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中小学生音乐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结题报告

王楼乡中心小学刘婷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从而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但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现在的中学生对音乐课不是特别感兴趣,就连音乐教师自己都承认音乐课不好上,老师们绞尽脑汁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环节想带动学生的情绪,可是到头来却没人理睬你,原因何在?

1,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完全不熟悉”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也就越没有兴趣,难怪那些被世人公认为美妙的音乐,在某些学生听来也是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

2,教师缺乏对感性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忽略学生的感受。从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感情的接受,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那条“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的纽带,巧妙地将学生与学习音乐拉近,连接在一起,排除心理距离这一障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二、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兴趣不高,对决定其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知识不感兴趣,那么,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直接影响了他的知识接受。因此,无论从新课改的要求,还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社会需求的现实需要出发,学校教育必须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等问题。

2.理论依据

依据教育心理学等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合本班教育教学实际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研究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

1.总体目标

以王楼乡一中,中心小学一至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和实验对象,逐步进行实验、总结、分析、论证,再实验,再分析,再总结,以便总结出可具体操作、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本校各班音乐教育教学中全面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2.研究方法及预期效果

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精心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想学音乐、爱学音乐、学好音乐。

3.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情况调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主要原因。

(2)问题的趣味性、生活化对学习音乐兴趣的研究分析。

(3)教师魅力对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4)竞赛活动、实践活动体验成功对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影响分析。

(5)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对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6)多媒体教学对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4.对象:一至八年级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采取怎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以及应用音乐的兴趣。初步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

1.建立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体现师生平等的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的研究。

2.通过较多的创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生活化,体会到音乐在身边对音乐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

3.精心设计音乐问题的趣味性,通过问题的有趣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

4.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以音乐的广泛应用价值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研究。

5.合理安排小组竞赛形式,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研究。

6.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研究。

五、研究时间

(一)课题研究实施的步骤

1.2014年3月——4月准备阶段确立小课题并制定方案选择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查找相关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选择实验班。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撰写课题方案,以王楼中心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出影响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主要原因。

2.2014年5月——12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走访、问卷。分别从各个环节设计,努力让学生参与的课堂中来,让学生对音乐课的内容感兴趣。了解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课堂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想上音乐课、爱学音乐、学好音乐。

3. 2015年元月——6月总结阶段

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调整我们的思路并总结出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六、预期目标

1.研究出小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的基本原理,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生由原来的不愿学音乐变成积极、主动、爱学音乐。

2.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查报告与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要把培养兴趣爱好作为重要理念”。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爱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音乐学习兴趣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无论是社会整体还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音乐学习变得更为广泛和基础,社会、学校、家庭对中小学音乐学习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我特别对自己所执教的一--八年级的50多名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与分析,具体的调查内容如下:

1、学生喜欢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原因;

2、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

3、学生所喜欢的音乐老师以及音乐课堂。

二、调查结果:

(一)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原因

几个班级中的大多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高年级的学生现阶段喜欢音乐,是因为音乐带给他们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主要是觉得音乐课堂和其他课堂比起来比较无聊。学生对活跃“动起来、说起来”的课堂游戏以及分为最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日常教学中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课堂一味的唱由于太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音乐的目的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就音乐教学而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

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三)学生对教师的看法。

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年轻的音乐老师,在教师教学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幽默的教学魅力,可见教师在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重魅力教学的培养的优美化。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喜欢欢快、轻松的音乐课堂,更喜欢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游戏贯穿始终的音乐讲授课堂。孩子们更喜欢在欢快的课堂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给他们自身的一种肯定,同时还会以此为荣,从而从多方面去提高自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小学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现状的分析:

1、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课堂的氛围存在很大联系,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创设一个愉快的音乐课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对日后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学习目的,同时也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前提。所以,作为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教学改进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兴趣。

3、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的专业知识也是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个人魅力,让更多的中小学生爱上音乐。

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现状调查表

1、你喜欢音乐吗?

、为什么要学习音乐?

7

10、你喜欢音乐课上的哪些活动?

11、你最讨厌音乐课上做什么?

14、你喜欢老师当众表扬你吗?

