大爷继续服用,不幸身亡。当死者的家属找到该厂时,财大气粗的厂方认为其产品是由水、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原材料合成,根本不可能置人于死地。于是在事情发生后的4个月时间里,对此没有给予重视和处理。后来死者的家属开出医院死亡证明上诉到法院,成为我国第一起保健品置人死亡的刑事诉讼案。经法院判决,判“××口服液”赔偿死者家属26万。这笔钱对于“××口服液”来说,本是九牛一毛,但是记者在采访法官时,得到一纸判决书,于是全国各地的媒介同时炒作,一时间,各地的经销商纷纷退货、退合同。诺大“××”集团顷刻之间倒闭了。

问题一:××集团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

问题二:如果当时你是公共关系部长,应该如何在事情发生的初级阶段抓住问题进行公共关系活动?

《六瓶“三株口服液”要了一条人命》

“三株口服液”本是国内一著名保健产品企业,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

才领风骚没几年的“三株口服液”;而突然永远的销声匿迹了。其起因是:一位高龄而且有严重糖尿病患者,作为“三株口服液”的受众前去购买三株口服液时,询问销售人员“有糖尿病能不能服用”在肯定的答复后,买了六瓶,当服用三瓶后,发现糖尿病情加重,于是再次进行咨询,但是该厂负责销售的人员回答“这是排毒作用,不用吃药”。于是老大爷继续服用,一命呜呼。当死者的家属找到该厂时,财大气粗的厂方认为其产品是由水、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原材料合成,根本不可能置人以死地。于是在事情发生后的4个月时间里,对此没有给予重视和处理。后来死者的家属开出医院死亡证明上诉到法院,成为我国第一起保健品置人死亡的刑事诉讼案。经法院判决,判“三株口服液”赔偿死者家属26万赔偿费。这笔钱对于“三株口服液”来就,本是九牛一毛,但是记者在采访法官时,得到一纸判决书,于是全国各地的媒介同时炒作,一时间,各地的经销商纷纷退货、退合同。诺大“三株”集团顷刻之间倒闭了。

《问题》:

1.三株集团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首先,对消费者重视不够,对消费者使用产品中提出的问题不能正确回答,不能认真对待.其次,缺乏危机意识和开展危机公关的能力.

2.如果当时你是公共关系部长,应该如何在事情发生的初级阶段抓住问题进行公共关系的进攻性公关

答:首先,立即成立处理危机的专门机构,组织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进行调查,收集信息,确定对策.其次,了解受害者情况,实事求是地承担相应的责任,表示歉意,并告知有关各方.再次,对新闻界统一发言口径,主动向新闻界提供真实,准确的消息,公开表明组织的立场和态度,以减少新闻界的猜测,帮助新闻界作出正确的报道,引导社会舆论.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016(1)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案例 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 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 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 (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4 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 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判断题 1、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T √ 2、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T √ 3、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常见到一种说话人态度隐蔽而专注于描绘事物的文本,这往往就是再现型文本。T √ 4、文化市场制约着阅读受众群体,包括读者的多少甚至读者的文化层次。T √ 5、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T √ 6、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T √ 7、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T √ 8、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F ×

9、文学实用论片面突出强调教育因素,文学的特性就可能 失去了。T √10、文学写作作为作家的个性化创造,理所当然 地具有个体意义。T √1 1、单凭丰富的材料、经验的积累,就能马上写出作品来。T √1 2、文学写作中的语言敏感,是指作者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对 语言的敏锐感知和精当运用的能力。T √1 3、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说和“粗精”两层面说,其共同点都是从“可见”(显示)与“不可见”(非显示)的分别上来加以立论的。T √1 4、文学是由语言的具体运用而实现的艺术。T √1 5、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称为“意象”。T √1 6、中国古典文论的“风化”或“教化”说带有某种“实用论”的倾向。T √1 7、典型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独特鲜明审美形象,也是一种深 刻多义的历史形象。T √1 8、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F ×1 9、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 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从作品人物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公共关系的定义是阐述

