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 乡村旅游概述

第一章 乡村旅游概述

第一章乡村旅游概述

教学内容乡村旅游教材第一章内容,了解乡村旅游起源、概念,掌握乡村旅游的特征,掌握乡村旅游的功能与意义,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法

教学组织教学场地选择在教室,教学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教学;教师引导,展开乡村旅游发展的线路,学生自查充实乡村旅游发展的详实资料。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动态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主要从小组和个人表现两方面着手。

教学重难点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攀枝花乡村旅游发展

课时安排计划课时16节

教学步骤:

引入:

诗和远方的家:许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游戏

1.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田园诗

2.找找看:哪些是我们熟悉的物件,他们的用途发生了

什么变化

3.我的家乡:说说家乡的山水田园、人物风俗

阅读案例:大兴乡村旅游回答:

? 1.三个转变分别指什么

? 2.目标市场

? 3.吸引物

? 4.旅游活动

总结并提炼乡村旅游概念:

?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

?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产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

?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

?的一种旅游方式

组织学生讨论:

1.城市居民的特征

2.城市居民来乡村的基本要求:吃、住、行、游、购、娱、品

3.城里人来乡下的深层需求

第一节乡村旅游的起源与类型

?乡村旅游基本内容:

? 1.灵魂:乡村民俗民族文化

? 2.经营主体:农民

? 3.目标市场:城市居民

一、起源

西班牙学者Rosa Mary′a Yagu¨e Perales(2001)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or 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

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关于乡村旅游的起源在我国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从1987年四川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发展中国最早的“农家乐”旅游开始;一种说法认为是萌芽与20世纪50年代,出于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石家庄率先展开乡村旅游;一种说法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招商引资,深圳首先举办了国内第一届荔枝节,随后又开办采摘园,各地纷纷效仿;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德谦教授则以1984年开业的珠海白藤湖旅游农民度假村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标志。

目前国内学者较统一的认识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

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阅读案例:爨底下村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 1.乡村自然风光旅游

? 2.农庄或农场旅游

? 3.乡村民俗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

? 4.乡村遗产旅游

? 5.乡村意境体验旅游

其他划分形式

资源划分

例如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就属于自然资源型与人文资源型相结合的旅游形式;成都“五朵金花”属于自然资源类型的旅游;河南南街村倾向于社会资源类型的乡村游等等。

按照区位条件划分

可以分为景区周边型和都市周边型

——都市周边型

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交通较为便利,具有极强都的区位优势,呈现环城市休闲带发展特点。

——景区周边型

主要依托于某一国家级(或世界级)、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的保存着乡村的原生态,如江西井冈山的公社食堂、安徽黄山的宏村。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

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与大自然亲近为主题的“华夏城乡游”,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起来。

2001年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列为本年的工作重点,在全国推行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5年1月公布了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306个示范点名单,其中农业示范点就有203个,2006年底达359个。

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该年度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发展口号。

2007年国家旅游局又确定了“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的主题,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延展了“2006.中国乡村游”的内涵,3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农业部下发“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协调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的开展。2007年是乡村旅游步入大发展、快速发展轨道的一年。

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

2010年8月,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幵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发布了《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

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

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的建设,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要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鼓励城市周边开展乡村度假、自行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

2014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基本精神继续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地制宜、允许差异、先试先行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以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为核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农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具体途径。

一号文件中设计乡村旅游主要有四个方面解读。第一,乡村旅游发展可以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第二,农村生态建设将为提局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第二,农村集体土地权能逐步入市吸引和激励对乡村旅游的中长期投入;第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

2016年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中央“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的新举措。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容量、

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

发展休闲农业,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培育国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在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背景下引入扶贫新兴业态、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战略措施。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月2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所以中央要求各地充分认识休闲农业在助推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

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预示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四、乡村旅游和其他旅游的区别

? 1.都市旅游

? 2.农业旅游

? 3.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

? 4.文化旅游、民俗旅游

? 5.农家乐

第二节乡村旅游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乡村景观资源的丰富性

?时空结构的分散性

?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策划组织过程中,注意把安全放在首位

?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

?乡村旅游的多功能性

?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本质特征:乡村性

1.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特别是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

2.土地利用类型以大农业用地为主,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小,具有

丰富的自然景观;

3.经济活动简单,大农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地域经济具有

较强的季节性;

4.具有传统的社会文化特征,社会生活以家族为中心,家庭观念、

血缘观念比城市重,社会行为标准受风俗、道德的影响较大。

第三节乡村旅游的功能与意义

一、功能

(一)基本功能

1.经济

2.社会

3.教育

4.环保

5.游憩保健

6.文化传承

(二)派生功能

1.农技示范

2.

