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与外国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谓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获取资源的能力、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等等。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顾客价值方面,对顾客所看重的价值--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第三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一)国际市场现状分析

综观世界种业的发展现状,当今世界企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各大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世界著名企业就是通过其核心竞争力优势,攫取了行业的绝大多数利润。有资料显示:1995-2000年的6年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达5.4%,而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4.4%,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个百分点。根据《财富》杂志最新排名资料,2000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总额增加到14065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加到6672亿美元,总资产增加到45807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8%、20.4%和4.1%。1999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额收益率(利润/营业额)为4.36%,资产收益率(利润/资产)为1.26%。2000年度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74%和1.46%,比上年均有明显增长。由于营业额的大幅度增加,使进入500强的门槛提高,2000年度500强最后一名的营业额为97.23亿美元,而2001年度则提高到103.0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近6亿美元。

中国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差甚远。仅从中国加入500强的11家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比较来看,差距十分明显。中国11家公司人均营业额和利润额分别为4.41万美元、0.21万美元;而世界500强公司人均分别是29.8万美元、1.41万美元。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的企业在规模上不相当,竞争上处在弱势地位。资料显示,1998年中国500强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仅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的不到1%。2000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销售额约为412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埃克森-美孚和沃尔玛的销售额;516

家重点企业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分别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值的1%和2%左右。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规模增长虽然很快,但差距仍很大。

(二)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优势保持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以致在欧美已经有一些人开始把当前的经济危机归咎为中国的崛起。中美之间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常被用来作为批评中国的依据。

在大部分产业领域,中国仍能保持竞争优势。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的行政和经济体系效率比较高。无论和欧洲,还是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相比,都是这样。

第二、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从港口、码头、高速公路、铁路及机场等交通设施,到通讯、互联网络及电力等基础设施。

第三、大部分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第四、企业管理人员及劳工素质较高。

第五、国内内需市场稳定增长。

第六、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丰富的原材料、土地、基础建设资源以上是中国企业在大部分产业中能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这种优势在逐步减少。所以未来对中国企业的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方面进一步提升能力,才能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及相对优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包含多个层面,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开发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形成自己的人力积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企业决策后应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

3.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它涉及企业营销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统一、高效。它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信息传递、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

5.市场应变能力。客观环境时时都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应能力,保持经营方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若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某项技术的发明、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企业就必须迅速、准确地拿出一套应变的措施和办法,把可能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

中国高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中国铁路长远规划,经过多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一、比较优势 1、建造成本较低。中国铁路呈网络规模化发展使得桥梁、隧道、车站等不同建设部分的设计可以实现标准化;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体来讲,中国铁路建造成本是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二。原因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团体建设积极性较高;业务量庞大,可以采用摊销资金的方式去购买施工设备;较完整的产业链降低了成本。 2、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是中国高铁独具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建设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 二、竞争优势 中国高铁是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这并不是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具体的一些项目而言,中国的报价并不比国外低多少。中国高铁的优势是综合性的。 1、中国高铁拥有全球最丰厚的运营经验,每年有几千列动车组在运营,有9亿人乘坐,这是一种无比庞大的数据库。中国高铁在不同的运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由此获得的运营

数据也是全球最丰富的,这些数据反过来对世界范围的高铁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实践数据支持。且中国高铁运营成本低,由此也产生了规模效益,有国外统计,中国高铁的运营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而法国TGV(高速列车)该项数据是27美分,西班牙高铁该项数据是25美分。 2、中国高铁快速且安全。据《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统计,在目前全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的20条高铁排名中,中国囊括了前6名。2008年6月24日,中国制造的和谐号动车组,以时速394.3km 从北京驶至天津,创造了中国高铁最高时速。2011年12月,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动车试验时速达到了605km,打破了法国的最高纪录。中国高铁的行驶速度超过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开始领先世界。 中国高铁不仅速度跑在世界前列,在安全可靠方面也毫不逊色。就轨道技术来说,中国已经建成1000多km长轨道的无缝线路,而日本只有几百公里;中国的高铁轨道实现了100℃温差不变形,而德国、日本尚未掌握该项技术 3、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修筑时间短。在保证交货期方面,中国的竞争力是世界上最强的。比如印尼的高铁项目是140公里,要完成它,日本动辄报个五年。而对中国人而言,五年时间大概能完成京沪高铁间长达1000多公里的项目。中国高铁已经是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制造方式了,快到了什么程度呢?正常的一列动车组由8辆构成,2014年前后,中国的工厂在生产制造巅峰时就可以达到1天产7辆,也就是差不多一天生产一列动车组。 4、中国高铁勘测设计与施工领先。 中国铁路在勘测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IM技术等,实现了勘测设计一体化,为中国高铁勘测设计的高效精确提供了有效保证,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高铁施工队伍在高铁路基、桥梁、隧道、线路、电化、电力、通讯、信号、车站的建设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曾建设总里程世界第一、最高设计时速350km的武广高铁;我国首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中国制造的利弊分析 苟琦 (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710105)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出国际竞争力。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其中玩具占世界市场的70%、自行车占60%、鞋占50%,微波炉占50%、个人电脑占2/5、电视机和空调占1/3及冰箱占20%。我国正在重演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即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如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重型装备、汽车、造船等产业都曾在世界上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本文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关键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优势困境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企业;在构面上,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等等无不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钻石体系”理论。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波特同时也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 生产因素优势

