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莫扎特生平简介

·莫扎特生平简介

·莫扎特生平简介
·莫扎特生平简介

·莫扎特生平简介

莫扎特 WOI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27-1791.12.5)奥地利作曲家。生于萨尔茨堡。自幼从父亲学习音乐,4岁便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有神童之称。7岁随父巡演8岁首演他的第一部交响曲。1781年定居维也纳,成为欧洲第一位自由职业的音乐家。1789-1791年在欧洲各地巡演,大获成功。最后几年成为共济会会员。此时创作的歌剧《魔笛》等作品反映出共济会的道德观。去世时年仅不到36岁。

莫扎特下笔神速,在动笔时脑中已有完整的乐章。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大量的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他的最后3首交响乐作品(第39--41)是莫扎特音乐的总结,也是18世纪末西方音乐中的杰作。

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富于创新精神,思维活跃,他是第一个用交响织体来表现钢琴和管弦乐队相互抗衡的人。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美妙动听、晶莹剔透、充满幽默感。

莫扎特的生命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作品达600多首。因没有标明创作时间,因此次序混乱。主要作品:交响曲63首,嬉游曲16首,小夜曲13首,进行曲15首,小步舞曲105首,舞曲172首,钢琴协奏曲27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弦乐四重奏23首,管乐弦乐重奏曲4首,钢琴重奏曲9首,小提琴奏鸣曲43首,钢琴奏鸣曲23首,歌剧15部。另外还作有清唱剧4部,康塔塔4首,宗教合唱曲50首,重唱歌曲18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55首,歌曲32首等。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品是: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其它:弦乐四重奏《狩猎》。

你总是以一种很优雅的姿势断裂我却笨拙而固执象食指的指尖

又要这样了么燕子那些唾沫和泥让我窒息唔这没什么奇怪酒和坚硬的胃一样能弥合得很好

但是给我一片光滑而清晰的身躯罢象投入炉中的莫邪

我想和每个正常人一样锋利

你却总是虚伪地泥泞着春天

泥泞吞没我呼吸的脚趾

那些肤浅的水又在泛滥了

用桃枝搅一搅

还有泡沫

我讨厌那些妆化得很浓的花

好了

我承认自己因为愤怒而呼吸急促

这时候你总能抓住我

粉色的肺泡

它们于是断裂

上面有红色突起的纹路

你发现了吗

它们不断肿胀

在那个黑夜到来之前

它们停不下来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你象一根导盲杖一样可疑

其实在眼角的余光里

这个春天斑斓得很

春天的儿女

为了明媚的春光/敢为了不辜负你的美丽/挺起你的胸膛吧

春天的儿女/虽然远方的燕子/还没有飞来/虽然北风的呼啸

还显得有引起凄历/但春天终会来的

谁也不能阻挡/那波涛一样的绿色旋律

呵,春天的儿女/不要再迟疑/晦暗的日子/终究会成为过去

面对冰雪的欺凌/你该坚强忍耐/你要无所畏惧

斗争是为了灿烂的憧憬/憧憬为了无悔的追忆

向世界庄严地宣告吧/花的河流/必定要奔腾不息/帆的船队

必定要航行在晴朗的天宇/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里

我从春天的台阶轻轻走过

杨花如一场大雪簌簌飞落

淡黄的花蕊,忧愁的光阴

我想起远走的你,写下平淡的诗句-----

如果你从春天的台阶轻轻走过

如果杨花如雪,打在沁凉的前额

如果你幽幽的眼眸,流出童年般的迷惑

你仍是我的爱人,祝你一生幸福快乐

莫扎特简介中英双语

太多著名的音乐家了,我挑了我喜欢的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27 January 1756 – 5 December 1791) was a prolific and influential Austrian composer of the Classical era. His more than 600 compositions include work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pinnacles of symphonic, concertante, chamber, piano, operatic, and choral music, and he is among the most enduringly popular of classical composers. Mozart was born in Salzburg into a musical family and showed indications of prodigious abilities at a very young age.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he could both read and write music and had precocious skills as a keyboard and violin player. Much of his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was taken up with tours, which included performances before many of the royal courts of Europe. In 1773, aged 17, he accepted a post as a court musician in Salzburg, but was unhappy with his low pay and limited opportunities. Over the next eight years, he frequently traveled in search of a better position and composed abundantly. This situation continued until his dismissal from Salzburg in 1781 by his employer, the Prince-Archbishop, and his subsequent departure for Vienna. He spent the rest of his busy life in Vienna, where he achieved relative fame. However, his finances remained precarious, with periods of prosperity and of penury. In 1782, he married Constanze Weber against the wishes of his family; six children were born, of whom two survived infancy. Musically, this was a period of outstanding creativity which saw the production of many of his best known symphonic, concertante and operatic works, and his final, incomplete Requiem.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death, at the age of 35, have been much mythologized, but were most likely commonplace. In his youth, Mozart had used his gifts of imitation and mimicry to learn from the works of others. From these lessons, in maturity, he fashioned a style that ranged in mood from the light and pleasant to the dark and violent, from a vision of humanity "redeemed through art, forgiven, and reconciled with nature and the absolute". His influence on all subsequent classical music has been profound. Beethoven wrote much of his early music in Mozart's shadow. Joseph Haydn, sometime mentor and later friend and admirer, wrote, "Posterity will not see such a talent again in 100 years". Others claim that,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after his death, his talent remains unsurpassed.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主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变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数百部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瓦格纳和威尔第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在交响乐领域,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音乐史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莫扎特还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金色的童年和少年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着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

