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纳滤 水处理深度处理

纳滤 水处理深度处理

纳滤 水处理深度处理
纳滤 水处理深度处理

纳滤深度处理饮用水

纳滤(NF) 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它通过膜的渗透作用,借助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对两组分或多组分混合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 20 世纪70 年代,以色列脱盐工程局创造出一个新词—杂化过滤( hybrid filtration) 来描述介于反渗透(RO) 和超滤(UF) 之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氯化钠的截留率为50 %~70 % ,而有机物的截留率为90 %左右.这就是纳滤的最初定义

1.纳滤技术介绍

纳滤膜的表层孔径处于纳米级范围,且在渗透过程中截留率大于90 %的最小分子约为1 nm ,因此称为纳滤膜.

大多数NF 膜是聚合物的多层薄膜复合体,且常为不对称结构,含有一个较厚的支撑层(100~300μm) ,以提供孔状支撑,支撑层上有一层薄的表皮层(0.05~013μm) . 这层薄表皮层主要起分离作用,也是水流通过的主要阻力层. 该表皮层为活性膜层,通常含有荷负电的化学基团. 从纳滤膜表皮层的组成可分为以下几类:芳香聚酰胺类复合纳滤膜、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磺化聚(醚) 砜复合纳滤膜、混合型复合纳滤膜. 纳滤膜在制造过程中常常让其带上电荷,因此根据纳滤膜的荷电情况,又可将其分成3 类: 荷负电膜、荷正电膜、双极膜. 荷正电膜应用较少,因为它们很容易被水中的荷负电胶体粒子吸附. 荷负电膜可选择性地分离多价离子.

纳滤膜的分离作用主要是粒径排斥和静电排斥. 溶质的分离除了因为膜孔和溶质大小不同外,还因为膜和溶质的电荷极化. 对于非荷电分子,筛滤或粒径排斥是分离的主要原因,如糖类一般有90 %~98 %的截留率;对于离子,筛滤和静电排斥均是分离的原因. 在所有的应用中,膜面和孔电荷性在水和溶质分子穿过膜的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且,胶体和荷电大分子与膜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膜污染也依赖于表面和孔电荷性.

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低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高脱除率。纳滤出水在有效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某些小分子物质的同时,还能有效去除天然有机物,合成有机物(如表面活性剂、农药等)三致物质,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提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保证出水的生物稳定性,出水也不需要矿化和稳定,就可以满足优质饮用水的要求.

2.纳滤膜过程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纳滤作为一种压力驱动膜过程,在实际应用中与超滤和反渗透一样也会面临污染及清洗问题. 膜污染可定义为由于被截留的颗粒、胶粒、乳浊液、悬浮液、大分子和盐等在膜表面或膜内的(不) 可逆沉积. 这种沉积包括吸附、堵孔、沉淀、形成滤饼等.纳滤过程的污染主要受到操作条件(操作压力、供料速率及湍流程度) 、膜类型(膜材料、膜表面性能和粗糙度、孔径大小和分布及膜的结构等) 、供料性能(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浓度)和预处理(过滤,氧化等) 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纳滤膜的材料、结构等性能已确定,因此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1) 溶质浓度

溶液中的有机溶质(如蛋白质等) 常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它与膜面的相互作用主要依赖于范德华力以及双电层作用,即使溶液中像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浓度很低时,膜面也可形成足够的吸附,使通量下降. 无机溶质的浓度也会对污染造成较大影响,当进料液为过饱和状态时,溶解性盐如CaCO3等可在膜面沉积. 溶解性盐的异核或同核结晶会引起膜面上晶体沉积物的增长从而造成无机垢污染. 同时,高浓度盐会改变蛋白质等胶体的构型和分散性,影响膜面对蛋白质类胶体的吸附.

(2) 溶液pH 值

商业纳滤膜通常为荷电膜,溶液的pH 值的变化会影响溶质的荷电情况,从而影响溶质和膜面间的静电作用,也就会对膜污染产生影响. 随pH 值的增加,有机物和钙的沉积增加,污染程度增加.

(3) 温度

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温度上升,料液的粘度下降,扩散系数增加,降低了浓差极化的影响;但温度上升会使料液中某些组分的溶解度下降,使吸附污染增加,温度过高还会因蛋白质变性和破坏而加重膜的污染, 故温度对纳滤过程的影响须综合考虑. 温度对特定的通量和自然有机物(NOM) 的截留有较大影响. 在高温和低温时均可观察到无机垢的形成. 在高温时,由于CaCO3和CaSO4的溶解度降低,会发生异核结晶导致通量少量地降低. 低温时,尽管溶解度增加,也可观到异核结晶和NOM的吸附. 这是由于温度增加,pH 升高,成核成份增加. 异核结要比同核结晶造成更明显的通量下降.

(4) 流速和流型

膜面料液的流速或剪切力大,换言之,当料液湍流程度高时有利于降低浓差极化层和膜表面沉积层,使污染降低.

(5) 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是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造成的膜面浓度高于处理液主体浓度的现象,浓差极化可导致纳滤膜的渗透通量下降. 膜污染与浓差极化虽然概念不同,但二者密切相关,常常同时发生,在许多场合,正是浓差极化导致了膜污染. 浓差极化与通量J和传质系数k ( k = D/δ, D 为扩散系数;δ为边界层厚度) 这两个参数有关. 由纳滤膜的分离特点可知,当料液成分和操作条件相同时,浓差极化对纳滤膜的影响程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膜之间. 这是因为相同料液及操作条件下,纳滤膜的通量一般介于超滤和反渗透膜之间.

3.控制纳滤膜污染的方法

目前控制纳滤过程污染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四种. 一是对已经污染了的膜进行清洗;二是改变进料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三是改变操作方式;四是对膜表面进行改性. 这些方法通常也适用于超滤、反渗透膜污染的控制.

1.清洗

清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纳滤膜的构型、膜种类和耐化学试剂能力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1) 物理方法

水力方法:降低操作压力,提高料液循环量对膜面进行较长时间的冲刷,以去除附着于膜面的污染物,有利于提高通量. 这种方法最简单,但这样处理过的膜,通量恢复值较低,经短期运转后透水性能再次快速下降.

气—液脉冲:往膜过滤装置间隙通入高压气体(空气或氮气) 形成气—液脉冲. 气体脉冲使膜上的孔道膨胀,从而使污染物能被液体冲走. 这种处理方法较简单,对于初期受有机物污染的纳滤膜是有效的.

