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解决双硬盘盘符顺序

解决双硬盘盘符顺序

解决双硬盘盘符顺序
解决双硬盘盘符顺序

解决双硬盘盘符顺序

2008-04-09 00:14

1.如果两块硬盘上都有主DOS分区,可在CMOS中只设置第一硬盘,而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这样,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中就会按IDE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而且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这样做的好处还有,如果在两块硬盘的主DOS分区分别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改变CMOS设置激活其中的一个硬盘,屏蔽另一个硬盘,从而启动相应的操作系统。缺点是:在纯DOS下无法看到被CMOS屏蔽的硬盘。

2.只在第一硬盘上建立主DOS分区(当然还可以有其它逻辑分区),而将第二硬盘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然后再在其中划分逻辑分区,就可以彻底避免“盘符交错”了。当然,对第二硬盘分区前,要备份好你的数据哦!可以先用方法1

安装好双硬盘,再把重要数据备份到第一硬盘上,最后对第二硬盘重新分区。愿大家的双硬盘都用得舒畅!

双硬盘盘符交错的处理

随着硬盘价格的下跌,许多人都新买了块大硬盘。但使用双硬盘,将会不可避免地面对盘符交错的问题。举个例子,假设两硬盘各有四个分区,甲硬盘的C、D、E、F盘卷标分别为M1、M2、M3、M4,乙硬盘的C、D、E、F盘卷标分别为S1、 S2、 S3、 S4,那么以甲硬盘为主盘,乙硬盘为从盘安装双硬盘后,盘符顺序将是M1、S1、M2、M3、M4、S2、S3、S4,而不是M1、M2、M3、M4、S1、S2、S3、S4。这是因为M1与S1都是系统分区,而双硬盘盘符的排序规则是:第一硬盘的系统分区,跟着是第二硬盘的系统分区,接着是第一硬盘的逻辑分区,最后是第二硬盘的逻辑分区。这样无疑会给原来已安装好系统的第一硬盘带来许多问题,例如,涉及路径操作的软件运行不正常、图标显示不正常、快捷方式的不可用等。当然,如果你先安装好双硬盘然后再安装各软件,那么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但在装好软件后拆下其中一个盘时,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而一般有经验的人都用新盘作主盘,旧盘作从盘,将要用的软件都装在主盘中,而用从盘作备份,必要时还会将从盘拆下来作其它妙用。能不能让从盘可装、可拆,而不影响盘符顺序及软件的使用呢?

经过笔者多次实验,发现有如下方法可以处理好上述问题,让从盘乖乖跟在主盘后面。用该方法处理的从盘还可以拆下来装在其它任意电脑上,而不影响其系统及软件的正常使用。其原理是令操作系统无法辨认出从盘的系统分区,从而让主、从盘盘符顺序排列。

下面以WIN98为例来说明一下。笔者手头上的新硬盘是西部数据的20.4G,旧硬盘是昆腾火球5.1G,两硬盘都分好四个区,各装有Win98系统及软件。将新盘设为主盘,旧盘设为从盘。安装好双硬盘并启动后桌面一片混乱,快捷方式很多都不能用,下面开始动手术:

1.安装PartitionMagic 5.0 Pro版,安装路径设在主盘的C盘

2.启动PartitionMagic 5.0 Pro, 并在界面左上角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从盘为操作对象。

3.在分区示意图或列表中选择其系统分区(即最前面那个),用右键在其上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Resize/Move…",然后将鼠标移到弹出界面的滑条最左面,当鼠标变成双箭头时按住左键向右轻轻拉一下,令"Free Space Before" 为7.8M(这是最小值)。点"ok"后,原系统分区前会出现一个7.8M小分区。用右键单击原系统分区,在弹出菜单中选择"Convert/Primary to Logical…",点击"ok"。

4.最后执行"Apply Changes"命令,完成后退出并重启。现在看,桌面的图标都正常显示了,因为主、从盘盘符就顺序排列了,而代价只是浪费了小小的7.8M空间。

用该方法制作的从盘,可拆下来装在不同的机子上使用,而毫不影响原系统,现已用了两个多月,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如果想恢复从盘的启动系统,只需将转为逻辑盘的原系统盘变回Primary

分区并设为"Active"即可。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只需设置一下BIOS即可。如果你很少用旧盘,或想在旧盘安装一个不常用的系统,或想让它作为"秘密盘"使用,那么你大可不必更改从盘,只需简单地设置一下BIOS即可令操作系统对其中一盘视而不见,从而避免盘符交错。下面以Award BIOS为例:启动时按Del进入BIOS设置,选择STANDDARD CMOS SETUP,按方向键到想隐藏的硬盘中去,如Primary Slave,将其TYPE由"USER"强行设为"NONE",哈哈,WIN9X系统就会看它不见而以为只有一个硬盘了!当你想用Primary Slave盘中的系统时,只需将Slave 设为"USER"而将Master设为"NONE"就行了。但此法只对Win9X有效,而瞒不过Win2000的"火眼金睛"。

如何安装硬盘

目录 方法一: (2) 方法二: (2) 方法三: (4)