名。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乾什么,他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习。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这年秋天,父亲从大主教那里为自己挣得了休假,他带着莫扎特和姐姐南涅尔到维也纳去。莫扎特一家的到来,使维也纳大为轰动。在别人的建议下,父亲把莫扎特姐弟俩带进了宫廷,皇族让孩子们单独地演奏或四手联弹,并根据别人所给的主题作即兴演奏;人们还用布蒙上琴键,让莫扎特演奏复杂的曲子。谅人的技奥地利萨尔茨堡城的一个杰出的音乐家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巧同儿童的纯朴天真结合在一起,音乐使周围的人们感动不已。在宫廷里,他们表演了两个星期之久才离开。

音乐奇才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

音乐奇才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音乐奇才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介绍 莫扎特的作品向来以数量多、质量好、涉及范围广而著称,这个音乐奇才一生共创作出了600多个脍炙人口的作品,类型包括歌剧、交响乐、协奏曲等多种音乐风格,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 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莫扎特的作品。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莫扎特使用了多种技巧,让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活跃起来。比如在给主角费加罗谱曲时,采用了急口令式的曲调,巧妙表达了任务坚定而又机智的性格。而优雅矜持的抒情女高音正好符合罗西娜的特点。莫扎特给丫鬟苏 珊娜谱曲时采用了活泼质朴的手法,用轻快的旋律将人物的心态表 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莫扎特的作品中较为出名的一部,也是非常值 得细细欣赏的一部。 莫扎特的作品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详细介绍。如果想更了解莫扎特、体会到他的音乐带给人的情感,就要亲自去倾听那些旋律,这样才能用音乐净化灵魂,获得绝妙的享受体验。 早期莫扎特的曲风是非常欢快的,并且带着鲜明的民族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扎特的曲风开始沉重起来,由最初欢快的风格逐 渐转为悲怆和忧伤,他的曲风上的这个变化是和自己的`经历相关的,而和舒伯特相比,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在上流社会似乎更受欢迎,具 有很明显的流行音乐的特征。 舒伯特的曲风似乎不同,他可能生来就不是一个为上流社会服务的音乐人,因此,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莫扎特出名。相比于莫扎 特从小就被叫的很盛的神童的名气,莫扎特似乎沉默的多,在外表上,他的灰色的头发似乎有点不受大众的青睐,而莫扎特外形姣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萌,金色的头发也比较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因此他的名声是从当时就奠定的,而舒伯特则是相反的,他的

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

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

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 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它的结构统一,主题发展广阔、性格的刻画及人物的相互关系处理也非常出色。可以说它是一部民族音乐剧,也是一部与维也纳歌剧传统紧密联系的伟大的神话歌剧,在这部歌剧中,无论是曲调语言还是和声语言,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戏剧表现,都十分突出地体现了民族色彩。《魔笛》描述一位王子受夜后委托,带着一支魔笛和一位捕鸟人去神庙解救夜后的女儿。祭司帮助王子认识了夜后的险恶面目,并让王子和少女通过了几道考验后获得了爱情。《魔笛》中有几段非常著名的咏叹调,一首是《我是快乐的捕鸟人》,歌词诙谐风趣,音乐活泼欢快,结构精美紧凑,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歌谣风格,活灵灵地展现了帕帕盖诺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另一首是夜后的咏叹调《年轻人别害怕》,这是一首极有名的曲调,表现了夜后仇恨光明的阴暗怪异的变态心理,同时也流露出母亲对儿女的疼爱之情。这首歌曲是典型的意大利式的歌剧咏叹调,作品后半段的华彩乐段和长期停留在高音区的乐句,使之成为最难演唱的曲目,即使是对最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来讲,也有利考验和挑战。另外,帕米娜的《啊,我知道了》和夜后的《心中燃烧着怒火》也同样具有高难度的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魔笛》可以称作是莫扎特第一部真正的德国歌剧,这部用德文演唱的歌剧,这部用德文演唱的歌剧,把德意志民族的优良品质,淳朴感情和清醇美丽的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莫扎特振兴德国歌剧的夙愿,开创了德国歌剧以后的发展道路,对新世纪的德国歌剧作曲家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莫扎特把音乐的创作作为歌剧创作的基础,音乐的独特表现力可以独立表达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增强歌剧的戏剧性。戏剧性广义为戏剧艺术本身所特有的本性。通过情节性、音乐性、主题性、崇高性和生命性才阐述歌剧《魔笛》的戏剧性。进而从社会环境、个人价值和才能方面分析产生这些特性的原因,揭示莫扎特的创作背景。其中,重点突出了音乐在歌剧当中的地位。这对于肯定莫扎特歌剧创作。推进歌剧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莫扎特作为18世纪伟大的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他的音乐涉及各类体裁,广为流传,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其中《魔笛》更是以其独特的戏剧性征服了大众。 在各种音乐体裁当中,莫扎特对歌剧情有独钟。他最早创作的歌剧是《阿波罗与海辛特斯》,是他为萨尔斯堡大学的学年结业创作的,是一部不够成熟的作品。后来莫扎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歌剧《克里特王伊多梅纽斯》的创作中,这是为宫廷庆典而写作的歌剧。在这部歌剧里他修改了旧的传统歌剧形式,模糊了宣叙调在歌剧中的界限,用咏叹调来表达剧中的戏剧动作。这部歌剧标志着莫扎特歌剧在创作上的成熟。《魔笛》则牢牢地奠定了他18世纪重要歌剧作曲家的地位。 我们先来看一下莫扎特歌剧的几个突出的特点,以便我们结合这些特点对《魔笛》的戏剧性进行分析。 第一,注重情节性。歌剧要以优质的情节取胜。莫扎特的歌剧注重情节的编排,情节的曲折变化符合受众的审美期待。正是在情节上的跌宕起伏、精心布置使得莫扎特的作品有着广泛的受众。 第二,突出的音乐性。莫扎特曾经在一封信中对创作歌剧有过这样的言论:在一出歌剧中间,诗歌必须绝对服从音乐。而他还强调:音乐居于最高的主宰

