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X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X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X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X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X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方案

时间:2015-04-08 23:05来源:未知作者:箫声点击:156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XX〕48号)《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XX〕91号)和《教育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县域经济情况。XX县地处XX南部、怒江东岸,辖13个乡镇、135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XX年末,全县总人口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9万人,占总人口的87.5%;有26个少数民族,共2.7万人,其中布朗族0.94万人。全县国土面积XX

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95.5%,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4亿元,财政总收入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亿元,财政总支出18.44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523元。

(二)教育事业现状。XX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3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5所,中心学校13所(完小、校点127个,幼儿园34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示范小学1所,县幼儿园1所;在校生53950人,其中:高中89个班4495人、职业高中3715人、初中264个班14173人、小学859个班24630人,幼儿园(含学前班)242个班6937人;在职教职工3273人,其中:专任教师3114人(其中:高中285人、初中983人、学1569人、幼儿园(班)157人),教师进修学校28人、职业中学92人;校舍占地面积1233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955平方米,中小学危房面积128573平方米。

(三)XX年以来布局调整情况。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共撤并学校99所,其中:初级中学3所、小学19所、教学点(含一师一校)77所。

(四)存在困难。一是学生出行安全隐患较大。随着农村道路通行条件的不断改善,车流量不断增加,给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通行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二是学校缺乏勤工俭学基地。全县小学勤工俭学基地较少,仅有442亩,XX年生均勤工俭学年收入仅8.29元。三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学校撤并后,不少学校宿舍、餐厅、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四是师资队伍及后勤人员不足。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照顾学生生活,随着撤并力度的加大,后勤人员管理压力较

大,需要增加教师及后勤人员。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农转城政策、学龄人口变化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需求。通过制定专项规划,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服务管理,使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规模适当、效益显著、管理到位、并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规划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确保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

(二)坚持规范程序、先建后撤的原则。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公示、听证、报批等程序。结合学龄人口居住分布,加强趋势预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三)坚持统筹兼顾、提高质量的原则。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

(四)坚持立足现实、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方面,既要使学校布局相对集中,又要方便学生就学。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未来发展,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变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律与趋势等要素进行前瞻分析,适度超前计划。

(五)坚持结合实际、科学选址的原则。学校选址要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周边燃气安装调压设施,物流和货物集散区域、矿山开采区、加油站等危险点源。新建、改扩建的学校校舍建设工程,要按照高于当地其他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在学校撤并和教学生活设施改造完善过程中,要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禁止施工和日常教学、生活在同一区域和同一时段进行。

四、效益分析

(一)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组合。一是可以优化学校结构,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教育事业新发展;

二是能够优化教师配置,整合师资力量,进一步减少师资浪费,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能够优化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教育投入,避免学校建成后因学生人数减少而出现资源闲置,便于集中项目资金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

(二)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我县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点多面广,办学分散,整体办学效益不高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校点布局调整,撤并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学校,实行集中办学,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足的矛盾可得到有效化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危房面积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基础设施简陋、陈旧,有限的财力无法做到“校校兼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改善。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被撤并学校的危房无需改造,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用于保留学校校舍的集中建设,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步伐,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校点减少,今后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对集中,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总体上看,我县教育基础依然薄弱,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县属学校、坝区学校与山区、半山区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完小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差距较大。山区、半山区学校、边远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好教师留不住,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学生不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学校差距,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五)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学校布点分散,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影响越来越明显。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各级政府可以更加科学地统筹教育发展,规范各类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可以更好地开展乡镇、学校、教师之间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教学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水平,实现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调整学校布局,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通过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撤并村小学、教学点及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扩大县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规模,可让更多的山区、半山区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新农村建设人才,不断提高全县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学校布局调整将会减少贫困地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人口承载,县城人口比例增大,

将有力地促进城镇化发展,适应县城快速发展约需要。

五、主要任务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步骤,从XX年开始到XX年,用3年时间,办好15所中学(3所完全中学、12所初级中学),撤并3所初级中学,办好小学105所,规划新建1所水长工业园区小学、1所XX县第二完全小学,搬迁新建2所小学,撤并22所小学。实现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文化卫生设施等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努力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均衡发展、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目前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现状,认真测算今后两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情况,合理使用学校现有土地资源,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甸阳镇。保留中学2所(XX县第一完全中学和XX县大楼中学),保留小学11所(示范小学、中心学校、英村小学、沙坝小学、人民小学、大寨小学、同邑小学、蒋家小学、菖蒲塘小学、柳水小学、五福小学),新建小学1所(XX县第二完全小学)。计划将团树小学并入中心学校。

