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口环境分析范文

人口环境分析范文

人口环境分析范文
人口环境分析范文

人口环境分析范文

人口环境分析

人口环境是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的多寡

直接决定了市场容量。有购买能力且有购买欲望的人便构成了现实市场,其数量越多,市场规模也就越大。人口环境中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流动性、地理分布、人口结构等,对市场需求都会产生影响。企业必须认真注视人口环境的变化,及时捕捉机会,调整战略,使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领先一步。

一、国内人口环境分析

从国内人口环境方面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

我国现有人口数已超过13亿,增长速度较快。目前,尽管我国资源的绝对数在世界上位于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使我国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偏低,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众多的人口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应掌握我国人口数量及其增长,不断拓宽目标市场,为创造佳绩奠定基础。

2.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地区间的流动性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如果从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

冲划一条线将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则东南部的人口数约占总人口的94%,而西北部的人口数仅占总人口的6%。可见,我国东南部的人口密度大,西北部的人口密度小。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

深入,我国经济日趋繁荣,人口的地区间流动性大大增强。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工矿地区;内地人口迁往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经商、学习、观光、旅游等使人口流动加速。企业如何针对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地区间的流动性趋向,改善自身的市场营销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3.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和 * 等。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显著特点是:现阶段,青少年比重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在未来10—20年内,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用品及结婚用品的需求将明显增长;到21世纪,将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届时有关保健用品、营养食品以及老年人生活、休闲娱乐等用品的生产企业将有机会得到充分发展。从家庭结构来看,“三口之家”的家庭模式已很普遍,并逐渐由城市向乡镇发展,“四世同堂”的现象已经很少。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数量激增,这必然刺激家具、住房、家用电器、炊具等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这些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从我国人口的 * 来看,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农村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必须十分重视开拓农村市场。另外,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较小,但由于少数民族有早婚早育的习俗,加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对其较为宽松,增长速度较快,所以,根据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开发其消费市场的潜力很大,值得重视。

二、国际人口环境分析

从国际人口环境变化的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家庭特征和家庭观念正发生变化。晚婚、少子女或不要子女、独身、高离婚率和更多的已婚妇女就业,使原有的家庭特征发生了巨变,对原家庭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家庭特征和家庭观念的巨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从而使相关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减少或增加了市场机会。

2.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西欧诸国)的人口出生率普遍下降,儿童减少。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有些国家的人口还呈现负增长,导致婴幼儿的减少,使生产儿童玩具、制造婴幼儿衣服及其食品等相关企业焦急不安;但同时却又因为年轻夫妻有更多的闲暇和收入用于旅游、娱乐等,为旅游业、航空业、饮食业、酒店业、体育娱乐业等提供了难逢的市场机会,为这类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把握这一特点,对于促进我国的旅游业、餐饮业和酒店业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许多国家人口趋于老龄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等,使得近代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地下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人口状况的一大特征。人口老龄化为有关给老龄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企业创造了扩大市场的条件,为该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同时也应看到,如果企业不能敏感地发现这一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满足老龄人的需求,则企业不仅失去了一个好的

市场机会,使企业经营陷入被动或困境局面,而且还可能蔓延成为一个重大的老龄人 * 。

人口环境

在营销环境当中,还要考虑人口因素。人口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

个是人口总量,另一个是人口结构。

市场是由具有购买动机和购买能力的人构成的。而且这种人越多,市场的规模就越大。企业必须密切注意市场的人口环境方面的动向,

及时捕捉人口变化带来的机会,同时避开人口变化带来的风险。人口

因素分析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的年龄结构、地理分布、婚姻

状况、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移动趋势、人口的民族、种族及宗教结构、文化教育层次以及人口分布等。在人口因素分析中,要侧

重于人口因素变化趋势分析,变化造就机会,机会造就市场。

从宏观上讲,中国的人口总数最多,人口总量过大给我们的经济发

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是从微观、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站在企业