注:1、请各位同学在以上表格中自己选择的方框上打“√”。

2、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投票,不需写姓名。

中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原因的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新一轮的改革,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课程改革突出了音乐的审美功能,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基本理念.因此,本文通过对金华市区中小学生音乐兴趣与爱好调查分析与研究,探索总结如何培养金华市区的中小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一些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以及相应的教学措施、策略等,并根据现状的调

查研

究为突破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

一、方法的探索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借助于美术的形式提高教科书的插图、色彩,使教科书图文并茂,使学生爱不释手;用录像、电脑制作等技术的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动手制作色彩醒目的大音符等趣味性教具及鼓励性的小礼品等为教学增添活力。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小“道具”如用小纸条或吹蜡烛上的火苗训练学生歌唱的气息;用一块纱巾来模仿薄薄的雾,启发学生歌唱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造出具有美的感受的氛围。

案例1教学《闪烁的小星》

教授本课时,把教室装扮成星光闪烁的夜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借助于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

案例2歌曲《东北风》

本课的导语是这样的“强劲的东北风刮呀刮,刮出了火辣辣的性格,刮出了喜悦和欢乐”,当学生拿起课本,富有情感的文字映入眼帘,使学生受到字里行间溢出的情绪感觉,从中捕捉到东北民歌那热情的情感信息,有助于理解歌曲的情感。有的导语选用与音乐本身有联系的史料、故事等特殊的事件进行描述,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联想。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设计教学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音画结合法

对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画面更能直接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的插图或自己创作一些生动的挂图、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3教学《保护小羊》

《保护小羊》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动物?那么多动物到底在干什么?让学生自己根据画面编一个小故事并说出来,于是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内容,为新歌教学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学歌的兴趣。刘天恩同学说老师我们上音乐还能画画呢。

2、叙述故事情境法

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案例4教学《小红帽》

教授本课时给学生讲小红帽机智勇敢,智斗大灰狼的童话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被故事情境所打动,就迫切想学唱这首新歌。陈辉同学说老师我们唱歌还能听故事,以后能不能多给我们上几节音乐课呀,听了他的话我心中窃喜。

3、音乐游戏法

中学生活泼好动,借助音乐游戏,发挥学生听、动、唱的能力,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案例5教学《小青蛙找家》

讲解本课时先进行《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小青蛙,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家”,通过游戏,学生熟悉了音乐,也找到了学音乐的乐趣,上到一半我问陈涵同学,音乐可好不好,还没说完,他说太好了太好了,就跟在幼儿园中一样的开心,我知道这种授课方法得到学生们的喜爱。

4、激情朗诵法

歌曲的理解与否,对能否唱好歌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能启发学生对歌词字里行间蕴藏的含义的理解,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歌的兴趣。

案例6教唱《义勇军进行曲》

本课除对词曲作者田汉、聂耳的生平简介外,着重进行歌词朗读训练。要求对歌词中的“起来”、“前进”在语气上加强处理,朗读时节奏鲜明,铿锵有力。通过启发,学生对歌词有一定的理解,这样不仅引起学生情感受上的共鸣,使他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激发了学生学好歌曲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猜谜、唱歌表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优化课堂,稳定兴趣。

在音乐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把教师的爱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学中,使教师的每一举手、投足,都传递着情感的信息。在安排教学中每一个细节时都应向自己提出“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安排正确与否。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拿一拿响板,敲一敲木鱼,打一打小鼓等乐器,试着吹一吹竖笛,从实践中去辨别音色的一幕,当时学生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敲一打一吹的微小细节,传递着教师的爱与信任,学生虽然没能吹出好听的旋律,但鼓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勇气,正因为这一点,学生们产生了要了解这些乐器及去听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的欲望,他们纷纷在课外收集器乐曲的音响资

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音乐,讲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教师以共同学习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获得学生的友爱、理解和信任,共同体验音乐美的愉悦。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受着教育。”一位出色的音乐教师就是这样做的。他是教师、是学生、是演员,更是一个出色的导演。

3、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分化。教学内容来说,可以把唱歌、奏乐、欣赏、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歌表演、唱游、音乐游戏等内容结合起来,做到有所侧重。

第三、创作运用,发展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尝试实践,能够促进学习兴趣的发展。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启发学生大胆想。

