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体育生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

大学体育生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

大学体育生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
大学体育生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

内隐学习综述

内隐学习研究新进展 一、内隐学习的历史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Reber(1967)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中, 提出了“内隐学习”一词。他认为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人们能够按照本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 ,一种是所熟知的外显学习模式, 另一种就是内隐学习模式。Frensch(1998) 认为,内隐学习是对客体或事件之间结构关系的无意识获得[ ;我国学者郭秀艳和杨治良认为, 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体验并因之而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杨卫星则认为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无选择、被动地习得某种刺激材料中较深层抽象规则的学习。综上, 尽管对内隐学习的描述不尽相同, 但大家基本上认同, 内隐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接触中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的一些较为复杂知识的过程。只是在所获得知识的复杂程度上,仍存有争议。 二、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1.人工语法范式 人工语法范式的核心在于一套人工编制出的复杂的语法规则。这种语法相当复杂, 被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意识地学会它。首先让被试记忆一些表面上任意排列而实际上由人工语法生成的字母串 ,在被试学习了由这种语法生成的大量字母串以后,研究者告诉他们存在一种限定字母顺序的复杂规则, 并要求他们对新的符合语法的和不符合语法的字母串进行分类 ,如果被试对约65 %以上的字母串作出了正确的分类, 就可以认为他已经无意识地获得了关于语法的实质性的知识。这种人工语法范式包括限定状态语法与双条件语法范式。双条件语法范式较限定状态语法范式, 可以避免样例的重复性和长度不等的弊端。 2.实验性分离的逻辑 在试验中观察到的两个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它的逻辑十分直接: 如果用以比较的两个测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所包含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 ,或者是两组高度相关的加工过程 ,则这两个测验之间的比较不应该出现实质性的分离。如果出现了分离,那么测验中所控制的自变量就有可能包含不同性质的加工过程。内隐学习的领域里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离逻辑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实验范式。 3.序列学习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_李锦萍

对人类攻击性及其行为的研究与控制是社会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广受关注的课题。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直至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人类的攻击性进行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将人类攻击性也纳入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内隐的角度研究攻击性及行为不仅提供了认识与预防攻击性行为的新的视角,也是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的发展趋势所在。 1.相关概念 1.1攻击性 关于攻击性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研究者关注点不同,所下的定义也就有所不同,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定义。总的来说,研究者主要从行为或人格特质层面定义攻击性。如Dol-lard等人(1939)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1],强调了个体行为的目的性,并认为这种伤害意图必须有外在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偶然的伤害行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Baron和Richard(1994)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他人不愿意接受这种伤害的行为”[2],这里不仅强调了攻击性实施者的意图,也包括了被攻击者的非自愿特点,所以任何自虐、自杀的行为都不算是攻击性行为;Anderson整和性地概括出攻击性模型,将攻击性界定为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并指出“攻击者相信其行为将伤害目标,且目标有避免伤害的动机”[3]。也有研究者强调攻击性是一种人格特质,如Bech(1994)认为,“攻击性是一种特质,是由个体的神经结构及生理特点决定的”[4];Allen和Potkay认为攻击性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的,容易愤怒的人攻击性就强,攻击行为就是愤怒的外在表现[5];而Buss等人就认为攻击性包括易怒、冲动、敌对、愤怒攻击等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总上所述,研究者主要从攻击性的外在行为表现、个体的情绪特点、认知特点等不同侧面对攻击性加以界定和研究。 1.2内隐社会认知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内隐记忆研究热浪的推动,A.Greenwald和M.R.Banaji等[6]研究者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socialcognition)的概念,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 李锦萍张卫 摘要: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内隐社会认知是指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断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已有研究,并对未来本领域的研 究方向作简要展望。 关键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 作者简介:李锦萍,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 张卫,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

