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 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

实现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用什么作为货币的材料。

2.货币单位。规定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货币种类。本位币与辅币。

4.法定偿付能力。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5.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二章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信用”是否有了专业意义上的理解?

信用是什么?遵守诺言,取得信任。从金融的角度看呢?货币的借贷—债权与债务。

一、什么是信用?

1.概念

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

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与商品货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三、信用的本质

1.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借贷——偿还过程实现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同传统的钱货对等转移形成鲜明对照。

3.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

4.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3.在不同的信用形式中,你认为最广泛的信用形式有哪几种?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结论:

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4请说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按上述标准对常见的金融工具进行划分。

二、典型的信用工具

1.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见票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商业本票、银行本票)

2.汇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见票后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3.支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开户银行见票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信用证

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作为支付能力保证的书面凭证(商业信用证、旅游信用证)。

5.信用卡

银行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发行的赋予一定信用额度的证书,是提供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先消费,后付款)。

6.可转让存单

可流通转让的存款单。

7.股票

股权凭证。

8.债券

在指定时间支付利息和本金的有价证券。

5.请举例说明信用工具的一般特点。

1.偿还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

4.收益性

第四章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1.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资本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额/资本额

体现借贷资本的增殖程度p54

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利率取决于利润率及分割比例,利息的变动界限是:

零<利率<利润率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从供求关系角度解释利率的决定)

古典利率理论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三、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马克思)

资金供求状况(西方经济学)

通货膨胀率

利率如何对经济过程进行影响

第六章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三层含义:

1、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2、反映了金融资产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3、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主要指价格机制。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狭义的金融市场只指直接融资市场。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一)交易双方: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买卖双方。

(二)金融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三)中介机构:为金融交易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

(四)市场监管

3.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

2.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3.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

4.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4.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分类?

一、分类的原因

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法,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进行分类原因:

1.金融市场本身是一个市场体系,包含着许多子市场。

2.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金融市场的需要。

3.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金融市场分类则有利于对各个子市场功能与作用的把握。

二、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

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

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

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

发行市场: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流通市场:已上市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

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

现货市场:现金交易市场,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

期货市场:以标准化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4、按交易存在的场所: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5、按交易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6、按活动范围来划分: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货币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

一、货币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一)功能

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临时性的资金融通场所。

短期资产可以十分便利地转换成现金。

是金融当局办理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场所。

(二)特点

融资期限短

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6.资本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看书)

第八章金融中介结构

1.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金融中介机构,亦称金融机构。

包括:融资性中介组织

辅助性中介机构

保险和养老基金

2.我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类型?

3.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划分标准?

1.银行

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此类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金融制度的核心。

2.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此类机构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银行性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这种负债可以被存款的持有人当作货币使用。银行性金融机构可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三种类型,他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银行制度。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区别在于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包括保险公司、信用

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他们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如何看待银行的特殊利益以及特殊风险?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企业。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最大化利润。同时,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它和一般企业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利益和特殊的风险。

银行的特殊利益。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获取可观的收益;二是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银行的特殊风险。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接待为核心的信用关系,之中关系不象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那样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特殊的风险: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按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风险。

5.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存款货币银行

1.商业银行的由来?

1.概念:吸收存款、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银行,即商业银行或存款银行。

2.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

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的构成?

1.含义和构成

负债业务,是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银行自有资本。

2.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又叫支票账户。

定期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定活两便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活期或定期存款,个人退休金存款账户、住房储蓄账户、教育储蓄账户、货币市场存款单等形式。

3.其他负债

银行的各种借入款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再贴现

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4.银行自有资本

股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二、资产业务

1.含义与种类

资产业务,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主要包括:

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

2.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非生利资产,应付客户提款和自身需求。

准备金:①在央行开设专户,用以进行转账结算:

②按法律规定存款额的一定比例在该账户保存相应的余额;③超过法定部分的存款。

第一准备:库存现金、央行及同业存款、在途款

第二准备:短期贴现、同业拆借、投资变现。

存放同业:在其他银行开立的活期账户,以便于同行之间的收付业务。

托收未达:银行向外地收取的支票款项,外地银行付款的支票当天不能入账。4.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①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

