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二、滑坡和崩塌

滑坡和崩塌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另外,地震和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也能诱发泥石流。

四、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危害非常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 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一、泥石流的相关概述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1]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二、泥石流类型划分及危害性分级 2.1泥石流类型划分 2.1.1按水源成因及物源成因可分为暴雨(降雨)泥石流、冰川(冰雪融水)泥石流,溃决(含冰湖溃决)泥石流;坡面侵蚀型泥石流、崩滑型泥石流、冰碛型泥石流、火山泥石流、弃渣泥石流、混合型泥石流等(参见附录A表A.1)。 2.1.2按集水区地貌特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2)。

2.1.3按暴发频率分:高频泥石流(一年多次至5年1次)、中频泥石流(1次/5~20年)、低频泥石流(1次/20~50年)和极低频泥石流(1次/>50年)。 2.1.4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型、水石型和泥石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 A.3)。 2.1.5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泥石流(重度1.60~2.30t/m3)和稀性泥石流(重度 1.30~1.60t/3)。(参见附录A表A.4)。 2.1.6按泥石流一次性暴发规模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级(表1)。 表一泥石流爆发规模分类 分类指标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泥石流一次 堆积总量 >10010~1001~10<1 泥石流洪峰 量 >200100~20050~100<50 2.2泥石流危险性分级 2.2.1单沟泥石流活动性定性分级根据泥石流活动特点、灾情预测其活动性可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四级(见表2)。 表2单沟泥石流活动性分级表 泥石流活动特点灾情预测活动性分级 能够发生小规模的极低至低频率泥石流或山洪致灾轻微,不会造成重 大灾害和严重危害 低 能够间歇性发生中等规致灾轻微,较少造成重中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二、滑坡和崩塌 滑坡和崩塌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另外,地震和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也能诱发泥石流。 四、地质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危害非常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我国的地质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前面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气象灾害之后学习中国的地质灾害,因为我国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同时结合我国地形和降水的特点,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四大类灾害中应该重点给予关注的灾害。 (二)学习目标 1.能够据图描述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2.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危害。 3.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学习难点: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二.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针对简单问题,比如滑坡泥石流的分布,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图自主整理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在讨论过程中交流意见,思维碰撞,汲取对 方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人人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案例教学: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既能调动学生兴趣,也能培养学生从所给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案例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主要地质灾害”短片,通过短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的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地区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主要造成哪些损失?该如何去防御滑坡、泥石流? (二)新课讲授 1.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问题1:读图,描述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通过所给资料自主总结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特点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常用语及思路,同时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描述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 〖师生总结〗: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2.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机制 【案例教学】材料1: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引发特大泥石流。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上游,西秦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呢?滑坡和崩塌都是 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高中地理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巩固练习 含答案透析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滑坡③台风④地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5.读下列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反映滑坡现象的是() A.a B.b C.c D.d 6. (2015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二期末)在青藏高原修筑铁路,为防止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 ) A.加固路基,并植树种草护坡 B.以桥代路 C.驱散积雨云,减少暴雨洪水发生 D.发射卫星及时监测灾害,进行卫星导航

7. (2015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二期末)图中①②③④为四条自然地理界线,其中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 于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8. (2015年·山东省·淄川一中·高二期末)下图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 是( ) 9.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泥石流一般是突然爆发的 B. 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的地方 C. 泥石流持续时间一定长 D. 泥石流一般爆发在多雨区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 10.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B.丙、庚C.乙、丁D.戊、辛 二、非选择题 11.2008年9月2日至3日晚,安徽省岳西县突降特大暴雨,造成部分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阅读文字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

https://www.sodocs.net/doc/ca17208595.html,/shuiyuhuanjing/2007/0 711/content_1076_9.html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参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及有关单位共同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张茂省、郑万模、魏伦武、吴树仁、张永双、张开军、李晓春、胡瑞林、鄢毅、王军、王治华、李媛、孟辉、杨旭东、侯春堂、杨冰。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 引言 为规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范。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1999年以来开展了约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

