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一、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二、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血小板。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三、疾病指导

(1)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处理。

(2)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四、出院指导

(1)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2)用药注意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1

1参考文献:《实用肿瘤护理》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预防贫血教案-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贫血 教学目的:贫血在青少年中是比较常见,近几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贫血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贫血所引起的危害也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通过教学让学生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贫血所引起的危害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贫血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尤其以口腔粘膜、结膜、甲床(指甲处)等处最明显。长期贫血可以出现疲倦无力,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低下,毛发干枯等。然而,贫血只是一个症状,它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缺乏造血物质及造血功能不良两 种情况。前者如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常因饮食中缺乏生成红细胞必需的原料如铁、维生素B12、 叶酸或蛋白质,亦可因慢性感染性疾病致吸收不良,或者是有些小儿因生长过快需要量增加所致。造血功能不良常见的

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正常的造血组织被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等异常物质占据,亦可使造血功能低下,引起贫血。 溶血性贫血:溶血可因红细胞内在原因及外在原因两方面所致。前者如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蚕豆病,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地中海贫血;后者如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及感染、灼伤、中毒,亦可破坏红细胞致溶血。 失血:又分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两种。前者如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或外伤出血如脾破裂等。慢性失血常见于消化道溃疡、肛裂、钩虫病等,每次失血量虽不多,但日积月累,总量不少,亦可致贫血。临床观察表明,许多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下是由于身体内某一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只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贫血就能纠正。而补充原料,大部分患者只要注意饮食就能办到。 二、如何治疗治疗: 1、缺铁性贫血.需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有:猪肝、牛肝、鸡鸭肝、猪腰、猪肚、牛腰、牛肺、牛肉汁、蛋黄粉、银鱼干、黄鱼干、鱿鱼、海蛰、虾米与虾仁等荤菜;菠菜、油菜、荠菜、金针菜、韭菜、芹菜、豆腐皮、豆腐干,以及桃、橘、枣等。以上食物以猪肝、牛肝、鸡鸭肝最佳。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一、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二、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血小板。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三、疾病指导 (1)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处理。 (2)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四、出院指导 (1)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2)用药注意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1 1参考文献:《实用肿瘤护理》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临床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三十二、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1.入院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感冒。 (2)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 2.术前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准备肠道方法及可能出去的不适,如腹痛、脱水等,需及时通知护士。 (2)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及效果,避免紧张情绪。 3.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1)暂禁食水,逐渐过渡至流质、半流质饮食、普食。短期内避免粗纤维饮食,如芹菜、韭菜等。 (2)卧床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3)做好心理疏导,避免焦虑情绪。 4.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以易消化、少纤维、无刺激饮食为主。 (2)适量运动,避免劳累。 (3)保持心情愉快。3~6个月门诊随访。 三十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套扎术患者 健康教育指导 1.入院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用力,以防出血,注

意保暖,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感冒。 (2)患者避免粗糙、干硬、高温、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3)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穿宽松棉质衣物。(4)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情绪。 2.术前健康教育指导 (1)禁食水6~8h,保证良好的睡眠。 (2)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及效果,避免紧张情绪。 3.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1)禁食水2~3天,逐渐过渡至流质、半流质饮食,温度以温凉为宜,少量多餐, (2)卧床休息,2~3天后逐渐增加活动量,7天左右为结痂脱落期,需减少活动,防出血。 (3)保持口腔清洁,漱口4~5次/d。 (4)做好心理疏导,减少焦虑情绪。 4.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1)指导患者避免粗糙、干硬、高温、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宜摄入果汁、菜粥、肉汤等。 (2)适量活动,以下感到劳累为宜。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 (4)2~3个月门诊随访。 三十四、经口内镜下食管环状肌切断术(POEM)患者健康教育 指导