电影《莫扎特》(Amadeus)里的莫扎特音乐作品大全

电影《莫扎特》(Amadeus)里的莫扎特音乐作品大全 电影《莫扎特》(Amadeus)是著名导演米洛斯?福尔曼的一部杰作。影片用半虚构的方式叙述了莫扎特与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利埃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莫扎特最终英年早逝,而萨利埃里则在晚年趋于平庸、泯然众人。该片曾获1984年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影片奖。在剧中默里?亚伯拉罕饰萨利埃利,汤姆?胡尔斯饰莫扎特。相信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也一定看过这部电影,电影中吸引大家的不仅仅是略带虚构的莫扎特与萨利埃里的激烈冲突,当然还有影片中的莫扎特的那些美妙与感人的音乐。 出于对莫扎特音乐的格外关注与喜爱,本人自然对这部电影及其中的音乐关注有加。在下文中,笔者将电影《莫扎特》中出现的所有莫扎特音乐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 说明:序号顺序为音乐在电影中出现的顺序,之后依次为作品名称、克歇尔编号(K1)、乐章等,“/”后的叙述为配乐出现时电影中的场景。未得原作者授权严禁转载https://www.sodocs.net/doc/d25556087.html,任何内容 1.《唐璜》(K .527)序曲/ 电影开场 2. 第25交响曲(K.183)第一乐章/ 萨利埃里自杀被发现 3. 弦乐小夜曲(K.525)第一乐章/ 萨利埃里为神甫弹的第三首曲子 4. F大调快板(K.33B)/ 幼年莫扎特先用古钢琴后用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 5.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三乐章/ 莫扎特离开康斯坦察跑向音乐会 6.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七乐章(终乐章)/ 莫扎特结束指挥小夜曲 7. 第10小夜曲(大组曲)(K.361)第三乐章/ 萨利埃里查看莫扎特的乐谱 8. G大调钢琴变奏曲(根据萨利埃里的作品——“我亲爱的阿东尼”改编) (K.180)/ 莫扎特提到的改编的萨利埃里作品 9.《费加罗婚礼》(K.492)中的咏叹调“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Non piu Andrai)/ 莫扎特为约瑟夫二世演奏时,改编萨利埃里的为约瑟夫二世所写的小曲。 10.《后宫诱逃》(K.384)中的咏叹调“不论什么样的惩罚在等我”(Marten aller Arten)/ 《后宫诱逃》演出中,女高音独唱。 11.《后宫诱逃》(K.384)中的终曲“萨利姆万岁”/ 《后宫诱逃》演出中,4人坐船离去 12. c小调弥撒(K.427),Kyrie / 在莫扎特的婚礼上 13. 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第二乐章/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4. 第29交响曲(K.201)第一乐章/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5. 为两架钢琴所写的协奏曲(第10钢琴协奏曲)(K.365)第三乐章/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6. 为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写的协奏曲(K.364)第一乐章/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17. c小调弥撒(K.427),Kyrie / 萨利埃里阅读康茨坦察带来的莫扎特手稿时