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资本资源也相对充足。最后,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电信设施、电力建设等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先进的,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最基本的支持作用。 国内需求优势 从国内需求来说,我国作为具有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2004年中国GDP占到全球总量的4%,居世界第六;按平价购买力算,占全球总量13%,居第二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跨过1000美元关口的消费升级,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对家用电器等大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国的内需完全可以支持某些制造业的发展。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践报告 一、实践报告背景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 二、实践报告主要内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某项能力或者技术,是协调各种技术以及整合资源后形成的核心技术或者能力。基于该解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詹姆斯(Rod Coombs 1996)认为,技术竞争力和组织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也包括能有效的整合这些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F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整合能力)。根据他研究,其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技术能力划分为三个层 次:1)科研人员所具备的获取或创造新技术的研发能力;2)工程人员所具 备的以现有成熟技术为基础,生产制造客户所需的、具有特定交织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3)具体作业人员所拥有的具有核心竞争里特征的作业能力。赵国浩对管理能力的定义是广泛的,他认为在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体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市场调研、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管理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中管理嗯哪管理的范畴。对于整合能力他则认为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将技术、市场、信息、观点整合起来的能力,可以快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并揭示了战略 定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国企业在战略定位中有的先天不足。核心竞争力构建战略定位入世以后,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与外国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谓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获取资源的能力、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等等。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 争力,也称核心能力。

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顾客 价值方面,对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一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第三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的源泉。世界著名企业几乎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品牌形象、顾客服务其中的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世界著名企业就是通过其核心竞争力优势,攫取了行业的绝大多数利润。有资料显示:佃95-2000年的 6年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达 5.4%,而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4.4%,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个百分点。根据《财富》杂志最新排名资料,2000 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总额增加到14065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加到6672亿美元,总资产增加到45807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8%、20.4%和4.1%。1999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额收益率(利润/营业额)为4.36%,资产收益率(利润/资产)为 1.26%。2000年度这两项指标分别

中国十大最意想不到的外资企业

本以为是民族骄傲,哪知道它是外企渠道 ——中国十大最意想不到的外资企业 第一名:中华牙膏 怎么排这个第一,我倒着实为难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这个企业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算去算来,也只能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了。毕竟你可以不上网、不买车,但你不能不吃饭、不喝水、不刷牙我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我想,大多数老百姓打死也不会相信中华牙膏居然是荷兰的——它上面不是有中华两个字么? 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与此类似的是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中华牙膏的命运正是如此。 从整个洗化行业上来说,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想支持国货,但我在洗化行业连支持国货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像洗化行业一样,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就完了

(图一)看到这样的广告画面,你会认为中华牙膏不是中国的吗? (图二)中华力量!我相信中华的力量!国家羽毛球队合作伙伴!这几个元素叠加时,你会想到这是一个荷兰企业吗? 第二名:个别城市水务 咱自己吃的水肯定是咱自己的吧!嘿嘿,那可不一定。咱好多城市喝的是外国水。 且看法国威立雅在中国的“辉煌战绩”:1997年进入中国城市水务市场,首战天津凌庄水厂改扩建工程,取得20年特许经营合同;2002年斥资近20亿元,以净资产三倍溢价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经营期限50年,城市水务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就此起步;2007年1月以17.1亿元高价获得兰州供水45%股权;3月以9.5亿报价击败中法水务和首创水务,获得海口水务集团50%股权;9月以超出净资产额3倍的21.8亿元夺得天津市北水业49%股权转让项

