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第一章绪论

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

* 于先秦两汉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相继问世为标志。

2.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

*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

* 内容包括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 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初步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 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和血液在脉管内“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

3. 《难经》汉代,秦越人所著

* 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

* 尤其对脉学有较祥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

* 对经络学说以及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

* 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 为一部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

4.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内经》和《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著成。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在《内经》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原则,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提出了六经的形证和分经辨证治疗的原则。

*《金匮要略》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

总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论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6.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7.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即外感为外因,七情为内因,饮食、虫兽、跌打等损伤为不内外因。

8.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9.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刘河间)寒凉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火热论”,用药以寒凉为主。他的学术观点给温病学说的形成以启示。

张从正字子和(张戴人)攻下派“邪去则正安”“攻邪论”,认为病从邪生,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

李杲字东壁(李东垣)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脾胃在人体具有重要作用,治疗当以补益脾胃为先。

朱震亨字彦修(朱丹溪)养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

10. 命门学说明代赵献可的《医贯》和张介宾的《景岳全书》认为命门寓阴阳水火,为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为脏象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

11. 明代李中梓“身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乙癸同源”主张治疗疾病应当固先后天根本。

12. 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不是从肌表而入。这对温病(温疫)病因学是个很大的发展。

13.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学理论源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

14.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5. 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淤血治病的理论。

16. 中医学的唯物观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世界是物质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实体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万物当然包括人在内。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把人看成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肯定了生命的物质性。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天地是生命的起源。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对生命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

17. 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①“夫精者,身之本也。”

(这种精气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这里的精气是受于父母的精气,为“先天之精”。)

②“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父母之精气相合,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

③人生下来之后,先天之精又要靠后天之精的培养和补充,才能使生命活动生生不息。

18.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有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没有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活动:

①“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②“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③“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19. 形神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形即形体,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

(狭义)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的概念很广泛,其含义有三:

①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

②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只有“积精全神”,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

③人的精神意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思维。

“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心是主思维的器官。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20. 中医学中的形神关系,即物质(精、血气)与精神(神)的关系。

形与神二者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的关系,称之为“形与神俱”

“血气者,人之神。”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

“精气不散,神守不分”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21. 疾病可知,又可防治

致病:“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发病关键:“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可知可防治:“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治未病预防:“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既病防变:“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22. 中医学的辨证观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的内在联系。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精神意识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

23中医治疗学也包含有辨证观点。主要表现在:

* 标本缓急“治病必求其本”,“治病求本”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 正治反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总的治疗原则就是一个,即“针锋相对”。

* 异法方宜“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衣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

* 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

但是,不论“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都必须遵照“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原则。

24.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①整体观念②辨证论治

25. 整体观念: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6.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机体整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在生理方面:

* “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这种整体作用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 “阴平阳秘”“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整体观的体现)

在病理方面:

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在诊断方面:(整体与局部)

*“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胎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

*“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

在治疗方面:

*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 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

27.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 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

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影响下: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人体的脉象也有: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人体与之相适应: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春夏阳气发泄,秋冬季阳气收藏)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人体气血的运行也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

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而因时制宜。

*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制宜)

“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从致密。”

“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

* 人能动的适应自然

“凡人居住之室,必须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入”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

“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28. 辨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①病变的部位②原因③性质④邪正关系

反应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29. 中医在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重点在辨证(辩病机)。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在辨证论治的原则知道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相同的病机,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病机,就必须用不同的治法。

* “同病异治”比如,感冒由于发病的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夏季的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在治疗时常须用一些芳香化浊药物,以祛暑湿。

麻疹因病变阶段不同,治法不同。初期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后期余热未尽,肺胃阴伤,以养阴清热为主。

* “异病同治”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

第二章阴阳五行

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

又可分析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属性空间(方位)时间季节温度湿度重量性状亮度事物运动状态

阳上外左南天昼春夏温热干燥轻清明亮化气上升动兴奋亢进

阴下内右北地夜秋冬寒凉湿润重浊晦暗成形下降静抑制衰退

2.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就是指物质世界无穷变化的意思。

3. 阴和阳代表着对立统一的事物属性

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既对立又相互关联)

“天为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阳化气,阴成形”事物的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属于阳的功能,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属于阴的功能。

医学领域,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于阳;而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属于阴。

