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放大镜

填空题

1、人的眼睛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它具有放大物体、会聚光线、成像的作用.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放大 .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就是放大镜的作用)

4、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5、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而人以为从物体反射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 .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公安人员、农业科技人员、考古工作者、仪器修理工等都会用到放大镜.

判断题

1、我们可以利用烧瓶、烧杯、广口瓶装上水自制放大镜. (√ )

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光线不会发生改变. (× )

4、用眼睛直接观察树叶和用放大镜观察没有什么区别. (× )

5、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 )

6、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晶打磨成的. (√ )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 1 对触角.胸部有 3 对足.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 .其实这是扁平的细毛 .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4、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6、蝴蝶的触角是棒状 .蝗虫的触角是丝状 .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 .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名词解释

晶体: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等.

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结晶和蒸发 .

4、晶体的形状有立方体、金字塔、针状等.

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 )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

见. (× )

3、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

体. (× )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规则. (√ )第4、

5、

6、7课显微镜下的微小世界

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

2、显微镜中的两个透镜的焦距不相同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大 .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透镜焦距较小 .叫做目镜 .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12×.物镜上标40×.那么.这台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480 倍.

4、显微镜由五部分组成:目镜、调节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

5、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200万倍.用于观察 SARS病毒、大肠杆菌等.

7、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显微镜是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

8、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要把物体制成玻片标本 .不能直接观察.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

1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

12、细胞是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有功能单位.

13、细胞的作用有:生长、发育、呼吸、消化、排泄、繁殖、遗传.

14、列文虎克在井水、雨水、河水中都能找到微生物.

15、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判断题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

2、我们可以直接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

3、细胞是没有生命

的. (× )

4、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的. (√ )

5、我们利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洋葱的表皮细胞. (× )

6、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的缘故. (√ )

7、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 )

8、我们可以在鱼塘中找到微生物. (√ )

9、我们不可以自己培养微生物. (× )

10、克隆羊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 )

11、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会变成垃圾的世界. (√ )

12、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细菌、鸡蛋都是单细胞生物. (√ )

第二单元

第1、2、3课身边的物质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名词解释

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

变化.如折叠纸张、铁丝弯曲、混合沙和豆子等

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铁

钉生锈等.

3、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白糖熔化是物理变化.白糖碳化是化学变化.

4、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汽化是化学变化.

5、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淀粉.如:大米、玉米、面粉、大豆、红薯等.

6、米饭里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

7、米饭为什么越嚼越甜?答:因为米饭里含有淀粉.咀嚼时.由于唾液的作用.产生淀粉酶.

生成麦芽糖.就感觉甜了.

判断题

1、唾液能消化淀

粉. (

√ )

2、淀粉和滑石粉遇到碘酒都会变蓝

色. (× )

3、土豆中含有淀粉.滴上碘酒会变黑色. (× )

4、肥肉中含有丰富的淀

粉. (× )

5、淀粉就是滑石

粉. (

× )

6、空气和声音看不到、摸不着.所以它们不是物质. (× )

7、马路、房屋等长久使用和居住.不变化. (× )

8、米饭、馒头遇到碘酒变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 )

9、米饭遇到碘酒会发生蓝紫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 )

10、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 (× )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 )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

13、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

化. (× )

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醋+小苏打=二氧化碳(表示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当打开瓶盖时.冒出的

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产生.

第5、6、7课关于铁生锈、硫酸铜与铁钉反应

1、铁和铁锈的对比

颜色空隙光泽手感敲击导电磁性

铁灰白色无空隙有光滑有韧性能能被吸引

铁锈红褐色有小孔没有粗糙较脆不能不能吸引

2、硫酸铜与铁钉反应时出现的现象:①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这是铜附在铁钉表面;②原来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①改变颜色.如米饭和碘酒;②发光发热.如蜡烛燃烧;③产生

气体.如小苏打和白醋;④产生沉淀物.如硫酸铜与铁钉.

4、怎样防止和减缓铁生锈?答:把铁与水、空气隔绝是最好办法.如涂上油漆、电镀等.