②不需要资本金;

③以服务为特点;

④需要借助于现代化手段。

5.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的演变过程。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

1.经营对象是货币及信贷资金,由此决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涉及面特别广。

2.银行经营管理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3.银行管理与工商企业的要求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业务素质要求更严格。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6.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强调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管理)。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除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外,还可持有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转换成现金的短期有价证券。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可依赖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强调依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安排贷款的发放。

2.负债管理理论

将流动性管理的重点由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面。

银行负债管理,能以吸收存款等被动型负债方式增加资金来源,而且可以用借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均衡,只有同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

第十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产生的基础?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央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世纪初,信用制度和银行体系虽然已成为当时商品经济运行体系的重要支撑。但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和积累,银行体系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5.什么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其各自包括什么内容?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

1.流通中货币(货币发行)

含义:①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②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具有自有资本的性质。

2.各项存款。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见教材184表10-3)

3.其他负债。包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

1.贴现和放款

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对政府的放款以及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

2.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持有政府证券并从事公开市场业务,通过证券买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3.外汇和黄金储备(即教材中“国外资产”的主要构成)

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

4.其他资产

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

6.怎样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a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程度。

b一方面,中央银行与政府必须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

c如何确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各国中央银行必须面对的独立性问题。

d所谓相对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1.什么是信用货币?(看书)

2.什么是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

原始存款: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所形成的存款。此种存款的增加不会导致货币量的增加。

派生存款:由于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所形成的存款,又叫衍生存款。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的,通过开出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3.商业银行的存款是如何扩张的?

4.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受那些因素的限制?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制约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法定准备率越高,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2.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银行客户总会提取现金,导致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提现率高会相应减弱存款派生的能力。

3.超额准备率

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总会超过法定准备金持有超额准备,超额准备率越高,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就越低。

6.什么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4.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现金,即教材中的B=R+C)

又称高能货币,是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其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2)国外净资产数额

(3)对政府债权净额

(4)其他项目(净额)

5.货币乘数(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即Ms=m×B)

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

(2)超额准备金率

(3)现金比率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7.简述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现金通过存款户的提现进入流通

通过存款户的提现进入流通;

若银行的现金不足,则动用银行的存款;

因此,流通中的现金最终来自于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

2.现金增发与现金回笼

现金增发:商业银行向央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

现金回笼:商业银行向央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

3.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联动

商业银行扩充存款准备将导致央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央行扩大资产业务的结果,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和现金发行的扩张。

(见教材206页最后一段)

第十五章

1.什么是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3.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多重性以及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即货币政策索要达到的目的。货币政策具有多重性特点。

1.稳定物价

维持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把物价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2-4%)。

2.充分就业

即把失业率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就业率不可能达到100%,季节性、结构性原

因)。

3.经济增长

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4.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平衡。

三、不同目标的相互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物价稳定;反之相反。

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进口商品的需要比出口贸易增长更快,促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消除逆差——压缩国内需求——经济缓慢乃至衰退——失业增加;

促进增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3.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

观点之一:

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在看法上似乎并不完全一致。

通货膨胀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形影不离的。

观点之二: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保持物价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是统一的。

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暂时可能奏效,但最终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选择性的政策工具

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1.间接信用控制

这类工具的特点是作用过程是间接的,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或资产组合的调整途

径才能实现。

(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

第十二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2.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中。

1.假设条件: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币流通。

2.论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4.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5.在掌握这一理论时也要注意:

(1)本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在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货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2)直接运用本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3)仅反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3.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中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同方向变动。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

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4.理解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

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等因素。

6.正确理解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掌握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d≠Ms, 则为货币失衡。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货币均衡的标志有两个: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货币均衡实现的两条件: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

第十四章通货膨胀

1.什么是通货膨胀?如何进行度量?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

1.通胀率=物价指数

2.采用的指数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生产品价格指数(PPI)

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

2.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5.通胀的主要成因有哪些?