(二)太平镇。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太平中学),保留小学15所(中心学校、田头小学、兴华小学、东蚌小学、青龙山小学、莽林小学、蒋家小学、地里小学、西山头小学、椅子山小学、等子小学、长安小学、大坪子小学、乌木小学、王家田小学)。计划将中寨小学并入到中心学校,将等子中学并入太平中学。

(三)水长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水长中学),保留小学4所(中心学校、永保小学、小官市小学、九条沟小学),规划新建1所园区小学。计划将中心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并入园区小学、一部分学生并入水长小学,将连环小学并入水长小学,将水长小学更名为水长乡中心学校。

(四)由旺镇。保留中学1所(XX县第二完全中学),保留小学8所(中心学校、华兴小学、银川小学、常村小学、源珠小学、躲安小学、岚峰小学、大秧田小学)。计划将大庄小学、永福小学、坡脚小学、大塘小学并入中心学校(选址迁建),将中村小学并入华兴小学,将王家小学并入躲安小学,将木兰小学并入源珠小学,洋邑坪小学按照家长意愿分别并入躲安小学和太平镇的莽林小学,将银川中学并入XX县第二完全中学。

(五)老麦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老麦中学,力争在XX年3月搬至新校区上课),保留小学7所(中心学校、黄家小学、杨柳小学、老麦小学、搬旧小学、清河小学、大寨小学)。计划将岩林小学并入中心学校,将思索小学并入清河小学。

(六)仁和镇。保留初级中学2所(XX县仁和中学、XX县保场中学),保留小学

16所(中心学校、三星小学、热水塘小学、五楼明德小学、张家小学、苏家小学、大明邑小学、羊毛小学、保场小学、土官小学、明兴小学、茨菇小学、交邑小学、丛杆小学、金鸭塘小学、和平小学)。计划将勒平小学、波罗小学、复兴小学并入五楼明德小学,将中和小学并入中心学校,将查邑小学分别并入五楼明德小学和张家小学。

(七)志田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志田中学),保留小学5所(中心学校、莽王小学、洼寨小学、石头寨小学、希望小学)。

(八)木老元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木老中学),保留小学4所(中心学校、大地小学、龙潭小学、哈寨小学)。

(九)姚关镇。保留中学1所(XX县第三完全中学),保留小学10所(中心学校、山邑小学、蒜园小学、白云小学、摆马小学、河尾小学、大岭岗小学、瓦窑小学、改合小学、雷打树小学)。计划将双龙小学、大乌邑小学并入中心学校,将蒜园中学并入XX 县第三完全中学,将中心学校进行搬迁新建。

(十)摆榔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摆榔民族中学),保留小学4所(中心学校、鸡茨小学、大中小学、尖山小学)。计划将大蒿小学并入中心学校。

(十一)万兴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万兴中学),保留小学6所(中心学校、中山小学、写寨小学、东安小学、大水小学、半坡寨小学)。

(十二)酒房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酒房中学),保留小学9所(中心学校、摆田小学、梅子箐小学、小寨小学、里强小学、垭口小学、沙子小学、泻寨小学、新寨小学)。

(十三)旧城乡。保留初级中学1所(XX县旧城中学),保留小学6所(中心学校、大山小学、芭蕉林小学、里嘎小学、大田坝小学、新街小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明确相关部门的任务职责,强化宣传协调、督促检查等重点工作,确保规划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支持力度;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要先建后撤,要保证并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用房,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合理安排,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三)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核定用地位置和界限,严格加以控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侵占或挪作他用。把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严格执行

