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黄涛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尽管不同周期的波动特征不尽相同,但动态地看,四轮周期之间存在着明显而一致的演进规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经济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有所减弱,以及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动态演进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改善,顺利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转型,并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社会结构明显优化,科教文卫事业获得蓬勃发展;顺利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的前两步,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然而,不同年份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典型的高波动特征: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过热”易而“降温”难,扩张与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由于经济剧烈波动不仅会损害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也会危害一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经济波动给予密切的关注。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①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总结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和不同周期间的动态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就如何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两大基本特征——高增长和高波动。

1979-2010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年均9.9%的高增速;相应地,此期间国民总收入增长了19.7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了9.6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以汇率法计算,1978年,我国GDP位居世界第十位,至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高波动的特征。这种高波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

197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的波谷出现在1976年,为-1.6%,波峰则出现在1984年,为15.2%,波幅高达16.8%,明显高于同期印度、德国、日本、美国经济15.0%、10%、13.4%和9.9%的波幅。当然,中国作为这些国家中平均增速最高的国家,经济波幅较大是难以避免的。从单年份GDP增速的变化幅度来看,1976年至2010年期间,GDP增速单年变化幅度超过4%(含4%)的年份数共计9年。由于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年均增速不超过3%,单年GDP

增速4%的变化幅度也反映出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大起大落的特征事实。

2.经济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

1976年,我国经济还处于负增长的状态,然而2年后的1978年,GDP增速很快飙升至阶段性的波峰,高达11.7%。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GDP增速再次跌至谷底,仅为5.2%。之后,经济很快升温,GDP增速在1984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间的最高水平15.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90年我国GDP增速仅为3.8%,然而到1992年时,经济增速旋即跃升至14.2%的阶段性高峰。可以用1976年以来GDP增速的标准差来衡量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这一期间我国GDP增速的标准差为3.35%,而同期的印度、德国、日本、美国经济增速的标准差仅分别为2.96%,1.93%,2.64%和2.07%。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是非常高的。

表1 中印德日美五国经济波动特征

3.在大多数时间里,经济快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经济“扩张”和“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1976-1999年的24年间,GDP增长速度上升的年份数仅有9年,而GDP增速下降的年份数则多达15年。换言之,这一期间,GDP增速从一个阶段性的波谷抵达下一个阶段性的波峰所需的时间较短,而从一个阶段性的波峰抵达下一个阶段性的波谷所需的时间较长。这种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之间的不对称性,直接导致了2000年以前我国经济波动呈现出前峰型的特征,经济很容易就过热,而给经济“降温”的持续时间却较长。

然而,自1992年以来,由于计划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度有明显提高。这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波幅明显减小,相邻年份间经济增速变化也较小。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的波幅仅为6.6%,相邻年份间增速差最大也仅为4.6%。其次,经济波动的频率大幅降低,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明显延长,不对称性问题弱化。1992-2007年期间,我国经济仅分别经历了1次收缩和1次扩张,其中收缩期和扩张期分别持续了7

年和8年。最后,这一时期GDP增速的标准差为2.15%,波动剧烈程度比1976年以来要小,更小于1976-1991年这段时期。

表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两个阶段(%)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和高波动两大明显特征。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这种增长速度不仅远超欧美发达国家,也超过了广大具有后发优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显然,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根本性保障和最重要的支撑因素。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所呈现出的高波动性也是罕见的。经济波动剧烈,GDP增速大起大落,高达16.8%的波幅和反应总体波动情况的标准差,无不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稳定的。但是,这种不稳定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头过河”情形下相关制度、体制还极不完善的时期。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之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随着市场体制的完善被大大削弱,我国经济开始缓缓走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同时,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也可看到,由于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波动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变化和外部冲击的影响。

二、我国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

(一)周期的划分

经济波动的周期性是从经济周而复始地出现扩张和收缩的意义上来说的,它并不代表经济波动具有着严格、绝对的固定规则。因而,每一个经济周期之间的特征,如波幅、波峰、波谷、深度、整体位势以及周期长度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尽管不同经济周期的具体特征各异,但它们在扩张与收缩、波峰和波谷相交替的意义上却是完全一致的。由此提示我们,在划分经济周期时,可以以一个波峰到