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动型结构型体制型(我国)

6.如何对通胀进行治理?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基本思路:通过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物价。

(2)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等。

(3)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等

2.增加供给政策

(1)供给政策的要点

同宏观的紧缩政策一样,都是立足于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

(2)与紧缩政策的区别

宏观紧缩政策试图通过减少总需求来消除缺口,

总供给则试图通过增加供给达到平衡的最终目的。

(3)具体措施

大幅降低税率,以刺激储蓄与投资,从而增加商品与服务的供给。

第五章外汇与汇率

1.外汇、汇率、基准汇率、套算汇率、直接标价、间接标价、铸币平价、购买力平价

1.概念

概念: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1.汇率的概念

汇率即两国货币的汇兑比率

2.标价方法

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是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

①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1或100)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汇率越高,本国货币币值越低)

②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汇率越高,本国货币币值越高)。

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数量变化的货币叫做标价货币。

1.基本汇率

选择出一种与本国对外往来关系最为紧密的货币即关键货币,制订或报出汇率。本币与关键货币间的汇率称为基本汇率。

2.套算汇率

又称为交叉汇率。各国在制定出基本汇率后,再参考主要外汇市场行情,推算出的本国货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两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超过在两国间运送黄金的费用时,导致黄金代替货币而在国际间流动的汇率值称为黄金输送点。

2.了解并会用两种套算汇率的计算方法。

我国某日制定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基准汇率是:

USD(美元)1=CNY(人民币) 8.2713

而当时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对美元汇率为:

GBP(英镑)1=USD 1.5816

人民币与英镑间的汇率为:

GBP1=CNY(1.5816×8.2713)

=CNY 13.0819

3.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不再以它们各自法定含金量之比为基础。汇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决定和影响:

国际借贷学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货币主义理论

4.汇率制度及内容、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汇率制度

指各国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三、影响汇率制度的主要因素

1.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

经济规模较大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往往选择较大的浮动汇率制。

经济规模小和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选择钉住汇率制(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2.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外贸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容易采用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若一国进出口贸易集中于与某一个贸易伙伴之间:钉住该国货币有助于贸易发展。

若进出口贸易集中于某几个国家,钉住某几个货币篮有助于贸易发展。

4.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拥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5.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看书)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对资本输出入的影响

3.对各国国际储备和国际债务的影响

4.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

1.什么是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

凡是涉及一国外汇收支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并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

2.广义的国际收支

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所有经济交易的系统

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按特定账户分类, 全面系统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①按交易内容和范围设置科目

②按复式记账原理进行分类汇总

③形成统计分析报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根据《国际收支手册》,标准组成部分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两大账户以及“错误与遗漏”账户组成。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

(2)经济结构性原因,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

(3)货币价值的变动。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4)汇率、利率变动。汇率上升不利出口;利率上浮会导致资本流入。

(5)国民收入的变动。当一国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并影响国际收支

6.国际资本流动(长期/短期)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3.短期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收支、汇率、货币政策、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上。

4.短期投机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4.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①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②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

③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人教版高一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概述

高一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及重难点解析Unit1-2 ☆重点句型☆ 1. What should a friend be like? 询问对方的看法 2. I think he / she should be…表示个人观点的词语 3. I enjoy reading / I'm fond of singing /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等表示喜好的词语 4. Chuck is on a flight when suddenly his plane crashes. “when"作并列连词的用法 5. What / Who / When / Where is it that...? 强调句的 特殊疑问句结构 6. With so many people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everyday, ... “with+宾语+宾补”的结构做状语 7.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 带连接副词 (或代词)的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 ☆重点词汇☆ 1. especially v. 特别地 2. imagine v. 想像 3. alone adv. / adj. 单独,孤独的 4. interest n. 兴趣 5. everyday adj. 每天的,日常的 6. deserted adj. 抛弃的 7. hunt v. 搜寻 8. share v. 分享 9. care v. 在乎,关心 10. total n. 总数 11. majority n. 大多数 12. survive v. 生存,活下来 13. adventure n. 冒险 14. scared adj. 吓坏的 15. admit v. 承认 16. while conj. 但是,而 17. boring adj. 令人厌烦的 18. except prep. 除……之外 19. quality n. 质量 20. favourite adj. 最喜爱的 ☆重点短语☆ 1. be fond of爱好 2. treat…as…把……看作为…… 3.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4. argue with sb. about / over sth. 与某人争论某事 5. hunt for寻找 6. in order to为了 7. share…with与……分享 8. bring in引进;赚钱 9. a great / good many许多…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密度的概念 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达式:ρ=m/V 5、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1g/cm3=1×103kg/m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 点拨根据密度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表达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例1 对一块金属进行鉴别,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0.0g,将它投入盛有盐水为125.0cm3的量筒中,水面长高到128.0cm3的地方,通过以上实验验证该金属块是否属纯金? 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金属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

