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四十八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二、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课堂目标

掌握血源性骨髓炎的护理措施

熟悉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生理、好发部位、好发年龄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指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儿童

感染途径有三:

1.血源性骨髓炎

2.创伤后骨髓炎

3.外来性骨髓炎

病理生理

病理特点骨质破坏、骨吸收、骨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

1.早期以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为主

2.后期有新生骨,成为骨性包壳

阻塞小血管→骨坏死→局限性骨脓肿→骨内压力↑

→骨膜下脓肿

掀起骨膜→死骨

穿透骨膜→深部脓肿→窦道

骨小管→骨髓腔→蔓延→破坏骨组织→大片死骨→产生新

骨→骨性包壳→皮肤窦道

骨性死腔→慢性阶段

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39℃,重者昏迷或感染性休克

患肢持续剧痛、进行性加重

体征:主动与被动活动受限

干骺处有局限性深压痛

可有窦道或病理性骨折

邻近关节可有反应性关节积液

化验室检查

WBC: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90%以上

ESR:加快

血细菌培养:可为阳性

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边抽吸边深入,

抽出脓液,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无特殊表现,两周后骺区可见虫蛀样骨破坏

CT可以早期发现骨膜下脓肿

处理原则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防止并控制炎症扩散

非手术治疗

●抗生素应用:早期、联合、大剂量体温正常后再连续应用3周

●全身支持治疗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增强抵抗力

●局部治疗:局部制动、牵引防止脱位、病理性骨折、肌肉挛缩

手术治疗

目的

引流脓液,减轻毒血症症状、局部减压

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手术方式胫骨近端干骺端钻孔术骨“开窗”术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开窗”引流

术后放置引流管2根

(近端细为滴注管,远端粗为引流管)

二、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病因

?多数系急性骨髓炎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控制感染或反复发作。

?少数是由于低毒性细菌感染,在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

病理生理

病变部位遗留死骨、死腔、窦道是慢性骨髓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在死腔内可有死骨、脓液积聚、坏死组织、和炎性肉芽组织可有包壳,

使感染成慢性过程

?由于死腔的存在,死骨吸收缓慢,炎症长期不能控制

?当机体抵抗力再次下降时, 急性炎症的表现再次出现

?病情的反复,使窦道周围皮肤形成瘢痕,色素沉着甚至发生恶变

临床表现

症状静止期无症状

体征以窦道、死骨为特征

?畸形

?瘢痕和窦道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

骨干失去原有的外形,髓腔变窄或消失,死骨浓白致密,边缘不整

? C T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原则

↘病灶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

↘消灭死腔

↘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清除,仅行脓肿切开引流

手术方式

?病灶清除术

?消灭死腔

orr疗法

肌瓣填塞

闭式灌洗

内放置引流管两根,以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2-4周

庆大霉素-骨水泥珠链填塞术

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全身应用抗生素,而局部达不到有效浓度。

对骨腔较大,愈合困难者,用庆大霉素粉剂与骨水泥混和制成Φ7mm左右的小球,以不锈钢丝串连成珠链,庆大霉素4.5mg /球,置入骨腔内,有一粒小球露在皮肤切口外,珠链在体内会缓慢释放出有效浓度的庆大霉素约2周之久。

期间珠链的缝隙内会有肉芽组织生长, 2周后即可拔去珠链。

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术前)

◆健康史局部

◆身体状况全身

辅助检查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评估(术后)

●手术状况

●身体状况

症状、引流、固定、

治疗效果、功能锻炼

●心理和认知状况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疼痛

﹡皮肤完整性受损

﹡躯体移动障碍

﹡活动无耐力

﹡焦虑

﹡潜在的并发症:病理性骨折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护理措施(术前)

高热的护理

疼痛护理

饮食与营养护理

心理支持

给病人以明确有效的和积极的信息

高热的护理

穿刺液体或血培养

配合医师尽快病菌,每2h一次连做三次

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

合理安排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观察

用药后毒副作用及炎症控制情况

物理降温

采取降温措施后30,监测体温的变化

加强观察:注意口腔护理

必要时补液、吸氧或专人护理

疼痛护理

●制动牵引或石膏固定,维持患肢于功能位

●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或疼痛

●保护患肢尽量减少刺激或搬动

●配支被架

护理措施(术后)