案例7教学《小骑兵之歌》

教学本课时在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先把学生四人一组分好,然后让他们自己讨论动作:先把歌曲演唱一遍,根据歌曲创编动作,分组进行表演,分组评比,选出最好的动作进行组合。在歌表演中,多数同学根据歌词创作了骑马、挥大刀动作,有一组同学创作了行军礼、握枪、踏步、射击等动作,这些在歌词中并没有体现,常翠同学却能根据平时观察,把解放军的英勇形象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来,这时马上给予表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也促进了学生兴趣的发展。

三、研究的成效

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上的收获

(1)学生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会关注音乐的情感因素,包括情绪,学生选择听真情实感的音乐和愉悦身心的音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2)课堂有了生命力。以前上课都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很被动,现在课堂非常“热闹”,学生善于并喜欢与老师交流,勇于提出问题。

(3)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在课题开展之后,各班的教学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花在组织教学的时间少了,音乐活动开展的多了。一年来我上了《小鸟、小鸟》、《时间像小马车》、《土耳其进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等公开课,收到良好的效果。2014年下学年,我们学校的舞蹈在全县艺术节比赛取得很好的成绩,在这个学年中,我上的音乐课又受到好评。同学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很浓。本学期在校“庆五一”文艺汇演中,学生表演的各类节目获得了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4)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学会利用音乐进行情绪调节,促进情感的和谐发展。通过音乐活动,在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2、促进课程发展。

改变教学与生活化分离的状况,使教学、科研、生活融为一体。教学既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也是一种"小科研";能创造性地使用、开发新教材,根据教材设计互融问题,编写教案。重视平时积累课改的资料和成果。如方案、经验、优秀教案设计、课件、案例、课后反思、总结、论文、音像资料、成果汇编;进行阶段性的实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写出课题实验报告,提出进一步修改;课题使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每节课都能精心准备,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这就达到了我研究课题的目的。

3、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了我的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使“教书匠”逐渐转变为“学者型”、“反思型”的教师。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在研究中逐渐成熟起来。

教学设计案例一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合唱歌曲。它以小鸟为题,尽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教学重点:

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教学流程:

一:导入:出示几幅风景画,展示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景。老师说:“小鸟非常的可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歌曲:

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跃、亲切地;活泼地…… 师:这

样一首欢快的歌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学生回答)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听歌曲内容,听后复述: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

迎着春天歌唱……

4、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三:学习歌曲:

1.节奏学习:

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 xx| x0xx x0xx | x0xx x0 | 爱春天爱阳光爱湖水爱花香

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 xx| x xx x xx| x. xx x. | 小鸟小鸟迎着春天歌唱

2、学唱旋律:教师范唱,注意两个乐句不同的地方。可用旋

律线帮助学生掌握。第二乐段有两个乐句在最后不一样,学习较简单。

3、再听歌曲。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4、学生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教师适当指导。

5、“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6、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教师提问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 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

7、在学生较好的演唱第一段后再演唱第二段。

四、处理歌曲:

1、全曲可用 mp - f - mp 等力度记号来处理。

2、第一段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小鸟的活泼跳跃。第二段声音连贯表现小鸟在空中的飞翔。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唱一唱,比一比,选择一组设计恰当的统一下来。

五、全班熟练演唱歌曲。

(1)分男、女生演唱。

(2)背唱歌曲,跟录音伴奏唱。

六、巩固新课:看歌曲总谱,一开头括号里的旋律是什么?音乐小知识:前奏又称引子,是为歌唱者和听众提示情绪、意境和营造气氛、色彩的。前奏常见的编配方法是采用歌曲的最后一句或第一局。提问:歌曲《小鸟,小鸟》的前奏是那一句呢?(歌曲的最后一句)

七、小结:对学生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案例二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创编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师:看来大家会唱的歌还真不少,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来学一首彝族的歌曲好不好?

生:好!?

师:上课!(师生问好)?

二、教学中找到快乐

1.导课:?

师:直截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开课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教师图文并茂的为学生介绍彝族风情:(同学们,彝族人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省区,彝族人们的服饰款式多样,各具特色,他们喜爱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你们看这就是他们赶集时的情景,那你知道什么是赶集吗?)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进行相机引导,使学生明白赶集的意思,并知道彝族人们把赶集称为赶圩,进而引出课题。?

