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MA管理会计师 计算公式 (新考纲)

CMA管理会计师 计算公式 (新考纲)

CMA管理会计师 计算公式    (新考纲)
CMA管理会计师 计算公式    (新考纲)

管理会计师计算公式

本公式表请配合《成功通过CMA》系列辅导教材使用,供CMA新考试大纲使用。

1 规划、预算编制与预测的公式

?简单(一元)回归分析,仅有一个自变量,其基本形式是:

?y=a+b×x+ε

其中,y=因变量,x=自变量,a=截距,b=斜率,ε=残差项。

?多元回归分析: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其基本形式是:

?y=a+b1×x1+b2×x2+…+b n×x n+ε

?高低点法公式:

?单位变成成本b=(最高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最低业务量)

=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固定成本a=最高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单位变成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最低业

务量×单位变成成本

?移动平均法,在给定的时间内选取最近的n个数据,求其平均值,公式为:

?F=Σn个最近数据/n

?加权移动平均法,认为距离现在越近的数据对于预测的解释力越强,公式为:

?F=Σ(n个最近数据×w i),且Σw i=1

其中,F=预测值,w i=对应的权重。

?指数平滑法,使用先前的预测值和真实值加权平均,公式为:

?F t+1=a×y t+(1-a)×F t

其中,F t+1=第t+1期的预测值,y t=第t期的实际值,F t=第t期的预测值,a=平滑系数,取值范围0到1。

?累计平均时间学习模型,累计平均时间随产量的关系来度量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产出的翻倍,平均时间比原来的平均时间按比例下降,这个比例称为学习率,公式为:

?翻倍后的累计平均工作时间=学习率×之前的累计平均工作时间

?翻倍后的工作时间=学习率×之前的累计平均工作时间×之前的累计工作量×2

?翻倍后的增量工作时间=学习率×之前的累计平均工作时间×之前的累计工作量×2-

之前的累计平均工作时间×之前的累计工作量

?X的期望定义如下:

?E(X)=Σxp(x)

?一个函数的敏感性(灵敏度)就是:

?敏感性=△f(x+△x)/△x

?生产预算计算公式为:

?期初存货+产量-销量=期末存货

?产量=期末存货+销量-期初存货

?直接材料预算计算公式为:

?所需要采购的直接材料=生产中耗用的直接材料+预期的期末直接材料存货-期初直接

材料存货

?直接人工预算的相关公式为:

?生产中所需的直接人工小时数=预期产量×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人工小时数

?直接人工成本的预算额=生产中所需的直接人工小时数×直接人工公式的单位成本

?销货成本预算的相关公式:

?单位边际贡献=产品的单位售价-产品的变动单位成本

?总边际贡献=总销售收入-总变动成本

?现金预算包括期初现金和现金流入,计算公式为:

现金冗余或不足=期初现金余额+收款–支出–最低现金余额要求

?对于计算应收账款的现金流入的公式:

?当月现金流入=Σ每个月的赊销额×对应的回收百分比

?到m月底,第n月应收账款余额(m>n)=n月赊销额-n月赊销额×(当月回收比例

+第二个月回收比例+…+第m-n+1月回收比例)

?到m月底,第n月应收账款余额占比(m>n)=到m月底,第n月应收账款余额/第n

月赊销额

?对于计算应付账款的现金流入的公式:

?当月现金流出=Σ每个月的赊购额×对应的回收百分比

?到m月底,第n月应付账款余额(m>n)=n月赊购额-n月赊购额×(当月支付比例

+第二个月支付比例+…+第m-n+1月支付比例)

?到m月底,第n月应付账款余额占比(m>n)=到m月底,第n月应付账款余额/第n

月赊购额

?销售百分比法编制报表的计算公式:

?预算销售净利润=[预计销售收入×(1-销货成本百分比-销售管理费用百分比)-利

息]×(1-所得税率)

?留存收益增加=预算销售净利润×(1-股利支付率)

?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

2 绩效管理的公式

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的相关公式:

?总销售收入=销售量×预算销售单价

?总成本=销售量×预算单位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

?弹性预算差异,指实际结果减去弹性预算的结果,公式为:

?弹性预算差异=实际结果-弹性预算结果

?销售量差异,指弹性预算结果减去静态预算结果,公式为:

?销售量差异=弹性预算结果-静态预算结果

?弹性预算差异的公式: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直接材料的实际价格-直接材料的

预算价格)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的实际投入量×(直接人工的实际工资率-直接材料的

预算工资率)

?直接材料的数量差异=直接材料的预算价格×(实际使用数量-预算使用数量)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预算工资率×(实际使用数量-预算使用数量)

?变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开支差异=实际变动间接费用-成本动因的实际数量×标

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分摊率

?变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效率差异=成本动因的实际使用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

分摊率-成本动因的预算使用量×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分摊率

?变动制造费用的弹性预算(耗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开支差异+变动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开支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生产量差异=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已经分摊的固定制造费

?总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已经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间接费用)的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的生产量差异

?销量差异可以被分解为销售组合差异和销售数量差异,即

?总销量差异=总销售组合差异+总销售数量差异

?该产品的销量差异=该产品的销售组合差异+该产品的销售数量差异

其中,

?销量差异=(实际销售量-静态预算中的销售量)×预算的单位边际贡献

?总销量差异=产品A的销量差异+产品B的销量差异

?该产品的销售组合差异=(该产品的实际销售组合比率-该产品的预算销售组合比率)

×销售组合中的所有产品的实际销售量×该产品预算的单位边际贡献

?总销售组合差异=产品A的销售组合差异+产品B的销售组合差异

?混合成本方面的公式:

?混合(组合)差异=预算单位成本×所有成本的实际用量×(该成本的实际混合比率-

该成本的预算混合比率)

?产量(产出)差异=预算单位成本×该成本的预算混合比率×(所有成本的实际用量-

所有成本的预算用量)

其中,混合比率=某种成本用量/所有成本的用量

?产品线真实收益=(销售-变动成本)-可避免的固定成本-机会成本

?客户的盈利能力用公式表示即为:

?R=P×Q-C

其中,R=单位时间客户的盈利能力,P=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单位价格,Q=客户在单位时间内购买的数量,C=企业为吸引该客户所支出的接触成本。

?投资回报率使用业务单位的净利润除以为了获得该笔利润而投入的资本额度,所计算的

公式:

?投资回报率ROI=业务单元的净利润/业务单元的资产

?最简单的资产回报率就是用净利润和所有资产组成的指标,公式是:

?资产回报率ROA=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权益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ROE计量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回报率,公式如下:

?权益回报率ROE=净利润/平均普通股权益

?剩余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剩余利润=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3 成本管理的公式

?制造业的成本流最为复杂,制造企业的存货账户如下:

?使用的直接材料=初期直接材料存货+净采购-期末直接材料存货

其中,净采购=采购-(采购退回+采购折扣)+运费

?产品制造成本=初期半成品库存+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期末半成品库

?产品销售成本=期初产成品存货+产品制造成本-期末产成品库存

?给定产出水平时,成本的公式成立:

?给定产量水平下的单位总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正常成本法下的成本分摊公式:

?工厂间接成本预定分配率=预算工厂间接成本/估计的成本动因的总金额或总数量

?吸收成本法下的计算公式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间接制造费+固定间接制造费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的计算公式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间接制造费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销售管理费用+固定间接制造费

?两种存货制度的利润差额=产销量之差×单位固定制造费=期初期末存货差×单位固

定制造费

?市场基础法分配的联合成本是:

?JC1=(P1×Q1)/(P1×Q1+P2×Q2)×JC

?JC2=(P2×Q2)/(P1×Q1+P2×Q2)×JC=JC-JC1

?毛利法的联合成本是:

?JC1=(JC+C1×Q1+C2×Q2)/(P1×Q1+P2×Q2)×JC-C1×Q1

?JC2=(JC+C1×Q1+C2×Q2)/(P1×Q1+P2×Q2)×JC-C2×Q2=JC-JC1

?可实现净值法分配的联合成本是:

?JC1=[(P1-C1)×Q1]/[(P1-C1)×Q1+(P2-C2)×Q2]×JC

?JC2=[(P2-C2)×Q2]/[(P1-C1)×Q1+(P2-C2)×Q2]×JC=JC-JC1

?物理指标法分配的联合成本是:

?JC1=Q1/(Q1+Q2)×JC

?JC2=Q2/(Q1+Q2)×JC=JC-JC1

其中,JC=联合成本,JC1=产品1分配的联合成本,JC2=产品2分配的联合成本,C1=产品1单位在加工成本,C2=产品2单位在加工成本,P1=产品1单价,P2=产品2单价,Q1=产品1数量,Q2=产品2数量。

?分批成本法的计算每一成本分配基础的单位分摊率,公式是:

实际间接成本分摊率=间接成本池的实际总成本/成本动因的实际数量

?分批成本法下废品的计算公式是:

?总废品=期初存货+投入数量-完工并结转之合格产品的数量-期末存货=正常废品+

非正常废品

?分步成本法下的约当产量是:

?产品的约当产量=期初存货×(100%-期初存货已完成百分比)+当期投入并完工数

量+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当期完工数量+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期初存货×期初存货已完成百分比

?加权平均法下的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当期投入直接材料成本)/(当

期完工数量+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

?转换成本的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的转换成本+当期投入转换成本)/(当期完工数

量+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

?期末存货价值=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转换成本的单位

成本×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

?先进先出法下的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当期投入直接材料成本/(当期完工数量+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

当产量-期初存货×期初存货已完成百分比)

?转换成本的单位成本=当期投入转换成本/(当期完工数量+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

量-期初存货×期初存货已完成百分比)

?期末存货价值=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转换成本的单位

成本×期末半成品库存的约当产量

?作业成本分法分摊公式:

?作业率=成本池里的总成本/动因(相应的作业量)

?计算固定间接成本每一个分摊基础的单位分摊率公式:

?固定间接成本的适用分摊比率=固定间接成本池中的总成本/所有分摊基础数量

?工厂范围间接成本分摊率公式是:

?工厂范围间接成本分摊比率=总的工厂间接成本/适合全厂所有作业的成本动因

?部门间接成本分摊率公式是:

?部门间接成本分摊比率=总的部门间接成本/适合各部门所有作业的成本动因

?直接分摊法公式依次是:

?A1生产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A1生产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的

对应B1成本动因×B1间接成本

?A1生产部门分摊的B2间接成本=A1生产部门的对应B2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的

对应B2成本动因×B2间接成本

?A2生产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A2生产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的

对应B1成本动因×B1间接成本

?A2生产部门分摊的B2间接成本=A2生产部门的对应B2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的

对应B2成本动因×B2间接成本

其中,A1,A2是生产部门,B1,B2是服务部门,且B1优先,下同。

?按步向下分摊法公式依次是:

?B2服务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B2服务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

的对应B1成本动因+B2服务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B1间接成本

?A1生产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A1生产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

的对应B1成本动因+B2服务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B1间接成本

?A2生产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A2生产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

的成本动因+B2服务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B1间接成本

?A1生产部门分摊的B2间接成本= A1生产部门的对应B2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的

对应B2成本动因×(B2间接成本+B2服务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

?A2生产部门分摊的B2间接成本= A2生产部门的的对应B2成本动因/总生产部门

的对应B2成本动因×(B2间接成本+B2服务部门分摊的B1间接成本)

?交叉分摊法其公式是:

?B1实际间接成本= B1初始间接成本+ B1服务部门的对应B2成本动因/(总生产

部门的对应B2成本动因+B1服务部门的对应B2成本动因)×B2实际间接成本

?B2实际间接成本= B2初始间接成本+ B2服务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总生产

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B2服务部门的对应B1成本动因)×B1实际间接成本?约束理论中存货,广义上包括所有的资产,公式是:

?存货=直接材料、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研发成本+设备厂房成本

?经营费用,将存货转变成产量所花费的资金,公式是:

?经营费用=除了直接材料的所有营运成本

?产量,产品盈利性的衡量,公式是:

?产量=销售收入-直接材料成本

4 内部控制的公式

?风险是事件或行为为组织机构带来负面影响的威胁。其公式是:

?风险=P(t)×P(f)×损失的数量

其中,P=概率,t=风险事件,f=控制失效事件。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ARR是指审计师发生失败的概率,其公式如下:

?ARR=IR×CR×DR

?DR=ARR/(IR×CR)

其中,IR=固有风险,CR=控制风险,DR=检查风险。

5 财务报表分析的公式

?直接法现金流量表,使用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公式是:

?从客户处收到的现金-支付给供应商的现金-利息费用-税金-营运费用支付的现金=

经营现金流量。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公式是:

?净利润+非现金费用-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净)利得-流动资产的(净)增加+流动负债

的(净)增加+债权的(净)折价摊销=营运现金流量。

?营运资本的计算公式是: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酸性测试(速动)比率

?酸性测试(速动)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流比率

?现金流比率=营运现金流/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公式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付账款/赊购额×365

其中,平均应付账款等于年初加上年末应付账款除以2.

?财务杆杠比率=资产/权益=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

?总负债与总资本比(也叫总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负债与权益比=总负债/权益

?该比率的倒数指标—权益与总负债比=权益/总负债

?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比=(总负债-流动负债)/权益

?利息倍数(利息覆盖)比率=税息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

?营运周期公式为:

?营运周期=存货销售天数+应收账款回收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额/平均总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年赊销额×365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销货成本×365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总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简单资本结构(不考虑稀释证券)的每股收益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加权平均在外流通股股数

? 年加权平均在外流通股股数=Σ(天数×当期流通股数)/365=Σ(月数×当期流通股数)

/12

? 稀释每股收益公式是:

? 完全稀释的每股收益=(净所得–普通股股利+已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税后利息)/(已发

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量+普通股等价物+其它完全稀释债券)

? 股利收益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当前每股市场价格

? 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市场价格

?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完全稀释后每股收益

? 可持续发展的权益增长率=ROE ×(1–股利支出率)

? 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 毛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 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率=税息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销售收入

? 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销售收入

? 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 投资回报率计算的公式:

? 投资回报率ROI=业务单元的净利润/业务单元的资产

? 资产回报率ROA=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 将ROA 分解就是杜邦模型,其公式如下:

? 资产回报率ROA=净利润/销售×销售/平均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 权益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ROE 计量的是普通股股东权益的回报率,公式如下: ? 权益回报率ROE=净利润/平均普通股权益

? 将ROE 分解就是杜邦模型,其公式如下:

? 权益回报率ROE=净利润/销售×销售/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普通股权益=净利

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资产回报率ROA ×财务杠杆

其中,财务杠杆(权益乘数)=平均总资产/平均普通股权益。

? 会计利润=总收入–显性成本

? 经济利润=总收入–(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 每股账面价值=(总权益-优先股股东权益)/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账面价值

? 市盈率=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 收益率=普通股每股收益/每股市价

6 公司金融的公式

? 回报率指的公式如下:

? HPR=[(P t –P t -1)+D ]/P t -1

其中,P t =期末股票价格,P t -1=期初股票价格,D =持有期间发放的现金股利。

? 期望回报(也叫做预期报酬)公式如下:

? 1n

i i i i R r p ==∑ 其中,i R =期望回报,r i =第i 种情况下的收益率,p i =第i 种情况发生的概率,n =所有情况的总个数。

? 标准差公式如下:

?

σ=

? 变异系数(CV )公式如下:

? CV i R σ

=

? 投资组合的回报公式如下:

? 1n

p i i i R R w ==∑ 其中,p R =资产组合的期望回报,i w =第i 种资产的市值权重,i R =第i 中资产的期望回报,n =投资组合中资产的总数。

? 协方差公式如下:

? 121,2121()()n i i i i i i Cov r

R r R p ==--∑ 其中,1i R =资产1的期望回报,2i R =资产2的期望回报,1i r =资产1在状态i 的回报,2i r =资产2在状态i 的回报。

? 相关系数公式如下:

? 1,2

1,212Cov ρσσ=

其中,1σ=第1种资产的标准差,2σ=第2种资产的标准差。

? 资产组合的标准差公式如下:

?

p σ=?

风险的关系: ?

总风险=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如下: ? k e =r f +β(k m –r f )

其中,k e =要求回报率,r f =无风险收益率,k m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

? 经营杠杆系数公式如下:

? DOL=(S -VC )/(S -VC -FC )=CM/EBIT

? DOL=EBIT%/S %

其中,S =销售额,即S =P ×Q =单价×销售量,VC =变动成本,即VC =AVC ×Q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FC =固定成本。

?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如下:

? DFL=(S -VC -FC )/(S -VC -FC -I )

? DFL=NI %/EBIT%

其中,I =利息。 ?

总杠杆系数公式如下: ?

DTL=DOL ×DFL ?

DTL=NI %/S % ?

债券的的当期收益率: ?

当期收益率(CY )=利息/当前价格 ?

持有至到期收益率(YTM )公式如下: ? 1,1,2,...,(1YTM)

t t t CF P t T -==+∑ 其中,P =债券价格,CF t =债券各期的现金流,T 表示债券剩余期限。

? 通货膨胀和债券净报酬的关系是通货膨胀吞噬债券的报酬,公式为:

? 实际收益=名义收益-通货膨胀率

? 衡量利率风险的工具是债券久期,他度量了利率和债券价格的关系公式为:

? 债券价格变动率=-久期×利率变动

? 债券估价方法是,首先计算利息支付的现值,其次计算面值的现值,最后将两个现值加

总,其公式为:

? V b =I (PVIFA i , n )+F (PVIF i , n )

其中,V b =债券价值,I =每期的利息,F =债券的本金,PVIFA i , n =贴现率是i ,期数n 的年金现值系数;PVIF i , n =贴现率是i ,期数n 的现值系数。

? 如果利息不是年金,债券的估价公式就是:

1,1,2,...,(1)

t t t CF P t T r -==+∑ 其中,P =债券价格,CF t =债券各期的现金流,T =债券剩余期限,r =持有要求收益率。 ? 基本股利贴现模型,股票价值等于未来股利现值之和。

? 1(1)

t t t s D P k ∞==+∑ 其中,P =股票的内在价值;D t =第t 期的股利;k s =普通股的要求回报率。

? 零增长普通股估价模型,当假设股利不增长时,公式变为:

? s

D P k = ? 固定股利增长率普通股估计模型,当假设股利增长率为g 时(k s >g ),公式变为: ? 0

1(1)s s D g D P k g k g

+==-- ? 变动股利增长率普通股估价模型假设从第一年到T 年为第一阶段,从T+1年后按g 增长,

其公式为:

? 11(1)()(1)

T t T t T t s s s D D P k k g k +==++-+∑ ? 相对估值的比率为:

?

追溯P/E=每股市价/前12个月的EPS ?

预测P/E=每股市价/未来12个月的EPS ?

P/B=每股市价/每股账面价值 ?

P/S=每股市价/每股销售额 ?

优先股估价模型是: ?

V p =D p /k p 其中,V P =优先股的内在价值;D p =优先股的股利;k p =优先股的要求回报率。 ?

期权的价值: ?

期权的公允价值=期权的内在价值+期权的时间价值 ?

期权在到期日的收益如下: ?

看涨期权的多头的收益=max (S -E ,0)-V ; ?

看涨期权的空头的收益=-max (S -E ,0)+V ; ?

看跌期权的多头的收益=max (E -S ,0)-V ; ?

看跌期权的空头的收益=-max (E -S ,0)+V ; ?

利率互换的净支付计算公式: ?

固定利率支付方的净支付额=名义本金×(固定利率-本期的浮动利率)×本期天数/365 ?

货币互换公式: ● 固定利率本币换固定利率外币,支付的计算公式: ? 本币一方支付=外币名义本金×外币固定利率×本期天数/365 ? 对方支付=本币名义本金×本币固定利率×本期天数/365 ● 固定利率本币换浮动利率外币,支付的计算公式: ? 本币一方支付=外币名义本金×外币本期浮动利率×本期天数/365 ? 对方支付=本币名义本金×本币固定利率×本期天数/365 ● 浮动利率本币换固定利率外币,支付的计算公式: ? 本币一方支付=外币名义本金×外币固定利率×本期天数/365 ? 对方支付=本币名义本金×本币本期浮动利率×本期天数/365 ● 浮动利率本币换浮动利率外币,支付的计算公式: ? 本币一方支付=外币名义本金×外币本期浮动利率×本期天数/365 ? 对方支付=本币名义本金×本币本期浮动利率×本期天数/365 ? 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 a i i

i

k k w =∑ 其中,k i =第i 种资本类型的成本;k a =资本成本;w i =第i 种资本的比例。 ?

债务成本=k d ×(1-t ) 其中,k d =债务的税前成本,t =所得税税率。 ?

优先股成本=D p /(P p –F ) 其中,D p =优先股股利,P p =每股市价,F =发行成本。 ?

普通股权益成本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1. 使用历史报酬率估计内部权益成本; 2. 使用股利增长模型估计内部权益成本 ?

k s =D 1/P 0+g 其中,D 1=明年的股利,P 0=现在的股价。 3. 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内部权益成本 ? k s =r f +β(k m –r f )

其中,r f =无风险收益率,k m =市场收益率。

4. 使用债券收益率加上风险溢价

? k s =k d +风险溢价

5. 使用股利增长模型估计新权益成本

? k s =D 1/(P 0–F –U )+g

其中,F =发行成本,U =发行折价,g=股利增长率。

? 加权资本成本就是企业总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 WACC i i i

k w =∑

? 临界点(BP )指的是企业在资本成本增加前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总额,公式为: ? BP=TF i /w i

其中,TF i =从资本类型i 中筹集的资金总量;w i =资本类型i 占的总资金比例。

? 锁箱系统的净收益公式:

? 净收益=每日的收款量×年利率×节约天数-总成本

? 延展信用期限决策的公式是:

? 净收益=增加的销售收入×毛利率-增加的收款成本-增加的坏账-(增加的存货+增

加的应收账款)×资金成本

? 净收益=增加的销售收入×毛利率-增加的收款成本-增加的坏账-增加的存货×资

金成本-增加的应收账款×(1-毛利率)×资金成本

? 最佳订货量公式是:

? EOQ =其中:F =每个订单的固定成本,D =需要存货的总量,C =单位存货的持有成本。

? 重新订货点(ROP )指的是何时订购存货,计算公式如下:

? ROP=U ×L +SS

其中,U =使用率,L =前置时间,SS =安全存货。

? 存货管理的指标有:

?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 以商业信用提供的现金折扣代表的实际利率计算公式是:

? EID = DR /(1-DR )×365/(N -DP )

其中:EID =放弃以商业信用提供的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DR =折扣率,N =净付款天数,DP =折扣天数。

? 实际贷款利率的计算公式:

? EI =(PR +CF )/(1-CB )×365/M

其中,EI =实际利率,PR =本金的利息费用,CF =承诺费,CB =补偿性余额,M =贷款天数。

? 应收账款出售或转让给第三方实际得到的贷款金额是:

? EL =AR ×(1-H )-I -C

其中,EL =实际获得贷款,AR =应收账款,H =削价幅度,I =利息,C =佣金。

? 租赁净收益的计算方法如下:

? 资产添置成本

减去:税后租赁支付额的现值,贴现率为借款成本

减去:折旧税盾效应的现值,贴现率为借款成本

加上:在购买而不是租赁资产的情况下,额外发生的税后营运成本的现值,贴现率为借款成本

减去:税后残值的现值,贴现率为组织的目标回报率

等于:租赁净收益(NAL)

假设公司A并购公司B,公司A的价值是PV A,公司B的价值是PV B,公司合并后的公司价值是PV AB,并购的收益是:

?并购的收益=PV AB-PV A-PV B

如果是现金收购,并购的成本是:

?并购的成本=现金支付-PV B

如果是股份支付的话,并购的成本是:

?并购的成本=N×P AB-PV B

其中,N=支付的股份数,P AB=新公司的股票价。

?并购的净收益=并购的收益-并购的成本

?汇率变化计算公式为:

?t=(R1-R0)/R0×100%

其中,R0=期初汇率,R1=期末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物价指数/外国物价指数)

7 决策分析与风险管理的公式

?总成本=总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

?营运收入(经营利润)=从营运中获得的总收入-营运中发生的总成本。

?净营运收入(净经营利润)=经营利润-营运所得税=经营利润(1-相关税率)

?求解盈亏平衡点的方法:

?公式法

?P×Q-VC×Q-FC=(P-VC)×Q-FC=OI

其中,P=售价,Q=销售数量,VC=单位变动成本,FC=固定成本,OI=经营利润。

?边际贡献法

?Q=(OI+FC)/(P-VC)=(OI+FC)/CM

其中,CM=边际贡献。

?计算盈亏平衡收入可以使用边际贡献率的方法:

?边际贡献率=(价格-变动成本)/价格

当盈亏平衡时,有如下关系: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百分比=1,

?固定成本百分比=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销售组合指出售的产品和服务的相对比例。对于多产品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

?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经营利润

具体的方法是:

第一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

?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A的销量×A的边际贡献+B的销量×B的边际贡献)/(A

的销量+B的销量)

第二步,求解总盈亏平衡点:

? 总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

第三步,求得总盈亏平衡点后,计算组成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 A 的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A 的销量/(A 的销量+B 的销量)

? B 的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B 的销量/(A 的销量+B 的销量)

? 计算多产品盈亏平衡收入可以使用加权边际贡献率的方法:

?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总边际贡献/总收入

? 总盈亏平衡点的收入=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所得税与CVP 分析的关系是:

? 目标税后OI =OI ×(1-t )

? Q =(OI +FC )/(P -VC )=(OI +FC )/CM=(目标税后OI /(1-t )+FC )/CM ? 制造还是购买判断准则是:

? 如果采购价格>相关成本那么就自制,否则就采购。

? 销售还是再加工判断准则:

? 再加工的增量收入-再加工的增量成本>0,就再加工,否则不加工。

? 增加还是减少分部基本的关系是:

? (销售-变动成本)-可避免的固定成本-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部门收益

? 生产受到某种制约因素限制时,就该选择使单位限制要素的边际贡献最大化。其中;

单位限制要素的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限制要素数量

? 成本基础定价法定价公式是:

? 销售价格=成本+(加价%×成本)

? 目标定价法关系是:

? 成本=竞争性价格–目标利润

? 需求的价格弹性(Ed )是指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计算公式: ? Arc 法:Ed=[(Q 1–Q 2)/(Q 1+Q 2)/2]/[(P 1–P 2)/(P 1+P 2)/2]

? 简单法:Ed=[(Q 1–Q 2)/Q 1]/[(P 1–P 2)/P 1]

? 风险价值(VaR )数学公式表达如下:

? Pr(VaR)Pr(VaR)p p τ?>-=-?<=

其中Δp 为收益,-Δp 为亏损,VaR 是给定执行水平τ下的值。

8 投资决策的公式

? 初始现金流的公式为:

? CF 0=FCInv +NWCInv -Sal 0+t ×(Sal 0-B 0)

其中:FCInv =固定资产上的投资;NWCInv =流动资产上的投资;Sal 0=原有固定资产的的价格;B 0=原有资产的账面价值;t =所得税率。

? 营运现金流的公式为:

? CF t =(ΔS -ΔC )×(1-t )+D ×t

其中,CF t =营运现金流;ΔS =经营收入的净增加;ΔC =除折旧外的运营成本的增加;D =税法折旧费用的净增加;t =所得税率。

? 处置期现金流量公式为:

? CF T =Sal T +NWCInv -t ×(Sal T -B T )

其中,CF T =处置期现金流;Sal T =任何出售或处置资产的残值;B T =任何出售或处置资产的账面价值;NWCInv =流动资产上的投资;t =所得税率。

? 折旧方法计算公式为:

1. 直线法 ?

折旧额=(成本-残值)/使用年限 2. 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

第i 年折旧=(成本-残值)×[(n -i +1)/(n +1)n /2] (2)m 倍余额递减法: ?

折旧额=m /n ×账面余额 3. MACRS 表 ?

折旧额=资产折旧的税基×折旧百分比 ?

折旧的税收抵免=折旧额×税率 ?

净现值(Net Present V alue ,缩写为NPV )其公式如下: ? 01

NPV ,1,2,...,(1)t t t CF CF t T r -=+=+∑ 其中,CF 0=期初投资,CF t =各期的现金流,T =投资期长度,r =要求的回报率。 ? 内部报酬率公式如下: ? 010,1,2,...,(1IRR)t t t CF CF t T -=+=+∑ 其中,CF 0=期初投资,CF t =各期的现金流,T =投资期长度。 ?

会计报酬率计算公式为: ?

ARR=EBIT ×(1-税率)/净初始投资 ?

ARR=EBIT ×(1-税率)/(初始账面价值+终止账面价值)/2 ?

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其具体计算又分以下两种情况: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均相同计算公式如下: ?

PP=期初投资/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相同其计算公式为: ?

PP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

折现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其具体计算又分以下两种情况: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均相同,则折现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

DPP=期初投资/各年的折现净现金流量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相同其计算公式为: ?