?引流管护理

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大量抗生素液体冲洗是尽快控制炎症,防止

死骨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预防压疮

保持石膏敷料整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预防肢体畸形

患肢做肌肉等长收缩,需移动患肢时,动作应轻巧

引流管护理

①妥善固定

防止管道扭曲受压,防止松动脱出。

②冲洗装置

滴入管应高于床面60-70cm,引流管应低于床面50cm。可连接负压装置③冲洗速度钻孔或开窗24h内,应快速灌洗。以后每2h快冲一次,维持冲洗时50-60滴/分,直至引流液清亮

④冲洗故障滴入不畅、引流困难、保持出入平衡

⑤防止逆行感染整个装置每日更换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调配口味,增加食欲,进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食物,促进伤口愈合。?指导功能锻炼

?巩固治疗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及出院后需继续服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使用辅助器材,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第四十九章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概述常见骨肿瘤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课堂目标

掌握骨肿瘤病人的护理措施

熟悉骨肿瘤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骨肿瘤的病理及分期

第一节概述

什么是骨肿瘤?

指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虽然不是常见病,但在骨科领域内占重要地位,不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统称骨肿瘤

发病情况

◆骨肿瘤的发病年龄很有意义

骨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

◆解剖部位对肿瘤的发生也有显著意义

儿童的病损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骨骺很少受影响,骨髓瘤几乎全部局限于颅骨和下颌骨内生软骨瘤常见于手和足的管状骨,靠近骨端

◆因此,熟悉发病情况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病理分类

?根据肿瘤细胞所显示的分化程度及所产生的细胞间物质分类成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性

?根据恶性程度高低分类

良性、恶性、中间性

?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分类

●原发性 : 良性和恶性,良性多见

●继发性: 多属恶性

外科分期

采用G.T.M外科级系统

◆ G (grade)表示肿瘤性质

G0良性、G1低度恶性、 G2高度恶性

◆ T (territory)指肿瘤侵袭范围以肿瘤囊和间室为界。

T0囊内、 T1间室内、 T2间室外

间室是对微小肿瘤的扩散的天然屏障,在长骨,是骨皮质,关节软骨;在软组织,是大筋膜间隔和肌腱的起始点

◆M (metastasis)表示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

疼痛和压痛:良性多无,恶性剧烈持久

肿块与肿胀

良性:为首发症状,坚实无压痛

恶性:生长快,穿破骨膜时形成较大的弥散性肿胀

压迫症状:肿块压迫血管、神经、肌肉等

畸形、功能障碍:影响关节功能

病理性骨折:是某些骨肿瘤的首发症状.常见并发症

转移与复发:骨肉瘤早期即可经血液和淋巴发生远处转移,如肺转移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x-线:

平片:

造影:血管造影,关节造影和脊髓造影等

良性:界限清楚,密度均匀

恶性:界限不清,密度不均

CT:显示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MRI:显示具体病变部位、大小骨破坏或吸收

同位素扫描:由静脉输入能被骨吸收放射性同位素(99m鍀) 二、实验室检查

溶骨性破坏:血钙血磷如巨细胞瘤、骨肉瘤

成骨性肿瘤:碱性磷酸酶如骨肉瘤

三、病理学检查

穿刺活检:主要适用于溶骨性病损

手术活检:分为切取、切除活检两种方法

四、现代生物技术检测

免疫组化技术等

处理原则

根据肿瘤的性质、病变部位、浸润范围和

有无转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良性骨肿瘤手术切除为主

?刮除植骨术

?外生性骨肿瘤切除

二、恶性骨肿瘤

◆手术切除:保肢和截肢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其他疗法:血管拴塞和局部动脉插管化疗

第二节常见骨肿瘤:

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

一、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

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和肱骨的上端。

分单发和多发

?单发性又称外生骨疣

?多发性又称骨软骨瘤病,多数有遗传史。

病理

骨生长方向的异常和长骨干骺区再塑性的错误,其结构包括正常骨组织和覆盖在上面的软骨帽。因其有自身的骨骺板,所以到生长年龄结束时,骨软骨瘤生长也停止。仅有1%可恶变。

临床表现:可长期无症状,多因无意中发现肿块而就诊。可因压迫周围组织而致疼痛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干骺端有蒂状、鹿角状或丘状骨性突起,其皮