4.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的相对性。

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 (无限可分)“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相互转化)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5.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 阴阳的对立制约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自然界)

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平衡状态,正常生理状态)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制约太过)(病理)

“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制约不及)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自然界)

*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互根=互根互用)

“上为阳,下为阴”, “热为阳,寒为阴”, “左为阳,右为阴。”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的互根互用,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说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

“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互根);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互用)”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自然界气候的相对稳定

“昼不精,夜不瞑”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生理,互根关系遭到破坏)

“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生理,互根关系遭到破坏)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病理)

“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气和血,兴奋与抑制,物质与功能,精与气,精能化气;气能生精;气还能摄精,使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不妄泄。

* 阴阳的消长平衡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

“阳消阴长”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

“皆消皆长”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

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导致阳的不足(阴阳皆消)而补充营养物质(阴),产生能量,增加了气力(阴阳皆长)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因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病理)

“阳虚阴盛”、“阴虚阳亢”

* 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物极必反”,一般都表现在“物极”阶段。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自然)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7. 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功能与物质,精与气。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8. 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腹背四肢内外侧: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脏腑形体组织:体表组织属阳,然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再继续分,则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

9. 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阴阳的相对协调是健康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则是某种原因而使阴阳失却协调所致。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分阴阳,包括阴液和阳气两部分。

邪气亦可分为阴、阳。“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2.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消长,制约)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邪气盛则实。”

(2)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虚则寒”(制约)

“阴虚则热”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精气夺则虚。”

(3)阴阳互损(互根互用)

“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

“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

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这种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10.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

1). 分析四诊资料

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

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动静喜恶分阴阳: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等等。

脉象分阴阳: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

以脉动过程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

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总之,无论望、闻、问、切四诊,都应以分别阴阳为首务。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2). 概括疾病证候

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八纲就是以阴阳作为总纲。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11.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1).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则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

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则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若在阳盛或阴盛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或“阴胜则阳病”而出现阴虚或阳虚时,则又当兼顾其不足,于“实者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滋阴壮水,抑制阳亢火盛)

(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因为虚热)

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扶阳益火,以消退阴盛)

(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因为虚寒)

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故实际上不止五味,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故将辛、甘、淡三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12.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13.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14.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比喻的脾的生理功能:①运化水谷②运化水液③为气血生化之源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

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从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

15.事物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

推演络绎法: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

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相关,故亦属于火;

脾属土,胃、肌肉、唇、口与脾相关,故亦属于土;

肺属金,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相关,故亦属于金;

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相关,故亦属于水。

此外,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16.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生我”“生我”在《难经》中比喻为“母”为“子”的关系

“克我”“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

“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五行相乘的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两者之间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17.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智慧树知到《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中医药,科学还是巫术? 1、学术界一般认定中国2000多年前就实现了“医”和“巫”分离,其标志是()提出的“六不治”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正确答案:扁鹊 2、中医认为人体脏属阴,腑属阳,某些脏腑呈阴阳表里对应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肝与胆相表里 B.心与小肠相表里 C.肺与膀胱相表里 D.肾与大肠相表里 正确答案:肺与膀胱相表里; 肾与大肠相表里 3、“科学”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 A.理性客观 B.普遍必然性 C.可证伪 D.存在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理性客观; 普遍必然性; 可证伪 ;

存在适用范围 4、以下被认为是伪科学的有() A.人类遗传学 B.无产阶级遗传学 C.星占学 D.经济学 正确答案:无产阶级遗传学; 星占学 5、现代科学体系包括()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形式科学 D.伪科学 正确答案: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形式科学 见面课:怎样才能学好《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1、被尊称为中医医祖的是哪位名医?() A.伏羲 B.黄帝 C.扁鹊 D.神农

正确答案:扁鹊 2、被称为医祖的主要理由是() A.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巫术”分离的第一人 B.正史记载其为发明针灸疗法第一人 C.正史记载其为切脉诊断第一人 D.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哲学”分开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巫术”分离的第一人 3、下列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肯定是神农本人所撰写的 B.假托神农所著 C.承认药物毒性的存在 D.否认中药有毒 正确答案:假托神农所著 ; 承认药物毒性的存在 4、以下哪些医疗活动不属于中医学范畴( ) A.刮痧 B.测量体温 C.观察舌象 D.检查血象 正确答案:测量体温 ; 检查血象 5、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可以适度调节人体情志过度,以下哪些说法符合该原理()

