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果微灌工程设计规范

林果微灌工程设计规范

林果微灌工程设计规范
林果微灌工程设计规范

ICS:

备案号DB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xxxx--2009

林果微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

Design standard of Micro-irrigation on Fruit and Tree

(送审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照SL103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认真学习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特别是新疆地方和兵团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编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心(新疆)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心(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灌溉建设办公室、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蓝山屯河节水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泓科节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新、胡卫东、李宝珠、谢香文、杨开文、李熔曦、苏军丁新利、张胜江、丁苏疆

目次

1.总则

2.毛管和灌水器布置

3.设计技术参数

4.设计灌溉制度

5.水力设计

用词说明

附录A 术语和符号

附录B新疆主要地区最大腾发量月份的日平均参照作物腾发量

E值

0(mm/d)

编制说明

1.总则

1.0.1 林果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各类防护林建设是维护新疆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规范适用于新疆葡萄、红枣、核桃、香梨、苹果等林果及各类防护林建设的微灌(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工程规划设计。

1.0.2微灌特别是多年生作物滴灌,是新疆林果业节水灌溉的必然方向。其工程设计是它的基础,为促进新疆林果微灌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工程设计质量,节省投资、降低能耗、节约用水,特制定本规范。

1.0.3 林果微灌工程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和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发挥其效益。究竟选用何种微灌技术(滴灌、微喷灌或涌泉灌)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进行确定。

1.0.4 林果微灌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

2.1 一般原则

2.1.1毛管沿作物种植方向布置。在山丘区作物一般采用等高种植,故毛管沿等高线布置;

2.1.2毛管长度应控制在允许的最大长度以内,而允许的最大毛管长度应满足流量偏差率或设计均匀度的要求,应由水力计算确定;

2.1.3一般而言毛管铺设长度越长管网造价越经济。但毛管铺设长度往往还受田间管理、林带道路布置的制约,应权衡各自的利弊做出取舍;

2.1.4毛管铺设方向为平坡时,毛管应在支管两侧对称双向布置。均匀坡情况下,且坡度较小时,毛管在支管两侧双向布置,逆坡向短,顺坡向长;其长度依据毛管水力特性进行计算确定。坡度较大,逆坡向毛管铺设长度较短情况下,应采用顺坡单向布置;

2.1.5毛管不得穿越田间机耕作业道路;

2.1.6在作物种类和栽培模式一定情况下,灌水器布置主要取决于土壤质地情况。

2.2 注意事项

鉴于微灌条件下作物根系的分布特点,严寒地区及多风地区,对易遭受风灾和冻害的多年生果树作物,特别是土壤质地较粘重的地方,在进行灌水器布设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2.2.1采取措施使土壤湿润区下移。在解决根系入侵和负压吸泥的前提下,最好采用地下滴灌系统,将滴头(出水口)埋设在一定土层深度;对于地面滴灌系统,可采用“砂管法”,使湿润区下移,引导根系下扎;对于冬季埋土的果树,同时可采用开沟穴植或深沟植、深穴植等栽培措施,使根系下移,增加保温土层深度;

2.1.2灌水器尽量对称布设。根系偏向一侧易被大风刮倒。因此,灌水器布设时应做到尽量对称布设,而且应尽量照顾到主风方向布设灌水器,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

2.3 具体布置

2.3.1葡萄、啤酒花、密植果树一般均采用单行毛管直线布置形式。成龄沟灌葡萄改滴灌,视其根系分布宽度并为增加葡萄架下空气湿度,宜采用三毛管直线布置形式;成龄沟灌啤酒花和密植果园改滴灌宜采用双毛管布置形式。

表2.3.1 葡萄、啤酒花和密植果树参考毛管间距和灌水器间距

注:①为了节约幼林期水的无效消耗,灌水器采用变间距布置。50×150表示变间距,灌水器间距50cm、150cm交替变换(可在灌水器间距50cm的毛管上每隔两个灌水器堵两个灌水器来实现)。即幼林期间,在间距50cm两灌水器间栽树,树干两边25cm处各有一个灌水器,一棵树有两个灌水器供水;②幼树长大后,将堵掉的两灌水器打开,可使整个树行形成湿润带,一棵树由四个灌水器供水。

2.3.2 各种落叶果树,如苹果、梨、桃、杏、枣等新植果园,一般均采用中等间距布置栽培;有些老果园可能为大间距栽培。中等间距果树和大间距果树,毛管和灌水器的布置可采取绕树管的布设方式。

