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随着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市场动力明显增强。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本文试从近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制作及传播特点等方面,浅议其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制作特点新趋势

一、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

近两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宣教型作品

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纪录片作品围绕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展开。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世博的纪录片也蔚为大观,成为2010年度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热点。不论国家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对这一题材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姿态各异,佳作纷呈。

由中央新影集团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系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之一。《城市之光》全景式记录了自2008年9月以来上海世博会筹备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现历史风貌,描画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书写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会,以及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外滩轶事》也是关于上海历史的巨制。影片通过有意味的五位主人公,采取真实再现的手法,大规模运用了数字影像手段,展现上海从小渔村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百年沧桑。专业演员的参与和精彩剧场的演绎也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戏剧性和观赏性,演员第一次在纪录片里开口说话,引发学术界关于纪录片边界的讨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外滩轶事》改编为52分钟版本在该频道播出。

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了5集系列纪录片《亚运在中国》,该片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回顾和梳理了亚运与中国的20年情缘。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图像史料的对比,将观众的记忆再次激活,平民化的视角使观众倍感亲切。

作为地方旅游文化产业的形象传播工程,由地方政府、旅游文化机构与传媒机构联合制作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异常活跃。由陕西电视台出品,康建宁导演的8集纪录片《大秦岭》于2010年1月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据了解,该片总投资1500万元,是陕西打造地方名片的一部影像大作。该片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解读秦岭的历史与文化,并展示出今天秦岭所具备的现实意义及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由中央新影集团和江西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联合制作的10集高清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以庐山为载体,对中华民族之文脉进行了一次深入而具现实价值的探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一些宣教型作品确是为明确的功利目的而制作的,但不少作品却跳出了赤裸裸的宣传腔调,而是深入地域文化,提炼美学元素,制作出精良的艺术佳作,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美学情趣。

2、审美型作品

2010年,纪录片产业化进程加快。在纪录片市场化的趋势中,依然涌现出一批审美型纪录片作品,它们执著地探索着纪录片艺术创造的空间和审美表达的可能,并进行美学新尝试。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历史人文纪录片。

从《故宫》、《圆明园》以来形成的历史人文大片模式成为近年纪录片创作的突出特征:人文纪录片数量集中,表现领域从中国扩展到西方,表现手法也不断拓展。其中,这一潮流的开创者周兵的贡献格外引人注目。

由周兵导演的10集纪录片《敦煌》于2010年大年初一作为开年大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首播。《敦煌》延续了周兵《故宫》、《台北故宫》等纪录片用影像传播中华文化的理念,以大气从容的风格,植入戏剧化的再现手法和流行音乐,传播效果比较突出,甚至使甘肃接待游客量接近同比增长了 23%。《敦煌》播出后首批5000套DVD在两个星期内销售一空,也创造了新一轮的敦煌热,发挥了议程设置功能。

与历史文化大片相比,表现现代史的纪录片也是近年纪录片的突出倾向。2010年,由崔永元领衔制作的32集大型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正视历史、凸显民间视点是其显著特征,该片采用“口述历史”方式,力图通过个人回忆与历史细节还原战争的真相,并通过木刻风格的动画串联起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亲历战争的回忆。同时,《我的抗战》还开创了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在电视首播之前,该片先于搜狐视频全部独家播出,在互联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上线仅一个月在线收看人数即突破千万。作为首部网络先于电视播出的国产纪录片,《我的抗战》的传播模式无疑成为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成功尝试。

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广东佛山电视台于2011年,举办了十大纪录片导演看佛山《看佛山》活动。这次邀请了张以庆、周兵、时间、孙增田等十位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前往佛山,进行

纪录片创作,通过导演们独特的视角与表达,展现佛山深厚的文化资源与时代脉搏。此次创作,为佛山留下了近4000分钟的珍贵影像,并最终创作出十部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纪录片作品。《看佛山》作品陆续制作完成后,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些作品已经成为专业院校的最新影视教材范本,有些作品则受到了知名纪录片活动的关注,纷纷邀请参加展映交流与评比,其中《佛山听禅》、《康有为·变》已获得四川电视节“金熊猫”最佳导演、最佳创意等四项提名。

