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下政治笔记(参考)

八下政治笔记(参考)

八下政治笔记(参考)
八下政治笔记(参考)

八下政治笔记

§5.1我们都是公民

1、公民身份的确认

1、公民

(1)公民的含义: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2)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2、国籍

(1)国籍的含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我过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3、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二、公民的身份内涵(公民身份有什么好处)

(1)“公民”是一个法律上的称呼,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

(2)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权利。

(3)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规定的工公民义务。

三、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方法)

1、要树立国家观念:

(1)要有爱国之情;

(2)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

(3)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4)当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应当挺身而出捍卫祖国。

2、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1)培养民主意识、培养民主素养,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关心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2)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体现;

(3)仁爱守信,诚信宽容,协商谦让,尊重差异;

3、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5.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公民权利与以往的含义:

(1)公民的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

(2)公民的义务,通常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2.其中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3.公民的基本权利(内容):

(1)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如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4.公民的基本义务(内容):

(1)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等)

(3)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为什么它们是统一的?)原因

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1)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2)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2.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

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三、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1. 权利维护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

2. 维护和行使权利的原则: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要尊重维护他人的权利;

3.自觉履行义务要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宪法保护公民权利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宪法地位的体现/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原因)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②.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1)序言和总纲;(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国家机构;(4)国旗国歌首都。

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1.宪法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1)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

(2)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

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发挥作用?)

(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受宪法的严格规范和限制。

①.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的事;

②.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事;

③.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2)国家和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

(3)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

②.司法保障;

③.我国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

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方法)

1.思想上:

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首先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行动上:

(1)首先,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其次,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3)公民的监督权是什么?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述和控告权。

§6.1我们的人身权利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1)含义: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距今、搜查和侵犯。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3)重要性: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管理,愉快地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2.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1)含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组成。

(2)地位:生命权是个人最高的人身权利,健康权是重要的人身权利。

(3)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权利。

二、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1.有哪些法律保护

(1)宪法、(2)刑法、(3)民法通则、(4)治安管理处罚法、(5)未成年人保护费、(6)劳动法、(7)婚姻法。

2.我国法律如何规定、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表现在哪方面?

(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3)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①伤害他人的生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②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三、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方法)

1.自己:

(1)思想上,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要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行动上,当受到侵害时:

①打“110”电话报警;

②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2.他人:

有义务不去侵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6.2维护人格尊严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1. 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人格尊严权,使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 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在我国法律中,公民基于人格尊严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1)肖像权:①含义:肖像是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和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

②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2)名誉权:①含义: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公民的名誉代表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荣誉权:①含义: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如“劳动模范”、“三好学生”等,属于一种精神鼓励;

②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4)姓名权:①含义: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

②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原因(为什么受保护?):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内因);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外因)。

2.措施(怎么保护?)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2)有哪些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自己(权利):

(1)思想上: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行动上:是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2.他人(义务):我们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

1.含义: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里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2.重要性/地位: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二、个人隐私权

1.含义: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2. 重要性/地位:

(1)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2)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括在名誉权中;

(2)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权有保密责任。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四、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1.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尊重自己的隐私权:(方法)

(1)对自己的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

(2)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3.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方法)

(1)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

(2)不私闯入他人住宅;

(3)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

4.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一、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1. 受教育权的含义: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权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呢?(原因)

(1)从个人角度来说,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所以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所以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1. 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 义务教育的特征:

(1)普通性;(2)公益性;(3)统一性;

(4)强制性;(5)免费性。

3.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包括初等(小学)和初级中等(初中)教育两个阶段。

4. 义务教育的使命:

(1)实施素质教育;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义务教育的保障:

(1)法律的保障;(2)物质的保障;(3)师资的保障。

三、珍惜义务教的机会

1.从权利角度:要维护受教育的权利。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

2.从义务角度: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义务教的义务:

(1)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

(2)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

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1.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公民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2.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1)宪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2)刑罚处罚;

(3)行政实施和行政处罚;

(4)民法和物权法通过民事法律手段来实现。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1.我国继承法确认的遗产范围:(1)合法(2)死亡(3)个人占有的财产

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其中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1)法定继承:①含义: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叫做法定继承;

②范围和顺序:A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

或岳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B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③原则:A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平均)

B照顾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

C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D协商原则。

(2)遗嘱继承:①含义:遗嘱继承的方式是指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②范围和顺序: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但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

③遗赠: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则是遗赠。

3.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法律特殊保护的。

三、我们的智力成果权

1.含义:智力成果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2. 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1)向侵权方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

(2)情节严重的,可以诉诸法律,寻求解决。

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保护的权利(消费者有哪些权利?)

