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山西省代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整顿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近几年来,我局在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出色的完成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总结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构建领导责任体系

一是明确领导责任。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长期以来,我局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当成为民办实事的“一把手”工程,我局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局长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相关科股室按职能明确分工,基层所队把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了具体岗位和人头,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兵把守、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领导机制。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了有明确的市场整治目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有明确的工作任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议事制度、定期分析制度、工作协调制度、情

况报告制度,建立起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导责任机制。

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按照有权必有责、有责必履行、失职必追究的原则,我县局与辖区食品经营户层层签订行政监管责任书,实现了“四明确、两不漏”的管理目标。即:明确安全责任人员,明确监管责任区域,明确监督管理范围,明确监督管理任务;坚持做到管理对象一户不漏,管理人员一个不漏。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及其领导干部,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坚决实行年度领导班子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测评一票否决,直至给予纪律处分。

二、依法监管,创新制度,构建行政监管体系

一是坚决落实制度,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到位。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靠人员,二靠制度。我局在认真学习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监管与执法打假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精心安排部署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所、队为成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结合实际起草了《关于代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向县政府进行了专题报告。按照省、市局关于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整顿和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行动”两个方案,以“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为工作思路,继续狠抓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先后制定了《食品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监督检查方案》、《开展“五一”劳动节期间食品质量专项抽查和执法打假集中行动方案》等。

二是积极创新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为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使各辖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各负其责,我局制定出台了以食品质量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质量区域监管责任制》。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为了使巡查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便于基层监管人员和协管人员开展巡查工作,提高巡查工作质量,帮扶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我局相继制定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巡查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食品质量安全巡查工作的开展和食品质量的提高。今年上半年,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管理,使其在辖区充分发挥有效协管职能,制定了《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工作管理制度》。按照省市局对食品质量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工作规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以上规章制度及方案的制定实施,为整个专项整治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健全网络,开拓创新,有效保证食品消费安全。

一是健全监管网络。根据《食品加工业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质量区域责任制(试行)规定,按照摸清和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业“六清楚”,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实行分类动态管理的要求,全面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按照进村、进厂、进企业的“三进”工作要求,克服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组织专项小组全面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业普查档案。截止目前,我县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业51家(小作坊31家),全部签订了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承诺书,

其中4家企业6个产品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部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实行了定区域、定企业、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的“五定”工作模式,划分责任片区6个,根据普查建档数据,对照企业的质量安全状况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质量安全等级。将辖区企业分布、企业分类、监管责任分解、产品质量警示等内容绘制成各种图表,为监管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食品专项整顿工作中,我局特别加强了小作坊的监督管理,依照《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认真落实了10项监管措施。建立了企业档案;签订了承诺书;制定了监管制度;对产品限定了区域销售;依照规定对产品进行了强制检验;严格食品生产许可证考核;严厉打击小作坊违法生产行为。捣毁生产劣质香油制假窝点2个,依法取缔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小作坊18个。2006年同200 5年产品合格率相比较,平均提高13.6%。

二是健全宣传网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在各级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典型大要案件公开曝光制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及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典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不法经营者。我局还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深入农村、深入企业向广大消费者和食品经销者发放了“食品安全警示牌”,在警示牌上公布了各辖区监管人员姓名、联系电话和“12365”举报投诉电话,受到广大农村消费者和食品经销者的普遍欢迎。并在质量

月活动期间正面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氛围,提高消费者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是健全帮扶网络。我县工业基础相对落后,食品生产更是以小型、小作坊为主。为了帮扶基本具备条件的食品企业取证,提高我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局成立了质量安全专项服务队,下基层、进企业帮扶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完善生产工艺,促使企业达到取证要求。如:代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在2006年申证时,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编写质量手册,申证材料无法报送,影响了取证工作。面对企业的困难,我局及时免费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服务,帮助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培训人员,指导实验室建设等,使该企业2006年底顺利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我县4家企业在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中,都得到了我局的积极帮扶。

四、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局在食品安全质量监管工作中注重抓重点、抓难点,狠抓涉及食品质量安全大要案查办,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抓重点区域监管。目前全县食品生产主体51户,全县流通领域食品经营单位103户,其中食品零售商店占很大比率,从区域分布看,城镇和农村大体各占一半。为此,除了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查无照生产经营行为外,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大中型食品经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小食品店、小作坊等。一是坚持“五不放过”。组织精兵强将成立执法小分队,以城乡结合部、农村小食品店为重点,村村过、户户入、店

店查,进行拉网式排查,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规案件,规范了经营行为。二是抓重点食品监测。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质量市场准入制度,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加强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粮、油、酒、蔬菜、水果、熟肉制品、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调味品、水产品、农产品、儿童食品、保健品等15种重点食品的监督检查。三是抓重点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及时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围绕食品销售旺季和夏季饮品、月饼集中销售及时组织专项执法检查。我局执法人员节假日不休息,坚持日常巡查,密切监控食品市场动态,尽心尽责,在维护消费权益和食品安全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还根据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主动组织专项检查。四是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对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近年来,我局查处了一大批食品违法案件,较为典型的主要有:我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捣毁一销售假冒名酒黑窝点,现场查获五粮液、山西老白汾洒30多箱,案值达4.9万元,没收大量假冒商标标识包装。为了有效的遏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非食品原料、添加剂进行食品加工,我局出动执法人员55人次,对全县的51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对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进行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打击,减少和消除了食源严厉打击利用有毒有害物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我局一举捣毁一销售假冒“柑粉饮料”的窝点,查获并没收假冒“乐”字牌柑粉饮料5000余袋。在市场准入产品专项检查中,我局查获无食品质量安全QS标志的肉制品3000余袋,桶装饮用水200余桶,假冒调味

