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二、填空题部分

1. 免疫系统由、、、组成。

2.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3. 人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

4. 胸腺是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5. 人的外周免疫器官包括、、等。

6. T细胞按功能可以分为。

7. 调节T细胞又可以分为。

8. 超敏反应按发作时间、机制不同可分为。

9. 若先天性免疫缺陷发生在B细胞的祖细胞阶段,致使B细胞不能发育为

不能产生称为。

10. 淋巴细胞通过和运行并分布于全身。

11. 胸腺由和组成。

12.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

13. 淋巴循环汇集于再入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14. 免疫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在、、和的不同层次来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

15. 免疫学发展的一个特色是与的紧密结合。

16. T-B细胞协同的原因是:T及B细胞分别对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应答,

细胞向细胞提供辅助后,细胞才能产生。

17. 对人类细胞生成研究最为清楚的一类是。

18. Ig的基本结构是由条多肽链,中间以连接而成的。

19. 五类Ig分别是、、和、、 ;其重链分别是、、、和、链。

20. Ig的轻链有两个功能区,分别是、。

21.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个Fab段和个Fc段。

22. Ig的铰链区位于与之间的区域,无铰链区的Ig是。

23. 五类Ig中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具有J链与分泌片的是,分子量最大的是,能通过胎盘的是,能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是。

24. 根据Ig 的免疫原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类;又根据Ig 免疫原性的不同,而将其分为两型。

25. 在VL区内有个超变区,VH内有个超变区。

26. 根据Ig肽链上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多变,可把Ig分为与

两个区。

27. 能介导ADCC的Ig有、和。

28. 人类Ig的血清型有型、型、和型。

29. 用胃蛋白酶水解IgG后可得到能与抗原结合的片段和无活性的

段。

30. 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和。

31. 补体的激活过程有、和三条途径。

32. 补体系统由、和三大部分组成。

33. 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有、和。

34. 被称为过敏毒素的补体活性片段有、和。

35. 能够抑制 MAC 形成的两种补体调节因子是和。

36. 能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的因子有、、、和。

37. 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包括、、、和C5,C9,整个激活过程可分为和两个阶段。

38. 参与旁路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包括、、和C5,C9。

39. 参与MBL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包括、和C2,C9。

40. 细胞因子可被分为、、、、、

41. 六类。

42. I型干扰素主要由、和

43. 细胞产生,II型干扰素主要由

44. 和细胞产生。

45.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包括、、、。

46. 细胞因子受体由、、和组成。

47. 根据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和。

48. TNF分为两种,即TNF-α和TNF-β,前者主要由细胞产生;后者主要由细胞产生。

49. 细胞因子通常以或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也可通过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

50. 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也。

51. 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和。

52. 抗原的特性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3. 共同抗原指__________之间存在____________抗原决定基。

54. 完全抗原指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的物质。

55. 胸腺依赖性抗原由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56. B细胞表位位于抗原__________, 而T细胞表位位于抗原识别

__________。

57. 免疫方法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的作用。

58. 1(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

59. 2(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可根据吞入物的状态、大小及特异性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方式。

60. 3(DC能够显著刺激细胞进行增殖,而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仅能刺激或细胞。

61. 4(髓系DC的分化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即、、、。

62. 5(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的途径有三条,即、和。

63. 6(DC在成熟过程中,其和均出现下调的现象,从而使DC摄取抗原的能力下降。

和。 64. 7(抗原提呈的途径有、

65. 8(在迁移过程中未成熟DC逐渐成熟,其的能力下降,的功能增强。

66. 9(在移植免疫中供体的非成熟DC倾向于诱导,而成熟DC倾向于引发。

67. 10(DC提呈抗原的途径有、和

68. 11(MHC-?类分子途径主要提呈抗原、MHC-?类分子途径主要提呈抗原。

69. 12(DC内抗原的产生及与MHC-?类分子结合的部位是和。

70. 13(受体介导的内吞具有、及的特点。

71. 14(未成熟DC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而刺激初始T细胞的能力 ;成熟DC 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而刺激初始T细胞的能力。

72. 1 免疫应答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 、、。

73. 2 抗原识别是指初始T细胞表面的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的特异性结合。

74. T细胞进行识别抗原的部位主要是在、等外周淋巴组织。

75. 可以活化T细胞的物质包括、、和。

76. T细胞识别抗原后,通过将信号传至细胞内部,并首先活化,继而启动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

77. CD4+Th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主要是通过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与Th细胞表面的

i. 结合产生的。

78. CD4+Th1细胞分泌的和表达的是活化巨噬细胞细胞最重要的效应分子。

79. AIDS患者经常并发卡氏肺囊虫病,其中主要机制就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细胞,无法通过活化杀死卡氏肺囊虫。

80. CTL活化后可通过脱颗粒,释放和,导致靶细胞坏死。

81. 10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包括和。

82. 1 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83. 2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第一步是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及两者的结合。

84. 3 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其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作为免疫效应细胞,其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85. 4 B细胞识别的抗原主要是,还有。

86. 5 B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初级信号转导分子是。

87. 6 Th细胞主要以两种方式辅助B细胞,分别是经由以及。

88. 7 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发生、、和等免疫事件。

89. 8 在TD抗原诱导的初次应答中,血清抗体持续时间相对,抗体类型主要为 ;而二次应答中,类抗体含量较初次应答时显著增高。

90. 9 常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在高浓度时,这类抗原可多克隆地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10 粘膜免疫应答是一类特殊的免疫应答,起主要作用的是。

