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正式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正式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正式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正式版)

《政治生活》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一、国家及国家性质

1、国家

(1)含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社会属性、主权属性、阶级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1)是什么: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

(2)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

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3)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第一、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第二、真实性。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制度、物质的保障,而且表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从其地位来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从其作用来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复习提示:

民主与专政: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它是与专制根本对立的国家制度)。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专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任何国家都有专政职能)。专政适应于被统治阶级。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区别、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第一、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第二、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第三、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1、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础)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内容: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

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

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c.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

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复习提示:公民政治权利的相对性: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含义: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内容:

a.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

为准则。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基本内涵: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即在守法和司法上平等.

而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立法不可能平等,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内容: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义务。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在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第一、二者不可分离。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

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

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第二、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

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

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

件。

②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权利和义务不是对等的。权利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要自觉履行。义务是权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但并不代表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依据: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必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

的义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

表现。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等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定义、优点和局限性。

A、直接选举定义: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B、直接选举优点:

①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

②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③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C、直接选举的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分布广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

选举成本高。

(2)间接选举定义、优点和局限性

A、间接选举定义: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

B、间接选举的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

C、间接选举的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3)差额选举定义、优点和局限性

A、差额选举定义: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举名额

B、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C、差额选举的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4)等额选举定义、优点和局限性

A、等额选举定义:正式候选人名额等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

B、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等额选举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2.我国的选举制度与选举方式:

(1)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选举方式的选择应体现国家性质,并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

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与选举方式:

我国目前并将长期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县及县以下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的选举都是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都是间接选举。(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已扩大到了县级。)

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等额选举我国在少数情况下使用。

3、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4)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周全考虑,理性判断,郑重投票。

二、民主决策

内容方式依据作用或目的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

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

电子邮件、新闻媒体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

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

民意

专家咨询

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

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

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

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

关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可行性

社会公示

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

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了

解后发表意见、建议

公示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

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

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

的透明度和公众

的参与度

社会听证

制度

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

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

提出建议

听证会

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

在不足

听证的目的是为

了决策利民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集中民智,体现决策科学性。

③有助于公民理解决策,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

1、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1)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

机构。广大农民群众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2)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3)意义: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

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四、民主监督

1、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或诉讼;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

(2)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

①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②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这是

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的权益。

③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的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

①公民要勇于行使监督权利: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监督权。

②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五、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要求: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卫国家独立与主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

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等来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

一方面组织和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制;促进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生

优育;保护环境等。

复习提示:

*政府承担重要职能不代表政府包办一切。政府只有依法履行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才能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造福于民。

3.我国的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和提供公共服务。

4.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复习提示:

*注意从国家性质、政府性质上来理解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5.我国政府部门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有效途径。

(1)开设热线电话;

(2)设立信访部门;

(3)发展电子政务;

(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这是国家提供的重要法律途径)。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权力的行使

1、政府依法行政

(1)含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权力。

(2)原因:①从根本上讲,政府依法行政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3)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的要求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复习提示:区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

*主体不同,依法治国既包含了党依法执政,又包含了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二、政府权力的监督

1、依靠民主和法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一是靠民主,鼓励公民参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这就要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能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二靠法制,这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照法律行使。

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内部监督:上级部门、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法制部门。

(2)外部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司法机关

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④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政府的权威

1、政府的权威

(1)含义:政府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们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2)体现:

①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

高的信誉。

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

④有权威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们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3)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

专政的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工作得到了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历史上任何政府都不可比拟的权威。

(4)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的要求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

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

(1)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的方式: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①权利: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②义务:模范守法:保守国家秘密:密切联系群众:接受选民监督。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和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表现:

①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人

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

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

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

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②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

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和历史

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⑴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科学执政: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

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三者关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A、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三个代表:A、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③科学发展观:A、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

筹兼顾。

6、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地

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1)性质: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

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二者组织上相互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人民政协

①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

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人民政协的职能:围绕民主与团结的主题,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复习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主要区别: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不属于国家机关);职能不同(前者: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后者: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5)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3、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第七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关系

1、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1)原则: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2)关系: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复习提示:

*关于民族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地位:它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

职权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自治权的法律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权的范围: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它自治权。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1)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内容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

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意:不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是引导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弘扬科学精神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要人民科学地对待宗教。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对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①三者有机统一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②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

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1、主权国家(最基本的成员)

(1)构成要素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2)享有的基本权利:

①独立权。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已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法

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都具有管辖的权利。

(3)应承担的义务:

①不侵犯别国②不干涉他国的内政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重要成员)

(1)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与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专门性的与一般性的。

(2)作用: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

界和平。

二、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一般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1、联合国的宗旨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总的说: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

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⑦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3、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也有局限性。

4、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作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军、

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三、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①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