莫扎特及其作品简析

莫扎特及其作品简析 曾磊201413870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经老师推荐,我看了《莫扎特传》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从而更加亲近地接触到这位历史上极负盛誉的音乐家,在惊叹他那过人的天赋和才华的同时,我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他的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总是喜欢叫他神童和天才,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他的勤奋,他曾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过:“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研究过许多次。”所以,我们应该坚信:天才出自勤奋,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巨大努力!莫扎特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当然结局也是十分悲惨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是极其大胆和勇敢的,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然而正是他这种不畏强权,追求自由,崇尚心灵解放的勇敢精神,又为他赢得世人更多的敬重。他曾在给父亲的信中写到:“不能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的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莫扎特一生作品丰富,他的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安魂曲》等。影片的开头就是以《唐璜》为背景音乐,《唐璜》是莫扎特的一部歌剧作品,初演于1787年,受到广泛欢迎,这部作品是根据拜伦的同名诗体小说改编而来的,虽然貌似喜剧,实则悲剧色彩浓郁,是古典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但它主要还是以音乐为载体来组织剧情,表现情节的。《唐璜》在艺术风格上有着诸多新颖之处:声部的创新;人物也更具有鲜活性;还有人文性的凸显,他的歌剧中流露出一种对人性不可思议的深刻理解,他始终坚持赋予角色人性化的信条;充斥戏剧性,莫扎特自称这部歌剧为欢快的戏剧,他强调这是内容深刻的音乐悲剧与喜歌剧的统一体。 接着是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又称《第13号小夜曲》,其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G大调弦乐小夜曲原有五个乐章,后因第二乐章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排,浪漫的抒情曲,本章旋律恬静,充满了绵绵情思。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这一章的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活力。第四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这

二年级音乐下册土耳其进行曲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土耳其进行曲 :一 课型:欣赏课 教材分析: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这首奏鸣曲作于1778年。据说在二百年前,土耳其国王访问欧洲时常带乐队随行,使别具风格的土耳其音乐传入欧洲。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喜欢将异国情调的音乐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出现了“土耳其热”。贝多芬也曾写过一首《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曲首标上“土耳其风”一语,故而得名为《土耳其进行曲》,常被单独演奏,并改编成各种演奏形式的器乐曲。由于旋律流畅,风格清新,此曲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经久不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达到能够独立模唱主旋律;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以及其生前的几个小故事。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参与一起介绍莫扎特和他创作的曲目,及涉及乐曲的拓展、延伸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主旋律,并能独立模唱。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光碟。 教学方法: 首先,在欣赏《土耳其进行曲》前,先向学生介绍乐曲产生的年代及背景;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初听乐曲,然后回答问题,这时,教师用琴弹奏出主旋律,学生模唱;再次,复听乐曲时,让学生边听边用手势表示出书中谱例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最后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 通过欣赏,学生对乐曲产生兴趣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查找的曲作者莫扎特的相关资料,向学生们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及其感人故事,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莫扎特所有作品集列表(仅限借鉴)

莫扎特所有作品目录 Complete chronological list of existing Mozart compositions 按照科歇尔编号是按照时间结合作品主题混编的,时间顺序是主线,但有些年代是科歇尔推断的。[k1:原版本,k6:第六版本,1964年] K1K6Composition 作品名Date Place 1a Andante in C for Keyboard Early 1761 Salzburg 1b Allegro in C for Keyboard Early 1761 Salzburg 1c Allegro in F for Keyboard 11 December 1761 Salzburg 1d Minuet in F for Keyboard 16 December 1761 Salzburg 1 1e Minuet in G for Keyboard G大调小步舞曲和三重奏December 1761 – January 1762 Salzburg 1 1f Minuet in C for Keyboard December 1761 – January 1762 Salzburg 6 6 Sonata in C for Violin and Keyboard C大调小提琴 奏鸣曲 1762–1764 Salzburg or Paris 7 7 Sonata in D for Violin and Keyboard D大调小提琴 奏鸣曲 1762–1764 Salzburg or Paris 2 2 Minuet in F for Keyboard F大调小步舞曲January 1762 Salzburg 3 3 Allegro in B-flat for Keyboard 降B大调快板 4 March 1762 Salzburg 4 4 Minuet in F for Keyboard F大调小步舞曲11 May 1762 Salzburg 5 5 Minuet in F for Keyboard F大调小步舞曲 5 July 1762 Salzburg 5a Allegro in C for Keyboard Summer 1763 8 8 Sonata in B-flat for Violin and Keyboard 降B大调 小提琴奏鸣曲 1763–1764 Paris 9 9 Sonata in G for Violin and Keyboard G大调小提琴 奏鸣曲 1763–1764 Paris