贫血的健康教育

贫血的健康教育 1贫血: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临床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男性:Hb<120g/L,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2贫血严重程度分级血红蛋白浓度<30g/L 30-59g/L 60-90g/L >90g/L 贫血严重程度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 3按发病原理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AA,纯红AA,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MDS,AL等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骨髓坏死, 骨纤, 骨髓转移癌, 感染等;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致EPO不足,慢性病性贫血;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PNH);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4女性贫血现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女性的贫血发病率高达64.4%。 中国卫生部针对育龄女性贫血状况统计:近一半的育龄女性贫血! 其中:64.5%怀孕女性贫血,61.3%的哺乳女性贫血。 10个女人6个贫血,这就是事实 5女性贫血的常见疾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免溶贫、S L E、E v a n’s、等)、全身性疾病继发贫血(甲状腺、肝、肾、消化道疾病、等)、血液疾病继发贫血。

6老年人贫血的主要原因1)骨髓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70岁以后,仅30%左右的骨髓造血,是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 2)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如ATP等减少→RBC膜发生改变,寿命缩短。3)性激素分泌减低。如睾丸激素水平下降,刺激骨髓造血作用下降。 4)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病→EPO分泌下降→RBC生成不足;风湿性关节炎或RA因免疫因素产生不同程度贫血;各种慢性感染→铁代谢紊乱→贫血;肿瘤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 5)有的老年人因偏食、胃肠功能减退、进食甚少或有较严重的烟酒嗜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 7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萎靡,晕厥,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皮肤粘膜:苍白(有效血容量重新分布,保证重要脏器供血)。检查部位:睑结膜、齿龈、舌面、甲床。 呼吸系统:轻度贫血:平静时呼吸次数正常;活动后呼吸加快加深重度贫血:平静时也可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 循环系统:急性失血:机体对低血容量的反应,自觉心悸,心率加快。 非失血性贫血:心脏对组织缺氧的反应。 轻度贫血:安静状态无明显表现,活动后心悸及心率加快等。 中重度贫血:无论何种状态均出现心悸和心率加快,且贫血越重,症状越明显,严重时可致贫血性心脏病,还可有心律失常,甚至心功能不全。

饮食健康宣教

饮食健康宣教 饮食健康宣教 胃癌1、休息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休息,早期胃癌可从事轻工作,中、晚期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2、饮食长期吃霉变粮食、咸菜、烟薰及腌制卤肉(含亚硝酸盐较高)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吃饭速度过快、饮食不规律、喜烫食、喜硬食、暴饮暴食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系。胃癌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少量多餐。3、药物护理用药期间要多饮水,观察药物副反应,如恶心、呕吐、WBC降低、肝肾功异常,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以采取相应措施。用药期间加强个人卫生,勤漱口,吃清淡饮食。乳癌1、指导病人自查乳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征兆,5年内避免妊娠。2、患侧肢体避免测血压,行静脉穿刺。避免搬动、提拉重物,若出现患肢水肿,要抬高患肢,按摩并进行适当功能锻炼,但应避免过劳。3、药物护理见胃癌。4、心理给予病人心理上支持,诱导正面观念,促使病人身心两方面全面康复,以适应形体的改变。膀胱癌1、尿粪合流的病人,应注意肛周皮肤的保护和清洁,防止发生皮炎。2、代膀胱留置的肛管和乳胶管拔除后改为腹壁造口袋,应注意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造口袋应及时倒空。清洗干净,消毒后方可再用。3、向病人说明膀胱癌术后易复发,而复发仍有治愈可能,定期复查有助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术后3个月或6个月必须定期重复静脉肾盂造影和CT检查。4、坚持综合造影,对已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定期作预防性化疗或放疗,治疗期间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计为数。 5、避免接触外源性致癌物质,大量饮水以稀释致癌物质,服用维生素 C、维生素B 6 及果汁以取代尿液,可起到一定预防复发的作用。结直肠癌1、结直肠癌的预防在于积极治疗直肠癌癌前期病变,如息肉、腺痛、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思病等,避免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积极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2、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缺少症状,待发现时大多已属晚期,故对于怀疑有结直肠癌或有家族史及癌前病变者,应行筛选性及诊断性检查,可采用大便验血试验、钡剂灌肠、肿病标记、