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③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2、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一个国家的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可能引起摩擦和冲突。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又叫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3、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1)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安全利益:如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政治利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巩固。

经济利益: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2)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当今时代的主题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2、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3、解决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4、发展趋势: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是时代进步

的要求,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5、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

当代国家既合作又竞争。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我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其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我国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③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 ①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②分类:A、按国家性质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B、按经济发展程度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③构成因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主权最重要,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⑤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①含义: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②分类:A、按成员性质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 B、按地理范围分为全球性和区域性; ③作用:(积极方面)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①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③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④作用: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B、也有局限性。 4、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国际关系: ①含义: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6、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①表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7、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符合陶先生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文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论述了中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意义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首先,教学生活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尽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第二,

教学生活化要尊重学生主体,关照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学习是人的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得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展自己的大脑,并作出主观的意志努力。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教学中关照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具体生动的形象,生活事例为中介来进行思考,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传统教育中课程设置都是指向单一的认知领域,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可能生活的建构,从而把学生禁锢在教材上面,课堂生活缺乏生气和活力。而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强调“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本身”,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建构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意义,突现其深刻的内在意蕴。 第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释放与张扬。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生活中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思想品德文化观、利益观、道德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以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为基本价值取向,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向生活回归。它立足让学生从十分熟悉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去感知、反思、探究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胆展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关注个体的现实生活,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以此顺应学生的本性及其自然发展的需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PDF.pdf

思想政治必修四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整理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整理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 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知识点温习提纲 必修2?《政治生活》温习提纲 第1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主体:公民) (知识提纲: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1课人民民主专政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x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同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份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保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注意区分两个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 (1)人民民主最广泛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但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戴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戴祖国统1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最真实

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资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趋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获得的成绩,充分反应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人民民主的最管用 我国建立1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4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保护国家统1和民族团结、遵照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眼前1律同等的原则;(同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1的原则;(1方面要建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外一方面,要建立义务意识,自觉实行公民义务。)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4 \* GB3 ④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有序的政治参与) 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02-26T19:44:38.710Z 来源:《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8期作者:李文霞 [导读] 在教育学家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山东省青州市西书院初级中学262500 摘要:政治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政治教学提出更好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进而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本论文以初中政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在教育学家研究中发现,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进而使得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并积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初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是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积极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传统政治教学的弊端。传统的政治教学通常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的模式,教师把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全部理解,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从而使政治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彻底实现了政治教学科学规范的目标,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上更加活跃,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能够学到很多实用性的政治知识。 2.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政治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学生发号施令,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工具,认为教师比学生高一级。这样的错误思想虽然只存在于小部分教师中,但是必须要及时得到改变。在实施了政治教学生活化以后,教师在讲课时都会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学生活化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习惯。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政治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政治生活化教学极大的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同时,由于教师教授的政治知识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具有知识的人才,而是具有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政治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习惯的提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铺垫。教学生活化的开展,既体现了时代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实现了课程改革目标的推广。 二、政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 1.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传统的教学领域,走向校园和社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或是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小调研”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调研报告”。 2.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的学习。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除了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外,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4.精心提炼生活实例,切实掌握实例教学的精髓。面对众多事例,不能搞“捡到篮里都是菜”,不分主次,应当根据每节课主题的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选出最为典型的事例。事例选准了,事情可谓是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工作还不能忽略,即在具体表述时,不仅求平实,还应求新颖、求意境、求立体感,让学生备受感染。有时依靠叙述事实不能充分达意,这就需要点睛的议论及精巧设问的引导。另外,可采取轮流或小组合作等方式,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学会资源共享。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新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并从生活中选取一定的素材,全面加强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谈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谈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摘要 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应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学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更要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 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应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学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更要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目的,以此来为学生学习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几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政治课程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1.运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政治课程学习积极性 对政治课程教学来讲,只有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浓厚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政治教学能否成功有效的基本前提。为此,就可运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政治课程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政治课堂学习当中来。比如,在讲解《亲情之爱》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列举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生活实例,以此让学生感受家庭和亲人之间的情感,继而让学生真正懂得孝顺父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起到有效启迪学生心灵和强化思想情感的教学目标。并且,教师也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实现深刻理解和体会。"亲人对我的成长有哪些意义?";"在亲人那里我们获得了哪些爱?";"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身边的亲人?";等等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展开探讨和表达,同学们通过表达自己父母的职业以及在生活中对自己的爱,更加的理解、尊重和感恩自己的父母亲人,并深刻懂得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孝顺和感恩。 2.依据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化实践活动 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政治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走到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在实际生活活动当中感受政治知识的存在和价值,在条件和环境允许下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以外社会的其他场所,让学生在生活化实践活动当中深刻的感受和体会政治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政治知识去思考、理解并解决生活当中的具体问题。在政治教学中在讲到某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与社会当中学生所熟悉的各种现象真实事件紧密结合,提出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调动起学生讨论和探究的兴趣。比如,在讲解《遵守社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本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①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族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②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3权力)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选择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力,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