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1

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医之别 西醫是科學;中醫既是哲學,又是科學。 西醫是形而下;中醫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合一。 西醫只見“人”,不見“天”,中醫是“天人合一”。 西醫把人看成一台機器;中醫把人看成一個有機整體。 西醫認為人只有生理病,中醫認為好多生理病源於心理病。 西醫僅僅是治療;中醫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西醫治療是“圍堵、抗擊”,中醫治療是調理、和諧。 ……中医药学有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原科技部长徐冠华) ……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坎贝尔博士谈世界科技发展) 1980年,德国著名汉学家满晰驳为庆祝英国李约瑟博士八十高寿而发表的论文告诫我们: “中国的学者应该觉醒,要认识到不应不加批判地接受和使用西方殖民主义传教士塞给他们的方法学。” “传统中医学是超越西医学范围的、内容丰富而最有条理、最有成效的一套医学科学,但迄今只有很少一部分治疗潜力被发掘。 ●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21世纪“健康”理念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继承、发展、传播中医药文化 ●内容 ●中医药基本理论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基本理论 ●辩证论治 ●整体观念 ●阴阳五行

●和谐平衡 ●预防为主 ●天人合一 ●辩证论治 ●阴阳、八纲、虚实、寒热 ●头痛医脚 ●个性化治疗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体:筋、脉、肉、皮毛、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岳:泰、衡、嵩、华、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宫:青龙、朱雀、拱极、白虎、玄武?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 ?五音:宫、商、角、徵、羽 ?福娃:贝贝、妮妮、晶晶、欢欢、迎迎 ●和谐平衡 ●秩序创造和谐 ●热力学?进化论 ●耗散结构理论 ●吐故纳新 ●预防为主 ●上医上品攻心 ●中医中品外交 ●下医下品攻城 ●天人合一 ●人定胜天? ●尊重、认识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 ●人是细菌和病毒的寄主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认识这学期自上课以来,老师根据自己积累多年的知识阅历和丰富扎实的临床经验,辛辛苦苦而又细致入微的向大家讲述了中国传统文与中医的精髓与要点,虽然我在课堂上理解的不是很深刻,但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与中医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新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防护和治疗的措施,扫清了很多自己心中的误区与盲点,也纠正了以前从社会上听说的对中医不合理的评价。跟着老师,学到了很多有关传统文化和中医的基础知识,也从老师的求学经历以及学术研究中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东西,受益匪浅。现在总结如下: 一、对上课内容的回顾与体会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想要真正领悟中国传统文化需先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核心思想。曾记得,老师在第一节课上提出了中国传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的问题——何为“道”,同学们的回答内容各有特点但却都没有击中要害,不过到给课堂渲染了一种搞笑轻松的氛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才是最正确的解释,听了老师的这句话之后,我当时的理解和反应是“阴阳相互抗衡而又相互依持,其运作的结果便构成了事物本身,事物都是有阴阳两方面组成的”。这也是“八卦”的主要内涵,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对于中医,老师重点给大家传授了中医“整体观念、辩证治病”的原则和中医入门的口诀: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吸,并向大家一一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身体的示范动作,很有趣味性。此外,这学期内跟着老师学到了一种简便易行而又强身健体的方法——站桩。这种方法经过很多中医老前辈多年的潜心研究而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很有效的捷径,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通过站桩也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和韧性,能长期坚持站桩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希望自己以后能坚持这种新的锻炼方法。 课上,老师举出了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临床实例来说明所讲解的话题,直接的证实了中医在一些方面相对与西医的可行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每次上课的最后,老师给同学们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咨询同学们心中的疑惑和问题,而且都会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知识来给同学们详细地指导,这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机会。我虽没有询问过问题,但也从他人的询问中学到了很多自我保护和自我治疗的方法,受益很多。 此外,对老师的求学经历也颇有感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蚕蛹羽化成蝶之前经历了长期的煎熬与等待,一棵小树苗只有经过大自然风吹雨打的洗礼方可长成参天大树。人也一样,优秀者的背后必然隐藏着多数人所没有经历过的辛酸与挫折,付出了鲜有人知的青春与汗水。老师在课上讲了自己求学经历,求学之路辛辛苦苦、曲曲折折,然而终成正果,这是努力进取者应有的收获。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体会与认识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已跨越了数千年,经过无数前辈的潜心研究和继承发展,留下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体系和医学理