相比之下,近年来关注社会、记录现实的纪录片比较稀少。曾成功出品和运作纪录片《音乐人生》、《1428》的CNEX视纳华仁基金会,于 2010年推出苏哲贤导演的《街舞狂潮》,记录了34岁的阿伦从2007年到2008年前往法国巴黎参加世界街舞大赛的过程,获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由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跟随在广州打工的四川农民张昌华一家三年来春节期间返家探亲的历程,以平实动人的影像呈现了农民工艰辛、悲苦的现实境遇,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该片获得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金门将纪录片大奖、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魁北克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3、消费型作品

近两年来消费型纪录片作品较少,而且主要以纪录片栏目的特别作品的方式存在,具有探索价值的是《探索·发现》栏目推出的国内首部7集纪录剧情片《迷徒》。《迷徒》的主人公郑蕴侠是一个遗留在大陆的国民党高级特务,该片采用了国际流行的剧情式纪录片手法进行创作,在故事叙述、造型表达和技术制作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全片运用专业演员的表演和对白建构主体情节,成功实现了将再现式纪录片升级为纪录剧情片的探索和尝试。片中集戏剧化的叙事手段、专业演员的演出、亲历者口述回忆于一体。这部纪录剧情片的出现,契合了国际剧情纪录片的趋势,顺应了市场大潮和观众娱乐需求,在纪录片类型创作上做出了一定突破。

不过,因为纪录片市场的疲软,民营资本的社会其他资本基本上不介入消费型纪录片制作。所以,市场上传播的消费型纪录片数量非常有限。

二、纪录片作品制作特点

1、纪录片作品制作模式的新趋势

2001年以来,随着电视栏目的普及,纪录片作品的数量急剧减少。然而,2004年《故宫》播出之后,加之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开办,纪录大片的传播价值与社会影响再次凸现,为纪录作品展开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也慢慢改变着纪录片的制作模式。

第一、团队化制作初步呈现品牌效应。

随着纪录作品的增加,纪录作品的制作模式也发展出新的特征,即团队化制作。近年来纪录片作品的制作主要集中于国有制作团队和民间制作团队两部分力量。国有制作团队只要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影厂、上海纪实频道以及南京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佛山电视台等地方媒体,这些电视台中形成了一些由一个著名导演为中心的制作团队,如中央电视台陈晓卿团队、任学安团队,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团队、梁碧波团队,湖北电视台张以庆团队等。民营制作力量也在发展壮大,比较活跃的有三多堂、大陆桥传媒、雷禾传媒等。民营制作公司多以栏目纪录片委托制作或制作发行为主,大多采用公司化管理体制,从立项、策划、拍摄、后期制作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

纪录片制作团队既不同于电视栏目的工业化、模式化操作,也不同于独立制作人的个性化,而是具有成熟稳定的团队风格与制作模式,具有从创意、立项、制作、播出到发行的统筹能力,开始形成品牌效应。如周兵团队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已经成为行业品牌之一。

第二、开始尝试预售模式。

预售作为国际纪录片的一种常规的运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融资,而且还能把销售理念提早引入制作环节中,真正制作出适于传播和销售的作品,但在中国却是新生事物。此外,民间制作人也不断参与国际电影节预售,并有斩获。预售的成功尝试为纪录片产业开拓出一条新路,将逐渐成为今后我国纪录片运营的一个发展趋势。

2、资金来源

目前,纪录片作品资金大约来源于三种机构:

第一、电视台预算。

电视台投资仍然是纪录片作品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中央电视台的《2010世博记忆》、《亚运在中国》,上海广播电视台投资制作的《外滩轶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上海2010》、《国道318》等,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伟大的友谊》、《永远的格瓦拉》等。这些作品大多是宣教型纪录片,但也有一些审美型作品,如《敦煌》、《西湖》等。

第二、社会投资。

社会资助是2010年以来纪录片投资的活跃主体,包括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或企业。如60集大型音乐纪实片《岁月留声—新中国唱片60年》,中央新影集团制作,中国音像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音唱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制作经费。6集系列片《中国冰雪记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中国奥委会提供了制作经费。