方法一: 硬盘的安装分为A TA和SATA两种 ATA也叫并口,使用IDE接口连接,用一条IDE数据线连接,多为白色或者其他颜色。SATA也叫串口,由SATA接口连接,用一条SATA数据线连接,多为红色 连接完毕以后开机按DEL或其他键(根据主板不同有差异) 进入BISO设置 硬盘安装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BIOS查看硬盘是否工作正常了:启动电脑,进入BIOS 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将硬盘的“Type(类型)”和“Mode(模式)”设为“Auto”,让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通过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来自动检测硬盘。如今的主板都具备自动检测功能,只要没有物理故障,一般都能检测出来,此时就可以看到BIOS中4个IDE端口上的设备了 方法二: 一、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

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方法图解

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方法图解 大家都知道,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 笔者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

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 插槽的Pin1,如图所示。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 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如何安装和使用SATA硬盘

如何安装和使用SATA硬盘(BIOS设置) 随着各主板芯片组厂商陆续发布直接支持SATA硬盘甚至SATA RAID的芯片组,具备SATA RAID功能的主板成为了市场热点;而且STAT硬盘的高性价比,也使很多网友舍弃IDE硬盘,直接购买和使用拥有SATA接口的主板;不过,新事物的出现,必竟会产生新的问题,目前对于使用SATA主板和硬盘的用户来说,如何设置和使用好SATA设备,成了关键问题。 首先安装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SATA硬盘与传统硬盘在接口上有很大差异,SATA硬盘采用7针细线缆而不是大家常见的40/80针扁平硬盘线作为传输数据的通道。细线缆的优点在于它很细,因此弯曲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对于SATA数据线,最好不要弯春成90度,否则会影响数据传输)。接下来用细线缆将SATA硬盘连接到接口卡或主板上的SATA接口上。由于SATA采用了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每个SATA接口只能连接一块硬盘,因此不必像并行硬盘那样设置跳线了,系统自动会将SATA硬盘设定为主盘。 为硬盘连接上电源线。与数据线一样,SATA硬盘也没有使用传统的4针的“D型”电源接口,而采用了更易于插拔的15针扁平接口,使用的电压为+12V、+5V和+3.3V,如果你的电源没有提供这种接口,则需要购买专门的支持SATA硬盘的电源或者转换器接头。有些SATA硬盘提供了4针的“D型”和15针扁平两种接口,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电源了。所有这些完成之后需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确信准确无误之后就可以盖上机箱了。 SATA硬盘在使用上完全兼容传统的并行硬盘,因此在驱动程序的安装使用上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你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9x/ME,那么只需进入BIOS,在里面的SATA选项下简单地设置一下就可以了。不过SATA硬盘在安装Windows XP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Windows XP无法辨认出连接在接口卡上的SATA硬盘,所以用户必须手工安装SATA硬盘的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当Windows XP寻找SCSI设备时按下F6键,然后插入随SATA接口卡附送的驱动软盘,这样就可以正常安装Windows XP了

双硬盘安装指南

双硬盘安装指南 双硬盘看似一件简单的活路,却也有不少讲究的地方,下面就让我细细道来。 在装双硬盘前,首先应确定机箱中是否还有装二硬盘的位置,若只有余5寸槽的位置,则需要先准备一固定架。另外还要确定一下电源插头、功率是否足够。在一条排线上装两个硬盘时,应将两块硬盘按自己的意愿分别设置成主盘和从盘,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主、从盘的设置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由硬盘跳线器设置 所有的IDE设备包括硬盘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器大多设置在电源联接座和数据线联接插座之间的地方(也有设在电路板上的),通常由3组(6或7)针或4组(8或9)针再加一个或两个跳线帽组成。另外在硬盘正面或反面一定还印有主盘(Master)、从盘(Slave)以及由电缆选择(Cableselect)的跳线方法。 各类硬盘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大同小异,比如昆腾硬盘的跳线器通常有9针4组,其中一根叫“Key",用于定位以便用户正确识别跳线位置。 2、由硬盘跳线器和40芯特制硬盘线配合确定 这种主、从盘的设置是先将硬盘跳线设置在“电缆选择有效”后,然后再根据需要将主、从盘联接在对应的硬盘线插头上。硬盘主、盘状态的设置取决于硬盘与硬盘线的联接插头。通常联接硬盘线中段插头的盘是主盘,联接在硬盘线尽头插头上的盘就是从盘。采用这种方法设置主、从盘时,必须将联接在同一条硬盘线的所有IDE接口设备(包括光驱等)跳线器设置在“电缆选择”位置。 能决定硬盘主、从盘状态40芯硬盘线是特制的。制作方法是将普通40芯硬盘线的第28根线(从第1根红线或其它标记开始数)在两个硬盘插头之间的位置上切断后做成的,切线时注意不能弄断其它线。使用特制硬盘线确定主、从盘状态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当需要交换硬盘主、从状态时只要将联接的硬盘线插头位置对调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盘来重新跳线。 安装双硬盘需注意以下事项: 1、在新增或升级硬盘时,尽量优先选择品牌相同的硬盘。因为不同品牌硬盘在同一条硬盘线上使用可能会出现兼容问题。如果电脑启动时检测不到或只检测出一块硬盘的情况时,在确认两块硬盘跳线设置都没有错误前提下可先断开原使用的硬盘再重新开机,如果这时电脑能检测出新加硬盘,那么就是两块硬盘兼容有问题。解决方法是将新硬盘放在第二硬盘线上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同一硬盘线,那么就将两块硬盘的主、从关系对换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一起接在第二硬盘线上时,要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从盘设置不与新加硬盘相冲突,否则也会出现主板检测不到新增硬盘或者找不到原光驱问题。

