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当代史资料(大二2)

世界当代史资料(大二2)

世界当代史资料(大二2)
世界当代史资料(大二2)

世界当代史

一、名词解释

1、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转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经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也打破了以本土为中心的“门罗主义”式的“泛美主义”战略的束缚,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夺取世界领导权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由此步入了全球扩张的时代。

2、戴维营会谈

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于1959年9月在美国马里兰州总统疗养地戴维营举行的会晤。双方在两天的会谈中就美苏关系、德国及柏林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没有达成实质性的一致。戴维营会谈是美苏关系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开创了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用首脑会议的形式调整彼此关系并操纵国际事件的的先例。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反映了美苏两国战略地位的微妙变化,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

3、新东方政策

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改善和苏联、东欧其他国家以及两个德国的关系。勃兰特抓住了东西方缓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使德国不仅实现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正常化,而且真正走出了战败的思想包袱。新东方政策提高了联邦德国的政治地位和国际威望,同时,在改善苏东关系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对外贸易额和资本输出量大幅度上升。更长远的影响是新东方政策改善了两德关系,创造了两德统一的有利条件,推动了德国重新统一的进程。

4、三环外交

战后50—60年代英国两党外交遵循的由丘吉尔提出的外交指导方针。所谓“三环”,指的是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丘吉尔声称在这三环中,每一环英国都起着重要作用。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振兴西欧,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以及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然而,英国的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着“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和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方针,但它并没能阻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5、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各国废除金本位制造成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对美国扩张其经济势力尤为重要。1944年7月1日——22日,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大旅行社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三个文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分别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的

主要内容是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建立固定的汇率。美元事实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从4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50年代末,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

6、小石城事件

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典型案例。1954年联邦法院宣布在公立学校中实行种族隔离是违反宪法,但是美国南部各州当局却用各种手段保持种族隔离,引起了一系列冲突。最严重的一起冲突是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年9月,阿肯色州有9名黑人中学生援例进入州立中学就读。而开学之际,该州民主党州长福巴斯派遣国民警卫队组织上述黑人上学,任凭白人暴民捣乱。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空降师制止并维持了秩序,9名学生最终得以入学。“小石城事件”是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7、哈尔斯坦主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推行的一项对外政策。1955年9月由外交部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建议制定。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且加深对美国的依赖,使联邦德国束缚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和压缩了联邦德国外交的生存空间。1969年社会民主党上台后,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事实上已停止执行。

8、雅尔塔公式

在雅尔塔会议上,各方作了妥协,在大国否决权问题上形成了“雅尔塔公式”——在重大问题上,如接纳和开除会员国,停止或恢复会员国的权利,推荐秘书长候选人,采取军事行动等,大国即使作为当事国也有否决权,一切实质性的问题都需遵守大国一致原则;但在和平解决某一争端时,当事国(包括常任理事国)不得参加投票。在创始会员国问题上,美英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成为创始会员国,拥有投票权。

9、旧金山体制

1948年,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宣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完全破产。此后,美国更加看重日本并使之成为“反共堡垒”。1951年9月4日,由美国把持的对日媾和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包括日本在内的52国参加,会后确定美对日的半占领状态体制,该体制被称为“旧金山体制”,旧金山体制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对日本民族尊严的嘲弄和挑战,但是,它使日本置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护之下,得以安心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

10、第四点计划

杜鲁门主义在第三世界的实践。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四点行动计划,并着重阐述了第四点,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这就是“第四点计划”。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第四点计划”,强化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作为扩张工具,拓展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本国的垄断资本带来滚滚红利。它打着经济技术援助的旗号,实现了新殖民扩张,这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1、“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在苏联面临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紧急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

是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密谋发动的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恢复中央集权体制。但其结果与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12、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用核武器装备军队的决议,此举引起民主德国和苏联的强烈反应。赫鲁晓夫决定利用西方的挑衅行为,在柏林问题上做文章,再加上肯尼迪“和平战略”刺激了赫鲁晓夫外交活动中冒险行为,两个大国的争夺使第二次柏林危机再起。1958年11月27日,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使西柏林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照会要求西方在6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苏联就把西方在西柏林驻军人员通过民主德国的过境控制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西方予以拒绝。1959年5月11日,四国外长会议在日内瓦开幕,第二次柏林危机缓和下来。这是肯尼迪时期美苏争夺的重大事件。

二、简答题

1、简述戴高乐独立外交的主要内容。

A、积极发展法德联盟

B、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

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D、发展与苏联及东方关系

E、实行非殖民化政策

2、简述约翰逊“伟大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一、主要内容:

A、调整所得税的征收幅度;

B、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

C、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

D、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计划;

E、保障黑人民权;

二、意义:

A、从经济上满足科技革命对劳动力再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B、从环境上解决工业化社会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实现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C、“伟大社会”的改革把“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大大加强