注重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注重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加强孕妇对妊娠贫血的认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定期检查,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标签:妊娠合并贫血;健康教育 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由于妊娠期血容易增加。且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故称为“生理性贫血”.贫血在妊娠各期对母儿均造成一定危害。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国内统计发生率为10%-20%,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另外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易增加,对铁的需要量的增加,尤其是在妊娠后期孕妇因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易发生贫血。 1.1 妊娠期缺铁的发生机制 铁的需要量增加,是孕妇缺铁的重要原因,以每毫升血液含铁0.5mg计算,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而需铁650-750mg,胎儿生长发育需铁250-350mg,两者共需铁1000mg左右。每日饮食中含铁10-15mg,吸收利用率仅为10%,约1-1.5mg,而孕妇每日需铁约4mg.妊娠后半期,虽铁的吸收率可达40%;仍不能满足需要,致使孕妇易患缺铁型贫血。 1.2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生理方面,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感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腹胀等。检查可见皮肤粘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脱发、口角炎等。外周血涂片为血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血清铁的测定,更能灵敏的反映缺铁的情况,正常成年妇女血清铁为7-27umol/L,若孕妇血清铁<6.5umol/L(35ug/dl),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骨髓铁染色尤以细胞外铁减少为主。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此病是由叶酸或维生素B 缺乏引起的,其特点是外周血呈大红血细胞;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 2.1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饮食健康宣教

饮食健康宣教 胃癌1、休息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保证病人休息,早期胃癌可从事轻工作,中、晚期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2、饮食长期吃霉变粮食、咸菜、烟薰及腌制卤肉(含亚硝酸盐较高)以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吃饭速度过快、饮食不规律、喜烫食、喜硬食、暴饮暴食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系。胃癌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乳品和蛋白质,少量多餐。3、药物护理用药期间要多饮水,观察药物副反应,如恶心、呕吐、WBC降低、肝肾功异常,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以采取相应措施。用药期间加强个人卫生,勤漱口,吃清淡饮食。乳癌1、指导病人自查乳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征兆,5年内避免妊娠。2、患侧肢体避免测血压,行静脉穿刺。避免搬动、提拉重物,若出现患肢水肿,要抬高患肢,按摩并进行适当功能锻炼,但应避免过劳。3、药物护理见胃癌。4、心理给予病人心理上支持,诱导正面观念,促使病人身心两方面全面康复,以适应形体的改变。膀胱癌1、尿粪合流的病人,应注意肛周皮肤的保护和清洁,防止发生皮炎。2、代膀胱留置的肛管和乳胶管拔除后改为腹壁造口袋,应注意造瘘口周围皮肤护理,造口袋应及时倒空。清洗干净,消毒后方可再用。3、向病人说明膀胱癌术后易复发,而复发仍有治愈可能,定期复查有助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术后3个月或6个月必须定期重复静脉肾盂造影和CT检查。4、坚持综合造影,对已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定期作预防性化疗或放疗,治疗期间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计为数。5、避免接触外源性致癌物质,大量饮水以稀释致癌物质,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 6 及果汁以取代尿液,可起到一定预防复发的作用。结直肠癌1、结直肠癌的预防在于积极治疗直肠癌癌前期病变,如息肉、腺痛、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思病等,避免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积极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2、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缺少症状,待发现时大多已属晚期,故对于怀疑有结直肠癌或有家族史及癌前病变者,应行筛选性及诊断性检查,可采用大便验血试验、钡剂灌肠、肿病标记、内镜检查等。3、指导病人做好出院后结肠造口的护理,出院后可每1~2周扩张造口1次,持续2~3个月。如发现造口狭窄,排便困难,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处理。4、合理安排饮食,参加适量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平时可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和社交。建议病人出院后加入造口病人协会,学习交流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学习新的控制排便方式,获得自信。5、结直肠术病人出院后应定期随访,一般3~6个月复查1次。6、化疗的病人,要定期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原发性肝癌1、注意防治肝炎,不吃霉变食物。肝炎、肝硬化病史者和肝癌高发区人群定期体格检查,做AFD测定、B超检查,高危人群每年2次,高发地区每年一次,以期早期发现,及时诊断。2、病人及家属应了解肝癌虽然是严重疾病,但不是无法治疗的疾病。目前,已有不少病人被治愈,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医嘱坚持化疗或其他治疗。3、注意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如有腹水、水肿应避免食用过多的盐。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可适当应用缓泻剂,预防血象升高。5、病人应注意休息,如体力许可,可做适当活动或参加部分工作。6、嘱病人或家属注意有无水肿、体重减轻、出血倾向、黄疸和疲倦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诊,定期随访,每2~3个月复查AFP、胸片、B超。如发现临床复发或转移,病人情况良好,可再次予以手术切除。门静脉高压癌1、饮食: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饮食;肝功能损害较弱者,可酌情摄取优质蛋白质;肝功能严重受损及分流术后病人,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有腹水病人限制水和钠的摄入,少量多餐,养成规律进食习惯。进食无渣软食,避免粗糙、干硬及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大出血。2、活动: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保证充分休息。一旦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应卧床休息,避免增加活动量。3、避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提举重物等,以免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状态,避免精神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5、指导病人制定戒烟酒计划,认清其必要性。 6、注意自身防护,用软牙刷刷牙,避免牙龈出血,防止外伤。 7、告诉病人(家属)定时复诊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家属)学报出血先兆,基本观察方法和主要急救措施,列举出急救电话号码、紧急就诊的途径和方法。肺癌健康教育1、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不要吸烟或戒烟并注意避免被动吸烟。2、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防止空气污染。3、对肺癌、高危人群或职业性致癌物接触者,应定期进行体检,重点普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4、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多数都会感到恐惧,应与病人多交流。了解病人的感受,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使病人或家属正确认识肺癌,增强治疗信心,维持生命的质量。5、病人及家属可以积极参与治疗的护理计