2.初听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是如何表现这种高兴心情的。(播放歌曲)?

(听完之后)师:谁能来谈一谈你听完这首歌曲之后的感受。?生:(自由回答)老师不做解释。?

3.学习曲谱:?

a)用手或身边的音源的试着打歌曲的节奏?

艺术课题结题报告题报告修改稿

《小学艺术课兴趣激发与欣赏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类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课程不仅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更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大熔炉。 我校是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在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走科研兴校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规模+特色”学校,显得尤为迫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教育部明确了艺术课在小学课程设置中要规范化、常规化。各校都能在课表中按规定开足课程与课时,但部分老师、学生对美术课只是满足画一幅画,音乐课学会唱一首歌曲等,艺术课大多数成了学生放松课、休闲课,老师也是简单苍白无力的说教。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艺术课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资金、设备、师资原因艺术课程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占。其次是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的兴趣不浓。有的学校把完成“双基”作为艺术教学的重点,更有学校把艺术教育当成学校争脸面的工具,忽略对学生艺术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个体的爱好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学生产生了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再者学生对音乐、美术的鉴赏与欣赏能力还没有更好的挖掘出来,他们不能充分感知“艺术之美”存在的形式和价值。学生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审美观、

音乐组小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 音乐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识谱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 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目标。显而易见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导致学生识谱难得原因,由于一年级孩子的注意还不稳定,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任何新异的刺激,也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注意还经常随情绪的变化而转移。他们注意的范围较狭小,注意的分配能力也较差,在注意一件事时,要他们同时注意另一件事是比较困难的。一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许多事物是通过无意识记而记住的。他们以机械记忆为主,背诵的本领很高,而意义记识还不大会运用。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记得牢,对抽象的事物就记得差。 二、课题研究对象 低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迎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音乐游戏是儿童游戏世界中的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舒展舞姿、表演自我的快乐王国。趣味性教学可以成为音乐游戏的课堂,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爱玩的特点,可以让学生

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时游戏。让他们在情趣盎然的音乐游戏中轻松掌握知识技能。 (二)改善“沉闷型”知识技能课的需要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要让学生能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学习、掌握识谱技能。并能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我们必须从趣味、新颖的教学形式入手,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快地与乐理知识交上朋友。 四、课题研究内容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营造一个趣味性强 在音乐学习中能充分体验到快乐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信心等内在气质方面的潜能及主动性,促进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1、在节奏教学中,运用情景表演联系、角色游戏感知 节奏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是识谱市场联系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最先进入、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由于节奏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运动神经中去感觉,促使学生体

小学音乐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音乐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为大家分享了小学音乐小课题的开题报告,欢迎借鉴! 一、课题名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

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1x年9月——201x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1x年10月——201x年12月。

小学音乐结题报告

小学音乐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冯琳琳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但在小学校音乐课的安排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音乐课大都在上午后两节和下午的的两节课。这一个时段,对学生来说,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正是学习的低效阶段。上课时,他们普遍会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够集中。这时上音乐课,如果不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趣调动起来,上课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课开始的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随便应付的话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 在日常的教学之余,常常会听到身边的音乐老师们有这样的抱怨,比如说:“为什么音乐课上学生什么都不愿意听呢?”,“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在音乐练习上多努力一些呢?”,

甚至还有的同仁会抱怨说:“每一次上音乐课,我都要很大一部分时间去维持纪律,课实在多没办法上好。”等等。那么,能不能使这样的状况有所改变呢?首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起。而我想,音乐课开始的成功导入就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音乐的导入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音乐可以很好的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但是要使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我们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努力挖掘学生的特点,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从课堂的导入就开始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导入”是音乐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

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 园 本 课 题 研 究 饮马池幼儿园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一)准备阶段(2014.1,2014.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4—2014.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小学合唱结题报告doc