更大的投资来自地方政府或旅游文化企业。目前,地方政府以及很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纪录片在地方形象宣传、拉动地方经济,如房地产、旅游,以及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开始把纪录片作为投资对象。

例如佛山电视台正在拍摄的《老佛山·新天地》就是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由佛山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心的团队,对其“岭南新天地”的商业房产项目进行全景纪录,最终将制作成90分钟的高清纪录片。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虽然也是宣教型作品,但也是市场的组成部分。

第三、基金会资助。

非营利基金会的参与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说明纪录片已经获得有识之士的认同,并付诸行动。CNEX视纳华仁基金会于2010年继续资助纪录片创作,推出苏哲贤导演的《街舞狂潮》,该片获得第47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这是CNEX继《音乐人生》后,再度获得金马奖的肯定。良友文化基金会也在2010年资助了《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遇见珠峰》等纪录片的创作。

三、纪录片作品传播特点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传播策略上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新趋势,这些策略带动了传播效果的增值。

1、电视播出

2010年纪录片作品播出还是以电视播出为主。播出形式为栏目播出和特别节目两大类。

特别节目播出:纪录大片作为特别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出。如《敦煌》于2010年大年初一作为开年大戏在CCTV-1晚间黄金时段首播。《看佛山》于2011年12月中旬在佛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这些纪录大片纷纷占领黄金时段,足见纪录精品在电视播出中的分量。

栏目播出:一些纪录片作品放进品牌栏目播出。如《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迷徒》、《大秦岭》、《说吴》。而佛山电视台的老牌纪录片栏目《经历》也播出了《结婚》、《大学生猪肉佬》、《第十六个路人》等优秀纪录片作品。

据央视-索福瑞31城市收视数据显示,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重要纪录片作品的收视成绩均在0.2%以上,其中《颐和园》以平均收视率 0.47%的成绩高居榜首,其他收视表现较好的纪录片作品还有《迷徒》(平均收视率为0.41%)、《大秦岭》(平均收视率为0.41%)。上海地区,收视表现较好的纪录片有《上海2010》(平均收视率为0.47%)、《渡江记—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的秘密》(平均收视率为0.47%)、《阿富汗战地之旅》(平均收视率为0.31%)。佛山电视台《经历》栏目2011年的平均收视率竟然达到4·1%,成为广东电视的旗帜性栏目。纪录片作品的收视成绩受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影响极大,只能从有限的层面反映出作品的品质和题材的吸引力。

2、影院放映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所提供的数据,2011年度中国出品16部纪录电影,数量逊于2010年的19部,但登上主流院线的影片数目和票房有显著提升。根据国家票房信息系统的

数据,全年主流院线上映纪录电影13部,其中7部是2011年之前的出品(《小人国》属于2009年放映的作品,2010 年还有个别影院放映行为),6部属于2010年的作品(其中3部作品胶数合发)。《复兴之路》以超过200万元的成绩成为年度最高票房的纪录电影,《海上传奇》和《外滩轶事》也分别获得60万元与50万元的成绩。

3、电影节

电影节是检验纪录作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纪录片传播的一个指标。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也在国际上获得一些主要奖项,表明一些优秀中国纪录片制作水准与美学风格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表1 2011年来纪录作品获奖情况一览表

4、纪录片作品后产品开发

后产品包括DVD发行以及图书发行等形式。近年来中国的纪录片作品以人文历史题材为主,因为其跨时空、跨文化传播属性,更具有长久收藏价值,后续产品的开发就至关重要。

纪录片《敦煌》播出后一周,DVD发行就超过5000张。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图书对原有的电视解说词进行扩写,把电视纪录片中不能说的话,或是容不下的内容,全放在图书里面,从而进一步加大图书的信息量。佛山电视台的《看佛山》作品也制成DVD,在市场中销售,掀起了广佛地区的购买热潮。

后产品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音像、图书、培训、版权交易、网络传播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当年度的作品未必能够获得充分的后开发。从纪录片属性看,一部作品的销售周期一般可长达10年。因此,关键不是后开发已经取得多大成效,而是当下纪录片运营是否具有后开发意识与规划。