度值进行对比,可确定它的成分。 正确解答对照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的。 误点警示密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因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知识点2 密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 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 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 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 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例2 张刚同学有一枚金光闪烁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纪念币,制作这枚纪念币的材料是什么物质?是纯金吗? 设计实验根据,测出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求出纪念 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为纯金。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测量记录m=16.1g,V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纪念币不是纯金的,查密度表可判断可能是铜或其他合金。 知识点3 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或选择不同的材料。 2、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1分*5=5分)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 1、文化经济总量增长 答:文化经济总量增长是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递升过程中所反映的数量比例关系。这种数量比例关系所反映的是文化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由这种数量的比例关系所揭示的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2、商品性文化需求 答: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手段,支付一定的价格,以货币交换方式实现的需求。根据需求动机的不同和购买结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投资性文化需求和娱乐性文化需求,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3、文化消费 答: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4、浮动价格 答:浮动价格,也成“国家指导价”。这是指物价管理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某些文化商品的价格可以在基本价格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浮动而形成的价格。 5、物态化文化生产 答:物态化文化生产是运用社会化生产工具将原创性文化产品制作、加工、复制、转化为社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整个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后形态——物化形态。其特征是将具有价值的原创态成果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化成果,是机器复制时期最主要的方式。 6、文化供给 答: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它作为文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文化需求共同构成文化经济的基本矛盾运动。 7、产权价格 答:所谓“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 8、文化投资 答: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三、简答。(10分*3=30分) 1、简述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 答: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有三个:①一是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发展到革命性变革时的节奏快慢不同,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变革并不总是同步发生的,而是以或快或迟的表现形式出现的。②二是文化的增长不仅受经济的制约,而且受政治、法律、哲学、道德、社会思潮等诸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三是文化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社会现象,终究还是一种积累,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下,文化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既有平衡,也有不平衡;既有成比例发展的时候,也有不成比例的时候;既在同一社会水平线的对称点上相应,又在历史的长河中螺旋形的曲线交叉向前推进。 2、简述文化供求的调节手段。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货币产生于交换(P2)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 3) 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 3)一般价值形式(P4)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 (1)货币的理想条件(P5) (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 ①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特征: 作为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 ②金属货币 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下册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词汇拓展 1. sing(现在分词)singing 2. dance(现在分词)dancing 3. swim(现在分词)swimming 4.draw(同义词)paint 5. story(复数)stories 6. Write(同音词)right 7. drum(复数)drums 8. piano(复数)pianos 9. also(同义词)too/either 10.make(单三)makes (现在分词)making 11. Center(形容词)central 12.teach(名词)teacher 13. musician(形容词)musical 二、重点短语与句型 1. play chess下国际象棋speak English说英语play the guitar弹吉它 want to do…想做……2. be good at擅长于what club /sports什么俱乐部/运动music /swimming /sports club音乐/游泳/运动俱乐部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like to do …喜欢做… What about…?…怎么样? be good at doing…擅长做… tell stories讲故事 the story telling club讲故事俱乐部 3. talk to跟…..说write stories写小说 want …for the school show为学校表演招聘…… after school放学后 do kung fu打中国功夫com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表演 4. play the drum敲鼓play the piano弹钢琴 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 5. be good with善于应付(处理)…的;和某人相处很好 make friends结交朋友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on the weekend在周末help with...帮助做…… be free /busy有空/很忙call sb. at…拨打某人的……号码 need sb./sth. to do…需要某人/某物做……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说英语的学生join…… the club加入…俱乐部,be in=join in …成为…中的一员 三、关键句型 1. Can you draw? Yes, I can. / No, I can’t.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 Sounds good. 4.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 5.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 ◆话题写作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文化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文化经济学:是研究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人们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实行新的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2.实证分析:旨在判明文化经济及其结构、组织、资源、投资等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运行、如何重组的,通常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对象的运动趋势做出判断和描述,阐明客观对象“是怎样”的命题。3.原创性文化生产:这是文化生产者(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等)以个体性精神劳动形式,独立地按照个人的意愿,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宇宙等的看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所谓的创作或写作,是整个文化生产过程的前形态——原创形态。这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形态,决定了文化经济的存在与发展。4.第三种形态:以原创作品形态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绝不是机械化、社会化的生产,而是以个体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原创态生产。这一类文化产品,唯有它的原创性才使它具有艺术的和商业的价值。文稿拍卖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手稿拍卖,都属于这一类形态。 5.文化消费:文化商品运动的价值实现方式,是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标志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尺度,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它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6.精神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以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精神产品中所蕴含、可用于文化生产和活动的诸多重要内容和形式。 7.文化市场调查:是文化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经营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化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而掌握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对文化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提出方案或建议,供企业决策人员进行科学的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一种活动。 8.公共文化产品:即所谓文化的公共物品,因无法实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市场机制在公共文化产品运行中基本失灵,非赢利性,即公益性是它的主要品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文化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以商品形态出现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同时存在,这样公共文化产品就出现两大类型:一类即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是非商品性的;另一类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失去著作权保护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化产品。 9.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的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10.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在这种经济活动中金融投资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文化投资也指一种特种资金文化金融投资。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实力,文化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11.文化环境分析:文化环境是关于文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的战略主体而言,由于所处的文化地位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构成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对文化环境分析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应当基于对周边环境——各种文化环境的综合分析上。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精品】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姓什么双国王方青清气晴情请生字左右红时动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 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 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 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六、反义词 保护——破坏广大——窄小 七、词语搭配 万里无云纯净透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雪花飞舞 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字 吃叫主江住没以会走北京门广过各种样伙伴这太阳片金秋因为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北:第四笔是“”,不要写成“一”。 广:上面有“丶”,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三、会认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想告 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接觉再做各 种样梦伙伴却趣这太阳道送忙尝香 甜温暖该颜因辆匹册支铅棵架 四、多音字 觉解着会别为看 五、近义词 洁白—雪白回家—归家睡觉—睡眠到处—处处 想念—挂念雄伟—宏伟壮观—壮丽开心—快乐 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六、反义词 远—近弯—直快—慢想念—忘怀雄伟—渺小 壮观—渺小清凉—炎热睡觉—起床好梦—噩梦 有趣—乏味盛开—凋谢温暖—寒冷洁白—乌黑 各种各样—千篇一律 七、词语搭配 弯弯的小路弯弯的月牙弯弯的小河遥远的北京城 遥远的新疆遥远的地方雄伟的天安门雄伟的高山 宽宽的公路宽宽的街道洁白的雪莲洁白的雪花 各种各样的梦各种各样的花各种各样的人 各种各样的工作各种各样的笔多么开心多么难过 多么可爱多么善良多么难忘多么动听 八、好句积累 1.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2.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3.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文化经济学论文

