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套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套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套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套导学案(含答案)

初三化学全册导学案

目录

绪言 (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6)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8)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11)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4)

课题1 空气(1) (14)

课题1 空气2 (17)

课题2:氧气的性质(1) (20)

课题2:氧气的性质(2) (23)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26)

课题3 制取氧气(2) (29)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32)

课题1 水的组成 (32)

课题2分子和原子 (35)

课题3 水的净化 (38)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40)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41)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41)

课题2 元素 (44)

课题3 离子 (47)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1) (49)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2) (51)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 (54)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56)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56)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58)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6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62)

课题1 金刚石石墨C60(1) (62)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 (64)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66)

课题3 二氧化碳的性质(1) (69)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71)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73)

课题1、燃烧和灭火 (73)

课题2 燃料与热量 (75)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77)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 (79)

课题1 金属材料 (79)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82)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课时) (84)

第九单元溶液 (86)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86)

课题2 溶解度 (87)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89)

第十章常见的酸和碱 (90)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90)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93)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95)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97)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 (97)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 (99)

课题2 化学肥料 (100)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答案: (101)

导学1课题1 金属材料 (102)

导学2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02)

导学2课题2溶解度 (102)

导学3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2)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103)

导学3课题1溶液的形成 (103)

导学1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103)

导学2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103)

导学3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答案: (103)

导学1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03)

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04)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104)

绪言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

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

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

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

碳:C 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

铁:Fe 水:H

2

O 过氧化氢:H

2

O

2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

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

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

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学习研讨: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㈠、物理变化

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

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物质的性质

㈠、化学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

1、熔点

2、沸点

3、密度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有颜色变化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D.自行车胎炸裂

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

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物理变化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用序号填写)。

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____,(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

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___(填序号)。教学反思: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激发探究的情趣。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 --→科学分析 --→得出结论。

3.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

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

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

2五氧化二磷P

2

O

5

镁Mg

硫S 氧化镁MgO

【学习研讨】

实验探究:

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

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

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

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

1、

2、

3、

评价样题:

1(1)石蜡的密度比水。

(2)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此变化是,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故蜡烛燃烧既有又有。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5.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6.①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②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7.试列举几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分(至少三条)

8..如何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此白烟是蜡烛的蒸汽?

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学习目标:

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实验操作评价目标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反应容器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1.试管

⑴用途:

⑵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试管夹

⑴用途:夹持试管

⑵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3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4应用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5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不可。(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7、烧杯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8、量筒

(1)用途:量取液体的体积

(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4页)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③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②也不能随意丢弃③更不能拿出④要放入

4.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

(三)连接仪器装置(见第151~152页)

1.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塞子塞进容器口

评价样题:

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_____

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____

2.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

3.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4.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D③④⑤

5.下列仪器,能够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教学后记: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学习目标:

1、练习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说出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重点、难点:

1.药品的取用。

2.实验练习---基本操作。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一般分为和两类.取用的方法分别是

.取用固体的仪器有和.

2.液体的取用方法是.

a、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b、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倒?

c、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d、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3.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温度最高。加热应该用焰。

【学习研讨】

一、药品的取用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

5.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③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6.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使用最少量,液体取用,固体只需。

7.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②也不能随意丢弃③更不能拿出④要放入内。

8.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中)

⑴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仪器:

⑵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

仪器: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取用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步骤:

①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倒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练习氯化钠溶液的取用

⑶一定量的液体取用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选量程、慢注、滴加注意:量筒使用“一选二平三不”。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②读数时,视线应与对应刻度线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若仰视则读数偏,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二、物质的加热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演示并讲解第21页的活动与探究)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注意事顶:(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净,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3)刚加热过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部,并不时来回移动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

三、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药品的质量=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

②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称量,易潮解;药品(如氢氧化钠)要在(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

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五、连接仪器装置(见第152~153页)

4.玻璃导管插入塞子2. 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塞子塞进容器口

五、仪器的洗涤

A、玻璃仪器的洗涤

倒尽废液----加入自来水振荡洗---试管刷刷洗----放指定位置

B、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六、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评价样题:

1.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液体。可以用药匙取用的

是,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

_____ 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

_________

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3.现有下列仪器:①25ml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⑤100ml量筒。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②④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B.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_

5.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

6.量取50ml液体,最好选用( )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筒

7.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8.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无法判断

9.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

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9g B.10g C.8.5g D.8g 11.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2);(3)。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1)

学习目标:

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评价设计:

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

2、通过实验探究检测目标3,达标率95%。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2. 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 _。

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存在?