中德对照译本-莫扎特歌剧作品精选

中德对照译本—莫扎特歌剧作品和艺术歌曲精选片段 歌剧《魔笛》第二幕 夜后的咏叹调——《地狱般的复仇在我心中煎熬》 (Der Hoe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夜后: Der Hoe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地狱般的复仇在我心中煎熬, Tod und Verzweiflung 死亡与绝望 Tod und Verzweiflung flammet um mich her! 死亡与绝望如烈焰般在我四周燃起! Fühlt nicht durch dich 如果你不能通过你 Sarastro Todesschmerzen, 让萨拉斯特罗将死亡的痛楚感受到, Sarastro Todesschmerzen, 让萨拉斯特罗将死亡的痛楚感受到, So bist du meine Tochter nimmermehr. 那么你就将永不再是我的爱女。 So bist du meine 那么你就将 meine Tochter nimmermehr. 永不再是我的爱女。 meine Tochter nimmermehr. 永不再是我的爱女。 So bist du meine Tochter nimmermehr. 那么你就将永不再是我的爱女。 Verstossen sei auf ewig 永远地被放逐流离 verlassen sei auf ewig 永远地被抛弃 Zertrümmert sei auf ewig 永远地被斩去 alle Bande der Natur, 我们间的一切亲缘, verstossen, verlassen, o zertrümmert 被放逐流离,被抛弃,被斩去 alle Bande der Natur, 我们间的一切亲缘, alle Ba-------------nde

莫扎特生平

莫扎特写作这个小曲时,年仅22岁。在巴黎这个当时的欧洲艺术之都,年轻的作曲家,以青春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写下了明快向上的音调。而这些音调与土耳其民间音乐并无联系,不过是作曲家天才乐思 的绝妙的回旋而己。 土耳其发行的纪念莫扎特邮票,上边赫然印上了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的乐谱,这是十分恰当的 选择。 1977年,莫扎特进行第二次旅行演出时,与音乐家韦伯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使他的创作思想更加成熟,并在器乐创作中显露出成熟的创作风格,这点特点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中。《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31号)就是这个时期(1778年)写于巴黎的。 莫扎特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就是《土耳其进行曲》。这首乐曲之所以成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是由于其三个乐章都很成功,有趣是第三乐章的独特而别致的风格,更是前 两乐章所无法比美的。 据说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国王访问欧洲时,总要带上一个乐队,使别据一格的土耳其音乐传入欧洲。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对写异国风情的音乐发生兴趣,喜欢将异国风情的音乐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于是出现了“土耳其热”。 其实,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并没有很明显的土耳其音乐特点,真正的土耳其风格并不浓,由于莫扎特在这一乐章的开头注明曲趣为土耳其风,因而被后人称为《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 第一乐章,6/8拍子,主题与变奏曲。优雅的行板的主题,是由前半段若干小节,后半段十小节的二段而成,并依惯例加以反复,非常优美,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新时期的曲式概貌。主题及变奏精巧而细致, 优雅而活泼。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3/4拍子。几乎全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快速旋律,有如队伍在急速飞快地奔驰。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以强有力的齐奏为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中间部左手与右手相互交替,中央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技巧华丽而艰深。 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2/4拍子。具有法国风回旋曲。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a小调出现,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极为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乐章非常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多少年来,人们一提到这首名曲,耳边便响起了威武雄壮的进行曲音调。听众们在熟悉旋律下编织出了丰富的想象中的图画:有步伐整齐的军靴劲健踏过,有英武豪迈的士兵持枪挺进,还有猎猎翻飞的旗幡如潮涌动……。乐曲的中部,曲调转到了A大调上,由四个小乐段组成。第一小乐段是富于东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三次。 乐曲的结尾部分较长,它是以进行曲风格的音调为素材,加以变化发展而成的。曲调在A大调上进行,使乐曲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继续发展,曲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了全曲。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这首作品最为著名,虽然名为奏鸣曲,但它并不具有正规的乐章结构。比如第一乐章属于优雅行板的主题与变奏,以及第二乐章属于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等,固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在终乐章的小快板里,明记有“土耳其风”的记号,很明显的具有当时盛行的东方风味,这更是促成 这一乐曲大众化的原因。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赏析 《莫扎特传》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位大音乐家的故事。影片一开始便伴随着急促、充满焦躁与不安的旋律把我们带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一切似乎就在预示着悲剧的到来。一个面目丑陋的老头----萨列里,只能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折磨,他的痛苦是因为他亲手害死一个真正的天才,为自己的罪孽而深悔不已。然而梦想一生都会受上帝宠爱的自己,在苟且偷生中目睹莫扎特的作品为世人所称颂流传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却被人们渐渐的遗忘,这无疑对他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片子是以与莫扎特同时代的奥地利皇帝的御用音乐家萨列里为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当时,在维也纳,萨列里的地位很高,因此也很自负。可当萨列里目睹莫扎特的表演,特别是莫扎特听了一遍奥皇演奏由萨列里作曲的欢迎小品后,就流畅地复奏并以其中的乐句为主旋律随意地展开各种风格的变奏,让萨列里大为惊讶。在天才面前,他觉得上帝对他太不公。为了生活,莫扎特的夫人背地里拿着莫扎特写的乐谱去找萨列里,希望他能帮她的丈夫谋个差事。当萨列里得知莫扎特漂亮干净的手稿就是原稿而非复清稿时,他认为莫扎特是在上帝面前听写下来的。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天分使萨列里越来越不舒服,发狂似的嫉妒心终于使他下决心要毁掉莫扎特。萨列里收买女佣去莫扎特家做线人,了解莫扎特的一举一动。又在奥皇面前说出莫扎特的秘密,目的就是要看到莫扎特出丑和难堪。可是内心充满明媚春光的莫扎特,却总是让人不忍去伤害他。后来,萨列里抓住莫扎特生活窘困的软肋,化装成蒙面黑衣人到莫扎特家约稿,许以重金要莫扎特创作一部《安魂曲》。在生存压力面前,莫扎特无奈接受了这个预订。但莫扎特有一种预感,觉得是在为自己写《安魂曲》。最后,也许莫扎特自己预感到时光不多了,他让萨列里在自己面前也听写了一回,由他口授,萨列里记录,通宵未眠,完成了著名的《安魂曲》。当清晨的阳光射入屋子,天才死去,而嫉妒天才的人疯掉。这就是电影的结局。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从小就登台演出,在鲜花和赞美中长大的莫扎特来说,生活和交际方面的无知与幼稚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他的笑声中都透着“肆无忌惮”、“狂放不羁”,让人很难去接受,就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童。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天真与纯洁他才能创作出那么自由完美的音乐。影片中有个片段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莫扎特趴在球桌上一边把玩桌球一边创作音乐,而且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莫扎特在钢琴上作曲的画面,学过作曲的人都知道,作曲是一定离不开钢琴的,导演这样做就是为了向我们展示莫扎特惊人的才华。在现实中莫扎特的妻子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评价莫扎特:“他作曲就像在写信”。电影里他自己也自信的指着头说:“一