91. 1 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受到、和的反馈性调节。

92. 2 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通过和而实现。

93. 3 免疫细胞表达的抑制性受体可以通过激活,抑制由介导的激活信号,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

94. 4 独特型网络由、和等构成。其中的被称为抗原内影象。

95. 5 AICD又称为,在此过程中,活化的CTL通过途径,既可杀伤,也可杀伤,对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进行负反馈调节。

96. 1 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应答的某些共性,它们均需()产生,并具有()性。

97. 2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方面因素包括、、和。

98. 3 生理性免疫耐受对不应答,不发生。

99. 1(根据受体和供体的组合,把移植分为四种类型: 、、和。

100. 2(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一种,它是由针对同种异型抗原的受者细胞介导的。

101. 3(移植物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MHC分子可以通过和途径提供给受者T 细胞识别的

102. 4(诱导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介导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分子是。

103. 5(根据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快慢和病理特点,可分为: 、和。

104. 6(能够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而引起慢而弱的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105. 7(参与直接识别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参与间接识别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106. 8(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策略包括、和。

107. 9(在移植排斥中,不同亚群的T细胞识别不同类型的同种异型MHC分子,细胞识别同种异型MHC-?类分子,细胞识别同种异型MHC-?类分子。

108. 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109.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110. 抗原抗体结合力的大小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来表示。

111. 用已知抗原免疫人或动物后制备的血清习惯上成为__________。

112. 抗原抗体反应中常将迅速出现明显反应物的抗原抗体浓度比例确定为

___________。

113. 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成为凝集反应。

114. 凝集反应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15. 免疫标记技术是用_______、 _________ 或__________等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技术。

116. 常用的荧光色素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发黄绿色荧光,后者发红色荧光。

117. 免疫荧光技术常用的方法类型有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等。

118. 酶免疫技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_________和酶催化作用的_________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_______显色来判定结果,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敏感度可达__________水平。

119. 酶免疫技术中常用于标记的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的常用底物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后者的常用底物有___________等。

120. 酶免疫技术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测定

___________,后者测定______________。

121. __________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基本方法是将____________

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_________方法去除游离的成分。

122. ELISA 的基本方法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123. 双抗体夹心法是用于检测抗原的方法,其检测的抗原必须是

_______________的大分子抗原,而不能是___________等小分子抗原。

124. BAS-ELISA 利用1分子亲和素可结合_______分子生物素,组成生物放大系统,从而提高灵敏度的方法。

125. BAS-ELISA除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外,还可用于______和_______的测定。

126. RIA 是灵敏度较高的一种标记技术,其敏感度达__________水平。常用于标记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采用方法分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种。

127. _____________技术灵敏度高于放射性免疫测定法,常用于血清超微量活性物质的测定。

128. PBMC通过尼龙毛柱时,被吸附在柱上的是________细胞,被洗脱下来的是_______细胞。

129. 用抗CD4抗体交联的磁珠可将T细胞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细胞分开,从而获得高纯度的___________细胞。

130. 流式细胞术可对细胞做多参数定量测定和综合分析,包括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1. 根据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可将肿瘤抗原分为: 和。

132. 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可将肿瘤抗原分为、、和四种类型

133. 胚胎抗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如 ;另一种是,如。

134. 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135. 肿瘤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和等常规疗法联合应用。

136. SV40病毒转化细胞表达的抗原是,人腺病毒诱发肿瘤表达的抗原是。

137. 抗体治疗的原理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38. 用于治疗的免疫血清主要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9. 抗原为基础的治疗主要的应用方式是抗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免疫治疗。

140. 细胞因子疗法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

141. 常用的骨髓移植主要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2. 适用于过继免疫疗法的自体免疫效应细胞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143. 用于免疫治疗的抗体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144. 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145. 疫苗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6. 减毒活疫苗除能诱导机体产生________免疫外,还可产生__________ 免疫,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还有 ___________ 免疫形成。

147. 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疫苗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等。

148. 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等。

149. 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等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150. ?超敏反应是一种以机体或为主的特异免疫应答。

151. ? 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Ab主要是和类Ab。

152. ? II型超敏反应又称,或。

153. ? II型超敏反应由介导,可经

154. 被动转运。

155. ? PGD2是花生四烯酸经途径形成的产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使血管,其通透性。

156. I型超敏反应主由介导产生,可发生于,也可发生于。

157. 诱发超敏反应的Ag称可以是,也可是完全Ag。

158. I、II、III型超敏反应由介导,可经被动转运。

159. Fc,由一条链,一条链和两条相同的链组成。

160. 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经途径合成介质通常由、和

,,,混合组成。

医学免疫学试题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医学免疫学考试题A

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

A、胸腺

B、淋巴结

C、脾脏

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

部位是在( )

A、胸腺

B、脾脏

C、骨髓

D、法氏囊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

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 ) A、Fab段 B、Fc段 C、F(ab)段 D、pFc段 2

4、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Ig是( )

A、IgG

B、IgA

C、IgM

D、IgD 5、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Ig是( )

A、IgG

B、sIgA

C、IgM

D、IgE 6、以下关于IgG 生物学特性的错误叙述是( )

A、能通过胎盘

B、能激活补体

C、是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 Ig

D、能发挥

调理作用 7、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份是( )

