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浅说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加明晰地说明中庸思想以及其重要作用,我们先看一组实际

例子。

党支部讨论张三同志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第一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

反对:张三,他凭什么入党,他入国民党去吧,他根本就不是人,还能入党?

赞成:张三,这人太好了,现在的党员也不如他好啊,早就该入党了!

第二种,反对方和赞成方的发言。

反对:首先,张三同志,和我关系也是比较不错的。我声明一点,我的发言绝对保证没有私人恩怨。张三,几年来,在我们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学习自己抓的也很紧,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性格上还不够成熟,在处理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有时候表现的不够坚定。建议组织对该同志再作进一步地考验,略微延缓该同志入党转正。

赞成:我对张三同志的入党问题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张三同志是我单位引进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年龄比较小,工作热情非常高,积极肯干,并能够主动向老党员学习请教,对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起来也很认真,很刻苦,能够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基本上具备了一名党员的

条件和资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工作经验还少一些。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弥补。我同意组织为该同志转正。

不难看出,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比较,我们大家最容易接受第二种方式。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无论耍滑头,还是说真话,为什么第二种方式就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呢?其实,第二种方式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中庸思想。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庸思想其实就是客观规律的反应。因为人是优点和缺点的组合,不会是绝对错误和绝对正确。所以全面地看问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容易被人接受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只要是应用中庸思想去解决问题,绝大多数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那么,什么是中庸?什么是中庸思想呢?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有“宋代孔子”之誉的朱熹曾对中庸之

中”的含义有过这样的解释:“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

即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原则此,可以把中庸的高明之

处理解为寻求平衡的智能。《中庸》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什么叫中?不是中间,不是折中,而是合乎道,遵循道。什么是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也就是合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叫做道。为什么说中是天下“正道”?因为天下万物原本就是循道的,自然原本就是有规律的。什么是庸?就是不易,或者说不变。而不是平庸、不冒尖。世界永远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这种不变的特性就是庸,所以说是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是客观规律,是哲学思想。无论对国家,对个人,无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处理人与社会的

关系,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应用它。只是我们有许多人不认识,或者对其本质不了解,没有感觉出它的重要作用。

一、中庸的基本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也是全文的中心。关于中庸,一说是孔子之孙孔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和完善的。集中反映的中庸思想想是:

中庸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性首先表现在他对伪中庸一一乡原的揭露和批判上。所谓乡原就是中间道路,老好人,泥守居中。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原,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是“德之贼也。”[孔子反对偏执一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对“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的人极其鄙视。“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认为君子必须达到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只有达到了知,才能“主忠信”,“过则勿惮改”,才能达

到“知者不惑”的境界。知来自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舜“好问好察迩言”,被孔子尊崇为多闻多见、执两用中的“大知”。孔子认为做到“知”的主要途径是“学”。孔子是不相信真有“生而知之”的所谓“圣人”(尧、舜不过是为神道设教而树立的偶像),他本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圣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始终提倡“学而知之”,把学作为致知的途径和手段,“好学近乎知。”同时,孔子也重视“教”的作用。孔子终其一生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人都有共性和个性,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针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噱”的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叩其

两端的方法,对“不得中行而与之”的“狂者”和“狷者”分别对症下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时对问仁、问礼、问知、问为政等问题也因人而异地做了表述不同、但殊途同归的回答,彰显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本质。他还要求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好学敏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叩其两端”,才能达到不惑,不逾距,不

违礼的知者境界。孔子把“知”作为“道中庸”的先决条件,认为只有认知正确,才能在实践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中正”极至。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 只有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到执两用中。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入“三达德”之中。

中庸曾被人们误解为庸俗的中间路线、骑墙主义。其实这样理解中庸恰恰陷入了伪中庸一一乡原的误区。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

不能期月守也。”、“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而很少提及中庸中庸思想反映的基本要点有下列几个:

1、天道与人道合一

2、天性与人性合一

3、理性与情感合一

4、鬼神与圣人合一

5、外内合一

其主要原则有三: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其基本含义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

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二、中庸思想在当今现实生活里的重要作用的体现。

(一)中庸思想在处理国家问题方面的应用。

1、在世界问题上提倡“和为贵”。育万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反对霸

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不称王不称霸,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一)、适中:合乎度量执两用中;