第8课物质变化与我们

1、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

3、物理变化的特点: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产生了新物质

判断题

1、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

化. (× )

2、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 (× )

3、铁生锈和水、氧气有直接关系. (√ )

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红色的铜. (√ )

5、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 (× )

6、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 (√ )

7、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 (× )

8、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 (× )

9、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0、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 )

12、蔬菜当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 )

13、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 (× )

14、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 (× )

15、硫酸铜与铁反应能产生一种红色的物质. (√ )

16、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

17、草蛉是蚜虫的天

敌. (√ )

18、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

19、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

的. (× )

20、在我们的感官中.人眼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

21、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

体. (× )

22、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23、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

2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能产生棕红的铜. (√ )

25、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 )

26、淀粉遇到碘酒都会变黑

色. (× )

27、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28、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29、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 )

30、人也是由物质构成

的. (√ )

31、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

简答题

(1)自然界的岩石会发生那些变化?答:①风化变成小石块;②变成土壤;③水流的腐蚀(2)火柴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形状发生变化;不同点:火柴燃烧:发光发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木条折断:没有产生新物质.

选择题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A)

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了其他物质

C、豆子发芽了

2、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会(A)

A、变成了液态的糖

B、变成水

C、不变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C)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A)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B)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6、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是(C )

A、白色大颗粒

B、都是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7、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A C)

A、具有酸味

B、白色液体

C、无色液体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B)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C)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10、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B)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11、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火焰(A)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

12、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C )

A、白色

B、无色

C、蓝色

13、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 C )

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变颜色

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

1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变化属于( B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15、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C )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

C、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16、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容易生锈?( B )

A、干燥的沙漠

B、潮湿的热带海边

C、干燥的高原

17、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A B F )

A、涂上油漆

B、放在干燥处

C、用纸包起来

D、放在地窖里

E、放入水中

F、完全放入食用油中

◆观察记录——记录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答:白糖加热前:白色、颗粒状

预测:会变成糖水

加入后变化:糖开始熔化.变成糖浆.逐渐冒气泡.有赤褐色物质出现.最后有焦味的有害物质产生.

◆连线题

在米饭上滴碘酒生成气体

物理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颜色变化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体积变少

水变成水蒸气发光发热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转.

2、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登上月球.

4、月球知识卡:①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②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③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④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⑤月球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⑥月球上没有大气层.连声音都无法传播;⑦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⑧月球不发光、不透明.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5、名词解释:月相: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6、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由亏到圆.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

下半月.由圆到亏.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7、操作题:画出上半月月相变化示意图

○ ○ ○ ○ ○ ○

初一初四初七初十十

三十五

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9、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撞击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0、简答题:日食是如何形成的?

答: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图示如下:

○ ○ ○

太阳月亮地球

11、简答题:月食是如何形成的?

答: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图示如下:

○ ○ ○

太阳地球月亮

12、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3、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

14、填空.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是按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离太阳最远.)

15、名词解释:太阳系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16、计算题.太阳直径是140万千米.假如把它缩小为14厘米.那么我们的地球实际直径为12756千米.就相当于多少厘米?

答:根据太阳的缩小比例.1厘米相当于10万千米.那么地球直径相当于0.012756厘米.

17、名词解释:

星座: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天空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称为星座.

18、填空.小熊座的标志是北极星;大熊座的标志是北斗七星.

19、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可以容易地找到北极星.

20、简答题:怎样找到北极星:

答: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1、选择题:()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

A、春

B、夏

C、秋

D、冬

22、“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 .

23、夏季主要星座:天鹅座(标志是天津四)、天琴座(标志是织女星)、天鹰座(标志是牛郎星)、天蝎座(标志是心宿二)

24、宇宙是运动的、变化的、膨胀的.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25、计算题.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秒.1光年就是光在1年中所走的距离.计算一下.1光年约多少万千米?

答:1光年=365天×24小时×60分×60秒×30万千米/秒

=945080000万千米(约9亿万千米)

26、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7、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

为河外星系.

28、望远镜的发明者是意大利的伽利略.用于观测太空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

29、天文望远镜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30、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垃圾的分类:①按材料分.如金属类、塑料类、纸张类、玻璃类等;②按是否有毒分;③按是否容易腐烂分.

2、垃圾的危害:①影响环境美观;②污染土壤、空气、水;③传播疾病.

3、处理垃圾的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其中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式.

4、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一种方法.但同时也存在什么问题?

答:①消耗大量电能;②留下残余物;③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5、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

答:①破坏景观;②污染空气和水;③引起疾病;③发生火灾.

6、填空:减少垃圾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如要减少丢弃.

7、国际上处理垃圾的“三R”行动指:减少浪费、物尽其用、回收利用.

8、请你说说塑料袋的五种重复使用方法?