3.二百多年前,国的化学家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4. 你能识别本节内容中【实验2--1】中所用到的化学仪器吗?请你列举出来。

5.冰、冰水共存体分别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二、学习研讨:

㈠证明空气的存在

讨论: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你能捕捉到它吗?(利用家里的物品试一试)

实验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

获取结论:

㈡认识空气的成分

【实验探究2】空气的成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讨论举出实例。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㈢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1)将图2-1所示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

1.为什么要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答:

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5.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全部燃烧,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6. 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

㈣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答:

3.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物质种数不固定。(2)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结构。

评价样题:

1.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 5:4 C. 4:1 D. 5:1

2.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

C、冰水混合物

D、“快鹿”牛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7.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

8.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④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9.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干燥的空气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大约是:氮气_,氧气_,稀有气体_.二氧化碳_,水蒸气和其他气体_。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

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

C.取1kg空气必有210g氧气

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

11.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 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

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 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D.氦氖激光气

13、关于空气的组成,从下列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_______________

(2)夏天放冰块的杯子外壁常附有一层水珠,说明: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课题1 空气 2

学习目标:

⒈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3.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重点、难点:

1、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评价设计: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氮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3)用途:

2.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

答:(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3.空气的成分本身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不是说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答:

4.对于空气污染,你的认识是:

(1)空气的污染物:

(2)空气的污染源:

5.你知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吗?

[课文阅读]课本P30“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记住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氮气N

2、氦He、氖Ne、氩Ar、二氧化氮NO

2、、

二氧化硫SO

2

、一氧化碳CO

学习研讨: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用途:(1)、潜水、医疗(2)、炼钢、气焊(3)、化工生产(4)、宇宙航行(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2.氮气性质:1、 2、 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氮气用途:(1)、化工原料(硝酸、化肥)(2)、(焊接金属、充入灯泡、食品防腐)(3)、医疗、麻醉(4)、超导材料

3.稀有气体性质:、、。

稀有气体用途:(1)、保护气(焊接金属、充灯泡)(2)、各种用途的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氦)(5)、医疗麻醉(氙)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害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1)、损坏人体。(2)、影响作物生长。(3)、破坏生态平衡例如: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4、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

3、

4、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养成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评价样题:

1.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 )

A. 颜色

B.能否使火焰熄灭

C.状态

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2.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工厂的废气

3.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物

4.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其正确答案是( )

A.只②和④ B.只①,②和④ C.只②,③和④ D.①②③④

5.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6、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 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S-32 Ca-40 C-12 K-39 Mn-55 Cl-35.5 【复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变化; (2)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质的意义 ②量的意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知 2.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三“改”:将短线改成等号。 四“注”:即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标”: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 固体时,不须标出! .........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的依据: (2)计算的步骤:①“设”②“写” ③“找”找出之间的质量关系④“列” ⑤“求”⑥“答”。 典型例题分析及点拨: 【例题1】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 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然后在等号的上面标出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黑火药爆炸后的已知产物中少了氮元素,故而产生

2014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全册,48页)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导学知识目标点: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 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 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 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②; 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 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 课堂练习: 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并做到格式规范。 学习导航: 一、课前自主学习、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计算:18克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和氢气各多少? 二、导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有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能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实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三、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学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实行相关的计算 例1:加热6克KMnO4,可得氧气几克? 1、设未知量; 2、准确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找出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练一练:工业上用煅烧石灰(CaCO3)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 [练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注意格式,书写规范 三、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四、反馈练习: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3克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等质量的物体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 A、KClO3 B、KClO3和MnO2混合物 C、HgO D、KClO3和KMnO4混合物 4、现有H2和O2共10克,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克水,则反应前O2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 g C、6.4 g D、9.2 g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 (1)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8克O2,最少需要KMnO4质量为________g。 (3)该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6、原煤中含FeS2,与O2高温下生成SO2和氧化铁,SO2污染空气。 (1)FeS2和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燃烧含FeS2 5.7%的原煤1000Kg,能产生SO2_________Kg。 7、(课后思考) 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其中Ca%=50%,取此样品16克,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Ca(OH)2质量为 A、3.7g B、7.4g C、14.8g D、22.2g 5.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6. 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学案-导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知识准备 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 铜: 铝: 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 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 [观察思考] [交流学习] 1.通过观察[表8-2]你得出什么结论? 2.通过上述现象及结论总结纯金属与合金性质有何不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导学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 (4)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知道化学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方面所 作出的重要贡献。 (5)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与比较,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善于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学习难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预习导航: 1、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古代我国()的制造,()的冶炼与应用,()的发明,()的烧制都是举世文明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为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 )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3、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的发展。 4、你能说出那些自然资源。 五、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几个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从而带领学生从此刻起真正进入化学的学科殿堂, 展现化学的独有魅力。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所知道的化学方面的科学成就 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当今世界面临的与化学相关或依赖化学 科学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2、讨论结束有小组共同展示讨论结果 3、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完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介绍简单的 实验知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实 验探究,你认为碳酸氢铵逐渐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 如何保存它? 4、有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学生一个人为单位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化学对于认识 周围物质世界的作用,然后再组内进行交流 学习任务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播放录像:播放有关水、钢铁、白色污染、化工生产、环境污 染的影片剪辑。老师小结强调水、环保的相关知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水污 染?如何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2、由指定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代表演示铁丝生锈、高锰酸钾褪色的 实验。 4、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你所知道的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人类 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请你提出解决思路。 学习任务三: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知识,说出自己知道的化学与新科技的 知识。 2、动手探究:分组探究不同玻璃材料的性能差异。 材料性能特点 (三)系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备注 学生刚接触化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并且在他人展示过程中学会倾听 这是第一个实验,要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此过程中体现集思广益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实验的乐趣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及习题