国家有关建设标准,依法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管理制、法人责任制和工程建设合同制、工程质量监督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制等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四)积极探索,健康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后,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切实满足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XX县优秀教育人才引进方案,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积极培养一批名师、骨干教师,充实到薄弱学校,尽快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长和中层副职以上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加快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形成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文化。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学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改善我学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在开展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索罗乡学区共计七所完全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和三所幼儿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有56个教学班,中小学学生总计1700人。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本科26人,大专5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66.9%。历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共计3人. 二、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学区以推进“两基"攻坚、职教攻坚、危房改造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教育观念陈旧、办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散办学、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顺利完成。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促进和谐陆川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点布局调整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坚持“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普及”、“坚持标准,确保达标”和“四个集中”(高中向区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镇集中,教学点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篇一: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需求和现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对xxxx州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集中办学工作的了解,今年8月份以来,我们对xxxx州古丈、泸溪、凤凰、吉首4个县市(以下简称xxxx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及集中办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基本情况 ㈠布局现状 xxxx市共有638所中小学,其中:城区共有完全小学16所,独立初中8所,普通高中7所。xxxx市共有乡镇67个,有九年一贯制32所,独立初中36所,中心完小44所,教学延伸点423个。如:古丈县。全县共有64所中小学,其中:城区有完全小学3所,独立初中2所,普通高中1所。农村

12个乡镇有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独立初中2所,中心完小7所,教学延伸点42个。 ㈡办学情况 xxxx市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371个、在校学生24584 人。城区中学共有教学班330个、在校学生20938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1580个、在校学生44104人。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有教学班203个、在校人数8081人。完中初中部有教学班263个,学生13675人。如:凤凰县。全县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141个、在校学生 7218人。城区中学共有教学班118个、在校学生6673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703个、在校学生20813人。初中共有教学班188个、在校学生9900人。其中,独立初中学校有教学班170个、在校人数9360人;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有教学班71个、在校人数3752人。 二、xxxx山区中小学布局存在的突出问题 ㈠办学点分布过散过小 xxxx州属于武陵山脉贫困山区,具有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小且分散。xxxx市共有423个农村教学点,只有166个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在20人以上,其他教学点均在20人以下。农村除33所九年一贯制中学外,其他初中学生均在800人以下。如:吉首市,49个农村教学点,只有7个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在20人以

学校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

学校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 在未来5—10年内,我校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我校将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以“人格建设”为内核,以传统文化熏陶为基础,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媒介,以“做高尚人、做善学者、做健康生” 为宗旨,争创怀化市先进学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创儒雅校园、建博雅队伍、育诚雅学生”为宗旨,树立现代教育观、新型教师观、21世纪学生观,深入实践邓小平同志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创办高境界、高效益的特色学校, 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基。 二、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2005—20010)

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宗旨,以“做高尚人、做善学者、做健康生”为校训,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奋斗,逐步形成“办学效果诚信有度、办学态度诚心有信”的办学特征,建设一支“真挚执著、为人师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师队伍,使大多数教师成为“雅思雅量、雅言雅行、人格高尚、素养专业”的儒雅教师。力争到20010年,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湖南省合格化学校水平。学校管理不断规范,教育质量名列溆浦县农村中学前列,初步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积极争创县级示范性寄宿学校。 2、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20010——2015) 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奋斗,争取以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理念,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把学校建成全市一流的有自己 特色的示范性初级中学。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善学、尚善的“双健”人才。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切实将素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方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教育和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高素质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 各居委会、学校,镇直机关企事业相关单位: 为合理调整学校校点布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制定。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城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居委会、194个居民小组,现有总人口108582人。目前,现有公立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26所;完小14所;完中一所(镇二中)、初级中学一所(镇一中)。幼儿园入园数5709人,入园率80%;小学有2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591人;初中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27人。小学教职工总数564人,中学教职工总数180人;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56492平方米,初中校舍18048平方米;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省级示范小学3所,省级示范初中2所,省级文明学校4所,市级3所,县级8所。 二、学校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普九以来,我镇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校舍改造,经过各居委会和学校的不懈努力,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但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变化

趋势、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历史形成的中小学布局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城镇小学办学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文化小学、盘江、××三校,学生已达9000多人,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较小,大班数额增多现象严重,原因是城市住房的发展,带动进城务工及子女就学的方便,因而从农村到城市入学的学生逐年递增。从近六年测算,平均每年净增300多人,学生人数的增多严重制约着我镇城区小学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目标和任务 (一)XX年秋季新建环城小学开始招生,计划招一年级新生360人,三年后办学规模达到XX人。 (二)完善镇一中、镇二中基础设施建设。 1.镇一中新建教学楼3531平方米,学生宿舍2745平方米,学生食堂1689平方米。 2.镇二中新建综合楼860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33300平方米,学生食堂XX平方米,学生宿舍4000平方米。 (三)规划新建学校。 1.计划XX年新建一所规模达2400人的中学。 2.计划2019年新建一所规模达2400人的小学。 (四)第二批学校危房改造安排。 1.茶花小学排除D级危房(教学用房)1260平方米,拟建一幢1070平方米的教学楼。

