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高宏涛

摘要:孔子思想中对于君子的人格设计有两种,一是君子之德;二是君子之风。“德”是君子人格的内在底蕴;“风”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现。孔子主要以“德”为中心,从君子之德、之学、之才以及君子与人相处等方面阐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

关键词:孔子;君子;君子之德;君子之风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常对他人的人格与修养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我们或赞某人为“君子”,或贬某人为“小人”。在当代人的理想人格期待中,人们仰慕君子心态、君子情怀与君子风度。中国历史上关于“君子”“小人”的最早系统论述恐怕要追述到孔子。那么在孔子的思想和观念里,什么样的人堪称“君子”?他们有什么样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君子又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怀与关注?从《论语》中我们可以比较完整地把握孔子所“设计”的君子形象。

一、君子之德

孔子认为,道德是君子最本质的特征,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德守道,如孔子谈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①(《里仁》以下引自《论语》只注篇名),这里的“道”指正当的方法。君子无论是对富贵的获得还是对贫贱的摆脱,都要坚持正义性或正当性,即要守道。“仁”是孔子道德体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范畴与原则。君子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在颠沛之时,都不能违反“仁”,也就是不能够违背道德原则。可见,道德之于君子的重要性和标志性。

在孔子看来,君子无疑是社会道德理想的崇拜者和虔诚的践行者。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的一系列对比来突出君子的道德情操,如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①(《里仁》);“君子上达,小人下达”①(《宪问》)。君子关注和牵挂的是社会道德与法制,而小人关注的是狭隘的乡土与私人的恩惠。君子通“仁”达“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即“上达”,因而便具有超越常人的道德意志力。在《卫灵公》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孔子被困在陈国,粮食断绝了。跟随的人都饿病了,有的都爬不起床了。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是小人一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当饥饿危及到人的生命的时候,子路对君子人格的现实性提出了疑问,然而孔子却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分野也就在此表现出来。在极端的困境中,君子依然能够保持高尚的道德

品质和人格魅力,正是在道德意志的支撑下才不至于像小人那样胡作非为起来。

可是,孔子作为历史上的“中国第一位教师”②,并不认为君子作为社会道德典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一蹴而就的,他认为君子是一步步学习,一点点修为而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的。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既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广博的学问知识,尤其是在古人知识面狭窄的情况下,孔子更强调君子的博学多识。他说:“君子博学于文”①(《雍也》),“君子不器”①(《为政》)。“器”就是器皿,意思是说君子应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博学多能,而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特定的用途。学文与修德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在道德上,君子都要学习,要有取有弃,取之高尚,弃之鄙陋,这样君子人格才日臻完美,才配得上君子的名号。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①(《卫灵公》),为了避免饮恨九泉,孔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①(《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①(《学而》)。君子人格并非先天的,他也有不足和缺陷,但君子又是谦虚而坦诚的,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他不掩盖过错并及时改正,这样君子才是真正的好学之士,君子也才成其为君子。

君子如此博学而崇德,并非一种单纯的自我内在修养,君子修养的目的是利他的。其“修”在于“行”,其“行”在于向社会传播他的“德”,以及由“德”而产生的“惠”。诚如孔子说:“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①(《宪问》),君子修养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能敬,使周围的人们和百姓都安乐。

若真正使周围的人们和百姓能够安乐,君子绝不能作道德空想主义者,必须在社会现实中发挥才能,践行其道德主张。君子要德才兼备,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任务是两个:一是展示才华;二是体现道德。正如孔子所言:“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①(《卫灵公》),君子并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忧虑自己没有才能,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才算“有能”,才能把实际问题解决好?孔子谈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①(《里仁》),这是说,君子的才干表现在通权达变上,君子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开放的,做事不拘泥于成规,不认为做好事情有固定的程式和方法。孔子也许在不经意间为君子提供了一条时至今日仍然行之有效的方法,君子应该毫不保守,毫不迂腐,是实干家,在实干中体现的道德情操同样是卓越的。孔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①(《子路》),这里孔子又拿君子与小人作对比,君子因其道德修养而宽容平易,善与人处,但工作态度却是严肃认真的,他的“易”与“善”是有原则的,是以公平与正义为底限的。君子能把私情与公事严格区分开来,在用人标准上坚持唯才不唯情,君子既不会因一己之好而任用庸才,也不因一己之恶而废弃良才,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①(《卫灵公》)。

君子在做事、用人上坚持公平和正义,在自己利益的获得上考虑正当性。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九种思虑和顾及,其中之一便是“见得思义”①(《季氏》),“义”就是适宜、恰当,

也就是道德上的正义与正当。当既得利益在眼前时,君子并不是急于将“得”收之囊中而后快,而是首先按照道德要求去思考,我之将得是否合乎于道德。

总之,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才干中修道,在道德中展才,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道德”。