《公共关系学》作业 一、知识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答:公共关系的定义有咨询说、管理说、传播说、传播管理说、社会关系说、协调说、形象说、现象描述说。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就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不得就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社会意义。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的三层主要涵义。 答: 1、公共关系就是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与职能。它就是一种实施与控制传播沟通活动的组织行为与职能。 2、公共关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公共关系不就是单向的传播行为,而就是双向的传播行为。 3、公共关系市传播沟通活动的结果。公共关系要运用传播的手段来协调关系、影响舆论、塑造形象、优化环境,它主要就是对组织的无形资产与财富的一种经营与管理,要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统一。 3.在公共关系学中,“形象”有独特的内涵,谈谈您对“形象”的理解。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答:形象: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与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与评价。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与社会舆论。 公共关系就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播管理艺术。 首先,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就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就是重视组织信誉。 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与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就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 最后,公关形象就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与态度而形成的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 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简答题: D: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39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2 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49 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53 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57 G:公共政策:基本特征27、主要功能28、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29、 问题构建的步骤53、 终止的影响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碍、策略 73 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45 公共利益区别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74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50 L:利益的特点74 N: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29 R: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43 如何理解全球化46 S: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障碍54 W: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27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39 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X: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39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41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45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53 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方式59 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74 Y: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去向的因素有哪些43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50 Z: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40 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40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2 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45 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征49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58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5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64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64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65 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65 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65 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72

2020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2020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 例子: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基于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的效率、效能、服务 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以及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等 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过程。这是在综合了彭国甫和 蔡立辉两位著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民主化的政府绩效 考核是从建国后起步的,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民主。 提纲:自己根据下面的分析总结写提纲(30分) 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 第四,就国际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官员绩效考评制度。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就 要求必须在各方面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对接,这尤其对政府行 为模式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改变政府行为模式,重要一 点就是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 政策环境对政府绩效考核政策变化的影响 从例子可见,政府政绩考核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只因当外部的环境发展变化了时,原有的考 核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便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些环境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 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中央领导人在多种重 要场合都提出要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就要 求各级政府实践和履行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 制度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第三,文化环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紧盯经济发展速度,转而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 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意识里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民主意识、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不再对财政收 支特别是支出漠不关心,而是开始关注政府财政用途及其效率效果,加强了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等。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强烈要求政 府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关注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为民谋福祉。 通过上面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官员政绩考核政策的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 发展变化,原有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环境的 要求,并且与政策环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也充分证明了公共政 策是环境的产物,即公共政策是为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出来的,是政策系统为解决自身与既定环境的矛盾而采取的行动,并将 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做适应性的调整。

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1 1、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说说你的大致印象。 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语言在文学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

2016公共关系学网上作业查询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众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间顺序特征分类,其意义就是把公众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2. (_爱德华·伯尼斯__)以其杰出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从此,公共关系进入了科学化阶段。 3. 在组织(_顺利发展时期__),公关宣传应当致力于保持和维护组织形象,巩固既有成果,并力争提高知名度,扩大组织影响。 4.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_双向交流__)。 5. 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素差距图 )。 6. 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很多,其中,( 观察法 )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客观和准确,方法简便易行,是公关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 7. 新闻公报的结构有多种,(并列结构 )通常用于重大新闻的报道。 8. 搞开放组织活动(既公开又不能泄密 )。 9. 在国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 政府 )。 10. 让人们看到企业的产品广告、标志、名牌、标准字、标准色,就能联想到企业全心全意

为顾客服务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良的产品质量,感到真实可靠,属于企业 cs 战略的( 视听满意 )。 11. (政府公众 )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12. 组织通过征求企业名称、商标、徽章、品牌等形成,引起公众对本组织的注意,提高公众对本组织的记忆度和熟悉度,这属于(征求广告 )。 13. 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可能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但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模型是( 环形网络 )。 14. 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 尊重公众 )。 15. 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庆倦和反感情绪,必须保持信息的(新鲜程度 )。 16.公众从对象的某些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是(晕轮效应)。 17.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 " 愚弄公众 " 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运动是(揭丑运动 ) 18. 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公共关系的首项职责是( 收集信息 )。 19. 公共关系观念是指 (人们在公关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关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 20.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达到加强公众记忆的目的,传播的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任务3)

案例: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 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20 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 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 [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孙志刚事件具有明显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这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述: 首先,它是一个政策过程研究的理想案例,原因在于;前面回放的孙志刚事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了至少几个月的时间跨度!在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的主体登场!不同的主体承担了不同的活动" 其次,这一过程在结构上具有明晰性,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府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的性质具有比较大的开放性"这一事件的

主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分子,又是一个地方事件,直接的责任人没有高官,无关国家机密,等等,这些性质保证了它的信息的扩散性"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由于这四个原因决定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地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P4)"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个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0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电大2018,文学概论,形考作业9答案