总之,近两年来是中国纪录片发展中平凡却富有孕育性的节点:一方面市场表现略有起色,但整体平平,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片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开播又为纪录片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传播平台。同时,国际纪录片市场极为活跃,网络纪录片的风生水起也为纪录片打开一个新空间。中国纪录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愈加体现出中华价值观、中国美学与国际叙事、试听元素相结合的美学特征及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胡智峰:中国电视观念论

2、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

3、[美] 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4、张同道、胡志峰: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5、姜娟:主体·视点·表达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开播大片《美丽中国》首登屏幕就博得一片喝彩之声,它那宏观的架构,中国韵味十足的故事,加之那美丽大气的镜头画面征服了观众,使之震撼,使之情不自禁地产生要去亲近她,触摸她及马上出发的跃动。这种跃动是《美丽中国》影片中的大美所引发的,美的画面就像鼓点一样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一位湖北网友是这样说的:“太好了!可惜只收看了两天就收不到了,我特喜欢《美丽中国》,在那可以收看的两天里,我总是叫我儿子和我一起看。”山东网友说:“这是中国拍的还是BBC拍的,太好了!”这些对美的需求和向往,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观摩和研讨,探讨其叙事故事的方法,切磋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面对《美丽中国》引起美学特征的讨论,我也被其故事感动,被其画面吸引,被其美学理念所叹服,结合自己数年来在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尝试和感悟,也引发了自己怎样用美学的方法指导纪录片拍摄的思考。 什么叫做美,当代哲人李泽厚先生的看法是:“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的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就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纪录片对美的承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真实故事的记录美,也需要摄影艺术的造型美,还不能缺少声音效果的听觉美。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的纪录片,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纪录片在发展成长的轨迹中,曾出现过多种艺术流派,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直接流、真理流等等。这些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在影视美学史上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对影视审美艺术潜能的创造,尤其是在审美形式感的试验和探索上,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思维和审美造型语言的发展。二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有才华的影视艺术家,引领着纪录片的创作思潮。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不同时期出现了风格迥异作品。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到《龙脊》、《最后的山神》,再到《大国崛起》、《森林之歌》、《故宫》,直至《美丽中国》的出现,大致标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电视纪录片走过的发展之路。从开始的合拍热,到独立制作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再到具有华夏文化精髓的主流纪录片走向世界,记载了纪录片人从制作模式、文化形态、美学特质、价值观建构的成长壮大的过程。虽然中国的纪录片和西方的纪录片在叙事时空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存在的基础。纪录片的美是多样性的,表现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发现的。以中国影视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短短的六集,就将美丽中国刻画得栩栩如生。从历史到现实,从地理到人文,从动物到植物,用镜头把孕育华夏民族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融会交织在一起。著名的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摄影机摆脱了陈旧的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用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

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从《子熊故事》谈起 时间:2011-07-13 06:30:35 来源:作者:温娟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电影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本文以影片《子熊故事》为出发点,简要分析电影纪录片在真实性、故事性以及人文性三方面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电影纪录片美学特征真实性故事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 -02 纪录片是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的一种影片类型。1895年,在巴黎首次放映的电影就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纪录片。此后不久,“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以《北方的纳努克》等一批影片著称于世,对后来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以消费娱乐为主流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故事片已远远取代了纪录片的主导地位。但是,纪录片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它凭借自己独特的表现对象和镜头语言,在一批优秀的电影爱好者的探索和实践中,最终寻找到了新的出路——“美”。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曾经说过:“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1]电影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大量长镜头的运用与跟踪摄影所产生的栩栩如生的真实感是其他类型影片所无法企及的。另外,电影纪录片常常渗透着创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在青峰翠谷的自然环境中洗涤着我们的心灵。 本文从影片《子熊故事》出发,简要分析电影纪录片在真实性、故事性以及人文性三方面的美学特征。 一、真实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这部著作中说:“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放映时,人们惊叹它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中一个样。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美学基础,离开了真实性,纪录片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但是,纪录片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并不等于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埃里克·巴尔诺认为,纪录片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3]这就要求创作者通过真实记录拍摄的生活素材,体现出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真实,是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真实。《子熊故事》是一部以熊的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纪录片,它是根据1885年发生在美国洛基山脉中人与熊之间的真实故事改编,真实地再现了小熊的生活环境。这指的是客观的真实,即真实的“记录”。“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通过看花絮我们知道,本部影片《子熊故事》在拍摄过程中用到了驯兽师驯养的熊,还有模型(比如熊妈妈被石头压死的镜头),这就是说,导演让雅克·阿诺参与了摄影机的“记录”活动,但是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却丝毫未察觉,从而形成了观众心理上的真实感,即“主观的真实”。 钟大年教授认为,在纪录片中,真实性是就事实而言的,逼真感是就作品的语言系统而言的,而真实是就观众的体验而言的。创作者通过创作活动将几者统一起来,才使真实地(观众的感受) 反映(逼真的语言系统)现实生活(事实的真实性)成为纪录片创作理想境界的基础。[4]亚里斯多德认为,只有真的事物才是美的。所以,真实性是电影纪录片最突出的美学特征之一。