(2) 化学方法

化学清洗是减少污染的一个重要方法,化学试剂的浓度和清洗时间视纳滤膜的耐化学试剂能力而定,常用的化学清洗法如下:

酸碱清洗:酸法是采取降低pH 值的方法来促进无机离子如Ca2 +、Mg2 +等形成的沉淀溶解. 碱洗一般是用一定pH 值的NaOH溶液清洗.

表面活性剂清洗:如SDS、吐温80 、Triton、X -100 等. 但有些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同膜结合造成新的污染,因此该法在应用中应结合纳滤膜的材质、构型妥善选用.酶清洗:由乙酸纤维等材料制成的膜,由于不能耐高温和极端pH 值,在膜通量难以恢复时,须采用能水解蛋白质的含酶清洗剂. 但使用酶清

洗剂不当也会造成新的污染,同样需要妥善应用.

2.改变物料的性质

在膜过滤之前,对料液进行预处理,如热处理、加配合剂( EDTA 等) 、活性炭吸附、预微滤和预超滤等,以去除一些较大的粒子;也可调节pH 远离蛋白质等电点从而减轻吸附作用造成的膜污染.

3.改变操作方式

改变操作方式实际上是改善膜面流动方式,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在膜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操作策略,如引入脉动流或使膜振动等. 另外则是优化和改进膜组件及膜系统结构设计,如在流道内设置构件;在管式膜组件的入口处设一直径小于管径的喷嘴,由气动阀来控制流体周期性地通过喷嘴或通过整个管口进入组件,从而产生旋涡. 用这两种方法可让流体在膜组件中的流动呈现出减轻膜污染和浓差极化的理想状态,如膜面处剪切流速的提高、流动不稳定性的出现等.

4.膜面改性

改变膜材料或膜的表面性质把膜表面改变成亲水性的. 因亲水性的表面对

蛋白质吸附小,从而减轻膜污染. 为了强化膜的操作性能,减少膜污染,膜表面的更新是一种方法. 近来,有人探究了膜面上吸附表面活性剂和可溶性聚合物来改善膜的表面. 膜面与溶质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可由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来控制. 如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膜面进行改性,膜面则带上更多的负电荷,增加了静电排斥作用.

4.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因素

纳滤膜的性能主要包括选择性、通量、截留能力及稳定性等.膜的选择性受膜孔径及其分布、组分在膜中溶解的扩散性、荷电性及密度、选择载体组分等因素的影响;膜的通量及截留率受膜厚度、驱动力、供料组成、供料组分性质、渗透压等因素的影响;膜的稳定性则受膜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吸附、组器构型、供料速率和切向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膜的选择性往往已固定,可变的性能主要是膜的通量、截留能力和膜的稳定性. 这些性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1) 操作压力和料液流速

料液浓度一定时,随压力增大,水通量上升, 随压力增加,透过膜的水量增大而盐量不变,故脱盐率增大,膜两侧盐浓度差增大,有降低脱盐率的趋势. 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脱盐率增加逐渐变缓,最后趋于定值.膜面流速的升高有利于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使凝胶层变薄,过滤阻力降低.

(2) 操作时间

通过用纳滤膜分离回收制药废水中林可霉素的实验也发现,即使料液是蒸馏水,且操作压力、流量、温度等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膜通量也会随着运行时间而下降,尤其在运行初期,通量下降较快,此后通量逐渐趋于稳定.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估计是膜在一定压力下运行时被压实,此压实过程在初期是快速的,造成通量快速下降,此后压实作用逐渐变得困难从而通量渐渐趋于稳定.

(3) 溶质回收率

随溶质回收率的提高,水通量、溶质截留率均下降.溶质回收率越高,浓缩液的最终浓度也越高,此时料液的渗透压增大,有效操作压力下降,同时因浓度升高,膜污染加剧,也使通量下降. 随料液浓度升高,溶质穿过膜的推动力变大,更多的溶质穿过膜进入透过液侧. 根据溶质截留公式,纳滤膜对溶质的截留率下降.

(4) 溶质的分子粒径、极性和电荷

分子粒径是影响纳滤膜截留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很明显,小分子比大分子更易穿过膜,当分子粒径增大时,截留率往往上升. 在NF 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截留率越低,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NF 膜,对同一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物的截留率则越高.溶质分子的极性降低了纳滤膜的截留率. 这是因为两极中带有与膜相反电荷的那一极更易于接近膜面,并且易进入膜孔与膜内部结构中,从而使截留率下降. 与具有同样粒径的非极性分子相比,极性分子具有较低的截留率. 溶质的荷电情况也会影响截留率. 当溶质所带电荷与膜面所带电荷相同时,膜对该溶质有较高的截留率,反之亦然. 对于小孔径的纳滤膜,溶质电荷对截留率的影响较小,而对于大孔径膜,电荷的影响较大. 当孔径非常大时,溶质的电荷可能会成为高荷电膜截留率的决定性因素.

(5) 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会增大膜内侧的渗透压,减小有效操作压力;此外,浓差极化现象会造成溶质在膜面的沉积形成阻力层,也会阻止溶剂的通过,即浓差极化的存在可降低纳滤膜的通量. 浓差极化层对溶质渗透性的影响相对较复杂,浓差极化层中某些溶质的浓度比主体料液中的高,增大了这些溶质穿过纳滤膜的推动力,从而截留率降低. 同时因浓差极化层的存在,增加了某些溶质的扩散阻力,从而又使这些溶质的渗透性降低.

(6) 共离子和道南离子效应

NF 膜对离子的截留率受共离子的强烈影响.对同一种膜而言,在分离同种离子并在该离子浓度恒定条件下,共离子价数相等,共离子半径越小,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小. NF 膜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较一价离子的截留率高得多. 这主要是由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的静电斥力作用影响造成的.Donnan 离子效应是溶质截留的主要机理之一,对于处理不同自由离子的离子选择性膜,离子的分布平衡会导致离子穿过膜(穿透率随离子浓度而变) ,这就是Donnan 效应.

