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非均衡增长模式理论

非均衡增长模式理论

非均衡增长模式理论
非均衡增长模式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与均衡增长理论类似,非均衡增长理论也承认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但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在于,平衡增长理论特别强调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并把它作为逻辑基础和理论前提;而不平衡增长理论则把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看作是理论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探索把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机制,当然,非均衡增长理论并不否认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别使得二者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非均衡增长模式的代表性理论有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字形学说等。

1、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创立者。1958年,赫希曼发表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指出了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系统论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和战略。他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通货膨胀的瓶颈以及投资的有效顺序等的分析,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得出了这一主要观点,即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然后利用优先发展的产业所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推动所有产业的发展。

赫希曼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在区域间和国际间的传导机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阐述了增长点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他认为,经济进步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某些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在起点附近发生;增长在国际或区际间的不平衡是增长自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在对不平衡增长过程的分析中,赫希曼特别强调了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所谓“关联效应”就是某个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在投入与产出上的关联作用,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形式。“前向关联”是指某个产业与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间的联系;“后向关联”则是某个产业与把其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联系。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投资发展项目时,应该利用“关联效应”,优先发展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产业,也就是选择那些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的产业;通过这种产业的优先增长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是进口替代产业。

赫希曼通过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两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具有极化和溢出两种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具有工资收入高、投资收益率高、生产条件完善、投资环境较好等优势,从而不断吸引落后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衰落,这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不利的。溢出效应则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购买投入品、进行投资以及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从而提高落后地区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效应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发展与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阐述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指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和消极影响。缪尔达尔指出,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两种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回流效应”是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在生产要素回报率差异的引导下发生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这种效应不仅会阻碍落

后地区的发展,而且还会降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缪尔达尔认为回流效应的作用不是无节制的,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产成本会明显上升,外部经济效应逐渐变小,从而使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这就是“扩散效应”。但是,从总体上看,两种效应的作用是不均衡的,回流效应的作用要大于“扩散”效应。

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以一种累积循环的方式运动,而不是简单的守恒或趋于均衡。某个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一个因素的变化,后一个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强化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变化的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具有初始优势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大于平均的发展速度,能够不断地为自身积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与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相比,这些地区就会具有累积性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能够自我加强,形成越来越大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样,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经济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而落后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发展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样,如果经济活动偏离初始的均衡状态,市场力量的自身作用不但不会使其回到均衡状态,反而强化这种非均衡状态,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越发达的地区越发达、越落后的地区越落后的“马太效应”。

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地区,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需要制定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先提出的。他在对地域工业发展进行研究时发现: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极核进行的,经济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佩鲁提出的这一概念是从极化空间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这种极化空间类似于磁极与磁场的关系,包括引力中心以及受其影响的有效范围。只要经济客体之间存在抽象的联系结构,就存在经济空间;在经济活动中,各个活动单元都创造其自身决策与操作的抽象空间,并产生一种推进效应。佩鲁所提出的经济空间是经济要素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极化空间中存在富有活力的经济单元,这种经济单元的增长速度高于该空间中的其他经济部门,它可以创造自己的决策和操作空间,形成具有推进效应的极化中心,带动整个经济的多维发展,这种经济单元就是推进型单元,一个经济空间“场”内的推进型单元即为该“场”内的“增长极”,而受其影响的经济单元则为被推进型单元。佩鲁指出,推进型企业或产业的产出或需求的增加,能够增加另外一个或几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和购买能力,因此,推进型产业能在总体上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总量远远超过其自身产出的增长量。

推进型产业和被推进型产业形成非竞争性的经济联合体,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创新或制度变革等经济扰动通过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效应上:一是支配效应。佩鲁把支配效应界定为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在现实的经济体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对称的:一些经济主体处于支配地位,其他的经济主体处于被支配地位。支配效应的大小取决