的角度看,人口多意味着潜在的市场大,商机多,对企业当然是好事。

但是又要看到,人口总量大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发财,都一定能

够有很好的市场回报。从人口因素上看,要想获得很好的市场回报,

还要考虑人口的结构,能够从人口的结构中找到有针对性的营销机会。人口的结构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比如说,可以按年龄、收入、宗教信仰、职业特征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在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中寻找商机。下面,结合我国情况剖析一下人口环境的变化。

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我国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居民的平均寿命延长。这意味着国家的人口正在趋于老龄化,也就意味着老年人的养老、保健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老年人养老市场前景无可限量。随着观念转变,我国家庭养老模式将逐步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社会化养老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老龄化队伍的壮大,老年人市场的需求潜力无比巨大。

2.人口流动性增强

我国人口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从农村流向城市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必然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

(2)从北方流向南方,从西部流向东部

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并且具有发展经济的其他一些有利条件,因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吸引了大批专业人才和数以百万计的民工流向沿海地区,使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

人口的流动造成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如大城市的农民工市场亟待开发,他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既不同于农村的农民,也不同于城市的市民,对商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快也带动了农村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变革速度的加快。民工长期留居城市,接受了城市生活方式,频繁回家探亲交流,促进了农村的变革,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婴幼儿消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虽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婴幼儿数量的减少,但随着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习惯 * ,对婴幼儿用品方面的消费

需求依然在快速增长。许多婴幼儿用品由“自

产自销”转向商品化,而且高档婴幼儿用品很快被消费者所接受。事实上,这种数量减少,质量提高的结构调整对婴幼儿食品、用品、服装及玩具等行业是一个相当好的机会。

4.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

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大大减少,三口之家成为典型家庭结构模式。这种变化也带来了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品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市场对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洗衣机以及家具等家庭用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给经营这些家庭用品的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5.非家庭住户迅速增加

随着观念的更新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许多年轻人一走上工

作岗位就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再不像过去那样,一直要等

到结婚才离开原来的老家庭,组成自己的新家庭,这就导致了非家庭

住户迅速增加。所谓非家庭住户主要指未婚单身成年人住户,分居、离婚老住户和集体住户。离婚率上升是一个普遍趋势,而且很多人离婚后不愿再婚,因此市场上对住户和家庭用品的需求相应增加,所以,加快开发适应单身住户需要的家庭用品,是一个值得工商企业研究的课题。

自然环境

宏观环境当中还涉及到一个自然环境的问题。自然环境是指能够影响社会生产过程的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企业经营 *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日益短缺,能源成本趋于提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的不断加强,气候变动趋势及地理环境特点等,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威胁或机会。

有一个广告语叫“地球越来越热”,现在真的是地球越来越热,北京已经成为新的“火炉”之都。地球越来越热给某些企业和商家带来了机会,如空调越来越好卖,说明自然环境对与自然相关的企业有着非常直接 * ,受气候、自然、生态影响的企业,自然生态变化会对它产生直接 * ,也会给产品的开发带来新的选择。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个有102个国家元首参加的世界环保大会。共同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成为大会的共识,大会签订了一个21世纪宣言,中国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如废弃物如何处理,清理小型造纸厂等等。这些规定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积极、主动地进行营销决策或者对营销作出战略性的调整?现在提出一个非常时尚的名词——绿色营销。

对企业来讲,绿色营销是企业坚持社会营销观念,在追求双赢基础上实现多赢的一种理性选择。政策法规要求考虑到污染问题,考虑到子孙后代问题。消费者也乐于接受那些具有绿色概念、不会给他带来危害的产品,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展绿色营销。企业只有开展绿色营销,才能使你的产品具有竞争力。

从营销的角度分析,凡是对资源依赖性较大的企业或其产品品质

明显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的企业,必须注重树立资源战略意识和环保意识。面对环境污染,一方面为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又为那些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新生产技术和包装方法创造了营销机会,如纸质包装、塑料包装等等。面对环境保护的约束,在营销中我国企业应主要关注:

①厂址选择要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污染;

②在产品结构方面,重污染行业会受到重点控制; ③有严重污染

源的企业,国家将限期治理;

④在技术政策上,要求污染企业增加环保投资。

人口与环境题组三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xx届高三暑假假期复习检测)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福建省石光华侨联合中学xx届高三适应性测试)读“我国某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3-4题.