品200件,伪劣奶粉1000余袋等无证产品,有效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抓好四项工作,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见到实效。

第一,加强食品监管队伍建设。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现场检查的能力,构筑起食品安全的防线,我局以监管人员为重点,专门建立了巡查制度和巡查纪律,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要求监管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必须做到文明执法、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第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新购置执法专用车一辆,数码摄相机一部,加强食品监管的能力;二是围绕食品安全监管,投资16万元增加食品检验室仪器设备。在原来仅能对食品检验理化指标的基础上,现能检验卫生指标,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开通1 2365投诉电话,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

第三,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信息档案库。通过“走村串户入企”

的办法,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统一录入电子档案,做到企业数量、质量状况、人员素质、生产设备、证照等底清数明,并实行“四图”:即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企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高危食品重点监控图,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监管。

第四,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责任制。对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质量安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将辖区企业分为6个责任区,实施定企

业、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区域的五定监管模式,由专人负责对企业实施巡查、回访、监督抽查。要求日常监管工作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质量安全指标不达要求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的不放过。不仅如此,我局高度重视监管网络的建设,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设立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6名,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凡有食品生产企业和家庭作坊的村庄各设一名信息员,作为我局的监管“耳目”。对举报揭发有功的协管员、信息员一律予以300-500元的奖励。这样就确保了监管职责履行到位,对辖区食品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的监管到位,构筑起了食品质量安全的强大防线。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食品加工业的质量安全状况整体有了改善;食品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假冒伪劣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安全自律意识得以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今后我局将从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进一步下工夫,切实加大治本力度,巩固和深化整治工作成效,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质监工作新局面。省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人民群众营造食品放心消费环境,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内外关系,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食品安全的整治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以实现食品安全无忧、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对食品源头污染治理力度,紧紧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分类监管制度、商品承诺制度,强化市场巡查、重点商品抽查、专项整治、企业自律及社会监督、餐饮量化分级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由实体性监管转变为程序化监管,由以打为主转变为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新路子。为消费者营造了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量大、头绪多、情况复杂,而又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只有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才能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切实提高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聊城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多次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并成立了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市长为副组长,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市政府分管市长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之间签定了《2006年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制,进一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使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二是积极协调,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广饶劣质奶粉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2006年聊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聊城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对于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加大了工作力度。同时,我们依托我市的刑事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加强沟通与联系,积极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最大限度的发挥联合执法威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产品源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一是制定国标、省标和地方行业规程110余种,建立县级农产品监测中心3处,市级监测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各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点也基本建立了农产品质量速检站点。二是我们从实施产地认定入手,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3个系列9个品种,生产基地1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82个,基地54个,面积125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今年以来,全市3次抽检了60余个绿色食品、无公害品种,全部达到合格标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7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1000余份,展卖放心农资20余吨。开展了三次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活动。全市农业系统出动执法人员8817人次,检查企业808个(次),整顿市场881个,立案查处940起,结案853起,共查获农药33.35吨,化肥724.85吨,捣毁制售假窝点9个,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500万元,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为有效控制食品源头污染,进一步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质监部门不断加强对工作力度,一是严格食品企业监管程序。建立了全市692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电子质量档案,把企业分为4个不同监管等级,按照食品日常监管“六统一”的要求,进行不同频次的现场巡查、定期检查,严把食品出厂关。今年以来共巡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7600余次。二是明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市局与各县级局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各县级局与区域监管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乳饮料、含苏丹红食品、纯净水等食品质量专项检查,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248家,查处食品质量违法行为294起。四是严格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共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82家,审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材料220份,为企业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咨询780人次,有43家企业获得了48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对204家企业进行了年审、回访和发证后的监督工作。五是制定了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对食品安全事件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是全面实施流通领域商品准入,严把食品准入关口。今年以来,工商部门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分步实施了流通领域商品准入。根据大中型流通企业辐射面广、示范带动效应强的特点,我们首先在我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实施了商品准入,并逐步在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流通企业和摊位在50个以上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全面展开,制定了《聊城市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实施方案》、《聊城市流通领域商品准入暂行规定》、《聊城市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考核办法》。对16家试点企业进行了考核验收,分别授予15家企业“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示范单位”、“流通领域商品准入工作合格单位”等荣誉称号进行了表彰,带动并促进了商品准入工作的开展。二是开展专项整治,严打违法行为。根据《聊城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及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2006年聊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工商部门结合实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消费人群,定期或不定期的