二)、时中:应时而为,中贵权变;三)、中正:守持主体执于道; )、中和:异质和谐,和合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结晶。它既是对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秦汉至今,从早期的“因俗而治”到“羁糜政策”的推行,再到“民族区域自治”,然后则是我们今天的“特别行政区”的设置,这里有一条清晰可循的中庸和合思想的轨迹。但是这条轨迹是不断变化的,传统的“羁糜政策”只是服务于大一统的一种政策设计,它更多关注的是边疆地区现状的稳定而非发展;而今天的“一国两制”政策则是透过国家统一这一层面去追求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去追求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共同发展,它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邓小平曾经不无自豪地说:“一国两制”思想“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一国两制”构想所以具有中国特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透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与智慧,其所具

有的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必将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力、渗透力,中国的统一大业必将展现出新的景象。

3、在处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极端矛盾问题上,坚持“和平解决,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原则。

(二)中庸思想在处理社会问题方面的应用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

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反映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汲取中国传统“仁” “和”文化的思想资源基础上提出来

“仁”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含义颇为丰富。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说,“仁”强调个体的责任与义务,即“为仁由己”。这包括“爱人”和“孝悌”两方面的内涵:“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仁,要求个

体“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礼仪,以友善、恭敬的态度对待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为仁”的途径有二:一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广泛学习文化典籍,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叛经离道;二是自我修行,达到“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的目标。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可

以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奠定个体的思想基础。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注重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仁”者“爱人”,其中蕴含了忠恕思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讲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与责任,并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他人。从要求上说,道德有层次之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人人都应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先进分子的道德责任。儒家认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是“中庸”,是一种自觉和习惯,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十分推崇“中庸”精神,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儒家关于“忠恕之道”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是: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注重公德建设,实现道德建设群众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应教育社会成员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上,充分考虑对方的合法与正当权益,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不应“逾矩” 或推脱责任;即使无法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即“合”,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前者强调的是不同思想观

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后者强调的是主客体一致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二者统一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和谐中。所谓“和”,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

一”。《中庸》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而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引申到人伦关系之中,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工具理性膨胀、生态危机频现的今天,

“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对于形成既思想统一、人心凝:

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和”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性,也是今天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资源。

2、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可持续性发展。在西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其中,人类中心学和自然中心学是主要的两大阵营。可是,我们认为这两种学说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都不适合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精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一一"与天地参"。我们把它看作为是以人类中心学为目的,以自然中心学为途径。它承认人类发展为中心,自然资源应为人类发展所利用。但同时,人是自然的人,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则,以人力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只能是利用自然规律。融于自然,使其为人类所服务,这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似乎是中国哲学的中心,由此,引申出仁政爱民,不战而胜等其他思想。而在园林建筑中,江南园林的引景入室,则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假山。苏州园林的假山石多取未经雕琢天然太湖石,是为自然。而既为假山,又是为人的意志所造,而非自然之力生成,是为人所服务的。透窗。院与院的隔墙上或圆或方,或菱或扇的透窗把分割的

空间联系在了一起。这些窗像是天然的画框,院景就是框中的画。景是

自然的景,又是人工的景。而在英国,我们所见到的,自然的景就是纯自然生长的景,野和乱。人工的景就是切割排列整齐划一的景,刻板,连树都不像树了。我们可以想像,国画中推崇的"似与不似之间"是不是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呢?似,是对自然客观的体现;不似,则是人类主观意识的表达。所谓神似,即是主观对客观的承认,即主观意识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再现。似,符合客观规律;不似,尊重人类主观。"似与不似之间"似乎也可以用中庸思想来解释。

3、弘扬慈善事业,建立生活最低保障线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尧曰》)以传统的“中庸”观(“中庸”无疑是中国文

化的一大传统,可在不太久远的中国政治似乎又最缺少“中庸”)鉴之, 中国正面临贫富分化导致社会骚乱和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混乱的双重风险;为今之计,是要勉力“执两端而守其中”。否则,对社会整体的协调,就会遭遇特别的障碍和困难。不可否认,转型中的国家必然会遭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摩擦和冲突。当下中国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精英” 与“平民”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起来。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竞争,本质上己经演变为官僚集团疯狂追逐“升迁”的竞争;以利润为目标的部门行业竞争,实际上己经蜕变为新富阶层牟取“暴利”的竞争。权力及第+金钱及第,便是“精英”对社会的垄断。失去节制的“精英”垄