于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又取决于经济主体的规模、交易能力和经营性质。推进型产业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具有先进性,对被推进型产业具有绝对的支配功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佩鲁认为,对占支配地位的产业投资,不仅可以增加产出、扩大有效需求,而且也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开辟新的市场。二是乘数效应。佩鲁强调,增长极的选择应该考虑产业间的投入产出链。增长极要能够与其他产业形成尽可能多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生产规模不等、技术水平不等、生产阶段不同的一大批产业部门就形成了经济联系的通道,没有中间部门形成的联系通道,也不可能产生乘数效应。产业间的这种投入产出链能够使推进型产业把自身的增长效应通过里昂惕夫投入—产出链传递给其他部门或产业,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这种由推进型产业的单位投入而引发的经济系统的产出的成倍增长,就是外部经济的乘数效应。三是极化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进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其它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获得各种聚集经济(包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而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其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作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往往同时存在,它们都随距离增长极的远近而变化,距离越近,这两种效应就越强;反过来,则极化和扩散效应越弱。对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那么就不利于增长极腹地的发展;反之,则有利于增长极腹地的发展。增长极的支配性聚集—扩散效应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三是规模经济效益;四是聚集经济效果。

20世纪60年代,法国经济地理学家布代维尔把增长极的概念从佩鲁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到现实的地理型经济空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他把区域增长极定义为配置在城市地区并引导其影响范围内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组扩张性产业。区域扩张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现存厂商的成本减少或现存产业的厂商数量增加所致,而是由于极点上关键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关键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构成增长极的核心。布代维尔认为,增长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区域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是引导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增长中心”,区域在发展初期,投资应当集中于这种增长中心,使增长由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如果一个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缺少增长极,就应该建立一系列推进型产业,使之聚集成为增长极,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给定区位上一两个关键产业的存在本身并不就一定能成为增长极。增长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区位上出现一些增长性产业,从而使该区位经济得到迅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还能持续并导致周围地区经济的扩张。换言之,给定区位上的一种产业联系并不会带来战略性极化效应,要促成极化,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增长中心为腹地的服务性供给以及对影响区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像关键产业的集中一样重要。

增长极理论提出了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思想,强调了产业和区域内的产业关联,突出了推进型产业的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发展思路,但它没能解释增长极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

4、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又称作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这一理论把社会变迁理论和空

间理论联系起来,把文化、政治过程与经济发展综合起来作为整体的社会系统进行研究。该理论探讨的空间系统取决于其内部的联系方式,只要存在一个支配外围地区重大决策的中心区,二者就组成一个空间系统。因此,空间系统可以有多个级别和水平,如全球级、洲级、国家级、省级等等。区域的中心和外围构成了一个以权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标志的空间体系。

在弗里德曼看来,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但是逐渐累积的创新过程。这里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发展通常源于区域内的少数“变革中心”,并由这些中心自上而下、由内及外地向创新潜能较低的周边地区扩散。创新变革中心就是中心区,而组成特定空间系统的其他地区则属于外围区。中心区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则处于依附地位。中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链锁效应和生产效应等六种反馈机制来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支配效应。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决定了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中心(发达地区);没有获得竞争优势的地区就会处于外围(落后地区),由于外围地区依附中心地区,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强化。但是,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流动会影响要素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从而推动空间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总的来看,弗里德曼认为区域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中心区的经济增长会扩大它与外围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5、威廉姆逊的倒U字形学说

威廉姆逊,1965年发表《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他利用相对人均收入作为测度区域差异的指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区域差异(权数为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并试图揭示区域差异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他选择了24个国家,根据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组。即,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瑞典为Ⅰ组,芬兰、法国、西德、荷兰、挪威为Ⅱ组,爱尔兰、智利、奥地利、波多黎各为Ⅲ组,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为Ⅳ组,南斯拉夫、日本为Ⅴ组,菲律宾为Ⅵ组,印度为Ⅶ组。把区域差异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威廉姆逊做了7组国家之间的横截面分析,对一些国家的情况作了历史趋势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威廉姆逊获得了两个重要的发现。

(1)处于发达阶段的国家(Ⅰ组和Ⅱ组),区域差异很小;处于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Ⅲ组和Ⅳ组),区域差异非常大;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Ⅴ组,Ⅵ组和Ⅶ组),除了Ⅵ组的菲律宾之外,区域差异也比较小。

(2)对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瑞典、巴西等国的历史趋势分析表明,在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经历了由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过程。尤其以美国的情况最为明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呈现出较为典型的上升→稳定→下降的过程,1840-1880年,区域差异上升,1880-1940年区域差异转为相对稳定,1940-1960年区域差异快速缩小。