双硬盘双系统启动的顺序调整及设置方法

双硬盘双系统启动的顺序调整及设置方法 现在很多朋友的机子上都是挂2+硬盘的,尤其是很多喜欢玩电脑的用户,打开机箱没几个只挂一块硬盘的。尤其是很多需频繁操作计算机硬件朋友及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计算机几乎都是长期裸奔的。言归正传,本文说一下双硬盘启动顺序调整这个“小问题”。 一、在BIOS中调整两块硬盘的启动顺序 方法如下: 开机按下DEL键进入BIOS——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特性配置)——Hard Disk Boot Piority (硬盘启动优先级),打开后会看到当前系统的硬盘列表,控制光标移动到对应的硬盘上,只需要使用“+”、"-"即可调整硬盘的启动顺序(具体设置方法可参考该BIOS界面右侧的说明,可能有所不同),然后退出保存重启机子。该设置是一直保存在BIOS中的,下次启动仍然生效,除非硬件改变。 二、使用F12临时修改硬盘或其他设备的启动顺序 现在的主板包括本本一般都是支持临时启动顺序的调整的,大部分都是使用F12键进入的,具体在机子刚启动时候看一下屏幕的底下带有BootMenu字样的快捷键。 方法如下: 开机按下F12键进入BootMenu菜单,这里会列出一些常用的启动支持设备清单,比如USB、HDD、CDROM,包括其下属类型启动支持。要临时调整硬盘的启动顺序,只需要选中Hard Disk或HDD就可以看到当前系统硬盘列表,使用键盘PAGEUP、PAGEDOWN或+、-或上下键选中对应硬盘回车即可进入该硬盘启动。该设置是一次生效的,下次重启机子仍然采用BIOS的默认启动顺序。 三、使用EASYBCD修复启动菜单

首先假设您的双硬盘系统都是独立安装或相当于独立安装的,判断方法是,每块硬盘离开另外一块都是可以独立启动运行的,自行修改出来的兼容结果不算,除此之外,非独立的双系统硬盘都基本可以按照一块硬盘来处理,因为操作系统是相互关联的,也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进行双启菜单调整或设置。使用EASYBCD软件修复非常方便,具体可参考文章: Windows 7、Vista、XP双启利器EasyBCD v2.0下载及使用教程 补充学习手动解决方法: 如果双硬盘中带有Linux,使用GRUB、LILO作为多启菜单时,方法也不复杂只需手动修改 /boot/grub/menu.lst或/etc /lilo.conf,其他的比如XP对XP也很简单,只需要在主盘的boot.ini下增加multi(0)disk(0)rdisk(1)partition(1)\WINDOWS="MS WinXP" /fastdetect一句即可,但是对于Vista和Windows 7的硬盘未必会有效果,天缘把这些组合全部列出来,如下表: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安装图文教程

固态硬盘安装-笔记本和台式电脑分别如何安装SSD详细图文教程 现在都流行加装SSD,其实我们自己就可以简单的安装固态硬盘,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安装费,下面就图文并茂的介绍怎么安装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安装教程分为普通台式电脑的固态硬盘安装和笔记本电脑的固态硬盘安装,下面分别介绍普通2.5寸ssd和mSATA接口的ssd安装: 台式电脑固态硬盘安装教程: 台式机固态硬盘的安装方法和机械硬盘一样,也是分为供电口和数据口,如果是笔记本拓展可以放在光驱位上如果是机械硬盘替换可以直接接口对应替换,台式机相比较就更简单了,直接把原有的接口替换就好了,这里记住一般固态硬盘都支持SATA3以上接口,这样才能提高硬盘的实际性能。 1、在机箱内找出安装SSD的线材,首先是SSD的电源输入接口,这个是由电脑的电源引出的线材。P4字样并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标注这是电源提供的第四个此类接口。 形状是扁嘴形,如图1所示: 2、接着是SSD硬盘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SATA线,宽度比硬盘电源线要短很多,比较小同样是扁口, 如图2所示:

3、安装一块金士顿SSD,型号SSDNow V100128G,标称读写性能为250/220MB/S,如图3所示: 4、线材对准SSD尾部相应的接口,基本上很难搞错,因为接口都是专用的,弄错了是插不进去的,如图4所示:

5、将电源和数据线接驳在对应的SSD接口位置上后,安装就基本算完成了。如图5所示:

第二步: 1、放进机箱,把侧板盖上,就算完成了,最后我们要安装操作系统。 安装之前先开机根据屏幕提示按键盘上相应的键进入到BIOS界面,如图7所示: 2、选择图上这项,设备启动设定,如图8所示:

SATA硬盘BIOS设置图解

由于各家厂商主板的BIOS不尽相同,但是设置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在此我们以磐正的 9NPA+Ultra为例,相信读者都能够根据自己主板BIOS的实际情况参考本文解决问题。 开机,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设置页面,见下图: BIOS设置页面 BIOS设置页面 首先,我们进行硬盘的相关设置。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进入,这一项中包含有硬盘的相关设置选项,其中有SATA Mode、Secondary Master UDMA、Secondary Slave UDMA、SATA1/2、SATA3/4、RAID Enable等几个选项。 BIOS设置 BIOS设置 在每个选项中,均有Enabled和Disabled两个选项可供选择,这里我们只要将“SATA1/2”、“SATA3/4”设置为[Enabled],以激活SATA,其它的选项保持不变。 BIOS设置页面 另外,如果你的机器机只安装了一块硬盘,不需要组建RAID,那么你把“RAID Enable”选项设置为[Disabled],也就是关闭这项功能。反之,如果你需要组RAID模式,则需要设置成[Enabled],以便打开项功能。另外Delay For HDD(Secs)选项中提供了0,1两种模式供大家选择。 完成硬盘的设置后,我们还要对系统的启动顺利进行一下简单的设置。 按ESC键,退出硬盘设置项,选择Aduanced BIOS Features项进入基本的BIOS设置选项,在这一项中,我们可以看到First Boot Device、Second Boot Device、Third Boot Device三个设置项,每项中又包括Removable、Hard Disk、CDROM三个可选项,其中第一个为系统自动寻找可启动磁盘、第二、三项为硬盘启动和光驱启动。那么我们将First Boot Device设置为Hard Disk,系统便会默认将硬盘做为第一启动盘。 设置启动项 另外,在使用SATA硬盘时,如果你的机器中没有安装软驱,我们还要将软驱这一项给关闭。方法是首先选择Aduanced BIOS Features项进入基本的BIOS设置选项,选择BOOT UP Floppy Seek回车,选择[Disabled]即可。

双硬盘安装系统步骤20140507

步骤名称详细内容备注是否完成文件备份桌面、我的文档、聊天记录、浏览器收藏夹等 工具准备固态硬盘、光驱位硬盘托架、螺丝刀、拆机图示 软件准备1、用老毛桃刻录好的优盘 2、win7 32位ISO安装镜像(先解压),放在D盘,同时U盘上也拷一份 3、win7旗舰版序列号,安装系统的时候可能要输入(不输也能过) J783Y-JKQWR-677Q8-KCXTF-BHWGC C4M9W-WPRDG-QBB3F-VM9K8-KDQ9Y 2VCGQ-BRVJ4-2HGJ2-K36X9-J66JG 4、WIN7激活工具 5、驱动精灵万能网卡版(预防系统装好后不能联网的情况) 注:老毛桃PE系统中包含分区精灵、系统安装器,这两个软件不用准备 电脑断电关机、拔出电源线、取出电池 拆掉机械硬盘按照拆机图示,拆下机械硬盘 安装固态硬盘把固态硬盘安装在原硬盘位置不要太暴力 拆掉光驱按照拆机图示,拆下光驱 机械硬盘安装在托架上把机械硬盘装在托架上 托架安装到光驱位把托架安装在光驱位置可能不好装,多试 几次 插上优盘插上刻好的启动盘 开机装好电池,插上电源,开机 修改磁盘模式为AHCI开机第一屏按F1(迅速多按几次)进入BIOS设置 Config Seerial ATA (SATA) 如果本身是AHCI 就不用改了,Ctrl+Alt+Del重启

回车箭头下移AHCI 回车 F10保存并退出(重启) 从U盘启动开机第一屏按F12键(迅速多按几次),选择启动介质,选择General USB Flash Disk 进入PE系统移动光标,在老毛桃菜单中选择: 【03】运行老毛桃WIN8 PEx86 精简版(防蓝屏)如果这个PE里面不好弄,换其他菜单里面的PE再试试,本质上没区别 格式化固态硬盘并分区1、在桌面打开分区工具(Dsik Ginus) 2、在固态硬盘上单击右键(从硬盘品牌可以分辨),建立新分区 点击软件左上角,保存更改 在固态硬盘上单击右键,格式化当前分区(注意4K对齐:簇大小默认值4096)固态硬盘建一个分区就够了 格式化原C盘打开分区工具(Dsik Ginus),在原C盘上单击右键,格式化分区全部默认 在PE中 安装win7系统有三种安装方式 1、用PE桌面的Windows安装器,找到vim文件安装(推荐) 2、双击setup.exe直接安装 3、把三个文件夹拷到C盘,重启后进入安装 如果遇到“安装程序无法创建新的系统分区,也无法定位系统分区”问题: 1、从解压的目录中找到boot、sources这两个文件夹和bootmgr 文件,复制到C盘根目 录下。 2、在Win PE系统中运行cmd ,输入c:\boot\bootsect.exe /nt60 c: ,然后回车 3、关闭电脑,拔出优盘,开机进入安装 三种方式可以按 顺序尝试,第一种 不行则换第二种。 遇到其他问题先 搜索。 这一步结束系统 就安装完了 排除原硬盘启动开机第一屏按F1键进入BOIS设置 Startup Boot 原C盘格式化以后,这一步不做也没关系