答:①盛放螺丝钉;②盛放碎布头;③盛放旧书;④盛放旧玩具;⑤盛放生活垃圾

9、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坏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0、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11、小知识:1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12、污水的处理有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13、判断题:污水只要经过处理后.就能饮用了.(×)

14、填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5、填空: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16、名词解释: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7、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18、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召开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

三、画月相(初一到十五)

四:回答

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性?

答: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当它们被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污染后.形成的雨水.叫酸雨.

危害性:危害环境.使森林退化、水质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粮食减产等.

2、地球上缺水逐年严重的主要原因?

答:①人口迅速增长;②环境污染;③全球气候变暖.

3、说出塑料袋五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下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最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一、科学常识: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像钉锤、剪子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做()。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各种各样的()就是简单机械。家中常用的工具有()等。 2、使用机械的目的:()、()、()。 3、要打开啤酒盖你用()、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拧下螺丝钉你用()。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上有()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5、杠杆是一种(),杠杆有三个点分别是:()、()和()。6.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7、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8、杆秤由()、()、()、()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9、杠杆有(),(),()。 10、“四两”拨千斤,称为()。 11、杆秤是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 1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13、轮轴可以()。在轮上用力时,();在轴上用力时,()。 14、生活中的轮轴有: ()、()、()、()、()、()等。 15、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原理,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其中刀柄相当于(),刀杆相当于()。在轮上用力(),在轴上用力();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 16.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17、定滑轮的作用:();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的()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要数吊着动滑轮的绳子几段】 18、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19、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吊车上安装的是(),窗帘上安装的是()。 2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有()的作用。 2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坡度越大越()。 22、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 )越省力。(道理同上) 23、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 24、生活中的斜面: ()、( )、( )、( )、( )、( )、( )。 25、不论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还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总是()转速(慢),()转速(快)。 26、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刹车是(),脚蹬子是(),螺丝是()。 27、自行车综合运用(),(),()等机械原理进行省力工作。 精品文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统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统测试卷 一、填空题。(15分) 1、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万千米。 2、世界是由( )构成的,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 3、太阳系里有( )大行星。 4、夏季大三角包括( )、( )和( )。 5、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 6、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和( )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8、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太阳,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9、一粒纽扣电池可使 ( )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10、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 )。 11、光年是一个计量单位,它是用来计量( )的。 二、判断题。(5分) 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 ) 2、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 ) 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4、北极星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 ( ) 5、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 )。 三、选择题。(5分) 1、表示日环食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2、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 、食盐 B 、碱面 C 、玻璃 3、对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带有( )标志的是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的。 A 、 B 、 C 、 4、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 A 、 1/49 B 、1/80 C 、1/4 5、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说法是( )。 A 、撞击说 B 、火山爆发 C 、地震 四、连线。(5分) 废电池 玻璃 可回收垃圾 塑料 不可回收垃圾 金属 过期药品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场 考号 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1课我在成长 一、填空: 1、在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 第2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一、填空: 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2、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行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要渐渐成为(“大人”)了。 二、问答题: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 (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不要过度使用嗓子。3、不要吸烟、酗(xù)酒。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5、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规律,分析和把握自身的身心变化,正确认识自我。 3、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意味着他将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答:一个人的成长必然意味着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如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力及的事。 第3课人生之施 一、填空: 1、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壮年)和(老年);还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二、问答题: 1、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答:有。父母要给婴儿喂奶、洗澡、换尿布,为他们保暖,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还要哄婴儿睡觉,教学婴儿说话等。 2、你家里或邻居家有老年人吗?在你眼里,他们是什么样的? 答:有。人到老年,体质、体能逐渐减弱;皮肤弹性变差;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也减弱;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头发变白而稀少,牙齿脱落,视力减退。由于全身抵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测试题带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题人教版 一、填空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使用(钉锤)能轻松地拔起铁钉. 3、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工作的。 4、象水龙头这样,(轮)的(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6、动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7、滑轮组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8、在我们喝玻璃瓶饮料的时候,常会用到(开瓶器。) 9、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是(滑轮组),拉高重物常用的是(定滑轮) 10、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1、通向山顶的公路,总是盘山而上的,盘山公路实际上是相当于加长了通向山顶的(距离),这样车轮在行驶或送货物时(省力)。 12、自行车是一种以(人)为动力的代步机器。 13、自行车的车把,脚蹬手应用了(轮轴)原理,闸、车轮应用