3.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该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4.预测到2031年该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图12),回答5~6题。

生活质量

图12

5.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双选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 6.图中反映了 ( )双选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xx届高三暑假假期复习检测)右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回答7-8题。

7.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8.上海市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 (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xx届高三暑假假期复习检测)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9-10题 9.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10.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四川省成都市xx届高三摸底测试)读某地区xx年人口资料表(单位:人),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2.该地区( )

A.大量人口外迁 B.城市化水平高 C.人口增长过快 D.老年人口比重递减

(上海市奉贤区xx届高三摸底测试)截止xx年6月,世界人口

已达64.77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13—15题。

13.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 B.b C.e D.f 14.c大洲人

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

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 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15.e大

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福建省才溪中学xx届高三摸底测试)读表1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表,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汉族向南迁,少数民族向北迁 B.汉族向北迁,少数民族

向南迁 C.汉族向东南迁,少数民族向西北迁 D.汉族向东北迁,少数民族向西南迁 17.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重心位于(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江苏省淮安市xx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图3是“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8~19题。比率(%)

18.图示各省、市、自治区中( )

A.人口死亡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西藏和上海

B.不考虑人口迁

移 * ,上海年净增人口最少 C.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的出生率越高 D.经济越落后的地区,人口的死亡率越高

19.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的人口出生率比北京高,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其原因主要是( ) A.上海人口老龄化比北京较严重,人口死亡率较高 B.上海计划生育政策贯彻比北京好,人口增长较慢C.上海外来人口比北京少,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北京居民的寿命比上海长,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江苏省淮安市xx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xx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4亿。下表是“xx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xx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读表回答20~21题。

20.xx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较稠密地区流向人口较稀少地区

B.从城市地区流向乡

村地区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

部地区 21.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②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③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④人口流入地区的矿产资源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福建省漳州三中xx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图5为某地a ,b,c,d四时期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22题。

22.四时期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广东省佛山市xx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图6为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回答23~24题:

图6

2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

C.③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④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24.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 C.新增就业岗位有限D.城市化进程快

25.(江苏省如皋市江安中学xx届高三暑假假期复习检测)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

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xx年人

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新中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三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00年国

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外, * 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

(3)到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

(填“低”或“高”)的。

(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原是。(5)你认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

(6)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

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7)为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图中的()答案

题组四

(安徽省怀远一中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判断1~3题。 1、xx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

万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93% B. 23% C. 13% D. 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比重下降了3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

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总数下降②若干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下降③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社会步入老龄化后劳动力不足④青壮年承担的负担加重,经济增长缓慢,社会福利增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xx届高三上学期周考(二))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反映( )

A.xx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xx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x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B.xx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黑龙江省哈九中xx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2000年,我国开

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给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据下列图表回答6~8题。

每十万人文化程度与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较表

图9

6.A~D栏反映的我国人口状况是()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

控制 B.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C.小学失业率上升 D.文盲增多 7.对E栏的说明,错误的是()

A.老龄化问题逐渐明显, * 逐渐严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寿命延长,这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 D.农村生产力低下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原因

8.图9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江苏省白塔中学xx届高三学情调研考试)读2000年我国男女性

别比示意图,完成9~11题。

9.与城镇相比,农村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重男轻女观念严重 B.经济水平较低 C.计生工作力度不够 D.B 超滥用 1O.与一胎相比,二胎、三胎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多子多福观念 B.家族观念 C.宗教观念 D.选择性生育 11.性别失衡带来 * 是( )

A.男性就业难 B.女性就业难 C.男女婚龄差距将缩小 D.经济发展变慢

(吉林省长白县xx届高三质量检测试卷)读“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人口老化趋势图”,回答12~13题。

12.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1990年与2040年非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大致相当②2020年老年劳动力人口数量比2040年老年劳动力人口数量多③中国人口出生率在2020 年达到最大值④图示信息反映中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人口红利”是指通过家庭计划生育,在比较低收入

条件下,加速人口转变,形成较高比例的劳动或工作人口。图中“人口红利”最小的时期是()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xx年 C.xx年一2020年 D.2030年—2040年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一中xx届高三10月月考)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4—16题。