再生障碍性贫血教案

再生障碍性贫血教案 教案标题:再生障碍性贫血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病因和症状。 2. 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3. 增强学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意识和健康教育知识。 教案步骤: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该疾病对人体的影响。 知识讲解: 3. 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和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4. 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如疲劳、皮肤苍白、易出血等,并与正常血液进行对比。 5. 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检查、骨髓活检等。 6. 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骨髓移植等,并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 7. 提供一个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病人的症状、诊断和治疗过程。 8. 引导学生讨论病人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健康教育: 9. 引导学生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措施,如合理饮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10. 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 11. 提供健康教育知识,如均衡饮食、定期体检等,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总结: 12. 总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知识点,并强调预防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1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自身健康并传播健康知识。 教学评估: 14. 设计一份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理解程度。 1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及时解答并纠正错误认知。 教学资源: - 图片或视频展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 案例分析材料 -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其他血液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拓展学生的医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校内外传播 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医院血液肿瘤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血液肿瘤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健康教育 【概念】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临床表现】 1.急性型〔重型再障I型〕:起病急、发展快,早期主要表现为出血和感染。常见腔、牙龈、鼻腔等黏膜及皮肤广泛出血,内脏出血多见,如消化道出血、血尿、子宫出血;多数病例有眼底出血,眼底可见小出血点、出血斑或火焰状出血;也可表现颅内出血;可发生在脑膜、脑实质呈多灶性出血,常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腔咽部黏膜、皮肤及肺部感染常反复发生,严重者可合并败血症,多表现高热中毒症状。贫血在早期较轻,但进展快、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多在病后几个月至1年内死亡。 2.慢性型:较多见,起病缓,病程长,常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及出血均较轻,患者可存活多年,治疗恰当病情可缓解或治愈。少数病例病情恶化可变成急性再障,称为重型再障II型,预后极差。 【辅助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急性期较显然,贫血为正常细 胞正常色素型。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白细胞计数大多减少,

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急性型常在0.5X109/L, 慢性型〉0.5X109/L,而两型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 2.骨髓象:①急性型:骨髓显示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粒、红两系均显然减少,无巨核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相对增多。②慢性型:由于造血组织呈“向心性萎缩〞及灶性增生,因此不同部位骨髓象不一致,受损害部位造血显然减少,而增生部位粒、红两系细胞减少不显然,其共同点是巨核细胞都减少。 【重点观察内容】 1.评估患者贫血的程度及耐受能力: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注意唇、甲床颜色的改变。 2.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和神志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3.精神及意识状态:有无脑出血先兆,如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嗜睡、表情淡漠、意识不清等。 4.感染:如患者有无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尿痛以及肛 周疼痛等。 5.应用雄激素的患者要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声音嘶哑、 嗓音变粗等男性化特征;注射用药,应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等。 【一般观察内容】 1.睡眠:是否睡眠充足,卧床时间的长短。 2.饮食状况:食欲是否降低、饮食的性质,应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粗糙食物。