另一个波峰之间为一个经济周期,也可以一个波谷到另一个波谷之间为一个周期。按照两种方法划分出来的经济周期当然不必是相同的,但这对经济分析没有影响。因此,可以从这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作为周期划分的依据。本文采用的是“波谷—波谷”的周期划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波谷”是指经济增长在一定时间区间内的低谷,为一定区域的极小值。故在周期划分时,并不会考虑经济增速的每一个升降波动,而是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速的高低和所划分出的周期长短。同时,由于经济周期波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因而周期的划分还必须兼顾不同阶段经济运行规律的相似性。例如,虽然1986年的经济增速处于一个相对低位,但是1990年经济增速显然更低。因此,有理由认为1987年经济增速的上升是一个在更长的收缩期内出现的反弹,而不是新的周期的开始,故可以考虑将1982-1986年和1987-1990年这两个小周期合并以得到一个更长的周期。

基于这些前提,遵循“波谷-波谷”的周期划分法,则1976年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历了4个周期,目前正处于第5个周期中。其中,1977-1981年为第1个周期,1982-1990年为第2个周期,1991-1999年为第3个周期,2000-2009年为第4个周期,2009年以来为第5个周期,目前仍在持续中。在每一个周期中,经济都经历了扩张→收缩的过程。

(二)周期的特征

1.周期的长度。

1977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的4个周期的平均长度为8.3年。其中,后3个周期长度分别为9年、9年和10年,表现出较好的规律性,与马克思“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较为接近,也与8~10年的投资周期(也称为朱格拉周期)相符。

表3 中国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

2.周期的位势。

周期的位势是指周期内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速,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强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轮经济周期中,1991-1999年期间的位势最高,达到10.7%;1982-1990年和2000-2009年这两轮周期的位势分别为9.8%和10.3%,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速较为接近;1977-1981年期间位势最低,仅为8.0%。1976年,我国经济出现负增长。为摆脱困境,急于求成,结果是1977年和1978年出现了以大量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和举借大量外债为特征的“洋跃进”,经济迅速由衰退转为过热,并损害了随后几年的经济增长,导致1977-1981年的经济呈现出低位势的特征。

3.周期的波动剧烈程度。

前面的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间我国经济总体波动剧烈程度明显高于同一时期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具体到不同的周期,则我国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又有较大差异。在4轮周期中,1982-1990年期间经济波动最为剧烈。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整体波动性衡量指标的标准差,在这一轮周期的值最大;其次,周期的波幅在4轮周期中最大,且波峰最高而波谷最低。反之,2000-2009年期间我国经济的平稳性明显增强:1.91%的标准差远低于其他3个周期,周期波幅最小,波峰相对较低而波谷处于高位。究其原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对外开放度的日益提高是重要因素。

4.周期的对称性。

周期的对称性反映经济扩张期和收缩期持续时间的相对长短,也是反映经济波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依波动型态对经济周期的分类,有前峰型经济周期、后峰型周期、对称型周期和双峰型周期4种。前峰型周期表明经济很容易“过热”(扩张期短)而给经济降温相对困难(收缩期长)。经济过热往往导致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无序、过度竞争等有损效率的经济行为,还会引起物价上涨,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后峰型周期表明经济缓慢上升直至增速超过潜在增长率后急剧回落,这种回落可能是由于经济的内在收缩,也有可能是紧缩性政策或者外部冲击所致。但不管怎样,这种“硬着陆”对经济的损害同样十分巨大。对称型周期意味着经济既没有出现急剧“过热”,也没有发生“硬着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增长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经济周期中,前3次周期均为前峰型,第4次周期转变为后峰型周期。在前3轮周期中,我国经济很容易就陷入“过热”境地。第4

轮周期中,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急速下滑,经济波动呈现出后峰型特征。

三、经济周期的动态演进规律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4次经济周期的特征来看,不管是周长、位势、波动的剧烈程度,还是扩张期与收缩期的对称性,均明显不同。但动态来看,4轮经济波动之间却存在着明显且一致的演进规律,具体表现在:

1.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体制的基础地位在我国尚未确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不强;同时,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较浓,经济运行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波动极不规则。其中,一个主要的体现即为改革开放初期和后期经济波动的周长有明显差别。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

轮经济周期中,第1轮周期的周长仅为5年,而后3轮周期的周长分别为9年、9年和10年,与马克思“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以及以固定资本更新重置为特征的朱格拉周期相符。

2.经济平均增速开始呈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的逐渐确立和社会生产关系的逐步理顺,各方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前被束缚住的生产力开始释放,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