其是更大比例尺精度更高的调查资料。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将围绕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要矿山、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50000),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全文共分十四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规定、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控制精度及基本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02—2001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T14158—93 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DZ/T0096—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

18知识讲解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考点解读 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及预防措施。 知识清单 1.滑坡是山体斜坡上________的岩体与土体,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________、地势________较大、________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________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2.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________、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多发生在地形________、具有丰富的________以及短时间内有________的地区。 泥石流发生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滑坡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滑坡会________或________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________江河,________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我国是多山之国。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________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________、类型________、爆发________、规模________的国家之一。 5.泥石流大多受连续降雨、暴雨等激发,因此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________变化。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地域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 1.不稳定重力破碎起伏植被工程建设 2.暴雨陡峻松散物质大量水流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3.破坏掩埋堵塞摧毁 4.松软广泛齐全频繁巨大 5.季节广泛相对集中 要点精析 要点一:滑坡【高清课堂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366379 滑坡 1.滑坡发生的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人为:植被破坏;工程建设。 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 软弱面——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破坏平衡的触发条件——在前面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不适当地开挖坡脚,在坡面上增加负荷,过多的水分渗入软弱面,就会使原本处于重力平衡中的山坡失去平衡。 2.多发地区:一是山地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二是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不仅破坏了地面的结构,损毁了植被,而且使破碎物质增多。 3. 典型滑坡的发生过程: 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数年到数十年) (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4.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滑坡体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活动强度就越高,危害程度也越大。 【典型例题】(2015年·重庆·巴蜀中学·高二期中)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4月23日,陕西清涧县发生山体滑坡致两车被埋,1人死亡。 材料二下图是清涧县附近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第二章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 岳阳市十四中学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 1.5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可行性研究 报告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2 业主概况 1.3 主要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4 可研报告概要及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项目区域概况 3.1 自然条件 3.2社会经济状况 第四章建设需求与建设规模 4.1建设需求分析 4.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 设计指导思想

5.2 应急避险广场 5.3 生态厕所 5.4 挡土墙设计 5.5 巡视放哨岗 5.6 标示牌 5.7 垃圾收运系统 第六章环境保护 6.1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6.2 环境执行标准 6.3 环境影响分析 6.4 环境保护措施 6.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七章节能方案设计 7.1 节能设计原则 7.2 采用标准和节能规范7.3 能耗分析 7.4 节能管理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8.1 职业安全卫生的监察

8.2 危害因素分析 8.3 安全措施 8.4 卫生措施 8.5 消防 第九章项目建设管理方案9.1 项目管理工作范围 9.2 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10.1 编制依据 10.2 招标的范围 10.3 招标的组织形式 10.4 招标的方式 第十一章工程实施进度计划11.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12.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2.2 投资估算范围 12.3 建设投资估算 12.4 资金结构及资金来源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13.1社会效益分析 13.2 互适性分析 13.3 社会风险分析 13.4 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四章项目风险与对策分析 14.1 项目风险分析 14.2 风险对策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5.1 结论 15.2 建议 附图 一、XX河流域图 二、各建设点应急避险广场方案图 三、生态厕所方案设计图 四、挡土墙方案设计图 附件 一、选址意见书 二、国土资源用地预审意见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滑坡、泥石流)