隐性知识_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 周治金,杨文娇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通过程序化、自动化、组块化等方式,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转化一方面有利于个体充分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加工更多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使已转化为长时工作记忆的信息被迅速准确地提取,而被用于创造活动之中。隐性知识对创造活动的作用,主要通过问题意识、直觉、酝酿效应、灵感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例如,一些特定线索可以激活语义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引导思维指向某种假设,获得直觉,或以类比推理形成对问题的深层结构的认识等等。创造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内隐认知和隐性知识。 关键词:隐性知识;内隐认知;直觉;酝酿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7023(2007)022*******作者简介:周治金(1964-),男,湖北汉川人,心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杨文娇(1978-),女,湖北赤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 收稿日期:2006205219 知识对创造力的作用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无论是强调知识为创造力的基础,认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创造;还是认为拥有中等程度的知识更有利于创造,都承认知识在创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知识的种类繁多,按照知识能否言表,可以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 licit know ledge)与隐性知识(tacit know ledge)。虽然波兰尼(Po lanyi)于上世纪50年代末就指出了隐性知识在科学创造性中的重要性,但是隐性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并没有多少实验研究的证据。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内隐认知(I m p licit cogn iti on)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隐性知识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 一、隐性知识与内隐学习 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而显性知识则是指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表达的、正式而规范的知识。显性知识是客观的有形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形式存储的,并且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1]。从知识的表征水平来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一个很好的视角。Kar m iloff-Sm ith认为,知识的表征可以区分为四个不同的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内隐的I,这一水平的表征是对外界环境中的刺激材料进行分析和反应,信息以程序方式编码,呈内隐状态,且相互独立,这种表征能使个体掌握行为。第二个水平为E1,这时的表征已是外显的,它的组成成分可以作为认知操作的材料,较具灵活性,但它还没有通达意识,还不能用言语报告。第三和第四个水平分别是E2和E3,这时表征已通达意识,并能用言语加以报告,而且与其他领域的知识发生了联结[2]。前两个表征水平的知识为隐性知识,后两个表征水平的知识为显性知识。 严格意义上的隐性知识没有通达意识,难以言表。实际上,大多数学者所讨论的隐性知识并没有这么严格,学者们目前讨论的隐性知识,其表征水平为E1或处于E1与E2之间。本文取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态度研究方法综述 黄霞妮 摘要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许多学者对内隐态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常用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 T)、ST-IA T、SC-IA T、AST、EAST以及Go/No-go联想测验(GNAT),最近几年发展出来的新方法有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rie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BIA T)和SA-IA T。文章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和发展进行了探讨,虽然各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对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内隐态度内隐联想测验Go/No-go联想测验简式内隐联想测验 1前言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它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反应了一个人内部的心理特征,对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根据态度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研究者把内隐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1998)等人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材料的基础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痕迹虽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1]。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2]。随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间接测量的方法被借鉴到社会认知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在其之后,很多学者对其又进行了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式,如GNAT、ST-IAT、SC-IAT、SA-IA T以及BIAT。这些变式继承了内隐联想测验的一些优点,克服了内隐联想测验的部分缺点,为内隐态度某些内隐成分的测量隐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同时,这些变式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2内隐联想测验 Greenwald所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可能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测量方法。我们以Greenwald关于内隐联结测试的文章中所提出的“Flower一InsectIAT”为例,对其程序做简要介绍。该实验设计呈现出内隐联结测试的典型特征,此后的研究大都遵循该程序。实验中通过计算机分别呈现花的名字(Rose,Tulip,Marigold)、昆虫的名字(Bee,Wasp,Horsefiy)、积极词汇(Peaee,Freedom,love)和消极词汇(Rotten,Filth,Siekness),研究者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进行分类,并按照实验要求按键做出反应。实验中主要考察被试在两个联合任务中的反应。在联合任务1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