A、C1

B、C2

C、C3

D、C4

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 )

A、C4b2b

B、C3bBb

C、C4b2b3b

D、C3bnBb 9、下列补体裂解片段中具有调理

作用的是( )

A、C3a

B、C3b

C、C5a

D、C5b 10、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

的补体成分是( ) A、C1 B、C2 C、C3 D、C4 11、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作用特点

不包括( )

A、具有高效性

B、为特异性作用

C、多数在局部发挥作用

D、对细胞的作用不受MHC限制 12、能直接杀伤肿瘤

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

A、TNF

B、IFN

C、IL-1

D、IL-2 13、干扰素(IFN)不具有( )

A、抗病毒作用

B、抗肿瘤作用

C、免疫调节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14、以下关于CD8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

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

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

D、是 HIV的受体 15、经典的HLA I类基因是( )

A、HLA-DP

B、HLA-DQ

C、HLA-C

D、HLA-DR 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 )

A、1号染色体

B、2 号染色体

C、6号染色体

D、17号染色体 17、HLAΠ类抗原主要分布于( )

A、各种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

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

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

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 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

A、TCR

B、CD3分子

C、补体受体

D、细胞因子受体

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 )

A、CD3分子

B、BCR

C、Fc受体

D、补体受体(CR) 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 )

A、Mφ

B、Tc 细胞

C、NK细胞

D、B 细胞 21、专职性APC不包括( )

A、DC

B、Mφ

C、B细胞

D、NK细胞 2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 )

A、TD抗原

B、TI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异种抗原 23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 )

A、来源于胸腺的抗原

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

C、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

D、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获得的抗原 24 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特点是( ) A、需Th细胞辅助 B、能诱导记忆B 细胞形成 C、一般仅产生IgM类抗体 D、主要产生IgG类抗体

25、机体在哪个时期对抗原刺激最易产生免疫耐受 ( ) A、成年期 B、老年期

C、新生期

D、胚胎期 26 、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包括( ) A、多经

遗传获得 B、作用发挥快

C、作用无严格针对性

D、有免疫记忆性

27、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防御功能体现在( ) A、物理屏障作

用 B、化学屏障作用

C、微生物屏障作用

D、以上均是

28、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不包括( )

A、补体

B、溶菌酶

C、抗毒素

D、防御素

29、NK细胞的ADCC是下列哪类Ig介导的( )

A、IgA

B、IgG

C、IgM

D、IgE

30、Mφ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

A、吞噬杀伤病原体的作用

B、提呈抗原作用

C、抗肿瘤作用

D、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

31 、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I型超敏反应( )

A、Tc细胞

B、肥大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B细胞 32、脱敏治疗适合于( )

A、青霉素皮试阳性者

B、抗毒素皮试阳性的病人

C、结核菌素皮试阳性者

D、以上均可

33 、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

A、支气管哮喘

B、血清病

C、甲状腺机能亢进

D、过敏性休克 34、下列哪种

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型超敏反应

A、类风湿关节炎

B、过敏性皮炎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新生儿溶血症

35、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

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

36、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是( )

A、BtK缺陷

B、CD40L缺陷

C、ZAP-70缺陷

D、ADA缺陷 3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

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38、HLA不相匹配的骨髓移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时,易发生( ) A、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B、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

39、以下免疫学检测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是( )

A、放射免疫测定

B、免疫荧光技术

C、免疫酶标技术

D、间接凝集反应

4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 )

A、抗毒素

B、丙种球蛋白

C、类毒素

D、抗Rh球蛋白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41、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和( )。 42、在五类Ig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参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是( )。 43、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物主要是( ),该途径形成的C5转化酶是( )。

44、效应性T细胞主要包括( )和( )两个亚群。 45、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 ),其识别的抗原无需( )细胞进行加工处理。

46、完全抗原具有( )和( )两种特性。 47、参与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的Ig 主要是( )和( )。 48、输血反应属于( )型超敏反应;血清病属于( )型超敏反应。

49、肿瘤抗原按特异性可分为( )和( )两类。

50、通过人工免疫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主要有( )和( )两类。

三、名词解释(每题词3分,共15分)

51、抗体

52、免疫耐受

53、MHC

54、抗原决定簇

55、细胞因子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25分)

56、补体系统可通过哪些方式引起炎症反应,

57、胸腺依赖抗原(D-Ag)引起的免疫应答有何特点,

58、试述免疫缺陷病的共同临床特点。

59、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60、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五、问答题(10分)

61、试述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浴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方法。

参考答案

单选题

、A 2、C 3、A 4、A 5、B 6、C 7、C 8、A 9、B 10、1

C

11、B 12、A 13、D 14、B 15、C 16、C 17、D 18、A 19、A 20、B

21、D 22、C 23、B 24、C 25、D 26、D 27、D 28、C 29、B 30、D

31、A 32、B 33、C 34、A 35、D 36、A 37、C 38、A 39、A 40、C

填空题

41、骨髓胸腺

42、IgM sIgA 43、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 C4b2b3b

44、CTL/Tc细胞 Th1细胞

45、BCR APC

46、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47、IgG IgM

48、II ?