课题2氧气 班级九()班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硫、碳、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 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由生活经验引入,创设问题情境)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 色_____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氧气_______ 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__ 色,固态氧为 ________ 色。 4、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硫(SO?)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铁(Fe3O4)等。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化学反应。 物质与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一、自主学习、(吸引学生去主动探究)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氧气”就是我们步入化学殿堂所要研究探讨的第一种常见物质。现在,就让我们从科学家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吧!阅读教材P34,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氧气是 ______ 色、_____ 味的________ 。 ②密度比空气________ 。 ③_______ 溶于水中。 ④三态变化: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降温加压时变为________ 色的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______________ 状________ 色的固体。气体 二、观察思考(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主动观察、记忆、思考、表达、探究、求索中学会学习。)1、观察演示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分析及结论:说明氧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讨论交流: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操作 现象 结论 2、观察演示实验[2-3]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硫在常温下是________ 色 _______ 态。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 色的火焰。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发出___________ 色的火焰,放 出______________ 气味的气体,并_________ 热量。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3、探究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 ①木炭在常温下是_________ 色 _________ 态? ②用镊子将木炭伸入到集气瓶内观察是否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镊子将木炭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在空气中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把点燃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又会观察到发出__________ ,放出___________ 。 ④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色、态,再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会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 ⑤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注意: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点燃木炭后要将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到瓶的中部,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气大,避免直接伸至瓶底,生成的二氧化碳将瓶内没有消耗的氧气排出。 4、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①铁丝是_______ 色 _______ 态。 ②观察集气瓶底有什么物质?为什么预先要放这种物质?「三 L [ ③把一根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可观察到细铁丝| i t jj 只能发生 ________ 现象。* . .. ④将另一根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将细铁丝绕成 螺旋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⒉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制取氧气的方法 ⒊知道氧化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⒋了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⒌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预习】教材第二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空气 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第一个用天平对空气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家是:)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原因: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为什么? ③能否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为什么? ⒊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⒋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 ,影响 ,破坏 .全球 ,臭氧层和等 保护:加强大气,改善,使用能源,工厂的废气经 后才能排放,积极、、等 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⒍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金属切割) 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化工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冷却剂、麻醉剂 ⒎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

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 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 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0、铵盐的检验方法?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 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 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 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套导学案精典汇编(含单元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什么; 2、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 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景导入:【知识回顾】 ①小学自然中学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 ②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铁器会生锈等; 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导入新课: 畅想式提问或故事讲解或图示介绍,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讨论交流:提到“化学”,同学们能联想到什么? 【问题1】:化学是什么呢?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呢?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1-2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小结:化学的作用: 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适当的课件及简单容易的小实验,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把握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物质世界里,每天都在与哪些物质打交道? 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个别阐述。 1、组成 【问题3】:你想到过这些熟悉的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吗?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2-3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物质由元素组成。 小结:物质由元素组成。 2、结构 【问题4】:蔗糖、木材、酒精等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是相同的,可物质性质差异很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微观结构图: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课前预习】 1、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 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 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 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 ⑵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 ⑶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______; ⑷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__ _排空气法(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⑸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观察与思考 1、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交流研讨:⑴将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默写在下面(同桌相互检查默写对了吗?): ⑵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2课时 合金(导学案)