开展了“儿童食品”、“夏季饮品”、“奶制品”“双节“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一经发现,从重处罚,决不姑息,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 605 起,查扣假冒伪劣乳制品3174箱、注水肉3222公斤、过期变质食品5187公斤;查处食品商标侵权案件100余件,收缴、销毁商标标识6万余件(套),罚没款86万元。通过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教育和警示了广大经营者,震慑了违法分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完善巡查机制,加强动态监管。为使食品安全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及时而准确把握食品安全状况,使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完善了市场巡查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综合监管责任制,重新划定监管区域,以监管示意图的形式明确各监管人员的监管区域、监管内容,责任到人;辖区工商所长与监管人员逐一签定了辖区监管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了监管人员的监管意识和责任心。突出重点,严格巡查方式。工作中,我们把经营业户的经营资格、商品质量、进货渠道作为市场巡查的重点内容和环节,以“六查六看”为巡查的主要方式进行巡查。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违法经营者依法处罚,并对其不良行为记入档案。同时,把食品安全监管与诚实守信、商品商标、广告等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食品质量在流通领域的全方位的有效监管。四是推进自律建设,形成齐抓共管。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工商部门根据行业类别分别聘请了联络员,并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成立了行业协会,加强了经营者自我监督与互相监督,大大降低了违法行为的发生空间。同时,工商部门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通报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治理措施,做到了经营者自我监督与行政监督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工商“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做到了人性化监管。五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以“工商所属地综合监管责任制”为基础,全面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制定出台了进货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制度、信用公示制度、食品安全紧急预警制度等各项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年度考核,保障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进行,增强了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对食品经营者

按照信用度和风险度实施了分级管理制度,按照信用度将经营户分为A、B、C、D,按风险度将经营户分为甲乙丙三个信用等级,并据此建立经济户口动态档案,片区监管人员人手一份“卡片”式台帐(一个食品经营户一张卡片),根据巡查情况及时将信用和风险情况录入微机,对信用及风险度有变化的随时更换卡片。上述制度的建立,突出了重点,加强了对失信和严重失信的经营户的监管,即降低了监管成本又提高了监管成效。

(四)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章立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6年聊城市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监督所长和各县(市、区)卫生局长为成员的聊城卫生系统食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聊城市卫生系统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人员。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加强卫生许可规范化治理,严把卫生许可关。为切实加强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行为,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正式启动了“卫生监督执法1号行动”,集中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力量,统一行动,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重点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的中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持证情况、场所卫生条件、生产经营范围、内部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予以了查处。同时实行了卫生许可责任追究制度,对不符合发证条件的食品经营单位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活动期间,共出动监督力量1593人次,监督专用车辆302辆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593家,超市等各类食品经营单位4670家,处罚总户数402户,其中警告358户,罚款161户,罚款金额计10.92万元,吊销卫生许可证4个,责令停产15户,取缔27户,查处不合格食品400余公斤。三是大力开展保健食品的专项整治。卫生部门以东阿、阳谷、莘县三县

为重点,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全面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及时清理和纠正了部分企业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开展了对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的监督检查。对经销保健食品的商场、药店、保健食品专营店等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在标签、说明书中宣传疗效和其他特定保健功能的不合格保健食品进行了严历查处。开展了保健食品添加未经批准的原料、添加剂、药物等非食品原料的专项执法检查。四是开展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及乳制品的专项整治。严格按照《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对在检查中不符合要求的两家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意见书。并对未经卫生许可的违法生产乳制品饮料的企业进行了严历查处。开展了打击劣质奶粉的专项检查。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发出要求查处劣质奶粉的通知后,卫生部门紧急部署了对劣质奶粉的专项检查工作,各县(市区)按照要求开展了监督抽检,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集市销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进行了抽查,并将可疑奶粉一律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验。五是餐饮业和学校、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为进一步加大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和食盐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结合我市实际,卫生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卫生监督执法3号行动的通知》(聊卫监[2006]3号),确定在全市开展以餐饮业、集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卫生监督执法3号行动”(简称“卫监3号行动”)。一是严格按照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对餐饮业和学校食堂进行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等级,集中开展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和B级以下餐饮单位监督检查。截止目前,我市有13家A级餐饮单位通过省卫生厅验收,并在卫生监督网上进行公布,60余家B级餐饮单位通过了市级验收,充分调动了广大餐饮单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开展了食盐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内容为碘盐加工企业是否取得卫生许可、场所卫生条件、卫生防护、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餐饮单位使用加碘食盐情况,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劣食盐行为。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监管。我市属农业市,市区建筑工地招用的农民工,距家较近,习惯是早来晚归,自行解决早餐,绝大多数无工地食堂。

卫生部门会同建设部门,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心“三农”问题的高度,将建筑工地卫生监督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对工地内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加强食品卫生和防病知识宣传,从技术指导入手,规范食堂经营行为,同时,对距工地较近的餐饮小吃店,加强了卫生监督检查,确保农民工饮食安全。

(五)畜禽定点屠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市生猪定点屠宰办公室不断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了《聊城市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实施方案》,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注水肉、病死肉上市销售,为全面推进放心肉工程,市政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城区实行生鸡定点屠宰,制定下发了《关于在聊城城区实行活鸡定点屠宰制度的通知》(聊政办发〔2005〕46号),在城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我市的肉类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按照省政府要求,市、县、乡镇三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全部组建到位。乡镇依托食品药品监管所,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村级药品信息员增加了食品监督信息职能,从而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盲区、全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食品监管网络,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初步解决了农村食品监管无机构、无人员、信息不畅、监管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抓手”作用。牵头起草了《聊城市政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06年聊城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主动组织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密切关注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在元旦、春节、高考、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和广饶县劣质奶粉、福寿罗等引发的紧急事件期间,及时做出反应,会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二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着眼于提高我市食品产业信誉,市政府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确定