了(杠杆)原理,连接各部分的螺丝应用了(斜面)原理。14、古稀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15、地球平均半径有(6371)千米,重量约为(60)万亿吨。 16、用力推动房门,力的作用点离门轴越远越(省力),所以门的把手总是安装在(远离)门轴一侧。 17、人们从井里提水的装置叫辘轳,属于(轮轴)。 18、自行车的车把应用了(轮轴)原理,所起作用(掌握和改变行驶方向)。 19、自行车的车闸应用了(杠杆)原理,所起作用(刹车)。 20、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1、横梁一般是(立)放的。 22、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宽度、厚度)有关。 23、古代域门都做成拱形(因为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24、西瓜皮拱之所以不垮(因为拱脚面边各有一个物体抵住了拱形受压向外的推力)。 25、同样柔软的纸,作成(拱)的形状就变“坚硬”了。 26、要使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就要抵住(拱的外推力)。 27、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力)。 28、球形在各个方面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立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 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 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 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 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 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 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 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4、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我们常说的。 5、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7、处理垃圾的常用方法是和。 二、选择题(把一个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里,每题3分,共30分)。 1、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一分钟后熄灭 2、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做饲料 B、制沼气 C 、就地焚烧 3、下面放在()里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最快。 A、干燥空盘子 B、菜油盘 C、水盘子 4、很多使用过的物品都可以回收利用,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是()。 A、 B、 C、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雪花 C、玻璃 6、光年是一个计量单位,它是用来计量()的。 A、时间 B、速度 C、距离 7、表示日环食的示意图是()。 A、B、C、 8、下列含有淀粉的食物是() A、番薯B西红柿C、萝卜 9、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和()。 A、改变大小 B、改变状态 C、改变颜色 10、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填埋 C、减少垃圾数量

三、判断题(判断对或错,在下列表格相应题号下打“√或×”,每题3分,共27分)。 1、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2、淀粉遇到碘酒不会变色。 3、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4、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米饭有点甜,是因为米饭本身是甜的。 5、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的1∕6。 6、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7、放大镜的凸度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 8、蜡烛燃烧完后,什么也没有留下。 9、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题12分,第2题11分,共23分)。 (一)对照下列月相图,选择正确农历日期填到相对应的括号里。 初一初三初七十五二十三二十八 ()( )( )( )()()(二)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 甲乙丙 1、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的一个实验装置。 2、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与充分接触;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的防止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的吸收空气中的。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和两个试管中的铁 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和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小学六年级上期科学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期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2、省力的杠杆有;钳子、撬棍、开瓶器、拔钉器、钉锤、胡桃夹、独轮车、榨汁器。 费力的杠杆有:钓鱼杆、镊子、火钳、筷子、烤肉夹子。 3、轮轴的应用:螺丝刀、自行车把、辘轮、绞盘、水龙头扭柄、石磨、脚踏板、驾驶盘。斜面的应用:螺丝钉、螺帽、针、斧头、菜刀、斜坡、S形盘山公路、钉子头。 滑轮的应用:起重机、吊车、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滑轮。 轮轴的作用:(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斜面的作用:省力。(斜面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滑轮组作用:不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还能改变力的大小。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4、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5、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6、(拱形)有抗弯曲的能力;(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7、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拉索桥)、(平桥)等。 8、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更加牢固) 9、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回产生(外推力),如果能抵住拱的(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1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1、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厚度),可以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12、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足拱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1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省力)。 14、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15、(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16、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17、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小,下面大;上面轻,下面重)。 1、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递)、(热对流)、(热辐射) 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从物体热的一端传到冷的一端)。 3、如果将一杯热水和冷水混合,水温将(在热水和冷水的温度之间)。 4、太阳通过(辐射)把热传到地球上。大气通过(对流)来传递热的。 5、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6、刚从游泳池起来,会感到比在水里还冷,是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 7、温度计刚从酒精里、水等液体中拿出,温度会(下降),是因为(液体蒸发要吸收热量)。 8、不同温度但同样多的两杯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规律是(接近它们的平均数)。 1、风和流水具有(机械)能,电具有(电)能,汽油具有(化学)能。 2、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声)、(光)、(电)、(热)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3、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4、燃烧具有的条件是(一定的温度)、(帮助燃烧的空气)、(可燃物)。 5、燃烧是(能燃烧的物质和空气发生作用时产生的发光发热)现象。 6、实验室里,专门用来测量水多少的常用仪器是(量筒)。 7、写出3种能源来(煤)、(石油)、(天然气)。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与镜面的()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 3、()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叫做透镜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6、早在()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如通过()能观察到苍蝇的()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蚜虫的大小如(),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的(),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15、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晶体形状(),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7、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