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

——基于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

摘要:基于一个考虑人力资本外溢、基础设施资本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分析了能让长期居民效用最大化的稳态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并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和私人资本存量、根据教育年限法估算了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最后,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了各种资本的产出弹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存量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2001年后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已经超过了稳态基础设施存量水平。

关键词:资本存量最优基础设施内生增长模型

JEL分类号:H42, O53, E01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有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大部分证明了资本要素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高投资率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一大特点,1978-1991年中国固定资本形成比例①的平均水平为28.8%;之后继续高速增长,在2008年达到43.5%。在我国投资中,相当多的投资是政府主导,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基础设施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永久性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及其为经济生产和家庭所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公共设施(如电力、通信、管道煤气、自来水、排污、固体垃圾收集与处理)、公共工程(如大坝、灌渠、道路)以及其他交通部门(如铁路、城市交通、海港、水运和机场)等②;社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和卫生保健等③。自1998年以后,我国实行连续多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了对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力的增加了国内需求,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我国已连续多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近几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推出了庞大的公共投资计划。我国某些基础设施经历着“大跃进”式的飞速发展,部分基础设施出现了利用率不高的现象④,与此同时很多私人小企业却难以获得贷款进行投资。尽管基础设施会提高私人资本收益率,但另一方面基础设施资本也可能会对私人资本存在“挤出”。

Aschauer(1989)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利用美国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和私人部门产出的关系,认为基础设施推动了私人部门的经济增长。Fernald( 1999)、Roller和Waverman( 2001)以及Duggal等( 2007)的研究同样支持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正面贡献。类似的证明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正的外部性的研究还有Munnell(1990)、Hsieh(1999)、Hulten et. al(2006)等。但也有一部分研究认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贡献并不明显,如Young(1995)、Hulten and Schwab(2000)等。国内有关基础设施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测算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Fan & Zhang,2004; 范九利和白暴力2004等)。刘生龙和胡鞍钢(2010)基于我国省份面板数据验证了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的正外部性,相关综述可见李平

①固定资本形成比例=当前价的固定资本形成/当前价的GDP,数据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② World Bank, 1994。

③有关内容可参见《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

④比如高铁上座率偏低,某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只有寥寥无几的汽车等现象。

等(2011)。以前有关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测算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所要关心的是我国基础设施存量相对于私人资本的最优规模问题。由于大部分研究是将最有利于长期稳态经济增长率的基础设施规模定义为最优规模,本文讨论的是长期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基础设施规模。一般地,有关基础设施的最优规模问题主要研究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满足最优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另一种是利用实证数据比较私人资本和基础设施的边际产出或者收益率来判定基础设施水平是否过量;第三,则是利用前沿分析来计算最优基础设施规模。

Barro(1990)建立了内生增长模型,把“公共部门”引入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AK”生产函数中,建立了一个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中心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得到最优的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在Barro(1990)研究的基础上,Easterly and Rebelo(1994)、Devarjan et all(1996)研究了政府在教育、交通、国防等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些模型和Barro(1990)的相同点在于均基于三部门模型,区别在于这些模型考虑了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这些模型不仅求出最优的基础设施数量,还得到了政府各项支出占据整个财政支出的最优比重。但是这些模型的缺点在于直接将政府支出流量进入到了生产部门的生产函数中,也并未考虑资本品折旧。Aschauer(1997、1998)在Barro(1990)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劳动要素和资本品折旧的内生增长模型,并求解出最优基础设施规模。Karras(1997)基于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型,建立起最优公共资本应该满足的条件,通过比较私人资本和公共基础设施资本的边际产出是否相等来判断公共基础设施资本是否达到最优规模。基于Karras的模型,Oscar and Carmen(2002)也探讨了最优公共资本规模问题,他们放松了Karras模型中的关于生产要素不变规模报酬假设,在没有此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推导出了和Karras的一样的最优条件。Shieh et al.(2006)在两部门模型下构建含有政府基础设施存量和私人消费的Ramsey模型,得到基础设施存量最佳规模的条件是基础设施和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二者跨期的边际转换率。Karras(1997)、Oscar and Carmen(2002)、Shieh et al.(2006)的理论框架都是基于Ramsey 最优增长模型,并将生产函数中的资本要素扩展为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两部分。Hung et al.(2005)同样使用了考虑基础设施的两部门模型,但模型考虑了居民的跨期投资和政府的货币供给与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求解出稳态时最优的基础设施存量与产出之比。Feldstein and Ha(1998)建立了含有电力、交通和通信这三种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跨期一般均衡模型,使用墨西哥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会带来产出的提高,但是增加幅度过大将造成投资过度从而引起经济下滑,从而论证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确实存在一个最优规模,但该文章并没有估算具体的最优规模。Nadiri and Mamuneas(1996)通过内生资本利用率的动态要素需求模型,根据美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私人资本的投资需求比公共资本的要大,应该让资金更多地配置在私人资本上。Koshi和Ma jumdar( 200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对OECD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构造了有效前沿,得到通讯设施的最优存量规模。比较而言,国内大部分文献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已有的国外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实证分析。张学文(2012)利用Barro(1990)模型对中国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2000年后我国基础设施已经远超过了最优规模。丁建勋(2007)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关系,指出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变动,存在一个使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之后建立了经济增长率和基础设施规模的计量方程,利用1985-2004年的中国数据估计了最优的基础设施存量,发现1999-2004年我国基础设施已经超过最优规模。王任飞和王进杰(2006)利用了Oscar and Carmen(2002)研究的结论,最优基础设施条件是基础设施和私人资本的边际产出相等,对中国1981-200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基础设施还存在不足。张光南等(2011)使用了Barro(1990)的最优基础设施条件的结论,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最优规模和最优次序,认为到2008年我国只有交通通讯基础设施超过了最优规模,其他各项基础设施还未达到最优规模。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创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已有的大多基础设施研究,主要关注与物质资本和基础设施资本对于生产的影响。而本文将人力资本和外溢模型纳入到了经济增长模型中。Lucas(1988)曾经强调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之后,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面贡献。二)不同于Barro(1990), 丁建勋(2007)、张光南等(2011)等的模型,我们将基础设施存量而非流量引入到生产函数中。同私人资本一样,影响生产的并非是当期的基础设施投资,而是基础设施存量的水平。三)我们理论模型推导出,居民效用最大化时稳态的基础设施存量水平。以往研究最优基础设施水平的理论模型,大多估算的是稳态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基础设施存量水平。以往模型的最优基础设施存量,往往是相对GDP 的规模。而我们的模型,则推导出在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政府目标是居民效用最大化情况下,经济增长到达稳态时,基础设施存量和私人资本存量需要保持一定得比例,而这个比例与资本的产出弹性以及税率水平相关。四)从实证研究上讲,我们估算了我国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由于我国没有公布的资本存量数据,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行业层面的存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银行的基础设施定义构建了基础设施和私人资本存量。在我国已有的最优基础设施存量实证研究中,有的用投资数据代替存量,有的则错误估计了基础设施存量。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建立了考虑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模型证明了居民效用最大化时,稳态的基础设施存量需要和私人资本保持一定比例,并求解出最优基础设施存量;第三章介绍了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特别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第四章介绍了具体的实证估算结果,并求解出我国的长期最优基础设施存量;最后是文章的结论。