严防地下矿山安全风险 1.查清“外水”。准确查明矿区及附近地表水流系统和汇水面积、河流沟渠汇水情况、疏水能力、积水区现状,健全完善防排水系统。 2.掌握“内水”。核实矿区内积水区、含水层、岩溶带、地质构造等,掌握矿井与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降雨的水力关系和矿区水的运动规律,分析暴雨后可能形成的风险。 3.防止“涌水”。规范作业,严格按照探水、放水设计进行掘进、回采作业,定期清理水沟、沉淀池和水仓中的淤泥。 4.及时“排水”。推动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汛期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专人值守监控制度,确保提升、排水、通风等设备运行正常。 5.有效“管水”。突出加强位于河流、湖泊、水库、山区附近存在水患、山洪等灾害威胁的矿井的监控力度。 严防尾矿库安全风险 1.要“卡住新建的”。严禁产生新的尾矿库,推动尾矿库销库治理,严控增量,减少存量,确保总量“只减不增”。 2.要“管住运行的”。督促尾矿库企业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排尾、筑坝,实现“能排水、快排水”,“少蓄水、蓄小水、不蓄水”。 3.要“看住闭库的”。加大闭库尾矿库注销和升级改造力度,鼓励尾矿库企业积极采用尾矿回采、充填采空区、干式排尾等先进工艺,减少尾矿库排放量。

4.要“保障最后的”。安装安全在线监测系统,严格执行汛期24 小时值班、专人上坝巡查和事故信息报告等制度,组织联合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 严防露天矿山风险 1.确保“坡稳定”。严格按照开采设计方案分层分台阶开采,严格控制台阶坡面角、边坡角、终了边坡角。 2.确保“沟畅通”。设置台阶排水沟,采取妥善的防洪措施,及时排泄洪水。 3.确保“人撤离”。在暴雨、雷电、台风等极端天气下,要停止采场作业,迅速撤离作业人员。 严防排土场安全风险 1.“保障设施要到位”。设置截流、防洪和排水设施。 2.“警示标识要到位”。圈定危险范围和设立警戒标志。 3.“日常管理要到位”。定期巡查,及时修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止滑坡措施。 4.“应急救援要到位”。明确防汛安全生产。

西南地质灾害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导学稿(8 ) 课题: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主备龚妍妍组长审定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2、图文结合,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所带来的危害。 二、重点难点: 重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三、前置性学习内容(回顾预习): 回顾中国的滑坡、泥石流 1、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原因:山地面积、山谷、地势、地质构造、上层岩性相对、受和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等。 2、特点: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类型、爆发、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3、时空分布 (1)时间分布 ①泥石流爆发是受等激发,因此具有与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②滑坡表现出性,由于诱发因素很多,都可能发生,均以外界诱发因素为引发条件。滑坡一般在季或春季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2)空间分布 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区:从太行山到______,经鄂西、______、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的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阶梯,特别是__ ___地区为重灾区。且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和的总特点。 四、精讲精练(学生小组内展示): 泥石流多发原因?(从地形、气候、物质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入手) (二)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读课本P34-P36,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其关联性。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1)阅读课本P34图2.13,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2)阅读课本P35案例4,分析我国川渝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 (从地质、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入手)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一、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根据调查,对我市(县)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崩塌,也有少量的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 1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我们常常叫做“塌方”。滑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30度的斜陡坡上。 2、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我们常常也叫做“塌方”。 3、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水库溃坝等水源激发的,形成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 4、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体、土体在重力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 (洞) 的一种地质现象。 5、什么是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地下砂土层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软土层压缩变薄、地面标高显著降低、地面缓慢下沉的一种现象。地面沉降一般出现在滨海平原地区,如上海。 6、发生崩塌、滑坡的主要原因 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则是地质灾害发生的触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 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存在软弱的泥岩、页岩、煤层和各种地表松散的堆积层的斜坡,很容易发生滑坡。修 建铁路、公路,依山切坡建房、建厂等工程活动,开挖坡脚,形成人工陡边坡,易引起崩塌、滑坡的发生。在斜坡上不规范堆渣堆土,易发生崩塌、滑坡。雨水、地表水渗入地下、软化土体,易引发崩塌、滑坡。采矿不按规范开采,也可能造成采空区坍塌,导致斜坡发生崩塌、滑坡。 二、应急调查 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每年汛期前应对可能发生隐患点进行排查;汛期进行应急调查。 滑坡前缘出现冒水、地面鼓起、地面反翘、建筑物地基出现错裂时,应详细查看滑坡整体的变形情况,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异常情况。 滑坡后缘出现贯通性的弧形拉裂,向后倾斜的下座拉裂台阶时,必须尽快采取避让措施,将居民尽快转移,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三、临灾前兆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些是有一定的前兆。只要普及地质灾害防范的基本常识,就可以及时捕捉前兆,迅速采取措施,可以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1滑坡体前缘突然强烈鼓胀 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表明滑坡规模较大,具有整体滑动的特征。有的建筑物会强烈