浅谈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

浅谈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 莫扎特印象 在西方音乐史上没有什么谜语会比莫扎特的谜语更大,也更有意味。莫扎特一生的作品洋洋大观,几乎涵盖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人们在惊叹于其所留有的作品两百多年来给予人类的震撼之余,无一例外的想探究其短短的35年生命历程中,不为人知的“戏剧”人生,无一不想在其生活过往的每一处角落挖掘到其音乐每一小节的出处。无一不想在其生命过往的人群中找到其歌剧中每一个角色的音乐雏形。但是人们无不怅然若失在维也纳叫做Duomo街5号的那个户主曾叫做莫扎特的居所前…… 很多乐评家再也找不到凌驾于各种“阿谀”概念之上的人间词汇了,宁愿把他放入神界,顶礼膜拜。这位“天使”来到人间,手持着女人巧手编制的绿柳花篮,一路笑着从人们的身边穿过,采拾着人间属于人性,属于生命的美丽花朵,用音符将其逐一串起,再点缀在那个叫做“人类”的冠冕上。“人类”疑惑――那是来自“天庭”的礼物吗?“天使”回答――那是经由我手,来自人间的礼物!是的,他的歌剧题材的世俗特征不是说明了这一点吗?那激昂的、灌满生命力

的管弦乐序曲刚刚响起,通体烙上了“莫扎特”的印章,无论你在何处,都会立刻辨识其身份,认识的越是久了,越是对其真实“身份”不再怀疑。 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 西洋歌剧是西方音乐文化的瑰宝,带给人类的,是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不同时期的不同作曲家,在艺术风格上又有着各自的不同,在演唱过程中对歌剧艺术特点的把握是歌唱者正确再现作品灵魂的必备条件。所以要了解一个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应该从了解其作品的社会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入手。 一、莫扎特歌剧作品的社会性 莫扎特的歌剧作品的社会性集中表现在他作品鲜明的时代性与世俗性中。任何作曲家的作品都会带有其生活的时代的特性的不同层面,在莫扎特35年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歌剧领域中不断地求索、前进。1781年莫扎特毅然离开萨尔斯堡的大主教,怀着对自己的未来的憧憬、希望和信心独自来到维也纳。18世纪后期的奥地利,正处于法国、德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人的价值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意识开始取代出身限定。开始被社会逐渐广泛的接受。启蒙时代贵族的绝对权威意识已经逐渐开始瓦解,而平民敢于向

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是伟大奥地利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舒伯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更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舒伯特的历史地位19世纪伟大的作曲人舒伯特,在穷尽一生把自己所有的想象和天赋都写进了他的作品里,他开创了诗歌和音乐的艺术歌曲,所以他虽然生前贫穷艰苦,但是死后舒伯特历史地位或者说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舒伯特的音乐既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钝器式的单调,又加上了诗歌的抒情唯美,开创了新的音乐形式,艺术歌曲。他所给人们呈现的是巨大的美好场景,音乐渲染了人们心灵和精神世界,这种渲染是没法表达的,也无法足够丰富的表现环境张力,而诗歌可以简单的通过标题和文字将一种美好呈现在你的眼前,音乐加上诗歌之后就会带给你全新全面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所以舒伯特历史地位是由他的音乐贡献决定的,在19世纪的欧