最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精品收藏)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谈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先从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入手了解.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这又与中医的精神相结合,所以说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

下三点: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二、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令狐采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谈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先从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入手了解。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这又与中医的精神相结合,所以说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

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二、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理论来源于传统文化。第二,中医强调的修身养生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中和观;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祸福相依观;佛家的随缘任运、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空无超然观等。第三,中医对病理的认识与治病的方法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是藏象兼治、丹药医方,还是望闻问切、推拿捏打等无不有传统文化的理念在其中,如“平人不病”、“阴平阳秘”等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和”的理念。第四,中医的一些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医跟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我感觉到中医它跟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在这个提纲里面第一句话就讲到中医理论及其实践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环境下面形成的、产生的,那么对于中医的了解,其实也可以说能够更好地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一些观念和它的那种思维的方式,那么反过来呢,如果我们对于中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不可能产生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如果说中医是一种巫术、一种迷信,是一种不科学的医学,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是不科学的,它也是一种巫术。所以这个事情实际上就是对于中医的了解,也是关乎到我们对传统文化怎么样认识的问题,所以我虽然不是专门研究中医的,那么对于中医的很多实践,更谈不上了。所以只是从理论上面来讲,看到了中医的它的一些理论基础完全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关心中医、关怀中医。 那么我认为我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种类型的文化,那么在这样一种文化下面产生的这种医术、医学,它也是不同于西方医学医术的一种类型的医学和医术。所以就不能够简单地用西方的医学和医术来衡量中国的中医的医学和医术,如果这样子来衡量的话,那就是说其实跟我以前讲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一样的。中国的文化跟西方的

文化它不仅是一个时代上面的差异,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同类型上面的差异,那么因此它是一个可以从中医的理论和医术来讲,也都是可以跟西方的医学理论和医术相互配合的。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更多人还意识到这样一点,可能中医理论里面的许多理论可能比西方医学的理论更有它的价值。因为中医理论它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下面开展的,所以中医的理论观念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的许多理论概念可以说完全一样的,这也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特点,中国的文化不是说分成一个门类、一个门类的,而是互相都关联在一起的,不管是文史哲也好,政经法也好,农工医也好,甚至于军事也好,它的许多理念都是贯通的,并不是说医学的理论就不能用在文史哲上面,也不是说文史哲上的一些理念不能用在医学上面,而是相互贯通的、相互关联的。所以像中医里面运用的阴阳、五行这样一些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也都是中国文化里面其他各个部门,特别是哲学里边同样的一种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了解了中医理论它的合理性的话,我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所以这儿讲的主要是从总体上来讲。中医理论里面的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都是一种整体观的反映,都是一种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地体现。 二、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 所以我想今天主要是讲这么一些问题,首先我讲讲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这种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中间对于生命的认识,那么在中国文化中间没有说生命是来源于一个神造或者神赋予的,没有这样一种观念的。虽然也有一些这个神话的传说,好像是女娲造人有这样一个说法,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的整体文化包括中医在内都是认为生命来源于天地,是天地之气,

完整word版,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谈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先从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入手了解。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要顺其自然,适应社会,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可见中医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这又与中医的精神相结合,所以说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二、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中医的观点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如天人相应,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等,医学理论来源于传统文化。第二,中医强调的修身养生观汲取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中庸、中和观;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祸福相依观;佛家的随缘任运、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空无超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讲解学习