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会议精神,主动适应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为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村小将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一、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和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几年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调整结构、资源重组、盘活资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撤并一些村小,适当扩大办学规模,打破村村办学的“小而全”办学模式。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数不足15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小学。可设网点小学;距离中心小学较远的村,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网点小学;方便学生就学。 二、学校布局现状 (一)总体情况:我镇中小学布局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小学校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布局结构基本合理;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未来几年,我镇经济社会将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人口结构和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因此,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势在必行。 (二)教育资源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部分学校教育资源布局已不适应需要,流动人口逐年增多,学生逐年减少,每个年级学生都在8人以下,全校学生也只有二三十人,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孟常小学,长发小学,双福小学德信小学、东北小学。 2.一些学校缺乏再发展的空间,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扩展。 三、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1.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解决学校布局与城镇建设和城镇整体功能不协调的问题。 2.通过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示范校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四、布局调整方案 (一)农村小学调整方案 1. 原则:循序渐进、自然过渡,留足发展空间。 2.工作目标:原则上保留现有中学、完全小学。 3.布局调整重点:将年在校生低于40人的村小学学校逐步取消;重点规划孟常、长发、东北、太河、德信、双福等学校。 (二)村校调整规划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2016—2020)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增至1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2平方米。通过改薄项目,新建单体三层教学楼一栋,食堂一座及食堂设施一套,班班通6套,配备单人课桌椅291套,音体美及实验器材各一套,大大改善了我校硬件设施,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学校现有学生290人,其中女143人。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15人。近年来,每位教师参加国培两次以上,且全部合格,获得优秀学员5人次,参加省级培训5人次,县级培训每人至少4次以上。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7篇,国家级指导奖5项,国家级课题一篇,市级优质课一次,县级优秀案例7篇,县级优质课6次。县级优秀学生5人次,县级优秀班集体3个。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不断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立德、立言、立行,成人、成才、成功”,从而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合作、会生活、会创造、有特长”的人。我们将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学校的信念是:让每一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育品牌的韵味,让每一个家长享受子女成功的喜悦! 学校将以“安全、文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

学潜力,保证以“和谐、人文、民主、规范、务实”的学校管理,为师生实现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以“赏、真、愉、乐”的教育理念,为师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和谐、人文、书香”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 (1)学校学、班额设置,达到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2)生均占地面积为4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8.7平方米,花草树木等绿化面积6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各为2平方米。 (3)体育场地为320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地为5.4平方米,有100米直道田径场1个,200米环形跑道1个,有标准硬化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沙坑1个,有单双杠等体育活动场地。 (4)学校建有一个标准的微机室。 (5)我校专任教师为19人,小学高级教师占51%,教师平均年龄为34.4岁,大专学历达标率为90%。 3、教育教学情况: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向。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本,优化育人氛围;减轻负担,提高教育质量;适应需要,提高教师素质;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德育为本,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的抗挫折精神和创新精神;减轻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努力方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用需要,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环境育人,就是要加强环境的改善,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 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县、教育为本和富民强县、教育先行的治县方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使教育适合城镇化的趋势,办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质量为宗旨,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目标,科学合理地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 社会城镇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提高质量原则。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处理好提高教 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 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学校大班额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村小和教 学点教学质量,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 求。 就近入学、科学合理原则。农村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每个乡(镇)都设置初中;保留和恢复必要的教学点。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分步实施、先建后撤原则。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要严格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规定履行论证、听证、公示、报批等程序。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统筹考 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寄宿生学生设施等条件保障,保证平稳过渡。要结合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加强趋势预测,合理确定建设项目,合理安排建设资金,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学校,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的保障措施。 坚持标准、内涵发展的原则。布局调整的学校规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平均班额、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学校建设标准。新建的学校在师资设备、办学力量上都要配套跟进,使新建的学校成为内涵发展的特色学校。 三、发展目标 一)小学。现有小学128所,其中城区四所(桃花江小学、桃花路小学、桂花园小学、近桃小学),农村完小100所,教学点24个。 规划到201X年: 1.城区。新建城南学校小学部,计划招生小学30个班1350人,其他四所完小,提质扩容,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 农村。撤并桃花江镇肖家山小学、桃花江镇莲花小学、大栗港镇铁锚村教学点和金牛村教学点,恢复重建学校1所: 大栗港镇黄龙嘴教学点。 届时全县共有小学125所。其中城区4所,教学点22所,农村完小99所(寄宿制小学18所)。 二)初中。现有初中学校44所(包括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寄宿制学校为42所,城区现有4所初中(桃花江镇一中、桃花江镇二中、桃花江实验中学、玉潭实验学校),农村有40所。 规划到201X年:

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一些思考

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一些思考 句容市下蜀中心小学孙建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农村小学的入学人数已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村村有小学的学校布局越来越显露出种种弊端——教师难配备,课程难开全,教育难管理,质量难保证,严重影响着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本着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宗旨,各地坚持把布局调整与巩固危房改造成果相结合,与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做大做强做优中心校,引导周围农村学生向中心城镇聚集,为撤并村完小奠定了坚实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心小学在集镇、定点学校在中心村的新格局。从调整的实际来看,现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为兼并式,即将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向另一所社会声誉和教学质量都比较高的学校合并,以实现以强扶弱,共同发展的目的;一种为分离式,即将一所相对落后的学校或规模小的学校分离到相对就近的几所学校;一种为联合式,即将几所较为落后的学校同时兼并,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建设。 学校布局调整从被调整的学校角度来看,主要包含有人、财、物、事及社会关系等教育资源的合理转移。转移工作的科学合理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学校布局调整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与优化。如果处理不当,疏于管理,就会出现一些与调整初衷不相符的因素:

(1)教师群体出现流失与不和谐。一方面一些条件较好又有社会关系的教师借机调出教育战线,致使师资流失;或者是乡镇的一部分骨干教师也找各种关系进了城,致使乡镇的教师结构老化,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学校受到调整,教师群体会产生失落感,归属他校后,如果思想和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个失落群体为了保障自我利益不受侵害,会自发形成小团体,搞帮派结对,这些必将影响工作的顺利发展。 (2)教学设施严重流失。其一是在调整前期,一些管理人员抱着日后好做人的思想,做起了好好先生,管理也随之松散,使得一些教学设施被蚕食鲸吞,可用于家庭的教学设施被一些不自觉的教师“借”回了家,成为私有财产,导致一部分老百姓也顺手牵羊把一些校产带回家;其二是在调整时由于教职工思想的松懈,安全保卫工作不到位,让一些梁上君子有了可乘之机,使教学设施遭到盗窃和破坏。 (3)学校资金被私分、乱用。有些学校管理者为了平息调整引发的思想动荡,平衡失落感,再加之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不到位,于是,出现调整时以各种名义把来之不易的学校资金分光、用光,导致学校资金流失。 (4)校舍闲置、破损。调整后,由于机构不复存在,学校剩余财产也就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时间久了,校舍就由闲置变得破损,甚至坍塌,固定的教育资源无形浪费。 学校布局调整是时代赋予的重任,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调整过程中,如果不加强教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原则和调整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原则和调整方案 大学校园内的商业活动是学校师生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应在校园建设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为恢复我校校园本应有的和谐、美丽、宜人面貌,发挥校园环境育人作用,改变目前混乱的现状,特制定我校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原则和调整方案。 一、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必要性 我校商业网点大部分缺乏统一管理,管理主体多、布局随意、结构混乱、品质低下、参差不齐,呈现出“自由市场”的现状,致使环境“脏乱差”,有碍观瞻,引起师生极度不满,上级部门在相关检查中多次提出整改要求。这些商业网点经营活动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设立导向和动机严重错位。 学校大部分商业网点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建立起来的。学校部分单位利用管理和使用的资源,为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或改变其使用功能,或“见缝插针”地乱搭乱建,开展商业活动,导致学校商业氛围过重。 2、安全隐患巨大。 改变公房用途开展经营活动,其实际用途与房屋原设计功能不相适应,这种差异导致建筑物及经营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乱搭乱建开展经营活动,其建筑物功能设计不合理,搭建的建筑物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 3、法律、经济风险不可控。 由于我校校园商业活动在早期缺乏统一监管、各自为政,导致校园经营行为极度不规范,引发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有:有些单位利用手中资源擅自与经营户签署经营协议,容易给学校带来法律纠纷和经济纠纷,并且价格形成机制随意,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有些单位和个人不及时将经营收入上缴学校财务,容易形成小金库或中饱私囊,造成学校收入流失。 为此,经党委常委会审定,学校颁布了《西南交通大学公有房产经营行为管理办法》和《西南交通大学专用设施场所有偿服务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按照《办法》的要求,进行了学校经营情况清查,从全面自查、复查结果看,商业活动管理混乱、合同协议签署失据、布局不合理、经营项目多而杂乱等现象十分突出,重新定位、规划、治理迫在眉睫。全校上下应从育人的高度,为学校的形象负责、为学校的发展负责,对校园环境治乱中商业行为规范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原则 成都两校区划分为教学(科研)及办公区、图书馆区、运动场馆区、学生宿舍区、教师公寓区、学生生活服务区、教职工生活服务区等区域,商业网点应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进行分区布局,并坚持以下原则: 1、生活配套导向的原则:我校商业网点应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以配套需求为导向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从方便广大师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合理规划,严格禁止单纯经济利益驱动的经营行为和场地使用。 2、符合建筑规划的原则:商业网点的设置要与学校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布局及其使用功能相协调,方便师生学习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维护校园环境。 3、总量控制的原则:两校区原则上均要大量减少商业网点,根据校园总体规划逐步对现有的商业网点进行调整。依托学校周边商业及配套设施,还原学校应有的校园氛围,扭转学校日益变成商业赢利场所的局面,彻底整治校园内“见缝插针”式的摆摊设点行为。 4、严格管理的原则:学校商业网点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未经学校批准,任何