二、君子之风

君子内在的道德气质与文化修养必然表现在外在的君子风度,君子风度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宽厚、礼让和谦逊,这三者的形成还有共同的基础——君子心态。君子胸怀坦荡,心气平和,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坦荡荡”①(《述而》),正是因为君子心胸的旷达,才具有宽厚、礼让和谦逊的风度。

孔子通过与小人的对比来突显君子的宽厚,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①(《卫灵公》),君子是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的。君子宽厚而能容人,既能容异己之人,又能纳异己之事,因此,君子才能“和而不同”①(《子路》),“周而不比”①(《为政》),“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①(《颜渊》)。君子的宽容与大度,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又是一种自尊。君子自己也知道君子是难为的,既要有无尚之德,又要有无量之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君子是明智而聪慧的,所以他只“求诸己”并不“求诸人”。君子能与人持不同意见而又能和睦相处;能团结周围人而不与人勾结暗中捣鬼;能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忍看到别人的厄难;所以君子是宽厚的,又是善良的。

君子的宽厚使他“矜而不争”①(《卫灵公》),这里君子不争的多是财物和利益,因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①(《学而》),“君子忧道不忧贫”①(《卫灵公》)。这也并不排斥君子进行竞技比赛,而正是竞技更能体现出君子的礼让之风,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①(《八佾》),这就是君子之争:他们争前也礼让,争后也和气,得失也平衡,输赢也风度,只有君子才会如此大气。

君子的谦逊一方面表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①(《述而》),“不耻下问”①(《公冶长》),“见贤思齐”①(《里仁》),这些表现出君子对待学习是认真的,除了自己努力刻苦,还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另一方面也突出地表现在其言行一致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①(《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君子是很有才华的,做事快捷而有效,但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实际行为,而丝毫没有张扬显摆的心态;君子忌讳一件事没有做就已经说出来,如果言过其实,君子是以此为耻的。这种在言行关系上的谦逊之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至今,仍然是中国人品评人格的重要标准。

君子人格中的宽厚、礼让和谦逊之风并非孤立地表现,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既源于君子人格中良好的道德修养,又体现出君子平和的气质心态。

总之,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应该是这样的:他庄重威严,好学审慎;其德高,其才华,其坦诚,其善良;他既不虚荣,又不鄙俗;他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和实际责任,他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傲然的,又是随和的;是严谨的,又是鲜活而富于生命的;所有这些

都向我们阐释了现代人崇尚君子风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振刚.智者的叮咛[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5]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他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学派时的称谓。生于春秋晚期的孔子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相信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六经"也反映了这一政治思想。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战国时期的许多学者都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等。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他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曾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他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在“德治”方面,孔子相信只要执政者在伦理道德做出了榜样,政治自然就能搞好。当然,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 一、“仁”义之说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二、“礼治”的推行 孔子主张推行“礼治”的言论很多。如在他回答言偃之问时,就明确表示:“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又如颜渊“请问其目”,孔子又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的君子观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度。孔子认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可以称为君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安身。对君王不忠,对朋友无信,便是小人。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另一方面,君子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修身养性需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比如孔子教导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个品德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不要做人格庸俗的知识分子。为此,孔子把得意门生颜回看得很高,认为他粗茶淡饭,褐衣简居,也能不迁怒,不忧愁,安贫乐道,也是君子式儒者的典型。“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的也就是颜回能恒久地遵守仁义道德,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https://www.sodocs.net/doc/d06425119.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5-4来源:《探索与争鸣》文/罗安宪 [导读]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如何做到中庸?则需要当事人依据原则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处理。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修养不仅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还包括文、艺的培养。孔子的君子论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新型的君子。 关键词孔子君子论仁义 作者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2)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恢复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如何“复礼”?孔子感到,单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已经不能凑效。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周天子的威仪已经丧失。于是孔子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认为“礼”本是根源于人的仁爱之心,不过是人的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没有“仁”,当然不会有什么“礼”,要复兴“礼”,当从“仁”字入手。如果说,“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又如何行“仁”呢?孔子认为,行仁由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行仁是内于己而发于外的,是一种自觉的无任何外在强迫或利益驱动的行为。就个体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无外在强迫、无利益驱动下,自觉自愿地实行“仁”,那么,这样一个人,就是所谓的君子。就此而言,“仁”是靠君子来落实的。孔子的仁论是要靠君子论来实现的,仁论必然要指向君子论。 君子释义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 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