弘扬祖国医学文化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 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因此,充分认识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巩固中医院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还有利于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义 中医药学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土壤,其天人相应的自然观,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从时间、空间的整体系统把握疾病的方法,都与中国传统一脉相承。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医药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受《周易》“变易”和象数易学的影响,《黄帝内经》建立了动态观和脏象学说。在先秦诸子争论的影响下,中医药形成了以气为本的人体观。中医学不仅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而且在其融入医学后发展引申。不同时代的学术精华,如先秦诸子、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道、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都曾为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过资源和动力。《黄帝内经》不仅要求医生应“上极天文,下穷地极”,具有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物候、生物学等知识外,还要能“入国问俗,上堂问礼”,具有民俗方面的文化知识。有人说,“文是基础医是楼”,意思就是说,医学与 文学还有着直接联系。古代医学著作曾用问答体、随笔、案例等体裁写作,还曾用诗词歌赋的形式传医授学。古代很多文学家、名士也曾用药名填写诗词或编写故事乃至剧本。中医药还和中国的多种文化休戚相关,在烹调的启导下发展了汤液,又与饮食文化结合发展起药膳。医学很早就把酒和茶用于治疗,还推进酒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中医学的炼丹术就堪称为化学之源。《黄帝内经》已经把音律作为诊断五脏疾病的依据,其后的养生家们则以乐曲作为养生治病之法。古代医学家们还曾援用兵法入医,探求治病之理。医学又与武术、气功在理论上不分轩轾,都在用脏象经络指导辨证论治和习武练功。更为可贵的是,中医药文化的医德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学者提出,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如气、阴阳、五行等学说。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理论。换言之,中医中药的理论、概念和施治原则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其本源,则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实质;不辨析其流变,则难免误解中医为“玄虚”,甚或为“伪科学”。因此,可以说中医首先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传统文化应对接现代医学 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中医的发展问题,确是当今中医界值得深思的问题。中西医是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上有根本区别的两个体系,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一) 【关键词】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就是中医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但随着西医药的发展并在世界范围传播,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受到极大地影响和冲击,中医药理论、中医医疗模式、中医药灵验秘方及相关成果、中医药人才等面临严重挑战,特别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中医教育、科研、医疗模式、宏观管理等关键因素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1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失去了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形成和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医药传承的根本。中医药理论是经历代医家的实践探索,系统总结而形成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完整医学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谈中医药继承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基础。目前,全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1],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2],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发挥了先导和基地作用。但是,近些年来中医院校教育受西医教育思想、模式的影响,基础教育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据了解,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越来越趋同于西医院校,削减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弱化中医经典内容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已成为一种趋势。院校教育普遍重视外语、计算机、植物化学、解剖等课

程的教学。基础课程设置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比例越来越大,古汉语、中医传统理论(中医经典着作)等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并且将中医、中药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割裂了水乳交融的中医药学。中医院校这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改革实践,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培养不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其结果只能造成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着作,望、闻、问、切等中医临床硬工夫更无从谈起。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医药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重西化。 2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中医药科研的发展方向 中医学是我国原创性医学,历经数千年临床实践的验证,其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科学。中医药历来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理论发展的未知领域,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理论反而受到质疑、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药科研思路违背了自身发展规律。 近代科学在确立其主导和统治地位过程中,方法论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讲整体观、辨证论治,西医讲病因、病理、病位;中药讲性味归经,西药讲杀毒灭菌。中医药科研应按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确定正确

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养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揉和了儒、道、释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博采众家之精华,堪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1.道家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流派中,道家文化一直被学界公认为与中医学的渊源最为密切,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中医养生一词,最早由道家提出,后世一直沿用摄生和养生两词。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这种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因此,道教思想和文化与中医养生理论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祛病延年、全命保生的根本目标。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这一切都与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精神契合无间。 许多著名的道医在道教理论及养生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历史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养生学著作也大多为道教徒所著。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一名道医,他不仅精通医术,也崇尚老庄,尤其将道教的服食方法引入中医养生领域,倡导药食两攻,为中医养生食疗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2.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 儒家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孟之学为代表。孔子一生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孔子认为,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因此养身旨在养心,养心是为养性,把这种养性观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通过养性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开创了身心并重的养生之道,形成了自身传统特色和优势。儒家推崇中庸之美,追求一种恰如其分,达到整体和谐的完美。儒家文化不走极端,温良平和的特点对养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与中医养生倡导阴阳调和的真谛相似。可见,儒家的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还为中医养生提供了不少具体方法。孔子倡导君子食无求饱,反对饮食不节,而且要求除定时定量地进餐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饮食的宜忌。若饮食不节,则必发病而伤身。这种食无求饱的说法,与现代养生学的观点是相一致。劳动和体育锻炼是重要的长寿之道,运动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运动亦是万事万物的固有属性。中医养生学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以求延年益寿。 3.佛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补充作用 佛教并非中国本土之宗教,但其传入后很快被中国化,原有的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佛学思想自东汉以后开始便盛行于中国,然而其在养生方面的见解易受到忽视。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过程中,佛家思想也对中医养生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养生内容。 佛教讲求禅定,强调心灵为一切身心现象的主宰,并将它作为调节心绪的一种手段和精神治疗的一种方法。佛家侧重于通过心理修养来影响进而健壮人格,与中医养生学的养心异曲同工。 佛教戒律是修行僧尼严格遵守的清规戒条,要求修行者务必使自己的言语、意念、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做到要乐施行善利众,也就是养德。佛教五戒如素食主张,就对中医的食养、食疗思想的形成有不同程度影响。佛教中一些理论的精髓,与东方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相吻合的。这些积极的东西经过历代医家的吸收,已改变了它特有的宗教内涵,逐渐被纳入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学之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都重视养生,各家思想都反映了对中医养生学的理性认识,三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并相互补充。养生学集道、儒、佛家思想的精髓,兼收并蓄并相得益彰。从养生角度而言,这三者的思想精髓实际上亦趋于一致,加上旁涉其它各家的精要,再与医家丰富的医疗卫生经验血肉交融,故而逐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思想体系。