14.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1954年 B.1960年 C.1963年 D.1995年 15.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明显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死亡率上升 D.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6.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黑龙江省哈九中xx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读图1“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17~18题。

17.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A.33‰ B.43‰ C.25‰ D.15‰ 18.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图1

()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四川省邻水中学xx届高三入学考试)国家 * 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表明全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农村地区,xx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823万人。读下图,回答19~21题。

19.民工净流人最多的省区是( )

A.、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浙江、上海 D.上海、江苏、浙江

20.西部地区民工净流人最多的省区,吸引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源开发②气候条件优越③边境贸易发展④生活水平较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 * ,正确的是( )

A.加剧了水土流失 B.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C.缓解了人地矛盾D.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xx届高三上学期周考(一))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重。为此, * 出台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结合下列人口资讯,回答22~23题。

8287

22.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是( )

A.每年净增长人口数达8000万 B.新出生儿童性别比逐年下降, C.目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D.城市人口增长快是人口自然增长所致 23. * 出台的《决定》,要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B.稳定高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C.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性别比 D.严格控制人口流动,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四川省南江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24一26题。

24.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5.上海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6.人口负增长

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①失业人口增多②人口老龄化③住房紧张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xx 届高三上学期周考(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27题。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分

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

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这

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会环境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制建设发展方向,寻求各种发展机会。影响职业生涯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相对集中,优秀企业也就比较多,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比较多,因而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个人职业选择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个人职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欲望的基本因素。它主要包括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社会文化设施等。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人能力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为职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价值观念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社会主体价值取向所左右的。一个人的思想发展、成熟的过程,其实

就是认可、接受社会主体价值观念的过程。社会价值观念正是通过影响个人价值观而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 政治制度和氛围 政治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的,政治不仅影响到一国的经济体制,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组织体制,从而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政治制度和氛围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追求,从而对职业生涯产生影响。 通过分析和了解影响职业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 个人制定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取得职业生涯的发展. 职业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方向,提供奋斗策略; 2.突破生活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初稿格式

初投稿格式模板 特请注意: 1.为便于匿名外审,仅首页出现作者姓名、单位、基金信息。 2.请严格按照本模板格式化后投稿,字体字号方便阅读即可。 中国煤炭产业效率及其规制效应分析 李××1, 2王××1成××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产资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由于煤炭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和能源安全保障需求,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规制以提升煤炭产业的效率水平,应该成为煤炭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政府试图对煤炭产业实施再规制的当下,科学考察我国煤炭产业的效率水平,并评价现有主要政策对煤炭产业效率的规制效应,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国煤炭企业100强2007-2012年的数据,构建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煤炭产业的效率水平,并基于SFA方法检验技术水平、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规制对煤炭产业技术效率产生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①样本期内,煤炭产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相对稳定,但技术效率却出现了恶化趋势;②规模较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都高于规模较小企业,而特大型企业的规模效率却不一定高;③技术水平规制对煤炭产业技术效率的正向效应明显,而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规制的负向效应明显。这意味着,要想规制不伤害煤炭产业效率,就要短期内鼓励煤炭企业加大R&D投入以提升效率水平,而中长期要引导煤炭企业循序渐进加大安全投入以避免“暴饮暴食”和“消化不良”,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支持煤炭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和努力构建现代煤炭产业体系。同时,应在目前资源整合政策效应已显现的基础上,继续“抓大放小”,扶持适度规模的中大型煤炭企业和关停并转小煤矿,以促进整个煤炭产业效率水平提升。 关键词煤炭产业;效率;规制效应;中国 收稿日期:2015-05-14 作者简介:李××,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政策创新与公共治理;王××,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成××,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 通讯作者:成××,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批准号:××××××),“我国煤炭资源清洁化×××××××××”(批准号:××××××);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在高中的课本中,也有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迁移以及工业革命时的迁移。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就有很多人口迁移过去,我们来南京上学有部分就把户口迁移过来了。这也会引起人口结构的变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虽然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而这 需要广大人民的实施。 由于人们的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一、基础测评(单项选择题) 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 A.工业化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高度发达的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 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9.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 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10.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1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 ②>③ 1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1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5.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一、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 胡焕庸先生在20 世纪50 年代曾提出:以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近50 年的发展,通过图1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仍然存在,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图1 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若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东部人口稠密、西部较小、中部居中。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18%,西部占到22.91%,中部占35.91%,东西差异显著。若从人口密度来考察(表1)东西差异更加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7人,是中部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7倍还强。若从东部的上海向西部的西藏划条直线,则由东向西横跨这条直线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6省得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1996年):2138、677、431、313、196和2,由东向西,人口密度从低到高的阶梯降低趋势十分明显。若从中国的三大地形阶梯来考察,中国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梯上,我国一、二、三阶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为:0.76%、28.36%、70.8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3 人,75.4人,313.4人。①由东向西,人口密度呈断层式下降,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第三阶梯。从中国的人口重心来看, 1990年, 我国人口重心为东经113°22′, ②,东距长江口770 公里,西距国镜最西端达3660 公里,南距三亚164 公里,北距漠河2470 公里,清楚地反映出人口分不均衡状况,人口的地域分布明显地偏向国的东南方。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二者对人口地域分布影响的贡献度大致为80对20,③除此之外,气体因素,如历史因素也对人口的地域分布有一定影响,只是贡献度较小而已。 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目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约占27 % ,社会劳动者总数中,农业占60 % ,这说明中国乡村人口分散的分布模式仍占绝对优势,大多数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耕地的地域差异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据研究发现,人口密度与垦殖指数正相关, ④说明农业耕地是目前制约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最基本