文化经济学论文 曹士悦 1422212 在期中作业中,我们小组对于黄浦区以及闵行区进行了电影院上座率的调查,得到了客观的数据。由此,我将以这个为基础,结合文化经济学知识,谈一谈对影院利润有着重大影响的几个因素中,究竟什么是核心。 一、上座率的意义及价值 上座率即一部影片获得观众人次的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影片上座率就高,反之则低,因而上座率又是衡量一部影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上座率还直接影响票房价值,上座率高票房价值自然高,所以对一部影片票房价值大小往往用上座率多少来衡量。 很多分析和报道都喜欢拿影片的上座率说事儿,但实际上上座率的权威性并不高,很多时候可能会误导我们对影片实际表现的判断。 从上座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上座率与每个电影院中的每个影厅的座位数有关,而当影院排片人员把一部电影排在不同影厅时,上座率的计算会更加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市面上有6种左右的售票系统,每一种的上座率算法是否相同有待调查,全国近4500家影院的数据汇集到专资办,再对所有影院的上座率取算数平均,其误差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一个100座的厅进50人与一个200座的厅进100人,上座率都是50%,但是产出的结果差50人的票款,所以无论用上座率去调整排片还是去判断影片的受欢迎程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上座率这个数仅供参考,最好不要以它来做判断或决策。 二、排片率的影响以及排片的几个因素 在我们所作的调查报告中,有一些普遍的因素,如环境,交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等,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不同地区的相同时段的相同电影的上座率有很大差别的原因。但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除了以上这些外因以外,排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大片上映首周的排片率都能在25%以上,《疯狂动物园》上映时达到了创纪录的45%。在黄浦区这样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几个比较著名影院,如大上海电影院,和平影都,大光明电影院,有能力引进更多的进口电影,同时也利用场地的优势,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有多个影厅放片,大大增加了排片率。 然而,跟上座率存在的问题一样,排片率只是简单的反应了场次的占比,并不能反应场次背后影厅座位数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影片理论总容量的不同。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6个厅的影城,一天总计能排映31场电影。影片A排满了3个厅,共15场,每个厅70个座位,共能卖1050张票,排片率为49%;影片B排满2个厅,共10场,每个厅100个座位,共能卖1000张票,