了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单位和行业,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和先易后难、先点后面条块结合扎实推进的原则,制定了《聊城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信用评价为重点,建立了监管部门信用档案和企业经营档案,初步建立了信用管理、信用征集、信用披露、信用奖惩等制度,通过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聊城市的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开展调研,积极为政府献言献策,组织开展了聊城市食品安全现状和监管工作情况调查,香精香料在酒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调查,并形成了调研报告,通过市政府调研室以参阅件的形式发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提供了依据。四是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信息。根据《聊城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信息的整合,今年共联合发布食品安全信息12期,使食品安全信息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共享。

三、加强宣传力度,引导正确经营与消费,营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产品质量月、《食品卫生法》宣传周等活动期间,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引导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食品消费信心。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始终与新闻媒体保持良好密切的联系。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部门的作用,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在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电视台播发专项整治内容信息和报道二十余篇。我们还利用“聊城卫生工作简报”、“聊城食品安全信息”报道各县(市、区)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情况,客观反应问题和解决措施。并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和食源性疾患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公告,对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通报。禽流感期间,及时通过聊城日报、晚报发布了预警公告,广泛宣传预防人感染禽流感的知识,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截止到目前,

共发布各种信息二十余期。一方面通报了工作情况,同时,为我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起到警示作用,也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还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张贴宣传画、现场讲解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了广大市民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并印制了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同岗位的卫生制度,张贴上墙,起到警示从业者,保护消费者的作用。积极推进12315双进工程,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为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开展的12315进农村活动,全面开展实施了“12315进农村、进社区”和“12315进商业门店”的双进工程。在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设立了“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统一站点名称、工作职责和登记文本,使农村消费者由过去的被动维权向主动维权转变,由单靠消协部门调解维权向执法维权转变,由主要维护个人的消费权益向维护农民整体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在每个县、市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监控点,聘请了监督员并制定了工作职责,随时监控食品安全情况,从而在全市建立起了“食品安全保障监控网络”。12315双进工程的开展,食品监控网络的建立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监督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一个中心、三级网络、四级办理、联动执法”的“12315”行政执法体系和社会监管网络,实现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到位。

四、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散、乱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企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食品生产环境和技术力量还不能达到要求。食品质量存在一定隐患。

(二)城乡接合部的食品安全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城乡接合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大部分流动性强,给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食品质量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对食品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较弱,要继续加大对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牢固`树立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生产经营环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平台 解决方案

目录 1概述 (5) 2建设目标 (6) 2.1系统应用群体 (6) 2.2系统设计原则及规范 (7) 2.2.1系统采用B/S架构 (7) 2.2.2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7) 2.2.3经济实用性原则 (7) 2.2.4可行性和可靠性原则 (7) 2.2.5安全性设计 (8) 3系统拓扑图 (10) 3.1平台运营环境软、硬件配置 (10) 3.1.1平台运行环境 (10) 3.1.2硬件环境 (11) 4系统功能结构 (12) 4.1后台管理系统 (12) 4.1.1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 (13) 4.1.2日常监督信息管理系统 (15) 4.1.3行政处罚信息管理系统 (15) 4.1.4监督抽检信息管理系统 (16) 4.1.5安全事故信息管理系统 (17) 4.1.6食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18) 4.1.7投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 (20) 4.1.8机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21) 4.1.9综合分析信息管理系统 (23) 4.1.10企业信用评定管理系统 (28) 4.2手机执法终端 (29) 4.3电子台帐监管 (30) 4.4食品安全门户网站 (30)

5项目实施 (32) 5.1项目解释 (32) 5.2项目主要实施者 (33) 5.3项目实施原则 (33) 5.3.1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 (33) 5.3.2实用原则 (33) 5.3.3知识原则 (34) 5.4项目实施 (34) 5.5系统实施周期 (34) 5.6项目实施小组 (35) 6项目培训 (36) 6.1培训概述 (36) 6.1.1培训方式 (36) 6.1.2培训环境 (36) 6.2培训内容 (37) 6.2.1管理培训 (37) 6.2.2操作培训 (37) 6.3培训要求 (37) 7技术支持与服务 (38) 7.1中国联通公司服务机构设置 (38) 7.2服务提供 (38) 7.2.1服务内容 (38) 7.3服务响应 (38) 7.4电话支持服务 (39) 7.5电子邮件服务 (39) 7.6现场支持 (39) 7.6.1系统运行初期 (39) 7.6.2系统维护期 (40) 7.7客户回访 (40)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新举措,强调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认为,目前已有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监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该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管力度。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要下决心进一步规范,加大监管,建立一个可追溯的链条;同时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双管齐下,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表明了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月召开的第3次全体会议明确,今年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此前对食品安全犯罪也做了新的规定,加大了食品安全作假以及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打击力度,都说明了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更加重视。 "尤其应强调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国人

大代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指出,"从目前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生产的食品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食品主要瞄准了农村市场和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能力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规模化程度不高。据调查,全国共有10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近七成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仅3.7万家,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与食品生产企业小、散、多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则更为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尤其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控制。 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往往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从"田间"到"餐桌",我国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但在实践中,常存在各部门间责任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专家指出,针对监管混乱和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各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地方监督力度,明确责任,从源头抓起。 --食品安全监管尚存三大难题 陈立昶介绍,目前国家严控食品安全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地方监管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造成地方政府监管不力。 综合代表和委员的意见,食品监管在地方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实施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文件