内隐态度

内隐态度的测量除了使用IAT以及根据其原理改编的范式之外,还有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 提到内隐态度测量的方法估计最容易想到的就是IAT了(虽然说IAT测得究竟是不是内隐态度还有相当大的争议).在心理学对于内隐态度的研究中,除了IAT范式以及和其原理类似的(通过对刺激进行归类之后,测量反应时长一类的)比如GNAT、EAST范式之外,还使用过那 区别最大的叫做AMP, 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这个既不测量反应时间,也不测量反应准确率.它先给被试一个有态度的视觉刺激,可能是图片或者文字,然后给一个没有态度的中性刺激,然后让他们打分,这个中性刺激有多令人愉悦.比如,测试一个人对烟酒的态度,就先让他看一些关于烟酒的图片,然后给他看一个阿拉伯字母(假设这人不认识阿拉伯文),然后让他打分,这个字母的愉悦程度,打分越高,就越偏爱烟酒. 其他除了IAT,GNAT,EAST和AMP之外的,就是priming task类的测试,同样是测试反应时间的,但是原理有些不同.priming的意思是短时的内隐记忆,就是人不能感觉到的记忆,我种感觉这类东西像是视觉暗示.在semantic prming task里面,先给被试看一个刺激,闪过的非常短,以至于被试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看到了.然后再让他们给一组单词按照“是不是个词”进行分类.这些词语有些是褒义的,有些是贬义的,如果褒贬义的词分类时间不同,那么这个被试就有一定内隐态度.另一个叫做affective priming task,任务是让被试用最快速度来判断一个单词是“好“还是”坏“,但是在这个目标形容词出现之后,会闪现一个prime单词,也是闪现的很快,让人几乎察觉不出来,如果被试对于prime刺激的态度和目标形容词一样,那么反应就会比较快,如果不一样,反应就会变慢.这个测试大多用在临床里,主要用来诊断测试eating disorder,看患者对食物的看法.priming本身的概念也用的非常广,除了用来测试态度之外也用来测试认知方法之类的.以上大概是所有的内隐态度测试方法.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

内隐知识的理论述评付晓秋

2012年4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Apr.,2012 第30卷第2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0 No.2 内隐知识的理论述评 付晓秋1 ,李 莉2 ,张春斌2 ,杨治良 3 (1.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3;2.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内隐知识尽管在知识管理、军事、医学、教育等实践领域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依据的理论架构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东西方哲学在认知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内隐知识的核心理论,包括庄子的道、波兰尼的个体知识和缄默知识、斯滕伯格的实践智力、佐尔坦 迪恩斯的具有心理表征特点的内隐和外显知识进行梳理和品评,力求得到对内隐知识的整合性理解,并建议在双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理解内隐知识。 [关键词]内隐知识;实践智力;心理表征理论;双加工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2-0144-04 内隐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类型,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原因是缺乏一致、普适的 知识 的定义。最早定义知识的是柏拉图的 合理而正确的信念 。认知观点认为个人的知识仅仅是人们长时记忆的内容。Wiig 则认为知识包含真理和信念、观点和概念、判断和展望、方法和诀窍等诸多内容[1]。尽管知识论与认识论差异直接导致定义知识的复杂性并间接影响对内隐知识统一的理解,但并没有妨碍内隐知识在知识管理[2]、军事管理[3]、医学[4]、职业教育[5]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见,内隐知识的实践意义已被众多研究者所重视。但不同应用领域的内隐知识理论不尽相同。为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在东西方哲学、实践、认知领域中出现的内隐知识研究的重要理论进行梳理,以形成对内隐知识的较为一致的认识。 一、内隐知识研究的历史进程 内隐知识的研究源起于现象学的描述,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典哲学, 庄子 天道 :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后以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表示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知识的存在。正如吕本中曾称曹子建的诗: 明月照我煽,流光正徘徊 为 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人类认识论发展史真正地对这种知识做出严格逻辑分析的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Polanyi 在它出版的 人的研究 一书中提出,知识应当被区分为 内隐 和 外显 两种形式[6]。Rebe r 的人工语法学习成功证明了内隐学习的现象: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内容,却习得这种规则[7],使得内隐知识的研究超越了思辨水平,进入了实 证研究阶段。内隐知识理论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Wag -ner 和Sternberg 认为: 内隐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 [8]Nonaka(1995)结合日本企业的案例指出内隐知识是创造力的关键[9]。可以说最近40年来,伴随着多学科的研究或实验,内隐知识及其价值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所理解和重视。 二、内隐知识的核心理论1.庄子 道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唯物自然观和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 道 是 先天生地 的, 道未始有封 。道是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 庄子 大宗师 ),庄子又进而认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庄子 齐物论 )[10],我即道,道即我,这里提到的 道 事实上就是一种关于宇宙的内隐知识。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 庄子 在宀有 ),即,得 道 不能靠言传、不能靠论辩,而需要静心净欲,独自体会。个人得 道 后,也无法言传他人,他人也需独自体验、意会,是一种依附个体、不离个体的知识。 天降肤以德,示肤以默 ( 在肴 )(刘仲林,1992)。体现到内隐知识是一种内在、沉默的知识,不能说亦不能辩。而道除了不能用语言来传递,道也可能寓居于行为, 工锤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栓。 ( 达生 )通过心灵对认识对象的直接把握,不受语言逻辑知识束缚。道的传递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莫知其高,莫知其终 。 144 [收稿日期]2012-02-28 [作者简介]付晓秋(196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通讯作者:李莉(197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佳 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内隐知识研究。