1982-1990年期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高达9.8%,并在随后的1991-1999年期间进一步提高至10.7%。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以外需拉动为典型特征的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10.3%,仅次于1991-1999年期间10.7%的平均增速。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廉价劳动力等形成的比较优势渐渐丧失;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结构失衡的压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升级遭遇瓶颈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愈发凸显。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也将相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例如,尽管有对外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劲拉动,第4轮周期(2000-2009年)的位势仍较第3轮周期要低。

3.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大起大落,频繁陷入“过热-过冷”的怪圈,经济运行极不平稳。比较典型的如1982-1990年期间,我国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为

3.87%,波幅达11.4%,均为4轮周期中的最大值。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此为分水岭,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如在最近一轮周期(2000-2009年)中,我国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大幅下降:GDP增速的标准差仅为1.91%,为历次周期最低值;5.0%的波幅也在几次周期中最小;波峰略有降低而波谷大幅提高等。当然,除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增强也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急剧下滑,面临着“硬着陆”的风险。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出了包括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一揽子刺激计划,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成功促进我国经济率先实现了企稳回升。

4.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性有所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的前3轮周期,我国经济的扩张期短而收缩期长,经济很容易就“过热”,给经济降温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其中,经济的扩张期分别持续2年、3年和2年,收缩期则分别持续3年、6年和7年。与前3轮周期呈现出前峰型特征不同,第4轮周期的扩张期为8年,收缩期只有2年。外需冲击下的经济急剧下滑和一揽子刺激计划下的经济迅速回升是经济收缩期显著缩短的原因。若非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外需锐减,第4轮周期的收缩期预计会更长,经济波动也会更加对称。

最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已经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的往来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波动越来越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第4轮周期的收缩期显著缩短这一变化看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一方面,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较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约束将更为严厉,所受到的经济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遭遇瓶颈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彻底转变之前那种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694).

[2]刘树成.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9-40).

作者简介:

黄涛,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处,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汇率问题等。

经济周期分析

一、宏观经济周期分析判断 我想通过分析经济指标来对宏观经济周期作出判断。宏观经济分析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对比来进行。经济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通过对经济指标分析可以判断出经济周期。 一是先行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这类指标对将来的经济提供预示性的信息。从实践来看,先行指标可以对经济的高峰和低谷做出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的时间可以比实际高峰和低谷出现时间大约提前半年。 二是同步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生产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这类指标计算出的国民经济转折点大致与总的经济活动的转变时间同时发生。 三是滞后指标,主要有银行。这类指标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并不预示将来的变动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制造产品单位劳动成本等。这类指标反映出的国民经济的转折点一般比实际晚半年。 由于这里是进行宏观经济周期的判断,所以滞后指标就不用分析了,主要看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 1,先行指标分析: ①货币供应量: 2012年2月15日,中央银行发布消息:央行在《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前期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稳态势,但对未来通胀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仍有必要防范未来物价出现反弹,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报告中还表示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4%左右。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低2.9个百分点。2011年现金净投放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所以货币的供应量虽在增加,但较前年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放缓。货币供应量增长总体回落的趋势。 ②股票价格指数: 下面借助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来分析我国的股票价格指数。 从周K线图来看,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都处在下跌的过程之中,而未来的两周走势将决定MACD指标中的DIFF线是否会下穿DEA线,如果一旦有效下穿,则股市将会迎来至少两三个月的下跌之势。所以这个六月对未来半年股市走势来说注定不平凡。而股市一般能提前反映经济发展情况,所以从今年的股市走势来看,经济还处在波动之中,11年末开始的 上升通道在今年6月已被突破,不知是否还能反弹回来,不然对未来第三季度持不看好观点,若6月DIFF没能有效下穿DEA则后市看好。但是从月线上看,经济在慢慢转好,DIFF有上穿DEA的势头,但是很无力的样子。 2,同步指标分析: ①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的增长速率,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 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1.1.1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1.2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1.1.3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 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470.25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1.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1.2.1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 1978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6.4和6.2倍。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增长10.3%。 1.2.2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1978年-200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5亿下降到1479万人。 1.2.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是居民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1. 1978-1983年 中央领导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严重扭曲的实际情况,想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而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上。1978年-1985年间,要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在全国形成14个大型重工业基地,做到在8年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从国外引进耗资160亿元的9套大型化工项目,以及100套综合采煤设备、宝山钢铁厂等22个项目,共耗资600亿元。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对国民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量,财政力度加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使得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和企业由了独立的利益和投资自主权,但国有企业机制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利益与责任具有非对称性,盈亏与风险具有非对称性,投资最终决策者是国家,企业可以从国家决策投资中获取利益,但不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和责任。因此,企业热衷于向国家争项目正投资,而不顾资金成本,盲目向银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造成社会投资过热,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2. 1984-1990年(两次经济过热)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扭转了1981- 1983年期间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当时全国上下群情振奋,认为从此可以放手改革。此外,从1985年起执行的扩大专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办法在设计时发生了一项技术性错误,导致各基层银行不但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还送款上门,鼓励企业多借贷款,竞相扩大信贷规模,逐级部署,制造“基数”。货币供应迅速增加,1984年,现金发行比上年增长%,银行信贷总额比上年增长了%,其中仅12月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物价开始飞速上涨。 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但落实不到位。1986年开始经济再次过热,1988年全面爆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和1989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和%,涨幅比1986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1988年现金流通量达到2143亿元,比上年猛增%,