了联邦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和调节职能。

3、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A、将国民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B、保护自由竞争;

C、国家实施必要的和有限的干预;

D、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以确保货币稳定;

E、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政策;

F、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公平;

G、保证有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以便对资方实施制约。

4、简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A、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B、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C、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D、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

独立权利。

5、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一、国内因素:

A、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残余,为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

B、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C、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的政策;

D、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E、确立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F、建立了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二、外部因素:

A、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了参战和发动战争的权力,使其每年的军费开支被压缩到国民生

产总值的1%以下,政府可以拿出较多资金发展经济;

B、美国的扶植与军需订货;

C、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D、国际市场上廉价的原料和燃料。

6、简述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政治高度僵化的主要表现。

A、领导层严重老龄化;

B、国家机关日益膨胀;

C、出现了庞大的特权阶层;

D、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

E、意识形态的保守。

7、简述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A、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日益重视经济领域内的斗争;

C、队伍不断扩大;

D、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8、简述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双重性及其原因。

一、双重性:

A、积极: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保证了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住了东欧这块

社会主义阵地,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妄图和平演变苏东的想法落空,并且对

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斗争,同时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为维护

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B、消极:苏联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过分地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

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

二、原因:

A、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苏联对保证自身安全与东欧国家安全

高度重视;

B、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

C、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

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的脱节;

D、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这是他制定战后初期苏联内外政策的重

要依据。

9、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的结果;

B、战争的特殊作用;

C、化解经济危机的要求;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E、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借鉴作用;

此外,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下层民众对社会福利的追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迅速发展。

10、简述两德统一的原因。

A、民族情感;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共同摆脱“核人质”地位;

D、联邦德国政府的主动;

E、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东欧剧变。

11、简述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A、没有创新的科学理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

B、对斯大林的态度评介的不全面,引发消极的后果;

C、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基本框架;

D、改革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

E、独断专行,搞个人崇拜。

12、简述东欧剧变的原因。

A、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存在先天不足的弱点;

B、缺少正确的社会主义实践路线;

C、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转变;

D、西方的和平演变。

13、简述古巴导弹危机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影响。

A、美苏关系的缓和;

B、暂时遏制了苏联在拉美的渗透;

C、苏联军事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论述题

1、分析论述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主要内容:

(1)、政治体制改革: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C、扩大苏维埃的权力;

D、实行干部轮换制,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E、强调党政分工,将党组织分为农业党和工业党;

F、提高社会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G、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

(2)、经济体制改革:A、农业改革;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调发挥经济核算和利润的刺激作用。

二、改革失败的原因:

(1)、主观因素:A、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B、制定改革方案的主观随意性:①政策多变,不能贯彻始终;

②急功近利,对改革的复杂性估计不足。

C、赫鲁晓夫的个人素质的缺陷:赫鲁晓夫刚愎自用、过分自信,听不进

不同意见,且性格暴躁,易激动。此外,

理论和文化修养都不高,所有这些个人素

质的缺陷都不可避免地给他的改革带来

负面影响。

(2)、客观因素:A、没有形成真正稳定的政治局面;

B、民众对改革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

C、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2、结合“里根革命”的主要内容,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改革的特点。

一、主要内容:

(1)、实施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1986年税制改革法案》;

(2)、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

(3)、放松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制;

(4)、改革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5)、推行“星球大战”计划。

二、社会经济改革的特点:

(1)、从改革的背景和任务看,在国内面对经济滞涨,要着力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在国际事务中,面临全球霸权的局部收缩,任务是重振西方霸主的雄风;

(2)、从改革的内容看,税收政策以减税为主要内容,偶尔局部增税;货币政策以紧缩货币,控制膨胀为主;财政政策以控制财政赤字、争取相对平衡预算为主;社会保障政策以控制社会福利规模和纠正社会福利保障的弊端,强调州和地方发挥作用为主;经济管理体制政策以放松管制,鼓励民营化为主;且更加重视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高科技发展政策;(3)、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转向了重视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并兼顾凯恩斯主义,强调在联邦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兼顾州和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

(4)、从改革的效果来看,20世纪70年代的试验付出了代价,但积累了经验;80年代,治理滞涨的成效比较明显,但它是以高赤字、高贸易逆差和高债务为代价的。这种状况始终困扰着老布什政府,并成为老布什在1992年总统大选中败给克林顿的主要原因。

总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经济改革,体现出了和罗斯福新政不尽相同的政策模式。尽管继承了“新政”关于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事务和实行福利保障社会化的基本精神,但着重注意的是纠正“新政”以来的各种改革弊端,并在新的条件下,吸收了胡佛强调发挥州和地方的作用、限制联邦政府过度干预的思想。

3、结合撒切尔主义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评价。

一、主要内容:

(1)、紧缩货币,压缩公共开支:A、削减国债,提高最低贷款利率;

B、压缩公共开支,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C、废除不必要的和重复的行政机构,大幅度裁减公务员。

(2)、控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福利制度:A、养老金和福利津贴(社会救济)的改革;

B、住房改革;

C、卫生保健改革;

D、教育改革。

(3)、税制改革:A、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政策;

B、提高了一些间接税(增值税、高档消费品的附加税等)。

(4)、推行企业民营化:出售国有企业,将国家雇佣的工作人员转移到民营部门,并以股票

形式将国有企业的资产转向民营企业。

(5)、改革劳资关系,削弱工会权利:A、制定《就业法》、《工会法》,对工会的职权、罢工

运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B、动用财力,与工会进行较量。

二、对“撒切尔主义”的评价:

积极方面:1、控制了通货膨胀;2、经济稳步增长;3、固定资本投资迅速增加;4、国际收支情况好转。

撒切尔的经济政策标志着战后30多年来英国政府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发生了转变,但撒切尔政府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并不是完全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是要把国家干预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是对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一个根本性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主义的一些弊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经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撒切尔主义”帮助工党完成了单靠自身力量所无法完成的变革。不过,由于撒切尔信奉阶级精英、个人主义和市场力量,因此,她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普通人的利益。一些社会学家和观察家认为,撒切尔主义实际上导致了更大的社会不平等,加深了阶级分化,并且削弱了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不管怎样,撒切尔在其11年的任期内,确实给英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撒切尔主义”至今仍影响着英国。

4、试评价斯大林模式(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以及必须吸取的教训进行分析)。

一、积极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

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

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

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二、消极影响: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苏联出现了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

他们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展开,主要表现在:

A、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C、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

滞不前;

D、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苏联1991年解体.

5、结合相关史实评价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对杜鲁门主义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运用,马歇尔计划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外交政策和影响最大的对外经援政策之一,它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一、经济影响:

⑴对西欧:A、在两极对峙的新格局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使欧洲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

B、在美国的倡导与大力推动下,西方经济秩序以相对开放的市场和国际竞争机

制新面貌出现,以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为特征。马歇尔计划为西方经济秩序的

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促进了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对美国:A、为美国经济的海外渗透和资本输出开辟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战后

美国生产过剩与市场缩小的矛盾,消除了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危机,使美

国在战后一段时期内保持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B、为美欧的跨洋合作、美国援欧协约以及美国的两党支持这种协约奠定了基础

和留下了遗产,从那以后,这个遗产一直在指导着美欧关系,并成为今天欧

洲--大西洋经济一体化的指针。

二、政治影响:A、马歇尔计划通过美援对西欧各国的决策者和公众舆论施加影响,有效地

加强对西欧国家的政治控制,帮助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巩固了政权和资

本主义制度,削弱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在西欧的影响。

B、对苏联与东欧的关系也一度产生过一定的瓦解和离间作用。

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马歇尔计划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马歇尔计划促进了

西欧和美国在对苏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在加剧东西欧的分裂上起

了重要作用。

6、请比较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消极性。

一、比较:

⑴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

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

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④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⑵不同点: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

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凡华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

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凡华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则超出欧洲范

围;

④凡华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

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⑤凡华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

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二、分析:

⑴进步性: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③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⑵消极性:①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

争和阿富汗战争。

②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③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④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世界当代史试题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 泰山学院历史系《世界当代史》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 1、1947年7月18日,英国提出了解决印度问题的__________,造成印巴分 立。由于__________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成为至今影响印巴关系的一大问题。 2、1964年,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成立了_________,开始进行争取建立国 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3、战后美国几届政府继续“新政式”的改革道路,杜鲁门实行“公平施政”, 肯尼迪倡导,约翰逊则提出 ,将“新政式”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4、1961年9月,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召开,标 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5、_________是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一生坚持__________斗争,最后却死于种族主义暴徒之手。 6、______年,34个欧安会成员国共同签署了_____________,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欧洲走向对话与合作的新起点。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莫洛托夫计划——

2、古巴导弹危机—— 3、苏伊士运河战争—— 4、戴维营会谈—— 5、奠边府战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朝鲜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2、试述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分析伊斯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4、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主要思想述评。 四、资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政策的目的是

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问题:1、此话是谁在何时何种场合讲的?(3分) 2、其中所提到的美国的政策是何政策?(2分) 3、该政策的客观作用如何?(5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论述尼克松主义。