质和松质与正常骨相连,软骨帽可呈不规则钙化

处理原则

1)GOMOTO者,无需处理

2)出现压迫症状,考虑手术切除

严格切除范围:从基底部周围的正常骨组织开始,包括纤维膜或滑膜、软骨帽以及肿瘤一并彻底切除,以免复发。

第二节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女性多于男性。病理:可能起源于骨髓结缔组织间充质细胞,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生物学特性介于恶性和良性之间, 被认为是潜在的恶性溶骨性肿瘤。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和肿胀,其程度和肿瘤生长的速度有关。若侵及关节软骨可影响关节功能。局部包块压之有乒乓球感及压痛

辅助检查

X线表现:病灶位于骨前后端,呈偏心型溶骨性破坏,病灶区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血管造影示肿瘤血管丰富,并有动静脉形成。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

GOMOTO者以手术为主,局部刮除加灭活处理

?化学治疗

无效

?放射治疗

对手术清除困难者,有一定疗效,但少数病人照射后可发生肉瘤变。

第三节骨肉瘤(osteosarcoma)

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恶性程度高,10-20岁多见,多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70%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病理:

1) 恶性瘤细胞直接形成类骨样组织,因此又称为成骨肉瘤。可累及骨膜,

骨皮质和髓

腔,病灶切面呈鱼肉状,棕红或灰白色。

2) 肺转移的发生率高,大部分病人死于肺转移。

临床表现

◆症状

疼痛可发生在肿块出现之前,开始呈间歇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夜

间加重影响睡眠。

◆体征

肿胀、肿块、局部皮温增高、静脉怒张出现震颤和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

X 线检查

◆干骺端呈浸润性破坏,边界不清,可排列不整齐,结构紊乱的肿瘤骨

◆Codman 三角及日光散射现象

◆软组织肿块

股骨下段骨肉瘤可见骨破坏和骨膜增生日光放射状阴影

处理原则

?化疗

术前、大剂量、八周

?保肢手术或截肢手术

根治性切除瘤段,灭活再植或置入假体

?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

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提高至50%以上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术前)

1.健康史

一般资料

过去史

家族史

2.身体状况

局部

全身

辅助检查结果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认知程度

心理承受程度

家属的心理状态

经济状况

护理评估(术后)

?手术情况

?康复状况

?心理认知状况

?预后判断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诊断

◆焦虑/恐惧

◆疼痛

◆躯体移动障碍

◆自我形象紊乱

◆预感性悲哀

◆潜在并发症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术前)

◆心理护理

◆协助检查

◆控制疼痛

①避免诱发因素选择舒适的体位

②应用止痛剂在疼痛发作早期即可应用

一级止痛非麻醉类及消炎止痛类药物

二级止痛弱麻醉剂:强痛定可待因

三级止痛强麻醉剂:吗啡杜冷丁

注意要按时给药:尽可能在未痛之前应用

③转移病人注意力

◆补充营养和水分

◆化疗病人的护理

①加强心理支持

②饮食指导

化疗前30分钟应用止吐剂

化疗前24小时及化疗后72小时进清淡饮食

③观察药物毒性反应

骨髓功能损害的程度

④用药注意事项

a.护士自我保护

b.规范准确用药:现用现配,间隔用药

c.血管保护:远端始用,防止药液外渗

◆预防病理性骨折

截肢术后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截肢对病人的身心都是一种极大的创伤,每个人的反应不尽相同

2)防止残端大出血

床边常规备止血带或沙袋

3)幻肢痛的护理

4)积极功能锻炼预防残肢畸形:大腿截肢者易出现髋外展畸形幻肢痛的护理

术前解释精神因素

夜间为甚特点和程度不一

●注视残端

●镇静止痛药物

●精神安慰热敷、理疗

●松弛疗法听音乐、轻轻叩击残端、

●橡皮筋疗法

健康教育

◆保持身心健康

◆提高生存质量按计划接受综合治疗

◆功能锻炼

◆使用助行器

◆复诊

第四十六章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概述

?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

?护理

课堂目标

?掌握关节脱位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熟悉肩、肘、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了解关节脱位的病理生理及分类

概述

定义: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

常见的原因: 创伤

常见的部位: 肩、肘、髋

俗称:脱臼

病因与分类

按脱位发生的原因分类

损伤性脱位

先天性脱位

病理性脱位

习惯性脱位

按脱位时间分类

新鲜脱位未满3周

陈旧性脱位超过3周

按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

闭合性脱位

开放性脱位

病理生理

创伤致关节脱位后,使关节的骨端移位,关节囊破裂,关节腔周围积血,水肿。

血肿机化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关周围组织黏连

脱位的同时可伴关节附近韧带、肌肉、肌腱的损伤,也可伴发骨折、周围的血管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