张以庆纪录片中的美学与人文特征分析

张以庆纪录片中的美学与人文特征分析 摘要:张以庆(1954-)代表作有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英与白》、《幼儿园》等,分别被译成英、法、德、日、荷兰语等,进入欧美主流媒体。近年来,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纪录片大奖。他的纪录片既充满了真实、情感共鸣产生的美感;也有对个体和当时许多社会事件的的记录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关键词:美学特征真实发现人文关怀思辨人文特征共鸣一、张以庆纪录片中的美学特征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直接说到,“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1纪录片的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处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交互作用的“临界点”上,完成着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表现的必然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这就使纪录片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2对于纪录片而言,真实记录是一种美、在大量素材基础上的发现美、洋溢出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美、以及创作者取舍之后展现出思考的思辨美。 1、真实之美纪录片是历久弥香的陈年老酒,在时光的飞逝中越发弥漫醉人的芬芳,而这芬芳的最重要的条件便是真实。它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真实,这种美存在于真实生活情态之中,纪录片造型的美是为真实的生活内容服务的。”3毋庸置疑,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英与白》、《幼儿园》都是展现真实的

人或动物的生活片段。真实是它们的生命,真实的力量是无穷的。像舟舟旁若无人的指挥、白对英的理解在无声的照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幼儿园中孩子们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哭闹、无缘无故的打闹、??形状各异的睡姿真实的让人笑过之后油然而生感叹,这是对那些孩子的真实的记录,正是因为它真实而引发了观众对自己童年和现在的回忆与对比。 2、发现之美同真实美一样,发现之美也是纪录片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它截取现实生活的若干片断构成一个完整的真实世界,它展示着质朴的真实力量。纪录片需要对冗长的素材进行精心地剪辑处理,剪辑就意味着挑选那些符合编导思维、意图以及该片风格特点或主题立意的那些声画素材。纪录片在不断选择中最大限度地保持真实,这就体现着纪录片经由艺术创造性后的真实之美。在纪录片中,发现的层面很多,发现新的视角和意义、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发现那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等等。因为,“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通过画面和声音去发现世界要比去创造一个世界更有意义。”4像《舟舟的世界》、《英与白》、《幼儿园》,从题材上来说都是张以庆细心观察发现的拍摄对象,舟舟、英的选择就是有特殊性,舟舟作为人群众五百分之一的先天愚性患者的代表,他既和其它先天愚性患者一样智商低于70,缺乏自我生存能力,是弱者,这是很多人都能看到的,但张以庆发现了舟舟作为他们的代表,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他如梵高一般画出了自己想象的人,完全展现自己内心的色彩;他热