在一个国家内,当经济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时,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不是很大。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差异就会随之扩大。

当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继而

停止。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将趋向缩小。

这样一个区域差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发生从差异不大→扩大→缩小的过程,在形状上就像倒写的U字。学者们习惯地称之为倒U字形学说。

阿伦索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不仅区域差异的变化遵循倒U型的运动轨迹,而且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同样也遵循这一规律:(1)经济发展阶段;(2)收入不平等;(3)地理集中;(4)人口转变。

质疑:

虽然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认为区域差异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分布的规律,但是区域差异趋同是否能持续?

胡佛持否定态度:美国的实证显示,区域差异趋同之势出现在历史上的某个时间。

如果区域差异趋同是固有的规律,那么其推动力是什么?区域差异趋同的时间过程和其表现究竟是什么样的?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 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2006年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针 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区域不同外界评价迥异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 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 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他们的 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 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 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 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 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矗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 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 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 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 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 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 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 差距可能更高。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表态发言

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 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部署下,我县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校更不例外,从均衡教育知识的普及、宣传到工作领导小组、各功能室和社团活动组织的成立;从召开专题会、培训会到实施方案的制定、再到每次上级查漏补缺以及提出整改措施的具体落实;从接受县检查督导到州级验收,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整改,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一年来,我们干了一定的工作,比如,在美化校园上,把新修电教楼损坏的草坪恢复原貌,尤其今年三月份,我们重点在幼儿园美化绿化,拉黄土二十五大车,平整场地种草,从外地买树苗栽树,用木头为幼儿园做滑梯,把校门外两边修葺成绿化区,边缘焊接了不锈钢栏杆,对校内文化墙重新整修,给墙顶带上了新帽,并安装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亮光字,在临洮购买了月季花,整合操场边缘绿化区。县级验收时,专家们提出校园均衡发展的文化氛围不浓,我们及时召开校务会议,召开班主任会议,做到责任明确,分工负责。各功能室负责人和班主任设计好自己的文化展板,经负责人审核验收装订成册予以保留,等待室内粉刷后立马上墙。对大课间提出的问题,我们改换了以往同一音乐做到底的局面,形成了革命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相结合的舞蹈动作,利用双休日加班加点进行排练。对于五层的

图书电教楼,设计购置了比较长远的文化展板从下到上,包括功能室进行了布置。对学校面临的困难及时向局领导反应解决。目前小学部四层的教学楼,四层的男生宿舍,四层的初中部双面综合楼正在加紧粉刷,塑胶操场正在建设中。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原因,我们的工作还是滞后了。客观上,我们学校大大小小七栋楼,建筑面积大,尤其小学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时间久墙皮脱落,校门外和校园内文化墙时间长了,脏兮兮的都要等待粉刷,导致文化版面不能上墙,滞后了均衡发展,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文化氛围。主观上,部分教师对均衡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4月23日至25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又到各个学校相互观摩,互相交流。通过对比,给我们指点迷津,使我们深受启发,同时也不难看出,我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上效果不明显,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功能室解说员解说词不熟练,化学药品存放不规范,社团活动不熟练,阅览室报纸、杂志类别不足,实验开出率较低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此表态: 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我们以这次观摩交流作为镜子,对照自己的工作,继续反思,领导班子反思,全校教师反思,在反思中整改。学校进一步细化方案,制定近期发展的整体规划,针对个别功能室管理员工作懈怠现象,学校及时约谈功能室负责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_钟有林