(1)安全保障权(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指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

(4)公平交易权(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依法求偿权(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维护尊严权(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1.消费前:学习有关消费者及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知识;

2.消费中:要由消费者权益意识

(1)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

(2)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

3.侵权后: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一、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合作?(原因):社会生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社会合作的组织和实施: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合作是由公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所产生的政府来组织和实施的。

3.政府的职能:(1)实行社会管理;(2)提供公共服务。

二、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1.为什么社会合作要公平?(原因):为了更好地在社会合作中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

2.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的合作中得的利益。

3.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包括:(1)权利公平;(2)机会公平;

(3)规则公平;(4)分配公平。

4.公平的社会是一个追求人民共同幸福的社会。

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1.意义:

(1)个人角度:从小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对于我们个人素质、个人能力的提高和个

人前途的发展很重要;

(2)社会角度:对于建设一个更加稳定、繁荣的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做法:

(1)我们在家庭、学校的生活也是一种社会合作,也需要我们保持公平合作的观念去和他人相处,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2)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权要求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是我们的公民权利;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这是我们的公民义务。

一、制度规则和正义

1.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规则。

2.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按照制度和规则来管理、运行的系统。

3.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这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4.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

5.逃避制度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以谋取一己私利,这种行为轻则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重则违法犯罪,不是正义的行为。

二、道德规范和正义

2.道德的作用:道德使我们能判断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3.依据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对待别人、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

4.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建设和发展一个和谐、正义的社会。

三、做有正义感的人(方法/途径)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

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

4.正义要求承担责任。

一、人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

1.人有多种身份的原因:人在社会中拥有多重身份,是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多方面的。

2.身份会变化: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或他参与的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

3.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

二、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1.责任的含义:(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

(2)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这也叫责任。

2.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例如:信守承诺、道德良知、出手相救)

三、负责任需要承担代价

1.要承担哪些代价?

(1)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2)需要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

(3)需要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2.负责任的好处: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一、负责任的意义/作用/重要性

1.社会角度:(1)负责任能改善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2)负责任能铸就我们高尚的民族精神;

(3)负责任能使我们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个人角度:(1)负责任能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2)负责任能使人赢得自尊自信;

(3)负责任能使人增长才干;

(4)负责任能使人获得实际的利益。

3.不负责任的危害:(1)不负责任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

(2)不负责任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

(3)不负责任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二、责任冲突和责任选择

1.责任冲突产生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精力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责任的履行可能会引发冲突。

2.责任选择考虑的因素:(1)时间(2)相对重要性

(3)可能性(4)创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3.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责任经常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担当道义。

三、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

1.意义: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对于我们凡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祖国的建设、人类的命运,都非常重要。

2.作用:认真学习,培养负责任的习惯和精神,增强责任意识。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资本主义部分总汇)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 资本主义部分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王禹 目录 第一章02 第二章07 第三章14 第四章24 第五章Ⅰ32 第五章Ⅱ39 第六章48 第七章56 第八章63 第九章73 第十章82

大一政治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萧伯纳 1.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1、概念、研究对象不同 A、政治学:研究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B、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Joseph.E.stiglitz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任何被利用。” C、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的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科学。 延伸:经济学 [重要观点]: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稀缺是经济学的显著现象。 ①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人必须做出选择。(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②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不同的欲望。 [重要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资源配置问题。 (1)选择与制度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 ①经济活动: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②经济制度:各个社会做出选择或资源配置的方式 (2)现代社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即两种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别:决策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激励机制不同。 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各有利弊。可从经济效率、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等方面来比较。 ③现代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 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 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 导论: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政治思想的主要和基本内容集中反应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2)、正式思想是由政治实践规定的,是其直接反应,并为其服务。 2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想意识的基本方法。(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4)、坚持寓评于介的方法。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时期的基本政治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3)、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4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首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而政治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核心。(2)、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有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我们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3)、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 1、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公元前8世纪,氏族制度开始解体,阶级关系开始出现,进入城邦时期。因为是海洋文明,所以具有开放、活跃和多样性的特征。 之后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及立法家开始对城邦进行管理和改革,并提出了优秀的理论和主张。其中梭伦改革坚持中庸的原则,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人们开始研究自然及与自然有关的政治观念。 2、城邦制度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从外部特征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从本质上来说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但是其中只有自由公民可以享受到民主政治权利。奴隶和妇女外邦人都无法享受民主权利,表明了小国寡民下民主权利的狭隘性。通知城邦政治也是多元的,一是城邦主权实体的多元化,即城邦政治格局林立。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 雅典民主是非常狭隘的的民主,具有局限性,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努力,外邦人和妇女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但是其对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了十分积极地影响。 3、古代希腊的政治思想: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思想:个人只有融合与整体,是国家的工具,只有为其献身才能体现其价值。(2)、理性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 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第一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P6) 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 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