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最突出表现之一,是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制造”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以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巨大发展和世界性影响,基于其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在和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对中国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本章作者从1995年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对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章是最近完成的若干研究项目所获得的一些分析结论和讨论意见。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所反映的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持续提高,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突出,出口额从1990年的44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1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更是高达9690、8亿美元数值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文。,其中制造业出口值估计为9067亿美元(见图14-1)。数据是作者根据历史数据推测而来的。

从产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偏高。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例为34%左右,而日本和韩国均低于25%。美国的这一比例自1995年以来也呈递减趋势,从1995年的18、92%降为2001年的15、16%。与其他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第一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中国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同时远高于巴西、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所有列举的国家中是最高的,这与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关。第三产业比重,中国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明显偏低(见表14-1)。而且,近两年,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40%,2006年为39、5%。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加之新闻媒体的传播和一些国家出于政治目的或集团利益的夸大性宣传,在全世界已形成了中国“工业大国”或“制造业大国”的形象。其实,客观地分析,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以及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占有世界1/4~1/3的产出规模的角度看,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很低和收入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也不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仍然很低;另一方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所谓企业竞争优势,是指在产出规模、、、、产品质量、信誉、开发以及和技术等方面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企业竞争优势是这些有利条件有利构成的整体,是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所指的企业竞争力,是指、和销售产品和劳务,参与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由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所决定的。 企业竞争优势的类型 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信息技术战略家鲍尔(BernardH.Boar)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纳为五种类型: (1)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更廉价地提供或服务; (2)增值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创造出更吸引人的产品或服务; (3)聚焦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更恰当地满足特定顾客地; (4)速度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比更及时地满足的需求; (5)机动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适应变化的需求。 [] 供应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优势。 可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和。 (1)的降低。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加强关系的管理,可以降低的。首先,与供应商的合作,可以降低市场采购的风险,降低不确定性,减少。的风险、不完全的往往使企业蒙受损失,失去许多机会。其次,大规模的以及长时间的合作,可以使供应商在上给企业实行优惠。一方面,大规模、长时间的采购本身就降低了原材料的;另一方面,供应商同样由于不确定性的降低而使费用下降。 (2)库存成本的降低。库存成本的降低来源于供饮链管理对市场的能力的增强。在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的情况下,的降低可以减少存储费用、、运输费用。任何的和都会增加的管理费用。的增加,会使其搬运费用增加。采用供应链管理后,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批次、小规模的采购和供应商送货来减少原材料的存储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的在制品的流动,减少运输费用。最终半成品和产品的数量也会减少。 (3)销售成本的降低。销售成本的降低得益于销售渠道成本的降低。供应链管理了、,在中降低了成本。首先,企业与批发商之间大规模的货物运输,利用了的,降低了。其次,减少了在销售过程发生的带来的损失。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和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资产重组活动日益频繁。TCL 并购汤姆逊,上汽并购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并购IBM的PC业务。2005年中国企业更是迎来跨国并购的新高潮,上半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总金额同比增长1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0.6%。2005 年10 月中石油41.8 亿美元收购PK 公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成了世界性话题。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就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优势;劣势;对策;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主要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直购与间购几种类型。 二、跨国并购的动因 (一)国际经济形势和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为外资并购创造了绝佳的发展契机。随着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国际资本流动的热潮也明显降温,但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调整来看跨国并购并仍是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不断增加,跨国并购浪潮迭起。 (二)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为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

的制度安排,也因此加速了并购的趋势; (三)跨国并购之所以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就在于它具有许多“绿地投资”所不同的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 1.时差效应,即通过跨国并购能更加快捷地向另一国市场渗透。投资新建一家企业往往涉及到谈判、审批、动工建设、安装调试等多个阶段,手续繁杂,耗时较多,而并购由于是购买一个现成的企业,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2.成本效应,以更低成本地进入另一国市场。表现为能降低进入壁垒及生疏环境的存在所造成的进入成本和经营成本; 3.竞争效应,通过跨国并购能更有效地减少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运营和发展诸阶段都为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中国跨国并购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有其在动力原因或者说有其存在的优势: (一)我国企业20多年的快速成长和积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依托巨大的国市场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具有把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的组合优势,部分企业具有同国外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 (二)我国企业在部分产业中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或垄断优势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但长时间形成的某些传统技术、某些已趋成熟和稳定的大量中间技术和部分高精尖技术都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三)我国部分企业的本与融资优势

构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构建中国制造业的 核心竞争优势
王 玮
企安达(上海)管理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PDF 文件以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c116085680.html,