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状况分析和改革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状况分析和改革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班级:国贸114 姓名:申屠瑶波学号:2011010493 摘要:自中国建国以来,赶超成为近代中国所追求的梦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赶超是以牺牲个人福利的提高及扭曲经济运行机制为代价的,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就成为改革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中国的改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赶超中不断创出奇迹。本文将对建国后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周期的状况进行分析,并且探究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字: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改革开放高速发展 正文:一、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增长状况描述分析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实践表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从1952至1977年,人均GDP从100元左右增长到340元,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赶超是以牺牲个人福利的提高及扭曲经济运行机制为代价的,赶超后劲不足是几乎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的紧迫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就成为改革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中国的改革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要远晚于东欧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进行的改革。但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无疑中国的改革对社会福利改进效应最明显,取得了改革与发展的双赢。 1949年至1978年,即改革开放前,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时期,经济处于停滞或者倒退状态,市场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大大降低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缓慢甚至这种市场体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没多大变化。其中1958-1978年的年增长速度为5.4%,但是起伏波动大,GDP基本呈负增长,1961年GDP负增长27.3%,而且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1978年至2000年,即改革开放后十年,有些受灾地区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难;部分城市居民住房还比较拥挤;由于物价上升,部分没有奖金或奖金很少的职工生活水平受到了影响。有些地区任意扩大农产品议价、加价范围,有些单位滥发奖金和补贴,影响物价上涨,反过来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1995年GDP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1997年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 2000年至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b1091917.html, 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浅析 作者:王俊 来源:《商情》2020年第16期 【摘要】受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经过十几年政策调整,经济增速已慢慢稳定在6%左右,一定程度上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减速阀”作用,减弱了经济周期振动幅度。因此,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下实行逆周期经济政策是目前需考虑的现实。 【关键词】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世界经济周期是指受某些因素影响,世界经济活动总体上表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回升的周期性的运行态势,且从长期来看,这种趋势循环重复。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已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我国政府抗住经济压力,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經济渐渐复苏,但目前经济发展前景仍不明朗。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尝试从世界经济周期角度来研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梳理过去20多年不同阶段施行的经济政策,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探讨政府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展望未来经济发展态势。 一、世界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 (一)康波理论 19世纪末,帕尔乌斯首次提出在经济增长中存在着50~60年的长期波动,一战后,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研究战后世界经济波动态势,并提出了长波假设,其具体表现为价格波动,这奠定了康波理论的基础。一般认为,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回升四阶段,繁荣和衰退是康波的上升期,而萧条和回升则是康波的下降期。从历史发展来看,资本市场共经历了四次周期波动,每周期总是伴随新兴技术革命。第一波是纺织和蒸汽技术发展,历时63年,第二波是钢铁和铁路技术发展,历时47年,第三波是电气和重工业领域发展,历时56年,第四波标志是汽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时43年,现阶段全球经济正处于第五轮康波周期中。 (二)金融周期说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同作用影响世界经济,金融本身具有独立性,但同样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因此,宏观经济研究应当将金融因素置于核心地位。“金融周期说”是经济危机发生以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凯恩斯时期,后来信贷理论的发展正式拉开了金融周期理论研究。“金融周期说”认为金融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并根据金融运行现状,模拟了