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考博真题汇总考试要求备考经验复试分数线-育明考研考博

人大历史学院世界史考博真题招生人数报录比复习指导 一、人大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招生考试内容(育明课程中心)招生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复试考试科目 0603Z1 世界史 (招生4-5人)1、初试考试科目:①世界中世纪史;②世界近现代史(1500年--1990年);③外语; 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1917年以前的欧洲史;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1917年以前的欧洲史;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⑥政治理论。一: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 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口语测试30分) 二: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满分150分) 育明考博陈老师解析: 1、人大世界史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历年缺考率在20%左右) 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总分/2*50%(初复试各占50%)。录取中导师比较看重初试的成绩,历年初试的排名顺序与最终排名顺序相差较小。 4、满足相应外语等级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初试外语免试,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5、人大经济学各专业初试专业课一考试内容相同,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育明教育针对人民大学世界史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人大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 二、人大历史学院考博部分参考书(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专业参考书 作者出版社0603Z1世界史《世界中世纪史》孟广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李世安 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当代史》李世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资料选编》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现代 史精品课程项目组编人大内部资料育明陈老师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整理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与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就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 简述苏轼散文的风貌?答:1“辞达”“通脱”,有圆话流转,错综变化与自然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感与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散文特点?答:“文从字顺”﹑平易流畅﹑委曲婉转就是欧文的风格,其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无滞涩窘迫之感。六一风神就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她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文字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切近自然。王安石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形象性不够﹑艺术感染力较弱。 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 瞧: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与考证方面 说,她有集成与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 功力之成就而言,她善于体物言情,善于 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 风格方面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柳 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 色。 6 简述南宋前后期词的特点及区别? 答:1在内容上,南宋前期经历了“靖康之 难”,在词的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反映 遭受侵略欺凌的愤怒,表现杀敌立功,渴 望与现实的矛盾谴责统治者苟且偷安 的政策,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人 民不幸的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南宋后期,北方经历了多 次战争消耗,政权内部矛盾,无力南侵, 南宋主与派当权,也无意北伐,从而形成 相对稳定的局面,于就是吟风弄月,饮酒 赏花的作品大量出现,形成了附庸风雅 的词派,其代表作家有姜夔﹑吴文英﹑ 史达祖等。2在风格上,前期大量反映社 会现实,抒发国破家亡之悲愤,所以其风 格以豪放﹑雄壮为主,常常围绕表达的 需要,冲破音韵格律的限制,以诗为词﹑ 以文为词,从而形成了南宋豪放派,南宋 后期,则大多重视审音协律之工﹑精究 平仄音韵,讲究用物用典,精心锤炼字句, 从而形成风雅诗派。7 简述马致远《汉 宫秋》与白朴《梧桐雨》在处理历史题 材上的异同?答:相同点:都就是以爱情 主题创作的历史剧。不同点:白的《梧》 剧基本立显历史真实,以李﹑杨爱情悲 剧,真实反映唐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至 衰的转折,以此抒写作者的人世沧桑之 感,第四折就是全剧的高潮与重心所在, 写战乱平息后,历尽磨难,失去权位的唐 明皇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 现她走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心理 感受。马的《汉》剧也源于历史,但与 历史事实出入较大,就是马根据自己的 现实感受与主观情感进行创造性改编 而成,对汉元帝的昏庸贪色虽如实描写, 但却受“君主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 想影响,把悲剧的根源推到了奸臣毛延 寿与满朝文武的身上,对汉元帝有较多 的美化,对汉元帝失去王昭君之痛苦情 感描写,亦多用文人骚客推度君子之腹, 极尽渲染夸张之笔法,与历史兴亡之 感。 8 《西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答:《西 厢记》在形式上的创新有:1剧本与演示 方式的改变2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 体制。9 简述《西游记》浪漫主义手法 的具体体现?答:《西游记》在艺术上最 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奇幻思想基础上的 幽默与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 笔法就是奇笔与戏笔的圆熟运用与水 乳交融。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2集动物 性﹑神性与人性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 于谐的讽刺艺术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 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10 《三国演义》 人物塑造的特点? 答:《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特点就是:为 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 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 它在人物典型的发展过程中,起过排除 怪诞﹑杂乱因素,明确﹑集中地表现生 活本质的作用。艺术特点就是单一性﹑ 稳定性﹑与谐性。11 《三国演义》与 《水浒传》塑造人物的异同?答:1二者 人物性格都具有类型化特征,《水》与 《三》相比,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 的进步与发展,开拓了类型化人物向性 格化人物过渡,一方面作品中绿林豪侠 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另一方面又体 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与生活情趣, 具有较突出的个性特征,具有个性化典 型倾向。2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 的主要特征就是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 人与凡人的结合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 如武松打虎c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 的结合,如鲁智深﹑林冲d粗线条勾勒 与工笔细描结合。12 《水浒传》的人 物塑造的主要特点?答:《水浒转》在人 物塑造从类型化向个性化的重要特 征: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 结合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3粗线条勾勒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和影响 2、掌握美国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地原因、内容和效果 3、掌握美国“新经济”出现的背景、概况和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2、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掌握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3、通过辩证法分析理解“新经济”出现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体会经济政策的变化依据经济发展形势而变化 3、体会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达的原因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教学难点 1、理解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等经济理论。 2、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美国资本主义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开始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何发展?在不同时期,美国经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所谓的“新经济”是什么?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战后初期,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工业生产占2/3,黄金储备占3/4;小麦、玉米占1/3,棉花占1/2;煤、石油和钢占60%多,汽车占84%;并拥有全世界民用飞机的84%,为资本主义世界之首。 (2)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1、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欧阳修在北宋的诗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论宋代古文者,莫不知欧阳修之后有曾、王、三苏。曾、王与欧阳修皆江西人,三苏皆出欧阳门下。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却不容低估,足可与“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相媲美。 欧阳修之所以能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与他杰出的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偶丽之文的流弊,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创作主张,撰写出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散文取得的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的散文以学习韩愈相标榜,但却能学韩而自出变化。欧阳修摒弃了韩文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这是他对宋代散文的最大贡献。他的散文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多用语助词,不用冷僻怪异的字,大量化用骈文语句;注意语气的轻重和声调的谐和,善于利用文句的长短变化、语气的停顿转换,以加强文句间的联系,使语句圆融轻快,文气流转条达. 无滞涩窘迫之感。在写作技巧上,欧阳修善用宕笔、疏笔,吞吐夷犹而抑扬顿挫。他善于从平易近人处出发,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极平凡的道理出发。其散文创作倾心于风神姿态,偏于阴柔之美,纡徐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呈现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他利用诗歌议论时政、评说历史、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画,而且在诗歌中歌咏和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在命意上追求深刻创新。故欧阳修的诗歌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新风,这是对传统诗歌表现范围的解放,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因此,在由唐诗至宋诗的转变过程中,欧诗为一枢纽,他一方面保留了诗体相对整齐凝炼的传统,一方面使诗体形式具有弹性,在不丧失整齐的情况下,使诗的节奏多变,语言自然流畅,可以畅所欲言,接近散文那样流动自然的风格。他使诗歌创作具备修养深厚的人文品格,更多地贯注着人文意趣,诗中的人文意象开始取代自然意象占据主导地位。 2. 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他的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相比于他的散文、诗歌,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尤出诗文之右。”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主要表现于: (1)苏轼将作诗的本领用于作词,“以诗为词”是他革新词体的关键。 (2)其“以诗为词”的主要特点,在于把词与诗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人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成了词体的解放。 (3)苏轼使词由“歌者的词”转变为“士大夫”的词,侧重表现作者的旷达襟怀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较深人地反映了一个饱经忧患而襟怀开阔的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风貌。