二、包含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

本章将利用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来求解基础设施的最优规模。与Barro (1990)的模型不同,本文将人力资本和知识溢出等要素引入到内生模型中,同时参考Aschauer (1997、1998)的方法考虑了资本品折旧的影响。本文假设一个三部门的封闭经济体:同质的完全竞争的企业部门、无限寿命的家庭单位和政府部门。家庭以消费的方式获得效用;企业雇佣劳动,租赁资本进行生产并实现利润最大化;政府实行一次性的比例总税负,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投资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使其效用最大化。 (一)生产部门

本文在投入要素中引入了人力资本。假设人力资本指的是个体的一般技术水平,共有L 名工人(从业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h 从0到无穷,令技术为h 的工人数量为L (h ),所以有

0()L L h dh ∞

=?。技术水平为h 的工人将非闲暇的时间p (h )部分用于生产,1-p (h )部分表示人力

资本的积累。同时本文还考虑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即个体人力资本除了提高自身的生产率以外,还会产生技术的外部效应,0

()/()ha hL h dh L h dh ∞

=??,ha 表示为技术外溢。由于在这里

工人是同质的,且技术水平为h ,所以有效劳动力为L e = phL ,本文设定劳动力为外生变量。平均技术水平ha = h ,同样为外生变量。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索罗模型10t t t Y A K L αα-=,Y t 表示产出,引入人力资本后模型可改写为:10[]()t t t t t t Y A K p h L ha ααγ-=。若将资本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私人投资的资本积累,用K t 表示;另一部分来自于政府基础设施的资本积累,用K g,t 表示。则上述模型变为:

10,()t t g t t t

Y A K K H ha αβαβ

γ--=, (1) 其中:H t = p t h t L t 为外生变量,表示人力资本或者有效劳动的投入量,K t 、K g,t 为内生变

量,分别表示私人资本存量和基础设施存量。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则πt = y t -w t l t -r t k t ,w t 代表职工的工资,r t 代表投资回报率。

企业通过调节l t 和k t 来使利润最大化:

10,()t g t t t t t t t A K K H ha wl rk αβαβγ---- (2)本文假设企业获得的利润最终将分配给居民,在市场出清的条件下可以得到:

t t t

y r k α=

,(1)t t t

y w l αβ--=,[1(1)]t t t y y

πααββ=----= (3)

(二)家庭部门

假设具有大量的无限寿命的相同经济主体,因为无限寿命的居民效用只与消费有关,因此本文设定效用函数为:

0ln t t

U c ρ∞

=∑ (4)

其中:c t 为消费,ρ为时间贴现率,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来自于税后的各项回报,即工资、利润、利息的总和,恰好和产出量相等,而消费者的支出分为两部分即消费和私人投资,于是预算约束为:

,(1)()

t k t t t t t t t c i wl rk τπ+=-++

(5)

其中,τt 表示税率。

111,t t k t

k Ak i δδ

-+=(非线性折旧①) (6) 11

1,11k t t t

i A k k δδ

δ

δ

--+= (7)

以(5)式为目标函数,(6)式为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构建拉格朗日函数求解,可以得到:

,(1)1(1)k t t t i y ρδατρδ=--- (8) (三)政府部门

政府通过税收来实现其收入,通过调节税率和各项支出来实现居民效用的最大化。本文将政府的支出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性的支出,也就是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投资最终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用i g,t 表示;另一部分是非生产性的开支,包括政府的转移支

① 对非线性折旧函数的有关简要说明:1(/)t t t t K K G I K +=:0,0G G '''><在这里,t I 表示包括能提高资本数量的投资和能够带来资本质量提高的投资(比如R&D 投资),该模型最初是是Lucas and Prescott(1971)构建的,多数学者将具体的模型形式G 取为1(/)t t I K δ-,01δ<<,所以模型的形式变为111(/)t t t t K A K I K δ-+=,