(完整版)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1、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容易造成自然垄断。这种高垄断很有可能导致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付出额外的代价,因此,政府从金融产品的定价和金融业的利润水平方面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应该是有理由的。 另外,由于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信息特性,使得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交易双方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因此,上市公司或者金融产品发行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成为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世界上任何一一个国家的证券法规都赋予上市公司某种持续性信息披露的义务,即上市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负有公开、公平、及时地向全体股东披露一切有关其公司重要信息的持续性责任。 最后,虽然个别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消费效用为购买该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个别消费者所享用,是一种私人产品。但是,由全部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集合所构成的综合效用,却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会影响到每一个金融产品或证券产品消费者(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可以把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综合效用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对这种带有公共产品特性的金融产品实施必要的政府监管是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2、股票的发行方式一般可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公募是指向市场上大量的非特定的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其优点是: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无需提供特殊优厚的条件,使发行人具有较大的经营管理独立性;股票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从而提高发行人的知名度和股票的流动性。其缺点有:工作量大,难度也大,通常需要承销商的协助;发行人必须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公布有关情况以供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 私募是指只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其对象主要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如内部职工、大的金融机构或与发行人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私募具有节省发行费、通常不必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有确定的投资者而不必担心发行失败等优点,但存在须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条件的特殊优厚条件、发行者的经营管理易受干预、股票难以转让等缺点。 3、金融市场主体之一——企业: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也是金融交易的主体。需要了解以下要点: 1).企业的运营是与资金的运营紧密结合的; 2).从总体讲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从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保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但在特殊时空,企业的短期闲置资金也用于金融市场的投资。 4、金融市场主体之二——政府: 1).政府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一般通过一级市场发行筹措; 2).政府既是交易者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分。 5、金融市场主体之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具有特殊地位。它既是市场上的中介机构,也是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同时还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传递和承担者。 6、金融市场主体之四——机构投资者: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英语全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一、短语: 1.have conversation with sb. 同某人谈话 2.connect …with… 把…和…连接/联系起来 3.the secret to… ……的秘诀 4.be afraid of doing sth./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5.look up 查阅 6.repeat out loud 大声跟读 7.make mistakes in 在……方面犯错误8.get bored 感到厌烦 9.be stressed out 焦虑不安的10.pay attention to 注意;关注 11.depend on 取决于;依靠12.the abil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能力 二、知识点: 1. by + doing:通过……方式(by是介词,后面要跟动名词,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 2. a lot:许多,常用于句末; 3. aloud, loud与loudly的用法,三个词都与“大声”或“响亮”有关。 ①aloud是副词,通常放在动词之后。 ①loud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作副词时,常与speak, talk, laugh等动词连用,多用于比较级, 须放在动词之后。 ①loudly是副词,与loud同义,有时两者可替换使用,可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 4. not …at all:一点也不,根本不,not经常可以和助动词结合在一起,at all 则放在句尾; 5. be / get excited about sth.:对…感到兴奋; 6. end up doing sth:终止/结束做某事;end up with sth.:以…结束; 7. first of all:首先(这个短语可用在作文中,使得文章有层次); 8. make mistakes:犯错make a mistake 犯一个错误; 9. laugh at sb.:笑话;取笑(某人)(常见短语) 10. take notes:做笔记/记录; 11. native speaker 说本国语的人; 12. make up:组成、构成; 13. deal with:处理、应付; 14. perhaps = maybe:也许; 15. go by:(时间)过去; 16.each other:彼此; 17.regard… as … :把…看作为…; 18.change… into…:将…变为…; 19. with the help of sb. = with one's help 在某人的帮助下(注意介词of和with,容易出题) 20. compare … to …:把…比作… compare with 拿…和…作比较; 21. instead:代替,用在句末,副词; instead of sth / doing sth:代替,而不是(这个地方考的较多的就是instead of doing sth,也就是说如果of后面跟动词时,要用动名词形式,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 22.Shall we/ I + do sth.? 我们/我…好吗? 23. too…to: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是too+形容词/副词+ to do sth.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 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文化经济学提纲