洲,从来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可以引起这么大的人文共鸣。他合理的将音乐家和听众之间的隔阂打开,让听众和音乐家的沟通变得简单直接,也将音乐家的想象里更为完整的传达到听众的心里。艺术歌曲的出现也将音乐和诗歌完美的结合,彼此碰撞,产生了更大让人震撼的力量。 所以说舒伯特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他是跟莫扎特,贝多芬可以齐名的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又一颗闪耀新星,虽然舒伯特一生短暂,但是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华丽的点缀了音乐星空,他让人们认识到音乐原来也可以很丰富很精彩的。 舒伯特摇篮曲的故事舒伯特摇篮曲的故事要从舒伯特19岁那年说起,当时的舒伯特生活是依旧的艰难,有一天晚上,舒伯特在大街上游荡,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运气遇到一个熟人或者有人可以施舍给他一口饭吃,但是在大街上徘徊了好久,希望出现的事情还是没有出现。舒伯特实在无法忍受饥饿带来的感觉。 在矛盾和饥寒交迫的舒伯特走进了一家豪华的餐厅,他在一张桌子前坐下,看到桌子放着一张老旧的报纸,无事可做的舒伯特就翻起了报纸,他看到了上边有一首小诗吸引了他的注意,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景顿时出现在了舒伯特的脑海里,舒伯特的艺术灵感也被激发,他用自己对这首小诗的感受,快速的谱写了一首艺术歌曲,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艺术,到现在我们吟唱的摇篮曲。 写完后,舒伯特将自己即兴创作的摇篮曲交给了老板,老板对音乐显然没有足够的理解,但是他知道这首歌曲好听优美,他送给了舒

音乐鉴赏-莫扎特

比起《莫扎特传》我更喜欢影片的另一个译名《上帝的宠儿》,我们把"上帝的宠儿" 简称为天才,或者干脆就简称为莫扎特。莫扎特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 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2岁就写了第1部歌剧,他无疑就是备受神的恩宠的人。 《莫扎特传》通过作曲家萨列里忏悔的角度来演绎莫扎特短暂而才华横溢的一生中在 维也纳度过的最后十年。这个我们凡人为之炫目的天才,他首先是一个男孩,倒不是 因为他直至散手人寰都年纪轻轻,而是他既便在世间的大部分日子里,他都只是会傻笑,会做狭地和女演员在化妆间滚作一团,会在大庭广众下毫无理由地"羞辱"他的对手,一个对他的前提也许是性命攸关的人——宫廷作曲家萨列里,萨列里这个角色承 载了整个时代的“庸才”们对莫扎特的钦羡、嫉妒、愤懑甚至加害。萨列里清楚地听到,甚至是看到神通过这个粗俗甚至看上去那么漫不经心的小孩说出的天籁。他奇异地发 觉竟然只有他看见了,他恐惧所有的人在那些刹那里都张开了眼睛。于是他诱导这个小男孩犯罪,他得意地发现莫扎特就是一艘可以轻易摆布的帆船,"好风凭借力",他 似乎可以让这个天才毁灭。他似乎可以伤害神在这世上的代言人。 萨列里所做的一切其实算是从另外一种角度诠释了天才是如何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 首先,天才服务的是万王之王,尘世间习惯于别人三跪九叩的君王几乎都会遭到天才 的藐视。因为天才会觉得在君王面前有坐位,可以对着君王平视并不值得额首称庆。他会从维也纳写信给父亲:"我还是怒气冲天……人们一直在考验我的'忍'。终于'忍'字 败下阵来,我已经不再是个'萨尔茨堡的囚徒'。今天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我终于自由了……",他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成为欧洲历史上 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由从来只在天上,地上匍 匐的凡人又知道什么叫做自由。 然后,天才的家庭还是凡人的家庭。他的妻子也许都不如他的仇敌知道他的可贵在什 么地方,她评判《安魂曲》和《魔笛》价值的高低只不过是前者预付了很多钱,后者 似乎赚不到什么钱;终其一生,她开始意识到她的莫扎特是天才,但她其实不知道她 的莫扎特何止是天才。 最后,如果仅仅认为莫扎特只是一个天才,那便是对他的极大不公了,正像他和《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说的那样,“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的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从事作曲;没有 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但是,天才的身体尤其是凡人的身体。当萨列里安排的女仆都惊恐地拒绝不再做可耻的密探,由于她发觉夜以继日的工作让 她名义上的主人已经象鬼一样的旺盛,或者说象鬼一样的不可捉摸。当萨列里兴奋地刺出最后一剑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上天已经不想再与凡人分享他的宠儿了, 上帝的宠儿要回家了。