2018-2019-系统盘盘符d盘更改回c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系统盘盘符d盘更改回c 篇一:PE系统显示的盘符跟系统显示的盘符不一样怎么处理 PE系统显示的盘符跟系统显示的盘符不一样 怎么处理 在一些在用U盘装系统时PE系统里,默认把U盘设置为D盘,其它盘依次排列,这是正常的现象。当然,也会有一些PE系统,盘符显示是正常的。这要看您所使用的PE系统,另外一些PE系统还有盘符整理工具,运行一下盘符整理工具 即可纠正一下盘符。 PE也是系统,用不同的盘,如光盘,U盘的PE来引导机器都是要占盘符的,同时 PE还会建立内存盘,且系统盘优先,这时您硬盘中都不是系统盘,则由PE系统进 行盘符分配,与您用硬盘引导到系统的盘符不一样,这是正常现象。一些PE系统会把安装有PE系统的U盘显示为C盘,同时U盘还会显示为一个X盘,也就是说U盘即显示为C盘,也显示为X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安装过双系统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如您安装XP系统在第一分区,WIN7系统在 第二分区。那么不管您是进入XP系统还是WIN7系统,当前系统盘都是显示的 是C盘,也是这个道理。而如果您安装WIN7在第二分区,那么安装在第一分区的XP则显示不出来盘符,这是因为没有给它分配有盘符,您要想在安装有 WIN7的第二分区中显示第一分区XP系统的盘符,那么您需要将第一分区的盘 符改一下才可以显示。 那么在PE系统里,盘符跟实现盘符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只有查看各个硬盘里的文件来判断哪个是什么盘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了,另外,也可以查看各个分区的大小来确定它到底是哪个盘,只有判断好了 我们才不会进行误操作。 盘符不对,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操作好对应的分区即可。大家在使用 U盘进行修复系统或者修复硬盘、硬盘分区等,要注意这些问题,以免因为误 操作而造成数据丢失了。 本文由U大师整理发布:/

【实战!图解双硬盘安装】-希捷7200转 SATA台式机硬盘论坛-ZOL中关村在线

【实战!图解双硬盘安装】-希捷7200转SATA台式机硬盘 论坛-ZOL中关村在线 实战!图解双硬盘安装 此帖对"希捷"的评论 实战双硬盘安装 一、确定连接方案 大家都知道,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

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笔者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 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EXIF版本:0210 设备制造 商:NIKON 摄影机型号:E995 光圈:f/4.3 快门:10/40 感光度ISO:227 拍照时 间:2004:06:27 00:06:16 [

双硬盘电脑装系统

目前除了一些定位高端的万元级超极本(以及神舟这样的硬货),市场上主流超极本都采用了32GB或更小容量SSD固态硬盘与大容量HDD机械硬盘组合的存储方案。 这问题就来了:如果您对预装操作系统以及捆绑软件不满意,或者遇上系统崩溃、拖慢等问题,怎么才能不破坏超极本极速开机、快速唤醒、快速响应的特性,对操作系统进行重装,甚至硬盘重新分区?本文给您答案。 方案一:硬盘调整至AHCI模式,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进SSD里面,HDD做从盘。但如果需要使用的软件很多,部分软件安装至HDD,那么启动这些软件的时候就无法做到快速响应,不推荐。 方案二:硬盘调整至AHCI模式,将操作系统直接安装进HDD里面,SSD做从盘。但HDD 速度不行,随机存取速度更烂的要命,不仅无法快速响应,连快速开机都做不到!不推荐。 方案三:使用Intel Rapid Storage T echnology(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简称IRST),达到快速开机、快速唤醒、快速响应的特性!推荐!

开启之后,记得检查一下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功能是否开启(或直接读取BIOS默认设置也行)。

准备工作很简单,系统安装U盘一张(超极本一般不带光驱,因此使用U盘安装),IRST 驱动文件(非单个EXE文件)拷贝到系统安装U盘里面。在此笔者使用的是Windows 7 Ultimate预览版(仅做演示使用,如长期使用,请购买正版操作系统)。

插上系统安装U盘(尽量使用USB2.0接口,部分IVB平台超极本可使用USB3.0接口),开机选择USB设备启动,进入操作系统安装流程。 到达硬盘分区选择步骤时,系统会提示您找不到磁盘驱动器,点击浏览按钮,读取咱们事先存在U盘里面的IRST驱动并安装。

双硬盘(SSD+HDD)双硬盘安装联想一键恢复

一,机械硬盘分区整理 机械硬盘分区2-3个主分区为宜,最后一个主分区删除成为未分配的空间(10余G)。 注:我的机器里SSD是HDD1,机械硬盘是HDD0,不同的机器可能不一样。操作之前要将最后一个主分区删除,成未分配的空间再进行下一步。 二,安装联想一键恢复7.0系统 联想一键恢复7.0版(SSD+HDD):OKR7.0_20100511_145200联想一键恢复7.0版(SSD+HDD)修复安装文件:okr(SSD+HDD).rar 将okr(SSD+HDD).rar解压得到的okr文件夹放置到任一分区,如D 盘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程序: d: cd okr setup 在下面的界面中点击“确定”,开始在末分区中安装一键恢复7.0启动模块