可以简化为111t

t t k

k Ak i δδ-+=。Hercowitz and Sampson (1991)在此基础上构建含有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t t t Y K L αα-=,Y t = C t + I t 和效用函数1ln[()]

w t t t U C L L +=+-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美国1954-1987年的有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估计求解,在标准差为0.26时,δ = 0.34的估计结果通过检验,后经验证模型估计得出的资本存量的序列值与K t +1 = K t + (1-d )I t , d = 9%形式得出的资本存量相差并不大。所以为简便起见,文中实证部分将采用线性的资本积累模型对资本存量进行估计测算。

付,政府购买在内的支出,这部分投资没有带来产出效应,用g t 表示,而政府的收入完全取决于税收。于是政府部门的预算约束为:

,g t t t t

i g y τ+= (9)

不妨设定外生变量g t 占产出的比重为一常数,于是有g t = φy t ,这样就可以确保在经济增长达到稳态时政府支出的比重是恒定的,所以稳态时的税率τ为一恒定的常数。于是有:

,()g t t

i y τ?=- (10)

由(8)式可以得到:,[1(1)]1k t t

i y ρδτρδα--=-,1,11,,g t g t g t k Ak i δδ

-+=

(11) 因此政府部门的约束条件(9)式可以改写为:

,,1(1)0t k t g t t y i i g ρδρδα

-----=

11

110,,1,1,1(1)

t g t t k t g t g t t A k k H

ha i A k k g δα

β

αβ

γ

ρδρδα----+---

--=

(12)

政府的目标同样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也就是居民效用的最大化,即:

max ln t t

U c ρ∞

=∑ (13)

在(12)式为其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结合(10)式可以得到:

,1(1)g t t

i y ρδβρδ=-- (14) (四)模型结论 结合(7)、(14)式,(6)、(11)式可以转化为:

1111,1[(1)]1(1)t t k t t

t k A k i A k y δδδδρδατρδ--+==--- (15)

11,11,,1,[]1(1)

g t g t g t g t t k A k i A k y δδδδρδβ

ρδ--+==-- (16) 当经济增长达到稳态时,各变量的增长率是一致的,并且会实现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比重为一恒量,设其为Q ,即,1,1

g t g t t t

k k Q k k ++=

=

由(15)、(16)两式做比可以得到:

,1,11

(

)[

](1)

g t g t t t

k k k k δδβατ+-+=-

所以,(1)

Q βατ=

- (17)

三、数据说明

根据(17)式,为了得到我国长期的最优基础设施量,本文需要根据私人资本和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以及我国的具体长期税率来进行估算。资本产出弹性的估算要根据生产函数式(1)进行估计,因此需要收集的数据包括Y t 、K t 、K g,t 、H t 、ha 。下面对这些数据的构建进行说明:

Y t 代表产出数据。从总量出发,本文的产出数据使用了不变价GDP ,数据来自于历年

的《中国统计年鉴》,通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名义GDP 平减获得。考虑到各指标基期的统一,将不同年份基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调整至以1980年为基期(1980年=100)。

K t 代表总量的私人资本存量,K g,t 代表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由于我国没有官方公布的相关资本存量数据,需要学者自行进行估算①。根据世界银行的基础设施定义,并对照我国的统计数据发现:交通、电力、天然气水、通讯行业应当属于经济基础设施。“其他服务业”中的细分行业②大部分都是社会基础设施,只有居民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属于社会基础设施③。为了得到基础设施和私人资本存量,需要我们从行业层面进行资本存量估计,将属于基础设施行业的资本存量加总得到全社会基础设施存量,其他行业加总就是私人资本存量。

本文使用永续盘存法(PIM )来估算我国的基础设施和私人资本存量,PIM 计算的资本存量是以不变价计量的过去投资的加权和,权重是不同役龄的资本品的相对效率。j 行业的k 类型的资本存量S kjt 使用永续盘存法(PIM )将过去的投资流相加:

1(1)kjt k kjt kjt S S IN δ-=-+ (18) 其中:IN kjt 是j 行业k 类型的固定资本投资,δk 是k 类型资本的折旧率。

可以看出资本存量估计有几个关键数据:基期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投资价格指数和折旧率。由于不同资本品类型有不同的折旧率和价格指数变化,为了资本存量估算的准确性,本文根据我国可用的统计资料将资本划分为建筑和设备。根据从1996年开始有了行业层面的建筑和设备的投资数据,因此利用1996年行业的资产类型构成数据,将1996年前行业总投资划分为建筑和设备投资。在PIM 中SNA 的“固定资本形成”④概念是个更恰当的投资数据,但我国官方统计只提供总量“固定资本形成”。本文将行业层面的“固定资产投资”调整为“固定资本形成”数据,并选择了几何折旧模式计算折旧率。建筑和设备寿命分别假设为40年和16年⑤。在已有的寿命期假设下,估计出建筑和设备的折旧率为8%和17%。1980年建筑、设备的总量资本存量来自于孙琳琳,任若恩(2005),并根据普查数据中1980年各行业的固定资产净值比例,得到行业层面的基期资本存量。官方的投资价格指数仅在1992年才可用。1992年前的建筑价格指数使用了建筑行业的出厂价格指数;设备价格指数则来自于王益煊、吴优(2003),其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城调队。