浅析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与特点

浅析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与特点 发表时间:2019-03-05T14:21:11.0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作者:贾双旭 [导读] 研究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与特点。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下手分析。整体研究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演奏风格、练习曲的发展、和声技术的进步、创作风格脱离巴洛克时期的枷锁。由于莫扎特作品的古典主义风格最为明显,会单独分析莫扎特,包括莫扎特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特点。以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此曲目创作于1775年,是至今都被广泛演奏的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研究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与特点。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下手分析。整体研究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演奏风格、练习曲的发展、和声技术的进步、创作风格脱离巴洛克时期的枷锁。由于莫扎特作品的古典主义风格最为明显,会单独分析莫扎特,包括莫扎特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作品特点。以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此曲目创作于1775年,是至今都被广泛演奏的著名小提琴作品之一。会有这部作品中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结构与内容等方面的介绍。此曲不仅旋律优美、细腻,而且充满激情、活力,并且充分体现了青年莫扎特对于音乐创作独有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古典主义;演奏风格;音色;莫扎特 一、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古典时代被音乐包围着,反射出平易近人社会生活的光辉。社会生活的音乐从这个时期体现出来,音乐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古典音乐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由于文化潮流的影响和发展变化,音乐家们迅速改变了创作风格的道路。以前创作教堂教会和宫廷音乐的音乐家们逐渐走向了思想自由和创作自由的道路。由于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作曲家们追求能让大众所欣赏理解的音乐风格,更符合当时社会人文风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普遍思想追求,追求古典美,追求高雅的风格。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不像巴洛克时期音乐有过多的修饰,复杂的技巧,讲究流畅、典雅、自由、悠扬的旋律,强调乐曲结构严谨而完整,符合逻辑性,要求对称的方整形结构。 莫扎特大师的作品因为他的人生历程和见识,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和风格,可以这么说,莫扎特的创作风格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象征性代表。莫扎特规范严格的古典和声风格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简洁、明朗、生动、活泼,又均衡、严谨规范的艺术审美,这也是十八世纪后期艺术家所追求的形式美的象征。莫扎特将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场景都化为音乐,围绕的生活中,音乐是他的语言,他用音乐诉说生活,它的作品保持着意大利古典音乐的古典美,继承了古老的优良风格。 二、莫扎特生平简介 莫扎特生于充满浓郁音乐气息的奥地利萨尔茨堡。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完成了六百余部音乐作品,包括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歌剧,还有交响曲、独奏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他的重奏。他的作品创作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列奥波特·莫扎特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演奏家、作曲家,也是大主教教堂的副乐长,他对莫扎特极其严格,莫扎特父亲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莫扎特英年早逝,但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极大,质量也很高,他的作品直到现在也被世界各国的音乐家演奏家所追捧。 三、莫扎特小提琴作品风格 (一)对称式乐句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在他19岁时用了九个月所创作的,他一共创作了五首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完全是为了自己演奏而创作的。这是第三首协奏曲,与前两首的作品风格相差不大,但是在作品的规模上与深度上比以前两首作品的艺术性更浓烈,这首作品可以看出莫扎特飞跃的进步与成长,提升了作品的深度。这首作品是莫扎特建立起自己独特风格的台阶,乐曲有着浓烈的法国浪漫情调。 莫扎特的作品中一大特点就是对称式乐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采用如此的结构特征,详细分析一下莫扎特的对话式乐句,其实莫扎特最擅长写歌剧,他将歌曲中一问一答的特点应用到了器乐作品中,就像两个剧情中的人物在对话。他将这种作曲技巧巧妙地应有其中并且运用自如,由于这种对称的乐句仿佛在对话,一般在问句的时候演奏的弱一些反之答句的时候演奏的强一些,所以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在脑海里构造出一个像对话一样的场景。(二)音准与节奏 我们都知道音准是音乐系统里面的一大支柱,同时也是演奏时的最主要的一个关注点,无论是哪首乐曲都要注意音准问题更不要说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了。莫扎特的作品旋律线比较清晰规整,反而这种简单的旋律看似简单,其实在演奏中对音准的要求更高,不光要拉得准还要拉的清晰透亮,不能出现毛毛躁躁的音,换把位的音也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滑上去,拉准单个的音很简单,但是想演奏准确通篇的乐谱并非容易之事,这就非常考验平时的基本功练习了。 (三)力度、音色与华彩部分 莫扎特的小提琴作品以流畅自然为特点,作品中的力度记号和表情符号比较有一种简单的特色,所以在演奏的时候要注意演奏时候的细腻和内在情感,所以演奏的力度要掌握好并且要将感情的表达达到细腻。在研究他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有些乐句里只有f这一种重音记号,如果力度演奏的都相同必然索然无味,但是如果在演奏时旋律的走势时做出一些相应的变化,就会让音乐变得有吸引力更加有活力。所以由此看来,看起来简单平常的旋律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力度变化技巧,所以我们要准确的把握这种力度的变化。莫扎特作品处理起来要求比较细腻,在音乐的抒情和歌唱性方面不能枯燥,要求表达出丰富的层次感。以力度来同时掌控好音色,在演奏时尽量拉出“典雅”的乐曲风格。 很多小提琴协奏曲都有华彩乐段,这一乐段个性化明显并且音乐素材丰富。华彩乐段考验演奏着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虽然篇幅不大,但它是整首作品最华丽辉煌的一部分。华彩乐段集合了很多演奏技巧,演奏音程和弦要求音准,旋律线的走向要掌握好以及声部的变化。炫技比较多,所以音乐表现要丰富,但是也不能单纯的只是炫技,这样会减弱音乐本身的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