断必然走向堕落,而“精英”的堕落??就像人们己经在“黑窑奴工”中看到的那样??最终会引致“平民”的堕落,最后是堕落的系

统化、泛化,也即社会的普遍堕落。实际上,各路“精英”早己在经济

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利用其“秉赋”结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集团。它

们控制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但它们仅仅为自己的利益而“配置”

这些资源。社会,就这样分裂了。这极有可能把中国引向斜路引向歧途。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回到现实中,说“精英”们不

知道“上下同欲”和“上下同乐”、在协调不同阶层利益的基础上谋求

社会认同的道理,可能有失偏颇,但说他们并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恐怕

不算冤枉他们。试想,如果“平民”们过不了“好”日子,“精英”们

能有“好”日子吗?孟子早就告诫“精英”们要经常想一想“出乎尔

者,反乎尔者”,(《孟子?梁惠王下》)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精英”

们怎样对待“平民”,“平民”们也就会怎样对待“精英”。“以其人

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毛泽东把这个道理就说得更明白了:“哪

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载舟覆舟”之说以水喻民虽是古训,但放在今日中国资源配置处于行政“分割”状态、财富分配向上扭曲(以攫取非要素收入为主)、层层封锁的信息垄断和控制、“精英”们霸占话语权的转型期,却仍不失警示意义。“共生”或“寄生”与“宿主”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就是这样“对应”的:全体利害与共,“宿主”不存,“寄生”焉附?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并非后人附会的“平均主义”,其核心旨趣乃在不要排斥穷人!任何排斥穷人的地方都不可能安定,更不可能和谐!出于中国社会的整合、认同的需要,以建基于孔孟“民本”思想

的“中庸”之见,只有能够体察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如何从个人特别是作为“平民”的个人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才能于“以人为本”上明

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之所在。8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菜市询价,便是一个信号:我们必须努力遏制贫富差距扩大防止贫富分化,必须努力平抑通货膨胀增进民众福祉。

4、打防并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孔子“五美”学说,就是讲中庸之道的。“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二千五百多年的孔子所提倡的“五美”,现在看来现实意义是很深刻的。“君子惠而不费”,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很富贵了,也不要太铺张浪费了,但我们现实社会中那些一夜暴富的人,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美德?“劳而不怨,欲而不贪”,但对照现实社会,贫困的人满腹牢骚,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贪官污吏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对于“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现实社会中就更少能够有人做到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些小人得志的嘴脸,外强中干的小人。孔子的“五美”,为中庸之道的处世为人方式做了完美的解释,后来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要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颗平常心,人心才会平稳,社会才会稳定。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为官不要专横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说得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由于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时,大部分的造反阶级都不会选择中庸之道的,甚至把中庸之道看作是一种歪理邪说。刘邦是这样做的,朱元璋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更不例外。毛泽东把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更是看的一无是处, 化了很大的精力把中庸之道批判了几十年。正因为近几十年对中庸之道我歪曲批判,人们才会扭曲了中庸之道精髓,把中庸之道变成懦弱和不思进取的象征。就这样,在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博爱还没有深

入人心,我们过去宣扬的大而公、理想化的主义失败的情况下,我们又放弃或者扭曲了以中庸之道为根本的传统文化,才致使我们在精神领域方面出现了真空状态,这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最大难题。

既然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后,提倡中庸之道应该是我们所选择的。提倡中庸之道,使国人保持一颗平常心,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政府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保证。不但如此,以中庸之道指导我们确立外交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关系,都会有很大的意义。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也足以证明以中庸之道为根本的儒家思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可惜我们很多人却没有看到这一点。外来的东西没有学好,却把祖宗的东西丢的差不多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三)中庸思想在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方面的应用。

1、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事是是非非,一言难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是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在处理家务事方面,宽容、沟通、隐忍、真诚、奉献是目前婚姻家庭问题专家一致的看法。其

实这些做法的本质就是“执中致和”,就是中庸!

2、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有矛盾是必然的,如何把矛盾缓和缓解,或者明察秋毫,把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家庭成员都要懂得一点中庸思想,“喜怒哀乐未发,发而皆中节”,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破坏和谐气氛的人。

3、男欢女爱,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坏是善意的坏,是生命力旺盛地坏。有人戏称:找到真命天子(不偏离),坚持革命到底(不改变)!