继续在cmd中输入 hdtool /view /hdd1 下图中“TypeID”下面有三个“yes”就说明模块已经安装成功了这样按novo键就可以正常启动一键恢复 用软碟通或解压软件操作OKR7.0_20100511_145200.iso 将OKR70\TPE下的所有文件提取到LENOVO_PART分区中

在cmd中输入 hdtool /hid /hdd1 绿色无损安装联想一键恢复7.0完成 四,进入联想一键恢复系统 关机状态下,按novo键启动计算机 开始安装语言包,“21”是简体中文 安装完成之后自动执行工厂首次备份 五,注意事项 上述安装是在SSD为HDD0、机械硬盘为HDD1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如果SSD为HDD1,而机械硬盘为HDD0,则需要更改联想一键恢复7.0版(SSD+HDD)修复安装文件:okr(SSD+HDD).rar 中的三个文件: 将CREATEHP文件里的seldis 1替换成sel dis 0 将FIXASD、SETUP1两个文件中的hdd1全部替换成hdd0 桌面安装OnekeyRecovery,配合一键恢复7.0使用更完美。

最新整理电脑怎么设置双硬盘的主从关系

电脑怎么设置双硬盘的主从关系 有网友自从加了新硬盘后,电脑老是出现卡顿、死机的问题,这该如何是好。其实导致该问题主要是双硬盘主从没有设置好,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冲突等,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双硬盘设置主从的方法。 一、区分硬盘类型 1、在阅读本文之前,首先大家要学会区分硬盘。家庭使用的硬盘一般分为两类:I D E、S A T A。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接口不同,使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明显不同。 2、老电脑一般使用的是I D E硬盘,使用的数据线是串口式的。 3、新电脑一般使用的是S A T A硬盘,使用的数据线和I D E硬盘明显不同,所以通过数据线可以很方便地区分。 二、硬盘主从设置方法 I D E硬盘通过跳线区分主从 具体的设置方法,不同厂家生产的硬盘略有不同,具体的请查看硬盘上的说明。 S A T A硬盘主从设置不需要设置跳线,主要是通过电

脑主板上的数据线接口决定的。请认真查看每一个接口的说明文字,S A T A1的接口连接主硬盘就可以,从盘和光驱插入其他接口就可以。 补充:硬盘常见故障: 一、系统不认硬盘 二、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三、系统无法启动。 系统无法启动基于以下四种原因: 1.主引导程序损坏 2.分区表损坏 3.分区有效位错误 4.D O S引导文件损坏 正确使用方法: 一、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二、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三、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 开机时硬盘无法自举,系统不认硬盘 相关阅读:固态硬盘保养技巧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对付机械硬盘变慢的一个好方法,但对

于固态硬盘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折磨。 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有限制,碎片整理会大大减少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其实,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磁盘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没必要。W i n d o w s的磁盘整理功能是机械硬盘时代的产物,并不适用于S S D。 除此之外,使用固态硬盘最好禁用w i n7的预读 (S u p e r f e t c h)和快速搜索(W i n d o w s S e a r c h)功能。这两个功能的实用意义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盘读写频率。 二、小分区少分区 还是由于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在固态硬盘上彻底删除文件,是将无效数据所在的整个区域摧毁,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区域内有效数据集中起来,转移到空闲的位置,然后把问题区域整个清除。 这一机制意味着,分区时不要把S S D的容量都分满。例如一块128G的固态硬盘,厂商一般会标称120G,预留了一部分空间。但如果在分区的时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间,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会更好。这些保留空间会被自动用于固态硬盘内部的优化操作,如磨损平衡、垃圾回收和坏块映射。这种做法被称之为小分区。

双硬盘安装(图解)教程

双硬盘安装(图解) 教程 一、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图1

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图2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 图3

盘符命令大全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help 有关某个命令的详细信息,请键入 HELP 命令名 ASSOC 显示或修改文件扩展名关联。 AT 计划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命令和程序。 ATTRIB 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 BREAK 设置或清除扩展式 CTRL+C 检查。 CACLS 显示或修改文件的访问控制列表(ACLs)。 CALL 从另一个批处理程序调用这一个。 CD 显示当前目录的名称或将其更改。 CHCP 显示或设置活动代码页数。 CHDIR 显示当前目录的名称或将其更改。 CHKDSK 检查磁盘并显示状态报告。 CHKNTFS 显示或修改启动时间磁盘检查。 CLS 清除屏幕。 CMD 打开另一个 Windows 命令解释程序窗口。COLOR 设置默认控制台前景和背景颜色。 COMP 比较两个或两套文件的内容。 COMPACT 显示或更改 NTFS 分区上文件的压缩。CONVERT 将 FAT 卷转换成 NTFS。您不能转换 当前驱动器。 COPY 将至少一个文件复制到另一个位置。 DATE 显示或设置日期。 DEL 删除至少一个文件。 DIR 显示一个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DISKCOMP 比较两个软盘的内容。 DISKCOPY 将一个软盘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软盘。DOSKEY 编辑命令行、调用 Windows 命令并创建宏。ECHO 显示消息,或将命令回显打开或关上。ENDLOCAL 结束批文件中环境更改的本地化。 ERASE 删除至少一个文件。 EXIT 退出 CMD.EXE 程序(命令解释程序)。 FC 比较两个或两套文件,并显示 不同处。 FIND 在文件中搜索文字字符串。 FINDSTR 在文件中搜索字符串。 FOR 为一套文件中的每个文件运行一个指定的命令。FORMAT 格式化磁盘,以便跟 Windows 使用。 FTYPE 显示或修改用于文件扩展名关联的文件类型。GOTO 将 Windows 命令解释程序指向批处理程序 中某个标明的行。 GRAFTABL 启用 Windows 来以图像模式显示 扩展字符集。 HELP 提供 Windows 命令的帮助信息。 IF 执行批处理程序中的条件性处理。