H t 为总量人力资本,ha 为人力资本外溢。ha 用人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教育存量法。成本法的最大缺陷是容易造成价值的低估,所以很难反映出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收益法虽然能够克服成本法不能动态反映人力资本存量的价值这一问题,却忽略了人力资本价值与工资货币价值的区别,同时这一方法对人口统计数据中出生率、死亡率的要求极高,现实数据很难满足;教育存量法单纯地把教育存量等同于人力资本存量而忽略了健康资本等因素,往往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以上这三种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方法各有利弊。考虑到本研究对知识效益考察的特殊性,本文采用了教育存量法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考察。其中教育存量法包括受教育年限法和学历权重法,本文使用受教育年限法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进行度量,引入累积效应得到以下表达式:

① 以往的很多研究在基础设施存量的估算上存在问题。张广南等(2011)以基础设施投资数据代替了存量数据,丁建勋(2007)以基础建设投资代替了基础设施存量。

②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其他服务业”包括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技术、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水利环境公共设施;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卫生;文化体育。 ③ 如2005年投资数据,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两个行业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5%。但是缺乏早期的数据,所以本文假设85%的其他服务业属于基础设施资本。

④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 ⑤ 建筑设备的年限参考了Maddison (1993)。

6

1

i h t it i H HE e λ==∑

(19) 其中,i = 1、2、3、4、5、6分别表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和大

学本科以上,HE it 为t 年第i 学历水平的劳动力人数,λ表示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增量,h i 为第i 学历水平的受教育年限,H t 为t 年的人力资本存量。按照《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的划分,共分为不识字人员、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不识字人员也即文盲从业者,考虑到研究生人员比例极低且为方便统计测算,本文把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归为大学以上从业人员,这样可以得到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本科以上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2、6、9、12、14.5、16年。从业人员中不同受教育年限人员人数来自于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参考汤向俊(2005)的做法假设λ = 10%对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核算。

表1 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GDP 数据(1980年价格) 单位:亿元

年份

基础设施存量

私人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 GDP 数据 年份 基础设施存量 私人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 GDP 数据 1980 1872 4707 95736 4567 1995 7109 12619 152740 19405 1981 2006 4979 100208 4807 1996 9214 15631 156094 21383 1982 2106 5222 104924 5242 1997 10397 16443 156296 23441 1983 2212 5481 109246 5811 1998 12055 17556 158686 25155 1984 2397 5877 113723 6693 1999 14606 18770 163361 27154 1985 2651 6313 118050 7595 2000 19304 22223 168816 29477 1986 3052 6812 122499 8267 2001 21096 22325 174912 31851 1987 3453 7447 127048 9224 2002 23651 23829

177428

34892 1988 3891 8174 131653 10265 2003 26947 25498 181535 38604 1989 4326 9046 136199 10682 2004 29151 32677 185743 42623 1990 4684 9531 139981 11092 2005 32512 41313 183384 47379 1991 4973 9797 142854 12102 2006 42158 52385 184197 53396 1992 5299 10179 145509 13805 2007 50302 62366 185040 60946 1993 5681 10714 148055 15691 2008

61289

73057 185637

66818

1994

6244

11557

150501

17748

τ为税率,研究以宏观税负作为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本文采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当年的税率,由于模型税率是长期平均税率,本文采用1980-2008年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均值作为期间税率的衡量,计算可得此期间宏观税率为14.5%。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生产函数计量估计

为了对式(1)进行计量估计,将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并同时减去ln H 可以变形为:

0,ln(/)ln ln(/)ln(/)ln()t t g t Y H A K H K H ha αβγ=+++ (20) 首先,本文使用ADF 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经检验,四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

几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对回归系数进行Johansen 检验,Johansen 检验的迹统计量和λ-max 统计量均大于5%显著水平临界值,所以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说明该模型解释变

量与被解释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2 ADF 检验结果表

变量 差分次数

DW 值 ADF 值 5%临界值 1%临界值 结论 LN(Y/H) 1 1.77 -3.31 -2.99 -3.75 I(1) * LN(K/H) 1 1.82 -2.97 -1.95 -2.67 I(1)** LN(Kg/H) 1 2.02 -4.05 -1.95 -2.67 I(1)** LN(ha)

1

1.97

-3,14

-2.99

-3.75

I(1)*

注:*表示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ADF 检验,**表示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ADF 检验。

表3 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接下来通过使用协整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在不存在自相关与异方差、F 统计量显著的情况下,一些变量的t 检验并没有通过①。通过对自变量的相关性检验,发现自变量间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为了剔除多重共线性,同时保留自变量,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来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取含有ln K t -ln H ,ln K g,t -ln H ,ln (ha )的主成分为:

,Z=0.5687ln ln )0.3659(ln ln )0.5086ln()t g t K H K H ha -+-+( (21) 将ln Y t -ln H 对Z 进行回归:

ln ln 0.63020.7157t Y H Z -=-+ (22) (-7.0587)(19.1057)

20.938308R =,DW 1.79958=,365.0264F =

回归结果表明Z 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且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拟合优度较高。还原数据便可以得到:

0.4070.2620.331

0.364,Y =0.5325t t g t t

t K K H ha (23) 和我国已有的大量研究结论类似,本文得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物质资本积累,但是

人力资本外溢贡献也不可忽视。

(二)我国长期最优基础设施存量的确定

结合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到基础设施与私人资本的最佳比例为:

0.262

0.7573(1)0.407(114.5%)Q βατ===-?- (24)