2.3.3 绕树管的布设方式是:顺种植行埋设一条毛管,毛管上装绕树管,滴头围绕树干环形均匀布设,距树干距离视果树的大小而定,一般50~100cm。对于中等间距果树,在粘重土壤上每棵树的四周至少需要4个滴头;在中等质地土壤上需5~6个滴头;新栽植的幼年果树,每棵树只需两个滴头,各离树干30~50cm。对于大间距老果园每棵树可能需要8~10个滴头;绕树毛管环形半径120~150cm。

表2.3.3 中等间距和大间距果树参考毛管间距

2.3.4中等间距果树也可采用双行毛管平行布置形式,沿树行两侧布置两条毛管,每棵树两边各布设2~4个滴头。行距较大、株距相对较小,毛管采用滴灌管情况下多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表2.3.4 双行毛管平行布置时果树的参考毛管间距

2.3.5 防护林和生态林不同树种及不同场合株行距差距较大,一般均采用单行毛管直线布置形式。灌水器间距视作物株距和土壤质地的不同灵活确定。

3.设计技术参数

3.1 设计保证率

3.1.1 微灌保证率的含义比传统地面灌溉有所增加,包含了水源来水量的保证程度和灌溉设备的保证程度两个方面。

3.1.2 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90%。

3.2 设计耗水强度

3.2.1 设计耗水强度应由试验确定,没有试验资料的可通过计算确定。 3.2.2 用水面蒸发资料计算

p p

c s r c E K

K K K I ????= (3.2.2)

式中:c I ——滴灌设计耗水强度,mm/d ; r K ——覆盖率影响系数;

s K ——与土壤质地有关的灌溉水损失系数; c K ——作物系数; p K ——蒸发皿系数; p E ——蒸发皿蒸发量,mm/d 。 3.2.3 用参照作物腾发量计算

0E K K K I c s r c ???= (3.2.3)

式中:0E ——参照作物腾发量;其他符号同前。新疆主要地区0E 值见附录B 。 3.2.4 果树作物的c K 值可参照表3.2.4确定。

表3.2.4 果树作物的

K

c 础上扩大15%。

3.3 设计耗水补充强度

3.3.1 设计补充灌溉强度a I 是确定滴灌系统最大供水能力的依据,式S P I I c a --=0对湿润地区有一定意义;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都没有可靠降水、根层土壤水或地下水补给;为可靠起见建议取c a I I =。

3.4 土壤湿润比

3.4.1 土壤湿润比可通过田间试验或公式计算来确定,一般采用后者。 3.4.2 单条毛管直线铺设、灌水器均匀分布时湿润比可按下式计算:

%100???=

r

t w

e S S S S n P (3.4.2-1)

%100?=L

w S S P (3.4.2-2)

式中:P ——土壤湿润比,%;

n ——每棵作物的灌水器个数; e S ——灌水器间距,m ;

w S ——湿润带宽度,即在给定的灌水器流量和土壤条件下,表3.4.2中,P=100%时相应的S L 值;

t S ——作物株距,m ; r S ——作物行距,m ;

L S ——毛管间距,m ;

表3.4.2 土壤湿润比P 值表

注:①该表摘自《局部灌溉》,表中数字为单条毛管直线铺设,灌水器间距均匀布设时,每次灌水40mm 的土壤湿润比值;②当灌水器流量为 1.0L/h 左右时,可将粗/中/细结构土壤推荐的灌水器间距改为0.2/0.4/0.8,所对应的土壤湿润比采用1.5L/h 灌水 器的数值;③当灌水器流量不是表中数值时,可用内插法估计。

3.4.3 双行直线毛管灌水器均匀分布时的土壤湿润比按下式计算:

r

S S P S P P 2

211+= (3.4.3)

式中:P ——土壤湿润比,%;

1S ——双行毛管的内间距,应为表3.4.2中给定灌水器流量和土壤类别情况下,对

应于P=100%时的推荐值,m ;

1P ——根据S 1值由表11-5查得,%; 2S ——双行毛管的外间距,m ; 2P ——根据S 2值由表11-4查得,%; r S ——作物行距,m 。

3.4.4 对于多出水口散发型、锯齿型、绕树毛管型布置,可按多出水点计算湿润比:

%100???=r

t w

e S S S S n P (3.4.4)