3.游憩保健、劳动体验

4.观光

5.购物旅游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和规模,增加农民收益

2.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缓解三农发展困境

3.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促进农业形态保留,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

5.为人们提供新的活动场所,为旅游的产业延伸提供契机

第四节中国乡村旅游业新趋势与新模式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

1.从空间特征看,乡村旅游可划分城郊型、景郊型、村寨型

2.从开发模式上看,乡村旅游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

3.从开发层次上看,我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经营理念低俗化

2.品牌定位趋同化

3.乡土文化城市化

4.管理模式混乱化

5.产业组织自发化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一)理念趋势

1.加强特色,塑造鲜明的乡村意象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2.,体验淳朴的乡村民俗和复古的乡村遗迹

3.强化基地性,整合分散的乡村资源和乡村旅游设施

(二)模式趋向

1.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模式

2.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

3.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建设模式

4.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模式

案例:北京乡村旅游的八种业态

1、国际驿站(International Homestead)

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国际驿站也是北京朝阳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它所接待的群体以国际游客为主,游客居住国际驿站可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可参与中国传统或当地传统节日及其它特色活动,参与人们日常休闲及娱乐活动,可观赏独具中国或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纯中国乡土旅游体验。

2、采摘篱园(picking gardens)

指能提供观赏和采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农作物等休闲活动的高新农业实验基地或种植基地,具有观赏、采摘、学习和科普等综合功能。采摘篱园是北京大兴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

3、乡村酒店(Rural Hotel)

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北京昌平的乡村酒店聚集区,东起小汤山温泉大道,西至流村绿色走廊的百里山前暖带,分为温泉康复疗养型、特色餐饮型、体验农事型、餐饮会议型、采摘休闲型、田

园风格型、拓展登山型、特殊风格建筑型等,典型代表有金利牡丹园、雪雅小庄、鲜果乐园等。

4、养生山吧(Wellness Mountain Bar)

依托山地资源,以绿色健康、修身养生为经营理念,从事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活动场所。养生山吧是房山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业态,它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于乡村旅游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旨在调整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供符合人体安全、健康的宜憩、颐养、健康的产品,并引导社会公众节约和环境意识,推动地区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服务建设。

5、休闲农庄(Leisure Farm)

占地100亩以上,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休闲农庄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巧妙结合,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创新乡村旅游业态的基础上,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体验需求。目前发展较好的休闲农庄有北京通州区禾阳休闲农庄、通州区天地和庄园等。

6、生态渔村(Eco Fishing Village)

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村容风貌和渔业特色产业,以“鱼、渔”和水体景观为主题旅游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接待场所。因为有密云水库,北京密云是天然的生态渔村,冬钓的特色更是让很多爱好钓鱼的人特意前往。密云被定义成渔村的特色,自然是实至名归。

7、山水人家(Natural Village Household)

具有一定规模,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资源实质、以游山玩水为代表活动,能够为游客提供集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水环境度假场所。山水人家是北京延庆县重点发展的新型业态。

8、民族风苑(Minority Nationality Cultural Village)

指以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为依托,集中展示少数民族风情,以提供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综合接待场所。民族风苑是怀柔区重点打造的新型业态,主要分布于七道梁正白旗村、项栅子正蓝旗村、老西沟镶红旗村。民族风苑以乡村旅游地特有的民族风情为核心吸引物,突出对民族特色的挖掘和展现,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对民族文化体验的需求。依托民族风苑,怀柔每年都举办满族文化风情节等节庆活动。

讨论:攀枝花本地的乡村旅游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规划中关于攀西旅游区:

《规划》加速开发攀西旅游区(攀枝花、凉山)。以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业与阳光康养、生态农业、体育运动、文化创意、影视演艺等融合发展。深度开发阳光康养、探秘彝区、度假攀西系列旅游产品。

攀枝花度假区: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二滩旅游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庄上梅子箐阳光康养

旅游度假区、苏铁旅游度假区、米易康养城。

攀枝花乡村旅游村:攀枝花市米易县芭蕉箐村、米易县独树村、米易县贤家村、东区阿署达村、盐边县红格村、盐边县新民村、西区庄上村、仁和区大田镇班庄村、仁和区中坝乡团山村。

攀枝花阳光休闲旅游:攀枝花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攀枝花桐子林康养休闲度假区、盐边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仁和迤沙

拉民族文化旅游区、米易县城生态旅游示范区、攀枝花阿署达

景区。

攀枝花康养旅游:攀枝花阿暑达花舞人间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米易县鱼米阳光康养基地

新闻阅读,了解攀枝花乡村旅游现状

盐边县益民乡新民村

盐边县红格镇昔格达村特色田园乡村项目

“阳光味道”邂逅“音乐狂欢”“芒果音乐节”10月初在攀枝花上演:“普达阳光2018芒果音乐节”

芭蕉箐的荷花

攀枝花第二届国际芒果采摘节

营盘山下傈僳族同胞欢度吆山节

步入马鹿寨品味“最美时光”

漂流楠木河享“清凉一夏”

醉美格萨拉燃情火把节——格萨拉彝族乡举办2018年火把节活动

微信米易县发展“傈僳族祖居圣地”文化推进傈僳村寨振兴“约德节之乡”花落新山

打好“三张牌”,助推农家乐绿色发展

秀丽新山

“花在村中、村在花间”,米易县撒莲镇简直太美了

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跻身全国首批“最美森林小镇”

国胜采茶忙

攀枝花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5年建成5个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