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6、★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4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b、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B、两要求: a、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b、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8、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必修2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 (1)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2)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或我国的国家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 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的载入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B) (1)广泛性的表现: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的表现: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权利得到日益充分实现。③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B) (1)我们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 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为什么: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 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怎样: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 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②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③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 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8-07-16T15:41:10.95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6月下作者:陈旭升[导读] 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高中生健康成长,因此得到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能活跃课堂氛文,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本文分析“生活化”教学方法,给出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法的策略。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广西贵港 537100)摘要: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高中生健康成长,因此得到学校与社会的广泛关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能活跃课堂氛文,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本文分析“生活化”教学方法,给出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法的策略。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高中政治教材中存在大量理论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单调、复杂且难以理解,造成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教学效率难以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1、高中政治与“生活化”教学 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存在极强的好奇心,不能全面认识事物。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这一特点,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以激发学习兴趣,发现更多的生活中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知识,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身边事物与人物仔细观察,形成审美能力,并不断自我反省,整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与涵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三观”,为自身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生活化教学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成素质教育。 2、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实施策略 2.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能不断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钻研,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能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态度,那么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将越来越困难,很难保证高中真挚课堂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合理的课堂导入十分重要。如果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课堂导入,能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实行生活化教学,便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截取一些与价格变动相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进行了解;也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或营销策略让学生自己体会,价格波动会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节假日时商场进行的大甩卖活动、或者因季节变化进行的商品促销活动,或者丰收或旱涝时某些水果的价格变化等,这些与学生实际生活都十分贴近。因此,在整个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积极性,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2利用生活经验 教学实践中,以生活化作为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就必要对学生的这些生活认知和积累加以充分利用。这种利用,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即教学目标如何接轨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如何利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等。 以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为例,作为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货币本身是离不开生活的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正是基于这一基本事实,我们才可以在课标中看到对应本课时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因此,在确定本课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时,在实现“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有关“现象”的提供即必定是学生的已有生活认知,教学开展的导入也必会是围绕着“钱”这一关键字进行。如“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钱(展示随便什么面额的纸币即可)。那么,钱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经济学中被称之为‘货币’的这个东西的俗称……”等。 2.2做好教学设计 以前的政治教材内容都比较繁琐,知识点较难,但新教材编写时是以生活化为主线,将时代发展,生活实际等素材加入到教材内容中,以此展示政治的时效性与生活性两大特点。可以发现,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对学生而言年代过于久远,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融入现代化案例,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高对政治内容的感悟。而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将抽象内容和知识点与具体生活案例相联系,从学生实际生活素材中选择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符合的案例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如,在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效率与公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即:现有一销售公司,员工工资一直按照“高台阶,低差距”原则进行分配。一些销售能力较强的员工认为自己比别人干的多,工资却相同便想要另谋高就。因经理改编以往分配模式,将员工工资与员工销售业绩挂钩,并按照合同规定对员工按比例进行提成。但到年终结算时,经理见个别销售人员提成收入过高,不愿结算,因此不愿按照合同规定予以兑现,与员工发生矛盾纠纷,员工纷纷罢工,提出辞职,导致公司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那么,请同学们进行思考:1.最初造成该公司销售人员跳槽的原因是什么?2后来为什么销售人员纷纷罢工辞职?3.从这一案例中我们获得哪些启事?请联系课前展示内容进行分析与说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对自身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升与锻炼,同时也使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满、活跃。 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两者有效融合,通过鲜明的生活案例解决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内容,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与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参考文献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分析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7T18:35:05.3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作者:胡海花[导读] 教育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政治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而且也是有效落实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供以借鉴。 (新余四中,江西新余 338000)摘要:教育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政治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而且也是有效落实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供以借鉴。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对策 引言 政治生活化是主要的教学对策,这种教学对策可以促使政治学科和生活巧妙的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学习课本当中的知识点以及相关技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做到学以致用,并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妥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1试析初中政治生活化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初中生在生活当中会遇到诸多难题,不但要妥善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取舍。而在初中政治课堂当中,有诸多关于这些问题的知识,如果想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就要进行政治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灵活应用教学生活化的同时,就可以帮助学生妥善处理这些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部编版(道德与法制)的政治教材有着丰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实践的现状,进而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育,因此实施政治生活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分析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2.1重视政治生活化活动的有效落实 在初中生涯中,学生通常将很多的时间都用到了学校和课堂教学中,周而复始的在教室中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更容易对课堂外的事物充满好奇,迫切需要课外实践活动,而政治生活化活动的有效落实正好符合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来看,他们渴望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去社会生活当中做一些调查、访问等感受生活中的政治,结合采取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结合调查情况开展相应的辩论赛,比如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开展实践调查的前期阶段,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呢?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实践,去找寻答案,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人生阅历。显然学生亲自尝试走到社会生活中,独自收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时事问题,才能深刻体会到政治和社会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更好的去理解政治、感受政治。 2.2在生活中寻找榜样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政治生活化教学,并主动在生活中寻找榜样,显然这一举动是最真实、最贴切的教育,将会使学生念念不忘。比如在学习《发现自己》这节内容时,笔者实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朋友,说出喜欢该同学的理由,然后我邀请受学生最喜欢的学生来到讲台和这名学生互动,让他说这名学生的优点,这些话语说出以后让学生很是感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定决心继续保持这些优点,做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我又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学生在看到他人的行为得到表扬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增强自身的性外。显然这种方式显得更加生活化,学生也会深刻体会到人活着的意义。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素材,这样就要求政治教师不断去挖掘这些潜在的素材,进而为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2.3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生活化情境 由于政治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政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常情况下,创建生活化场景的方式有很多,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样教师就可以借助于该技术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憧憬美好集体》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笔者考虑到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难免会养成自私、嚣张跋扈的性格。因此,我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出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事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这样做可以潜移默化的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接着导入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集体当中?你们为什么希望生活在这样的集体当中?……一连串的问题提出以后就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认为美好集体应当有着良好的氛围”,还有的说:“美好集体就是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充满活力的”……最后笔者做出了总结:“美好集体是靠我们每一个共同经营的,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当中都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众人抬柴火焰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显然这种教学情景完全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合作精神,而且也获得了相应的启发,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政治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都运用到生活实际之中,对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将学习生活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这样才能使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贴近生活,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学生可以感悟到思想道德的潜在价值,进而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指明前进的方向。