小学合唱结题报告 篇一:“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结题报告 1 课题研究综述 1.1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相关背景 唱歌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最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更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的,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美妙的歌声既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唱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并热烈追寻、悉心研究的一门学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唱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歌词美、旋律美、音质美和意境美,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完美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并在歌唱中受到歌曲的感染与启迪。 《音乐课程标准》对学生演唱的标准要求是:“能够用标准的音凋、节奏和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合唱,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这里提到的自然声,本人认为其实是我们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对学生的首要要求。然而,在生活中、学校的歌唱活动中以及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唱歌时,唱着唱着就越唱越兴奋,越唱越大声,特别是唱高音时,简直是用全身力气扯着嗓子大喊大叫,轻不了低不下,高音喊唱,一片噪音,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喊唱”。这种“喊唱”现象在小学低年级比较突出,中高年级也会有。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哈蒂警告说:“这种儿童自然的、带劲的、有生气的歌唱,特别是把全部声音都放出来甚至喊叫的歌唱,如果不加以正确指导,就会将许多孩子的良好嗓音一辈子给毁掉了。”由此可见,“喊唱”会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发展,除了容易损伤学生稚嫩的声带使童声失去了原有的音色,还会影响乐感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既破坏了声音的美感,还破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更谈不上美的熏陶、美的享受,音乐教学就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表现力的目标。 提高歌唱表现力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基于以上谈到的教学现状,本人认为:“喊唱”方式是阻碍学生提高音乐美感、提高歌唱表现力的绊脚石,所以经过课题组协商,并研究通过,决定在《提高小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探究》

【优质】音乐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模板 (5页)

【优质】音乐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正式版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背景分析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

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编号:FS-DY-20631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像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有利于幼儿大脑的整体协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在经历了照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开题研究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开题报告 新华镇中心校:张晓利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今天,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国人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更强调学生欣赏音乐,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虽用词不同,却阐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无论是西方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夫子,都懂得音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教育有着众多的功能,如: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它能使人精神高尚、心灵净化、智力发展、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形式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把你带进崇高的审美境界。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份优美的情感犹如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载着你不断上升、上升,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欣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不教孩子欣赏音乐,这个世界会多么悲惨啊,音乐可以改变人生。教会学生学习音乐要从欣赏入手,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重要的是净化心灵让每个人享受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当前小学阶段,小学生处于探究心切,好奇心强,心里处于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对于音乐十分喜爱,但是又缺乏鉴赏的能力,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使得他们急需对音乐审美,情感,理解,鉴赏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家长往往认为学习就是语数英的学习,而能够带孩子听听音乐的家长更是屈指可数,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缺少音乐细胞”,“音乐欣赏是音乐家的事情”。而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往往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我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以我们学校五年级学生为例,在调查中显示:喜欢欣赏音乐的占50%(但基本全部是流行歌曲);欣赏音乐的原因有60%是老师课外作业布置得多;而能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做出一点评价的几乎为零。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很差,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不是很高,因此对于音乐欣赏的要求不高,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要求。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来激发学生感悟音乐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而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欣赏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课改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和改进欣赏教学,做到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最后达到

小学音乐美育结题报告

篇一:小学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冯琳琳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但在小学校音乐课的安排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音乐课大都在上午后两节和下午的的两节课。这一个时段,对学生来说,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正是学习的低效阶段。上课时,他们普遍会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够集中。这时上音乐课,如果不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趣调动起来,上课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课开始的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随便应付的话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 在日常的教学之余,常常会听到身边的音乐老师们有这样的抱怨,比如说:“为什么音乐课上学生什么都不愿意听呢?”,“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在音乐练习上多努力一些呢?”,甚至还有的同仁会抱怨说:“每一次上音乐课,我都要很大一部分时间去维持纪律,课实在多没办法上好。”等等。那么,能不能使这样的状况有所改变呢?首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起。而我想,音乐课开始的成功导入就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音乐的导入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音乐可以很好的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但是要使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我们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努力挖掘学生的特点,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从课堂的导入就开始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导入”是音乐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少教学实践证明,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重要意义,如果教学的导入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课堂导入方法设计得是否新颖别致,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在于教师自身素质和倒入语言的艺术性。选用何类导入方式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新授内容去认真研究,精心构思、设计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主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对我校音乐课堂导入情况调查总结,找出导致音乐课堂导入形式单一、枯燥无味的原因,做好研究与解决这个问题的计划和方法。使音乐课堂导入问题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能充分的利用导入环节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 2、搜集、阅读相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和研究提纲。 第二阶段: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文档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文档 Music project final report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结题报告是指一项课题或作为结束的专门报告,可以 是论文或研究报告,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包 括论文和研究报告。本文档根据结题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 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 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