环境分析与职业认知.

环境分析与职业认知 本章要点:帮助当代大学生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职业环境分析的要求是,通过职业环境分析弄清职业环境对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及作用,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衡量、评估并做出反应。关注当前热点职业有哪些?发展前景怎样?社会发展趋势对所选职业有什幺影响?要求如何?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在求职前了解社会职业环境、企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具体情况。增强职业探索及环境分析意识;了解职业世界,建立职业数据库;掌握职业分析的方法和内容;提高职业认知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一节职业环境分析 一、社会环境分析 所谓社会环境分析,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3个层次的分析,来了解和认清国际、国内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及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寻求各种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职业环境的变化。 (一)经济环境 1.经济形势 谈到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不能不谈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有人说,中国经济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也有人说,中国经济会有着比北京奥运会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契机。那么中国的经济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大家都知道,经济有一个发展周期性,有繁荣时期,有衰退时期。当前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得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个衰退低谷期。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经济不断深入地参与国际化分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唇齿相依,无法独善其身。美国经济的衰退直接导致我国不断萎缩的贸易出口量和持续高攀的失业率。目前,中国沿海大部分中小企业或者缩小生产规模或者不得不面临破产,出口面临着窘境。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大量工人面临失业。我们从前几年的“民工荒”到现在的“民工慌”可以看出变化的一个趋势。前几年,沿海企业招不到农民工到今年大量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面临失业或提前返乡。这就是中国的一个发展现状。 但中国的经济现象很奇怪,即便国内遇到这样的大问题,经济的宏观大势还是被许多国家看好甚至被寄予厚望。 由于作为金砖四国的一国,更是作为一个发展的大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几年经济增长率普遍高于其他国家,许多企业商人都看好中国这片市场,大量的资本纷纷流向中国,这给了中国经济注入了许多血液和活力。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也许中国正在伸展自己的肌肉,向世界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中国正在重塑未来世界经济秩序中扮演一个更加坚定而自信的角色。 2.人才市场供求状况 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某职业或者某行业