4、婚姻是两个人的,维系婚姻的外有法律,内有感情。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婚姻需要营养,需要经营。法律是一种约束违规者的外在形式。如果婚姻仅仅用外在形式来维系,那么,这个婚姻就己经死亡了。所以,内就是外,外就是内,二者都不彰显,以一不是二,守

一中和

(四)中庸思想在处理思维、言行问题方面的应用

1、思考问题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思考问题就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入手, 抓住重点,主次适中。

2、这个世界没有十分完美的人和事。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极端,就

是违背中庸的。中庸就是看到了人和事物具有两重性,才让我们在两重性上做一种比较有利的选择

3、话不能说的太大,事情不能做的太绝。,“沉默是金”和“口无遮拦”

都不可取,那么我们怎么达到“中庸式的智慧沟通”呢?我们看一个故事:有

一个人刚进入苹果公司幵始第一份工作,公司里有一位经理叫西恩,大家都知

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尤其在开会的时候, 他得体的言辞完美地展现出他

过人的才学、情商与口才,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钦佩不己。有一天,这个人鼓

足勇气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沟通的秘诀。西恩说:“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我并

不总是抢着发言;当我不懂或不确定时,我的嘴闭的紧紧的;但是,当我有好

的意见时,我绝不错过良机一一如果不让我发言,我就不让会议结束。”这个人问

他:“如果别人都抢着讲话,你怎么发言呢?”西恩说:“我会先用肢体语言

告诉别人:下一个该轮到我发言啦!例如,我会举起手,发出特殊的声响(如

清嗓子声),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让我发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

所有的发言机会,我就等发言人调整呼吸时,迅速接上话头。”这人又问他:

“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别人想你咨询呢?”西恩说:“我会先看看有没有比

我懂得更多的人帮我回答。如果有,我会巧妙地把回答的机会‘让’给他;如

果没有,我会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去查’,等会幵完,我一定去把问题查

清楚。”跟他的一席话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一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度,选择好说话

的实际,就可以得

到周围人的尊敬,而且别人也会从你的话语中了解到你时一个渊博而谦逊的人。

(五)中庸思想在养生问题方面的应用。

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虽已年逾八旬,却依旧精神矍铄,身板硬朗,

到处讲学游历,这与他坚持独到的养生方法有关。那么,金庸有哪些养生秘诀呢?

心平气和,讲宄中庸之道。

金庸讲宄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其自然的心态。他说,小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心平气和地帮助别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生观做指导,金庸做到了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

对于养生保健,金庸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我的身体一向很好,但并非像有的媒体吹得那样功夫了得;1995年,我在香港的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的努力,才使我转危为安。朋友们闻讯都到医院来看望我。让我深感真情的可贵。我的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因此增加了160 %。

情志养生,“八风”吹不动。

曾经有人在报刊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嘲讽,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会大动肝火,但事实上恰恰相反,金庸并未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表了一封温和的公开信。信中说,上天待我己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

福,偶尔被人骂几句并没什么

中庸之道,曾经被误会,被误解,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其实,我们的古人的智慧就在于绝不是凭空杜撰,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是大自然(包括人类自己)的反应,都是客观规律。特别是持“斗争”学说观点的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是我们自己争取的,只要爱拼就会臝。其实,奋斗和命运的关系古人早就有论述,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也有专门的阐述。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就要尊重规律,中庸之道就是规律,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追求更合适的方式方法,就是中庸!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墨家的创始者墨子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墨子的兼爱思想,以及在春秋战国时代不被采用的原因,同时联系实际分析墨子兼爱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思想价值,主要从个人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时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兼爱、空想性、现代意义 墨子(公元前480—公元前420)宋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做过工匠,被称为“贱人”,“北国鄙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者。墨子的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奔忙,他与弟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提出一套而又独具特点的学说,这就是墨学。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十大主张,这些构成了墨家思想的整个思想体系。 “兼爱”思想 一、兼爱就是对一切人无所不爱,不分远近,不分等级,普遍广泛地爱所有的人。 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兼相爱交相利就是不分人与我,不只是单方面的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不是单方面的是自己有利,而且还要使别人有利。墨子认为,兼相爱就要大家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了。而且他还认为必须我先做那些爱和有利于别人亲人的事,然后别人再报答我的爱和有利于我的亲人的事,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残害了。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平等了,也就是“爱无差等” 二,一切人间的怨恨、篡夺乃至天下大乱,其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而只要实行兼爱,一切不道德行为也就都没有了,天下也就大治了: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兼爱上》)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兼爱或相恶是国家治乱的枢纽,兼爱则治,相恶则乱 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上》)若果做到“天下皆相爱”,社会矛盾就会泯灭,就会天下太平。 墨子在兼爱的基础上提出非攻——墨子的外交理念,他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墨子强烈抨击大国对小国1、强国对弱国的攻伐,他认为,这种侵略别国的战争是“不与其劳,获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天志下》)的不义行为“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天志下》) 为实行兼爱原则,栖栖遑遑奔走于世。孟子评论墨子的行为,“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淮南子》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刀,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为天下的大利,虽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再所不顾。应当说这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兼爱思想的空想性。