2009/1 40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钟有林 李霁友 摘 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综述熊彼特创新理论、弗朗索斯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分析,体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非均衡状态;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 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9)1-040-02 作 者:钟有林,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李霁友,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51 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将创新理论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波段一个波段的起伏现状,整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某一个时段创新成功的企业或地区的“创新———模仿———均衡———再创新———再模仿———均衡”的运行方式来实现。[1] 因此,经济的增长是一种螺旋式、非均衡状态的增长方式。熊彼特将实现经济增长的诱因归结为技术的进步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贡献在于从正面认识到了由创新引起的“不均衡状态”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并且感悟“创新”成功的企业或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这为后来的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索斯的“增长极”。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 r a n c o i s .P e r r o u x )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增长极”理论。[2] 该理论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经济的增长并非在均衡状态下发展,而是在“中心”或“极”的作用下首先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实现增长,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佩鲁将增长极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此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J .R .B o u d v i l l e )《区域经济规划问题》(1957)和《国土整治和发展极》(1972)中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 [3] 将增 长极概念从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存在“市场机 制下的增长极”和“计划机制下的增长”二种,实现了从经济理论向经济政策的转变,取得区域经济学和中观经济学的理论突破。增长极理论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应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实力增强,同周边区域经济形成一个“位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产业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关联效应,各中心之间也有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引进一个新的增长极,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后发区域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效应,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增长极很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 (三)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在《经 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等文章中提出“回波”和“扩散”概念,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 [5][6] 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 实现的过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和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即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的“回流”和“聚集”,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距。二是“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必须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从而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总是先于扩散效应,市场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经济差距,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永远存在。在此基础上,缪尔达尔进一步提出强化国家干预的作用,这一观点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的理论依据。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过分强调发展对于“不平衡”的依赖,这一点是不足取的。 (四)赫希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缪尔达尔的理论为后来者赫希曼(A .H i r s c h m a n )所继承,后者提出了区域非 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7] 赫强调指出,经济增 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和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但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占支配地位,并进而提出了“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与佩鲁不同而与缪尔达尔相似的是,赫希曼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赫希曼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的聚集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但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

浅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浅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摘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分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1、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 梯度推移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和落后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形成了经济梯度,试图利用发达地区的优势,借助其扩散效应,为缩小地区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增长极开发模式。增长极开发模式是空间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中心的运用。增长极开发模式备受青睐,它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然而准确把握增长极的内涵和运用条件,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试验成功者很少。有观点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增长极在不同点上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的内向型特征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适合采用增长极开发模式。这一观点尚待实证。 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网络开发模式。在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区域,进一步开发就可采用网络开发模式,进而构造现代区域空间结构。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节点”,即各级城镇;“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通信网等组成。网络开发是强化网络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区域发展中一种较完善的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信息来源:市民 盟发布日期 :13 年03 月 28 日 近日,民盟雅安市委、雅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教育 专家对义务制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大家认为,近年来, 各级政府重视义务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规章 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教育普及的 问题,进入了追求质量的阶段。在这个高考决定命运的时代,为 了让子女获得优质教育,不少家长不惜以高昂的代价送子女到成都、绵阳甚至更远的地方求学。先是高中,继而初中,现已发展到小学 高年级阶段,先是城镇,现已发展到了农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群众 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如何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正确处理享 有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均衡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 关键问题之一。 一、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分析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投入、师资、管理三方面。 (一)投入总量不足 一是投入经费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生均公用经 费缺口大,部分县级政府没有按照省政府的规定比例全额配套资