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 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 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 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 7.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权利?(P10--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力是,只有尊重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2019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 笔记(经典)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一)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④ 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 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④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 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1、2是基本职能。 6,货币流通规律(二)★★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分类:默认栏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八年级上册政治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政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人际交往的意义: 与学生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能常青,自我开放,我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真诚、善良、负责任、热情、友好、幽默等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2019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9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一、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1、我们有权珍爱生命。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 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2、我国刑法地二十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 责任。 3、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未成年人在遇到危险时首先要考虑保护 自己。 4、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 得让与或抛弃。 5、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二、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1、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和健康,即使大义灭亲也不行,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

的行为。 2、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 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 3、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 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忠实履行义务 1、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P18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P19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P21 [八下导学例题]P14-23-你认为今后张某应如何自觉履 行义务? [八下导学例题]P41-30-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履行 自己的义务? 2、实施法律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 的重要体现。P18 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 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19 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主管条件——人)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产的条件: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 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客观性: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适应某些经济条件。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与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随着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③有阶级 性,有阶级的背景。 4、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分类:一般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思考题: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是阶级斗争?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思考题:1、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否改造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点。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国家性质:(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使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荣义务。 6、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我国通过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刑法》、《民法通则》等)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8、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是怎样依法管理国家的?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9、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利(5)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8)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9)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10、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1、“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修订版doc

填空题 柏拉图---《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波利比阿----《历史》 西塞罗-------《论国家》(又译作《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吏》 阿奎那-----《反异教大全》《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 布丹---《国家论六卷》 格老秀斯-----《论海上自由》《基督教的实质》《战争与和平法》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霍布斯---《利维坦》《自然法与政治体原理》、《论公民》 洛克---《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 潘恩----《常识》、《人权论》 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英属美洲权利概观》、《弗吉尼亚笔记》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名词解释 1、自然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们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政治秩序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自然法思想。即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第三,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俗权。 3、权利政治观: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 (1)十七、十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们认为,人们应该在理性(也 就是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也就是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 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即国家)。人权的基本内容:生 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 (2)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一方面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说明现实政权是“怎样的”(实然)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3)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 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并提出

八年级(下册)政治资料全

八年级下册政治资料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 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构成是什么?P4 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3.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P5 4.什么是公民权利?P5 答: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5.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P5 6.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P6 答:①性质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②范围不同。公民范围较之人民范围更为广泛,公民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③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不同范畴。 ④公民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表达的是群体概念。 7.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P6 8.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P7 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9.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P7 10.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答: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广泛性)。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1. 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P10-P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2. 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 答: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绵羊:作为使用价值出现。主动作用,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斧子:作为价值出现。被动作用,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充当表现材料,起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 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的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缺陷:价值表现不完全,特殊等价形式的商品是没有穷尽的。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笔记

撰稿人:许崇鑫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笔记注意:权利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人们当家做主的国家 1.我国性质: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构成: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主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公民权利: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5.公民基本权利: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6.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 7.公民: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9.在我国,公民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10.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11.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权利呢?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12.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13.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4.司法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机关)、检察院。 15.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16.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人,讨回公道。 17.法律与权利的关系?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18.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2.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政治经济学笔记(4)

政治经济学(4)(罗清和鲁志国) ?第九章 o※思考 ?如何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 方式,按劳分配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而不 是唯一的分配原则。除了存在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形 式,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共同富裕的目标 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之变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 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 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 会则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把以生产 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 体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有哪些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 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 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生产关系基本转变为社会主义之后,到社 会生产力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历史阶段。 ? 1. 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宪法的哪些规定保障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答: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答: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在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答:(1)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我国的国家机关是怎样组织和建立起来的? 答:(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