纪录片真实性评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西方纪录片美学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生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纪录片影象背后美的真实 电影术语词典中说:“记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的真实在于纪录片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经过导演安排和虚构。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包括人物、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的真实。纪录片的这种真实特性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从一方面讲,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的,其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其中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从创作层面上讲,纪录片的真实还是一种主观化的真实,经过制作人员的创意、剪辑、提炼、组接,纪录片作品难免带上创作人员的意愿、选择和感情。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现实本身,这种真实是美的真实,是审美的真实。 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他们是“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他们利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的优势,在不干涉状态下,现场抓去不可控制的事件,客观记录,无旁白解说,尊重客观,强调要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既清楚及时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会影响到眼前所出现和发展着的一切。但实际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可能完全这样来进行,即使是墙壁上的苍蝇,它的存在也可能一起在场人员分散注意力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从他们拍摄于1975年的纪录片作品《灰色花园》就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梅索斯兄弟的拍摄显然给常年隐居在灰色花园的这对母女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然而《灰色花园》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也就在于它那种一丝不苟的真实。梅索斯兄弟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短短的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影片意味深长的真实展现了大小伊迪母女一年的生活,浓缩了她们一生的梦想、时光走过留下的痕迹、她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以及隐居生活中她们起伏的感情……表现日常生活美的同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今天,各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深受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但单纯对于纪录片来说,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其实,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比其他电视节目差,相反,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节目都无法代替的,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发掘。 “通常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①纪录片的诞生早于电影,因为最初它是单纯作为现实影像的记录而存在的。时至今日,纪录片在类别、表现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它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纪录片的价值也早已超出了原先记录事实的范畴,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影像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纪录片的价值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充当资料的留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功效和影响。所以说,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其社会价值所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价值 所谓人文价值,就是纪录片中包含、体现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作者几十年来保存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父母伟大的爱和对儿女无私的奉献,也借此表达子女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深的牵挂,向观众传达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人文价值的很好表现。另外,像《龙脊》之类的纪录片,通过对山区孩子生活的描绘,为受众展现了龙脊孩子们求学求知的艰辛和不易,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文化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纪录片讲的就是文化。纪录片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关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在使观众感受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影响世界,也可以只作用于一个个体,但它的意义是相同的,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文化体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纪录片《丝绸之路》,虽然讲述的是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但通过对这条历史悠久的中西文明交流要道的记录,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还有诸如《藏北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

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审美分析 摘要:纪录片以世间万物作为自己的关注对象,是真与美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形式,以真实打动人心,以深度征服观众。它的美学价值在发展中日益彰显并获得提升,它的美学体系也逐 步建立和完善。对于纪录片的纪实性进行审美分析,有利于纪录片美学体系的完善,在当前 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审美分析 纪录片以世界万物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具有无可比拟的的真实感和思想厚度,成为最 具贵族气质的影视类型。纪录片是一种真与美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它的美学价值在逐步的发 展中日益彰显并获得提升,它的美学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哲学家的观照以真为对象,艺术家的观照以美为对象。不过这也 是粗略的区分。观照到了极境,真也就是美,美也就是真。” 1真与美的结合构成了电视纪录片的审美维度,我国的纪录片正在突破陈旧创作模式,以独具美学品质的影像语言,真实记 录变革中的社会生活形态,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斑斓的影像中国。当然,对审美风格的分析, 能使纪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进一步美化生活。 正如席勒所说,“我们必须把在审美心境中归还给人的能力看做一切馈赠中的最高礼物,即人性的馈赠。” 2综合纪录片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纪录片中美的存在和显现形式是多样的。本文仅就自然美,人文美和意境美来做分析。 一、自然美的展现 自然美,即现实生活中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就自然类和风光 类纪录片创作者而言,面对这些特殊的拍摄对象与恶劣的创作环境,存在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又该如何表现自然美呢? 这类片子注重纪实手法和写意风格的运用,擅长以精美的画面、独特的拍摄角度及精良 的声音效果,来展示大自然的奇观和生命奇迹。使观众仅凭视听感官就能直接观赏到大自然 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在直接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就能达到悦耳悦目的审美层次。《迁徙的鸟》是雅克·贝汉的自然史诗巨作“天·地·人”三部曲之一,影片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带给观者全新 的审美体验,生动的展示了鸟类最真实和自然的生活场面。观众从这些独特的审美感知形象 那里获得极大地放松,进而由外部感官层面的审美愉悦内化为情感的愉悦。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自然类纪录片长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常给人留下单纯猎奇, 思维品格较低的刻板印象。创作者常把自然界生命“拟人化”,以人类的情绪替换动植物的感受,通过外在形象和声音来传达它们的内在“情感”,激发人类情感的共鸣,使观者达到悦心 悦意的审美层次。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人们只有在对自然美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在震撼 于大自然的美和生态的脆弱的同时,才能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该如何共处。 二、人文美的挖掘 当代美学认为,人文美有广泛的社会内涵,介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并在一定程度上 涵盖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范畴。人文美包括人文精神,是纪录片文化艺术精神的基础和核心。 人及人的存在具有社会性,人的行为和存在方式一旦作为审美对象进入艺术创作中,就只能 是具体可感的。只有把人具体的行为活动,折射进审美关系中,才具备审美意义。作为关照 对象,人的形象既是独立、个性化的,又是社会化,群体化的。在纪录片领域中,以纪录人 类生存状态、文化现象、社会变革、人生命运为主题的纪录片,在关注个人的同时,还倾向 于对社会的思考和整个人类的关注,抒发了浓烈的人文关怀,展示了人文美的深刻意涵。 人的活动和生存状态是人生存方式的本质显现,特殊的地域限制使人以不同生存状态存在,从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沙与海》以记录不同生存地域,不同价值观念引导下的两家