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根据GB/T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 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及GB/T19001-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总结公司现状和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经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审核,现予批准发布实施。 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是规定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它向部提供关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本手册自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特此发布! 总经理:黄加斗 2014年7月1日

根据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需要,结合公司现状,任 命匡勇为公司食品安全小组组长,除现有本职工作上的职责外,还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 限: (1)管理公司的食品安全小组,并组织其工作; (2)确保食品安全小组成员的相关培训和教育; (3)确保按GB/T22000-2006要求统一指挥、协调建立、实施、 保持和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 (4)向总经理报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5)负责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络; (6)负责建立、外部沟通渠道和、外部审核活动; (7)分管公司生产部和品控部 (8)组织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并组织实施。 总经理:黄加斗 2014年7月1日

本手册由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制订和修改,经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本手册现行版本为A版,有效标识为THTY/SP-2014,是按GB/T22000-2006、ISO9000:2005和GB/T19001-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 本手册分受控与非受控两种状态,受控版本在封面受控状态栏有“受控”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如下: 手册“受控”本统一编号,登记后发放。发放围为公司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认为需要发放的人员或岗位。发放后由办公室负责跟踪,进行换页或换版工作,持有者应妥善保管。 手册“非受控”本根据需要,经总经理或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后发放。发出后不跟踪,不收回。手册的更改不通知“非受控”本的持有者。 手册的修改以换页或换版(整册更换)的方式进行。换页时办公室将修改页发给“受控”手册持有者,换页并经发放人验证后,手册持有者和发放人应分别在“食品安全管理手册换页修改控制记录”(见附录A)中“持有人”和“验证人”栏签字:换版时由办公室统一发放新版手册,同时收回旧版“受控”手册。

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X省食品安全条例》的具体要求,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有力举措,是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基础工程。为构建从“农田到餐桌”覆盖人民群众日常基本消费食品的“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按照《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X政办〔X〕317 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以“一品一码”(一个批次产品有唯一的追溯码)为总体思路,构建数据驱动、多方协同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打造统一的“ X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建立覆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终端销售、检验检测、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全覆盖全链条可追溯,保障广大群众饮食安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我区食品安全状况的稳步提升。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四个最严”。按照“四个最严”的标准,坚持食品安全党政主抓、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主官主责、人人主人责任体系,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严格督促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承 担食品安全追溯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履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管理职责,

用高标准参与建设“ X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二)坚持全程覆盖。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应确保在种植、养 殖、加工、销售以及餐饮服务环节全过程全链条,并全面覆盖到人民 群众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各类食品,包括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 品、禽产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酒、 调味品、食盐以及地产特色食品等。 (三)坚持多元共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建立产品追溯制 度,落实食品安全追溯主体责任;督促食用农产品源头(包括种植、养殖、 初级加工)环节提供有效准出凭证,督促食品加工企业在采购食用农产品原 料时查验有效准出凭证;督促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进入农产品批发市 场、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及主要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查验有效准出凭证, 把好准入关;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示范引领作 用;丰富追溯信息的社会应用,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强化社会监督, 实行市场倒逼,推进全行业改进和完善追溯体系。 待《X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出台后,各相关部门制定相应 规范性文件,并出台激励扶持政策。 (二)落实食品安全追溯工作标准规范 一是落实X省“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编码的地方标准。追溯编码

食品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建设项目 解决方案

第1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新型的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国家众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伴随食品产业飞速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世界各地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如最近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等;国内更是泛滥成灾,如早期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又如近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上海福喜等多起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已将我国推向食品安全重灾国之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下政府及公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多、小、散、乱”、“乱向丛生”是目前食品行业的真实写照,各部门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仍然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随着国家大部制改革方案的确定,食品安全监管工程的重任将落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头上。由于食品安全监管在国内外监管模式中,并没有一套完善且具有较高执行性的方案,因此,在食品的安全监管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面向需求、深化应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确保安全”。加强大食品安全监管建设也是“食品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化工作是衡量食品药品监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食品药品监

管系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保障和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是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各级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执法监督能力”的目标。 1.2系统目标 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为依托,构建食品药品监督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实现该系统与食药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无缝对接。力图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原有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行改革,从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的管理结构改变成立体的交叉组合的管理结构,构建高效的、科学的、现代化的重点商品监管平台。通过把横向的各项业务监管与纵向的各层级监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单一的登记、监管、稽查等单线食品监管体系,整合为统一综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将这个综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嵌入整体的日常管理业务体系中,未来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业务体系和监管环节实现联动,共同组成对食品经营活动全方位、立体的监督管理。将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管理规范融入信息化建设中,力图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任务繁重与监管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规范基层人员的监管行为,提升整体监管效能,把软约束变成硬约束,推动重点商品监管工作逐步朝着科学、规范、统一的方向发展。