DPP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折现净现金流量 ? 获利指数其公式为: ? 1

0(1)PI ,1,2,...,t t t CF r t T CF -+==∑

其中,CF 0=期初投资,CF t =各期的现金流,T =投资期长度,r =要求的回报率。 ? 确定性等值方法公式为: ? 01

NPV ,1,2,...,(1)t t t f CF CE CF t T r -?=+=+∑

其中,CF0=期初投资,CF t=各期的现金流,T=投资期长度,CE=确定性等值系数,r f=无风险收益率。

?对于项目的资本资产定价等式为:

?k a=r f+βa(k m-r f)

其中,k a=项目的要求回报率;r f=无风险收益率;k m=市场组合的收益率。

?估值中的相对价值公式:

?EV/EBITDA=企业价值/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

?考虑实物期权的项目决策公式:

?V=NPV+C

其中,V=项目真实价值;C=项目的期权溢价。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价格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X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的销售比例=这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X该种产品销售比例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X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X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目标利润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X投资报酬率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 经营杠杆系数=预计边际贡献/预计利润总额 计划期利润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X经营杠杆系数 成本无差别业务量=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变动成成本之差 以P表示本金,F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i表示利息,n表示存款年数 按单利计算F=P*(1+i*n) 按复利计算F=P*(1+i)n次方 现值pv=终值FV*现值系数 终值FV=现值PV*终值系数 年金终值FVA=年金A*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PVA=年金A*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A=年金终值FVA/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A=年金现值PVA/年现值系数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营业收入-该年付现成本-该年所得税 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税后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 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率 n-年数 1、单利和复利: 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终值=现值×终值系数 现值=终值×现指系数 终值系数现指系数 单利: 1+ni 1/(1+ni) 复利:(F/P,i,n)=(1+i)n (P/F,i,n)=1/(1+i)n 2、二个基本年金: 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F=A(F/A,i,n) P=A(P/A,i,n) 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 普通年金: (F/A,i,n)=[(1+i)n-1]/i (P/A,i,n)=[1-(1+i)-n]/i 即付年金: (F/A,i,n+1)-1 (P/A,i,n-1)+1 3、二个特殊年金: 递延年金 P=A[(P/A,i,m+n)-(P/A,i,m)] =A[(P/A,i,n)(P/F,i,m))] 永续年金 P=A/i 4、二个重要系数: 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 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 5、i、n的计算: 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 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 单利 i=(F/P-1)/n 复利 i=(F/P)1/n-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 永续年金:i=A/P 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 单利 n=(F/P-1)/i 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i行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 · 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y a =高bx -高或y a =低bx -低 三、★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单位边际成本=P-b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 销售量 =px-bx=(p-b )x=CM · X 营业利润(P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 —a 边际贡献率= %100x p CM %100x px TCM )销售价格()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 变动成本率%100x p b %100x px bx ) 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 ∑= 各种产品销售比例)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x (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公式

几种特殊计算 证券估值

)n 1+( 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各种应交税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无形资产净值) 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3、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或有负债:将来一旦转化为企业现实的负债,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担保责任:在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时,就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租赁活动:如果经营租赁的业务量较大、期限较长或者具有经常性,则其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偿付能力,缓解财务困难。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盈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ROA) 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企财务分析中重要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标准值:2.0。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産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産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标准值:1/0.8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爲流动资産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産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爲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二、资産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産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産品销售成本 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産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産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産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産品销售收入 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爲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産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産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産+期末流动资産)/2]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

A时间价值的计算

B各系数之间的关系: C风险衡量 D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的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R R=b·V 式中:R R为风险收益率;b为风险价值系数;V为标准离差率。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投资的总收益率(R)为: R=R F+R R=R F+b·V 上式中,R为投资收益率;R F为无风险收益率。其中无风险收益率RF可用加上通货膨胀溢价的时间价值来确定,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一般把短期政府债券(如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E比率预测法(重点) 比率预测法是依据有关财务比率与资金需要量之间的关系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1、常用的比率预测法是销售额比率法,这是假定企业的变动资产与变动负债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大部分流动资产是变动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视不同情况而定,当生产能力有剩余时,销售收入增加不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当生产能力饱和时,销售收入增加需要增加固定资产,但不一定按比例增加。部分流动负债是变动负债(随销售收入变动而变动,如应付费用、应付账款)。 外部筹资额=预计资产增加-预计负债自然增加-预测期留存收益 预计资产增加△变动资产=△收入×变动资产占销售百分比=△S×A/S1=△S/S1×A △非变动资产(如固定资产) △变动负债=△收入×变动负债占销售百分比 =△S×B/S1=△S/S1×B 预测期留存收益=预计的收入×预计销售净利率×留存收益率=S2·P·E 外部筹资额=△S×A/S1-△S×B/S1-S2·P·E+△非变动资产 2、销售额比率法解题步骤 (1)分别确定随销售收入变动而变动的资产合计A和负债合计B(变动资产和变动负债)。 (2)用基期资料分别计算A和B占销售收入(S1)的百分比,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在预测期销售收入(S2)水平下资产和负债的增加数(如有非变动资产增加也应考虑)。 (3)确定预测期收益留存数(预测期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比例,即S2·P·E)。(4)确定对外界资金需求量: 外界资金需求量=A/S·△S-B/S1·△S-S2·P·E+△非变动资产 F筹资数量的预测 y=a+bx: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 (1)资金增长趋势预测法 用回归直线法估计a和b,可以解如下方程组得到: (2)高低点法 根据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原理,用高点和低点代入直线议程就可以求出a和b。这里的高点是指产销业务量最大点及其对应的资金占用量,低点是指产销业务量最小点及其对应的资金占用量。将高点和低点代入直线方程: 最大产销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a+b×最大产销业务量 最小产销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a+b×最小产销业务量 解方程得: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一:管理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张老师的授课,我收获良多,感受颇深。 首先张老师对管理会计内涵的讲解专业系统,通俗易懂,让我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整体性认识;通过会计树,我明晰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对管理过程的具体问题有了定位和分析能力;通过财务指标模型化的讲解,我深刻理解了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内在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有了本质上的认识;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须的,以下我想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第一,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并且记笔记也要有选择性的记,该记的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 第二,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抄同学的作业,自己做过才知道是否真正搞明白了。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昧地去抄,一定要仔细琢磨别人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做几遍,易于理解和加深印象。 第三,为了更好的学习好管理会计这门课,我觉得课后去查阅一些相关书籍,遇到好的解题思路就记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复习时用。 其实这门课的解题公式看似那么一大堆,其实真正的公式没几个,只要知道公式的根本,就可以引申出需要用到的好多公式。简而言之,要想学好这门课,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透了,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心得二:《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体会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开设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跳出传统会计思维框架的定位,将自己看成是一位“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战略性的高度考虑问题,而具备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么课程便尤为重要,应针对经管类特别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高级管理会计的课程,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二、关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涵盖了会计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介绍了目前较为前沿与经典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如: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深化和发展。在我看来,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学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不足的地方在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够,课堂上所能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有限,虽然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内容上的指引更多,学生自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 三、关于课程讲授的看法《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授课方式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增强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的感性认识。其次,老师在正式讲授高级管理会计的知识之前,会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并且配以大量风景优美的照片,这便是寓教于乐的最好体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四、关于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议在考核方式上,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优点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b 单位变动成本 y = a + b·x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y高—bx高或a =y低—bx低 三、★变动成本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p —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 px —bx = (p —b) x =CM·x 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px) ×100% = 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p) ×100%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bx) 销售收入(px) ×100% = 单位变动成本(b) 销售收入(p) ×100% 2、★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1 边际贡献率= 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 加权单位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三、安全边际 1、★安全边际=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或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2、★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额)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100% 3、安全边际与营业利润的关系:营业利润= 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 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保利分析