(7) 离子浓度

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导致纳滤膜浓水侧的渗透压增大,降低有效渗透压力,从而使通量下降. 此外高离子浓度也会降低膜与荷电粒子间的吸引或排斥力,使溶质的截留下降. 水通量取决于进料液中离子浓度:高离子浓度会造成水通量的急剧减小;离子的截留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8) pH 值

当pH 值达到膜与溶质的等电点时,膜的截留率突然增大.对于荷正电的络合物,通量几乎不受溶液pH 值的影响,而对于荷负电的络合物,随pH 值升高,通量增

大。

(9) 初始通量和临界通量

如果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进行纳滤操作发现,初始通量大的纳滤过程,透过液总量并不一定多,因为此时通量随操作时间衰减较快. 这是因为初始通量大时,溶质在水分子的带动下向膜面运行的速度快,单位时间内被膜截留的溶质多,溶质此时更易在膜面沉积造成污染,从而使通量衰减很快,最终通量稳定在一个较小值上. 初始通量可由初始操作压力来控制. 运行初期使用较小压力,然后再慢慢增加压力,这样可以延缓污染速度并减少不可逆污染.临界通量的定义为:对于微孔过滤,存在一个渗透通量值Jc ,如果过程的初始通量J0 < Jc ,则通量

不随时间衰减;如果J0 > Jc ,就会出现明显的膜污染,通量将随时间而衰减, Jc 被称作临界通量. 临界通量有两种极端表现形式,一种即所谓强临界通量,它与相同TMP 条件下的纯水通量相等;另一种是弱临界通量,它是一个稳定的通量,过程开始时就迅速形成并保持下去. 临界通量越高,对膜过程越有利.

(10) 膜表面电荷

纳滤的分离性能不仅由其物理性能(含孔率、孔径分布) 所决定,也由其表面荷电性决定.膜面的电力学性质会影响膜的通量和选择性. 当前所有的对膜截留或污染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表面相互作用,这些表面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种的迁移状况.膜表面负电荷越多,对荷负电的自然有机物的截留率越高. 膜过程的设计和操作需要对膜性能(尤其是表面电荷) 有所了解. 膜的表面电荷能常常由zeta电位(或电动势) 定性,它是膜面电荷重要而可靠的指示剂.

(11) 膜面形状和结构

当前的研究表明,膜面形状和结构会影响纳滤膜的透水率、截留率和胶体污染行为. Kwak 等认为,不管膜表面性质如何,膜内质子旋转晶格松弛加强了膜的

透过率.膜的压实可产生密实而紧凑的构造,从而减小了膜的有效孔径,可强化过

滤过程的截留性能,更多的分子因较小的孔径而截留. 同时因更密实的结构,

膜的表面电荷密度也增加. 电荷密度的增加,增加了对带同种电荷的分子的排斥作用,从而溶质的截留率上升. 但纳滤膜的压实会导致通量的下降.

纳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纳滤所需的操作压力要比反渗透低得多,因此可比反渗透节约能耗40-50%.但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用于苦咸水的淡化和水质的软化。从目前情况来看,纳滤技术在我国的推广还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有:一是传统的纳滤膜主要是针对水质软化开发的,而饮用水的深度处理则需要能有效去除各种有机物,同时还能适当保留水中各种无机离子、硬度、碱度和微量元素的新型纳滤膜还有待研究。二是我国目前纳滤技术还不过关,特别是对纳滤膜研究还处于试验室研究、开发阶段,无产品投放市场。肯定的是,纳滤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处理费用必将大幅度下降,在不久的将来,纳滤技术将是作为一种关键技术普遍应用于我国的饮用水处理中.

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节:水质与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各种杂质或污染物的重要标志,是水质状况的综合反映。 给水处理→杂质污水处理→污染物 水中杂质的来源污水及分类 水中杂质的分类及特性污水的处置途径 水源的类型及特性污染物分类及污水的水质指标 水中杂质的来源 自然过程:降水、渗透、冲刷等 人为因素:使用中污染 水中杂质的分类 悬浮物特性 动水中呈悬浮状,静水中可下沉或上浮。 包括泥砂、大颗粒粘土、矿物废渣等无机易沉悬浮物和草木、浮游生物体等有机易浮悬浮物。 通常用重力沉降法去除。 胶体特性 尺寸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不会下沉。 包括粘土、细菌、病毒、腐殖质、蛋白质等,造成水的色、臭、味。 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溶解物特性 稳定均匀分散在水中,外观清澈透明。 包括阴阳离子(Ca2+、Mg2 + 、Na + 、K + 、Hco3- 、SO42 - 、Cl –等)和溶解气体(O2、CO2等)。 须用化学或物化等特殊方法去除。 天然水源的类型 地下水江河水湖泊及水库水海水 地下水特点 水质较清,细菌较少,水温和水质较稳定,但含盐量和硬度高于地表水。一般宜作饮用水和工业冷却水的水源。 江河水特点

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细菌含量和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硬度较低。 水的色、臭、味变化较大,有毒、有害物质易进入水体,水温不稳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湖泊及水库水特点 水质类似于河水,但浊度较低,一般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较河水高。 分淡水湖和咸水湖,咸水湖含盐量在1000mg/l以上,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 海水特点 含盐量高,约3500mg/l左右,且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基本一定。 其中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9%左右,其次为硫化物、碳酸盐,其他盐类含量极少。 须经淡化处理后方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 污水及其分类 污水: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中用过,并为生活或生产过程所污染的水。 分类: 污水最终处置途径 排放水体:污水的自然归宿,可充分利用环境容量,但易造成水体污染。 灌溉农田:污水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污水处理的一种途径(土地处理法),但应严格控制水质。 重复使用:最合理的污水处置方法,应用前景广阔。是水资源短缺地区必须采用的方法。 污染物分类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特点: 在自然环境中极不稳定,易于氧化分解,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种类繁多,组分复杂,难于区分和定量。 水质污染指标: BOD ----生化需氧量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一、臭氧废水分解法 此法主要依靠强氧化剂,臭氧与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反应,可以有效地把废水中的酚和氰等杂质清理干净,消除水中异味,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臭氧的氧化功能可以清除掉水中的污染物质,而且臭氧在水中经过分解还可以转化成氧气;不过在使用臭氧废水分解法时,它的操作方法一定按照要求进行,若某一环节出现错误,则会造成更大损失。 4.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技术 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技术处理效果突出,它可以有效地将废水中的铁屑分解、过滤掉,利用电化学对物质的氧化还原、对絮体的电富集以及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凝聚、新形成的絮体进行吸收、过滤;因废水处理效果好、成本造价低,易操作和维护,此方法在化工废水处理上应用广泛。 二、蒸发法处理化工废水 蒸发法,选用蒸发工艺将废水开展蒸发浓缩、蒸发结晶的方法,主要是将化工废水进行盐水分离。 三、膜技术废水分离法 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处理过程中进行科学化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膜技术在进行废水处理时,不需要借用别的一些物质,就能够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开,而且可以把再利用的原料进行有效的回收; 膜技术中的超滤技术还可以把化工废水中的聚乙烯醇浆料有效回收,但此法也有不足之处,即过滤膜的使用造价过高,过滤时间比较短,且易受到污染。 四、电催化废水分解法 电催化废水分解可将水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常温情况下会发生催化活性的电极反应形成羟基自由基,并将水中的有机物逐渐转变成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且有的部分有机物会出现燃烧现象,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可利用资源;电催化废水分解法操作简