纪录片的美学思考

纪录片的文献性 ——纪录片理论问题:一、纪录片的文献性…… 单万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2011年05月19日) 前言 加强纪录电影研究,是建立中国电影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说起纪录电影对电影学的重要性,我想援引《电影艺术》杂志1997年第05期“专题研究”栏目编者按中的一段话:“本期的专题研究,选择了纪录电影,意在对沉寂的纪录电影研究探索出一点头绪,更何况纪录电影与电影的本性的关系密切。……事实上,纪录电影创作和研究的现状,不仅仅与整体电影的形势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纪录电影的认识。这里渗进了意识形态、电影传统和美学认识等诸多因素。”纪录是电影的基本功能,纪录片是电影的初始形态,所有电影都是纪录片(比尔·尼克尔斯语,参见《中国纪录电影的美学思考》结语)。 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都源于纪录片,据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对一出京剧演出的纪录。从1905年至2005年,仅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就拍摄了一万多部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纪录片。探讨这些纪录片背后潜藏的一系列美学问题,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本文试图从九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一、纪录片的文献性;二、纪录片的艺术性; 三、纪录片的真实性;四、纪录片的观点性;五、纪录片的新闻性;六、纪录片的宣传性; 七、纪录片的教育性;八、纪录片的科学性;九、纪录片的故事性。以上九个方面的问题,既考虑到了中国纪录电影的特殊现象,又照顾到了世界纪录电影的普遍现象。中国纪录电影是世界纪录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中国纪录电影美学离不开对世界纪录电影美学及其历史的观照。 一、纪录片的文献性 中文“纪录片”译自英文documentary,源自法文documentaire。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考证说,法国1879年出版的语言学家利特里主编的《法语词典》首次收录了documentaire,词性为形容词,意思是“文献资料的”(qui a un caractère de documnt,相应的英文可以译作“which has a character of document”)。法国历史学家西当·让·吉鲁进一步考证说,该词自1906年开始与电影发生关联,并在1914年以后成为名词。1926年,在美国攻读电影与大众传播学的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在发表于当年02月08日《纽约太阳报》的评论美国电影导演罗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内容摘要:全文以纪录片中的本性——真实性为线索,探讨在纪录片中存在真 实性的价值所在,以及在纪录片中失实的纪实存在的弊端,谈论真实性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它固然是以真的人和事为基础,但也必须含有真的理和情,只有这样,电视纪录片才能说是参与了对文艺美的创造。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价值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在我的印象里给予我最多感触就是它非常得真实,拍摄者并不是演员,并不需要台词。纪录片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的真实反应,事物的真实形态。纪录片就是以真实为核心来进行创造的。纪录片有很多的题材,也有很多的阐述的故事。纪录片呈现的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部纪录片不够真实,还会有人去看吗?那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某些生活原貌与真实性不能画等号。由此可知,真人真事,是基础,但远不是真实性。纪录片首先必须受新闻学和历史学真实性原则制约——内容的真实无误,这是底线,否则便无纪实可言。①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差别在于故事片不具有真实性,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纪录片也称为非虚构影片,与故事片相比,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纪录片存在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真实性往往就是衡量一部纪录片价值的所在。真实是纪录片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以存在最重要的基石。失实的纪实不仅无益,而且有害。②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它没有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就会误导观众对它的正确认知性。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他不存在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毫无价值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中缺少了真实性,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甚至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上海台的《文物博览》中有一集介绍紫砂壶,为了吸引观众,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特设了一场制壶名家时大彬为解救民女,怒摔茶壶的戏。之所以说成“戏”是因为观众的审美心理已经从审视历史,被牵引到了“调侃戏说”之中。此刻“真实”成了假面,纪录片的“真实性”荡然无存。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法追求到既然绝对的真实是追求不到的,何不在不违背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将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持此种论调的人恰恰忽略了对纪录片“真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编导的纪录片影评范文纪录片的影评该写