管理会计公式

1.高低点法 b=(y2-y1)/(x2-x1) a=最高点混合成本总额-b×最高点业务量 =最低点混合成本总额-b×最低点业务量 2.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P=(p-b)x-a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x-bx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cm·x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px·cmR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a+P 单位边际贡献(c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 =边际贡献/销售量 =Tcm/x 边际贡献率(cmR)=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Tcm/px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cm/p*100% 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Tcm-a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cm·x-a 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bx/px =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b/p 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3. 基本等式法: 保本量(x0) = 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a/(p-b) 保本额(y0) = 单价*保本量=p*x0 边际贡献法: 保本量 =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 a/cm 保本额 = 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 a/cmR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综合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的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合计×100% 多品种的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 多品种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综合边际贡献率 4.保本作业率公式: 5.安全边际计算公式: 6.销售利润与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销售额 = 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销售量 销售利润率 =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 7.算术平均法 各期销售量之和 ∑Qt 销售量预测数(Qn+1 = ———————— = ———— 期数 n 8.移动加权平均法 a )移动平均法 计算公式为(不考虑趋势值): 销售量预测数(Q )=最后m 期算术平均销售量 %100%100?=?=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保本作业率%100%100?=?=-=-=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安全边际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率销售额保本计销售额现有或预安全边际额销售量保本计销售量现有或预安全边际量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53542

《管理会计》公式 第三章 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 ?x b 单位变动成本 总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半变动成本 1、高低点法 低 高低高高低点产量之差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x x y y x y b --==??=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a = y 高-bx 高 或 a = y 低-bx 低 2、回归直线法 ∑∑∑∑∑-?-=22)(x x n y x xy n b n x b y a ∑∑?-=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r (11≤≤-r ) 计算顺序:一般先求b ,再求a ,有时先求r 。 第四章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净收益计算公式 一、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x cm x b x p ?=?-?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m a cmx =-全部 二、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px -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m 其中:存产制期末存货x x a b ????? ??+= (P69) 三、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净收益的变换:M 变-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全 M全+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

费用 M 变 第五章 量本利分析的有关公式 一、贡献毛益(P73) 1、贡献毛益总额()x b p bx px cmx -=-= 2、单位贡献毛益x x cm x bx px b p cm ?=-=-=或 二、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P74) 1、px bx px px cmx cmR -== 可导出:cmR px cmx ?= cmR p cm ?= p b p p cm cmR -== cmR cmx px = cmR cm p = 2、1=+bR cmR cmR bR -=1 可导出:()cmR px bR px bx -=?=1 bR cmR -=1 p b px bx bR == cmR bx bR bx px -==1 cmR b bR b p -==1 三、保本销售量x 0与保本销售额px 0 1、cm a b p a x =-=0 2、cmR a bR a px bx a x p =-=-=?110 (P76)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P77) (1)算销售比重 ()∑∑=?=px px px x p w i i i i (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i i i w cmR cmR w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cmR w a x p i 0 (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 ?i i w px x p 00

管理会计 计算

计算: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边际贡献(贡献毛益) 单位的概念: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综合的概念: 边际贡献=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额(量) 盈利基本模型 ?利润= 收入(销售额)–成本 = 业务量*单价- 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 业务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公式一) =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利润= 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公式二) =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公式三)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公式四) 当:P-利润V- 销量SP-单价VC- 单位变动成本 FC- 固定成本TR-总收入TC-总成本 举例1:某商店每月固定成本20 000元,销售甲 商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进价)150 元,下月计划销售1 000件,则可实现利润为: 1 000*(200-150)-20 000=30 000(元) 甲商品边际贡献率= (200-150)/200 = 25% 保本点即为P为0时。 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FC/MCR 保本点业务量=FC/(SP-VC) 例题:

【例】某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相关固定成本每期8 000元,预计下期销售为1 600件, 计算:(1)边际贡献率,保本点 (2)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 (3)根据安全边际模型计算销售利润(率) (4)假设企业正常产销量为1 600件,则达到 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为多少? 边际贡献率=(20-12)/20=40% 保本点=8000/(20-12)=1 000件 =8000/40%=1000×20=20 000元 安全边际=1600-1000=600件 =600×20=12 000元 安全边际率=600/1600=12000/(1600×20)=37.5% 销售利润=600×(20-12)=4800元 销售利润率=40%×37.5%=15% 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1000/1600=62.5% 1.盈亏临界点是既定。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也就越多(当销售量超过盈 亏临界点时),或者是亏损越少(当销售量不足盈亏临界点时);反之则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大。 2.销售单价越高(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销售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低;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3.固定成本越大(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总成本线与纵轴的交点越高),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4.单位变动成本越高(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总成本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38580