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

?专有体征

?畸形

?弹性固定

?关节盂空虚

辅助检查

X 线检查

可确定脱位的方向、程度、有无合并骨折、陈旧性骨折有无骨化性肌炎或缺血性坏死等。

处理原则

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复位越早越好。一般在伤后3周内进行。

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于稳定的功能位置2-3周,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得以修复。陈旧性脱位手法复位后,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

功能锻炼

肩关节脱位

易发生脱位的原因

活动范围大

关节盂小而浅

关节囊薄弱、大而松

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较弱

关节结构不稳定

病因和分类

间接暴力多见

?前脱位:多见,

可分为盂下、喙突下、锁骨下脱位

?后脱位

?下脱位

?盂上脱位

临床表现

1)关节盂空虚、肩峰突出

健肢拖住患侧前臂,头部和身体向患侧倾斜

2)典型体征

◆呈方肩畸形

三角肌塌陷,失去正常的膨隆外形

◆搭肩试验阳性(dugas征)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可明确脱位的类型及有无合并骨折(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外科颈)处理原则

2018年骨科常见病护理计划

一股骨颈骨折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 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 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许可后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 (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每天多次,每次5~20分钟,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3)髋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床栏更换体位。 (4)转移和行走训练: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指导病人坐起、移到轮椅上和行走的方法。非手术治疗的病人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坐起时双腿不能交叉盘腿,3个月后可逐渐使用拐杖,患肢在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行人工全髋

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3、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1)便器:病人卧床期间使用适宜于卧床病人的特制便器。 (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和平整。 (3)定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和皮肤护理。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有发生髋内翻畸形的危险与保持正确体位有关 2、功能锻炼不积极与疼痛及对疾病认识不足有关 3、潜在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措施】 1、保持正确体位 (1)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如患肢内收,可发生髋内翻畸形。(2)去除牵引后仍要保持患肢外展,平卧时两大腿间放一枕头,侧卧时不能卧于健侧。 2、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 (1)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之能够克服困难主动进行锻炼。(2)掌握正确的锻炼时机和方法。患肢主要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 (3)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保持床铺柔软、清洁、干燥、平整,定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经常用温水擦身,以防压疮发生。 (2)鼓励病人扩胸、深呼吸、咳嗽以锻炼肺功能。保持口腔卫生,室

2014年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考试试题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考试试题 一、B型题(子母单选)(共14小题,共14.0分) 第1题 A.骨髓B.小儿长管骨干骺端 C.长管骨骨干D.脊柱 E.髋关节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骨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A.椎体破坏和压缩畸形B.椎间隙狭窄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E.以上均不对 脊柱结核可见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脊柱肿瘤可见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A.关节痛:病情缓慢,肿而不红,穿刺:脓液 B.关节痛:游走性、轻度红、肿、热,与天气变化有关 C.关节痛:多发性,有畸形及功能障碍,穿刺液:白细胞数增多,中性比例占75% D.关节痛:急性发作,高烧、红肿明显,不能活动,白细胞高,关节液白细胞甚多,中性比例占90%

E.关节附近痛,急性发作,高烧,红肿不明显,深压痛,不题意活动关节,白细胞明显增高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是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关节结核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A.骨端、软骨和滑膜B.骨端、骨膜 C.骨骺板、骨髓D.骨、骨膜、骨髓 E.骨骺板、软骨 全关节结核的受累部位是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部位是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A.急性血源性骨髓炎B.膝关节滑膜炎 C.化脓性关节炎D.膝关节单纯滑膜结核 E.膝关节全关节结核 关节腔内注药无效时切开引流为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10题 关节腔穿刺注药无效时,手术切除关节滑膜的是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11题 A.腰椎结核B.膝关节结核