环境与职业分析范文

环境与职业分析范文 我所面临的环境有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未来设想的环境。通过这些环境规划,我确定未来的职业规划。 学习生活规划 学习,乃学生之天职。生活,每天必不可少的点缀。所以,我认为学习和生活是最重要的,故其规划应慎重。 首先,我要明确我在学习方面的最终目标,那就是在四年之后得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位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这是梦想,但也是目标、而且是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说,如果拿不到这张学位证书,那么我的大学将被定性为“失败”。 在具体的课程方面,除去思想课程和体育要保证及格以外的其他课程,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努力争取“优秀”成绩。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不光是对自己的肯定与鼓舞,也是将对我人生起到重大作用的准备(这以后会再)说到。 这三十五门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传播学概论、艺术概论、文化产业概论、社会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视听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影视节目市场研究、影视剧制片管理、影视精品赏析、影视制作、电视栏目制片管理、媒体政策与法规、娱乐经济研究、艺术品市场、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演艺活动策划、导演艺术,这么多课程,咋一看上去挺吓人的,但是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会充满信心,各个突破,把这些课程统统拿下。毕竟,它们不是老虎,而是我人生的必要准备。 尤其要说一下的是英语。由于我以后的人生之路的需要,我的目标是在大学期间的英语水平要始终处于学院一流水平。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我的英语水平要超过国际传播系的人。 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光学习自己课内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我规划在大学四年中,自己学习一到两种技能,比如电脑网络技术。 在生活方面,我应该做到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不应该对生活提过高的要求,条件还说得过去,我就不会也不应该去抱怨。同时也因为我以后的发展需要,我必须时刻熟悉艰苦朴素的生活条件。另外,我始终相信,一个生活俭朴的人在学业和事业上是会成功的。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人口与环境教案

人口与社会环境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边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 3、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环境需要人们去保护、改造。 主备教师:顾素芳 教学过程: 一、明理提高 1、数万年以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森林茂密,自然条件非常好,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近些年,人类不注意保护,乱伐林木,乱开矿产,破坏资源,使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人们生活的空气、水、土壤正在遭到严重污染,植物受损害,河里鱼死了,草也不生长。这就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恶劣影响,人类的健康得不到保证。 2、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50多万种,前几年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而现在平均每小时消失一种生物。世界上最大的一只重达900千克的海龟,在威尔士海滩丧命。 3、近几年来,由于内蒙古大沙漠边缘的绿色植物遭破坏,树林被砍伐,沙漠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进。沙尘暴正在向人类示威! 二、政府举措 1.从1996—2010年,中国政府将采取两项重大举措:一是对污染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二是要出台《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 2.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设立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三、自觉倡议 1、随手关闭水龙头,因为一个滴水龙头每天流掉20升水,每年流掉7000多升水。一吨水可以发电100度,可供三口之家用二个月。一吨水可以织布200米,能做80套校服。一吨水可炼150公斤钢。 2、少吃品香糖。因为口香糖的残迹十分难消除,对环境污染大。 3、买菜购物多用布袋。因为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4、不乱扔废弃物。 5、每年为我们的家园种植3—5棵树。 6、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7、节约纸张,回收废纸。因为回收1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纸,减少35%的水污染。 8、不吃野生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9、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告: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 从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

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环境分析范文

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环境分析范文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渐渐增多,而且需求量渐饱和,有些地域还存在性别歧视,女性就业前景不是 很好。不过,政府愈来愈重视预防专业,我正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才能,以在千万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4.职业环境分析: 在我国,由于预防医学为新兴专业,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目前很大,社会分工还行,前景不错,但也因此,专业知识技能不够发达,(要干实事最好去国外进修发展),报酬也不高。 5.行业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我家住在小山村里,都是农民,为了生计爸爸不得在外打工,妈妈则大部分留在家里照顾家里的日常起居,因而,家里的情况不是 很好,但家里人对我的教育很重视,不在乎我在学习方面花了多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支持我学习,尽他们所能为我创造更好的学习 环境,自己考上了大学,家里人很是高兴,他们其实也不是期望我 能做出什么伟大的是事,他们只希望我过的好好的,而后留在他们 身边,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以后我要好好的陪陪他们。 2.学校环境

其次,我所选择的职业,在目前看来是社会上收入处于中上层次的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有利于自己在大 学生活学习中始终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做社会的人才。 与职业选择目标的差距:我的主修是管理类,二学位才是金融类的,对于金融的了解确切的说,只有肤浅的认识,所以,自己现在 的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与目标差距甚远,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可是只要与梦想和为实现梦想而执着不懈的努力,我相信自己能行。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发展的;但是具体的发展情况,发展速度, 以及实际存在的意义则要看地区的发展,人文以及行业技术的情况。