议 程
q本土制造型企业面临的形势 q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qIT的作用 qQAD公司
PDF 文件以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c116085680.html,

议程
q本土制造型企业面临的形势 q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qIT的作用 qQAD公司
PDF 文件以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c116085680.html,

目前制造型企业的优势
q 低成本(主要是劳动力) q 社会资源(当地政府支持、传统的配套关系等) q 更了解本地需求 q 市场反应快(决策快,政府行为、民企的家族式 管理)
PDF 文件以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c116085680.html,

目前制造型企业的劣势
q 除了少数企业,大多数本土企业很难进入技术加工要 求高的行业 q 研发能力,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协作产品开发能 力还未没有形成,不适应新品开发时间缩短的要求 q 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 q 地方保护主义同样也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PDF 文件以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c116085680.html,

浅谈如何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MBA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战略管理 论文题目浅谈如何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浅谈如何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摘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赢得市场、赢得顾客的有效工具,在理解企业竞争优势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系统总结,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竞争优势的含义与特点 企业的竞争优势,通俗地说就是企业能够赚钱的优势,是使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有明显的区别的优势[1]。一般可分为价格(成本)优势,同样的商品、服务,价格便宜者有优势;质量优势,相同的价格,质量好的商品和服务有优势;相同的商品、服务,同样的价格,品牌响亮的有优势;此外,送货、安装、顾客培训、咨询和修理等服务以及员工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等都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企业在产出规模、组织结构、劳动效率、品牌、产品质量、信誉、新产品开发以及管理和营销技术等方面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构成的整体,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所指的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由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2]。 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可扩展”等特征[3]。“偷不去”即不可模仿,如你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长期的沉淀—文化积累;“买不来”,即不可交易性,这些资源不能从市场上获得;“拆不开”,即资源的互补性,指企业的资源、能力有互补性,分开就不值钱,合起来才值钱;“带不走”,即资源的组织性。个人的知识、技术、能力是可以带走的,拥有身价高的人才也不意味着有核心竞争力。我们不提倡片面提高个人竞争力,我们提倡整合企业所有资源形成的竞争力,只有这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溜不掉”即资源的延续性,它是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可扩展”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或服务,它犹如一个“能力源”,向外发散,可以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 二、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精心计划,持续实施,方能有所收获,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成本优势,即生产同样的产品,提供同样的服务,你的成本比别人

3分钟让你明白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分钟让你明白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个词很感兴趣,因为这个词代表的意义的确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看到别的发达国家的竞争力的相关新闻,比如说到美国大家就会想起电脑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想到苹果地IPH ONE或IPAD,苹果公司,这说明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人家有最前沿的科技,最发达的市场,最前沿的领先金融制度以及制度创新。。。。。。如果说起日本,大家就会想到SONY公司,佳能尼康的数码相机,这说明日本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和技术,德国的宝马奔驰西门子,瑞士的精密数控机械,这些都说明了这些国家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研发,技术,人才。那么中国现实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人才,技术,研发我们是无法和这些发达国家去竞争的,我们只有便宜的劳动力可以拿出去较量,有些人要问了,那我们也可以发展技术和研发啊,我们人那么多,研发总能发展起来吧?好,我就中国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来详细的说一下 一、劳动力便宜是30年来中国唯一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经济学家都在探讨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让这30年飞速发展?我的结论是30年来的中国只要开放融入世界这个市场,必然因为产业的升级和分工会将机会送到家门口,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到全球市场的形成,促成了基础加工制造业从英国转移到欧洲大陆及美国,然后欧洲大陆美国产业升级,而全球基础加工业转移到日本,然后日本产业升

级后全球基础加工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而80年代初当四小龙要产业升级的时候,中国恰好进行了改革开放,因为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的低物流水运成本,全球加工制造业就被大一统地转移到了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转移路线?而不是转移到南美或非洲?这是因为转移的物流成本最低,从世界地图来看这些国家的地理特征,要不就是离先发发达国家距离特别近周边国家被带动富裕,比如欧洲大陆,要不就是海岛港口的地理位臵优越的国家,因为水运的低成本能导致各个国家之间的低成本的能提供交易的市场形成,从而分工也就容易在这些地方形成。(水运的交易成本与产业分工形成的关系可参见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具体分析,内中有详细缜密的逻辑关系)。而当年的中国东部沿海离亚洲四小龙不但都是港口对港口,而且地理距离也非常近,另外从四小龙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文化和语言来说也是具有巨大优势的,新加坡75%是华人,韩国从历史上一直就是中国的属国,儒家文化某些方面甚至比中国大陆继承的还要正宗。而香港和台湾更是自不必说。所以,中国适时地被卷入了全球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分工的大潮之中,能被卷入这个大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中国有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和数量优势当时是冠绝全世界的,只要中国开放,那么中国沿海就是最好的承接全球加工制造业的地方。 二、国内市场中企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人脉关系