骨关节外科疾病护理_常规

骨关节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骨关节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般护理常规。 2.入院接待热情主动接待新入院患者或转入患者,告知第二天抽血及相关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行常规检查。做好入院的健康宣教。行急诊手术者还应整理床单位,包括麻醉床、输液架、吸引器、氧疗装置以及各种监护设备等。 3.基础护理 (1)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清洁及备皮(按手术野皮肤准备常规护理)。检查肢体的标识,术前用消毒液清洁手术肢体。 (2)术前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等技巧。 (3)术后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干净、平整,及时更换被污染的病号服;定时翻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禁止使用局部加温措施如热水袋等,以防烫伤。 (4)跌倒及坠床高风险患者做好预防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加以保护,避免跌倒及坠床的发生。 4.休息与活动 (1)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睡眠环境。 (2)全麻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可抬高床头30°,以防呕吐引起窒息。 (3)除特殊要求外,术后体位以增进舒适、减轻痛苦、促进引流以及有利呼吸为原则;病情允许时,鼓励和指导患者早期床上运动和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教会患者预防跌倒发生的方法。(4)尽早鼓励和指导患者行康复功能训练,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直腿抬高、屈伸膝关节等;上肢手术患者的手指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锻炼等。 (5)按医嘱可下床活动,但病情危重、严重感染、体质衰弱、下肢骨折固定的患者则应适当推迟下床活动的日期。 5.饮食护理 (1)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禁食活血类药材。 (2)一般局麻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进食;椎管麻醉后6小时适当进食;全麻患者待恶心呕吐停止后,按照一半流质一半普食逐渐进食 (3)禁食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常见骨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常见骨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A1 1、化脓性腱鞘炎一经确诊,即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并同时手术切开是因为 A、防止疼痛 B、防止肌腱坏死 C、防止肌腱肿胀 D、防止全身发热 E、减少抗生素用量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 A、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B、局部持续性疼痛,患肢不愿活动 C、干骺端明显深压痛 D、白细胞计数增多 E、骨髓穿刺抽得脓性液体,查有化脓性细菌 3、早期滑膜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的可靠依据是 A、累及关节的数目 B、血沉是否正常 C、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D、结核菌素试验 E、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4、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可见X线片上发现异常的最早时间为病后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6周 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最可靠的诊断 A、X线检查 B、CT检查 C、白细胞计数增高 D、局部分层穿刺 E、血沉加快 6、化脓性关节炎经穿刺及关节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时,应当 A、调整抗生素种类 B、调整并加大抗生素全身用量 C、增加关节穿刺次数 D、增加关节内抗生素用量 E、切开引流 7、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病人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阳性体征是 A、拾物试验阳性 B、浮髌试验阳性

C、“4”字试验阳性 D、托马斯试验阳性 E、脊柱过伸试验阳性 8、髋关节结核时,让病人双手抱紧健侧膝部,骨盆平置,则患侧下肢不能伸直,此时为 A、浮膑试验阳性 B、拾物试验阳性 C、托马斯征阳性 D、“4”字试验 E、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9、骨关节结核的表现除哪项外均是 A、夜间盗汗 B、局部肿胀疼 C、消瘦 D、关节僵直 E、高热 10、关节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一般用药时间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E、半年 11、对早期滑膜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CT B、MRI C、关节镜检查 D、X线检查 E、核素骨显像 12、骨与关节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血液传播 B、淋巴传播 C、接触感染 D、呼吸道传播 E、临近结合组织蔓延 二、A2 1、患儿男,13岁。突然高热,持续4天不退,伴大腿外上方疼痛和肿胀。检查:体温39.5℃,脉率120次/分,一般情况尚可,左大腿上段肿胀,该处外侧压痛最严重,但无波动感。血白细胞计数19.5×109/L,中性粒细胞0.83,X线摄片无改变。考虑可能是 A、风湿热 B、尤文肉瘤 C、骨结核继发感染 D、骨巨细胞瘤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授课章节四十八章第一节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教师 授课对象2007级护理学 本科 学时2时间2009-12-4 授课地点2206 教材外科护理学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的病因和病理了解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因、病理 熟悉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熟悉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掌握骨与关节结核的护理 掌握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骨与关节结核病人的护理 难点:急、慢性骨髓炎的病理、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 教学 方法 理论讲授教学手段 及教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提纲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病因和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处理原则 二、慢性骨髓炎 病因与病理 临床表现、诊断 处理原则 三、急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 一、骨与关节结核的概述 病因、病理:脊柱结核、关节 二、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体征、后遗症 三、骨与关节结核辅助检查 四、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 五、骨与关节结核的护理