49、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肿瘤相关抗原/TAA

50、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名词

51、抗体: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52、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53、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其产物能提呈抗原,启动和调控特异性免疫应答。

54、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为表位。 55、细胞因子:指由活化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

简答题

56、补体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炎症反应

激肽样作用:C2a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炎症性充血、水肿;

趋化作用:C3a、C5a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引

起炎性细胞侵润。

57、TD-Ag引起的免疫应答特点是

既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也可产生其他类别抗体;

可产生免疫记忆,能引起再次应答。

58、免疫缺陷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

易发生感染,是因免疫缺陷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所致.感染微生物种类与缺

陷类型有关,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

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感染;

肿瘤发生率增高,比正常同龄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常见;

RA和恶性贫血常见。; 自身免疫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以SLE、

59、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 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

接种次数 1-3次 1次

潜伏期较长,约1-4周较短,立即生效

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3周

主要用途预防传染病、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

60、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

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

由IgE抗体介导;

组胺等生物介质参与反应;

主要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无明显组织损伤;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问答题

61、(1)新生儿溶血的反应机制是:发生于Rh-孕妇所怀的Rh+胎儿。当第一胎分娩时,若胎盘剥离出血,胎儿Rh+细胞进入母体,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为IgG)。当母体怀第二胎,胎儿又是Rh+时,则抗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新生儿红细胞溶解。

(2)预防方法:初次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抗体,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模拟题(二)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A(E受体B(IgG Fc受体C(C3b受体D(DHA受体

E(IL—2受体

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E(以上均正确 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 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A(C1q 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A(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D(能结合补体E(能促进吞噬

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A(肿瘤的诊断B(肿瘤的治疗C(血清Cl-含量测定D(激素水平测定E(细胞受体测定 10(关于细胞因子

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E(以上均正确 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

A(IL—6受体、IL—2受体

B(IL—2受体、IL—4受体C(IFN-α受体、IFN—γ受体D(IL—8受体E(IL—1受体 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

A(经遗传而获得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 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 13(5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

A(H链和L链均不同B(V区不同C(L链不同 D(H链不同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

14(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

A(Fc受体B(C3受体 C(IPS受体 D(E受体E(SmIg

15(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

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嗜碱粒细胞 16(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

A(?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C(?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E(?型变态反应17(I型变态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

A(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B(患者的血清C(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 D(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以上均不是

18(对重症肌无力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致病的抗体是抗乙酰胆碱(ACR)抗体

B(抗ACR抗体的主要作用是在补体参与下损伤骨骼肌细胞

C(它的发病与胸腺病变有一定关系

D(在病人血清中尚可检出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胃壁细胞抗体)

E(该病有遗传倾向性

19(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反复持久的细菌感染常发生在

A(新生儿期B(出生半年内C(1~2岁儿童 D(学龄期儿童 E(青少年期 20(慢性肉芽肿病发病原因是

A(红细胞内酶缺陷 B(T细胞功能缺陷C(B细胞功能缺陷D(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E(补体功能缺陷

21(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 A(组织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细胞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2(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

A(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B(非特异性吞噬可溶性抗原C(被动吸附抗原 D(借助表面IgG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均是

23(致敏TC细胞的作用特点是

A(无抗原特异性 B(受MHC—?类分子限制C(可通过释放TNF杀伤靶细胞 D(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E(可通过分泌细胞毒性物质杀伤靶细胞 24(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成分无关

A(协同刺激分子受体B(MHC—H类分子 C(IL—12 D(IFN一γ E(IL—2 25(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

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B(静脉,腹腔,皮下、肌肉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

D(皮下,肌肉,腹腔,静脉E(腹腔,皮下、肌肉,静脉

26(?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医学免疫学试卷-B(含答案~)