外国人在中国注册公司是内资还是外资

外国人在中国注册公司是内资还是外资 外国人在中国注册公司是内资还是外资? 那什么是外资企业?什么又是内资企业?注册外资公司有什么流程的呢?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外国人在中国注册公司是内资还是外资,欢迎大家阅读。 外国人在中国注册公司是内资还是外资? 1.外国人在中国注册公司是外资企业。 2.外资公司概念:投资者为境外机构或者境外个人(包含港澳台)。 外资注册企业登记的条件有哪些? 设立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 (六)经政府审批机关批准设立。 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七)经政府审批机关批准设立。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简介 (一)外资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简称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可以是外国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外资企业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因此不同于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组织形式上,外资企业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外资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不组成法人组织的外资企业,可以采取合伙和个人独资的形式,这里的合伙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的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法律依据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个人合伙和企业联营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则是指由一个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外国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二)内资企业 所谓内资企业是指以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国内个人资产投资创办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和股份企业等五类。 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是指投资者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的方法。我国企业按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

制造业竞争优势分析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 导论 制造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最具竞争力的部门。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大幅攀升,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 在所有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因外部对本国货币的评价而受到影响。特别是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巴西等国的制造业受本币大幅升值的影响。印度、越南的货币汇率较美元有着比较显著的贬值,有助于这些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众多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这样就部分缓解了中国制造企业成本上涨带来的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压力。对制造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等费用问题仍然起着绝对的影响。当初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等企业为了减轻本国生产带来的费用负担迁往中国大陆,但目前随着节约成本的效果减退,考虑离开中国迁往第三国家的情况证明这一点。但是考虑到印度、越南的劳动力成本、迁移费用、基础设施条件等,产业迁移很难创造出所期待的效果。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衡量劳动力成本优势,更看重的是对劳动力进行投入后的产出比率。而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的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快速提升可以部分抵消劳动力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的负担。 在同越南、巴西等国家的国际比较显示,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增速将是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但是在影响企业生产、运营、以及出口成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比较上,中国要好于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等一般发展中国家。综合来看,越南和印度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有力的竞争力对手。这样如果要保持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短期内要利用中国多年的制造业经验和产业集群效应以及吸收创新能力,进一步细化分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中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加大劳动与资本和技术结合更为紧密的制造业投资,保持中国型制造业竞争优势。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和企业应协力培养人才,推进有地区特点的中长期投资。 产业介绍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

中国制造企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劣势 欧阳学文 摘要: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我们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本文认为,这种优势只是比较优势,并不必然转化成竞争优势,而且这一优势随着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战略已逐渐销蚀。中国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培养自己在研发与创新、营销、品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化能力。 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向所有存在禀赋资源比较优势的市场或产业领域渗透。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因为中国制造业是最能利用和体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的产业,也是最具创新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已向纵深发展。当大量的拥有研发、营销技术

和品牌优势的著名跨国公司将制造业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以利用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要素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制造业如何守住最后一块拥有比较优势的阵地,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更重要的在于能否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因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在分析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时,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成本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又主要体现在劳动力低成本。 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1位。从评价的八大要素指标中的“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这二项具体指标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从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的第10位,比其它指标高出20多位,凸显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东南亚国家。