式中:P ——土壤湿润比,%;

n ——每棵作物的滴头个数;

e S ——滴头间距,m ;

w S ——湿润带宽度,即在给定的灌水器流量和土壤条件下,表3.4.2中,P=100%时

相应的S L 值;

t S ——作物株距,m ;

r S ——作物行距,m 。

3.5 灌水均匀度

5.5.1 微灌系统内同一灌水小区内最大滴头流量偏差率不应大于20%,用公式(3.5.1)表示。

100min

max ?-=

d

v q q q q (3.5.1)

式中:v q ---滴头设计流量偏差率,%; max q ---滴头最大流量,L/h ; min q ---滴头最小流量,L/h ; d q ---滴头设计流量,L/h 。

3.6其他设计参数

3.6.1 灌溉水利用系数。林果微灌灌溉水利用系数η应≥0.9。

3.6.2 计划土壤湿润层深度。一般与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相一致,林果作物根系活动层较深,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可在1.0~1.2m 范围内选取。

3.6.3 灌水器设计水头。一般根据灌水器工作压力要求合理选取;采用滴灌时可根据灌水小区田块表面平整情况在6~10m 范围内灵活选取,田面平整的取较小值,反之则取较大值。

4.设计灌溉制度

4.1.1 最大净灌水深。微灌条件下最大净灌水深度可用下式计算:

1000/max P Z m ???=θβ (4.1.1-1)

其中:,max

max θ

θγ=

,min max θθθ-=

P Z m ???-?=γθθ)(1.0,

min ,

max max (4.1.1-2)

式中:max m ——最大净灌水深度,mm ;

β——土壤中允许消耗水量占土壤有效持水量的比例,%; θ——土壤有效持水量(占土壤重量百分数),%; max θ——土壤田间持水量(占土壤体积百分数),%; ,

max θ——土壤田间持水量(占土壤体积百分数),%; min θ——作物的土壤含水量下限(占土壤重量百分数),%;

,min θ——作物的土壤含水量下限(占土壤体积百分数),%;

γ——土壤容重,g/cm 3

Z ——计划土壤湿润层深度,m ; P ——土壤湿润比,%。

4.1.2 净灌水深度。是指每次灌水中为满足作物耗水量所补充的净水量。一般情况下,作物净灌水深度应小于等于最大净灌水深度,即

净m ≤max m (mm ) (4.1.2)

4.1.3 每次的毛灌水深度。应足以补充作物的耗水量,补偿由于系统的灌水不均匀性而必须多灌的水量或不可避免的渗漏损失及淋洗所需要的水量。毛灌水深度为:

η

毛m m =

(mm ) (4.1.3)

式中:η——灌溉水利用系数。

4.1.4 微灌系统设计灌水定额。最大毛灌水深度,按微灌系统最大净灌水深度计算公式考虑一定的水损失来确定。

η

max

m m =

设 (4.1.4)

式中:设m ——设计灌水定额,mm ; max m ——最大净灌水深,mm ;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4.1.5 设计灌水周期。作物耗水高峰的允许最大灌水周期,按下式计算:

a

I m T 净=

(4.1.5)

式中:T ——最大设计灌水周期,d ; 净m ——净灌水深度,mm ;

a I ——微灌设计灌溉补充强度,mm/d 。

4.1.6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通过灌水器将灌水量灌到毛灌水深度所需要的灌水时间,由下式确定。

a

l

e q S S m t 毛=

(4.1.6)

式中: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

e S ——灌水器间距,m ;l S ——毛管间距,m ; a q ——灌水器流量,L/h 。

4.1.7 系统日最大运行小时数。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为了降低系统投资,日最大运行时间可以取22h 。

5.水力设计

5.1.1 林果微灌系统毛管上的灌水器(或灌水器组) 一般间距较大,宜采用等比降设计法进行设计。

5.1.2 平坡情况下,毛管极限孔数按下式计算:

[]364

.075.175

.4446.5???

? ?

??=d

m

kSq d

h INT N 毛 (5.1.2)

式中:m N ——毛管极限孔数;

INT ——将括号内实数舍去小数成整数; []毛h ?——毛管允许水头差,m ; d ——毛管内径,mm ;

k ——水头损失扩大系数,为毛管总水头损失与沿程水头损失的比值,一般取k =1.1~1.2;

S ——毛管上灌水器(灌水器组)的间距,m ; d q ——灌水器(或灌水器组)设计流量,L/h 。 5.1.3 均匀坡时,毛管极限孔数按下列步骤计算:

①由下式计算降比r

75

.175.4/a

N kfq Jd

i J r =

= (5.1.3-1)