第二章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 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岳阳市十四中学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1.5 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 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 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 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4、课件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课件采用Powerpoint 进行制作,内部分成四大板块:地震板块、火山板块、泥石流板块、滑坡板块;每一个板块均包含一个视频,主要知识介绍和相应例题,通过第一页的入口超接链四大板块,四个视频文件内容是:地震介绍、夏威夷火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滑坡预防。此外,还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研要求规范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性附录,附录B参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及有关单位共同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作辰、茂省、万模、魏伦武、吴树仁、永双、开军、晓春、瑞林、鄢毅、王军、王治华、媛、孟辉、旭东、侯春堂、冰。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 引言 为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1999年以来开展了约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其是更大比例尺精度更高的调查资料。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将围绕人民生

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要矿山、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50000),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全文共分十四章,包括围、规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规定、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容。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1∶50000)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容、控制精度及基本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02—2001 岩土工程勘查规 GB/T14158—93 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 DZ/T0096—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1∶10万—1∶20万) 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1∶2.5万—1∶5万) 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 DZ 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 DZ 0245—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DZ/T0219—2004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标准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一、泥石流的相关概述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1]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二、泥石流类型划分及危害性分级 2.1 泥石流类型划分 2.1.1 按水源成因及物源成因可分为暴雨(降雨)泥石流、冰川(冰雪融水)泥石流,溃决(含冰湖溃决)泥石流;坡面侵蚀型泥石流、崩滑型泥石流、冰碛型泥石流、火山泥石流、弃渣泥石流、混合型泥石流等(参见附录A表A.1)。 2.1.2 按集水区地貌特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2)。 2.1.3 按暴发频率分:高频泥石流(一年多次至5年1次)、中频泥石流(1次/5~20年)、低频泥石流(1次/20~50年)和极低频泥石流(1次/>50年)。 2.1.4 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型、水石型和泥石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3)。 2.1.5 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泥石流(重度1.60~2.30 t/m3)和稀性泥石流(重度 1.30~1.60 t/3)。(参见附录A表A.4)。 2.1.6 按泥石流一次性暴发规模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级(表1)。

学案4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2.1.2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学习目标】 1.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2.简述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3.了解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知识链接】 一、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1.阅读教材,试说出: (1)什么是滑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泥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P23“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机制”一段教材,试说出: (1)滑坡发生的三个基本控制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泥石流发生的三个基本控制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机制中,谁起决定性作用?人为因素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教材,试说出: (1)典型滑坡活动的三个阶段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识灾害的发生过程特征,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检测】 1.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诱发的地质灾害有() ①泥石流②滑坡③地震④火山喷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有关地质灾害叙述正确的是()A.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 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人类无法防御 3.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分布很广 B.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与重力作用无关 C.滑坡和泥石流成因相同 D.大暴雨不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4. 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有关的地质灾害是() ①美国圣海伦火山大爆发②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频繁发生 ③香港山地西南部发生滑坡④20世纪70年代的唐山大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5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洲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带。据此回答5~7题。 5.从地形要素看,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图B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 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救护直升机停靠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 丁四点某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黑线为已建成铁路,虚线为设计线路,读图回答8~9题。8.如果要沿4条线路绘制地形剖面图,则相对高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该地区地质灾害成因相关联,以下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 正确叙述是() A.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无关 C.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10.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回答11~12题。 11.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是()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二、滑坡和崩塌 滑坡和崩塌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