古代_中和_观及其现实意义

天津师大学报  2000年第2期 古代“中和”观及其现实意义 王 冬 摘 要 “中和”,是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概念,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处于世纪之交,惟有对其全面正确把握,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才能被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文章阐述了古代“中和”观的渊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创造为先导的新时代“中和”观。 关键词 中 和 中和 同 创造 “中和”观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它所倡导的“贵和尚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这一观念虽有其不足之处,但其蕴含的积极、合理思想仍值得发掘弘扬。 “中和”观念的渊源及发展 “中和”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和”一词虽首见于《中庸》,但“中和”观念却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中和”由“中”与“和”两字合而为一。何谓“中”?“中”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始见于《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酒诰》中也有:“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这是“中”行之于德;《孟子?离娄下》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这是“中”行之于用人;《尚书》中的《立政》、《吕刑》记载的“中罚”、“中”则体现了“中”行之于刑。所谓“中”,《说文解字注》云:“中,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中,正也”。故中即为恰到好处、符合一定标准、正确合理之义。综观先秦典籍,虽然由于当时理论思维水平的局限尚未将“中”上升到哲学高度,但对它的褒举之意却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较为普遍的尚中、执中的思维倾向。总之,先秦时期的“中”已具有政治、伦理范畴的特点。 “尚中”观念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始于《易经》。易有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六十四卦,卦各六爻。其中爻的爻辞多是吉利的,且中爻也是统摄整个卦义中的两爻:“若夫杂物撰德,辨

有感慎独

有感慎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到一个人,立足社会必然要与人交往,必然要形成社交群体或社交网,如果没有规范的行为准则,没有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没有一种平常文明习惯的形成,试想想,那随地大小便,唾沫横飞,粗暴不讲道理,以多胜少,恃强凌弱,强闯红灯,为所欲为等等不堪入目的劣行,将上演一出出不果的人间悲剧;将肆虐人们的心灵,将泯灭人们的良知,那将是人间的地狱。是进地狱还是入天堂,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思想、你的素养无不跟身边的人、事、物紧紧相关,这就体现了必要的社会公德。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是治国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没有遵守社会道德,小的可以影响自身形象,大的可以影响国家声誉。中国能有今天的强大,能有今天的经济繁荣,无不跟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有关,就象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欲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后而凡事举”,很精辟地概述了文明、道德的重要性。 而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之上的公共道德,在现代信息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它的内涵就更深、更广了,如何使自身素质满足公共道德的需求?“慎独”便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得人们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使得人们在现代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是非面前让道德筑起了精神高尚的防线。何谓慎独?慎独即自律,具体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作