最新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资料

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口质量;解决策略;完善制度 一、当今中国人口现状分析 (一)人口基数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居住着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2001年底,中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为12.7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计划生育,近几年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300万左右。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约为63%(2001年),城市化水平较低。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1400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 (二)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 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精)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口过多、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快成为制约中国人口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口过多导致环境问题,其实质是人类索取超过资源本身、排污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自然资源耗竭超过极限便不可逆转。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范式。对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从解放前的四亿人口激增到目前的13亿人口,联合国2004年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为14.46亿;国家人口发展战 略研究报告(2007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值将出现在2033年,为15亿左右。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和变革,都伴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对资源的索取也伴随着对 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应努力寻求人口与环境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发展战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一、中国人口趋势 1、中国人口总量趋势 联合国2004年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为14.46亿;国家人口发 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预测,中国人口高峰值将出现在2033年,为15亿左右。另据邓艳预测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前后,峰值不超过14亿;若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鉴于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一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的显著负 相关性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生育水平还将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降低,因此人口总量在高峰值过后的急速下降将是必然趋势。 2、中国人口结构趋势

人口与环境高考试题28

题组四 (安徽省怀远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判断1~3题。 1、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图中“*”表示我国 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93% B. 23% C. 13% D. 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比重下降了3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 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总数下降②若干年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下降③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 大,社会步入老龄化后劳动力不足④青壮年承担的负担加重,经济增长缓慢,社会福利增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 1.B 2.B 3.C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周考(二))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反映(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答案 4.A 5.D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给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据下列图表回答6~8题。

中国人口分析

1 中国人口现状 1.1 计划生育国策的出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人口数量已高达13忆,人口问题一度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关键因素。为了减小人口问题对我国提高综合国力 产生的阻碍作用,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孩子。 1.2 人口问题初步显现 过去的中国坚持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个体都以家庭人口兴旺为荣,加之国家也一直 鼓励生育,所以尽管当时的医疗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极高,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总人口数量还是呈现出爆炸式地增长。然而建国以来,考虑到快速提升我国的国 际地位,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国家开始限制生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 开始发生转变,人人准求高质量的生活,家庭模式流行“四二一”组合。 1.3 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容忽视 现在我国的人口增长方式进化成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的状态,且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增长率大大降低。这一举措的实施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也突飞猛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观察,中国人口逐渐表现出老龄化的现象,这将再一次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我国的 人口进行分析,借助抽象模型的建立,以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人口政策。 2 我国人口模型分析 2.1 人口灰色增量模型分析 人口灰色增量模型比较适用于年限较短的人口模型分析,长序列时也可酌情使用,但 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精确值,对于较短年限的人口预测分析可采用下面的公式:普通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t+1)=-17143.853*exp(-0.05244452*t)+ (18100.853),t=1,2,3... 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k)=-13898.853*exp(-0.05244452*(k-n))+ (18100.853),k=1,2,3... 离散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k+1)=0.9628X1(k)+900.1719,k=1,2,3...