(完整版)攻击性

精神分析学派: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的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所以便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性. 特质学派:看重个体差异和稳定性,反映某种事物攻击性特质. 生物学派:对攻击性行为的稳定性感兴趣,认为遗传因素是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传递下去.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承认有些人天生来就具有攻击性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性行为的.如果攻击行为不断地得到好处,而不是得到惩罚,爱打架的孩子就会变成爱打架的成人. 认知学派:人们可能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 总之.攻击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它可能反映了某种攻击性的特质.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不清的时间解释为威胁事件.因为他们过去就这样被人打过,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

精神分析流派: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些愤怒就转向内心. 特质流派:重在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 生物学流派: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经常为抑郁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 认知流派:人们是否抑郁,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抑郁的人很容易回忆起不愉快的经验.

智力内隐理论研究探析 - 江南大学杂志社

第3卷第4期 2004年8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3 No.4 Aug.  2004   [收稿日期]2003212225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DBA010164)资助课题.该课题由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红 教授主持,本文为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高山(19762),女,四川内江人,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智力内隐理论研究探析 高山, 白俊杰, 李红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自心理学诞生以来,智力就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但迄今仍没有一种智力理论或智力测量能够完 全准确地揭示智力的本质。对于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智力内隐理论。文章首先指出智力内隐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接着从智力的内隐理论研究进展及跨文化差异出发,揭示了智力内隐理论研究为建立全面的智力观和发掘智力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智力;内隐理论;跨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B 8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973(2004)0420017203 Study on Implicit Theory of Intelligence G AO Shan , BA I J un 2jie , L I Hong (College of Psychology ,S 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 Abstract :Intelligence has been studied as an important domain in psychology for a long time.However ,none of the existent theories or scales has discover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Everyone has his or her own conception ,that is ,people hold different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The author her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ross 2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ose theories and reveals the instructions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m. K ey w ords :intelligence ;implicit theories ;cross 2cultural differences 自心理学诞生以来,智力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及心理学为人类社会实践服务的突破口,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智力理论或智力测量能够完全准确地揭示智力的本质,一些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正遭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关于“智力”条目的释文明确指出“智力一词的含义看起来好像是人人皆知的,实际上却很难提出一种完全令人满意的定义”。一方面看,每个人都明白智力是什么;另一方面,又很少人能够准确地说明智力是什么。换言之,对于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样形成的概念称作智力内隐概念。智力内隐理论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智力意义重大。作者试图从智力的内隐理论研究进展及跨文化差异出发,探寻理解和揭示智力本质的钥匙。 一、为什么智力的内隐理论如此重要? 首先,智力内隐理论阐明了人们认识和评估自己及他人智力的方式。要更好地理解人们对自己及他人智力的判断,了解其自身的内隐理论是必要的。例如,父母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内隐理论的了解将决定他们在孩子多大时纠正孩子言语中的一定错误,甚至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对父母本身的智 7 1