单方便,且废水处理效率高,应用广泛。

生活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论文

生活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摘要:膜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核心技术。本文指出了饮用水的处理要求,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最后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字: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abstract: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foreign film has become the core technology of the deep treatment of drinking water.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requirements,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typical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micro filter, ultrafiltration, nanofiltration, reverse osmosis. at la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 micro filter, ultrafiltration, nanofiltration, reverse osmosi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保证饮用水质量,世界各国不仅及时修订了本国的水质标准,而且制定了控制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对策。随着这些调查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人,人们逐步认识到,在很多情况下,常规的净化工艺已不能完全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病原菌、病毒等。因此,以去除饮用水中有机污染及有毒有害物质为目标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得到 日益广泛的应用。

环保产业细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环保子行业及细分行业(不含环境咨询业)

附件........环保子行业及细分行业资料整理一、环保产业分类 二、环保子行业之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物来源及主要治理技术:

1、环保细分行业 - 大气污染治理之脱硫 1.1 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脱硫发展的高峰期已过,2008年我国电力SO2排放绩效已经超过美国。截止2010年底,火电脱硫装机容量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已达81%,未来电力脱硫市场主要在新建火电机组和现有火电机组的改造。脱硫行业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时代,未来脱硫市场拓展的领域主要在钢厂脱硫。 历年中美电力SO2 排放绩效情况(克/千瓦时) 1.2、火电脱硫 我国脱硫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2003-2004 年才进入快速发展期,技术基本依靠从国外引进,现有十多种脱硫工艺,包括石灰石-石膏湿法、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脱硫、海水法烟气脱硫、湿式氨法烟气脱硫等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以运行成本优势,占据了火电脱硫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脱硫技术介绍

全国已投运烟气脱硫机组脱硫方法分布情况 1.3、钢铁行业脱硫 1.3.1 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难度高于火电行业脱硫 钢铁烧结项目的脱硫和火电行业的脱硫在处理的烟气成分及烟气量波动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烟气量大,一吨烧结矿产生烟气在4,000-6,000m3;二是二氧化硫浓度变化大,范围在400-5,000mg/Nm3之间;三是温度变化大,一般为80℃到180℃;四是流量变化大,变化幅度高达40%以上;五是水分含量大且不稳定,一般为10-13%;六是含氧量高,一般为15-18%;七是含有多种污染成份,除含有二氧化硫、粉尘外,还含有重金属、二噁英类、氮氧化物等。这些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钢铁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治理的难度,对脱硫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烧结机得延期脱硫、净化工艺的设施,必须针对烧结机的上述运行特点来进行选择和设计,具体要求有:(1)必须有处理大烟气量得能力;(2)为降低脱硫成本而进行选择性脱硫时,其脱硫效率必须达90%以上;(3)必须能适应烟气量、SO2浓度的大幅度变化和波动;(4)脱硫设施必须具有高的可靠性以适应烧结机长期连续运行。 1.3.2、钢铁烧结机脱硫方法 已投入运行的烧结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的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湿法、循环流化床法、氨——硫铵法、密相干塔法、吸附法等。这些工艺在我国处于研发和试用阶段,主流工艺尚未形成。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针对饮用水水源有机物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常规水处理工艺已难以生产出符合水质标准的饮用水,本文在常规饮用水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采用臭氧+砂滤+生物活性炭的新型组合工艺,能够有效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 [关键词]饮用水;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 1.设计背景 饮用水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由于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我国也提出了比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更严格的2000年城市供水水质目标。 2.设计思想 2.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多孔性物质。活性炭吸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最有效最成熟的水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实验研究表明,饮用水处理中活性炭吸附去除的有机物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500-1000u(道尔顿)之间,分子量过大或过小吸附作用都较差。 2.2臭氧氧化 臭氧是一种氧化剂,它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分解有机污染物。臭氧可氧化溶解性铁、锰、氰化物、酚、致嗅物质和有色物质、生物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等。 2.2.1去除无机物 臭氧预氧化可去除大多数无机物,但预氧化后必须有过滤或凝聚一絮凝一沉淀处理措施,以除去金属离子氧化后形成的不溶物。 2.2.2促进凝聚一絮凝处理 低剂量03(0.5g/m3lg/m3)就足以强化凝聚一絮凝处理。因为一些大分子溶解状污染物被03氧化后分子的极性变大,可与其他含有氢原子的有机物形成氢键,增加分子量,当这种达到一定程度时,溶解度将降低,产生微絮凝效果。 2.2.3氧化天然有机物 地表水和地下中含有大量会使水质恶化的有机物,另外,在末端氧化中腐殖