什么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https://www.sodocs.net/doc/b88762761.html,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从而明确食品管理体系。下面就让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简单介绍什么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介绍 ISO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规定了一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结合公认的关键元素,以确保从食品链至最后消费点的食品安全。ISO22000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安全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通过整合多方负责人、多重方法和应用,ISO22000已经更加容易理解、运用和识别了。这使得它它成为了比之前整合多国的标准更有效和快速的一个进入市场的工具。 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

https://www.sodocs.net/doc/b88762761.html,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采用了ISO9000标准体系结构,将HACCP原理作为方法应用于整个体系;明确了危害分析作为安全食品实现策划的核心,并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所制定的预备步骤中的产品特性、预期用途、流程图、加工步骤和控制措施和沟通作为危害分析及其更新的输入;同时将HACCP计划及其前提条件-前提方案动态、均衡的结合。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标准相整合,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是一家专门为各级有志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档次的企业提供多方面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的咨询机构。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依托信息和技术优势,一直专注于从事企业认证咨询和相关资质咨询,以有机产品认证咨询、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为主业,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咨询、企业信用评级申报咨询、联络产品环境检测咨询等服务,打造企业资质、管理咨询顾问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完善监管体系建设(2021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设(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 设(2021新版)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的新举措,强调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专家认为,目前已有的监管措施和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监管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应该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管力度。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要下决心进一步规范,加大监管,建立一个可追溯的链条;同时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双管齐下,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表明了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月召开的第3次全体会议明确,今年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此前对食品安全犯罪也做了新的规定,加大了食品安全作假以及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打击力度,都说明了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更加重视。 “尤其应强调地方政府在食品监管方面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指出,“从目前已经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生产的食品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食品主要瞄准了农村市场和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是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能力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规模化程度不高。据调查,全国共有100多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近七成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规

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功能清单工商

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功能清单(工商) 主体信息:监控管理-市场主体功能的快捷键。 辖区信息统计:统计分析-辖区图标信息功能的快捷键。 快速追溯:数据查询-快速追溯功能的快捷键。 一、监控管理里分为: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巡查计划、巡查管理、信息发布、质量监测、商品退市。 1.市场主体:工商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市场主体进行添加、查看(包括此经营单位的供货商信息、经销商信息、经营的商品、台帐、过期食品、开票情况)、修改辖区范围内经营户的相关信息。如果遇到不符合规定的可以直接通过系统给经营单位提交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要求其进行整改。还可以通过市场主体给经营单位开户,并且可以锁定经营单位及给经营单位解锁。 2.监管部门:通过监管部门功能模块,可以添加,查看,编辑,删除辖区内的工商管理部门。 3.巡查管理:工商监管部门通过巡查管理可以添加巡查内容,上级工商可以对下级工商的巡查内容进行查看!点击巡查管理后的添加,就可以添加巡查内容了(里面设有六查六看功能)。 4.信息发布:通过信息发布功能模块,可以查看工商监管部门发布的新闻,并且可以发布各种新闻(如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工商公告等)。选择新闻类别,把相关的内容填写完整,点击保存,就会进入未审核状态,审核后就会显示在系统的主页。 5.质量监测:工商部门通过质量监测功能模块可以上传质量检测报告信息。点击质量监测后的“添加”,填写商品条码及批次,点击检测(如果检测不到就说明这个商品还没有被录入到系统中,需手动录入)然后点击浏览上传商品检测报告图片,点击保存即可。 6.商品退市:工商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商品退市这个模块,发布退市商品,如果辖区内有经营户在经营这个退市商品,那么就会收到提示,从而减少经营单位的损失。点击商品退市后的添加,可以在系统中添加退市商品。一旦确认这个商品退市,可以点击商品名称,然后输入退市原因(备注)点击确认退市,提交,就成功发布了退市商品信息。 二、统计分析里分为:辖区图表信息、辖区统计信息、用户使用详情、各区使用统计、出票率统计、终端统计。 1.辖区图表信息:以图表的形式查看辖区内所有经营户数、用户数、台帐数、票证通数、接收单据数、诚信通终端数。 2.辖区统计信息:以列表的形式查看辖区内所有经营户数、用户数、台帐数、票证通数、接收单据数、诚信通终端数。 3.用户使用详情: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在里面输入经营户单位注册号,并输入开始月份和结束月份点击搜索,即可搜索到用户这个时间段内的开票数、发货打印数、接收数、进货台账和销货台账的各项信息。 4.各区使用统计:输入查询的月份,点击搜索即可查询到这段时间区域内各辖区工商所所管辖经营户录入的各项信息。 5.出票率统计:在输入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点击列出出票率可以查询到这段时间内辖区用户开票数、打印数、出票率,且可以导出表格,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6.终端统计:在输入注册号、企业名称或者终端号之后点击搜索即可搜索到经营户的相关信息。 注:经营户数量-----即市场主体中的数量,包括已经开户的和没有开户的用户信息。 用户数量-----即用户管理中的数量,是全部的票证通用户数。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完善最新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完善 摘要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基础,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然而由于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转基因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人类自身道德素养等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去年的三鹿奶粉所引发的三聚氰胺以及种种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下子凸显了出来,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信心越来越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和重新建立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明显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如成立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退出“食品放心工程”,等等,但是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很多漏洞,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也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监管体制 ABSTRACT Food is the foundation to the mankind for existence,activity and development,just as the saying “Food is god to the people”. However, som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 unctions, such as the inflation of population, extensively apply of Gene technical and some non cultivated manners of mankind and so on, result in the present non-optimism condition of food. Especially the came out of Melamine and many kinds of food additive last year, let the food safety issues highlighted by all of a sudden, made a tremendous influence in the society, the common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low confident in food security, that the food security of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system should reform imminently. In the last few years, our government obviously take severe measures to manage the food safety, for establishing the national food and drugs management bureau, releasing “food trust engineering”,etc ,but our food security still had very many loopholes, the government also must further strengthen in food saf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aspect responsibility. Keywords:food safety; govern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定远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定政办…2012?53号 关于印发《定远县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县工业园区、盐化工业园管委会: 《定远县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