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内隐知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论文以比较庄子、波兰尼、斯滕伯格、迪恩斯的内隐知识理论的侧重与特点为基点,系统梳理了内隐知识的研究历史,通过不同研究领域内隐知识定义的对比,揭示了内隐知识的本质。确定手感、直觉、语感与文化等这些原本模糊的概念因具有内隐知识的基本特征而属于内隐知识的一员。并在双加工理论的基础之上深入理解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关系。总结不同领域研究内隐知识的方法,对不同的研究范式深入地分析,验证包括个体性、自动性、优先性、情境性等内隐知识的性质。最后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建构教师内隐知识的四元结构(包括个人维度、个体间维度、组织维度、情境维度),比较不同因素对教师内隐知识的影响。全文包括三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内隐知识的研究背景。内隐知识深深根植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研究领域。哲学从认识论的角度,主要从经验主义和理论主义的争论以及对客观主义的批判来进行内隐知识的源起、原理、概念的研究;心理学注重内隐知识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对知识表征的分析进而揭示内隐知识的本质。教育学在智力理论的反推动作用下以及对知识类型的反思进而启动内隐知识在实践中的研究。第二章主要阐述内隐知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现象上描述内隐知识研究的起源,从理论的角度发展内隐知识的研究,最后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学科中拓展内隐知识的研究。第三章论述内隐知识的研究意义。从理论上,内隐知识的提出挑战了以客观知识为

主体的主流知识观。拓展了内隐认知加工的研究视野,增加工作绩效,影响教育改革与实践以及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是内隐知识的理论研究,共分四章。第四章总结中外学者内隐知识的研究理论并逐一进行评介。庄子是最早提出内隐知识现象的中国思想家,指明内隐知识是一种内在的、沉默的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尼在个体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内隐知识的定义,认为内隐知识涵盖了人类知识的技能和能力,位于规则和程序之外的,是技巧和能力的前提。斯滕伯格意识到了传统智力理论的限制进而提出了实践智力理论,认定内隐知识是评估实践智力的基础,是实践智力的核心衡量指标。佐尔坦迪恩斯从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知识的心理表征理论解析内隐。认为内隐知识是指除了知识的内容属性外显表征之外,内容、态度及态度的持有者或判断未被表征的知识。野中郁次郎则忽视内隐知识的本质涵义而把重点放在内隐知识的转换上,提出了内隐知识的转化模型。第五章通过分析不同的内隐知识定义,揭示出内隐知识的三个本质特征:从意识水平上看,内隐知识是缺乏元知识的知识;从行为角度上看,内隐知识是知识的使用与控制相分离的知识。从通达角度上来看,内隐知识是难以或无法表述的知识。作为内隐认知加工重要的一员,内隐知识与其它成员如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一样都具有无意识特征,分享相似的脑神经成像机制,然而在加工过程中内隐知识的研究更注重于这种知识类型的本质、性质以及应用过程的研究。内隐知识的程序性与无意识的特征使其与程序性知识和无意识知识之间分别在模块化和无意识加工特征产生了交集。第六章通过对内隐知识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3、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4、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5、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6、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7、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8、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0、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钝。 21、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3、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4、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5、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0、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31、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

1.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我们知道认知心理学是对人们怎样获得和应用知识,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研究(比如,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社会认知就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受到那些社会学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怎样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1.1信息加工心理学 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其实就是个体对外来信息进行表象与加工的过程,即个体是如何处理自己所接受的外来信息的。怀威尔(Whewell)和斯库尔(Skule)在1986年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一直以来是众多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这一理论认为,对社会信息的早期理解方式会影响人的后期目标定向阶段的信息加工。也就是说,人在组织不同信息来形成一个表征时会受到早期理解方式的影响,而且在权衡自己的主观判断并付诸实施时也会受其影响。 1.2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过程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社会认知过程不等同与某一单一的过程,而是各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比如对他人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他人的感知的基础上的,而我们对他人的感知也会受到先前已作出评价的影响。社会认知是对人的认知,因此不同于对物的认知,它是一个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可以互动、影响整个知觉的过程。 2.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当说到社会认知研究的内容时,我们就会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图式。简单的说社会认知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式,并且已形成的社会认知又会对我们今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其实社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 陈俊 摘要: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地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主要理论,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会认知图式社会认知模型内隐社会认知 作者简介:陈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内隐学习

