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西省高三上册历史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三上册历史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三上册历史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分)(2019·蚌埠模拟) 侯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在唐代保存着诸如恩荫、从军、荐举、捐纳等选官的途径,不必经科举的就有20种,名额达15万余众。唐政府此举是为了()

A .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 . 选拔才德兼备的政治人才

C . 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D . 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

3. (2分) (2016高二下·大庆期中) 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

A . 秦朝的三公

B . 唐代三省长官

C . 明代大学士

D . 清朝军机大臣

4. (2分) 1956年1月25日,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1956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27条为:“除四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一自此,麻雀成为“法定”被消灭的对象。195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用“动人的奇迹”来形容这场“麻雀战”。有学者统计,截至1958年11月上旬,全国各地共捕杀麻雀约19.6亿只。这场“麻雀战”是

A . 科学的决策,丰硕的成果

B . 中共八大理论的正确实践

C . 提高农业粮食产量的必要手段

D . 党内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5. (2分)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英国经济在世界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是

A . 造船业和金融业

B . 纺织业和造船业

C . 冶金和航运业

D . 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

6. (2分) (2017高一下·大石桥开学考) 郑国渠的兴修是在()

A . 秦汉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7. (2分) (2017高一上·和平期中) 《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A .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B . 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C . 最早限制贵族特权的法律

D . 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8. (2分) (2017高一下·铅山期中)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但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 . 上述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 . 清政府大力扶植沿海企业

C .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 . 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9. (2分) (2018高二下·思南期中)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 . 杜牧

B . 孟浩然

C . 杜甫

D . 白居易

10. (2分)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11. (2分) (2017高一上·包头期中) 在观看古装戏时你会经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从理论上讲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周武王

12. (2分)有学者认为,康有为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己经预示着后面将有更加猛烈的风潮,不仅包括政治革命,而且包括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 . 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 . 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 . 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 . 维新变法更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5分)

13. (20分) (2019高二下·醴陵期中)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会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

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而……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因素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

14. (5分) (2017高二下·宜昌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处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家里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

阅读理解材料,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简明扼要。300字以内)

15. (10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

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16. (10分) (2017高二下·广东月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命和及其济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金币。”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里,郑和奉成祖“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议变其夷习”的使命,率领强大的船队多次(七次)远航亚、非沿岸各国。……以其浩大气势与精锐部队,平定了骚扰海上贸易的强盗海贼如消灭海盗陈祖义,结束了东南亚国家间的纠纷与动乱如粉碎锡兰王亚烈苦奈儿的阴谋。“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赣之以安业”。所到诸国,通过诏谕方式对各国大量“赏赐”丝绸、瓷器、金银等物资;各国以“贾方物”形式把当地土特产品犀、象、琥珀、胡椒等传入中国。

郑和下西洋,中国通往南洋各国的海上交通完全被打通,明王朝“国威远播”,对华侨迁徙南洋、开发南洋产生了重大影响。南洋各地(东南亚地区)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有关郑和的传说和遗迹如“三宝山”“三宝洞”等,形成了“郑和崇拜”。——摘编自谢本书主编《历史文化资料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土地租佃制出现的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东南亚地区崇拜郑和、纪念郑和的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5分)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答案:16-2、

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