漂市一中钱少锋 第2课时合金 课 题 合金课型新授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合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实物观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的方法,归纳 合金的主要用途。 2.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知道一些重要和 新型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 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关注与化 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 学重点1.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2.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 学 难 点 1.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具 准 备 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硬铝片(铝合金)和铝片、焊锡和锡、多媒体课件等。 课 前 预 习 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 的合金。可见,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2.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 等特点,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导致它们的 性能不同。 4.由于钛和钛合金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等优点,所以被认为是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 新 课 导 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知道了金属材料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那么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 金?为什么要生产和使用合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P6回答。 进 行 新 课 一合金及其性质 【提出问题】 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能有哪些差异性? 【交流回答】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4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题29、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 南别业》 1.注意“荒秽、涵虚、撼、颇、陲、叟”等字的读 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歌情感:《归园田居》的归隐山林、田园劳作之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终南 别业》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渔家傲》、《长相思》 1.注意“殷勤、嗟、谩、蓬、榆、畔、聒碎”等字 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歌情感:《渔家傲》感叹自己空有一番才 华;却始终遭遇不幸而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长相思》 对故园的思念。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备注

布置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 ( ) 晚家南山陲()偶然值林叟 ( ) 2.收集有关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的资料及其写作 本诗的背景。 3.反复诵读诗歌,说说你对诗歌初步理解?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 1.各学习小组选一成员到黑板板书。 2. 选一小组讲,其它补充。 3.各小组选一人发言,老师点评。 二、出示学习目标 《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 1.注意“荒秽、涵虚、撼、颇、陲、叟”等字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情感:《归园田居》的归隐山林、田园劳作之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终南别业》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三、合作探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学案及教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加工信息。 (3)培养学生从现象概括本质,再从本质解释现象的认知事物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生活”的观念,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勇于实践、善于反思、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展示:“有关真假黄金的图片”,如何鉴别真假黄金? 【新授】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回忆现象、比较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⑴铝在空气中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铜丝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⑶“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比较金属活动性 【结论】金属活动性:镁、铝> 铁、铜> 金 2、金属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探究一】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学生实验) 活动性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情境导入】 1、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是什么原因呢? 2、“长寿村之谜”:于都县小溪乡坳下村总人口200多人,百岁老人三四个,80岁以上的习以为常,双胞胎五六对。这是什么原因呢?(20XX年4月《赣南日报》)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阅读】课本第68页至70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3.世界上有人口处于缺水状态,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 【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展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 【阅读】课本第70页至72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中国节水标志【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展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三、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 )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及生活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A、病原微生物污染、B、需氧有机物污染、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I、放射 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破坏,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和。 ③生活上:污水实行。 【交流展示】小组内交流展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及金属材料复习导学案 姓名:课题:金属及金属材料课型:复习课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有关用途、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有关防金属锈蚀的措施。 2、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3、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能灵活运用进行实验分析。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基础知识: (一)金属材料 __________(90多种) 1、金属材料 __________(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_____态(汞为____态),有金属光泽。 2、金属的物理性质:(2)大多数呈_______色(铜为_______色,金为_____色)。 (3)有良好的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 3、金属之最: (1)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_____: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4)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5)_____:硬度最高的金属 (6)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7)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 4、合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________,硬度比各成分_______,抗腐蚀性能 更______ 。 生铁(%~ %)硬度比纯铁硬 5、铁的合金 钢(%~ %)硬度、抗腐蚀性能增强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2、金属+ 酸→________+ 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3、金属+ 盐→________ + _______(条件:盐可溶)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由和反应,生成和的反应。(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金属活动性由_____逐渐_____。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_____,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___;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_;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中置换出来。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导学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长郡中学史李东 青海一中李清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课 题 化学肥料课型新授课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 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 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 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 学 难 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课 前 预 习 1.化学肥料的种类:(1)氮肥;(2)磷肥;(3)钾肥;(4)复合肥 料;(5)微量元素肥料。 2.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初步区分常见的化肥:①看外观是 白色晶体的为氮肥和钾肥,灰白色粉末的为磷肥。②加水全部溶解于水的是氮肥和钾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是磷肥。③对于看外观和加水不易区分的化肥,分别再加熟石灰进行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的为氮肥,没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放出的则为钾肥。 备课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导学案(全册)

导学案设计本 学校 ——————————————————班级 ——————————————————学科 ——————————————————教师 ——————————————————

导学须知 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一、导学“八认真” 1. 认真搜集资料 2. 认真备导学案 3. 认真上高效课 4. 认真辅优补差 5. 认真实习实作 6. 认真批改作业 7. 认真考核评价 8. 认真反思总结 二、导学“六要素” 1. 教材要让学生读 2. 问题要让学生提 3. 过程要让学生说 4. 规律要让学生找 5. 实验要让学生做 6. 结论要让学生下 三、导学“五原则”: 1. 胸中有纲 2.心中有书 3.脑中有题 4.目中有人 5.手中有法 四、学习“三方式” 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即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导学过程。 也就是说指学习者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把导学过程变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追寻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好“十时刻” :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印在第一页的背面) 导学案设计本检查记录 (至少每半学期检查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