中职院校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

中职院校 智慧校园整体规划方案(系统平台硬件-软件类)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1.1 政策大力支持 (5) 1.1.2 教学创新改革需要 (5) 1.2智慧校园内涵 (6) 1.3新常态下智慧校园发展趋势 (6) 1.4智慧校园建设必要性 (7) 1.5智慧校园建设效益 (8)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9) 2.1信息化现状分析 (9) 2.2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 (9) 2.3整体需求分析 (11) 2.3.1 业务及功能性需求 (11) 2.3.2 非功能性需求 (14) 第3章项目建设规划 (15) 3.1建设目标 (15) 3.2指导思想与原则 (17) 3.3建设内容规划 (18) 3.3.1 规划原则 (18) 3.3.2 内容规划 (19) 第4章详细方案设计 (22) 4.1应用支撑平台 (22) 4.1.1 中职学院信息标准规范 (22)

4.1.3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25) 4.1.4 内容管理系统 (28) 4.1.5 数据交换平台 (29) 4.1.6 云平台设计 (32) 4.1.7 移动校园平台 (33) 4.2应用软件系统 (36) 4.2.1 招生就业管理系统 (36) 4.2.2 迎新管理系统 (37) 4.2.3 学生管理系统 (37) 4.2.4 教务教学管理系统 (39) 4.2.5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42) 4.2.6 顶岗实习管理系统 (50) 4.2.7 人事管理平台 (53) 4.2.8 办公自动化(OA)系统 (56) 4.2.9 图书馆管理系统 (61) 4.2.10 3D虚拟校园 (74) 4.2.11 决策分析平台 (77) 4.2.12 综合实训平台 (85) 4.2.13 校企管理系统 (85) 4.2.14 精品课程制作平台 (86) 4.2.15 在线学习系统 (87) 4.2.16 在线考试 (88) 4.2.17 统一报表平台 (89) 4.3原有系统集成整合 (91) 第5章信息安全设计 (92)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办学特色 ——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宜春市委上高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决定》精神,落实宜春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深化我校办学特色,特制定《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基本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随着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近十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主管部门到学校校长、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程序、方法等还存在认识不清,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的困难,其主要表现在:集中化课程管理模式阻碍校本课程的发展