医院贫血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贫血患者健康教育 1.什么叫贫血? 答:贫血是血液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贫血是一种症状。凡是单位容积血流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标准,不论其原因如何,常称贫血。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女性为10.5〜14g%;红细胞数男性400万〜500万/m1,女性为350万〜450万/m1;红细胞压积男性45%,女性为40%o 2.贫血的常见原因? 答: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②红细胞过度破坏。 ③出血。 3.贫血的临床表现? 答:皮肤、黏膜、甲床苍白,乏力,心慌、气促,心中呼吸加快,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减退等贫血征象。男性红细胞计数少于400万/m1,血红蛋白低于12g%。女性红细胞计数少于350万/m1,血红蛋白低于10.5g%。骨髓呈贫血象。 4.临床上常见的贫血类型有哪些? 答: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5.贫血有哪些护理和治疗措施?

答: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排泄物、分泌物及药物的副作用。 ②休息视病情而定:轻度贫血可自由活动,严重贫血应卧床休息,贫血发生急骤,应绝对卧床休息。 ③注意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铁剂饮食。 ④防止交叉感染受凉,应与传染病人隔离,在流行病期间应限制探视。 ⑤注意皮肤护理,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对受压部位经常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常翻身,以防褥疮的发生。 ⑥病人抵抗力弱,容易发生口腔炎,注意口腔清洁。可用多贝尔氏液漱口,溃疡处可用碘伏消毒。口腔出血时宜用棉签代替牙刷或软牙刷,对已经结痂的血块不宜擦掉,以免引起再出血。 ⑦加强心理护理,解除病人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⑧熟悉治疗贫血的药物及其应用,缺铁性贫血服铁剂时应在饭后服用,禁用茶水,以免影响吸收。服铁剂时应用吸管咽下,避免与牙齿接触。服药后,大便发黑,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为增加铁剂的吸收,同时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剂。 ⑨急性失血时,协助医生进行输血,抢救生命。 ⑩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导。 6.患者出院后,怎样防止再次发病? 答:①注意营养,合理休息。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体位与活动:休息与活动根据病情决定。血小板≤20×107几应严格卧床;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以休息为主,病情危重时嘱其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型无严重贫血者可适当活动,但要嘱其防止碰撞、跌跤等。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少渣饮食。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出血范围、部位及出血量。 2)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及精神状态。 3)观察患者有无脑出血先兆,如头痛、恶心等。 4)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 5)观察患者有无进行性贫血加重等表现。 4.用药护理: 1)长期应用雄激素可出现水潴留、痤疮、毛发增多、女性患者停经等症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出现类库欣综合征症状,应做好观察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注意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2)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易继发二重感染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应加强预防,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 3)观察药物疗效,定期监测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象,药物治疗有效者于40d左右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随后血红蛋白上升,经3个月后红细胞开始上升,继而依次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上升,反之则无效。 5.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避免皮肤受压。 6.专科护理: 1)贫血、出血、感染发生时按本系统症状护理常规执行,做好成分输血护理,控制出血和感染,但要禁用可能与再障病因有关的药物,如某些解热镇痛剂。 2)重型再障应给予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 1.遵医嘱坚持用药治疗,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方法,如发现出血、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2.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发生。 3.长期接触可能引起本病毒物的人员,须严格落实劳动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血象。 4.避免滥用对骨髓有损害的药物,停止接触及应用能损害骨髓造血功能的一切物品。

消化血液科健康教育

消化血液科健康教育

目录 1.急性胃炎(3) 2.慢性胃炎(4) 3.消化性溃疡(5) 4.上消化道大出血(6) 5.急性胰腺炎(8) 6.肝硬化(9) 7.肝性脑病(11) 8.原发性肝癌(13) 9.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5) 10.巨幼细胞性贫血(16) 11.缺铁性贫血(17) 12.溶血性贫血(18) 13.再生障碍性贫血(19) 14.慢性粒细胞性贫血(21) 15.过敏性紫癜(23) 1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