IDE双硬盘安装图解

IDE双硬盘安装图解-帅哥网络 2010-08-12 12:38 一、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 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 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

双硬盘组合与光驱的安装方法

双硬盘组合与光驱的安装方法 有关双硬盘组合与光驱的安装方法 双PATA硬盘的安装 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使用PATA(并行ATA)接口的硬盘。这类硬盘外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扁平的IDE数据线来进行数据传输。那 么如果有两块PATA硬盘,该如何安装呢? 1.规划IDE设备的主从关系 一般主板都提供了两个IDE接口,可以接四个IDE设备。但除了硬盘外,用户一般还有1个或2个光驱。因此,要想获得更好的性能,就要规划好这3个或4个设备的安装位置。 (1)双PATA硬盘+1个光驱 建议将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盘设置为主盘,接在IDE1接口的数 据线上;将另外一个硬盘设置为主盘,光驱设置为从盘,两者一起 接在IDE2接口的数据线上。 小提示:系统启动时搜索启动盘的顺序是先IDE1,后IDE2。将 高速硬盘设置成主盘接在IDE1上作为系统盘,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2)双PATA硬盘+双光驱 与上面的连接方式相似,建议在IDE1上除了接那个高速硬盘作 为主盘外,再接一个光驱(从盘)。同时IDE2上也是一个硬盘加一个 光驱。 2.设置硬盘及光驱的跳线 从上面的主从关系规划可以看出,不论是双PATA硬盘加一个光驱,还是双PATA硬盘加两个光驱,硬盘都是“主盘”,光驱都是 “从盘”。因此,必须将硬盘及光驱的跳线按此要求进行设置。在IDE设备的跳线设置中,一般用“Master”表示“主盘”,“Slave”

表示“从盘”。硬盘出厂时一般默认就是“主盘”,而光驱出厂时 的跳线一般默认是“从盘”。在安装硬盘与光驱时,要仔细查看该 设备的主/从盘的跳线设置。 3.安装PATA硬盘 设置好跳线之后,就可以按照上面规划的安装位置,将硬盘、光驱一一装入机箱中,然后连接好设备的数据线与电源线。注意,在 使用数据线的时候必须注意——数据线上的三个端口是有定义的, 不能随便连接设备。中间的那个端口是“Slave”,是用来连接从盘的;离“Slave”端口最近的那个是“Master”,是用来连接主盘的;离“Slave”最远的那个是“System”,它是插在主板的IDE接口上的。 4.BIOS设置与硬件检测 硬盘安装好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BIOS查看硬盘是否工作正常了:启动电脑,进入BIOS中的“StandardCMOSSetup”(标准CMOS 设定)。将硬盘的“Type(类型)”和“Mode(模式)”设为“Auto”, 让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通过主菜单中的“IDEHDDAutoDetection”选项来自动检测硬盘。如今的主板都具备 自动检测功能,只要没有物理故障,一般都能检测出来,此时就可 以看到BIOS中4个IDE端口上的设备了。 小提示:如果电脑检测不到硬盘,或者检测硬盘时死机,请考虑以下几种情况:硬盘跳线错误;数据线连接错误;没插电源线;主 板BIOS不支持大硬盘;前面几种情况比较容易解决,至于BIOS不 支持大硬盘,可以采用升级BIOS的方法解决。当然,也可以通过第 三方软件来跳过主板BIOS限制,各硬盘生产商都免费提供这种软件,大家可以到官方网站上下载。 “1个PATA+1个SATA”双硬盘安装 SATA(串行ATA)是硬盘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今市场上SATA硬盘 及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也越来越多。SATA硬盘在外观上最大的变 化就是采用了非常窄小的“L”形数据线接口及扁平的电源线接口. 支持SATA硬盘的主板一般都会提供2个或4个SATA接口。

连接多个硬盘方法

多个IDE硬盘连接的跳线和电缆连接现在一般的电脑都是两个IDE设备:一个硬盘和一个光学存储设备,基本上没有冲突和跳线的问题。但是如果想增加第二个硬盘或光驱的时候就会遇到连接电缆和设备跳线的问题。本文简单的解释一下如何连接多个IDE设备,并给出一些示意图,方便大家参考。 1. 名词解释:硬盘和光学设备一般都有如下3个跳线设置。 Master (MA): 主 Slave (SL): 从 Cable Select (CS): 电缆自动选择 2. 普通硬盘/光驱电缆: 一条电缆有3个口,远端的口是接主板的。离得比较近的两个口是接硬盘/光驱的。主板一般有2个电缆接口,但也有4个的。一个电缆上可以接两个设备,必须一主一从。 3. 主从强制跳线设置(建议采用): 硬盘光驱上都跳线帽,用来做主从设置。 光驱一般有3个跳线位置,用如下标示: MA = Master = 主