为修养方法,强调在没有处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谕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所以我们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应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想,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刻伴随在身边。应向那些公益使者、慈善人员学习。如支助贫困灾区失学儿童不留名的;像丛飞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无私地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像战斗在各岗位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千千万万工作者,他们都是道德的楷模。全社会应他们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 美好的事物需具备美好的心灵和行为完成,美好的心灵需靠平时的道德行为来维系,所以古人云“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诫慎平其所不暏,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平稳,莫显平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跟湄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直被放在若即若离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作用也被大家忽略了。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的道家文化虽然有其时代的固有弊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在道家学派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道可以用于区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和判断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认识了道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说老子、关尹、列御寇、庄周。学习道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家思想的利与弊,从而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政治理想方面,道家的思想家们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把“道”或“至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他们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历史,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否定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性特征,轻视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违背,但是他们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与人质之间利害冲突不可避免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敢于批判敢于否定,勇敢批判现实,改变现实。 在政治主张方面,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绝圣齐贤,绝仁弃义;第四,慎征罚。道家认为如果不尚贤就可以制止社会纷争,他们虽然想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但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尚贤与争之间的关系,尚贤并不是社会纷争的根源,不尚贤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社会纷争。道家认识到了物价过高会引发百姓的负面情绪,使民“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民众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认识到货物的贵重与否取决于货物的内在价值,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而且难得之货也不是产生盗贼的根源。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家主张统治者对待战争应该慎重,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发动战争,战争必然导致经济的萧条,而且道家也反对横征暴敛,体恤民众。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但是相比于一般的统治术高明得多。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政府应该维护人民合法利益,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应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采取高明的管理策略。而且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被应用于实践,在休养生息上效果十分显著。从汉高祖至文景时期,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困苦,政局动荡,统治不稳,统治者无法取得完全的剥削利益,于是被迫采纳黄老学说(“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黄老学说即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的清静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及“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等政策,对农民做出一些让步,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刚刚建立的西汉封建政权,由于这些措施,很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2](先进)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 ,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2](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棘子成,卫国大夫。“A”即皮革。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4](P105)“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2](泰伯)。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雍也)。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子罕)“两端”,或谓指“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5](p26)或谓指“事情的两个方面”。[6](p160)总之“叩其两端”是孔子在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解疑释惑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思想方法,此种方法,其核心即为“用其中”。就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层面说,孔子“用其中”的具体体现则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子罕)“毋意”,不悬空揣测。“毋必”,不绝对肯定。“毋固”,不拘泥固执。“毋我”,不唯我独是。“子绝四”,则是指孔子没有“意”、“必”、“固”、“ 我”四种毛病。[4](p87- 88)在这里,“四毋”的核心仍是“中”。这种思维观念、行为原则,或许可以谓之“允执其中”。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二、时中:中庸的内在本质 如果说“尚中”是传统观念,为孔子所继承,并成为其“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那么“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早在尧帝时,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7](尧典)。孔子一向重视“时”,其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学而)强调“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不但治国,就连说话,孔子也是“时然后言”[2](宪问),并主张“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8](二三子)。不但说话,就连看到飞鸟,孔子也不免“时哉时哉”之叹:“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2](乡党)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务时。”[8](二三子) 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4](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用《论语》所记孔子的话说,就是“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2](微子)这段话,记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公认的几位贤人的评论和比较。透过这种评论和比较,孔子说明了自己与

_仁爱_与_兼爱_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仁爱”与“兼爱”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杨丽娟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仁爱”与“兼爱”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学说,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真正分歧在于两者的出发点、依据、侧重点、“爱”的性质、爱与利的关系以及体现的主体性的不一致。但是同为爱人之道,它们还是有相通之处,对它们两者的理解,对现当今的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仁爱;兼爱;区别;现实意义 先秦诸子百家当中,儒家与墨家的爱人之道是值得称赞的。儒家的仁爱以“亲亲”为本,讲“爱有差等”。而就其所及的范围而言,最高境界的仁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但是墨子批评孔子的仁爱是“亲亲有术、爱有差等”,而孔子反过来攻击墨子是“无父也”、“是禽兽也”,实质上他们所爱的对象以及最终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都把道德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墨的真正分歧在于他们学说的依据、出发点、侧重点等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因此,对它们异同点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仁爱”、“兼爱”学说。在分析“仁爱”、“兼爱”的异同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一、“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孔子的“仁爱”学说,根据对象的先后次序不同,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爱亲”,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仁也”6对它的最好的诠释。“爱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指属于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的相亲相爱。第二层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7里的“人”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他者。从而在进一步扩大了的社会关系交往中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仁爱”的第三个层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 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4,“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为彼犹为己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5如“兼爱”学说真正实施,则“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6最终达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境界。 二、“仁爱”与“兼爱”的区别 (1)两者的起点不一样。“仁爱”重私德,而“兼爱”重公德。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见,儒家认为,只有先“修身”,也即“修己”,才能“齐家”,而后齐家才可以治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儒家是先将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的利益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兼爱”是与“独善其身”相对立的,它主张“兼善天下”,即“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7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重视个人的“独善其身”的私德。而墨家“兼爱”重视的“兼善天下”的社会公德。 (2)侧重点不一样。“仁爱”学说对仁的推行侧重于己,行仁先从己开始,然后再推己及人。由根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子之爱而推至“爱人”,最后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体现了“爱”由远而近、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这种推己及人贯彻的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学说侧重于视人若己,“为彼犹为己也”,也就是彼此利益不别,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要像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去爱别人的国家;要像爱自 83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NO.11.2009