席彩美 题目1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指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指的是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释。” 选择一项: A. 艾略特 B. C.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解析:艾略特(T.S.Eliot,1888-1965)在《批评的功能》中明确地指 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指的是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 论和解释。” 对应知识点:文学批评(第一节文学批评者一、文学批评) 正确答案是:艾略特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2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以拉康为代表的后期心理分析批评更为突出语言对___________的构成 作用及其在文化中的功能。 A. B. C. D. 无意识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无意识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3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新批评强调对作品的___________和作品本身的美学结构进行分析。 A. B. C. 词语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词语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4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编辑题目 题干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__________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 B. C. 文学作品 D.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文学作品 评论 写评语或修改得分 题目5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案例 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 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 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

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 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 (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 二、小组讨论提纲 1、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救助。 2、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要有条件界定。

电大文学概论形考及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A.文学”。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2 。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文化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A.文章和博学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4.文艺摹仿说以A.亚里士多德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5.A.表现论分)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文学即一切语言C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A 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宇宙、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和观众。A.作品B.艺术家、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B4.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作品中的表现A章节测评(第二章)文学文本“文学概论” 分)1分,每小题0.2一、单项选择题(共蕴藉.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1 .象征型文本。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A.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3 A.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趣味。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A.个性化 .文法、辞格和语体等具体层面。5.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语音、A分)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A语言层B形象层E.衍意层.余意层C意蕴层D .语A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 B 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C.个性化趣味 3.大众文化文本与高雅文化文本不同,它的主要特征有A.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B.故事的类型化C.文体的流行D .文体的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性E4.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取的语言模式,主要有再现型文本、A及多B.象征型文本.表现型文本 元呈现方式。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三章)文学媒介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B.符号系统,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2.可以说,印刷媒介的发明和发展,为宋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B.媒介条件。 3 C.德国美因茨的普通金工古登堡在15世纪40年代做出了在世界传媒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 4.电影是在A.1895年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不久后传入中国。 5.正由于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才会对同样处于这一系统中的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分)1分,每小4二、多项选择题(共. 1.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A.口语媒介B.文字媒介C.印刷媒介D.大众媒介E.网络媒介 D.传达媒介2.文学媒介可以分成A.书写媒介B.承载媒介 3.借助汉字媒介,中国古典汉诗经历了A.四言B.五言D.七言等多种形态的发展与演化历程。 4.由于有了印刷机,比手工印刷远为快捷和大量的复制成为可能,这就大大促进了书籍的生产、传送、阅读能力。“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四章)文学语言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C.意义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公共关系学作业全部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1第1章—第4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2.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3.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 4.爱德华·伯尼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爱德华·伯尼斯。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伯尼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5.组织形象:就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及公众对组织的评价。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自由组织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更正: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4.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更正: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三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更正:发达的商品经济提出了对公共关系的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之一。(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更正:公共关系不仅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它还有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的功能。( √)9.公共关系部的优势,往往就是公共关系公司的不足之处,反之亦然。( ×)10.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更正: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应向两个方向努力,即通才和专才,专才只是其中一种。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A.公众关系B.人际关系C.人群关系D.社区关系 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A.大众传播B.传播沟通C.人际沟通D.舆论宣传 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A.公共关系意识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策划 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A.巴纳姆B.艾维.李C.伯尼斯D.卡特里普 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C )。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C.《有效的公共关系D.《原则宣言》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A.从事实出发B.从理想出发C.从利益出发D.从专家意见出发 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A.员工形象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D.产品形象 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A.外部公众关系B.顾客公众关系C.媒介公众关系D.内部公众关系 9.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B )。A.销售部门B.广告宣传部门C.接待部门D.办公室 10.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B )。A.公正无私B.开朗、有耐心、能宽容C.实事求是D.创新能力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ABCDE )。A.公共关系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D.公共关系学E.公共关系职业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 ABCDE )。A.形象观念B.互惠观念C.协调观念D.公众观念E.传播观念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BE )。A.组织B.传播C.环境D.资金E.公众 4.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 ABCDE )。A.伦理学B.管理学C.社会学D.营销学E.传播学 5.公共关系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最有代表性思想分别是( BCD )。A.巴纳姆B.艾维.李C.伯尼斯D.卡特里普和森特 6.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 BC )。A.派克和李B.希尔—诺顿C.博雅D.爱德曼7.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 AD )。A.公众必须被告知B.投公众所好C.凡宣传都是好事D.说真话8.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BCD )。A.理论条件B.经济条件C.政治条件D.技术条件 9。公共关系公司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的原则有( ABCD )。A.遵纪守法B.讲求真实、准确C.不干涉内务D.保守秘密 10.反映企业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 ABC )。A.对联B.训词C.口号D.图案E.标志 1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决策参谋地位,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的职能决定的( ACDE )。A.资料储存中心B.领导指挥中心 C.信息发布中心D.环境监测中心E.公众接待中心 12.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 AD )。A.厂名B.包装袋C.标准字D.商标E.标准色 13.公共关系部的主要特点是( BCE )。A.领导性B.专业性C.服务性D.指挥性E.协同性 14.从工作方式来观察,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可以分为( ADE )。A.公共关系对象型B.总经理直接负责型C.部门负责型D.公共关系手段型E.公共关系复合型 15.公共关系人员的品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BCDE )。A.实事求是B.公正无私C.勤奋努力D.乐于助人E.光明磊落五、问答题(共20分)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6分) 答: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简答 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简答题:D: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39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2 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49 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53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57 G:公共政策:基本特征27、主要功能28、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29、 问题构建的步骤53、 终止的影响因素、可能遇到的障碍、策略 7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45 公共利益区别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74 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50 L:利益的特点74 N: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29 R: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43 如何理解全球化46 S: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障碍54 W: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27 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39 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X: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39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41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45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53 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方式59 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74 Y: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去向的因素有哪些43 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50 Z: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40 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40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42 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45 政策工具的作用、特征49 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58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59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64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64 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65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65 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65 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72 政策评估研究演进的划分阶段72 论述题:

电大2016年新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2016年新版《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 例子: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变化发展历程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基于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的效率、效能、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以及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等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过程。这是在综合了彭国甫和蔡立辉两位著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民主化的政府绩效考核是从建国后起步的,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民主。 我国现代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估始于改革开放后。按照有的学者的研究,其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政府绩效评估主要在“目标责任制”的旗帜下实施,且具有自愿性质;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进入21世纪,在自上而下的系统推进模式下,目标责任制依然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载体,且经济增长成为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关注焦点。当然,在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的浪潮推动下,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与方法各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第三阶段始于21世纪,党和政府将政府绩效评估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新的施政理念迫切要求各级政府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要求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与实现机制,目前该探索在全国各地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比如陆续出现了诸如“绿色GDP”、“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效能监督”、“干部实绩考核”“行政问责”、新政绩观、科学发展等新的政绩考核关键词,折射出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评估目的的多元化特征。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领域,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应该说都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 提纲:自己根据下面的分析总结写提纲(30分) 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 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

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公共关系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A、大众传播 B、组织形象 C、社会交往 D、传播沟通 答案:D 第2题公共关系是一种() A、人际关系 B、人群关系 C、团体关系 D、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联系 答案:D 第3题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主体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消费者 D、公众 答案:A 第4题下列不属于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社会性个人 D、公众 答案:C 第5题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是()

A、组织 B、公众 C、舆论 D、媒介 答案:B 第6题公共关系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销售业绩 B、产品质量 C、组织形象 D、资金成本 答案:C 第7题公共关系专门研究()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答案:A 第8题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 A、氛围 B、状态 C、活动 D、学科 答案:C 第9题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 A、经济行为 B、政治行为 C、行政行为

D、传播沟通行为 答案:D 第10题()是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 A、协调沟通 B、提供服务 C、传播推广 D、收集信息 答案:A 第11题公共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持形象 答案:C 第12题公共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B、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13题对公共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角度主要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 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C)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三、判断题 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答案:√ 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答案:√ 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答案:× 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答案:√ 6、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 答案:√ 7、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新版 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新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章~第四章之后 考核任务形式 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00分) 考核要求 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网上考试平台,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40分) 4.每个小组学习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字数不少于1000字。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一、案例: 今年6月1日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作为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安吉县在“中国第一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又获得了“美丽乡村”这一全国性金字招牌。 2005年,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美丽乡村”成为安吉发展的一条主脉络。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08年,安吉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2014年,安吉进一步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洁河、净水、绿坡、青山、清洁生产、城乡治污、城市畅通的连线成片工程,确保山青、水净、气洁、土沃、景美。 现在,安吉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实现12个乡镇全覆盖。走进安吉农村,村村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一山三吃”(吃生态农业、吃生态工业和吃生态旅游)让安吉人收获了富足。 “一山三吃”,带给安吉的变化是巨大的。2014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22倍和6.41倍;2014年,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62元,高出浙江省的19373元,而2005年的这一数据只是7000元 出头。 依托绿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2014年,安吉有18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建,总投资17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四成多。 二、个人的讨论提纲 1、什么是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