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广州市统计局

广州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2月28日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5081个,从业人员220.63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6.9%和5.8%。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31690个,占9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47个,占6.1%;外商投资企业1244个,占3.5%。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209个,占企业法人单位的0.6%;集体企业381个,占1.1%;私营企业26202个,占74.7%。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58.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1.8%,外商投资企业占19.9%。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1.8%,集体企业占1.6%,私营

企业占41.1%(详见表2-1)。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7个,制造业34864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90个,分别占0.1%、99.4%和0.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占98.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1.9%、

11.7%和8.8%(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082.87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56.0%(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三)资产贡献率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6.3%,比2008年减少0.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为0.1%,减少11.2个百分点;制造业为19.5%,减少2.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6.7%,提高0.8个百分点(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

(四)企业研发活动

201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725个,比2008年增长67.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1%。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5.99万人年,比2008年增长1.51倍。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内部支出171.02亿元,比2008年增长87.9%;R&D经费投入强度为1.01%(详见表2-5)。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9078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01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3.25倍和4.43倍;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40.8%,比2008年提高8.9个百分点。

表2-5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五)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201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10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10.7%。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 经费内部支出48.26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29.6%;R&D 经费投入强度为2.26%(详见表2-6)。

201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358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23件,发明专利申请占全年专利申请量的53.6%,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2.3个百分点。

表2-6 按领域分组的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

R&D经费内部支出及投入强度情况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3929个,从业人员47.96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3.2%和17.7%。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7%,外商投资企业占0.3%。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2.5%,集体企业占1.9%,私营企业占72.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4%,外商投资企业占0.3%。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6.9%,集体企业占2.0%,私营企业占41.6%(详见表2-7)。

表2-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14.6%,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5.1%,建筑安装业占29.8%,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40.5%。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49.3%,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5.3%,建筑安装业占12.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13.4%(详见表2-8)。

表2-8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517.93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17倍(详见表2-9)。

表2-9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注释:

[1]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2]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4]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汇总口径: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只包括国家联网直报中有工作量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以及非国家联网直报的全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

[6]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7]本公报中的符号使用说明:“…”表示数据不足本公报最小计量单位数。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5-12-06 13:54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5年12月6日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516.9万个。其中,企 业法人单位325.0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90.0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5万个,其他法人单位91.4万个。产业活动单位682.4万个,其中,第二产业167.5万个,第三产业514.9万个。个体经营户3921.6万户,其中,第二产业588.7 万户,第三产业3332.9万户(详见表1)。

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企业法人单位数增加了22.3万个,增长了7.4%。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19.2万个,减少17.7万个,下降48.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45.6万个,减少40.2万个,下降46.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40.6万个,增加10.6万个,增长35.2%;私营企业198.2万个,增加65.8万个,增长49.7%;其他内资企业6.2万个,增加2.5万个,增长66.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5.2万个,增加1.3万个,增长9.6%(详见表2)。

0506-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赤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1年6月3日赤峰政府网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与全国、全区同步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1]工作。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0年11月1 日零时。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全体普查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为434124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51804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76801人,下降3.91%,年平均下降0.40%。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1367201户,家庭户人口为416975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4人减少0.4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33288人,占 51.44%;女性人口为2107957人,占48.5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81上升为105.95。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66534人,占15.35%;15-64岁人口为3350599人,占77.18%;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4112人,占7.4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1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7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355733人,占77.30%;蒙古族人口为829824人,占19.1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 155688人,占3.5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50696人,下降4.30%;蒙古族人口减少9145人,下降1.0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6960人,下降9.82%。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9807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631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5446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3346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409人上升为6866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938人上升为 1442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033 人上升为 3811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4577人下降为30716 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3834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32427人,文盲率[4]由8.21%下降为3.19%,下降 5.02个百分点。 七、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地区人口数(人) 红山区 434785 元宝山区 325170 松山区 573571 阿鲁科尔沁旗 272205 巴林左旗 327765 巴林右旗 175543 林西县 200619

全国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试题2

全国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试题2 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组织方式主要有()。 A、定期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2、我国现行周期性普查制度规定的普查项目包括()。 A、人口普查 B、基本单位普查 C、经济普查 D、第三产业普查 E、农业普查 3、《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普查表,不得伪造和篡改普查资料。 A、虚报 B、瞒报 C、拒报 D、迟报 4、大型普查登记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入户逐个进行登记 B、设立登记点(站)集中进行登记 C、直接向普查对象发放登记表 D、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获取普查资料等等。 5、填表人员在普查表填报过程中必须进行”四核对”,即()。 A、各项属性指标与营业执照或证书、行政登记或审批手续进行核对 B、经济指标与单位相应的会计和业务核算资料核对,计量单位准确无误 C、主要指标与以往统计资料核对,有差异或变动较大的要找出原因 D、正式表与草表的项目一一核对,正式表必须与审查合格的草表完全一致