编导的纪录片影评范文纪录片的影评该写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随着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市场动力明显增强。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本文试从近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制作及传播特点等方面,浅议其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制作特点新趋势 一、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 近两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宣教型作品 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纪录片作品围绕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展开。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世博的纪录片也蔚为大观,成为2010年度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热点。不论国家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对这一题材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姿态各异,佳作纷呈。 由中央新影集团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系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之一。《城市之光》全景式记录了自2008年9月以来上海世博会筹备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现历史风貌,描画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书写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会,以及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外滩轶事》也是关于上海历史的巨制。影片通过有意味的五位主人公,采取真实再现的手法,大规模运用了数字影像手段,展现上海从小渔村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百年沧桑。专业演员的参与和精彩剧场的演绎也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戏剧性和观赏性,演员第一次在纪录片里开口说话,引发学术界关于纪录片边界的讨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外滩轶事》改编为52分钟版本在该频道播出。 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了5集系列纪录片《亚运在中国》,该片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回顾和梳理了亚运与中国的20年情缘。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图像史料的对比,将观众的记忆再次激活,平民化的视角使观众倍感亲切。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今天,各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深受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但单纯对于纪录片来说,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其实,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比其他电视节目差,相反,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节目都无法代替的,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发掘。 “通常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 ①纪录片的诞生早于电影,因为最初它是单纯作为现实影像的记录而存在的。时至今日,纪录片在类别、表现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它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纪录片的价值也早已超出了原先记录事实的范畴,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影像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纪录片的价值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充当资料的留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功效和影响。所以说,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其社会价值所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价值

所谓人文价值,就是纪录片中包含、体现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作者几十年来保存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父母伟大的爱和对儿女无私的奉献,也借此表达子女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深的牵挂,向观众传达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人文价值的很好表现。另外,像《龙脊》之类的纪录片,通过对山区孩子生活的描绘,为受众展现了龙脊孩子们求学求知的艰辛和不易,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文化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纪录片讲的就是文化。纪录片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关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在使观众感受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影响世界,也可以只作用于一个个体,但它的意义是相同的,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文化体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纪录片《丝绸之路》,虽然讲述的是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但通过对这条历史悠久的中西文明交流要道的记录,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还有诸如《藏北人家》、《丽江故事》、《渡口》等优秀纪录片,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其实,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摘要:纪录片是传递人类间信息和感情的基本方式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正在飞速的向前发展,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对纪录片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界对电视纪录片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因此,研究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及审美,对于提高纪录片的质量和人们的审美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关山飞渡》的分析来阐释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及其审美。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审美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84-02 纪录片是从真实的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的纪录片表现的总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段。[1]”纪录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在于呈现人生真实的一面,给予受众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和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本文以纪录片《关山飞渡》为例(该纪录片讲述一位越野圈的独行侠,驾驶单车行驶一千多公里,无后援穿越五千米海拔的藏北羌塘

和新疆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的故事)从不同方面对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以及审美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史 1.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以来,总体分为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和拓展期四个阶段。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受到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体可归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即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的影响;内因,也就是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和主观表现的审美艺术特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成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两个基本支点和重要的划分依据。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起步期(1958~1978)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发展环境的不成熟,作品寥寥;发展期(1979~1990)经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纪录片的创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繁荣期(1991~1996)纪录片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拓展期(1996至今)中国电视纪录片对各种新理念、新手法兼收并蓄,同时又注意展现个性,形成了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2.中西方纪录片对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