金之农村学校学,加生数少,公用经费仅能维持一般的日常开支,要修缮或更新教育设施就难以办到,致使一些教育教学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根本谈不上优质教育。二是是教师收入低,导致一些 优秀教师流向外地任教、调入其他单位或考取公务员,致使本地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三是基础设施不足。除几所重点学校以外,大部分学校资源严重短缺,一些农村学校连普通教学使用的录音机、幻灯机等基本设备都不够,要想配齐电脑这些现代教学设施更是遥遥无期。学校运转举步维艰,不必说发展。 (二)投入不均衡 过去几年中,教育资源持续不断地向城区集中,城区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从而拉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是教师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教师的素质、待遇均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优秀教师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提高自己的收入,不断向强校、向城区流动。 这种优质教师资源单向流动的现象,使校际间的教师力量配备差距扩大。二是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教师不足,设备不全,课时安排不足,必要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生不断向城区学校流动,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城镇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三是学校布局出现新的不合理。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城区生源暴增、农村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如何解决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及城区择 校问题 董庄小学虽然近年来义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各地起点不尽相同,发展的差异性逐步凸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本来就存在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一、存在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学校布局、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 (一)学校布局不均衡。“普九”期间,村村办学,基本解决了“人人有学上”的问题。随着人口出生下降,生源逐年减少,一些地方教学资源闲置,部分学校成班率低。 (二)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额超编,另一方面农村边远学校和乡镇薄弱教师短缺。主要原因一是教师流动失衡。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只得向社会上招聘代课教师。教师工资财政直拨个人账户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调控手段弱化,年轻教师稍有成绩,村小的就流向镇中、镇小,镇中、镇小的优秀教师又流向县市城区,“掐尖”和自由流动现象严重。二是学科结构失衡。体、音、美、英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在村小等薄弱学校尤其突出。三是年龄结构失衡。乡镇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三)办学条件不均衡。经过“普九”时的突击建设及后期国家专项资金的拨付,一部分城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改善,但农村中心小学和村小条件十分落后,条件简陋,教室破旧,缺少教学辅助设施和运动场地。 (四)学生分布不均衡。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由过去“有学上”到要上个“好学校”。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学生流向优质学校。一些资源优质的学校无序招生、盲目扩班,助长了“择校风”。有的学校学生过多,班额过大;有的学校生源不足,开班不齐。 (五)教育投入不均衡。在教育投入“以县为主”的体制下,教师工资、教育工作经费及“普九”债务等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农村税费改革后更是雪上加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难以建立,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明显不足。 二、解决的措施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划是前提、学校布局是基础、师资配备是核心、资金投入是关键、政府重视是根本。 (一)推进新一轮布局调整,实现农村中小学校合理分布。 按照“小学就近适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尽快修编规划,进行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使之与城镇发展、人口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县市城区学校重点完善布局规划;各区镇处场重点建设好每镇一所初中、一所镇小和服务万人左右的农村中心小学,形成以镇中、镇小为主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备考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关注: 发展经济学作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专门理论,它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让对国家的发展类 型进行区分;其次,发展经济学关注的是为什么这些发展中国家会长期落后。同时, 发展经济学还关注如何才能使得这些国际能够实现真正的发展,从而顺利的转变为现 代意义上的先进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手段的探索是发展经济学的整个学科的核 心。 第二章 工业化:工业化是一种过程。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 的趋势。在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 加了。而在更一般的认识中,工业化往往被简单的看成工业部门超过农业部门在国民 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过程。 人类发展指数: 是一种发展度量指标体系,由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平三个指标组成。 经济增长:指不断增加的国民收入和不断增强的国家经济实力,是以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为内涵的。是一种数量指标。 经济发展:应当具有经济增长的量的内涵,还应具有更广泛的结构性变迁的内涵。包括: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配状况的改善。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需要”的概念:即满足人民特别是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 其二是“限制”的概念:即考虑技术和社会组织以及环境承受力对发展造成的制约。第三章: 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 指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均收入较低,导致国内的储蓄少,而国内的储蓄少就决定了国 内的资本投资少,资本投资少又会导致收入少的一个恶性循环。 后发优势:指落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技术,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巨额资本,实现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后发劣势:强调落后本身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举步维艰。 结构主义:从经济结构方面去解读缺乏发展的原因,并从结构改变方面提出发展对策的经济发展理论流派。它强调了要注重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主张工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必 须通过对所有部门实现大规模投资来获得发展。同时,强调了政府计划经济调控的重 要性。 第四章 资本宽化:如果社会总劳动力和社会资本总量按统一比例增长,因而人均资本总量不变,我们就称之为“资本宽化”。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章区域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概念 1、区域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均衡;严格意义上的平衡增长例子:计划经济下可以人为实现; 2、区域不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较大,导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常态,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主要理论学说 (一)R.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不发达国家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存在恶性循环,持悲观态度 ●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生产率 ●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低生产率,低收入(二)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 持与纳克斯相反观点: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根据需求和收益率;倒U型曲线; 关于区域增长差距缩小还是扩大的实证研究浩如烟海! 发达国家区域不平衡较发展中国家小;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慢于 后起国家。