因此,本文得出我国长期的基础设施存量与私人资本存量的最优比例为0.7573,也就是基础设施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43.09%②。图1比较了基础设施占全部资本存量的实际比例与最优基础设施比例。如图所示,1986年开始我国基础设施的实际占比开始迅速增加,到了2004年以后开始有所下降,但从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设施实际占比已经超过了最优的基础设施占比。

① LN(K/H)、LN(Kg/H)都没有通过t 检验。 ② 丁建勋(2007)、张光南等(2011)、张学文(2012)的模型计算的是最优基础设施占GDP 的比例,和本文有所不同,故难以直接比较。

0.00%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图1 基础设施存量占总资本存量比例

五、结论

本文建立了考虑人力资本外溢、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满足居民效用最大化的稳态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关键是基础设施资本的估算,本文使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存量,并且根据教育年限法估算了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大量集中于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存量占比迅速增加,在2001年后已经超过了稳态的最优基础设施占比。

我国投资的特点是政府主导的投资份额比较大,投入到基础设施部分的份额也相应较大。基础设施不仅自身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也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增长。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方式,可能会带来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可带来面子工程,并迅速拉动GDP 的增长①,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在建国初期,我国的基础设施存量比较薄弱,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但经过八五、九五,特别是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基础设施服务的供给状况。从2001年开始,基础设施的实际占比已经超过了长期最优基础设施存量占比。过高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势必挤占生产中的其他投入,影响经济的增长。应当降低近年来我国偏高的投资规模,使基础设施投资偏离最优规模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当通过颁布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民间投资,使基础设施与私人资本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另外,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包含着官员腐败机会,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政府官员的腐败程度往往与基础设施的投资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一点在于,本文建立的三部门内生模型基于了完全竞争的市场,政府进行公共决策的目标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而我国实际中大量投资是政府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也往往是多元的。如何将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纳入到基础设施的分析中,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仅从总量角度考虑了基础设施规模问题,然而我国东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密度具有很大差异,因此未来从省份角度进行最优基础设施规模研究可以帮助区别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Andrew, Feltenstein and Jiming, Ha, 1999, “An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Provis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a Computational Model Using Mexican Dat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① 在世界银行1994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提高1%,GDP 会增长1%。

Economics, 58, pp. 219-230.

A rrow, Kenneth and M. Kurz, 1970, Public Investment, the Rate of Return and Optional Fiscal

Policy, Published b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rro, Robert J., 1990,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pp. 103-125.

David Alan Aschauer, 1997, “Do States Optimize? 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Working Paper, No. 189.

David Alan Aschauer, 1998, “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ssues of Quantity, Finance, Efficient,” Working Paper, No. 233.

Devarajan, S., Swaroop, V. and Zou, H., 1996,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7, pp. 313-344.

Fusheng Hung, 2005, “Optimal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Public Capital Financing,”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7, pp. 704-723.

Giancarlo Corsetti and Nouriel Roubini, 1996, “Optimal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i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Jhy-yuan Shieh, Jhy-hwa Chen and Ching-chong Lai, 2006, “Government Spending,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Optimal Policy Rule: The Role of Public Service Capital,”Economic Modelling, 23, pp. 875-889.

Karras,Georgios, 1997, “On the Optimal Government Size in Europe: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The Manchester School,65(3), pp. 280-294.

Oscar B. R. and Carmen D. R., 2002, “Optimal Endowments of Public Invest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the Spanish Regions,”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Conference Papers.

Theofanis P. Marnuneas and M. Ishaq Nadiri, 1993, “The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63, pp. 22-35.

William, Easterly and Sergio, Rebelo, 1994, “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NBER Working Paper,No. 4499.

World Bank, 1994,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丁建勋,2007,《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28-31页。

李平、王春晖和于国才,2011,《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世界经济》第5期93-114页。孙琳琳和任若恩,2005,《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第12期3-13页。

汤向俊,2006,《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世界经济》第8期23-35页。

王任飞和王进杰,2006,《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与最优规模》,《经济科学》第2期99-111页。

张光南、周华仙和陈广汉,2011,《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最优规模与最优次序》,《经济评论》第4期23-30页。

张学文,2012,《我国公共投资固定资本存量最优规模实证分析》,《城市问题》第9期12-16页。

The Research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Scale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ree-Sector Economic Growth Model

Abstract:Our paper constructs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here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re included, and then analyzes the steady-state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based on the models. This paper also measures China’s infrastructure capital stock by PIM, and measures human capital stock by the method of School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rastructure capital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it has exceeded the steady-state scale from 2001.