摘要:内隐学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提出的, 是指人类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作为内隐学习的下位概念,语文内隐学习是指学生在复杂的语文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文知识并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优化学习环境、优化课程教学、扩展教学实践等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完美的统一结合。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内隐学习的魅力,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一、内隐学习及其特征 内隐学习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提出的, 是指人类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他指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 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语文内隐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缄默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储存于潜意识之中,不能有意识地加以提取,但能在适当的情境下被激活。通过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有意识的学习,却无意识获得了语文能力。 首先,语文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具有无意性,恰如杜甫所描述的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们平常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实就说明了语文内隐学习的这种“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性特征。 其次,语文内隐学习要靠良好的语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具有情境性。它的进行是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完成的,它的结果发挥作用也依赖于类似情境的刺激。 再次,语文内隐学习是脱离逻辑思维的非语言的心理过程,具有直觉感悟性。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听说等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日积月累,融会贯通,会获得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 另外,语文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一组相对概念,是有机统一的而非截然分离的。从理论上讲,语文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无计划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外显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方式。二者是相对的,而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语文学习的完整内容。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语文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与内隐学习相结合的语文教学 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将内隐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一条全新的思路。内隐学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比较轻松的学习方式。因此,它既能够帮助教师采用有效的措施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又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挥和乐于表达的学习态度,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1.优化学习环境 (1).要倡导有利于语文内隐学习的社会环境,改善社会环境尤其是学生周围的环境。在一个普遍运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中,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标语,既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幽默感,又能体现人文趣味,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意之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增加自身的语文素养。(2)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内隐学习的家庭环境。家长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和举止谈吐、爱好追求的良好习惯,是对孩子的良好导向。家长应经

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心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心理理论的研究自发起之日,势头迅猛,成果辈出,成为目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研究倾向。在此,我将心理理论以前研究的一些问题、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分析,如下:1.有关儿童错误信念认识发展的研究 从信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看,信念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方面。由此,研究者们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是否拥有心理理论能力的一个标志。 2.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中其他心理状态的研究及其之间的关系 儿童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外表—真实认识、视觉观点采择等。Flavell等人认为,成熟的心理理论应该考察儿童对心理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视知觉、注意、愿望、情绪、意图、信念以及相关的心理表征、假装和思维。[1]近20年来,情绪理解等越来越成为研究者们感兴趣的领域。其实,研究心理状态的各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一直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是,目前的研究对心理状态的一些领域还涉及不多。例如,注意、记忆、想象、言语、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等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此外,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 3.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毕生发展观 研究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传统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发展阶段,也即学前儿童,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有着显著的发展。一般认为,3-5岁是儿童的心理理论产生显著变化的时期,尤其在4岁左右,儿童对内部及外部心理状态的认识发展都有重大转折。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目前,已经有人开展了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心理理论研究。但是,目前的大多研究还处在理论假设的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至于各个年龄阶段特定的发展内容,不同年龄阶段间发展特点的关系,还需要用实证研究来发现和验证。 4.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 特殊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最多的是关于自闭症儿童与聋儿的。有关“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假设”认为:自闭症儿童不能形成正常的社会关系,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上均存在明显的困难,且缺乏想象力,所有这些症状均源自他们的心理理论受到了损害。[2]Russell等人(1998)研究发现,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迟滞。他们认为这种迟滞是因为其早期学习心理状态的机会相对地受到了限制而造成的。 [3]Peterson和Siegel(1999)指出,生物因素、对话和社会因素在心理理论发展中有相互影响。[4] 至于对其他特殊儿童,如超常儿童、弱智儿童、问题儿童等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还不多。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将为我们认识心理理论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提供知识基础。 5.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与社会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 研究者们在关心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关心儿童的心理理论对其社会生活的影响。例如,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与其合作性、同情心、理解他人的情绪、