文化经济学复习提纲 名称解释 1、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2、文化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以及文化产业中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的科学。(胡慧琳) 3、文化需求:人们为满足各种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 4、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 5、文化消费结构:指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享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品与服务的比例关系。 6、文化消费: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 7‘文化消费水平:一定时期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8、文化市场:从狭义来看,是进行文化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广义来看,文化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9、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三类。 10、所谓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 11、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文化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各种价格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有机整体。12、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 体为了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 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 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 13、文化投资结构:文化投资在 文化经济各组成部分中所含要 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 是文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 面。 14、文化战略—两层含义:一是 关于文化的战略——文化本身 的战略,等同于文化发展战略。 二是关于文化应用的战略—— 战略主体把文化用作实现战略 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组织 等传播发展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 策略。 15、文化发展战略: 16、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是国家对 文化经济实行管理的一种组织 制度体系,由职能划分制度、组 织制度和调节制度组成,是实现 一个国家主权和政权意志的工 具 简答:1、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胡惠林):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 文化本身,而是生产文化、供应 文化和使用文化的活动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是从文化 理论与经济理论的互相结合上 来考察文化商品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客观规律。 2、具体内容包括 (1)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 (2)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文化力) 的特征、功能以及结构体系; (3)文化产业化对现代社会经济 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及其结 构成长和变动的规律; (5)文化市场的结构运动、功能以 及文化市场价格变动的规律; (6)价值规律和文化规律在文化 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特 殊作用; (7)文化产业同其他国民经济部 门,特别是同社会经济部门发展 之间的相互关系; (8)文化艺术部门作为非物质生 产领域同物质生产领域之间的 相互关系等等。 文化需求的类型 非商品性文化需求、商品性文 化需求、表达的需求 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2.相关产品的价 格3.文化品位4.闲暇时间5.教育 程度 文化供给的类型 商品性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 门在一定的时期以一定的价格 向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的 数量。 非商品性供给:非商品性文化供 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向社会无 偿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数 量,主要表现为社会公益性文化 供给和为营造社会文化环境而 提供的文化供给。 影响文化供给的因素: 价格、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文 化产品的生产周期、文化经济政 策。 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层次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地域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价值取向背 反性矛盾 文化供给的调节的方法:价格调 控、税收杠杆、财政资助、行政 立法 文化消费的特点 1、文化消费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具有相当的弹性。2、消费内 容的精神性 3、文化消费能力的层次性 4、文化消费时间的延伸性 5、文化消费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