中医药大学《医学免疫学》试卷B 适用专业及层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此试卷共4页,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写在试卷上者试卷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总分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异嗜性抗原 2.MHC 3.细胞因子 4.调理作用 5.佐剂 6. 免疫 7. ADCC 8. 补体 9. 单克隆抗体10. 超敏反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20分。请将最佳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1.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 超敏反应B ?移植排斥反应C ?自身免疫病D ?肿瘤E ?免疫缺陷病 2. 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A. C3b4b B . C4b2b C . C 3bBb D . C3bnBb E . C4bnBb 3. 抗原表位: A. 是抗原上与相应抗体结合的部位 B. 是抗体上与相应抗原结合的部位 C. 是补体上与相应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的部位 D. 通常与抗原的凹陷部位相结合 E. 是B或T细胞上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4. 免疫球蛋白(IgG)多肽的可变区为: A. N端轻链的1/4与重链的1/2 B. N端轻链的1/3与重链的1/4 C. 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4 D. 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2 E. N端轻链的1/2与重链的1/3 5. 胃蛋白酶水解IgG的产物是: A. 1 个Fab 和2 个Fc B . 1 个Fc C . 2 个Fab D. 2 个Fab 和1 个Fc E . 1 个F(ab' )2 和pFc' 6. 连接SIgA二聚体的结构是: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二)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A1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短句,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 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 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 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 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 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 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医学免疫学 学时:6学时 学分: 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 执笔人:边藏丽 审定人:王恺兵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掌握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试管凝集、玻片凝集、对流免疫电泳、免疫细胞形态观察、淋巴细胞分离、ELISA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医学免疫学实验对象多为具有传染性的材料,要求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牢固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操作与观察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凝集反应(试管凝集、玻片凝集) 3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体外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凝集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 2.方法原理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试管、玻片、水浴箱、吸管、伤寒杆菌“H”“O”诊断菌液、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诊断血清等。 4.掌握要点 掌握凝集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血清效价;凝集现象的观察。 5.实验内容: (1)玻片凝集(抗原定性试验) (2)试管凝集(抗体定量试验) 实验二对流免疫电泳、血型鉴定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沉淀的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了解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步骤,结果观察;掌握血型鉴定的反应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2.方法原理 对流免疫电泳是将经典沉淀反应与电泳技术结合而设计的一项实验。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一种血清学反应。 带电的胶体颗粒可在电场中移动,其移动方向与胶体颗粒所带电荷有关。抗原在的缓冲带负电荷,将抗原加于琼脂板阴极端的小孔中,由阴极向阳极移动;抗体为球蛋因电渗作用而流向阴极。当抗原抗体在两孔间相遇时,在两者比例适当处形成白色沉淀线。此种在双向琼指扩散基础上加电泳的方法,称为对流免疫电泳。 血型鉴定属直接凝集反应。将已知标准抗A和抗B血型抗体分别与待测红细胞混合。如果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则引起红细胞凝集,反之则不凝集,据其凝集现象可判断血型。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标准的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抗A为蓝色,抗B为黄色)、酒精棉球、采血针、载玻片、待测血清、甲胎蛋白诊断血清,肝癌病人阳性血清, L巴比妥缓冲液,琼脂对流免疫板、打孔器、加样器、电泳仪等。 4.掌握要点 (1)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步骤,结果观察; (2)血型鉴定的方法及结果判断。 5.实验内容: (1)讲述沉淀的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步骤,结果观察;血型鉴定的反应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2)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及结果观察; (3)血型鉴定的操作及结果观察; 实验三小鼠吞噬细胞及转化细胞形态观察 2学时 1.目的要求 观察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观察转化细胞、淋巴母细胞的形态了解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2.方法原理 巨噬细胞可吞噬异种或异体细胞等体积较大的异物,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多种细菌。观察这两类细胞的吞噬现象,可计算出吞噬异物的细胞数和吞噬细胞中吞入的异物数,用以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 淋巴细胞,在受抗原的刺激后,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水平。

人体系统解剖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 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骨髓 2.骨膜 3.椎间盘 5. 肋弓 8. 胸骨角 4.斜角肌间隙 (二)、填空题 1. 骨可根据外形分为()、()、()和()4类。 2. 骨质可分为()和()。 3.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3部分。 4. 每块椎骨由前方的()和后方的()构成。 5. 椎间盘是由周围的()和中央的()构成。 6.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4个生理性弯曲。 7.骨从上而下可分为()、()和()3部分。 8.手骨由()、()和()组成。 9. 肩关节由()和()构成。 10. 骨盆借()、两侧的()、()、()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11. 髋关节由()和()构成。 12. 脑颅骨中成对的是()和()。 13. 面颅骨中不成对的是()、()和()。 14. 颈静脉切迹位于()上缘,左、右锁骨()之间。 15. 胸骨角两侧平对()。 16. 肋弓最下点平齐()。 17. 肩胛骨下角平对()。 18. 膈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和()。 19. 腹直肌鞘的前层由()和()愈合而成。 20. 腹股沟管上壁由()构成;下壁由()构成。 21. 咀嚼肌包括()、()、()和()。 22. 大腿肌后群肌内侧为()和();外侧为()。 23. 手肌的中间群由()和()组成。 24. 小腿三头肌由()和()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胸骨角平对() A.第1肋软骨 B.第2肋软骨 C.第3肋软骨 D.第4肋软骨 E.锁骨 2.椎骨() A.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间孔 B.椎弓向上伸出一个上关节突 C.椎弓后部称椎弓板 D.第一颈椎椎体最小 E.成人有33块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免疫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名词解释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或黏膜免疫系统(MIS),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泌SIgA(分泌型IgA)完成其免疫效应。: 问答题: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CDR: (互补决定区)(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在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V区,各 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这个区域称为高变区。高变区实际上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这些高变区序列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为CDR. 2、单克隆抗体(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杂交瘤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使B淋巴细胞产 生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与高效性. 3、多克隆抗体(抗血清)(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人工方法以相应天然抗原免疫动物, 由于该抗原的高度异质性,含有不同抗原表位、且未经纯化,造成接种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含多克隆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各类Ig的作用(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阐述题):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由2条轻链与重链组织,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其V区的功能主要是靠其互补决定区(CDR)特异性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发挥免疫效应,如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侵入。C区的功能主要是(1)激活补体:通过IgG1-3和IgM的CH2/CH3通过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达到溶解细胞或细菌的作用。(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R)结合,增强其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高亲和力结合。使其脱颗粒,介导I型超敏反应;IgG 的Fc段与NK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表面FCR结合,而直接杀伤被粒体包被的靶细胞,也称为粒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通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的Ig。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抗感染和毒素中起主要作用,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Ig。 (2)IgM:是初次应答的早期Ig,在感染早期即已产生,在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Ig。可用于诊断宫内感染,其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引起II、III型超效反应的抗体,血型抗体也属IgM。IgM有杀菌、溶菌、溶血等作用。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血清IgA为单体,有抗菌、抗毒、抗病毒作用。分泌型Ig(SIg)由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中的浆细胞产生。是黏膜局部免疫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部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 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E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爱滋病 B. 鼠疫 C. 乙型肝炎 D. 疟疾 E. 麻风病 5、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D A.间接凝集反应 B. 直接凝集反应 C. 反向凝集试验 D.交叉凝集反应 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是:E A.病毒性肝炎 B. 登革热 C. 炭疽 D. 爱滋病 E. 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C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 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B.特异性免疫能力 C.预防用药 D.增强体质 E.注射疫苗 12、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人体最重要的抗体 B.是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C.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抗体 D.是凝集试验中的主要反应抗体 E.是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的主要抗体 13、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下列哪一型超敏反应?C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B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病原体被消灭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带菌者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