当代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实践

当代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8-08-23T17:06:59.5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王凯 [导读] 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组分复杂,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可生化性差,特别是含有纤维素。 汤原金豪纸业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 154700 摘要:提高当代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以及环境发展,而且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造纸工业采用新生产工艺以及对废水深度处理,已经很难适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鉴于此,本文就当代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与实践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纸浆造纸;深度处理;实践 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组分复杂,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可生化性差,特别是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单糖、木素及其衍生物等难降解有机物,易造成严重污染,是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之一,被美国列为六大公害之一。造纸废水经传统处理后出水指标一般难以达到国家《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为此,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以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日渐严格,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日渐活跃,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1、概述 制浆造纸工业是一个能耗高、污染物产排量大、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主要原因是该行业废水排放量大,且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去除难度大。目前,国内常采用“一级物化+二级生化”的方式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然而,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废水中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降低,仅采用“物化+生化”的处理方式,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达不到《纸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限值要求。 2、水质特征 制浆造纸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4类:还原性类(如木素及衍生物等),用COD表征;可生物降解类(如半纤维素、寡糖、有机酸及醇等),用BOD表征;悬浮类(如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等),用SS表征;色素类(如油墨、染料、木质素等),用色度表征。二级生化处理后,废水中仍含有多种有机物质,主要包括木素、木素衍生物、纤维素、漂白药剂及施胶过程中的添加剂等,不同污染物各具特点,构成了二级生化出水水质的多样性[3]。二级生化处理后,废水中COD、色度等污染物的浓度仍然较高,仍达不到GB3544-2008的排放限值要求。因此,需对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当前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研究的现状 造纸工业是世界上六大污染工业之一,我国造纸行业年排放废水量达40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具有排放量大、污染物复杂、难处理等特点。由于其污染性巨大而且处理难度大,所以就要考虑到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长久发展下去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果,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现实因素。 4、当代有关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措施 4.1、物化法 1)混凝法:混凝法通常比较常用,是指通过混凝剂处理废水,使出水水质科达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可以选择的混凝剂种类很多较为好获取,所以这种方式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较高的性价比的优势被经常应用。2)气浮法:气浮法是指在造纸废水中回收废纸浆,着重处理中段废水,通过装置上的独立,使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气浮法所应用的装置,技术含量很高,适用性强,且操作简单,运行费用相对较低。3)膜分离法:这是一种应用化学变化实现对难降解的有机物造纸废水的处理,要考虑到污水水质的特点,应用在特定条件下效果十分明显。4)吸附法:这是一种相对简便的办法,也是较为基础的方式,即利用粉末性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使出水标准达到国家有关于工业污水的排放标准。 4.2、运用吸附剂进行处理 运用吸附处理法进行处理,主要是指依靠吸附剂进行废水处理。吸附剂上具有密集的孔状结构和庞大的比表面积,运用专门的吸附物进行对污水的处理,比表层面存在大量的活性基因和吸附物的各种化学元素,通过吸附物的离子转换产生吸引力,达到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功能,吸附污染物是有选择*性的聚集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最终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我国通常采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活性焦或者粉煤灰等材料,其中也包括大孔吸附树脂等,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使废水得到净化。吸附剂处理方法中,吸附剂的选择是关键。当前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剂材料主要是活性炭。活性炭的表面积大,吸附的污染物量也比较大,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吸附能力较强,但是采用活性炭深度处理废水污染物的成本非常高,并且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以活性炭为主的吸附剂,在市场上的应用慢慢受到限制。粉煤灰自身的表面积也非常大,空隙高,孔隙率大,吸附性能好,而且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其直接利用到废水处理上的效果不好,需要结合其他的材料和技术对其进行改进,故而其在制浆造纸方面的前景非常广阔。大孔吸附树脂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吸附剂原材料,它的大孔结构注定了它的吸附能力非常优越,其具有和活性炭相同的特点,但是吸附能力比活性炭更强大,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性。 4.3、膜分离处理法 这种技术主要是采用一种特殊的薄膜,对废水中的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学成分进行选择性过滤的处理方式。根据薄膜的规格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等级,薄膜分离法处理制浆造纸中的废水污染物的时间很短,但是由于处理效果非常好,所以发展和传播速度非常快。薄膜分离处理技术的分离技术、净化技术、浓缩技术和过滤技术,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点明显得多。薄膜处理技术的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操作环境好、工作方便简单,维护方式简单易行、无二次污染等。这些就加速了薄膜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制浆造纸中的废水处理提供了更加先进技术。 5、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展望 制浆造纸废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体系,应用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很难达到最新的排放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建议向以下几方面发展:(1)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生物酶处理无疑是高效、省时的一种手段,但存在处理成

某水厂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参数及水处理效果的调查分析.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22 城镇供水 NO.1 2013 某水厂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参数及水处理效果的 调查分析 陈明巢猛胡小芳张建国 (广东省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112) 摘要:本文对某水处理厂常规和深度处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参数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常规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工艺运行参数水处理效果

某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万m 3/d,其工艺是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为了解该水处理厂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本文对该水处理厂常规和深度处理工艺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的水处理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分析,以探讨该水处理厂适宜的运行参数。 1、预臭氧工艺 从理论上说,预臭氧的主要目的是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其它还原性物质,改善混凝效果。该水处理厂的预臭氧投加量设计值为0~1.0mg/L。本文对比了预臭氧投加量为0mg/L、0.5mg/L和1.0mg/L时的处理效果。 表1 预臭氧投加量与耗氧量去除率的关系 耗氧量 预臭氧 投加量原水 砂滤池待滤水砂滤池滤后水砂滤池去除率(%)炭滤池 滤后水 炭滤池 去除率 (%)0 2.201.501.2616.00.6945.20.52.632.421.8426.11.3651.51.0 2.56 2.21

1.58 28.5 0.74 51.9 从表1来看,当预臭氧的投加量为0 mg/L时, 砂滤池和炭滤池对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16.0% 和45.2%,当预臭氧的投加量为0.5 mg/L时,砂滤池和炭滤池对耗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26.1%和51.5%。因此,投加预臭氧后,不管是砂滤池还是炭滤池,对耗氧量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预臭氧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改善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当臭氧的投加量增加到1.0 mg/L时,砂滤池和炭滤池对耗氧量去除率的增加并不明显。分别为28.5%和51.9%,这可能与该水处理厂原水的有机物含量不高(耗氧量为2.20—2.63mg/L)有关。因此,在此原水水质条件下,0.5mg/L左右的预臭氧的投加量是适宜的。 此外,在投加预臭氧的情况下,取消了原水预加氯,通过观察水处理厂的反应池、沉淀池集水槽、滤池等构筑物,发现藻类的生长相比预加氯的条件下明显增多。由此可以断定,在水处理构筑物的除藻效果上,原水的预臭氧工艺无法取代预加氯工艺。 2、砂滤池 砂滤池是该水处理厂的重要工艺环节,该水处理厂的砂滤池为V 型滤池。现时砂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为50小时。为了解该厂砂滤池反冲洗周期与出水水质的关系,选取该厂运行时间不同的砂滤池,对其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共2次监测的平均值,每次选取4个滤池,其中两个为反冲洗后约3小时左右,另两个为反冲洗后约45小时左右。)