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像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有利于幼儿大脑的整体协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在经历了照搬前人——模仿国外的漫长阶段后,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横向考察,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宏观意识、不能从全面发展的整体思路来实施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以导促学,同伴合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冯琳琳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音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但在小学校音乐课的安排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音乐课大都在上午后两节和下午的的两节课。这一个时段,对学生来说,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正是学习的低效阶段。上课时,他们普遍会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够集中。这时上音乐课,如果不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趣调动起来,上课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课开始的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随便应付的话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 在日常的教学之余,常常会听到身边的音乐老师们有这样的抱怨,比如说:“为什么音乐课上学生什么都不愿意听呢?”,“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在音乐练习上多努力一些呢?”,甚至还有的同仁会抱怨说:“每一次上音乐课,我都要很大一部分时间去维持纪律,课实在多没办法上好。”等等。那么,能不能使这样的状况有所改变呢?首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起。而我想,音乐课开始的成功导入就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音乐的导入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音乐可以很好的陶冶人的情操,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但是要使小学生在音乐课上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素养,我们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努力挖掘学生的特点,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从课堂的导入就开始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导入”是音乐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少教学实践证明,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重要意义,如果教学的导入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课堂导入方法设计得是否新颖别致,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在于教师自身素质和倒入语言的艺术性。选用何类导入方式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新授内容去认真研究,精心构思、设计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主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对我校音乐课堂导入情况调查总结,找出导致音乐课堂导入形式单一、枯燥无味的原因,做好研究与解决这个问题的计划和方法。使音乐课堂导入问题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能充分的利用导入环节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 2、搜集、阅读相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和研究提纲。 第二阶段: 阅读有关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献、研读相关的特殊教育、理论专着; 继续搜集研究资料并加以梳理和分析,完成案例分析,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 1、确定音乐课堂导入的研究目标。

本土音乐课题开题报告

本土音乐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 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 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 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 心强、想象力丰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不过,我们现在的学校设备 限制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只有一架电子琴和一台 录音机,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单调、枯燥。新课程理念之下, 我们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 时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乱”的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我们所 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结合传 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由此可见,新课堂内,激发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了教学最基本的要件。在这种形式下,我提出 了本课题。 在教学中,研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方法,通 过持续地钻研教材,持续地实践和探索,寻找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 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 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 区别 在实行这个选题之前,先翻阅了部分刊物和查阅了相关的教育网站,应该说在这个选题研究方面,很多人士的立场、观点都不尽相同。主要参考文献:近期主要翻阅的相关书籍和文章有:

《动·趣·乐——小学高年级音乐创新教学尝试》无锡市广勤路 中心小学万爱薇 《引发学生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手段》邢玉荣 94年“中南六省音 乐教学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兴趣三步曲》杜媛梅湖南省常德 市工农小学《中国音乐教育》 1999年第2期P18—20 《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浪亲子中心《育儿生活·家庭教育》2005年8月19日 《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研究》上海市音乐幼儿园黄莉莉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心理学》伍棠棣等主编人民教育 出版社 2003年第3版 《探究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刘岳荣 《用生活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亲子》徐洪进 2003年4月 15日 近5年的《幼儿教育》杂志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包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思路、结构等)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的课程,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很大 水准上得益于音乐课上的学习,如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 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 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 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追求的音乐性,也是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学习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所以,通过课题研究让 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 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 知识。