E ?棘上韧带为连于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 7.膈的裂孔 A.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平第 10胸椎 C ?腔静脉孔由下腔静脉通过 E.主动脉和迷走神经通过主动脉裂孔 8.腹外斜肌 A.参与形成胸腰筋膜 B.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 C. 肌纤维方向是由外下到前上 D.参与构成腹股沟镰 9.可使肩关节外展的肌是 A.三角肌和胸大肌 B.三角肌和冈上肌 D. 三角肌和大圆肌 E.三角肌和肩胛下肌 10.臀大肌对髋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A. 屈B.伸C.展 D.收E.旋内 11 .有一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以阑尾炎收住入院;检查发现:右下肢做后伸、外展和旋 内时明显加剧腹痛。 手术证实阑尾炎症波及右髂窝软组织充血肿胀。 试分析下列哪块肌与上述检查发 现有关: ( ) A.髂腰肌 B.梨状肌 C ?闭孔内肌 D ?闭孔外肌 E.腹横肌 12.有一患者股骨骨折,行动困 难,靠拄拐杖行走,三个月后下肢完全恢复功能,但出现患侧肩关节 外展功能障碍,体怔表现为“方肩”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冈上肌 D.斜角肌 E.胸大肌 13. 有一患者足呈背屈、外翻畸形,可能是下列哪个肌损伤: ( ) A.腓骨长肌 B.胫骨前肌 C.胫骨后肌 D.踇长屈肌 E.趾长屈肌 14.关于咽,下列正确的是 ( ) A ?口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 .上端附着颅底,下通食管和气管 C. 鼻咽后壁有咽鼓管咽口 D ?口咽侧壁有咽隐窝 E. 喉咽下端续气管 15.食管异物与食管癌易发生于 ( ) A ?食管穿膈处 B ?食管第四、五胸椎间水平 《人体解剖学》 选择题: 1. 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是 A.齿突 B.隆椎棘突 C.胸椎棘突 D.腰椎棘突 E.骶椎棘突 2.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A.第1腰椎棘突B.第2腰椎棘突 C.第3腰椎棘突D.第4腰椎棘突 3.关节囊内有关节盘的关节是 A. 颞下颌关节 B. 肩关节 C. 肘关节 4. 参与构成椎管后壁的韧带是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黄韧带 5. 有关膝关节的叙述,何者为错 ? A.由股骨下端与胫、腓骨上端构成 C.有囊内、外韧带加强 E ?可沿冠状轴作屈伸运动 6.脊柱的连结 A.前纵韧带构成椎管前壁 C.黄韧带连于相邻椎弓根 E.第5腰椎棘突 D ?髋关节E.踝关节 D.棘间韧带E.棘上韧带 B. 关节囊薄而松弛 D. 关节腔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B. 后纵韧带参与构成椎管后壁 D. 棘间韧带在颈部称项韧带 ( B. 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方 D. 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胸导管通过 E ?腱膜形成腹股沟管皮下环 ) ( C.三角肌和冈下肌

大理大学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参考答案

《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第1套)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CBBD, 6-10:BCEDE, 11-15:DEBCB, 16-20:BECBB 二、填空题 1. 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 抗原自身因素、机体因素、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3.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 4. 特异性结合抗原、调理作用、中和作用、通过胎盘、ADCC、介导超敏反应等。 5. 美洲商陆、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 三、是非题 1-5:√√√×√; 6-10:√×××× 四、名词解释 1.人工主动免疫:抗原性物质(疫苗、类毒素等)免疫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预防感染的措施。

2.超敏反应: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3.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抗原物质、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信息递呈给T细胞识别的一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为专职APC。 4.抗原决定基: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下,不产生特异性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从而不引起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五、问答题 1、试述佐剂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 (1)概念: (2)作用机制: 1)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缓降解和消除; 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抗原处理及递呈; 3)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2、试述体液免疫应答的的一般规律。

3、以TD抗原为例,简述CD8+Tc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内源性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被APC处理,以抗原肽-MHC-I复合物递呈给CD8+T识别。(3分) 2)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双信号(TCR与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协同刺激信号)(3分) 3)效应性T(CTL)发挥功能: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3分) 4)记忆性T细胞形成:(1分) 《医学免疫学》本科试卷(第2套)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DDE,6-10:ECEDA,11-15:BCDCA,16-20:EDBAB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感染:人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也是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3.病原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体外,而无临床表现的人。 4.暴发: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发病人数急剧增多。 5.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病原体从传染源的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构成感染的必备条件是病原体人体环境。 2.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传染源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 4. 常见的水平传播途径有 4.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土壤传播 5.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6.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特异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免疫性 7. 典型急性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可分为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个阶段。 8. 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三方面资料。 9. 传染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过程必然导致传染病。F 2.所有传染病都有传染性。T 3.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病原体、传染途径。F 4.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理损害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通过免疫学检测可测得抗体。T 5.传染病只是传染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T 6.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T 7.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是传染源。T 8.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有效。F 9.人群对某些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传染病的发生。T 10.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消灭被污染环境中的病原体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媒介。T 四、简答题(10分) 简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感染过程有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五种表现。以上五种表现不一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如潜伏性感染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转变为显性感染。一般认为隐性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于识别。 五、选择题(共40分) (一)A1型题(每题1分) ( B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不断排除体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称为 A.隐性感染B.病原携带状态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轻型感染