6、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组织实施原则是按照()。 A、全国统一领导 B、部门分工协作 C、地方分级负责 D、各方共同参与 7、经济普查工作分为哪四个阶段进行。() A、准备阶段 B、普查登记阶段 C、数据处理阶段 D、资料开发应用及总结阶段 8、复查工作主要是查()等几个方面。 A、是否遗漏单位 B、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C、数据质量是否可靠 D、计量单位是否准确 E、指标填写是否完整 9、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 B、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 C、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D、科技活动情况 10、对在普查工作中()普查资料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予以处罚。 A、虚报 B、瞒报 C、迟报 D、拒报 11、单位清查的目的是查清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 A、名称 B、地址 C、联系人 D、主营业务活动 12、《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办法》中的法人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A、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B、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债务,有权与其他单位签

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16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127008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943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757800人,增长27.74 %。年平均增长率为2.48%。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3684370户,家庭户人口为1006895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1人减少0.48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637247人,占52.26%;女性人口为6063553人,占47.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0上升为109.46。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56396人,占11.47%;15-64岁人口为10403534人,占81.91%;65岁及以上人口为840870人,占6.6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3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4207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91141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58845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99710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05 2010年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辽宁省统计局 2011年5月11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辽宁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 支持配合下,经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 段的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省总人口[3]为437463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3844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61911人,增长3.21%。年平均增长率为0.32%。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4]14994046户,家庭户人口为4175587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5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147745人,占50.63%;女性人口为21598578人,占49.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04下降为102.54。 四、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996977人,占11.42%;15-59岁人口319985 94人,占73.15%;60岁及以上人口为6750752人,占15.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09441人,占10.3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23408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4693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82944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6468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由6 182人上升为1196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3205人上升为1478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40082人上升为453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29778人下降为21407人。 全省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4369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76305人,文盲率[5]由4.76%下降为1.93%,下降2.83个百分点。 六、城乡人口

2018年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

2018年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正在各个省、各个市、各个县区展开,我们要写好工作报告,将当时的情况记录下来。下面小编带来的是2018年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 在省、九江市经普办的指导下,**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主要从8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加强了保障 一是加强了组织保障。6月26日,**市成立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发改委主任、财政局局长和统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市综治办、编办、工信委、商管办、民政局、市监局、税务局、国土局、房管局、建设局、人民银行、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副职担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统计局,安排3名年轻干部负责日常工作。8月25日,21个乡镇场街道经济普查机构全部组建到位。 二是加强了经费保障。7月初,**市经普办提交了万元工作经费报告,建议分3年支出,主要包括经济普查开支和“两员”工作补贴等。当天,市政府决定全额批准、不打折扣、全力保障。今年安排的万元已足额拨付到位。21个乡镇场街道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采取列入预算或实报实销

的方式,充分保障经济普查工作经费。 三是加强了“两员”保障。**市157个行政村,44个居委会,万人,普查底册单位11626个、个体户10924户。为了做好此次经济普查工作,我市要求各地在物色“两员”时,注重将“情况熟悉、责任心强、具备良好沟通能力、能熟练操作PAD”的同志选调上来。乡村两级共选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310名。 二、承担了试点 根据九江市经普办安排,**市承担了市级综合试点任务。8月10-11日,九江市经普办在**召开综合试点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8月23-25日,在桂林街道召开市级综合试点现场会。桂林街道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下辖9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万人,既有大企业,也有小企业,既有个体工商户,也有外来租住经营户,一产、二产、三产行业丰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8月24日,17个县(市、区)普查办主任、业务骨干120余人分成16组,实地练习了单位清查、入户登记。试点期间,九江市统计局胡升平局长、周腊秀副局长、吴耀华书记数次来到**,深入社区、深入企业,看望一线人员、调研试点进度、现场解疑释惑、总结工作经验,为全市经济普查工作打下基础。 三、强化了宣传 一是抓好社会宣传。我们在街道、路口、社区、园区、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划分规定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划分规定 第一条根据《全国经济普查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科学界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法人单位,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三)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第三条企业法人,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企业法人包括: (一)公司; (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 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及《合伙企业法》,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视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 第四条事业单位法人,指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备案;或经地方县级以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地方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备案,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法人包括: (一)各级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二)党中央、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举办的事业单位;

(三)各级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民主党派机关举办的事业单位; (四)各级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举办的事业单位; (五)使用财政性经费的社会团体举办的事业单位; (六)国有企业及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 (七)依照法律或有关规定,应当由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其他事业单位。 第五条机关法人,指各级政党机关和国家机关。 机关法人包括: (一)县级以上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 (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地区行政行署; (四)县级以上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机关; (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机关; (六)县级以上各民主党派机关; (七)乡、镇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第六条社会团体法人,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经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或备案、领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的各类社会团体;以及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管理其机关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 社会团体法人包括: (一)学术性社团:各类学会、研究会等; (二)行业性社团:各类协会、商会等; (三)专业性社团:各类从事专业业务的促进会等; (四)联合性社团:各类联合会、联谊会(同学会、校友会)等;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格式(区市县)