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中国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财富的增长,而财富要用资源生产出来,还要有创造财富的环境条件。未来的下一个30年中,我们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模式,7%—9%的经济高速增长,要满足13.33到15.5亿人口水平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还包括他们就业手段和场所的投资和建设,中国目前现有,甚至是全球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能满足吗?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确定地说,显然是支撑不住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当严峻。 人口规模太大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难 人口超过适度规模太多。按照主流人口和经济学家们的测算,中国国土的人口承载容量在6 .5—10亿之间,适度人口规模应当在这个范围内。2009年底中国人口规模已达13 .34亿人,2040年保守估计可能会达到15 .5亿。目前,中国人均耕地排在世界倒数第6位,农业劳动力劳均耕地排在孟加拉和越南之后,为倒数第3位。中国供生活和发展的优良国土比例不大,从云南腾冲到黑龙江黑河划一条直线,只有5%的人口生活在西部64%的国土上,而95%的人口生活在东部36%的优良国土上。如果仅按东部人口密度计算,每平方公里364人,排在孟加拉(1102人)和印度(393)之后,为全球第三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两难选择。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至今少生育了3—4亿人口,为平衡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未来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对其进行适当调整,看来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改变政策,放开生育,2040年人口规模可能达到16 .5亿,甚至更多,从而形成就业、资源、环境等方面更大的压力,国力将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在城市中长时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未来也会存在人口年轻的红利下降,养老成本上升的问题。 水土不堪重负与生态环境不佳 有限的国土不堪巨额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中国有全球近20%的人口生活在全球6.44%的陆地面积上,而且人口承载的压力集中在东部。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17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还有30余万平方公里潜在沙化土地,影响着4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耕地质量等级总体偏低,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只占6.09%。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92万平方公里,受污水、固体垃圾和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部耕地的1/10以上,草原沙化和荒漠化面积为13 .5亿亩。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大陆耕地质量不高并被严重污染,沙化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低,草原退化严重,村庄分散性密集占用耕地过多,国土灰黄不堪。 目前的淡水资源供给相当紧张,并且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越来越多地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缺水在300—5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在正常年份中,缺口达60亿立方米,经济损失2000亿元以上;667个城市中420个缺水,共计105亿立方米。从2008年对21个省级行政区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进行的不完全调查看,共有漏斗81个,总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并且其趋势是,下沉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而且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对200条干支流的409个断面检测,Ⅳ类和Ⅳ以下水质断面占到45%,28个国控重点湖Ⅳ类和Ⅳ以下水质的占78.6%。 农村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由于村庄分散不成规模,管网和污水厂投资太大,在经济上几乎无治理的可行性。由于农村产业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农业化肥农药面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污水灌溉耕地,农业养殖粪便污染,加上村庄生活及废弃物污染,导致农村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7亿农村人口饮用水源不合格,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环境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一.调查的目的及出发点 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党中央下达了关于怎样增强环境保护的诸多建议,也为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这股改革之风的吹动下,我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各级学生作动员和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地实践活动,参加环境保护的行动。 我院更加身先士卒,各班级也举行了各种实践活动,虽然我未参加,但我也对**的环境做了初步调查。 时间:XX年12月23日 地点:**市各主干道 参加人员:本人及一同学 二.调查的内容及方法:通过对路人以及对环卫工人的提问,了解他们对各路段的环境的看法。并将事先打印好的自制问卷调查表发给他们填写,为接下来我的分析及整理做出铺垫。 三.总体状况及分析 通过对路人及环卫工人的调查,以及对问卷调查表的整理分析发现,人们普遍对当前环境表示不满,只有在极个别地段人们表示差强人意,针对这些方面人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下面,我将针对这些情况做一些系统的汇报及整理。 1.调查人群 因为适逢春节假期,在各主干道上只能遇到很少的路人及环卫工人,所以,我们调查的人群结构相对单一,所调查的一些问题及征求的建议也只能代表极个别观点,但这并不影响所做调查的整体方向,

它能对**市的环境卫生作出一定的反应,所以有一定的借鉴性和改进性。 2.发现问题 a.很多人反映很少和家人及同事谈论相关**环境现状的问题,对 有些方面的活动也相对冷淡,也有人反映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当然参加的也很少啦。 b.调查中的多数人虽然理解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各种因素 并未能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参加活动。 c.人们对环保的意识总体上欠缺,尤其是在一些费精力的活动 (分类垃圾)上,更加显得力不从心了。 d.人们反映政府的一些活动未曾下达到基层,百姓根本就不知道 就结束了。这就反映在政府的交流机制上。 e.政府在环境保护上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在有一些方面(道路拓宽)方面更加欠缺。对一些污染大的工厂更是放纵,并为对这些税收 大户实行整治,只要其交纳一定的处理费就行了,这在一定水准上影 响了**的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 f.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反应他们的自律水平很差。 3.分析原因 a.自身原因起决定作用。很多人学历并不高,文化素质也就低, 所以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种种看法和观点都会受到影响。 [1] b.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未下达到各阶层,以及有些政 府机构的阳奉阴违,导致措施不能有力的实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