初中政治论文让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生活化刘湘

初中政治论文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刘湘

————————————————————————————————作者:————————————————————————————————日期:

题目:生活化教学——政治课因你而精彩学科:初中政治 姓名:刘湘 电话: 学校:赣榆县柘汪第二中学

生活化教学——政治课因你而精彩 [内容摘要]新课改倡导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本文阐述了让政治课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如新课导入的生活化、组织形式的生活化、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究等,希望能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生活化导入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步扩大,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而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怎样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生活化的导入——精彩的开始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精彩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而新课引入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比如学到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课时,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变化,领悟改革开放带来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 纲 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主体:公民) (知识提纲: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一课人民民主专政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注意区别两个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 (1)人民民主最广泛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最真实 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

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人民民主的最管用 我国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4 \* GB3 ④自觉遵循宪法和法律(有序的政治参与) 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1 \* GB3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

政治课堂教学反思范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理性思考论文

政治课堂教学反思范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理性思考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发展的措施, 希望对我国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理性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也希望可 以促进我国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实现生活化,更加接近理论状态,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紧密 结合。 关键词:教学现状;生活化问题;思考策略 目前,大多数高中都进行了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工作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和发展,且教学改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遗留或者新出 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对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 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变。 一、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的政治课堂出现了许多变化,主要是围绕“三种学习”“三个 转变”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由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到新教学方法实现了一系列转变,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维护国家税法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偷税漏税的危害;在学习方 式上注重学生以自我分组讨论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师生进入彼此 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环节,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转变 教学观念的改革方法,让学生逐步实现自主学习,享受自学学习的乐趣。但是,在教学改 革中,由于教师对高中的政治教学生活化改革做的不到位,使学生对政治生活的理解,对 政治的认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真正的政治生活,无法切身感受到政 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看到的只是一系列政治理论,无法真正体会生活中的政治所在。 二、我国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创意比较陈旧,缺乏新意 我国高中的政治教学或多或少地参照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教材的选取方面比较重视 沿用传统的教材,并在教学方法上面,更多地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参照教材上面所举 出的例子,做一个阐述,或者简单地将教材上的事例进行相关的罗列,但在实际运用中并 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教师只是给学生“划重点”,让学生只用背那些画出来的重点 即可,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去串讲,这样导致学生体会到的只是一大堆空洞的道理,并 不能很好地体会到政治生活。 (二)更加注重形式,而不太注重实质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也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去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改革 的过程上,许多教师都只注重了形式上的改革,而并未注意到实质上的改革。在教学上, 许多教师采取了分小组的讨论形式,在教学方式上有了一定的新意,但对实质的教学内容,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2(1)

《政治生活》复习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综述及提纲: 复习过程中把握两点: 1、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主线,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和要求为重点,以提高公民政治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为落脚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面把握主要知识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要关注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能够运用国家性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分析说明国家(政府)在具体活动中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依据、意义,对特定情境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有制度、物质、法律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 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注意:(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的对象是人大代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此权利,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8.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10.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11.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