定远县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皖政[2011]106号)和市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滁政办发[2012]115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切实强化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县食安办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转变工作职能,建立或明确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在行政村设立食品安全监管联系点,负责本地食品安全信息上报,并协助乡镇监管食品安全工作。 (二)建立“四员”监管队伍。“四员”队伍原则上采取指定方式,在每个乡镇确定1名食品安全管理员,由乡镇政府分管负责人兼任,负责本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每个乡镇卫生院确定1名食品安全宣传员,由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人员兼任,承担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的职责;在每个行政村确定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协助乡镇负责本行政村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每个行政村确定1名信息员,由村医担任,负责本行政村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相关工作分别纳入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基层医疗

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最终用户之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冷链物流一般分为冷藏(冻)加工、冷藏(冻)存储、冷藏(冻)运输及配送、冷藏(冻)销售四个部分,其中冷藏运输及配送环节是目前冷链物流的最薄弱环节。由于存在环境影响、技术限制、成本费用等诸多因素,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物品温度因不利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物品质量事故风险要比其他环节大得多。而且,通常情况下采用的都是封闭型的物品运输和配送,而这往往会对后续的事故原因鉴定工作带来困难,即物品温度超过标准限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始的?是由于环境因素还是冷藏(冻)系统技术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能够持续记录物品温度变化并将此温度数据存储和发送到后台管理系统的技术。对于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检测,传统上是检测端到端的节点温度,应用这种技术,即使节点处测量的温度情况正常,也不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始终正常。冷链物流的运输牵涉到几百种物品,不同的物品对温度和车辆配置要求都不尽相同,怎样实现最佳操作,降低损耗量,提高效率,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系统标准。为此搏澳公司推出了基于2.4G远距离温度射频卡的“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解决方案,利用RFID技术同时结合温度传感系统,实现对冷链物流运输和配送环节过程中物品温度的实时监控,或是当温度超标时实施报警,也可对运输、配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以便帮助分析引起温度变化的原因,为解决温度变化问题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也有助于质量事故的责任认定。随着物流业的开放,物流投资将进一步增加,而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也必将逐步加大,而这些都为RFID技术在冷链物流的应用创造无限生机。系统简述本项目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以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核心,结合运用GPS、GIS、GPRS、智能传感等先进技术,建立了冷链物品集装箱物流监控网络和公共安全监管平台,包括冷链物品与状态信息采集终端、车载实时监控终端、远程监控平台三部分,实现冷链物品状态监测与安全报警、冷链物品全过程信息追溯等功能。 1.系统组成温度电子标签:即冷链物品与状态信息采集终端,采用了2.4G有源电子标签与温度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传输到与之连接的电子标签,由电子标签负责处理这些信号,并将这些处理过的信号以无线的方式主动向外发射信息,以便专门的读卡器收集这些信息。安装方式:直接固定安装在车厢或集装箱内。带GPRS和液晶显示屏固定读卡器:作为车载实时监控终端,集合了RFID读写器技术以及GPRS技术,正常工作后,可接收到来自车厢或是集装箱内标签发射出来的数据信息,解调后将温度数据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同时将利用GPRS将数据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安装方式:安装在驾驶室内控制器:控制报警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当温度超出针对物品而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就会发出警报。当意外发生时,可以及时抢救部分物品。监控系统:远程监控平台是系统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该平台能时时远程监控到车厢或集装箱内温度的变化,能全面的掌握物流过程的信息。方便决策者做出判断和决策 2.工作原理工作过程:首先,温度标签会被加载到目标物品(箱)上,当把货物装上车出发以后,系统就开始工作。信息采集终端实时采集集装箱内温度、状态信息,并定时写入集装箱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不停地向外发送信息,读卡器再把接收到的信息通过GPRS发到监控中心,在驾驶室里的显示屏可以看到货物温度的变化。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全部信息的接收、存储,并将获取的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或以查询的方式实现,实时的与冷链运输人员进行交互。后台管理:

(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l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