3、但不幸的是: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是异常困难的!!! (三)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ircle and Causation) 1、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与新古典不同,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循环累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 2、作用机制 1) 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要素收益差异,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生产成本上升,交通、人口、污染等 2)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抵消一部分差距 回流效应 > 扩散效应 3、政策建议 初始阶段不平衡战略;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建设,减弱不平衡。 (四)A.O. 赫希曼 (Hirshman) 1、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增长会围绕最初增长点而集中 2、作用机制 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对应于回流效应 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对应于扩散效应 3、政策主张 为了有效配置资源,应实行区域不平衡增长战略。 与缪尔达尔不完全相同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达到997.1万人。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早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了以流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规划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规划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 苏春玲 [摘要]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制定区域物流规划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热衷于新项目的建设,忽视已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基于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发展的相似性,本文将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用来指导区域物流规划工作;遵循“增长极”规划原理、“梯度推进”规划原理和“区域分工”规划原理,本文示范性制定出了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内容。 [关键词]区域物流规划非均衡发展理论 [作者简介]苏春玲,女,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经济系讲师。广西柳州,545007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由德裔学者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的[1],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不平衡的,理论上的平衡是不现实的。一个区域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采取一系列脱离均衡的行动。这些行动是由于过去的不均衡发展所引起的,而行动本身又造成新的许多不均衡,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调整行动。同时,他还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储蓄和投机的机会是大量存在的,只是大多以隐蔽和分散的方式存在,真正缺乏的是投资能力,如若能将投资能力进行扩大,则现有的和潜在的储蓄可以被充分地调动并转化为投资。现代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增长的势头始于主导部门,该部门同其他部门有密切的投入产出关系,增长可以通过连锁效应传递到其他部门,促使人们作出投资决策并付诸实施。这样,最为稀缺的投资能力要素便可以得到开发和增进,加快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基于此,赫希曼主张在资源与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应通过发展有“关联效应”的产业部门来实现经济增长。 二、区域物流 (一)区域物流的定义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十分重视趋于物资流通的研究。1994年美国《物流手册》(The Logistics Handbook)将区域物流定义为“区域物流是指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 [2]。2004年,埃及专门成立了区域物流委员会(Regional Logistics Council),从事孟菲斯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物资持续流动的研究[3]。 我国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物流展开研究。崭伟教授认为,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地区范围或一个区域范围的货物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相关的信息传递活动,趋于物流的主体是趋于货物运输” [4]。王莉教授将区域物流定义为:“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区域物流具有明确的区域性、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适应性和动态性” [5]。董千里教授指出“区域物流是在一定区域规划和构筑促进社会经济最佳战略实现的物流系统,及其与物流运营与监控等相关的活动体系” [6]。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物流的定义尚未统一。本文认为: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地区范围或一个区域范围的货物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相关的信息传递主体是趋于货物运输的一切物流活动。区域物流涉及物资在区域内的实体流动、区域间的货物集散过程,重点解决一个区域内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保障整个区域物流活动满足生产活动、消费生活的需要,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区域物流规划的概念

浅谈增长极理论

浅谈增长极理论 马志忠

浅谈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在区位较好、资源独特的地区率先发展,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前向、后向和旁侧产业的发展,不断拉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的构成要素: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产业综合体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增长极的两大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提出背景 一、提出初期,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b.boudeville)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ohn. frishman)、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分析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分析 一、我国基础教育亟需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推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涉及千家万户的青少年教育问题自然就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内部客观存有着因地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领导者对教育的重视水准不同、学校自身条件不同、受教育者群体素质不同等因素而造成在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引起社会的广泛注重。造成这种不均衡发体现状的因素十分复杂,需要实行综合治理。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及策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当前人们在谈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时,对“均衡发展”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如在最近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上,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会者就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是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均衡发展,有的认为是教育领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有的认为是教育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以及教育各要素内部的各组成单元的均衡发展问题,还有的认为是教育领域横向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纵向各阶段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等等。作者认为,当前人们注重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或者说,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的保障问题,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这里,应着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所规定的我国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探讨如何让最绝大多数适龄儿童享有教育,而且能够享有尽可能优质的教育的权利。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重,既是当前我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也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发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圣才出品】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1章非均衡理论的发展 1.西方经济学中,“非均衡”是什么含义? 答:(1)均衡通常被称作瓦尔拉斯均衡,瓦尔拉斯均衡需要以下几个基本的假设: ①要求每一个参加市场的人对市场状况以及市场的变动趋势(现行的价格和未来的价格)有完全的信息。 ②假设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每个参加市场的人不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③假设经济中处处存在着类似拍卖商这样的中介人,为供给方与需求方不断地喊价,最终达到使双方都接受的价格水平而成交。 (2)在西方经济学中,非均衡是相对于瓦尔拉均衡而言的。或者说,非均衡就是非瓦尔拉均衡。非均衡的含义是:瓦尔拉均衡所需要的几个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价格不能起到使供求相等的作用,因此,经济中的供求力量不能使市场上呈现瓦尔拉均衡状态,而会根据具体情况,各自调整到彼此适当的位置上,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均衡。把均衡与非均衡的概念运用于宏观经济学领域内,具有以下含义:在瓦尔拉体系中,均衡是指零失业率和零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均衡;而按非瓦尔拉斯均衡概念来解释,非均衡是指存在着一定的失业率或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均衡,也就是存在着短缺的均衡。 2.非均衡理论在哪些领域有扩展?有哪些政策研究成果? 答:(1)非均衡理论的领域扩展包括:①从以往的非均衡理论中提炼出一些对非均衡