深度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高密度澄清池

1.1.1深度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1.1.1.1混凝沉淀系统工艺描述及技术参数 工艺过程描述 高密度沉淀池内加入合适的软化剂-石灰和纯碱,软化剂与水中的悬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快速的凝聚,同时软化剂还与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包括生物颗粒与菌胶团)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在软化剂凝聚的过程中还会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即BOD5)从水中去除。软化剂凝聚处理除了能够降低水中悬浮的有机物、无机物和BOD5外,还能够降低水中细菌和病毒含量,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硬度(包括暂硬和永硬)和碱度。 高密度沉淀池采用污泥外循环高密度沉淀池技术。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结构应由反应室、斜板沉降室、集水槽、搅拌机、刮泥机、钢结构(含桥架、内外反应筒、集水槽、支撑架、固定件和取样装置等)等部分组成。 高密度沉淀池为污泥外循环高效澄清池。 高密度沉淀池按2系列配置,鉴于装置内废水回流的影响,高密度沉淀池设计处理能力按不低于2×155m3/hr考虑。

高密度沉淀池工艺是在传统的 平流沉淀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动 态混凝、加速絮凝原理和浅池理论, 把混凝、强化絮凝、斜管沉淀三个 过程进行优化。主要基于4个机理: 独特的一体化反应区设计、反应区 到沉淀区较低的流速变化、沉淀区 到反应区的污泥循环和采用斜管沉 淀布置。反应池分为2个部分:快 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和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是将原水引入到反应池底板的中央,在圆筒中间安装一个叶轮,该叶轮的作用是使反应池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动能。矾花慢速地从预沉池进入到澄清池,这样可避免矾花破碎,并产生涡旋,使大量的悬浮固体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矾花在澄清池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浓缩区分为两层:上层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下层是产生大量浓缩污泥的地方。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定在清水收集槽进行水力分布,斜管将提高水流均匀分配。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收回。絮凝物堆积在澄清池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该沉淀池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将混合区、絮凝区与沉淀池分离,采用矩形结构,简化池型;2)沉淀分离区下部设污泥浓缩区,占地少;3)在浓缩区和混合部分之间设污泥外部循环,部分浓缩污泥由泵回流到机械混合池,与原水、混凝剂充分混合,通过机械絮凝形成高浓度混合絮凝体,然后进入沉淀区分离。 高密度沉淀池的主要特点 (1)最佳的絮凝性能,矾花密集,结实。 (2)斜板分离,水力配水设计周密,原水在整个容器内被均匀分配。 (3) 很高的上升速度,上升速度在15~35m/h 之间。 (4)外部污泥循环,污泥从浓缩区到反应池。 (5)集中污泥浓缩。高密度沉淀池排泥浓度较高(用于澄清处理时为20~10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综述与比较综述.

安徽建筑大学 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论文 专业:xx级市政工程 学生姓名:xx xx 学号:xxxxx 课题: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综述与比较指导教师:xxxx xx年xx月xx日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综述与比较 摘要: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中,污水经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必须进行深度处理。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深度处理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催化氧化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熟悉了解国内外这些工艺,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适用技术对我们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处理工程设计和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缺点 引言: 目前,饮用水水质安全正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而国家现行的水质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深度处理工艺正在成为技术改造的主要途径。污水深度处理,也称高级处理或三级处理。它是将二级处理出水再进一步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便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杂质,从而满足用户对水质的使用要求。深度处理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絮凝沉淀法 1.1絮凝沉淀法概述 絮凝沉淀处理利用絮凝剂使水中悬浮颗粒发生凝聚沉淀的时处理过程。地面水中投加絮凝剂后形成的矾花或生活污水的有机性悬浮物、活性污泥等在沉淀池中沉降处理时,絮体互相碰撞凝聚,颗粒尺寸变大,沉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这时,水的沉淀处理效率不仅取决于颗粒沉速,而且与沉淀池深度有关。絮凝过程为水中细小胶体与分散颗粒由于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互相粘结凝聚的过程,分自由絮凝与接触絮凝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沉淀池中,而后者发生在悬浮澄清池或接触滤池中),生成的矾花在沉淀、过滤等水处理过程中起着强化和提高处理效率的作用。 1.2絮凝沉淀法工艺特点 絮凝沉淀法絮凝体成型快,活性好,过滤性好;不需加碱性助剂,如遇潮解,其效果不变;适应PH值宽,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处理过的水中盐份少;能除去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对水的污染;有效成份高,便于储存,运输。 2.砂虑法 2.1砂虑法概述 水和废水通过粒状滤料(如砂滤中的石英砂)床层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可渗性介质(过滤介质),固体颗粒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液体和固体的分离.其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就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中,这种通过粒状介质层分离不溶性污染物的方法称为粒状介质过滤。石英砂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常温

中水处理方法

1.几种中水处理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通常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即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发展到目前,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有: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简称生化法)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地→过滤→消毒→出水。 ●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可以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塔、土地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法等方法。 1、活性污泥法(1)鼓风曝气:即排流式曝气,将压缩空气不断地鼓入废水中,保证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氧,以维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水中有机物,以达到净化污水效果。(2)机械曝气:即表面曝气,利用装在曝气池内的机械叶轮转动,剧烈搅动水面,使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供微生物生命活动,进行生化作用以达到净化污水效果。(3)纯氧曝气:它是按鼓风曝气方法向水中吹入纯氧,以提高充氧效率,从而加快污水净化速度。(4)深井曝气:般用直径为0.5~6.0m,深度50~60m的曝气装置,利用水压来提高水中氧的转移速率,以提高其净化效率。 2、生物膜法(1)生物滤池:使废水流过生长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通过两面间的物质交换及生化作用,使废水中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目的。(2)生物转盘:由固定在一横轴上的若干间距很近的圆盘组成,不断旋转的圆盘面上生长一层生物膜,以净化废水。(3)生物接触氧化: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于废水中,并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入空气,使废水中有机物降解,以净化废水。 3、生物氧化塔:利用水中微生物的藻类、水生植物等对废水进行好氧或厌氧生物处理的天然或人工塘。 4、土地处理系统(1)土地渗滤:利用土壤膜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过滤、吸附、微生物分解等)来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水、肥来促进农作物、牧草、树木生长。(2)污水灌溉:主要目的为灌溉,以充分利用净化后的污水。 5、厌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如甲烷微生物等)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净化水目的,同时产生甲烷气、CO2等气体。厌氧生化处理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污泥硝化处理。 ●物理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通常是指由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或指包括物理过