财务管理公式 一、资金时间价值 假设F (或S )表示终值(本利和),P 表示现值(本金),i 表示利率,n 表示期数或年数,A 表示年金。 1、 单利终值:()n i P F ?+?=1 2、 单利现值:n i F P ?+= 1 3、 复利终值:),,()1(n i P F P i P F n ?=+?=——此公式是一年复利一次 其中,()n i +1 即(),,n i P F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 若一年复利计息m 次,则公式),,()1(mn m i P F P m i P F mn ?=+?= 4、 复利现值:),, () 1(n i F P F i F P n ?=+?=- 其中,(1+) i n -即复利现值系数。由此可见,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5、 普通年金(也称后付年金)终值:),,(1 )1n i A F A i i A F n ?=-+? =( 其中,i i n 1 )1-+(即),,(n i A F 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由该公式可以推导出),,(1) ,,(n i A F F n i A F F A ? == 其中, ),,(1n i A F = 1 )1(-+n i i 为偿债基金系数。由此可见,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6、 普通年金现值:),,()11n i A P A i i A P n ?=+-? =-( 由该公式可以推导出),,(1) ,,(n i A P P n i A P P A ? == 其中, ),,(1 n i A P = n i i -+-)1(1为投资回收系数。由此可见,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投资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7、 预付年金(也称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终值: ?? ? ???--+?=+11)1(1i i A F n =[] 1)1,,(-+?n i A F A =)1(),,(i n i A F A +??= )1,,(),,(i P F n i A F A ?? 故n 期预付终值年金系数等于n+1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1的差。或者n 期预付终值年

关于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范文共四篇

关于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的联系普遍增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迫使企业管理方式必须变革,在这个阶段上,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不仅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以下我简要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要把管理会计这本书大致翻阅两三遍。在翻阅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要与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譬如,我在翻阅时就比较留心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会计这一领域当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等等。因为我个人认为在首次接触这门学科时,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先了解其形成的一些背景资料。每一个人在首次接触一门新课程时,最难过的也就是这一关了。虽然在学习这些背景资料时会很枯燥、很乏味,但

是它对我们以后学好这门课是相当重要的。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看去体会,很快你就会融入到书本当中了。 第二,一定要认真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在预习前还要制定好相关的预习计划。如,一次要预习多少章节,大约要花多长时间等。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最好用笔划下来或做一个自己看得懂的记号。预习一般至少要把相关内容仔仔细细看上三遍以上,要逐字逐句去理解它,特别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一定要看透、吃透,它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奠基石。 第三,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讲,记好笔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学习啥,这都是重中之重。认真听老师讲课四十五分钟,甚过你自己看书两小时。笔记该记的就记,没必要的就不用记,听听即可。如,书上有的就可以不用记在书上划下来就可,一定要灵活运用,不是说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才能学好这门课。如遇听不懂的地方课后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争取当堂的内容当堂消化。 第四,要把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认认真真地温习一到二遍,把不懂的地方搞懂,实在搞不清楚就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在温习过的基础上,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可直接抄书后答案或抄同学的作业。做时最好不要一边做一边翻书,那样效果非常的不好。如果实在做不出来时,再翻看书后答案或参照一下同学的解题思路也为时不晚。当然在借鉴别人的答案时,不要只顾一味地抄在作业本上,一定要先仔仔细细琢磨别人的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实在想不通再问问同学或老师。完了以后自己还要独立地

管理会计公式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 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 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销售额-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cm= p-b,(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率cmR=cm / p(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 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a/ cm= a/ (p-b)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y。= a/ cmR= p x。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 =单价*销售量 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px-x。

10、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px-y。 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 MS量(额)/px 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 MS(额)/px MSR+ dR=1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 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P=cm*MSR 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 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 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 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 cm?x/p 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 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管理会计》公式第三章成本概念及其分类 一、成本基本公式 y = a + b?x |b单位变动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x业务量 (总额)(总额) 二、半变动成本 1高低点法 u心y 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y高-y低 b = △x高低点产量之差x高- x低 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 = y高一bx高或a = y低一bx低 2、回归直线法 n、沁 x、 y b 2 2 n E x -(瓦x) 、y _b、x a = n n、xy _、x、 y r . (一1 乞r 乞1)J[n£ x2—(W x)2] [nW y2-(无y)2] 计算顺序:一般先求b,再求a,有时先求r。 第四章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净收益计算公式 一、变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p?x -b?x二cm?x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cmx -全部a = m 二、完全成本法 1销售收入总额px—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m 其中:期末存货 =咕+^制x x存(P69) I x产丿 三、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净收益的变换:M变一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的固

定性制造费用M全M全+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一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M变

第五章量本利分析的有关公式 一、贡献毛益 (P73) 1 贡献毛益总额 cmx = px -bx 2、单位贡献毛益 cm 二p - b 或 px -bx cm x 二、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 (P74) cmx 1、cmR = ------ px px -bx px 可导出: cmx = px cmR f cm cmR =—— p p -b cmx px = cmR cm p = cmR 2、 cmR bR = 1 bR=1—cmR 可导出:bx = px bR px 1 - cmR cmR 二 1「bR bx b bR = px px bx bx bR 1 - cm R 三、保本销售量 x o 与保本销售额 px o 1、 X o 2、 3、 bR 1 一 cmR p -b cm p X 。= a bx 1 - px 1 -bR cmR (P76) 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 (P77) (1) 算销售比重 W i - B PX i (2) (3) (4) px ' px 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v 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 W i CmR , cmR w i p X 。严為 px o W i 4、同保本点有关的几个指标 (P79- 80)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第二章预算管理 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1)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 =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用 (2)比例预算法: 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法: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投资资本回报率 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上加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 或=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主要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编制: 现金收入=本期现销收入+收回以前赊销 (2)生产预算的编制: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期末结存量= 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3)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用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材料采购支出=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 (4)直接人工预算: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该产品预计生产量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5)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总额=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某项目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该项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业务量预算总额 (6)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7)现金预算: 可运用现金合计=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 现金支出合计=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