中医文化意义及现状

中医传统文化对当今人们的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近一百多年来,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门轰然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医的信心逐步丧失,乃至达到对传统进行不遗余力地批判并欲全盘西化的地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对中医颇有微词,进行了抨击,并引发了几次中西医论争;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解放初期,中医也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乃至今天,近来竟有人在网上发起让中医退出医疗体制的签名活动,可见歧视、废止中医的活动在近现代中国一直未断。这一现象说明相当一部分国人还存在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那么,作为仅存几项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学在今天其价值如何?究竟有无存在的必要?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回答,并进而探讨中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中医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中的作用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惟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果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道”,偏于“阴”,

那么中医学则是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注重“阴阳和合”,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中医学的振兴,而中医学的复兴无疑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学能够重现昔日辉煌也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中医学的复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的一个引擎,能够为中华文化精神的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中华文化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内核,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垂续至今的重要保证。 中医药学的科学体系融会医学、天文、地理、人文、哲学等知识,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今天的中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可以挺直腰杆做自己的主人,有足够的自信来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自然,我们也应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中医现实存在的问题,直面中医今天所处的困境,以足够的时间、以宽容的态度来继承和发展中医。中医也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通过“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浅显的道理向世人证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合理性,让世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中医为人类提供另一种科学范式 在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中,最能充分体现传统系统思维特色的就是中医学。中医一开始就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本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有何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有何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渗透到中医学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医文化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的阳刚精神,厚德载物的阴柔精神,中正和谐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一词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的运行刚强劲健,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的运行要不停地发愤图强,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一词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地,大地深广而厚实,无私地承载万物,滋养万物,具有宽厚、包容、博大、担当的品德,君子应法大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强厚德以法天地之道,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正和谐的精神。 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宝库,比如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生命观、生死观、饮食观等或多或少带有中医的印迹;与中医相关的养生术、相面术、房中术、风水术、武术气功等对传统文化的建构与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医,很难设想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会延续下来,更难设想会有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因此中医的发展也促使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中医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明代张介宾《类经·序》),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容涵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中医的基本精神首先是治人,其次才是治病。“治人”,人不仅自身要和谐平衡,包括阴阳气血、五脏六腑、寒热表里等;而且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

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习有感

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习有感 感谢武老师一个学期的教学与细致的解答为我构建了中医的一个大概框架,从生活小事到疑难杂症无处不见中医的智慧,从养生健体到修炼修身处处体现中医的奇妙。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头颈寻列缺”,看不到摸不着的脉络如神奇的星海云图遍布身体联系着气血起伏,而针灸这种奇特的国学医术在穴位上下针调动人体自身的能量来治疗疾病的过程相比西医的繁复简直如艺术一般。 龟甲,龟板,穿山甲,熊胆,陈皮,丹道医学炼化自然万物,土石虫豸草木血肉毛皮甚至露水四时之气皆可入药,取自然之精华克病邪养气血,人与自然有机互补。以至于古代大贤炼丹食丹不避寒暑者比比皆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一、中医蕴涵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1] 1、中医折射出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2、传统语言文字是中医的坚固外壳 中医文化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语言文字来看,古人造“药”字,《说文解字》曰:“治病之草,从草,乐音。”揭示了药为治病之物,且中医治病以草类居多。古人发明酿酒技术后,始造“医”字,《说文解字》曰:“醫治病工也……从酉”。“醫,病声,酒所以治病也。”造字之后,便有了语法、句读、修辞、训诂等等更为复杂的语言文化体系的零部件。中医就是借助这些零部件来组装其理论、体现其思维、传承其经验的。于是,便有了“医古文”。以医古文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中医独特的、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坚固外壳。 3、中国古代医家的行为闪现着道德光芒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见面课及答案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见面课及答案 见面课:中医药,科学还是巫术? 1、学术界一般认定中国2000多年前就实现了“医”和“巫”分离,其标志是()提出的“六不治”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正确答案:扁鹊 2、中医认为人体脏属阴,腑属阳,某些脏腑呈阴阳表里对应关系,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肝与胆相表里 B.心与小肠相表里 C.肺与膀胱相表里 D.肾与大肠相表里 正确答案:肺与膀胱相表里; 肾与大肠相表里 3、“科学”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 A.理性客观 B.普遍必然性 C.可证伪 D.存在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理性客观;