世界当代史复习

世界当代史复习 名词 1.联合国:1945年3月5日,美、苏、中、英、法五国向当时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发 出邀请,准备召开联合国大会。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50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共计282名代表,1726名顾问和记者。最后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有51个国家(包括波兰),《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标志联合国正式建立。联合国设立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机构。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冲突以及经济和社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2.冷战:“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热战”通常是指直接使用军事手段的 战争。而“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峙时,采用的除直接战争手段以外的其它方面的对抗,有时也有局部战争。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全面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 3.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日,来自苏联、中国、美国等44个国家的 730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协调各国经济,恢复战后经济。会议最后通过三个重要文件:《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规定建立两个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除此之外,还确定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些文件和规定共同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与金融产生了重要影响。 4.忠诚调查:是战后初期美国政府颁布的一项反共反民主的法令。1947年3月, 杜鲁门政府签署“9835号”行政命令,也叫“联邦忠诚法”。主要内容:规定由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和各地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对美国190万政府雇员进行审查,审查他们是否忠诚美国政府。同时规定政府职员、大学教师、学术机关的研究员也必须宣誓效忠政府,如果发现不忠诚或不宣誓者,要强迫辞职或被解职,是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反动的表现之一。 5.丘吉尔富尔顿演说:英国的前首相丘吉尔成功地领导了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但他却无力阻止战后英国的衰落,面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他开始有意与美国联合,对抗苏联。为了在美国国内制造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舆论,经过事前策划,1946年3月5日,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这篇演说以“铁幕”一词而闻名。他宣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降落下来。铁幕后边的中、东欧国家受苏高压控制,由极权主义统治,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丘吉尔还提出:美国应负担起对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丘吉尔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作了舆论准备。

1、大客户资料信息表

客户信息记录 填表日期: 填表人: 客户等级: 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部门职位 负责人姓名(中文): (英文): 负责人1 负责人2 负责人3 姓名(英文) 职位 座机 手机 邮箱