XX县(市、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X X 县(市、区)统计局 2011年5月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XX县(市、区))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县(市、区)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县(市、区)常住人口[3]为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人,减少 %。年平均减少 %。 全县(市、区)户籍人口为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县(市、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4547109户,家庭户人口为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减少人。 三、性别构成 全县(市、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人,占 %;女性人口为人,占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下降为。 四、年龄构成 全县(市、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人,占 %;15-64岁人口为人,占 %;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市、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先进个人事迹

写事迹材料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先进个人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先进个人事迹 池英洒同志是中仙乡政府一名老会计,本次经济普查的普查员,在这次经济普查期间,该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了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中仙乡第二次经济普查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一、积极主动,勤勤恳恳普查工作是一项相对枯燥且要求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普查员天天和数字打交道,池英洒同志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为了熟练的掌握普查业务知识,他废寝忘食,在县培训的基础上,他还点灯熬夜的学习这次经普的有关知识,把这项别人看来很烦琐的工作干的有条不紊。他为中仙乡的经济普查带了一个好头,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二,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他为了能确保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他早出晚归

走访调查,发放宣传资料,做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说服工作,使被调查对象消除顾虑,积极配合,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保证数据质量,他逐一审查普查中的资料,他发现个别普查对象有与实际不符的现象,于是,他就一次次的深入普查对象,认真细致的宣传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心中的顾虑,使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池英洒同志是一个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努力工作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普查中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为这次经济普查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阶段先进个人事迹 2004年10月,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在**镇全面启动。身为工贸办统计员的**自然就成了镇经济普查办公室的一名普查员。那时正值月报的忙碌阶段,手上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接到任务后,她义不容辞地将经济普查工作作为自己份内的事,自觉挑起各项工作的重担。 **镇作为一个经济重镇,工业发达,行业众多。此次普查所涉及的范围广,情况复杂,再加上个体摊位的流动性大,普查任务难度大而繁重。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志在接到任务后,首先对照上级要求,结合全镇实际,以村为单位,将全镇分为22个普查区。随后分别召开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普查业务培训会议、村级业务培训会议,针对普查表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会上对各指标的填报要求作了详细的讲解,还强调了表内、表间的

成都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附件: 成都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名单(130个):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人民政府成都市国家税务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办事处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 成都市建设委员会成都市新都区建设局 成都市教育局中共金堂县委宣传部 成都市地方税务局金堂县教育局 成都市广播电视局金堂县统计局 成都日报报业集团金堂县淮口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金堂县清江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成都市温江区财政局 成都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温江区委宣传部 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温江区经济局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营管部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办事处成都市计划委员会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办事处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双流县统计局 成都市锦江区财政局中共双流县委宣传部 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办事处双流县九江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办事处双流县籍田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锦江区合江亭街道办事处双流县华阳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锦江区双桂街道办事处双流县公兴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锦江区莲新街道办事处双流县中和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青羊区新华西街道办事处郫县统计局 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办事处郫县财政局 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办事处郫县红光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青羊区汪家拐街道办事处郫县安德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青羊区府南街道办事处郫县三道堰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青羊区西御河街道办事处大邑县统计局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2厂)大邑县西岭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金牛区统计局大邑县青霞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金牛区五块石街道办事处大邑县沙渠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金牛区茶店子街道办事处大邑县王泗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街道办事处蒲江县寿安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办事处蒲江县大塘镇人民政府 成都市金牛区黄忠街道办事处蒲江县西来镇人民政府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2011年5月7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804182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329093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872735人,减少3.45%。年平均减少0.35%。 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 [4]为89981705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25802326户,家庭户人口为762066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830945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39587255人,占49.2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3.14。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15-64岁人口为57966205人,占72.0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2.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5510249人,占93.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7951人,占6.1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632394人,减少1.1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59659人,增长1.12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江苏省镇江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镇江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镇江市统计局 镇江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24日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3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1.7%。其中,新材料产业98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2.3%;节能环保产业53个,占12.1%;高端装备产业81个,占18.5%。 二、高技术制造业 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93个,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9.5%。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11.17亿元,比2013年下降1.6%;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16.9%,比2013年下降1.7个百分点;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6%,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