教学主要内容及步骤备注 一、化脓性骨髓炎 (一)、定义 是骨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二)、感染途径 1、血源性骨髓炎 2、创伤后骨髓炎 3、外来性骨髓炎 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一)、概述 1、致病菌:溶血性金葡萄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2、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3、人群: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差的农村地区较多。 4、部位:长骨干骺端。儿童的胫骨上端和股骨下端最易发 生感染 5、发病原因:外伤史(诱因)+(外因)身体原发病灶→ 原发灶处理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内因)→细 菌进入血液循环→菌血症、脓毒症→菌栓停滞 于长骨的干骺端。 (二)、病理 1、早期以骨质破坏和坏死为主,晚期以新生骨形成为主。 2、脓肿的扩散 脓液经哈佛氏管蔓延至骨膜下间隙并掀起骨膜,密质骨外层1/3骨坏死,深部脓肿形成、穿透皮肤形成窦道。 脓液穿透干骺端骨密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再经骨小管进入骨髓腔,沿骨髓腔蔓延破坏骨髓组织、松质骨、内层 2/3 密质骨。穿透骺板形成化脓性关节炎(儿童髋关节多 见)。在骨干的外层形成“骨性包壳”,因引流不畅往往形成 骨性死腔。 3、死骨的命运:肉芽组织吸收、吞噬细胞清除、经窦道排 出。大块死骨形成经久不愈窦道,转为慢 性。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患肢持续进行性加重疼痛 2、体征:患肢主动和被动受限,早期干骺端局限性深压痛, 3-4天后骨膜下脓肿形成,红、肿、热、痛,脓肿 穿破皮肤,体温下降,形成窦道。 反应性关节积液以及病理性骨折。 自然病程3-4周、可形成窦道、转为慢性。近年来不典型者渐多是一大特点(所谓低毒感染)。以骨髓炎发病情况导入,结合骨骼解剖图讲解化脓性骨髓炎的概念 1分钟。 结合图片讲解骨髓炎的感染途径2分钟。 2分钟,略讲,图片 讲解长骨干骺端的解剖特点及儿童好发的原因。 3分钟, 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理解难点。 5分钟,详讲,图片

常见骨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试卷1

常见骨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试卷1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引起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分数:2.00)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肺炎球菌 E.白色葡萄球菌 解析:解析:引起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分数:2.00) A.起病缓慢√ B.出现寒战 C.高热大于39℃以上 D.全身中毒症状 E.烦躁 解析: 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影像学检查中,最少几周才在X线片上有所表现 (分数:2.00)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解析: 4.在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中,为巩固抗生素治疗疗效,退热后几周内不要停药(分数:2.00)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解析: 5.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中,引流瓶应低于床面多少 (分数:2.00) A.30cm B.40cm C.50cm √ D.55cm E.60cm 解析:解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术后,引流瓶应低于床面50cm。 6.抗结核药物的连续用药时间为 (分数:2.00) A.半年 B.1年

D.3年 E.5年 解析: 7.慢性骨髓炎的病理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 A.死骨 B.骨性包壳 C.死腔 D.窦道 E.局限性脓肿√ 解析:解析:慢性骨髓炎病理特点:死骨、骨性包壳、死腔、坏死肉芽、窦道及瘢痕。 8.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分为几期 (分数:2.00)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解析:解析:化脓性关节炎病理改变分为三期。 9.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术前治疗呼吸道感染 B.术前不必禁烟√ C.术后鼓励病人呼吸,有效咳嗽 D.雾化吸入 E.应用抗生素 解析:解析: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为预防肺部感染,术前禁烟。 二、 A2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 10.一名8岁男孩,突发寒战,高热39.8℃,烦躁不安,诉右膝下方剧痛,膝关节呈半屈曲状,拒动。查体:右下腿近端皮温,压痛,病变区域穿刺抽出混浊液体,送细菌培养,最可能的结果是 (分数:2.00) A.乙型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链球菌 E.无细菌生长 解析: 11.5岁男孩,突发寒战,体温39℃,右膝部疼痛剧烈,不敢活动,局部无明显肿胀。应首先考虑的是(分数:2.00) A.慢性骨髓炎 B.化脓性关节炎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E.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解析: 12.一名5岁男孩,膝关节剧痛、红肿,活动受限,乏力,食欲不振,体温39.5℃,并出现谵妄、惊厥、昏迷,应首先考虑的是 (分数:2.00)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四十八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二、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课堂目标 掌握血源性骨髓炎的护理措施 熟悉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急、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生理、好发部位、好发年龄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指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儿童 感染途径有三: 1.血源性骨髓炎 2.创伤后骨髓炎 3.外来性骨髓炎 病理生理 病理特点骨质破坏、骨吸收、骨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同时存在 1.早期以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为主 2.后期有新生骨,成为骨性包壳 阻塞小血管→骨坏死→局限性骨脓肿→骨内压力↑ →骨膜下脓肿 掀起骨膜→死骨 穿透骨膜→深部脓肿→窦道 骨小管→骨髓腔→蔓延→破坏骨组织→大片死骨→产生新