我县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情况的调研报告 刚察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1年5月4日)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大课题调研方案》工作的要求,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组织人员开展了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工作。通过采取现场走访、查阅资料、与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座谈及对部分食品加工流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认真履行职责、依法监管,综合治理了食品流通、餐饮、消费和药品经营使用环节行为,初步规范了我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刚察县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乡镇也成立了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办公室,搭建了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的工作平台,落实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监管部门职能,监管制度也进一步健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控,为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责任制得到层层落实 按照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食品监管原则,明确了政府负总责和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努力树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意识。农牧部门负责食品源头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监管;卫生监督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监管,经济商务部门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县委、县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县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及5个乡镇政府分别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各乡镇与本辖区行政村都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形成了政府负总责、责任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责任体系。 (三)构建管理网络,延伸信息触角 乡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了“职能部门监管员、乡镇政府协管员、村(牧委会)信息员;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汇报材料 ——沅江市标准质量、广告监督管理股 一、我股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做法,成效 1、以美团、饿了么等网络销售相对集中的地点为检查重点,在检查的同时,进一步宣传《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告知网络经营者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履行网络食品安全义务,严把资格审查关和食品质量关,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2、遇到投诉举报积极处理,针对被举报人,积极开展调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守法的处理,该立案的立案,该行政处罚的处罚,然后将处理结果回复给投诉举报人。既保障了消费者权利,也打击了网络交易食品违法行为,加大了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保障了沅江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我股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遇到的困难 1、网上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平台对线上餐饮单位的主体经营资质审查不到位、把关不严格,导致诸多黑作坊“变脸登台”,无证、伪证餐饮企业在线上比比皆是,导致食品安全难溯源、难控制。二是线上食品经营户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餐饮企业一经审查后,缺乏食品责任意识,对要求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难以使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2、监管体系不完善。网络餐饮的监管涉及部门多,我局存在食品生产股、食品流通股、网络交易股、网络交易食品监管都是各股室的职责,但缺乏相应的监管协作机制,导致权责不明、分工不均。 3、食品安全认识不到位。消费者购买网络平台食品,只能通过商家展示的失真图片对菜品进行选择,无法判断主体经营资格合法情况、食品原辅料的合格情况、操作加工的规范情况和食品的卫生状况,但消费者仍会选择购买,食品安全认识不够,过度依赖购买者的评价。 三、工作安排和建议 1、加强主体责任落实。一是要求网络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增设线上食品安全公示模块,展示商家主体经营资质,坚决取缔无证、伪证食品经营户在线上销售外卖。二是督促食品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合法经营。做到主体经营资格具备、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食品加工操作质量控制、餐饮具清洗保洁规范等,以保证网络交易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提升部门监管效率。各监管部门间应权责分明,对网络交易食品的监管应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保证第一时间落实。 3、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针对消费者,应利用“3.15”、“12331”食品安全宣传周、当地线上线下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整合资源、理顺体制 夯实基础、强化执法 ——关于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全面加强食品 安全监管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暴露出了部分企业诚信缺失、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食品监管体系需进一步健全等问题。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中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产业链管理过长,政出多门、基层执法力量不足,部门协调和指导不力现象在部分地区较为严重。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一大障碍,为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着力改善民生。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食品安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力争到2013年,组建完成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基本在全国乡镇和城市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覆盖全国近90%城乡,力争在三年内全面完成食品监测监管信息四级网络建设,建成食品安全流通追溯体系。全面落实食品生产大中型企业食品监察派驻制和属地管理负责制。逐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二,整合工商、质检、卫生、食品药监等食品监管力量,调

整涉及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职能。 1、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局,在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挂牌,为整合市场监管资源,形成市场监管全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将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监管职责、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商务部市场秩序管理、反垄断职能合并组建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涉及部门众多,涉及工商、质检、卫生、农业、食品药监、商务、工信、粮食等部门、政出多门、加之条块分割,食品安全监管未形成工作全力,监管水平较低,部门协调困难,2009年,我国颁布实行了《食品安全法》,2010年,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办公室,但是就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监管合力机制等方面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安全监管网络建设。 组建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局主要承担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进出口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信息发布、监测评枯,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的市场规范、整顿并查处违法行为,牵头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实施标准、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度等工作。 2、调整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一是各级食品药监部门调整为药监部门,由卫生部门管理。负责药品、化妆品和保健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工商、质检部门不再承担化妆品的监管职责,食品经卫生部门许可并注册为保健品的,其生产、运输、流通环

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设想概述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设想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体系执行的标准版本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系列;在食品监管体系中根据生产与流通的不同环节又分属“农业、工信、质检、工商、卫生、商务”等各部门负责,其标准不同,政出多门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唯利是图”的市场化短视商人意识主导食品的生产,加之社会大“道德”环境的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并不能构成对当事人潜在心灵上的冲击,制度化的预警机制和规范可行的全链条监控手段不到位,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像“割韭菜”样无法根除。 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无论从生产、流通到监管层面,都不能抛开社会大环境,单纯强调某一领域或过程的重要性,而忽略这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工程体系,亦或说其具有特定时期的社会缩影。正视这种客观存在,寻求机制上的变革、政策上的引导,才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出路,才能借“食为天”的契机奠定未来发展的社会基础。 一、食品安全体系的机制建设 一切抛开社会大环境单纯讲食品安全是漠视人性的纯技术思想,食品安全问题不深入到社会深层去研究,将会是“上有政策,下有对

策”永难破解的恶循环命题! 道德伦理层面的缺失是生产者与监管者都存在的问题。欲较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须客观全面地解析食品安全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的不同环节与层面分析其相关利益方的动机与行为,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协调建立平衡运营机制,才能疏导、理顺利益团体间矛盾,转化质量与效益间的对立关系,形成生产、监管、消费三方共赢的局面。 1、食品安全生产体系的规模化制度化建设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分散个体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食品从原料生产上就形成数以千万计的管理核算单位,同时由于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信仰危机也沉重地冲击这一最原始朴素的社会阶层,若在基础上按规范化统一标准进行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规模化一些的食品加工生产层面看,虽然多数已基本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但经营管理者本身还仍然是一个自然人,仍然会跟原料生产者一样,无法置身于社会之外,有时更甚于利用政策法律的间隙,结合自身的技能学识,规避法律,寻租权力,造成更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因此,食品生产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生产体系,是一个应从社会化大生产角度去规范管理的产业体系。按照强制性标准去推动“互惠制、规模化”生产并进行生产者的“意识结构、组织结构”调整改善,才能解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互惠制:互惠制是合作制的内涵,合作制是互惠制的组织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