普遍必然性; 可证伪 ; 存在适用范围 4、以下被认为是伪科学的有() A.人类遗传学 B.无产阶级遗传学 C.星占学 D.经济学 正确答案:无产阶级遗传学; 星占学 5、现代科学体系包括()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形式科学 D.伪科学 正确答案: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形式科学 见面课:怎样才能学好《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1、被尊称为中医医祖的是哪位名医?() A.伏羲 B.黄帝 C.扁鹊 D.神农

正确答案:扁鹊 2、被称为医祖的主要理由是() A.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巫术”分离的第一人 B.正史记载其为发明针灸疗法第一人 C.正史记载其为切脉诊断第一人 D.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哲学”分开的第一人 正确答案:正史记载其为提倡“医学”与“巫术”分离的第一人 3、下列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肯定是神农本人所撰写的 B.假托神农所著 C.承认药物毒性的存在 D.否认中药有毒 正确答案:假托神农所著 ; 承认药物毒性的存在 4、以下哪些医疗活动不属于中医学范畴( ) A.刮痧 B.测量体温 C.观察舌象 D.检查血象 正确答案:测量体温 ; 检查血象 5、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原理,可以适度调节人体情志过度,以下哪些说法符合该原理() A.恐胜喜

中医学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养生之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2000多年前,中国最早也是最经典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指出:“其之道者,法于阴阳,和以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据古代文献,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之间有密切关联。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共气,禀之自然,非绩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于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摘自岱康《岱中散集》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 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 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 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 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 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 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 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 并通过自己的劳动, 努力创造条件, 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 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火种的发现和应用改善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条件, 人们吃熟食, 不仅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 使人体获得更多的营养, 也防止了一些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患义。 火的应用,可使人类战胜严寒,温暖人体的肢体关节、胸腹、腰背,除驱散寒冷之外,我们的祖先还懂得了一些用火治病的简单医疗方法,如灸、 (火芮、熨等,用以治病除疾,养生防病。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1 讲 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01 讲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首先讲第一个单元,讲导论,导论的目的要求是:一、了解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二、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三、熟悉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四、掌握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五、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第一讲医学科学与中医学。中医学属于医学范畴,那么什么是医学科学呢?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在我们国家有两种医学体系,即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体系。在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医学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等少数民族医学,它们都属于传统医学范畴。但是一般来说,无论是国内和国际学术界认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医学为代表,所以我们把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一个代称。现代医学通常是指西医学来说的,是指的以欧洲文化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西方医学,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相比较而言的。 什么是中医学呢?中医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学科。这个定义的内涵有几种要素:一、中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一个学科;二、它是以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这个学科的主体

是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呢?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学科。在我们这本教材里面就是用上述的内涵来界定中医学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讲什么叫做中医学理论体系。 一、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一门科学,我们首先讲一讲什么叫做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那么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完整的体系,什么样的完整体系呢?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哪三个基本要素呢?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者定律以及具体的科学规律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那么什么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呢?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建构的理论体系。那么它是怎样建构的呢?是以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病理和生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完整的表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应该这样来表述。大家看这个示意图,我们把上述的内容分解开。任何一门科学体系都必须有以科学方法论作为构建理论体系的一个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科学方法论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这三种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自然观、医学观和方法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二、它的基本医学观念是什么呢?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基本思想,指导观念,就是整体观念。第三,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