进程,统一化考试制度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施实效,封闭化校本课程开发妨碍校本课程质量提升,形式化校本课程实践限制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五年中,我们要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突破现有课程体系的藩篱,举全校之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选修课程超市化。具体实施以下四项基本策略:自觉以教育哲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以完善校本制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保证;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办学特色相结合,把深化办学特色作为目标追求。 二、简要回顾 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国家赋予的权限内,以学校为基地,自主开发的课程。过去的五年中,我校秉承“关爱全体”、“全人教育”,“个性特长”,“特色品牌”办学思想,在已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拨出专项经费,从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需求三个方面考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为实施特色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写字教育校本课程日臻成熟 2003年9月,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率先在写字教育校本教材上取得了突破,开发了《硬笔书法》教材12册,供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写字课使用。2005年9月,我校在原有《硬笔书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硬笔书法》教材,将12册压缩为6册,大

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芷红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持我校教育持续、健康、稳定为着眼点,围绕上级提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进我校教育工作上新台阶,为实现科教兴镇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二、奋斗目标: 按照“重规范、创特色、高质量、争一流”的办学目标,实现办学条件的全面改善,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管理工作全面完善,再塑我校教育新形象。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舆论宣传,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办学目标 1、以宣传与舆论为先导,大力宣传教育法规,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新型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自觉地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工作重点,从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 2、坚持建设教育强镇的目标不动摇,切实理清工作思路,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实现。 (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办学条件规范化 1、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依法投入,发挥镇财政的主渠道作用,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学校坚持在“四个一点”(学校省一点、争取上级拨一点,向人家要一点,自己再挣一点)上想办法,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在“绿化、美化、净化”上要上新台阶。

2、学校要把眼光投向校内的配套建设,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电教仪器设备建设、文体卫建设和学校环境建设,努力实现由“校舍型”向“设备型”转变。特别要加强学校现代化教学技术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实现教育教学创特色 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对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一系列的改革,实现素质教育做到全方位的整体推进,全面实施。 1、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条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贯彻落实上级“减负”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3、落实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倡导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改革,我校要制订出创特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创特色校。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去,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加强法制教育,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深的情操。 6、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发展。每年举办文艺演出及小学田径运动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特长,展示特色成果。 7、开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每年对学校进行素质教育评估。同时,建

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市2010-2015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中小学合理布局、有序建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底数的基础上,遵循青少年儿童的的成长规律,把握中小学办学特点,面向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准确测算,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 -2008年撤并小学129所,整合初中校2所。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之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均衡,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全市有中小学402所(不含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3所,职校3所,初级中学50所,小学321所。 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有的甚至有

两所。农村学校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教师难配备,管理难跟进,质量难保障,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小学和初级中学由于生源、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和投资出现浪费。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教育资源日益相对短缺,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择校现象突出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统领,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以****的长远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政府投入为保证,以创办寄宿制中小学为突破口,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建后撤、典型引导”的思路,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稳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校安工程进程,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布局规划原则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布局调整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落实方案样本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落实方案 新学期, 学校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 》的精神, 遵循”让学校亮起来, 让教师动起来, 让学生活起来, 文明从一言一行开始, 和谐从一举一动做起”的办学理念, 坚持”和谐理校、文化润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的治校方略, 围绕”安全、质量、特色”三项重点工作,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细化工作措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工作目标: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落实学部实体负责制; 加强 作风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 以课堂建模和课程建设为总抓手, 继 续深化教学改革; 细化教师培训, 助推教师发展; 加强教育管理, 强化安全建设, 提升育人水平。主要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竞争机制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在完善”138”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健全教代会、工会制度, 确保学校重大制度决议等经教代会审议经过, 体现出”各项工作有制度, 时时处处讲规范”。本年度学校将适时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考核量化方案》等各项考核量化办法, 理顺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评价办法, 对各种评优、职称评聘等工作进行科学评价, 并坚持”向一线倾斜, 向高三倾斜, 向突出贡献者倾斜”的工作原则, 使之更好的发挥评价机制的引导和激励功能。

二是进一步落实学部实体地位。学校将常规管理分成高一、高二、高三各两部和艺体、行管等八个单元, 每一单元按照”谁聘任、谁管理、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建立自我约束和目标管理机制, 对教师的签到出勤、绩效考核等常规工作分头落实, 提高学校制度执行力、规划落实力及目标达成度。 教学部负责人有对教师的聘任、管理、考核权力, 干部使用推荐权, 师生评优树先推荐权, 学校政策制定的知情权建议权, 同时也是学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做到权责明确; 各教学部教师应以合作为基础,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对艺体教师实行艺体部为主兼具级部负责的双重管理体制。行管人员实行每月一评的考核方式。 二、加强党的建设, 提高教师政治素养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和理论学习。学校继续完善文、理、行管三个党小组建设, 明确党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党员档案, 设立党员先锋墙。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领会十八大三中全会和上级文件的精神实质, 将学习转化为助推工作前进的动力, 把广大教师的力量凝聚到学校发展上来。 二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员同志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目标达成意识, 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身先士卒, 带头多兼课, 切实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学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汇报材料