【疾病概述】是指胃粘膜的急性严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 【诱发因素】 ✧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减弱胃黏膜保护作用。 ✧急性应激事件,可影响胃黏膜微循环的正常运行。 ✧胆汁和胰腺的反流,可使胃黏膜破坏、糜烂产生。 【疾病表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有上腹痛、恶习、呕吐、上腹不适、呕血、黑便,也可无症状,而仅有胃镜下表现。 ✧腹痛、上腹痛、饱胀不适: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与进食、活动、体 位等因素有关系。 ✧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呕吐的次数及呕吐物的性质、量的情况,发生 呕吐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精神因素等存在关联。 ✧腹泻:食用沙门菌、嗜盐菌或葡萄球菌毒素污染食物引起的胃炎常伴有腹 泻。 ✧呕血、黑粪、贫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占10%~30%, 仅次于消化性溃疡。 ✧长期少量出血可引发缺铁性贫血,可出现头晕、乏力及消瘦等症状。 【饮食指导】 ✧定时规律进食,不可暴饮暴食。 ✧宜进少渣,温凉半流质饮食,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肉汤等。 【心理指导】 ✧急性发作期可通过做深呼吸,听音乐等到方法来减轻焦虑。 ✧主动找家人或医务人员倾诉自己的感受,缓解心理压力。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一定按胃病疗程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换药。 ✧避免食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必须使用时应同时服用 制酸剂。 ✧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进食要有规律,勿暴饮暴食,避免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 ✧戒酒,因乙醇可损伤胃粘膜。 ✧遵医嘱复诊,如有腹痛加剧、呕血、黑便、乏力、头痛、腹泻次数增加应 及时就诊。

贫血的健康宣教

贫血的健康宣教 一、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标准。一般认为平原地区,成人男性Hb<120g/L、RBC<4.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110g/L、RBC<4.0*1012/L及(或)HCT<0.37就可诊断为贫血。 二、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哪些? 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 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 2、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 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 合成障碍引起。叶酸缺乏所致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甲基丙二尿酸正常和高半胱氨酸升高则可确诊为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是一种恶性贫血,经典的恶性贫血指内因子分泌丧失导致B12缺乏所引起的。 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5、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 6、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临床症状包括溶血、贫血和血管闭塞症状。脾脏肿大见于童年,此后,由于反复梗死和弥漫性纤维化而萎缩。 7、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是一种很少见的遗传性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家族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难治性轻或重度贫血,伴持续或间断性黄疸,骨髓表现为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多核、核碎裂和其他形态异常。 三、贫血的早期症状? 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2、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血液系统的健康教育完整版

血液系统的健康教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血液系统健康教育指导 (一)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胃酸缺乏、慢性腹泻、慢性失血、儿童生长期所摄入的食物含铁不足、多次妊娠、胃切除等。本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指甲变薄变脆易裂和变形,毛发干枯易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食欲不振,血象检查红细脑总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休息指导】:1. 轻、中度贫血或贫血发生速度缓慢者可以适当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2. 重度贫血(Hgb<60g/l)或贫血发生速度快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在别人协助下床旁活动,严防晕厥跌倒受伤。 【饮食指导】:缺铁性贫血注意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瘦肉、鸡蛋黄、鱼、豆类、海带及木耳等。蔬菜、谷类、茶、乳类、动物油、肝、肥肉、带鱼、松花蛋、花生、葵花子、核桃仁、芝麻酱等影响铁吸收。碳酸钙、硫酸美、H2抑制剂等药物抑制铁吸收。鱼类、肉类、酸性食物(水果:维生素c)增加吸收。服用铁剂药物应饭中或饭后服,可减少胃肠道刺激;忌茶、咖啡等同服;大便可呈黑色,停药后即改善。 【用药指导】:1.口服铁剂:补铁的剂量并非越多越好,补充30mg的铁,吸收量为6mg,补充0.1g的铁,吸收量也只有不足10mg。治疗剂量时副作用较少,补充过量的铁会使副作用加强,表现为恶心、胃部灼

