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8E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8E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8E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8E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

B.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正确答案】BCD

2.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正确答案】AB

3.ACD41.BCD42.ABC43.ABCD44.BC45.BCD46.AB47.CD 4.人类解放的含义包括(CD)

A.人们获得绝对自由

B.人类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C.人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人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5.对于共产主义实现的理解(AB)

A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甚至充满曲折的过程

B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

C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些国家先取得胜利,共产主义也是如此

D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6.造大楼先在图纸上设计,然后根据图纸造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D.意识可以创造世界

【正确答案】BC

二、单选题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

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

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正确答案:D,

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丰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正确答案:B,

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A.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C.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D.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正确答案:D,

10.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正确答案:A,

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正确答案:B,

12.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过

A.简单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

D.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D,

13.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D,

14.“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正确答案:A,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正确答案:B,

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D,

17.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xx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xx》的公开发表

正确答案:D,

18.时间的一维性指时间的

A.无限性

B.有限性

C.客观实在性

D.不可逆性

正确答案:D,

1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工具的制造并使用

C.自然界自身的作用

D.人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D,

20.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A.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B.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正确答案:D,

2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A,

22.从产业资本的职能看,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

A.生产资本的职能

B.商业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货币资本的职能

正确答案:C,

23.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正确答案:D,

24.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要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要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要正确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C,

25.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正确答案:C,

26.《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抽象思维的过程

C.获得经验的过程

D.寻求真知的过程

正确答案:D,

2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A)

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2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标准答案:D

A.事物的前进性

B.质变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29.南宋诗人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强调的是:()

标准答案:A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和认识同等重要

D.间接经验无用处

30.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

标准答案:A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水平

D.国家政权的性质

3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标准答案:D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32.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标准答案:B

A.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错误观点

B.夸大了阶级斗争及其作用的错误观点

C.承认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阶级斗争的正确观点

D.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正确观点

33.“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标准答案:D

A.使用价值是个历史的xx

B.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4.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标准答案:A

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3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36.全部思想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是(D)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道德和法律

D.哲学

37.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标准答案:C

A.运动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

38.“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标准答案:C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3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正确答案:B,

4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答案:B,

4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正确答案:C,

4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世界存在着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43.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每一个改革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B,

4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自然界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正确答案:D,

45.牛顿认为,空间是容纳物体的容器,这种观点

A.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辩证法观点

B.是认为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D.是认为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4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标准答案:D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三、多选题

47.“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2.0分)A.归纳方法不是万能

B.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C.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正确答案:ACD,

48.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2.0分)

A.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B.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C.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D.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

4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物质不是用精神的因素去解释世界,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具有(2.0分)

A.直观性

B.xx性

C.形而上学性

D.辩证性

正确答案:AB,

50.物质是指(2.0分)

A.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B.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各种具体物质形态迭加在一起的总和

正确答案:BC,

5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2.0分)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B.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正确答案:ABC,

5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哲学依据是(2.0分)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正确答案:CD,

53.下列成语中,与成语“群轻折轴”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近的有(2.0分)

A.堤溃蚁穴

B.壮士断腕

C.竭泽而渔

D.积羽沉舟

正确答案:AD,

54.谢皮罗能把南北半球澡盆里漩涡的方向不同与地球自转联系,魏格纳能从世界地图和蚯蚓的分布提出“大陆漂移”说。这是因为他们(2.0分)

A.运用了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B.能自觉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坚持了“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的原则

正确答案:AC,

5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标准答案:ABCD

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5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2.0分)

A.xxxx哲学

B.xxxx政治经济学

C.xxxx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思想

正确答案:ABC,

57.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标准答案:ABC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58.下列成语中,与成语“群轻折轴”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近的有(2.0分)

A.堤溃蚁穴

B.壮士断腕

C.竭泽而渔

D.积羽沉舟

正确答案:AD,

59.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指(2.0分)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ABD,

6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2.0分)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对象的客观性

D.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正确答案:BD,

6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2.0分)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C.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但它们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正确答案:ABCD,

6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2.0分)

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正确答案:ABD,

6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2.0分)

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B.它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C.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D.它是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AC,

64.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2.0分)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CD,

65.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根据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要求我们(2.0分)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正确答案:ABD,

66.“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这句话表明:()

标准答案:BD

A.一切科学技术发明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促进人们心身健康

B.科学技术既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C.人类生存的一切问题都是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

D.科学技术既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对人类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67.“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标准答案:对

6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标准答案:对

69.“天才论”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错

70.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的有:()

标准答案:AB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反映自然与社会

马原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 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发展是指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BD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 A.物质的本质是意识 B.B.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C.物质范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D.物质范畴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答案】BCD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表现在(ABC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ACD2.ABCD3.CD4.AB5.ABD6.ACD7.ABCD8.ABCD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7.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E)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E.生产力高度发达 8.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有(ACDE)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第七章练习题 二、单选题 9.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D, 10.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D,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C.认识是物质到思想的过程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中南大学马原期末考试资料

精品文档绪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1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这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 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4 是马克思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机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哲学的新变生产方式4.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其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的产生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其三,当时哲学发展的新成果,也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备了承担哲学新变革的主观条件家的创始人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3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一条基本原理其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鲜明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并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色再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

长沙学院2007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1)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一、考试题型 1.单选20分 2.多选20分 3.简答题4题×6分 4.辨析题4题×6分(判断正误2分,理由4分) 5.材料分析题12分 二、考试范围 1.绪论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考 2.§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考,其中第三点(P53)考一道多选题,详见重点问题(一) 3.§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考 4.§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5.第七章考§7.1的两个问题(下方重点) 三、课程主线(复习思路) 基础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论证政治经济学:商品、货币、资本、资本主义(全球化、新变化) 结论科学社会主义 四、重点问题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

思维能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P22)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总+4分,P10-15) 1.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分: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六)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61) (七)联系及其特征(P34-35) 1.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 卷)答题卡 复查人核分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 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 得分评卷人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二、多项选择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 得分评卷人 1234 5 三、名词解释 (共 20 分 ) 1.物质: 得分评卷人 2.实践: 3.经济基础: 4.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 (共 20 分 )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 分 ) 得分评卷人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 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 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 分) 五、论述 (20 分 )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 分)得分评卷人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10 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 卷) 复查人————核分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 得1.哲学是()。 分评卷人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 A B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D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 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精选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 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 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正确答案】A 2.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有(ABCD) A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的劳动带有社会性 C人类劳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 D人类劳动具有继承性 3.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A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5.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6.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 核分人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分) 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分)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30分) 四、简述(共20分) 五、论述(20分)

复查人———— 核分人————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d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c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1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得 分 评卷人 1.哲学是( A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c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d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c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考试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4.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四、自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6.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统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7.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p36-40,理解) 9.如何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0.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又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认识的本质(理解)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 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核分人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30 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共20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 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 分)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4 分) 4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 分) 五、论述(20 分) 1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 分) 2 、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 分) 复查人————核分人————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 分) 1 .哲学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 .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A 生产方式B 政治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