一、客户基本情况 1姓名 2 出生年月日 3出生地4籍贯 5社会关系 6 身高体重身体五官特征 二、教育背景 7 毕业学校与专业毕业日期学位 8 大学时代得奖纪录 9 大学时所属社团擅长运动 10 如果客户未上过大学,他是否在意学位其他教育背景 11兵役军种退役时军阶对兵役的态度 三、家庭情况 12婚姻状况配偶姓名 13配偶教育程度 14配偶兴趣/活动/社团_ 15结婚纪念日 16子女姓名、年龄是否有抚养权 17子女教育

18子女喜好 四、业务背景资料 19 客户的前一个工作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 公司地址________________ 受雇时间________________受雇职衔________________ 20 在目前公司的前一个职衔________________ 21 在办公室有何“地位”象征 22 客户对自己公司的态度 23 客户长期事业目标 24 客户短期事业目标 25 客户目前最关切的是公司前途或个人前途 26 客户多思考现在或将来的哪些问题 为什么 五、客户特殊兴趣 27 客户所属私人俱乐部________________ 28 参与之政治活动________________政党________________ 29 是否热衷社会活动________________如何参与________________ 30 宗教信仰________________是否热衷________________ 31 对本客户特别机密且不宜谈论之事件(如离婚等) _______________ 32 客户对什么主题特别有意见或者特别感兴趣(除生意之外) ________________

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几个方面,艺术风格 上,梅诗构思精致, 追求深韵阅读﹑韵 致,苏诗举力豪迈以 粗旷横放见长,在反 映现实,揭示统治者 罪恶方面,梅诗含蓄 委婉,苏直接痛快, 猛烈直露,在意境创 造上,梅诗清新,富 于情趣,苏诗感情奔 放,直率自然。特 点:梅诗构思精巧而 取材平平,用意深远 而出之淡然,感情深 厚而语句平淡,寓奇 峭于朴素,外枯中 膏,淡而有味。苏诗 充满激情,感激顿挫 而发其郁积,语言明 快豪迈。2 简述苏轼 散文的风貌?答: 1“辞达”“通脱”, 有圆话流转,错综变 化和自然真率之美2善 于用比喻,多形象思 维3有史化倾向,以情 感和才气为文,富于 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 散文特点?答:“文从 字顺”﹑平易流畅﹑ 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 格,其文叙事简括有 法,议论纡徐有致, 多用语助词,语句圆 融轻快,文气流转条 达,无滞涩窘迫之 感。六一风神是欧阳 修散文的美学风格, 他的散文措辞平易, 不用古奥文字没,但 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

大学历史_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7日):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4.四月危机和六月危机(1917年):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危机,扩大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影响。 5、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进攻(1919——1920年) 第一次:高尔察克的叛乱(白匪)第二次:邓尼金匪军第三次:波兰侵入 6、.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使德军包抄和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速决战计划完全破产。 (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血战,双方共伤亡70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3)索姆河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个师的兵力,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4)日德兰海战: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7、1918年3月5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8、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确定了农业集 体化的方针。 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生产力遭受损害。 10、为了应付国内战争,苏俄政府与1918年夏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实行国有化,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劳动军。 11、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1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德日: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 美英法: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13、.绥靖政策的表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侵占捷克,进攻波兰。 14、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 2、7―194 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年冬到1943年初)――英军在北非发动反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6、二战的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于在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决定,英美盟军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开辟欧陆第二战场,苏军届时发动大规模攻势加以配合。会议最后通过了《德黑兰宣言》,表示三国将在战争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德国(分区占领、赔款)、波兰、苏联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首脑会议,着重讨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并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会后,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反法西斯联盟(三个阶段) P125 美英联盟的建立:1941年前后,美英事实上结成了反德联盟。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

威远县龙会中学初2012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其中涌现了众多经典的战役,其中打破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不列颠空战 C.敦刻尔克大撤退 D.莫科保卫战 2.“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大不列颠向日本宣战,三天以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至此一场世界战争形成了。”这种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B. 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 A.联合国的建立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4.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促成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D.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5.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的会旗是 A B C D 6.1947年,为协助西欧摆脱经济动荡的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强调:“我们的协助应该首先通过经济和 财政援助的途径。”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A.发表“铁幕”演说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约”组织 7.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的事件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8.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作用是 ①争取美国援助②促动经济发展③医治战争创伤④提升国际地位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能够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废藩置县,增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10.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吉利汽车……,这种现象说明 A.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的世界化