对善的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对善的思考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古今中外,我们都提倡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善人”,要行善,最后达到自身内心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但是到我们今天的中国,“善”似乎越来越远离我们,我们不在讨论“善”,取而代之的是“利”。所以,社会变的冷漠而无情,人与人越来越成为原子化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脉脉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交易的关系。如果把这一切全归罪于市场经济人们对财富和自身幸福的追求,是不足以说服人的;单纯的大声疾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是见效甚微;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在对“善”做了一番深切的思考和探讨之后,才能得到答案,然后,我们才能知道,怎样改变我们自己和这个社会。 关键词:善人性教化伦理 在伦理学的范畴中中,不管是西方还是在中国,“善”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西方意义上的“善”的概念和中国哲学中的“善”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分,不能完全的一概而论,但是他们之间有相通之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认为“善”是我们作为个人和社会要达到的终极的一种状态,“善”是值得追求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完满的属性。没有事物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善”在东西方在不同的时代都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思想家都对其有独到的论述。 善的观念是如何影响人和改造人同样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简言之,善是如何发生的。善如何发生必然牵扯出对人性的讨论。 在如今的社会,“善”发生了改变,作为善的载体的个人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理想中的样态。我们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一)、什么是“善” 在探讨什么是“善”之前,必须清晰的指出,我们所说的善,是指的伦理学上的善,而不是单纯的哲学意义上的善,这种善,是存在于人心之中的一种高贵的品质,在这个意义上,中西方的善是相通的,为此必须简单的了解一下中西方的“善”的概念的历史与演变,从而找到相通之处,进而为进一步的讨论提供讨论基础。 “善”在西方伦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西方人的‘善’是一个有关对象的认识性科学性的概念,是指事物各部分没有矛盾、完备无缺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足性,即‘完善’(完美)”。【西方伦理学中的善邓晓芒】,“善”用英文是good ,good通常的翻译为“好”,这就很明显的表明,“善”在西方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些性质有高低的区分,亚里斯多德认为善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如快乐、健康、德性、财富、地位、正义等等人所拥有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善应当包含健康、财富、地位、荣誉,而‘灵魂的善’则是节制、正义、勇敢、智慧、豪爽等等,即美德。”【同上】 对于善,有不同的分类,有目的善和手段善、内在善与外在善、一般的善和最高的善。对于目的善和手段善,对于目的善,亚里斯多德这么分析,“按照这种分析,a)一事物(或事务)是因他自身之故被称为善的,如果它处于我们可以期望于它的那种最好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期望与它相联系的活动能够以最好的方式展现,并且我们的这些期望并不是因它可以因此对我们的其他某种目的有促进作用而产生”,【尼各马可伦理学1096b17_19\1097b3-5】目的善就是一种自为的善,相对应的,手段善,是一种“因它物之故而善的”。内在善和外在的善,最著名的就是亚里斯多德的关于善的分类,即身体之善、灵魂善、外在善三种,只有灵魂善才是道德意义上的善。关于一般的善和最高的善,我们以亚里斯多德和康德两位哲