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要点

《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柴剑雄 学号: 021411114 指导教师:张霞

随着我国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用水、城市、农村生村和生活用水需求量激增,工农业污水、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对于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我国来说,水资源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农村出现了用水荒,水资源供应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障碍因素。为了满足现代工农业、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要,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还含有重金属、细菌等有害、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水的利用效率。因此,有必要采取技术手段在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一)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生物处理法、膜处理法和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人工湿地深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 (BAF) 等生物技术。人工湿地深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农村污水、工业行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由于污水处理厂是采用传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因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不但含有重金属、细菌等有害、有毒物质,而且污水中的一些物质不能处理干净,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P 含量为 6—10mg/L 、NH3-N 含量为 15—25mg/L、BOD5含量为 20—30mg/L 、SS 含量为 20

—30mg/L、COD含量为 60—100mg/L。采用人工湿地深处理可以实现景观与处理效果相结合的良性循环,通过种植了美人蕉、芦苇、富贵竹、空心菜等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去除氨氮等成分,通过种植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稗草、藨草、黄菖蒲等植物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等。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是在充氧的污水池中填充填料,用生物膜布满填料,污水以固定流速以埋没生物膜的方式,在微生物作用下除去有害物质的污水深处理方式,应用于农药、石油化工、纺织、印染、食品加工、轻工造纸和发酵酿造等工业废水以及二级出水、生活污水的深处理,去除铁、锰、亚硝酸盐、氨氮等物质;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生物滤池底部或下部加设曝气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处理的污水基本上能够达到杂用水的标准。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中的膜处理法和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混凝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臭氧法、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等。这些污水深度处理技术适用的范围不同,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因此,在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各种处理技术的技术特点,扬长避短,综合采用,为污水处理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在污水预处理及主处理的基础上,对二级处理水用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及膜处理法去除二级出水中存留的细菌&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及有毒物质,从而达到污水的回收和利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其典型处理流程如表:

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第35卷 第6期2003年6月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HARBIN INS TITUTE OF TECHNOLOGY   Vol .35No .6 June ,2003 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刘淑彦,王秀蘅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 要:常规的给水处理工艺以去除浊度和细菌为主要目的,对有机物尤其是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很低,因此有必要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净化.通过对目前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分析,提出采用臭氧、活性炭和膜联用深度处理技术,供给管道直饮水是目前我国城镇供水的必然趋势.关键词:饮用水;深度净化;臭氧;活性炭;膜中图分类号:T U9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67-6234(2003)06-0711-04 S tatus an d develo pment trend of ad vanced d rinking water treatment tech nolo gies LI U Shu -yan ,WANG Xiu -heng (School of M unicipal and Enviro nmental Eng 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 y ,Harbin 150090,China ) A bstract :The aim of the no rmal treatment of drinking w ater is to remove turbidity and bacteria ,but it is not efficient to remove o rganism ,especially to dissolve organism .The necessity to advance treatment of drinking w ater throug h analyzing the recent w ater quality status of municipal w ater supply in China .Ac -co rding to application and study actuality of advanced treatment technology ,imperative to treat drinking w ater w ith activated carbon ,ozone and membrane through dual system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ozone ;activ ated carbon ;membrane 收稿日期:2002-04-29. 作者简介:刘淑彦(1956-),女,高级工程师. 我国自来水处理工艺90%以上仍采用20世纪初形成的混凝、沉淀、过滤和加氯消毒的常规工艺.这种工艺是建立在有合格水源的基础上,以去除浊度和细菌为主要目标,对有机物尤其是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很低(20%~30%).2000年,我国7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普遍存在有机污染,各流域干流仅有57.7%的断面满足我国供水水源Ⅲ类水质的标准[1];新的病原微生物隐孢子虫、微孢子虫尺寸小(1~5μm ),很难用常规过滤技术去除,而且对加氯消毒有很强的抗性[2] ;含有机污染物的水经加氯消毒后还会产生有机卤化物等“三致”物质.供水水质的下降严重危害健康,已引起供水行业和居民的极大关注. 1 饮用水深度净化的目的与对策 改善饮用水水质有两条途径:一是控制污水 的排放量及提高污水处理率,保护饮用水源[4]; 二是强化处理工艺对受污染水源进行深度处理.经过深度净化后的饮用水应去除三卤甲烷等有机污染物,不危害健康;去除病原菌和病毒,不引起传染性疾病;硬度和矿质元素含量适当,有益健康 [5] . 我国不宜将深度净化工艺设于自来水厂,因 为要在所有水厂加设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和运行费用相当可观.如加设臭氧活性炭工艺会使自来 水厂的基建费用增加50%[4] ,且市政供水中只有 2%用于生活饮用,其余为工业和消防等用水,全面提高市政供水水质是不经济的.再者,我国中小城市陈旧的铸铁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也会对深度处理的出厂水造成二次污染.在小区设置集中净化装置供给管道直饮水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取用便利,卫生可靠,已在哈尔滨、上海和深圳等地推广应用 [6] .广州市政府明文规定新建小区和 公共场所必须配套分质供水系统[7]. 我国目前的分质供水方式是在厨房设置一根深度净化水管,供给烹饪和饮用水.其余生活用水

2016年HTML5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6年HTML5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1HTML5, 最新一代网页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5) 1.1专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HTML5 (5) 1.1.1HTML5动态多媒体交互特性契合移动互联网标准 (5) 1.1.2国际互联网组织、移动厂商与各大浏览器巨头积极参与推动HTML5标准的最终确立 (6) 1.2HTML5搭载微信平台实现二次爆发 (8) 1.2.1首次国外投资失利,却借国内微信平台实现二次爆发 (8) 1.2.2二次爆发成功时机俱备 (12) 1.3HTML5改变网页前端内容呈现形式及产品分发渠道 (15) 1.3.1网页内容形式由动态图片向视频制作演变 (15) 1.3.2应用商店渠道商角色弱化 (16) 2移动互联网端多场景应用 (17) 2.1HTML5营销助推移动营销新增长 (17) 2.1.1移动营销新形态---HTML5营销 (17) 2.1.2HTML5的网页多媒体交互特征契合移动营销 (19) 2.1.3营销传播路径实现病毒式营销闭环 (20) 2.1.4行业格局初显,内容端由动态图片交互视频转换 (23) 2.1.5HTML5营销企业:易企秀与兔展 (24) 2.2HTML5游戏是游戏行业新的绿洲 (25) 2.2.1手游后的新蓝海----HTML5游戏 (25) 2.2.2HTML5游戏占巨大流量渠道,即点即玩即分享解决用户痛点 (27) 2.2.3中重度和社交化发展方向,多渠道分发 (28) 2.2.4新一轮游戏行业市场启动 (33) 2.2.5HTML5游戏企业:白鹭科技--引擎平台联运商 (33) 2.2.6国外HTML5游戏厂商研发先行,发行商数量集中 (35) 2.3HTML5视频有效替代FLASH,实现跨平台网页视频直接调用 (36) 2.3.1移动互联网视频增长迅速,流量占比过半 (36) 2.3.2FLASH是PC视频编码霸主,HTML5从移动端实现逆转 (37) 2.3.3HTML5契合移动互联网视频需求,巨头支持 (40) 2.3.4HTML5除占领FLASH存量市场,还形成新的增量市场 (42) 2.4HTML5嵌入APP实现HYBRID APP与轻应用平台结合的形式 (43) 2.4.1类似PC端桌面应用向浏览器转换,移动端也经由native app向web app的转换 (43) 2.4.2Web app实现hybrid app与轻应用平台相结合的形式 (44) 2.4.3微信小程序是仿HTML5语言改编的特殊封闭系统 (46) 3HTML5是移动终端新绿洲,WEB领域新蓝海 (48) 3.1HTML5发展趋势展望 (48) 3.1.1设备端由移动设备终端向物联网设备渗透,跨多种平台终端 (48) 3.1.2垂直领域细化 (49) 3.1.3与3D/VR/无人驾驶新技术结合,提升用户体验 (50) 3.2HTML5资源整合企业 (51) 3.2.1云适配:移动办公领域全平台方案解决商 (51) 3.2.2火速轻应用:全平台资源整合 (54)