最新业务员如何找到大客户资料

专业销售如何找到大客户? 第一步:停止无目的的陌拜 人们普遍认为努力就找到新客户就意味着新的机会能够源源不断地涌进来,这是一个误区。营销部门会给销售部门提供长长的潜在客户名单,然后销售代表们会去和他们接触,希望可以得到开展新业务的机会。 但是,这样的成功率十分渺茫,因为无论是营销部门,还是销售部门,都没有做必要的调查研究,以确定在这个名单上的客户是不是真的可能会购买。 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新客户,不仅仅无助于找到开展新业务的机会,同时还会严重打击销售的士气。如果一个销售总是在不停地寻找新客户,但又不能做成一桩生意的话,这个销售将会很容易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质疑他们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标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带来情感上的打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部分销售就是不愿意去寻找新客户了。 因此,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关掉水龙头。放弃联系那些不可能成为大客户的客户。相反,你需要做的是花些时间读完这篇文章,然后按文章里说的方法去试试。 千万别把时间浪费在陌拜无用的潜在客户上。 这是一种更好的办法……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要怎么做…… 第二步:定义一个合格的客户 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样的客户可以被称为大客户,你就来参加这个讨论,这未免显得有点太傻了吧。你越努力地学习如何定义一个大客户,那么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你也会更容易把他们从其他客户里区分出来。所以,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 销售客户有三个等级,每高一级,就意味着选择标准又高了一些。处在最底层的是无差别客户,也就是那些“水龙头”客户,他们正是我们在第一步里推荐你们忽略的那一部分。 在这些无差别客户里,会有一些合格的客户——这些就是你的潜在客户了。 在这些合格的客户里,有一些将会成为大客户——从个人上来说,你最容易接近这一类客户。 因此,要找到大客户,首先你必须知道怎样才能称为一个大客户。请看下文: 1. 定义你的目标行业。任何一种产品天生都有市场,总会有一些行业需要用到这些产品。你必须在一大堆目标行业里精挑细选,找到那些愿意为你的产品或者服务花钱的行业。最后你很可能会找到一两家。如果你找到的数量多于这个数,那就继续筛选,直到数量降到三家以下。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整理版汇总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1.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 货币金融体系会议。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 州的布赖顿森林举行。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 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 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 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都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布鲁塞尔条约:1948年3月17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国代表在比利 时首都布鲁塞尔缔结了5国《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有效期50年。这是 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条约。对顶,当任何缔约国在欧洲遭 受侵略的时候,其他缔约国应给与援助实际上其主要目标是针对苏联。 范登堡决议:1948年6月美国通过了关于美国对外政策“新方向”的范登堡决议。规定, 在持续有效地自助和互援的基础上,以及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宪法 程序,参加这些区域性和其他集体协定。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同意美国政府同美洲大 陆以外的国家缔结军事同盟条约,从而改变了其对外政策的传统原则,标志美国孤立主义的 彻底终结。同时,为美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了绿灯。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8月根据同年4月在华盛顿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 而成立的军事联盟。参与国家有美、英、法、荷、比、卢、挪、葡、意等。联邦 德国于1955年5月正式加入。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成员国同他国 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总部原设在巴黎,后迁布鲁塞尔。主要机构有部长 理事会和军事委员会。历来由美国将领任最高司令部司令。1966年法国退出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 3.华沙条约组织苏联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包括南斯拉夫)成立的政治军 事联盟。1955年5月苏联等八个国家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有效期为 20年。条约规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就一切有关共同利益的国际问题进 行磋商;设立一个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和一个政治协商委员会。同年6月4日条约 生效时成立了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联 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历来有苏联将领担任。 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的6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5个常任理事国是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这5个国家对实质问题都拥有否决权,只有有1票反对就不能通过,即“大国一致”原则。常设委员会有:联合国军事参谋团、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监核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大二1)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即1942年夏季到1943年早春,苏联红军为了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牵制入侵伏尔加河流域和入侵高加索地区的德军而进行的防御和进攻战役。战役以苏联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极大的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斗争,是二战的转折点。 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危机使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30日成立了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门委员,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负责研究稳定德国经济的方法和制定新的赔款计划。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契卡: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安全保卫机构,全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是该委员会俄文缩写的音译。它拥有很大权力,可以逮捕一切反革命分子。1922年2月6日,经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契卡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局。《霍尔—赖伐尔协定》:是英法与意大利在1935年12月的协定,密谋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侵占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英国外长赛缪尔·霍尔与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为了结束第二次意埃战争,不惜出卖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利益,以满足墨索里尼的野心。这显示当时绥靖政策的祸害。 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不列颠空战:二战中因德军准备侵入英国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而进行的空战。此次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战。英国取得自卫战的胜利,希特勒的军事冒险受到严重的挫败,有力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而捷克斯洛伐克在高压下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该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 十四点原则: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反映了一战后美国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二十五点纲领:是于1920年2月制定并公布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是纳粹的行为指导。在此纲领中,只是由于迫于形势,希特勒才给纳粹党打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旗帜,并在这面旗帜上图上了民族主义的色彩,以适应战后德国要求变革、要求振兴民族的愿望,从而欺骗了不少德国人。 《华格纳法》:美国在1935年颁布的《国家劳工关系法》,因由参议员华格纳提出,又称《华格纳法》。该法的制定反映了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式下,美国政府力图通过政府对劳