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154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71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21.0%和55.7%;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43.6%,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 三、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18年,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27个,比2013年增长66.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6.0%。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54万人年。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67.15亿元,比2013年增长7.5%;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6%,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R&D经费支出及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详见表6-1)。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851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080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60.0%和60.0%;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6.2%,与2013年持平。 表6-1按行业大类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及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一、总则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在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县、地、省、国家四级数据处理的方式组织实施。 数据处理以普查基层表数据为直接处理对象。各级普查机构要按照“统一组织、分专业处理”的技术路线,严格执行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直接对普查基层表数据进行汇总,并按统一规定的时间、数据格式和要求上报普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工作的任务及步骤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在2004年底前完成。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普查数据处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订有关数据处理的各类标准,数据处理软件编制,数据处理工作试点,各级数据处理人员的培训,各级数据处理软硬件环境的准备,完成基本单位清查的资料录入和基本单位名录库的修订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在2005年1月至6月完成。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级普查机构按照数据处理工作流程按时、按质、按量组织完成经济普查数据的录入、编辑、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在此阶段,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还要完善经济普查数据库的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使其适应对经

济普查数据深入开发利用与分析研究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数据加工汇总阶段,在2005年底前完成。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各级普查机构制订的普查资料加工汇总计划,完成普查数据的分类汇总和排版制表工作。在此阶段,同时要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表彰总结。 三、数据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下设数据处理组,负责组织指导数据处理工作。各省、地市和县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本级的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组。下级数据处理组在上级数据处理组的指导下,在本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级数据处理工作。各级数据处理组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数据处理工作各项任务责任到人。 (四)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的具体任务包括: 1、制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订数据处理标准和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国家、省、地和县四级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开发并编写数据处理工作手册;组织数据处理试点;组织对省级普查办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2、负责对省级和有关部门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对各省和有关部门上报的原始数据和综合汇总数据进行验收检查。 3、建立国家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经济普查数据库;完成国家级

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6年3月16日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快速汇总的全国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二、流动人口 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三、城乡构成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五、年龄构成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业务流程

普查业务流程 普查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制定普查方案,普查区划分及绘图,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及培训,编制清查底册,实施单位清查,登记准备,普查登记,普查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普查数据汇总,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评估与发布,普查资料开发及普查总结等13个环节。 (一)制定普查方案(2018年1-9月)。 1.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经普办”)制定《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7月底前)。 2.省级普查机构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并进行试点(8月底前)。 3.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经普办公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项目及《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主要内容(9月底前)。 各地原则上不得增加普查内容,如省级确需增加的,由省统计局和省级普查办公室报请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经普办审批。 (二)普查区划分及绘图(2018年7-8月)。 1.工作准备。国务院经普办统一选定电子底图,下发普查区绘图与管理软件。普查机构开展相关培训。 2.划分普查区。省市县三级普查机构对本地管辖区域及边界进行确认,县级普查机构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形成普查区地图。 3.核实和验收普查区地图。县级普查机构核实并修改普查区

和普查小区边界。整理、审核、修改本级普查区地图。县级以上各级普查机构逐级验收下一级普查区地图。 具体按照《普查区划分及绘图工作细则》组织实施。 (三)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及培训(2018年7-8月,11-12月)。 1.人员选聘。县级普查机构负责指导、乡级普查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选聘工作。 2.业务培训。对选聘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人员职权、职责和工作任务。 具体按照《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及管理工作细则》组织实施。 (四)编制清查底册(2018年7-8月)。 1.收集整理部门数据。各级普查机构按规定的部门职责分工,向相关部门收集单位名录和相关资料。资料整理后,逐级分解至县级普查机构。 2.进行单位比对。省级或省以下普查机构将基本单位名录库与相关部门数据(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数据)进行比对、合并,建立单位比对数据库。 3.生成清查底册。省级或省以下普查机构从单位比对数据库中选取部分字段,生成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底册。有条件的地区可生成个体经营户清查底册。

六安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作者:————————————————————————————————日期:

六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安市统计局 2011年6月27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和市以下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561170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95344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41739人,下降5.74%,年平均下降0.59%。 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711844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6036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14798人,增长7.80%,年平均增长0.75%。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739089户,家庭户人口为536476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0.43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61086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2750615人,占49.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12下降为104.02。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3514人,占17.70% ;15-64岁人口为4020557人,占71.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7630人,占10.6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9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361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387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360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69686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74人上升为434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合肥市统计局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6月5日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2384个,从业人员75.22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43.1%和60.7%。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2048个,占97.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5个,占0.9%;外商投资企业221个,占1.8%。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137个,占全部企业的1.1%;集体企业105个,占0.8%;私营企业9738个,占78.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86.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5.4%,外商投资企业占7.8%。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6.3%,集体企业占0.4%,私营企业占46.0%(详见表2-1)。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5个,制造业12076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23个,分别占0.7%、97.5%和1.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0.6%,制造业占9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4.3%。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5.6%、8.0%和7.2%(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579.82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72%(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