SL = Slave = 从 CS = Cable Select = 通过电缆选择(见4) 硬盘一般在标签上清楚地说明了如何跳线。 Single = 单独占用一个电缆。 Master = 主,但还另外接一个从设备在同一条电缆上。很多硬盘都把Single和MA做成一个跳线设置,有些硬盘则是两个分别的。 Slave = 从 Cable Select = 通过电缆选择(见4) 下面三幅图是一个西部数据40G的硬盘的跳线设置图和接口的例子。这个硬盘没有Cable Select这个选项,所以必须使用强制跳线。注意:附图的说明只是针对这一个硬盘的,仅仅是作为参考示意。每个硬盘的跳线设置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严格参照每个硬盘标签上的单独说明操作。

win7怎么修改盘符,让混乱的盘符有序排列

怎么修改盘符让混乱的盘符有序排列 在我们对电脑的不同操作中有时会造成盘符的混乱,如:在我们升级完电脑后,在转换完分区格式后,在安装完多块硬盘后……,都有可能出现盘符混乱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使盘符有序的排列呢?修改盘符?还是……? 什么是盘符: 盘符是Windows系统对磁盘储存设备独特的标识符,对于LINUX、UNIX系统来说则没有盘符的概念,但是目录和路径的概念是相同的。一般盘符使用A~Z这26个英文字母加上冒号“:”来标识。由于早期历史的原因,个人电脑一般都装有两个软盘驱动,所以“A:”和“B:”这两个盘符用来表示软驱,而硬盘设备就是从C:开始一直到Z结束。 修改盘符: 修改盘符有两种方法。其一为通过系统内置工具修改盘符,其一为通过第三方软件修改盘符(如软件分区助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你轻松修改盘符,让你磁盘分区标识按照你的意思排列。 系统工具修改: 用系统工具修改盘符可以通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然后选择管理选项,在计算机管理窗口选择磁盘管理就可以看到电脑上磁盘的情况。右键单击想要更改盘符的磁盘分区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在弹出的更改窗口点击更改按钮然后

选择盘符。注意:盘符选择里面是不会出现已经存在的盘符。(如:电脑上有CDEF这4个盘,想要把D盘变为F盘,我们就需要先把F盘的盘符变为G:或者G:以后的盘符,然后再把D盘的盘符变为F:。) Windows系统工具修改盘符 分区助手修改: 用软件分区助手更改盘符需要先打开分区助手,然后右键单击想要改变的分区移动鼠标到高级操作选项,将会出现高级操作的下一级选项,选择其中的改变盘符(即:右键单击分区→高级操作→改变盘符)。在弹出的改变盘符窗口选择想要的盘符然后点击确定。你调整完盘符后点击左上方的提交按钮执行操作。(如:电脑上有CDEF4个盘,现在要把D盘变为E盘,而E盘变为D盘,这时可以先把D盘的盘符变为F:以后的盘符,然后把E盘的盘符变为D:,再把以前的D盘变为E盘,再点击左上方的提交按钮执行操作。)

Ghost硬盘对拷图解教程(双硬盘克隆)

https://www.sodocs.net/doc/c63343018.html,/shadouyou/blog/item/3fc626fa039971819f51467a.html Ghost硬盘对拷图解教程(双硬盘克隆) 2009年03月04日星期三上午 08:51 Ghost硬盘对拷图解教程(双硬盘克隆) 硬盘对拷,顾名思义:就是把一块硬盘上原有的数据拷贝到另一块硬盘上,从而实现目标硬盘跟源硬盘拥有相同等的数据,同时也省去了一些麻烦琐碎的小事.比较适用于网吧或学校机房. 简单的说,就是当局域网内的客户机出现了故障或中了病毒,无法彻底清除排除状态下,就可以利用硬盘对拷来恢复客户机的数据.一般,网吧和学校机房的客户机系统、分区大多数都是一样的,所以采用此方法来恢复数据是最省事的,不用再自己动手去安装一些软件或者分区之类的.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关于硬盘对拷的图解教程,现在就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刚新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多硬盘任务,将本地硬盘1克隆到本地硬盘2。选择Lolcal-Disk-To Disk,本地-磁盘-到磁盘,如下图 2、Selct local source drive by clicking on the drive number,选择源磁盘,选第一项然后点OK,如下图 3、Select local destination drive by clicking on the drive number,选择目标磁盘,选第二项然后点OK

4、Destination Drive Details,显示目标磁盘的详细资料,如果两个硬盘大小一样,看看就好了,别忘了点OK,如果不一样,比如一个160G,一个250G,在这里可以对他们的大小进行调整 5、Qusetion 1831)Proceed with disk clone?Destination drive will be overitten 问题:要进行克隆?那么目标磁盘将被覆盖!点Y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