骨→骨性包壳→皮肤窦道 骨性死腔→慢性阶段 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体温>39℃,重者昏迷或感染性休克 患肢持续剧痛、进行性加重 体征:主动与被动活动受限 干骺处有局限性深压痛 可有窦道或病理性骨折 邻近关节可有反应性关节积液 化验室检查 WBC: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90%以上 ESR:加快 血细菌培养:可为阳性 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边抽吸边深入, 抽出脓液,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影像学检查 X线早期无特殊表现,两周后骺区可见虫蛀样骨破坏 CT可以早期发现骨膜下脓肿 处理原则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防止并控制炎症扩散 非手术治疗 ●抗生素应用:早期、联合、大剂量体温正常后再连续应用3周 ●全身支持治疗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增强抵抗力 ●局部治疗:局部制动、牵引防止脱位、病理性骨折、肌肉挛缩 手术治疗 目的 引流脓液,减轻毒血症症状、局部减压 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手术方式胫骨近端干骺端钻孔术骨“开窗”术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开窗”引流 术后放置引流管2根 (近端细为滴注管,远端粗为引流管) 二、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病因 ?多数系急性骨髓炎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控制感染或反复发作。 ?少数是由于低毒性细菌感染,在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 病理生理 病变部位遗留死骨、死腔、窦道是慢性骨髓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在死腔内可有死骨、脓液积聚、坏死组织、和炎性肉芽组织可有包壳, 使感染成慢性过程 ?由于死腔的存在,死骨吸收缓慢,炎症长期不能控制 ?当机体抵抗力再次下降时, 急性炎症的表现再次出现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一、概述 骨与关节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骨组织或关节造成的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 感染。非特异性感染主要有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与植入物相关的感染,即人工关节感染和内固定植入物的感染;特异性感染主要是指结核感染。病原菌侵入的途径 包括血行感染、邻近部位感染蔓延以及直接种植。对于少数感染如部分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 早期滑膜结核等,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通常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感染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清创、引流或去除植入物等), 但抗生素或抗结核的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二、骨关节感染常见致病菌和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1.骨髓炎 骨髓炎是发生于骨组织的感染。骨髓炎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血源性骨髓炎和邻近部位感染导致的骨髓炎;或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存在死骨。不同类型的骨髓炎,其发病原因、病原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各不相同。血源性骨髓炎多见于婴幼 儿、儿童和老年人;成人的骨髓炎很少为血源性,而大多继发于邻近部位感染、开放骨折以 及使用了植入物的手术;慢性骨髓炎也很少为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通常可仅用 抗生素治疗;而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外科手术,抗生素仅作为辅助治疗。 ⑴骨髓炎常见致病菌:根据骨髓炎不同类型、不同个体而有较大差别,见表1。 ⑵ 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通常根据不同类型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种类,或脓液涂片 革兰染色结果,初步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对急性高度可疑为血源性骨髓炎的病例,在获得血 液标本后立即开始经验用药;如病变部位有脓液形成,早期开窗减压,可根据获得标本涂片 的革兰染色初步选择抗生素。用药方式通常为静脉给药;对于儿童患者,在充分合作以及获 悉敏感抗生素的基础上可采用静脉+ 口服给药;用药时间通常为4~6周。慢性骨髓炎不推荐 经验用药,尽量在彻底手术清创并在获得术中标本培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 疗;如未能获得培养结果,可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 和革兰阴性杆菌有效药物。常用的经验用药方案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骨髓炎常见致病菌以及相应的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 骨髓炎类型常见致病菌首选方案备选方案

骨科常见病护理计划

股骨颈骨折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 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或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 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许可后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 (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每天多次,每次5?20分钟,以防 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3)髋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 周后,帮助病人坐在 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床栏更换体位。 (4)转移和行走训练:评估病人是否需要辅助器械完成日常生活,指导病人坐起、移到轮椅上和行走的方法。非手术治疗的病人8 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坐起时双腿不能交叉盘腿, 3 个月后可逐渐使用拐杖,患肢在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6 个月后弃拐行走。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3 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