【9A文】小学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结题报告 《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题结题报告 1.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情趣 关键词界定: 关键词之一: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之二:审美情趣是由"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两者融合在一起的。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以喜爱和不喜爱的情感评价形式,决定对事物的取舍。"趣味"这个词,在中国和西方,都是从味觉的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美术史上很早就出现了用味觉来类比审美感受的说法。在西方,作为美学概念的"趣味"一直具有审美鉴赏力的含义。朱光潜曾指出:从罗马时代开始,西方一直把审美能力称作趣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审美情趣可以说是包括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等,它体现了审美个体的偏爱、倾向性、选择性和审美鉴赏、审美判断,具有个体差异性、差异的范围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点。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最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课题名称解读: "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是在小学音乐课上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等审美教育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欣赏应该达到三个层面:美感阶段、至善阶段、至纯阶段。欣赏应内化为学生情感,教学生学做人,而现状不能满足欣赏教学的需要。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小学欣赏教学表现于聆听参与、节奏参与、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乐器演奏参与等欣赏活动中,而这些活动又不是人人能够驾驭,做得到位的。还没有深化,没有达到真正帮助学生内化到情感层面,伴随着新课改的东风,欣赏课也应当以更新的姿态面向学生,以全新的理念来支撑我们的教育教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聆听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做到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最后达到内化学生心灵。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现代的音乐教育倡导"人性的回复",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通过音乐的感染,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感受美,创造美,以美来丰富生活。小学生正处在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大、可塑性最长的时期。我们应该抓住时机,通过音、画、舞结合的综合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边听边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想象、讨论发言、表演,使他们好动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发挥个人所长,能说则说、能画则画、能舞则舞充分表现自己,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深入踏实,学生真正成了欣赏课的主人,这对提高欣赏课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意义。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审美教育思想为指导: 审美教育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准确的审美观点。 (2)以新《大纲》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据。 (3)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论、教育心理学、音乐学等。

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篇一:博爱小学音乐教学策略课题研究报告(结题) 《小学音乐教学与活动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执笔:蒋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是以传统的知识观来指导学生 的音乐学习,侧重于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片面强调,采取 的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用在课堂上的精力不少,但总有使不出力的感觉。教学效率并不是很高,即便是 近年来开展的素质教育,也更注重单位个体的或是小集体(特长生、兴趣队等)。没有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的, 比较完美,能够代表先进教育教学的理念来指导日常的教育 教学。我校音乐组在师资力量、人员配备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我校艺术教育也有着优良的传统,取得过很多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音乐教学上的困惑。出现了一定的不平均的现 象和不近人意之处,这都影响着我们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质 量和广度。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在课程改革计划转化为实践 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老师的教学方法都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同时音乐活动也应该面向全体打开,使其更好为学

生发展而发挥作用。因此,以《新课标》为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用好教与学的策略,势在必行! 学习的策略,是指学生、教师为了有效地学习、教学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对于教师而言,使用和掌握音乐的策略,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中某些环节有所侧重,对教学思想中的某些观念有所加强,使教学结构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原则逐步改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稳定兼有灵活性的教学策略,能使适当的教学投入产出较高的教学效益。算好这本帐,对是我们的音乐课堂大大有利! 同时,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音乐教学策略是一个很相当大的命题,我们不求面面俱到,只是希望通过每学年或每一个阶段侧重于一个方面来研究的方式,来以点带面,期待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的效果,也希望聚沙成塔,举一反三。 二、课题的总体设计 1.概念界定: 【音乐】艺术的一种,通过一定形式的音响组合,表现

《小学音乐打击乐器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峰峰矿区实验小学周欣

《小学音乐打击乐器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峰峰矿区实验小学周欣 一、研究背景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演奏教学应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主要分为金属类、皮革类、散响类和木质类打击乐器。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并参与音乐活动。例如: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并能够为欣赏曲的主题音调增色等。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可见演奏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多么重要。纵观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主要存在两种倾向:其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理念上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认识,但在实践中依然将乐器技能的“教”与“学”放在首位,将乐器的技能教学作为发展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来落实,导致乐器学习的“专业化倾向”;其二,有的教师面对以“技能”范畴而存在着的器乐教学,片面地理解“轻技能”的教学理念,结果把器乐的学习与应用避而远之或轻轻带过,结果课堂乐器“濒临撤柜” ,更谈不上审美功能的实现与否!这两种倾向,直接促使了乐器进课堂价值的缺失。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改革的近几年,新教材中使用了大量打击乐器,学生们很有兴趣学,老师们却感到操作难,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打击乐器的作用,真正用于课堂教学,迫在眉睫,从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到演奏及表现打击乐器这个实际出发,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让学生在自由愉快中学习音乐,并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小学音乐打击乐器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颇具研究价值。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