常用水厂深度水处理技术解析

常用水厂深度水处理技术解析 1中山市供水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03;2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3 【摘要】对目前常用的水厂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深度氧化法和膜过滤法的技术原理、研究进展与应用特点,为供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提高 饮用水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厂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进展 0引言 水厂饮用水处理技术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应急处理和深度处理[1]等,常规和应急水 处理以物理沉降法、化学混凝法和生物分解法等相互搭配的多级联合处理最为常用,主要目 的是除去悬浮颗粒、胶体和微生物等,往往不能除去特征有机污染物,所以还需合适的深度 水处理进行补充。 按技术分类,目前常用深度水处理可分为活性炭技术、深度氧化技术与膜分离过滤技术等。国内外对于深度水处理技术已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与生产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 本文综述了常用水厂深度水处理技术,分别介绍了各自具体处理方法及优缺点,为供水企业 的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活性炭吸附处理 活性炭技术原理是利用石墨微晶不同孔径结构的物理吸附能力,以及表面极性含氧有机 官能团的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对有机污染物分子进行吸附。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物化性 能稳定、经济易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化工催化、废气吸收等工业与生活领域。根据材料制备来源不同可将活性炭划分为果壳碳、煤质碳、木质碳和骨质碳,其中果壳碳因 孔径最小而得到较多关注。根据材料存在形态不同可将活性炭分为颗粒碳、碳纤维与粉末碳 活性炭的性能表征手段一般参照国标(GB/T 12496.6-1999)和相关行标(DL/T 582-2004)规定,以粒度、表观密度、灰分、pH、漂浮率等作为物理指标,以对碘、亚甲基蓝和苯酚或木 质素、单宁酸等吸附值测定作为化学指标。供水处理活性炭应具有吸附性好、机械强度高、 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345-2010《生活饮用 水净水厂用煤质活性炭》。实际应用中较少采用单一活性炭吸附处理,目前活性炭发展趋势 一是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吸附能力,如在活性炭表面复合一层生物膜制成生物活性炭、 利用一定功率的微波辐射改性等;二是进行活性炭再生以提高使用效率,可用方法有催化氧 化法、药剂洗脱法、高温加热法等;三是采用活性炭与其他深度处理技术的联用,如已得到 成熟应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该技术先对饮用水进行臭氧处理,将高分子有机物分 解为小分子如CH2Cl2、CHCl3等,再通过生物活性炭滤池吸附臭氧处理产生的小分子产物, 既弥补了臭氧处理无法解决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的缺陷,又提高了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 量和工作寿命。 2深度氧化处理 深度氧化处理技术[3]是指在声、光、电、催化剂等因素作用下产生自由羟基(?OH), 从而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或完全矿化为小分子化合物,该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催化氧化、光催化 氧化、湿式氧化、超声空化和电化学氧化等,具有降解效率高,环境友好,普适性强等特点。 Fenton法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深度化学催化氧化处理。Fenton法因强氧化试剂 (Fe2+/H2O2)及其发明人Fenton而得名,在广义上是指采用光辐射(UV)、催化剂 (C2O2-4、EDTA)、或电化学手段,使得H2O2产生较强自由羟基以氧化有机物,且Fe2+还

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上课讲义

“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多种介质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是我公司在消化吸收日本“四万十川方式”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武汉市外专局引进日本原创发明人和相关日本研究学者,经过应用实践和总结,根据我国国情开发研究的成果(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 该技术在“土壤净化法”的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采用本地天然材料和废弃材料,研发出具有自净功能的“不饱和炭”、“脱氮材料”和“除磷材料”等多种介质的填料,组成复合填料床。通过特殊的曝气系统在填料床中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交替的环境,达到脱氮和除磷的目的。处理城镇污水后的出水优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技术名称STCC寓意:ST代表standard(标准),第一个C代表combination(组合),第二个C代表carbon(碳) ,STCC意即“标准化组合的、以碳系材料生物滤池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 S TCC技术工艺流程图 技术说明

1、自然流动式运行,正常运行中仅用一台污水泵和一台鼓风机,动力设备极少运行成本低廉。省去了常规污水处理技术使用的刮泥机、吸泥机、滗水器等操作复杂的大型耗电设备,大大节约了能耗。 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折回式流动,让净化填料与污水充分接触,既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净化效率,又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 3、厌氧生物高效脱氮除磷,避免了常规化学脱氮除磷的二次污染和高运行费用问题。 4、特殊的填料“架空式”结构,保证了水流的畅通和污泥的聚集、沉淀,有利于剩余污泥的提取。 5、池体结构可根据来水浓度和出水要求的不同,自由拆分组合。 6、结构紧凑,全封闭式运行,没有臭气和噪声的二次污染,便于屏蔽或埋入地下,完全改善了现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观瞻。 7、结构形式灵活,根据水量大小可采用钢砼、也可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针对不同污染源,就近因地制宜进行治理,节省大规模管网建设费用。 8、全自动电脑中心控制系统,“无人值守式”运行,操作简便。 技术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