第五章 攻击性

第五章攻击性 人类是否具有天生的攻击性?这是大学研讨会、鸡尾酒会的热门话题,它使各种各样的政治理论家们大动感情,答案是肯定的!纵观历史,从狩猎-采集部落到工业化国家,各种社会都使用过战争这一最有组织的攻击形式,欧洲大多数国家在过去300年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打仗,几乎每个世纪都发生过战争,实际上,所有国家在制定十分复杂的指导调节日常商业贸易活动的各种法令条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微妙却又不可避免的冲突形式之时,也针对强奸、掠夺和谋杀等犯罪制定了一系列较为细致的法令加以制裁,不过,更重要的是人的攻击行为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尽管人基本上也是灵长目动物,其攻击行为的特征却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攻击行为。除非将“天生”和“攻击性”从实用的角度重新定义,我们才能说人的攻击性不是天生的。 有的理论家否认基因的作用。他们把攻击性全然归于各种几乎完全是和平的社会中很少发生的环境反常。他们忘记了,所谓天生是指某种特性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得以发展成形的可能性,而不是指某种特性在所有环境中都能发展成形的肯定性。用这个标准看,人的攻击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遗传特征,事实上,问题比我们所作的这个规定更为清晰明确。当今那些最为和平的部族,历史上大都一度是掠夺者,而且将来很可能又会重操旧业,产生出新的士兵与杀人者。今天,人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昆桑族成年人中发生过暴力行为,伊丽莎白·马歇尔·托马斯曾称他们为“无危害的人民”。但就在50年前,当这些“灌丛人”人口较多,中央政府控制较松时,他们的凶杀率与底特律和休斯敦的相同,马来半岛的舍麦人表现出更强的顺应性,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舍麦人似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暴力攻击,他们之间没有谋杀,甚至连一个明确表示杀人的词都没有(“打”是委婉的代词),他们不打孩子,不到万不得已连鸡也不杀。父辈总是小心翼翼地教导孩子们继承非暴力的传统习惯。50年代初,当英国殖民政府征召舍麦人入伍,参与围剿共产党游击队的时候,舍麦人甚至不知道士兵的职责就应当是打仗和杀人。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登坦写道:“很多了解舍麦人的人们坚持认为,象舍麦人这样不好战的民族永远也不可能产生杰出的军人”,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恐怖分子杀害了舍麦人防暴部队部分成员的男性亲属。尽管舍麦人来自一个无暴力的社会环境,杀人也是受人之命,但他们似乎都一下进入他们称之为“血醉”的疯狂状态之中。用典型的舍麦老兵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杀人,杀人,杀人。马来人会为了搜查腰包、夺取手表和钱财而忘了杀人,我们却并不在于手表和钱财,我们只想到杀人。唉,我们真象是被血迷住了”。有个人甚至还是告诉我们他如何畅饮被他杀死的人的鲜血。 象多数哺乳动物一样,人类也有一个行为刻度,即对特定情况有无反应的度量。其他许多动物完全没有这样的行为模式,在这一点上,哺乳动物与它们有着遗传性的差异,由于行为刻度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反射式的反应,心理分析家和动物学家为了找出人的攻击性的令人满意的普遍特征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给大猩猩或老虎的攻击性下定义时,学者们也会遇到相同的困难,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解释为是内驱力不断追求释放的结果,康纳德·洛伦兹在其《论攻击性》一书中使用了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资料,使弗洛伊德的观点有了新的意义。洛伦兹认为,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相同的攻击本能,这种内驱力必须通过竞争性体育运动或其他方式才能得到某种释放,弗罗姆在《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