Keywords: Capital Stock; Optimal Infrastructure Stock;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责任编辑:)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会展自发展伊始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深刻的改变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及命运。会展业的发展会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会推动这座城市的市容、公共设施的发展,会带动这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会提高这座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风貌的提升。世界各大城市不遗余力的争取各著名国际会展的举办权,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会展业不但可以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为城市带来直接巨大的经济创收,还给酒店、旅游、金融、交通运输诸多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城市因举办大型国际会展而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更为突出。中国贸促会特邀顾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俞晓松在第三届中国城市会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会展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推动力。 2.1 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不但本身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拉动城市诸如旅游、酒店、交通运输和通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专家估测,国际上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 2.1.1 会展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约翰.凯斯特说过,会展业是目前旅游细分市场中最重要、做有前景的产业。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而会展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活动的举办为中心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能为城市的旅游带来一定的客源,很多参会人员在参加会议或展会的同时顺便浏览该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同时,很多会展的硬件设施可以转化为旅游景点,像昆明的99世博会举办之后,世博园就转化为旅游景点,不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为昆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当然,除了为城市旅游带来客源外,会展活动的举办能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推广,同时能拉动城市的旅游消费,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能大力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故而会展能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的差异。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各大省区的城市化率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密切,不同地理环境下二者的协调性不同,且二者的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 0.引言 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地理、人口、环境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具有显著地域环境和地域经济差异的国家。在新经济地理视域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要知道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域产业集聚、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逐渐提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为动因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来表示,而人均GDP占有额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提到人均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区域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大省份的城市化率数据和人均GDP数据(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 1.2计算方法 为了能够量化地表现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二者的差值表示偏离平均正常水平的程度,通过计算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值,来探讨城市化率省内分布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格局状态。 (1)城市化率计算方式。实际城市化率=(实际城市人口数量/总人口)×100%。由于实际城市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每年的城乡人口流动量巨大,人口计算起来想多困难,因此可以用城镇人口乘以4/3的方式估算实际城镇人口。实际城市人口的估算方法:全国的实际城镇人口=(4/3)×城镇人口 (2)标准差标准化的计算方式。通常被认可有效的标准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式中Z表示标准差标准化后的结果,i表示样本变量,表示城市化率或者人均GDP 的平均值,S表示样本标准方差。S的计算公式如下: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地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在我国,会展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会展经济具有很强的城市经济特色,以其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对城市形象的树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汇聚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城市为会展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双向驱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城市经济催生会展行业 城市经济是指能充分体现城市特征和功能的产业及相关活动,而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职能演变而发展的。目前,城市的职能与产业结构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而信息产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崛起,为会展业在城市的兴起提供了产业支撑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政府与国际组织寻求信息并加强经济合作、交流的愿望日益加强,迫切需要一个提供商品信息、交流行业发展趋势、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信息平台。在此背景下,集信息交流、成果展示、先进技术传播、创新集成、交易推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业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的提升直接和间接催生了会展经济,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会展经济的运行质量。 发展会展经济要求会展城市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会展基础施设、良好的城市形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第三产业、便利的交通、便捷的信息流通、高效的政府管理水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等。也只有具备上述条件,一个城市才有可能建立完善的会展市场发展体系,推动会展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也说明,会展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具备这些优良条件,如德国的汉诺威、英国的伦敦、中国的上海和香港。 会展经济贡献城市发展 作为城市型服务业,会展经济由于其拥有直接性、集聚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身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相关资料显示,会展业利润一般在20%至25%以上,是无污染、高效率的经济模式。会展经济新投资净额的增加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形成乘数效应。会展经济涉及行业众多,集聚放大效应明显,其资源整合功能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效应 会展业是关联性、外向性极大的产业部门,它的长足发展能培育新兴产业,如会展旅游业,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发展。首先是会展场馆的建设就涉及规划、房地产和建筑等多个领域;会展活动又能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展参加者往往为外来人口,这为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公共交通业等带来发展机遇,而要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会展还需要当地交通、物流、电信等基础行业的综合配套支持,这就相应地促进了举办城市综合经济的提升。会展活动,尤其是大型的会展活动还会对其周边地区的各产业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专家的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到1∶9。2006年,我国会展业直接收入达140亿元左右,由此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其收入达1260亿元。 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作为连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核心的产业环节的会展业,在调节供需平衡、新产业带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国民经济活动可分为基本生产部门和为其服务的基础结构部门,前者为企业直接投资,后者为社会共同投资。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基础设施部门,西方经济学家就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和观点。 (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在《经济学》杂志发表《东南欧工业化》一文,提出了“社会分摊资本”的概念和超前建设的观点。他认为在消费品工业建立以前,必须大规模地筹集大量不可分割的社会分摊资本,建立起基础设施部门。这些资本通常占总投资的30%~35%,依靠私人和市场积极性是无力做到这一点的,必须通过倡仪、计划或规划等步骤,为工业部门创造投资机会。基础设施工期长,投资额大,资本产出率高,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有准备地、有步骤地进行投资和建设,不然就会产生工业发展后电力不足、道路不畅,临时弥补又会出现巨额资本无法筹集,从而丧失时间,制约经济增长等问题,所以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社会分摊资本是遍及整个社会利益的公共设施投资,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直接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从而达到收益递增的目的。 (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他批评传统的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理论,认为这是一种“超能力的发展”,不能刺激引致投资(引致决策);而优先发展生产部门,虽然是一种“短缺的发展”、不平衡的增长,但能产生最有效的投资结果,刺激进一步的投资,实现“引致决策”最优化。所以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待直接生产部门发展成长并有了较大的收益后,再利用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利用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以便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实现扩大再生产。如1985年中国132个工业行业平均资金利税率为24.02%,加工工业均在32%以上,轻工业部门在40%左右,最高的石油加工业达101.41%,而采掘业、基础工业和初级加工业都在20%以下,其中和基础设施有关的工业更为低下,如电力生产业17.83%,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业11.88%,水力发电业9.47%,蒸气热水生产及供应业5.86%,煤气生产和供应业1.24%。上述数据虽然带有不合理的定价因素,但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明,优先发展加工业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