的若干基本概念的归纳和严谨表述;②从封闭的非均衡模型发展到开放的非均衡模型。 (2)非均衡理论的政策研究成果 ①非均衡理论把经济领域内的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作用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从而把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调节理论提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既不同于古典的和新古典的政策效应理论,又不同于凯恩斯的政策效应理论。 ②非均衡理论的政策研究把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人的经济行为作为基本出发点,这样就使得非均衡理论的政策研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种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在促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 ③在开放经济的政策研究中,非均衡理论在把失业、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一并考虑,同样按照古典失业均衡、凯恩斯失业均衡、抑制性通货膨胀均衡和消费不足均衡这样四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外贸顺差或逆差同商品市场与劳工市场供求不相等之间的关系。 ④由于非均衡理论在研究中把个人经济行为作为基本出发点,因此对预期的分析以及把预期因素引入经济政策的研究之中,成为非均衡理论的又一个特点。在一般经济学研究中,所讨论的预期主要是价格预期,即交易者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做出预测,而非均衡理论既要考察价格信号,又要考察数量信号,既要分析价格调节的作用,又要分析数量调节与数量配额,所以就形成了两种预期:价格预期与数量预期。其中,对数量的预期在交易者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一般经济学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⑤在配额均衡的理论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政策建议,即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价格信号的调节,而且在必要时也应当对数量信号进行调节,使得非均衡条件下的事后均衡得以实现。这是有利于非均衡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至于配额均衡的实现方式,则可以多种多样,以便于选择(如一致配额、排队、优先权体制、比例配额等等)。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

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分析及改革策略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9年底,全国有民办高校658 所,在校生446.14 万人,民办高校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办学与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双重优势,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民办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失衡的现象,不仅导致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不公平现象产生,也成为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表征 1.1与公办院校相比发展不均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偏小,与高等教育发展整体规模不同步。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1999年为742 万人,2003 年达到1900 多万人,增长1.56 倍;而民办各类在校生为148.8 万人,2003 年为181.4 万人,仅增加21.9%。 1.2民办高校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对集中的四大区域(西安、江西、广东、浙江)是我国万人民办高校最大的地区(不包括独立学院),已有10 所以上万人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当地高等教育发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学校规模来看,相差十分悬殊。既有在校生达几万人的巨型大学,也有十几人或几十人的

民办高等教育机 构。 1.3专业结构不平衡民办高等院校偏重文科,主要集中在文科和个别应用性广泛的学科领域,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旅游、会计等专业,专业结构极度不平衡。 1.4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 从教师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居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占少数,最近几年有逐渐增多趋势;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和其他职称的比例大约为4:6 ;从年龄结构来看,两头大中间小,即新毕业和已退休的多,中年教师较少。 1.5供求关系不均衡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表现出地区的差别,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对民办教育的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高,平均在90%以上,高于 全国高职高专61%的水平。而内陆省份的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困难,毕业即失业状况较突出。从全国来讲,民办高校的报到率有降低的趋势,(平均不到80%,个别学校不到50%),退学问题突出。2004 年北京民办高校计划招生16476人,实际报到14401 人,占计划招生的87.4%。 2民办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原因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社会上对于高等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高的的需求和差异性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