浅谈儒家传统-慎独-观的当下德育意义

浅谈儒家传统”慎独”观的当下德育意义 摘要:”慎独”作为儒家”入德之方”,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提出的具有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身方法。历代儒家对其有不同角度的诠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慎独”学说,至今依然浸润着华夏人文精神,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慎独”的本义内涵,充分挖掘”慎独”观念的当下价值,对于当下德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涵本质实践解法当下意义 一、前言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儒家提出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身方法。它以敬天诚意为本,集中地反映了华夏先民对自己、他人乃至宇宙人生了悟的一已存在的体认,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在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慎独”的内涵及本质 “慎独”观念最早见于先秦《礼记?中庸》。《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几句话意思是说,人为天所生,人性与天道相通,率性而为则可沟通人道与天命。可以看出,“慎独”是与道并相要求而提出来的,“慎独”在此可以说为被体任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领域中,人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是与道一体存在。道乃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说,人心即道心,人行即道行,以心体道达道,自有慎独之行,自人为主体视道,道为客体,需要主体的体任与达成,这便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便是真正实现“率性之谓道”。然而在道的流行中,道反客为主,规定着人的视听言动,监视着人的一言一行。是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况且道广大而微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须臾不可离,这就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都有“道”的要求,都须循“道”而行,这就务必要求“君子慎其独也”,因为“慎独”保证了率性而为是否真正的是顺道而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慎独的本质是体道达道的过程。再说,道在人为德。德者得也,得道之谓德。故自人言之,慎独就是人之至德,非得道之人无以达到慎独境界。也就是说,唯有能“慎独”的人,方能在于道德行为中保持意志与天命之性的高度与专一,实现人性与天道的合一,这便是叶适所说的“慎独为入德之方”。 既然“慎独”为“入德之方”,“德”又为得“道”之过程,那么以道在人为德就必须依据道德之方的规定性来加强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的修养,并使之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形而上的意义下达到形而下层面,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的自身修养方法。“慎独”的这种修养方法从两个维度展开,向内则诚心正意,依靠良知、良能来自觉自省;向外则慎隐慎微,不欺暗室,不愧屋漏。通过行为反身自省,真心实意地向善守道,涵化道德准则于功心,真正由天命之性作主宰,使主体的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这是对人主体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

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班级:11中药国交班姓名:李龙辉学号:20110100802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传于世几千年,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它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明确地表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享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地、法天、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之理。“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臵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且发展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 "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 "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 "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借的是 《中庸》对于审问、镇思、明辨的具体过程,没有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

墨子兼爱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墨子兼爱思想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墨子“兼爱”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涵 墨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值社会转型期,诸侯兼并,战祸不断。在这样一个生产关系变革、政治局势动荡的年代,旧的社会道德体系正逐步瓦解,建构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更是刻不容缓,并且墨子对于当时贵族阶级的一切生活,抱着彻底反对的态度,因此提出了“非礼”“非乐”等相关主张,并把矛头直指提倡复兴周礼的儒家思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以“兼爱”作为其主张的核心,构建了一套较完整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政治理论。 生在战国初期的墨子,列强篡杀攻伐之事愈演愈烈,对人民造成的伤害不断加深。对此墨子提出“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查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的确如此,作为墨家思想的领袖。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即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平等性问题,即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待,在这之中,“兼”取代“别”,指平等,而“别”指差别和等级。出于游侠的身份,墨子正是以这种团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处事理论为基础,极力扩大这种思想,采用宣扬兼爱学说的做法,呼吁大众平等无差别的对待身边的所有人。 二、墨子“兼爱”思想的实践诉求 “兼爱”思想是否能顺利实行,应该说是墨子“兼爱”理论体系中最具有争议的地方,也是从古至今很多学者予以研究和争辩的核心。 对“兼爱”思想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兼爱”涉及到人的道德层面,当时社会秩序混乱,战争不止,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奔命,反映出的都是人自利自保的天性,对自身的道德要求根本不高,因此“兼爱”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可能推行。其次,“兼爱”实行需要有贤明君主作为保障。“兼爱”不仅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节,更注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维护。这就需要各国有足以贤明的君主来推行“兼爱”的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的幸福和人生成就与自身的品德以及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的著作,给出了人类品德提升的方法和价值观。分享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下面举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虚荣心带来的痛苦 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

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第二:无私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老子用天地做比喻,天地因为无私所以才长久。这个道理其实以经证实了,很多伟人就是以群众的利义为第一,所以他就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会名垂千史。就算老百姓,一个尊重别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事情的人,人际关系就不会变坏。一个喜欢帮助人的人,自然也是受人喜爱的。 第三:去掉对物质过份追求,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和人生观,如果建立在以金钱数量衡量和物质享受上。就不容易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很容易变成那种如同无头苍蝇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