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其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产生聚集效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城市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确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关键,综观各国经济的发展,当代所有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当社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经济进入为起飞或快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基础设施的集中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中缺少基础设施的集中发展时期,这种结构的缺陷必然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一国经济可能出现起飞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开展严重依赖于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纵观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基本状况:铁路建设落后,超负荷运转,铁路运载力不足而导致能源损失;公路规模尚小,高速公路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尚未形成具有大规模效益的高等级公路网;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稳,多数年份电力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水利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抗灾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大影响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扩张的需要。城市供水的短缺、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这些现象不仅从宏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结果,而且影响经济的另一微观主体一家庭。从而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正是基础设施必须也能够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不失时机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以及未来我国创新 发展的着力点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已成为一国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之源,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经济一体化,既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世界各国竞相追求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字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动力源泉途径创新发展着力点 【正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经验证明,科技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可见,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来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紧闭国门到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经济格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创新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使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创新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经济增长是人类赖以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劳动、资本、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科技创新实施的。一项成果的科技创新,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同时又牵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如此循环往复,就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取之不尽的源泉。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呈现递增趋势。 3、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 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高技术的产业化,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意味着劳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会展经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具体来说,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到底该怎样看待?会展业是一个高收入、高赢 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在20%?30%之间。会展具有桥梁、窗口、展台、连带等功能,在促进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展业具有强 大的关联带动效应,会展业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 10,即展览场馆 的收入如果是1,住宿、餐饮、运输、通讯、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将达到10。国内据上海、深圳测算表明,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 9。主要表现在:会展能够吸引大批中外参展、观展人员,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消费需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据统计,一个会展商人的消费额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2?3倍;会展业特有的展品、展地和展期三个要素,决定参展商和贸易商的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性,承展地必须为参展商提供商品展览、研讨会议、新闻通讯、宾馆业等“一条龙”服务,这样就带动了承展地的咨询业、保洁业、广告业、印刷业、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会展能够推动举办地加强交通业、运输业、电信业、环保业等基

础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举办地的综合经济实力。会展可以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国际展会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它能够向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的风采和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会展业的发达,还有助于加深政府、国内外团体和商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城市间人员的互访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会展业要坚定不移会展业是市场经济发展 的产物,先是在沿海地区城市飞速发展,“会展经济”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所认同,所重视。郑州发展会展业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前一段时间考察了上海、深圳等地会展业发展情况,接触了不少从事商贸和会展工作的人士,他们普遍看好郑州发展会展业,认为郑州是举办展会的理想城市。发展会展业要突出个性特色以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的 趋势来看,越来越突出个性化特色,深圳的“高交会”、大连的服装博览会、广州的“广交会”等等。那么,发展郑州的会展业也应该考虑郑州有哪些个性,突出个性才能办好特 色,会展业才会有生命力。根据郑州市的区位、交通、

北京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北京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认为:“北京经济”比“首都经济”的提法更适合;“京津经济圈”比“首都经济圈”和“北京经济圈”的提法更合理;北京市的近期目标应该是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中远期目标是建成一个现代的全球性综合型国际大都市;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也应该是“知识型经济中心”。 关键词:北京北京经济京津经济圈知识型经济中心 (一)关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的问题 近年来,“首都经济”一词,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中,但笔者认为“首都经济”的提法值得商榷。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首都是属于政治范畴。首都是全国的首都,是中央机关所在地,其影响力是全国性的。与之相对应,首都经济也应该是影响全国的。事实上,从经济辐射功能的角度上,在我国首都目前的这种影响很小;二是从国外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出现“首都经济”的提法,倒是有人专门研究过大伦敦地区经济或大巴黎地区经济;三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国首都或永恒不变的,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首都并非定位于大城市,有些原来在大城市后迁移到小城市或新区。而北京市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北京经济”是一个永久性的概念。因此,我们认为,与“首都经济”的提法相比,“北京经济”的提法更适合。 我们知道,城市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综合体,其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要素和非基本要素。一切非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部门、国防军事单位等都是城市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的存在和发展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直接的决定作用。而非基本要素的产品或服务则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而非外埠)需要的。据此研究范式,我们也可以把“北京经济”分为“基本经济”与“非基本经济”两类。前者是指为北京以外的地区(即外埠)服务的经济,后者是为本市(即本埠)服务的经济。从“首都经济”与“北京经济”二者的关系来看,后者应包含前者,“首都经济”应是“北京经济”的一部分。其关系如下: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07-03-02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文章作者:陈柳钦

[内容提要]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其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会展经济,把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城市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主导者;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走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关键词] 会展;会展经济;城市;城市发展 一、会展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格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展览活动由最简单的直接交易演进到现在的展(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成为生产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展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仅限于贸易和经济,还涉及到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的发展,其影响面和产业关联度随之增强,进而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会展产业。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在宏观经济部门中,会展业属于服务业。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本身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发展战略之一。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现代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新生力量。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中心,也是会展经济的发源地与集中地。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洲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的会展业也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的会展大国。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 )是一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现代化 o B.城市化 o C.信息化 o D.市场化 2.除了注册登记外,在第三产业中特殊行政许可特别普遍,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展层次不高 o B.市场化程度低 o C.发展水平偏低 o D.管制过度 ' 3.在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属于()性质的第三产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公益 o B.商业 o C.混合 o D.协会 4.城市发展的阶段,经历了( )的发展历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古代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B.传统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C.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o D.传统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 5.商业、金融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哪些是重点,优先发展哪一种,需要从()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目标与阶段 o B.垄断与竞争 o C.公益与商业 o D.政府与市场 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区位和交通、发达和不发达、文化差异等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战略目标 o B.战略条件 o C.战略思路 o D.战略措施 : 7.文化产业,是以()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艺术 o B.文化保护 o C.文化创意 o D.文化创收