医学免疫学 实验设计 例子

《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 期别:x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 姓名:OOO IL-35对小鼠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机制 【立题依据】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今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不断发现和认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Ⅰ型糖尿病(T1DM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全球大约有2000万患者,中国至少有100万的患者,但是Ⅰ型糖尿病常常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发生且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有较高的遗传度(75%),表现为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同时,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治疗不善将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心脏病、截肢等。因此如果能正确了解Ⅰ型糖尿病的免疫学机制,并探索更加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案,对于患者本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Ⅰ型糖尿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是体内除了抗原提呈细胞(APC)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外正常细胞几乎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研究表明IFN-γ转基因小鼠的胰岛β细胞分泌IFN-γ,由于IFN-γ刺激MHC-Ⅱ分子的表达这种小鼠的胰岛β细胞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这样以来免疫细胞就会结合并识别胰岛β细胞然后对其进行攻击,使其丧失胰岛素分泌活性,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些CD4+T cell还可高表达IL-2受体的α链(CD25)分子,胞质中表达Foxp3转录因子的T细胞分化亚群。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抑制CD4+ Tcell和CD8+ Tcell的活化与增殖从而达到免疫的负调节作用。通过协调Treg水平来调节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手段。 白细胞介素-35(IL-35)是2007年新发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因子,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IL-35为异源二聚,主要由活化的Treg分泌,对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参与介导机体免疫耐受的形成。IL-35是否对Ⅰ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仍有待继续研究和解决。 【实验目的】 本实验就是通过提高NOD系小鼠(Ⅰ型糖尿病患鼠)体内的IL-35水平,观测小鼠各期的血糖尿糖等水平及后期的Ⅰ型糖尿病发病率、胰岛炎评分等,评定IL-35对Ⅰ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并与其它一些免疫抑制性的药物(环孢菌素A)等,进行药敏对比;同时,体外测定小鼠体内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等含量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含量等,对小鼠的免疫体质及IL-35对Ⅰ型糖尿病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有大体认识及方向把握,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从而为新药(联合药)的开发,免疫抑制领域的深入研究有一定意义。 【实验对象】 NOD系Ⅰ型糖尿病鼠和NON系正常不患病鼠(雌性4周龄) 起源在对ICR/Jcl小鼠进行近郊培育的第6代,从白内障易感亚系分离出非肥胖糖尿病品系(NOD)和非肥胖正常品系(NON)。在近交20代时,首先发现NOD雌鼠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特征自发Ⅰ型糖尿病以及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小鼠。通过病理学观察发现,NOD小鼠自身免疫性胰岛炎发生于4周龄。NOD小鼠发病后,充分呈现该品系小鼠糖尿病的生理生化特征即:尿频·多饮·高血糖症状。在几周的时间內,血糖迅速升高,饮水量剧增,大量的排尿,体重迅速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患鼠血糖呈现迅速上升,后逐步下降,但仍维持高于正

医学免疫学-课后习题答案

1、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 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他们在获 2、简述中枢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髓样祖细胞→粒细胞、单核、DC、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产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样祖细胞→B、T、NK细胞 ②B细胞和NK分化发育的产所 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产所:抗原再次刺激记忆B细胞(在外周) →活化B细胞随血液或淋巴返回骨髓→B细胞在骨髓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IgG,释放入血。 (注:外周免疫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也是再次应答产所,但其产生抗体速度快而持续时间短,不是血清抗原主要来源——主要来自骨髓。) 胸腺的功能: ①T细胞分化成熟的产所:经过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经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②免疫调节: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促进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发育。 ③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的TCR若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pMHC 高亲和力则被消除。 试述淋巴结、脾和肠粘膜相关淋巴结的功能 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75%,B25%)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 脾脏(胚胎时期造血器官、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主要产所(T 60%,B 40%)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产所 过滤作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 MALT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其中的B-1细胞产生分泌IgA,抵御病原微生物。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_呼吸系统

一、填空题 1. 呼吸道包括 ( ) 、 ( ) 、 ( ) 、 ( ) 和 ( ) 。 2. 上鼻甲或最上鼻甲后上方与鼻腔顶之间的凹陷部分称 (6) ,鼻旁窦中 (7) 开口于此处。 3. 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 ( ) 、 ( ) 、 ( ) 、 ( ) 。 4. 构成喉支架的软骨包括不成对的 ( )( ) 、 ( ) 和成对的 () 。 5. 环状软骨是由 ( ) 、 ( ) 两部构成,是喉软骨中惟一呈环形的软骨,对气管起支撑作用。 6. 通常所称的声带是指 ( ) 和 ( ) 以及由其覆盖的 ( ) 三者组成的结构而言。 7. 喉腔内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 ( ) 、下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 ) 。上、下两对粘膜皱襞将喉腔分为二者上方的 ( ) 、二者下方的 ( ) 、二者之间的 ( ) 三部。 8. 气管分为颈、胸二部,在 ( ) 与第 4 胸椎骨体下缘连线的平面上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9. 壁胸膜按其所附着的部位可分为 ( ) 、 ( ) 、 ( ) 、 ( ) 。 10. 喉腔中两声襞之间的裂隙称 ( ) 。 11. 气管隆嵴的高度相当于 ( ) 或 ( ) 水平。 12. 吸气时,膈肌处于 ( ) 状态,此时胸腔容积 ( ) 。 13. 左肺前缘锐薄,其下分有凹入的 ( ) ,再下方有向下突出的( ) 。