专题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②2001年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考点30.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4.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了重大发展,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7.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新的内容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8.新战略提出的意义:赋予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中国外交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研究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股票市场波动的关系分析 张贺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2010级金融学 200920520 摘要:在成熟资本市场,股市周期和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即“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股市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并不完全一致,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在主周期波动过程中又嵌套多个次波动周期,并且股市和经济周期的主波动周期长度也并不一致,这与西方成熟市场不完全吻合。本文简要分析了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相关性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市周期;经济周期;一致性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从衰退、萧条、复苏到繁荣的周期性变化,是形成股市周期的最基本原因,而股市的周期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周期。这个结论在美国、日本等成熟资本市场已得验证[1]。但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指数(主要是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和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观察,发现我国股市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并不完全一致。这可以从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季度数据与我国季度GDP数据比较中看出,如图1和图2所示。1 由图1、图2可知,我国股票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且并不与宏观经济波动走向完全一致,有些时间段内出现严重的阶段性背离,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尚未完全显现。本文旨在对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检验宏观经济是否对股票市场造成影响。 一、我国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互动关系的分析思路 在经济研究方面,谱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确定经济变量的固定周期长度和研究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若要从整体把握我国股市周期和经济周期的互动关系,可使用谱分析法来实证。 (一)实证分析的方法的选择 由于选取了时间序列数据,因此使用谱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谱分析方法包括单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两种具体形式,它们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作用。本文主要 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7)、国家统计局(www. stats. gov. cn)、大智慧操作系统。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1939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分析经济周期可分为“二阶段模式”(或“纯模式”)分析和“四阶段模式”分析两个步骤,前者是排除了外来因素干扰的纯理论分析,后者是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基础。 在“纯模式”分析中,熊彼特假定:在“创新”之前经济处于静态均衡,企业的支出等于收入,没有利息和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组,企业家为获得超额利润(新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而努力创新,当创新浪潮出现时,社会上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扩大,从而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时,竞争使商品价格趋于下跌,盈利机会减少,银行信用收缩,于是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如此循环往复。 在“四阶段模式”分析中,熊彼特认为,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创新浪潮不止一次,“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同时引起新工厂的建立和新设备的增产。这时一般又会伴随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出现许多投资机会,出现了投机。此即,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中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扩张只是为一般企业和投机活动提供资金。因此,“第二次浪潮”中就已包含了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它不可能有自动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萧条”,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还会引起破坏。“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并不是平稳进行的,同时各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因而经济周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我国经济周期分析

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经济周期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peak)和波谷 trough 是周期的转折点;或者划分为四个阶段: 繁荣 prosperity 、 衰退 recession 、 萧条 depression 、 复苏 recovery或revival 。 本文要研究的经济周期阶段就是指经济位于以上哪一个阶段 phase 。经济周期阶段分析其实就是研究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其目的是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与收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周期:1977—1981年为第一周期;1981—1986年为第二周期;1986—1990年为第三周期;1990—2002年为第四周期。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又