大客户如何管理

2.大客户在市场营销中如何管理? 要做好大客户管理,需要做好采取以下四大措施: 1、建立大客户评价标准和定期评判机制 要实施大客户管理,首先要清楚哪些是大客户,什么样的客户是大客户,这就需要建立大客户的评价标准和定期评判机制。大客户评价标准,是用以解决什么样的客户属大客户的问题,企业应结合多年的销售管理经验,综合考虑客户的合同量、单价、销售收入、回款率、利润水平、质量损失以及客户行业影响力、商业信誉等因素,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评级标准,而后确定大客户,形成大客户清单。 由于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客户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同时期对客户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有的大客户可能退步,降低重要性等级,从而被排除在清单之外;有的非大客户在富有成效的营销工作,以及自身的良性发展双重作用下,可能被推荐而进入大客户清单。为了保证清单对销售工作的指导意义,企业应建立大客户定期评判机制,比如,可以采用每年对所有客户进行一次重要性评级,这样做就保证了清单与市场的同步变化效果,使清单的指导性、有效性更强。 2、组建大客户业务档案 加强对大客户的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便是建立大客户业务档案。要通过认真持续、长期的跟踪、调查和总结,对

大客户的产量规模、产品结构、生产线状况、发展规划、主要业务人员和决策人员情况、同行业在客户的市场份额等信息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并建立一整套规范的档案资料。这样的客户档案,是企业重要的商业秘密和无形资产,对企业在商战中的科学决策,以及赢得市场主动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没有这样一套系统的档案,企业的商业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有可能被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所掌握,这就使得在主要销售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变更或外流情况下,大量的业务和市场信息也随之发生流失,从而使企业陷入业务风险,导致减少或失去已有市场。这样的例子,在各行各业已发生了不止一例。 3、建立大客户走访和跟踪服务机制 我们平时常说“跑业务”,所谓“跑”,就是要接触客户,缩短与客户的距离,与客户进行有效的互动。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大客户走访和跟踪服务机制,通过走访和跟踪服务机制的运转,来推进客户关系的发展,拓宽合作范围,加深合作层次,最终实现两企业间的良好战略合作,成为共赢、互信的战略伙伴。 大客户走访和跟踪服务机制的建立,要注意从三个层面共同推进:一是领导层面的走访机制。建立公司级领导的客户走访机制,本身就体现了对大客户的重点对待。供需双方领导的会面与沟通,可以就双方合作中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在更长远和更广泛的层面推动供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论述题

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 韵阅读﹑韵致,苏诗举 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 长,在反映现实,揭示 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 含蓄委婉,苏直接痛 快,猛烈直露,在意境 创造上,梅诗清新,富 于情趣,苏诗感情奔 放,直率自然。特点: 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 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 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 平淡,寓奇峭于朴素, 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 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 快豪迈。2 简述苏轼散 文的风貌?答:1“辞 达”“通脱”,有圆话 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 真率之美2善于用比 喻,多形象思维3有史 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 为文,富于想象。 3 欧阳修与王安石的 散文特点?答:“文从 字顺”﹑平易流畅﹑ 委曲婉转是欧文的风 格,其文叙事简括有 法,议论纡徐有致,多 用语助词,语句圆融轻 快,文气流转条达,无 滞涩窘迫之感。六一风 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 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 平易,不用古奥文字 没,但用词造句精练而 有变化,显得条达舒畅 ﹑切近自然。王安石散 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但 形象性不够﹑艺术感 染力较弱。

4 黄庭坚“山谷体”的突出特点?答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选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5 简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集大成”就?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造的功劳2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安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 面来说“清真词”能 集北宋词柳永到秦观 ﹑贺铸等人之成就而 独具特色。 6 简述南宋前后期词 的特点及区别? 答:1在内容上,南宋 前期经历了“靖康之 难”,在词的创作上, 出现了大量的反映遭 受侵略欺凌的愤怒,表 现杀敌立功,渴望与现 实的矛盾谴责统治者 苟且偷安的政策,抒写 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 ﹑人民不幸的作品,这 些作品,体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南宋后 期,北方经历了多次战 争消耗,政权内部矛 盾,无力南侵,南宋主 和派当权,也无意北 伐,从而形成相对稳定 的局面,于是吟风弄 月,饮酒赏花的作品大 量出现,形成了附庸风 雅的词派,其代表作家 有姜夔﹑吴文英﹑史 达祖等。2在风格上, 前期大量反映社会现 实,抒发国破家亡之悲 愤,所以其风格以豪放 ﹑雄壮为主,常常围绕 表达的需要,冲破音韵 格律的限制,以诗为词 ﹑以文为词,从而形成 了南宋豪放派,南宋后 期,则大多重视审音协 律之工﹑精究平仄音 韵,讲究用物用典,精 心锤炼字句,从而形成 风雅诗派。7 简述马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