在中国投资的多家著名外企公司

在中国投资的多家著名外企公司,都有一项很有趣的培训课程: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这项培训课程来源于柯维(Stephen·R·Covey)博士的同名书(中文译名为《与成功有约》)。为什么这样一本心理励志方面的书一经推出就畅销不衰,被许多追求成功的人士奉为宝典呢? ---- 某位哲人曾说:性格决定命运。柯维博士说,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但是,柯维博士的这本书并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你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提高效率的技巧。这本书的精髓,更在于引导你树立‘全面成功‘的信念,探询何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 ---- 追求全面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我曾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也都一一达成。我的事业十分成功,但却牺牲了个人与家庭的幸福--这值得吗?‘‘我要做的事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觉得很紧张,匆匆忙忙。无法过着理想中既充实又自在的生活,我别无选择。我拥有财富和成就感,可失去了内心的平静。‘这无疑是成千上万IT成功人士的生活写照。《与成功有约》告诉我们: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圆满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作者倡导有识之士为圆满人生做准备,告别旧习惯。而这绝非易事,因为习以为常的事务予人以安全感,习惯总是具有极大的引力,如同阿波罗太空船登月一般,刚刚发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任务一开始的几公里,是最艰难的时刻,所消耗的能量往往超过往后的几十万公里。同时我们也了解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卓越不是单一举动,而是习惯。要提升自我,赢得革命性的效果,必须从观念着手,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与近利,树立克服‘惯性‘的信念,‘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柯维认为,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 本书所提出的7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3项习惯, 即操之在我,确立目标全力以赴, 掌握重点, 着重于如何修炼自己,由依赖进而独立,属于‘个人成功‘范畴。第四、五、六项习惯, 即, 建立共赢, 设身处地的沟通,集思广益,致力于团队沟通与合作,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而第七项习惯:全面关照生命,涵盖了其他6项,督促我们日日求新,永无止境。借着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 ---- 操之在我的积极心态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纵然不能掌控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决定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作者在书中叙述了犹太心理学家法兰柯在二战时被关进集中营的遭遇及其对环境的感人反应。法兰柯身陷囹圄,在客观上他完全受制于人,但是他发现,自我意识是独立的,超脱于肉体束缚之外。它可以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他还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自由与能力。这对于我们这些‘自由人‘是何等的教益:我们可以选择主动,选择积极的心态,选择不要痛苦,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业与生活! ---- 确立目标而后全力以赴,即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太多人成功之时反而感到失落,得到名利之后方知失去的可贵?作者认为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着,未曾探明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

中国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浏览次数:1562次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7-4-29 16:34 | 提问者:xzcshaoguang 最佳答案 外部环境:机遇大于威胁部环境:劣势大于优势 市场潜力与经营风险共存市场潜力主要从行业生命周期、市场前景和市场波动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调研表明,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国机械行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相比之下,国外机械工业大多处在成熟期,部分行业已经进入衰退期。 由于中国机械工业具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所以国外机械工业优势企业将会抢占我国机械工业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而当市场总量趋于稳定时,企业竞争便会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机械工业目前正处于市场波动性较大的阶段。分析表明,我国机械工业的市场波动性与国外机械工业的市场波动性特征基本相同,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3种竞争格局分割市场 中国机械工业行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三种格局,其中处于完全竞争的占59%,垄断竞争占15%,寡头垄断占26%。 中国机械工业行业虽然在总体上以完全竞争为主,但在具体行业中却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农业机械制造和重型矿山机械企业中,分别有57%和50%的企业认为,他们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当中;在机床工具制造业中,认为行业处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企业各占三分之一;电工电器制造业则有77%的企业认为他们处于完全竞争格局当中。国际化冲击国企业 行业的国际化趋势能够体现行业的吸引力、成熟度和竞争状态。从国机械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面看,趋势已经比较明显,表明我国机械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随着进入我国的门槛越来越低,国外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机械行业,并对国企业形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市场上。5种竞争力量强弱不均。 在此次调研中,使用5种竞争力模型对机械工业的5种竞争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执笔:李金华王青云林玉伦韩中王清剑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新背景 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同时也是充满变革、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世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新环境是国际产业大转移、全球产业价值链出现新动向,新贸易保护主义屡屡现身的时期。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外直接投资(FDI)将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借口环境约束、质量标准,通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形式掣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在,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同时,以环境保护形式、技术优势构建的壁垒,以及严格的产品准入条件、严格的技术认证和特殊的对外贸易管理等,形成了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和产业竞争。在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市场竞争的同时,发达国家的“巨无霸”跨国公司还利用产品开发、制造、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包装品循环利用等实现着各环节的价值增值,构成了一条全球范围内的价值增值链,迫使欠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一)国际背景 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背景,其特征是: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的竞争环境。 1.国际金融危机促成更趋激烈的新竞争环境 现阶段,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区域,其中东亚地区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2007年的13.2%。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位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使得全球金融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大量银行、企业相继破产,全球失业人数激增。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三大经济体欧盟、美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进入衰退。由于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直接和间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近60%,美欧日等主要市场的经济形势不乐观,这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制造业面临了更加严峻的形势。现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仍在产生作用,中国制造业出现了近30年来少有的困难。特别是2008年,数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