14. 胸膜腔最低点为 ( ) ,临床上又称为 ( ) 。 15. 胸膜下界的投影点在腋中线与 ( ) 相交,在锁骨中线与 ( ) 相交。 16. 纵隔四分法,首先将其分为 ( ) 和 ( ) ,后者又被分为 ( ) 、( ) 和 ( ) 。 17. 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 ( ) 、 ( ) 其走向 ( ) 。 18. 两侧胸膜前界返折时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即 ( ) 和 ( ) 。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气管上端与喉相连,向下在颈静脉切迹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 2. 鼻前庭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性鼻腔内衬粘膜而成。 3. 蝶窦开口与上鼻道。 4. 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惟一完整的软骨环,平对第 6 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5.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6. 喉腔向上通气管,向下和咽相交通。 7. 声襞是喉粘膜覆盖声韧带和声带肌而成。 8. 成年男性的喉结很明显,女性的喉结一般比男性略低。 9. 左主支气管较垂直,而右主支气管较水平,所以气管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10. 两肺尖均高出锁骨外侧 1 / 3 的上方约 2 ~ 3cm 。 11. 胸膜腔呈负压状态。

《医学免疫学》复习试题.docx

《医学免疫学》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题) 1>完全抗原应具有 A )免疫原性 B )免疫反应性 C )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D )交叉反应性 2、下面哪一种Ig 能穿过胎盘: 3、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主要是 9、关于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下列哪一项错误: 10、下列哪种疾病是由II 型超敏反应引起的 A) IgM B) IgG C) IgA D) IgE A )骨髓 B )胸腺 C )腔上囊 D )淋巴结 4、 关于补体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溶菌、杀菌与细胞毒作用 C )清除免疫复合物 5、 下面哪一项不是细胞因子 A ) Sag B ) IFN 6、 C D2不存在于下面哪一种细胞膜上 A )巨噬细胞 B ) NK 细胞 7、 下面哪一项不表达在B 细胞上? A ) BCR B ) TCR 8、 下面哪一种细胞不属于APC? A ) B 细胞 B )巨噬细胞 B )中和毒素 D )炎症介质作用 C) TNF D) C SF C) T 细胞 D) 胸腺细胞 C) FcR D) M1IC C) T 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A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复合物 C )中等大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B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复合物 D )特殊的组织结构 A )血清过敏症 B )接触性皮炎 C )血清病 D )新生儿溶血

选择题: CBDBA ABCAD 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T D?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的辅助的抗原。由多种不同的B表位和T表位组成,同类抗原决定簇的数量少且分散存在,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多种抗体,并具有免疫记忆。绝大多数的蛋白质抗原是TD 抗原。 2、A 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当IgG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Fc段与NK细胞表面的FcrR结合,对靶细胞产生定向非特异性杀伤作用。 3、M 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 4、M e Ab: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产生,针对一种抗原表位,高度特异,完全均一的抗体。 5、T CR: T细胞(抗原)受体,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TCR 的作用是识别抗原。 6、A PC: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进行识别、处理、加工、提呈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 7、F c片段: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 位。 8> 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解死亡。 9、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a和TNF?B两类。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 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1.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E A.菌量 B.毒力 C.菌型 D.受损脏器不同 E.机体免疫状态 2. 下列哪一种物质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A A.霍乱肠毒素 B.内毒素 C. M蛋白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3. 流行于我国的血吸虫病为:A A.日本血吸虫病 B.埃及血吸虫病 C.曼氏血吸虫病 D.湄公血吸虫病 E.间插血吸虫病 4. 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最强:A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5. 猩红热的三大特征性表现是:D A.发热、咽峡炎、草莓舌 B.发热、草莓舌、脱皮 C.发热、草莓舌、皮疹 D.发热、咽峡炎、皮疹 E.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6.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A A.啮齿类 B.猪 C.病毒携带者 D.犬 E.急性期病人 7. HBsAg(+)、HBeAg(+),说明该病人:E A.无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具有传染性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C A.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B.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 C.发热、头痛、呕吐、 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发热、头痛、呕吐、昏迷 E.高热、惊厥 9.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E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10.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B A.肝细胞内 B.肝内胆管 C.十二指肠 D.肝内淋巴管 E.肝内血管 11. 女,15岁,寒战、间歇高热六天,第一天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出汗,热退后活动 自如,隔日又同样发作,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曾服氯喹、伯氨喹啉,三天后出现酱油样尿,量少,血RBC2.0 X 109/L,Hb58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B A.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 B.恶性疟引起的黑尿热 C.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D.间日疟服用伯氨喹啉引起的黑尿热 E.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 13. 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C,意识呈浅昏迷,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