进入了新一轮周期。下面以第四轮周期为例来谈一谈我国经济周期的现状和特点。 自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14.2%,达到第四轮周期的顶峰后,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近来年徘徊在7%~8%左右。与前几轮相比,本轮周期主要有以下特点:1.波动幅度大大减小。在前几轮周期中,有三轮表现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绝对下降。从1990年到2002年的第四轮周期波动中,主要经济指标都未出现绝对下降,而仅表现为增长率的减缓。现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已经开始,2003年的GDP增长率为9.1%,经济增长平缓。 2.一个短扩张(扩张期为2年),长收缩(近10年)的周期。前几轮每当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时,随着政府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一般来说,经济都能迅速走出低谷,本轮周期的扩张时间仅仅持续了2年,在第三年就转为收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 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邱颖明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底会有多深?还会延续多长时间?这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少学者乐观地认为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中国经济将会复苏。然而笔者根据对世界经济周期的观察和思考,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并不持乐观态度。 历史总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在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波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人们见面时就谈股票,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到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向公众保证经济的繁荣景象会继续下去。然而,“黑色的星期四”却让美国的金融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成千上万家银行倒闭,近十万家企业破产,千百万人多年的辛苦劳动得来的积蓄付诸东流,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出现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美国GNP(国民生产总值)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 虽然,在1933年,罗斯福总统开始实行“新政”,使失业率有所下降,但还处于相当高的位置,在1941年还是维持在10%的水平。二战才使失业率急剧下降。战后20多年,美国政府采用凯恩斯理论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使美国失业率长时间维持在5%左右,但却造成后来10余年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上世纪70年代农产品、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升,带动通货膨胀率的上扬。与此同时,实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有名的“滞胀”现象。到1985年美国失业率才回落下来。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 “9·11”事件之后,为避免美国陷入衰退,格林斯潘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和利用刺激房地产市场来刺激经济。到了2007年,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濒临破产,美国股市大跌,道琼斯指数跌2%,开始了一系列投资银行的破产浪潮,到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美联储长期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纵容房地产泡沫是此次次贷危机的根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却消除不了经济的波动,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它的作用相当有限。 对经济周期的重新认识 对经济周期的解释有很多理论,最出名的是汉森-萨谬尔森模型,它从经济内生的角度,运用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际上,笔者认为也可以根据动态总需求和动态总供给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波动,它可以说明物价水平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的同时增加,如果总需求的增加是由货币增长率的增加引起的,则有一部分货币存量的增加作用在产量的增加上,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小于货币供给量的上升;同样,短期中,总供给的变动也会影响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比如由于技术进步引起,将降低通货膨胀率,增加产量,反之亦然。如果总供给曲线的左移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引起的,这将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低的产量。而且通货膨胀具有惯性,这也是为什么当通胀来临时要消除人们对通胀的预期的原因。 在长期的均衡中,通货膨胀率将等于货币供给量,产量将位于潜在水平上。当然,在现实中,经济常常没能处在长期均衡的状态上,当产量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通货膨胀率降低,而当产量高于充分就业水平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经济处在产量和通货膨胀率都增加的“过热”时期,经济体系自行调整的结果是,当通货膨胀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将减少,这时表现为“滞胀”,也即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滞胀”停留一段时间后,当产量降到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通货膨胀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将跟产量一起下降,这时经济表现为萧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产量将回升,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

内容摘要:制度变革、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和外需为主导的需求拉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我国经济仍会继续高速增长,但不排除在个别年份甚至一段时期内出现波动的可能,原因在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短期冲击,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美国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外贸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对这些巨大成就进行总结,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 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本文主要从制度变革、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三方面论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制度变革。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度创新和变革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人员和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1978年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 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我国经济注入了 新的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 制度创新,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由前几年的7%以上至8%以下,回升到8.3%,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从2000年算起。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均为9.5%。2005年全年,预计为9%或略高。这样,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9%~9.5%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中国经济正按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运行。预期目的就是:适当地控速降温,使经济保持既较快又平稳的运行。进一步具体地说,中国经济正由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的局部过热和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9.6%~9.9%),正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从季度数据看,2003年第1季度到2004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6.7%、9.6%、9.9%、9.8%和9.6%。除去2003年第2季度抗击“非典”时为6.7%之外,其余均在9.6%~9.9% 之间,这是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而2004年第3季度到2005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9.5%、9.4%和9.5%,这是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 二对未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的理论起点 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人们一

直所盼望的。那么,在未来5~8年的中期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将会出现什么新特点呢?根据我们的研究,总的看法是:未来5~8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可能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在波动的位势上,有可能实现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运行,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9%左右;二是在波动的幅度上,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平滑化,使经济波动保持在8%~10%的适度增长区间内。以上两个特点之所以说是“有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因为未来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要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 为展开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我们先确立分析的理论起点。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卖与买的脱节“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在马克思所说“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中,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他指出:“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33、694页。马克思分析说,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和寿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每个特殊的投资部门的产业和产业资本的寿命,会发展为持续多年的寿命,“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207页。马克思还说:“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很多学者在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上做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我国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各个学者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针对性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中国奇迹”不仅使中国的GDP?名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也切实的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然而在经济的高增长下,基尼系数居高不下,自1995年,我国基尼 系数便已达到0.45 ,超过了0.4世界警戒线,其后,基尼系数更是不断攀升,甚至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中称,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73 ,收入分配两极化在我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收入分配的定位 国外学者对于收入分配的定位存在不同的认知,对于如何实现分配公平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结果平等和过程平等,其中过程平等包括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丁伯根的《生产、收入与福利》1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必须使每个人的福利相等”和罗尔斯的《正义论》2中的“社会经济和财富的分配应有理由有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 利益”,主要体现了对结果公平的阐释,其次是机会均等,主 要是指分配的过程是否公平,即每个人获取物质资源的起点是一致的