8.(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创意产业 o B.消费性服务业 o C.生产性服务业 o D.生活性服务业 — 9.中国四个直辖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高到低依次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o B.上海—北京—天津—重庆 o C.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o D.上海—北京—重庆—天津 10.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垄断现象,其中石油销售属于(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行业垄断 o B.经济垄断 o C.政府垄断 o D.自然垄断 * 11.下列各产业属于城市第三产业的有()。(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4~2016年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公开数据对科技创新是否推动经济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稳健标准差的估计方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R&D经费占GDP比重和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表现显著,而专利授予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显著。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总量和经济增长活力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概念,而后创新收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且关于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也逐渐增多。相关数据显示,在世界上二十多个创新型国家中,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0%,美国、德国更是高达80%,而我国仅40%左右。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投资于高技术领域与科技创新领域,以期通过创新来引领经济走出低谷,稳定经济增长[1];并且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向高新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转移,而我国在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却遭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因此,创新成为冲破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目前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并不十分显著,解决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两张皮”问题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不高,但是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却是与日俱增的。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研发经费以每年平均22.6%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同一时期我国GDP的增长率。201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排名跃居世界第三位,高达10298.4亿元。并且,在十八大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而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然而,在这一背景下,不由引人深思,科技研发投入的快速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支撑作用究竟如何?大量的科技投入是否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及经济发展成果?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通过现有的经济发展数据以及科技创新数据进行

会展经济效益分析与研究

会展经济效益分析与研究 双学位学生 姓名:闵志云市场营销112 吴志超市场营销112 王馨国贸113 指导老师:王琨 课程名称:会展策划

目录 一.会展经济的组成 (1) 二.会展的类型 (1) 三.会展经济的发展 (1) 四.会展经济的效应 (2) 五.会展经济的作用 (2) 六.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效应分析 (3) 七.我国发展会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5) 八.我国发展会展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6)

会展策划经济效益分析与研究 【摘要】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活动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为,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 【关键词】会展经济经济效益城市发展 一.会展经济的组成 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 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内容,有了直观效果;而展览因会议提升了档次,更显其专业性。会与展就这样相得益彰。在国外,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 二.会展的类型 1.综合型 如广交会、山西省贸易交流既洽谈会; 2.专业型 如陕西杨陵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 3.特种型 如中国艺术博览会、全国人才交流大会。 三.会展经济的发展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对信息交流和商品展示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在国外,会展经济已经有了一二百年的历史。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会展活动得到广泛使用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同时形成了不少以会展为特色的著名城市,如德国的汉诺威、瑞士的苏黎士、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法国的巴黎、中国的香港、奥地利的维也纳、意大利的威尼斯……这些城市既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旅游胜地,又是著名的国际会议、展览展销中心,这些城市每年都要举办数百个会展活动,期间,世界各地的商人、学者、政要和游客云集于此,成为这些城市的经济活动力之源。 在我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只是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此前,办会纯粹是官方行为,政府牵头,政府掏钱,政府安排,谈不上投资回报率,也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活动。1978年,我国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随着国门的打开,国际会议接待量逐年增加,会展活动开始兴盛起来,到了90年代,会展经济几乎成了国内许多大城市的一大风景。近年来,我国会展经济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以20%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 )是一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现代化 o B.城市化 o C.信息化 o D.市场化 ? 2.除了注册登记外,在第三产业中特殊行政许可特别普遍,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展层次不高 o B.市场化程度低 o C.发展水平偏低 o D.管制过度 ? 3.在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属于()性质的第三产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公益 o B.商业 o C.混合 o D.协会 ? 4.城市发展的阶段,经历了( )的发展历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古代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B.传统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C.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o D.传统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 5.商业、金融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哪些是重点,优先发展哪一种,需要从()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目标与阶段 o B.垄断与竞争 o C.公益与商业 o D.政府与市场 ? 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区位和交通、发达和不发达、文化差异等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战略目标 o B.战略条件 o C.战略思路 o D.战略措施 ?7.文化产业,是以()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艺术 o B.文化保护 o C.文化创意 o D.文化创收 ?8.(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完整版)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一、引言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焦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活动,基础设施投资成为2009年以及2010年各国财政刺激计划中最大的支出。基础设施项目被普遍认为是新增就业和为提高今后和增长水平奠定基础的关键。然而,近2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就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作的大量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或者正相关的推动作用。强调,在一般的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随后姆里纳尔·达塔·乔德赫里对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大推进”理论评价时,特别强调了大国的区域差异对基础设施投资布局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中的许多不可控因素给基础设施投资测定带来许多困难。日本学者南亮进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其核心是交通运输和通信,是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初始条件。世界银行的《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题,考察了基础设施与发展的关系。报告认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福利具有重大影响。美国1949-1985年公共投资的为0.39,公共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对美国和日本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这两个国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地区人均产出增长有积极作用。当然,基础设施的种类和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2.政府基础设施的投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基础设施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仅仅是通向经济增长结局的一种手段。公共投资资本尽管具有正面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很微不足道的。 3.政府基础设施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非常复杂,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调关系,而是一种倒u型关系。具有生产性的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则有着持久和显著的作用,其作用方向取决于公共支出规模的大小。若公共支出尚未达到最佳规模,则增加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当超过最佳规模后,会产生负的影响。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取决于和其他条件的协同。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国情的差别,在分析两者关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林毅夫(2010)认为,需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情况进行探讨。发达国家实行财政刺激政策成效受到较多约束,基础设施投资在历史时期已饱和,现实中投资只能是改善;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教育、卫生等领域仍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投资更集中于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瓶颈领域,会明显改善和帮助经济重新快速增长。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超过50%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可以说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否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就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