热感、上腹部疼痛、腹泻和便秘等症状。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铁剂,贫血得到纠正后继续用药2—3个月。 2.铁剂注射:胃肠道为某些疾病所致对铁吸收不良,或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严重,或不易控制的慢性失血,或需迅速纠正的缺铁等情况时,均可采用铁剂注射。 3、选择正确的服用时间:铁剂的服用时间一般根据患者个体反应决定,一般饭前有利于铁的吸收,若不能耐受,可改为两餐之间或饭后。 4、口服铁剂不宜咀嚼:贫血患者口服铁剂时应将药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冲饮下肚,不要咀嚼药物,否则可能将牙齿染黑。 5、避免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同时应用:四环素族抗生素能与铁剂生成不溶性络合物,不利吸收,贫血患者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若两者必须应用,应间隔3小时以上。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休息指导】:轻度贫血或缓慢发生的贫血,血红蛋白浓度虽低,但本身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能逐渐适应,可以进行室内活动,室外散步,但要防止碰、撞、跌跤,少去或不去人群较密集的地方等,以不觉疲劳为

内科疾病健康宣教

目录第一局部、科疾病健康教育 第二局部、内科疾病健康教育 第三局部、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肺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支气管扩张 五、自发性气胸 第四局部、循环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心律失常 三、心绞痛 四、病毒性心肌炎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心肌病 七、冠心病 八、心肌堵塞 九、心脏瓣膜病 十、高血压 十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五局部、消化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慢性胃炎 二、消化性溃疡 三、胃癌 四、肝硬化 五、肝性脑病 六、急性胰腺炎 七、上消化道出血 八、肠结核 九、溃疡性结肠炎 十、结核性腹膜炎 十一、便秘 第六局部、泌尿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急性肾衰竭 二、慢性肾衰竭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 五、肾病综合症 六、尿路感染 第七局部、血液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出血性疾病

四、白血病 五、化疗 六、骨髓移植 第八局部、内分泌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糖尿病 四、皮质醇增多症 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六、痛风 七、肥胖症 八、尿崩症 第九局部、风湿性疾病健康教育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类风湿关节炎 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四、系统性硬化病 五、强直性脊柱炎 第十局部、神经内科疾病健康教育 一、脑梗死 二、脑出血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 四、癫痫 五、急性脊髓炎 六、多发性硬化症 七、重症肌无力 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 九、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十、脑炎 十一、低钾性周围性瘫 十二、椎基底动脉供血缺乏 十三、面神经炎 第十一局部危重病人及技术标准、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平安管理 一、危重病人健康指导 二、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平安管理

内科疾病健康宣教

目录第一部分、科疾病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内科疾病健康教育 第三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肺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支气管扩张 五、自发性气胸 第四部分、循环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慢性心力衰竭 二、心律失常 三、心绞痛 四、病毒性心肌炎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心肌病 七、冠心病 八、心肌梗塞 九、心脏瓣膜病 十、高血压 十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五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慢性胃炎 二、消化性溃疡 三、胃癌 四、肝硬化 五、肝性脑病 六、急性胰腺炎 七、上消化道出血 八、肠结核 九、溃疡性结肠炎 十、结核性腹膜炎 十一、便秘 第六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急性肾衰竭 二、慢性肾衰竭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 五、肾病综合症 六、尿路感染 第七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缺铁性贫血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出血性疾病

四、白血病 五、化疗 六、骨髓移植 第八部分、内分泌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糖尿病 四、皮质醇增多症 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六、痛风 七、肥胖症 八、尿崩症 第九部分、风湿性疾病健康教育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类风湿关节炎 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四、系统性硬化病 五、强直性脊柱炎 第十部分、神经内科疾病健康教育 一、脑梗死 二、脑出血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 四、癫痫 五、急性脊髓炎 六、多发性硬化症 七、重症肌无力 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 九、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十、脑炎 十一、低钾性周围性瘫 十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十三、面神经炎 第十一部分危重病人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 一、危重病人健康指导 二、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