3,而规则公平是有哈耶克提出的,主要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权利。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效率是初次分配领域中的现实要求” 4,因此,初次分配更注重过程公平,而在再分配领域中更注重结果公平。 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念,这大大解放了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打开了收入流动的渠道,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和财产不断积累,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加剧,对于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和现状,很多学者做出了解释。 (一)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 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面临的两个层次上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要素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流动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部门之间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制度,其分配格局的最优解是国富民强,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往往会出现国富民不强或国不富民强等单一优解等情况,收入在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影响着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讲,是国家建设需求与个人享受需求的博弈;而城乡收入分配则是城市化的发展和城乡建设上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在发展经济学中,存在着梯度发展的动态理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而按照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变化特征,经济运行可以分为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本节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短期经济波动的特点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照从波谷到波谷或波峰到波峰的划分方法,睢国余和蓝一(2005)将80年代以来至今的经济运行划分为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正在经历的周期。按此方法,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共包含13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有8个,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有5个;这13个周期又包括7个基钦短周期(Kitchin Cycle)和6个朱格拉中周期(Juglar Cycle),见图1。根据所观测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可以大体获知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图1 1949-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1] 首先,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缓和。从波动幅度这一角度,我国经济正从“激烈”向“缓和”的方向过渡,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状况逐渐改观。1949-2009年共经历两次波动幅度较大的经济周期,一次是1958年-1961年的大饥荒时期,经济增长率由1958年的22.4%(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下同)急剧下降到1961年的-16.3%,下降幅度为172.8%;另一次是1994-1999年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的波动期,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过热时点的35%下降到1999年的6.2%,下降幅度为82.3%。除此之外,经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1949-1993年的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也相对较大,而1999年至今则相对较为缓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4.4%的平均水平。 其次,经济运行逐渐趋于平稳。从周期数量和长度这一角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包含8个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则只包含5个周期,而且这5个周期中只有1个是基钦短周期,而有4个是朱格拉中周期。周期数量的多少和长短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平稳程度,基本经验是:周期数量越少,长度越长,则经济运行越平稳,反之则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渐向“平稳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迈进。 最后,2009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演变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降低、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实现。在这种新形势下,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各大机构纷纷调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和2010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5%和8.5%。不管是从现实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权威机构的预测值,我们认为,2009年将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并极有可能在2012年达到这一周期的波峰。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分析

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4.10 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 关于经济周期,作者认为熊彼特的解释是对的。关于经济危机,很多情况都会引起经济危机,比如房地产危机引起经济危机,货币政策错误引起经济危机等,经济危机都是正反馈的作用引起的。如果稍有偏差就会自动调整,达到新的均衡的负反馈,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影响。 我们以房地产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例子说起。假设某国的房地产由于国家政策或某种原因导致房屋价格上涨,而投机者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炒作。投机者主流趋势和购房自用者认为房子价格会上涨,增加了购房的数量,而房屋的供应速度则要需要较长时间,导致需求量大于供应量,进一步促进房屋价格上涨,房屋价格上涨验证了主流投机者的房屋价格上涨的判断,为了逐利,主流投机者会增加在房地产上的资金投入,而购房自用者怕房屋价格继续上涨,也开始提前购买房屋,这样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正反馈就开始了。而由于炒作房子获利较多,社会上的资金开始流入房地产,实体经济的资金也开始流入房地产,会有众多大房地产开发商和更多的买房和投机者,使房地产行业欣欣向荣。当房子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主流趋势和购房自用者开始认为房子会降价,购房自用者减少了购买量,投机者开始抛售房子,导致房子的价格下降,验证了主流投机者和购房自用者的判断,所以他们加速抛售房子,导致房价和购买量进一步下降,逆转的正反馈开始了。逆转正反馈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 并不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就一定意味着会有房地产危机,各国为了防止房地产危机的发生,采用了各种方式来阻止房地产投机。 1

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但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的。经济危机一般都是由错误的货币政策或者某个行业的下逆转的正反馈引起的,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各国的房地产危机。货币的流通数量是衡量经济运行的一个指标,但它并不是总能正确的反应经济的运行状态。GDP是反应经济运行的一个指标,但并不总是能真实反应真实的经济运行情况,有时会有偏差。1922—1923年间的德国最高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29000%,此时如果只看GDP数值,那么GDP可能是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增长,而真实情况却是经济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 发布时间:2014-09-26 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 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

直观。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因此,本文实际上分析的是195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1953-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如图1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