土门关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汇报材料土门关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汇报材料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对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我校高度重视布局调整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现将我校布局调整的成绩、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汇报如下。一、我校目前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自2008 年我校大规模的农村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以来,各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基本解决了小学教学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和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师资紧张的现状,教育资源配置更合理、规范、优化,极大提高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薄弱学校的数量逐渐减少,优质教育的资源的覆盖面在逐渐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截至目前,我校已将周边的11 所规模比较小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合并到土门关小学。二、布局调整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我校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调整学校布局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撤点并校方面,撤并学校是符合调整学校的需要,但是,部分学校并校后,服务范围较大,学生上学路途较远,需要家长接送,增加了家长负担。撤并后距离乡路途较远的村子,给幼儿的上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几所山区村子的孩子无法享受就近上学的优越条件。2、寄宿制学校建设及管理方面。我校寄宿制学校新建后,学校缺乏专职生活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如,校医,校卫生室等}相关配套设备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我校校地面积较小,学生活动场地不足,正常的一些体育活动无法开展.同时住宿生也无法保障安全。3、配套设施完善方面。由于合班并校,我校学生人数陡然增加。所以住宿生目前缺乏正规床位110 张,食堂餐桌110 张,消毒器具10 套。及开水供给、冷藏保鲜等设备,致使管理人员压力过大,学校建设和教学质量难以切实提高。4、合班并校后,一部分学校已出现了闲置校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个别学校村子不重视,无人看管,学校校舍损坏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建议上级部门应重视幼儿教育的开设,这样不但解决了偏远山区幼儿上学难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校舍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整改措施及相关建议。1、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2、筹措资金,合理利用资金,补充设施的不足,逐步将学校办成群众满意的寄宿制学校。3、建议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校园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规划

丁河一中校务办 丁河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规划 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省、市文明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目标:把学校建成四季常绿、四季有花、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校园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 工作任务: ①对教室、办公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按照“分块整顿,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劳动时段,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各公共场所整洁,使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学习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张扬人文精神,浓郁学术气息,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③开展“绿色教室”、“绿色办公室、“图书角”“文明班”“文明寝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目标:加强人本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 工作任务: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标语。 ③修缮、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名人墙、丁河地方特色——高台等。 (二)校风校纪:

界首市段寨中心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三年规划)

段寨中心学校改革与发展中长期布局调整规划 (2013-2015年度) 为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辖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为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我校教育规模、质量的统筹与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筹与协调,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辖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基础现状 自2004年我中心学校成立以来,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大力调整学校布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布局渐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较好整合。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之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教师难配备,管理难跟进,质量难保障,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校共有小学8所,规模在200人以上的小学有4所,规模在100人以下的有2所(孟庄小学和王石小学),因此,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已成为推动和促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

择。 王石小学位于界临郸公路东侧的王石村西头,现有8位教师,2013年退休1位,在校生53人,(一年级 三、目标任务 按照上级“高中阶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教学点向中心村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规划原则。我校采取“撤并、挂建”等措施。“撤”即撤并和改造布点分散、规模小、效益低的薄弱学校,即是把牛青小学与王石小学合并成新的牛青小学。把孟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中心学校上课,保留其教学点。“建”即建办寄宿制学校。到2012年,力争把段寨中学办成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达到800人。同时在段寨小学的基础上设立中心幼儿园。 四、调整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我校布局调整规划纳入陶庙镇城乡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薄弱学校改造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要求和标准, 立足当前实际,适应未来需要,超前规划,科学布点,避免重复建设,严防结构性浪费。 2、坚持学校建设标准化原则。无论是新建还是扩建的学校,都要按照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标准,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建设。特别是撤点并校后建办的寄宿制学校,要认真建好食堂、供水、厕所、澡堂等必需设施,切实解决学生的食宿、学习以及安全、卫生、医疗、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