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秩序;孔子的仁人君子教育在政治领域引发了一场由血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革命;在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制度创新和文化重建的历史任务,从孔子仁学思想中汲取智慧,仍然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不二选择。 《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六见。据考证,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偶尔使用过“人二”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但只是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论语》文本中“仁”的含义大致可以分成为以下几层: (l)“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 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所以《论语》是一种将合换心的征服,因而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 孔子认为:统治的哲学虽然可以说是征服的哲学,但是好的统治者绝不应该用武力去强迫人民接受他的统治,而应该以爱为武器,用自己的人格之美去征服民心,让人民心悦诚服地追随自己。因此我们说,孔子之“仁”首先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高尚品德对他人和社会的感化和征服作用。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伦理。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把孔子的道德主张称为“道德个人主义”。由孔子仁学所开出的道德自律,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自律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因为西方的道德自律是一种上帝绝对命令的内化,而仁学的道德自律完全由自己的本心开出,所以仁学对人们道德觉悟的要求似乎更高。(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弟子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这些被称之为“君子”的志士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学而》);“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于是“饭疏食饮水,曲胧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特点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规范必须是自觉的才有意义,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对“仁”和“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云礼云,玉帛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乎哉!”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克己”(求仁)是要靠自己的内在自觉性。有了“求仁”的内在自觉性,“我欲仁,斯仁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探微 摘要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起到了的重要的奠基作用,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耀千古,昭示后人。本文拟将其政治思想有关理论相结合作一初探,以期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孔子论语礼仁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积极地对社会动荡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试图改变“无道”的政治现实,他试图全面地说明和解决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及政治本质、国家政治制度、统治方针和方法、统治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等基本的政治问题,它的理论完整自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一直延伸到今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尽曲折,但依然光芒不减。 一、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仁政”是借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仁”是孔子所发现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自觉性畜他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入手来建立“仁”的范畴。从以“孝锑”为特征的亲亲人伦开始,他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孝梯原则的荃础上,孔子又进一步把这一原则推广、扩大到由关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到关切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一切人,进而便又形成了孔子“爱人”、“爱众”的主张,这也是孔子“仁”的第一个含义即爱人为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孝”进行阐释,反映了对孝文化多种功能的重视,并希望以此来构成一张维护社会和谐温馨的伦理秩序网络。 孔子所说的仁的概念,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同样是《论语·颜渊》记载了颜渊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句话,重点在于克己,也就是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孔子一方面强调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应该在政治上采取服从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统治者宽以待人的必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孔子仁学的实质,是从道德的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二、礼—“仁”的表现形式和人的行为准则 要确保仁者“爱人”这一根本思想得到贯彻,必须在鼓励人们自觉行仁的基础上,对各阶级阶层、各社会范畴的行为,提出规范,予以约束。孔子将“礼”视作“仁”得以实现的方式和得以表现的手段,同时认为礼在规范人们行为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仁”的思想。因此,他说“克己复礼为仁”由于礼的这种作用,孔子便把礼由社会伦理规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他认为所有的统治者都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即“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软户。统治者根据礼的规范治理国家民众,就能够获得民众的薄敬和服从,正所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6-7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孝是为人之本。 “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这就是仁和孝的关系。孝悌之道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情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和家族社会之中,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条文的性质,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对于中华文化的这种遗产,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 孔子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把孝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从古至今,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是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

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大体上说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了,而被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替代了。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了这样的规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个“止”字就是达到的意思。作为君王,你要达到仁的标准;作为臣子,你要敬业,恪尽职守;作为儿子,你要对父母尽孝道;作为父亲,你要对子女行慈爱。与朋友,与同事、与国人相交,要坚守诚信的原则。虽然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规范,但其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仁爱。孔子认为,人类的这种仁爱精神,是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中生发出来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付出了慈爱,子女回过头来报答父母就是孝。孔子论述了三年之丧之所以会成为“天下之通丧”的道理。他说,一个婴儿出生以后,需要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也应有三年的爱心回报他死后的父母。这就是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爱的回报。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作为一个具体的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子女要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要有感恩之心,这一点,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来说,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更值得珍视和提倡。 孔子还认为,兄弟之间哥哥对弟弟要关爱,弟弟对哥哥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doc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国语晋语》说: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厚就是增长、发展、培养。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另外,《尚书召诰》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节就是节制,性既然应该节、需要节,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

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 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 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曾几何时,《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愚民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业 题目: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学号: 20121105635 姓名:胡玉霞 2014年 11 月 16 日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姓名:胡玉霞学号:20121105635 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一、摘要 孔子与老子在共同的时代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反思“礼崩乐坏”和大道隐退之后的世道人心问题。总体而言,就不同之处来说,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提倡仁礼并重,以维系社会,安定民生。孔子认为,在“礼崩乐坏”之后,需要人为地提倡、规定一定的道德规范。老子则认为应该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实行“无为而治”。而相同之处,为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他们都提出了优良的民本思想,譬如孔子的富民、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均平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消极的地方,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最终都为后来极端专制的体制所利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克己复礼 不同点 (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同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他曾说:“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并不否认刑政之于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但是,刑与政也只能使民众免于犯罪,并不能使社会大众的道德良善。所以他把道德的良善视为政治目的,而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主张“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善良最有效的途径。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理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颁布制定以后,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其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二)政治哲学基础不同 孔子的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与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以求得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二是“克己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