式中:J ——沿毛管地形比降;

d ——毛管内径,mm ;

k ——水头损失扩大系数,为毛管总水头损失与沿程水头损失的比值,k=1.1~1.2;

f ——摩阻系数;

d q ——灌水器(灌水器组)设计流量,L/h 。

②由下式计算压比G

75

.475

.1d

h kfSq h H G a a a

N

=

?=

(5.1.3-2)

式中:a h ——滴头设计水头,与a q 相对应,m ;

S ——毛管上灌水器(灌水器组)间距,m 。

③计算极限孔数:

A 、当降比r ≤1时,按下式试算:

[]

)1(75

.2)

52.0(75

.2---=

?m m d

N r N Gh h 毛 (5.1.3-3)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B 、当降比r >1时,按下述方法确定极限孔数:

a .计算)1(571

.0,r INT p n +=。 (5.1.3-4)

b. 计算[]

75

.2)

52.0()1(1

75

.2,

,

--

-?=

n n d

p p r Gh h 毛φ (5.1.3-5)

c. 根据φ值,试算m N : 当φ≥1时,

[]

)()

52.0(75

.21)

52.0(75

.21,

75

.2,75

.2n m n m d

p N r p N Gh h ----

-=

?毛 (5.1.3-6)

当φ<1时,

[]

75

.2)

52.0()1(75

.2--

-=?m m d

N N r Gh h 毛 (5.1.3-7)

5.1.4 毛管极限长度m L 可按下式计算:

0)1(S N S L m m +-= (5.1.4)

式中:0S 为毛管进口至第一个灌水器(或灌水器组)的距离,m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5.1.5 在进行田间管网布置时,许多情况下毛管不能按极限长度布设,而按照田快的尺寸并结合支管的布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实际长度必须小于极限长度。

5.1.6 均匀坡双向布置毛管时,由于地形高差的存在,为提高灌水的均匀度、降低系统造价,上坡毛管和下坡毛管的铺设长度应该上短下长,支管位置应使上坡毛管与下坡毛管产生相同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

5.1.7 林果微灌系统支管也为多孔出流管,其水力设计与毛管基本相同,也宜用等降比法进行设计。

5.1.8 水力设计的其他内容可参照《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执行。

用词说明

1、为便于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⑴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⑵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⑶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⑷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可”;

反面词采用“不可”。

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要求(或规定)”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所指定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附录A.术语和符号

A.1 术语

A.1.1 微灌

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以水滴形式供水时称为滴灌;以喷洒的方式出流时称为微喷灌;以多股水流的形式供水时称为涌泉灌。

A.1.2 林果

泛指林木和果树等多年生作物,包括各种果树和人工栽培林木,含各类防护林带以及葡萄、啤酒花等作物。

A.1.3 林果微灌工程

用微灌技术实现林果灌溉的工程。

A.1.4 灌水器

将灌溉系统末级管道的压力水,变成不同形式的出流,实施灌水的设备。

其他术语见《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

A.2 符号

同《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

附录B.新疆主要地区最大腾发量月份的日平均参照作物腾发量

E值(mm/d)

注:该表摘自《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原理与应用》一书,圆圈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大腾发量月份。

编制说明

规划设计是搞好林果微灌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为适应我区林果微灌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林果微灌工程设计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节约用水,降低能耗,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第33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二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

本规范系在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和即将出版的国家规范以及其他有关设计规范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特别是新疆地方和兵团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编写。

本规范与已经发布的《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系姊妹篇,凡内容相同部分均不再写出,如:一般规定、收集资料、规划布置、水力设计、首部控制枢纽设计、水源工程分类及设计、附属建筑物设计、图件制作、工程费用概算、设计文件等,以上内容请参照《大田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范》执行。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1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Sprinkler and Micro Irrigateon Project SL236—1999 主编单位:北京水利水电管理干部学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1999-02-25发布199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前言 根据(96)农水机便字第19号文下达的《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编制任务,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领导下,编制组自1997年6月开始工作,1998年5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8年12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9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的内容分为:总则,工程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维护和保养,喷灌与微灌机的管理,用水管理与田问测试以及技术经济后评价,共7章37节164条,另有条文说明。 本规程与SDl48—85《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比较,有如下变动: ——增加了微灌工程技术管理的内容,更名为《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将用水管理与工程管理一章分开,工程管理独立设章,并增加了首部工程与机行道两节; ——将用水管理与田问试验并为一章,并将田间试验改为田间测试; ——将设备运行章改为设备运行管理,增加了调压罐、施肥装置、过滤器、微灌灌水器四节; ——将设备维护与保管章改为设备维护和保养,章内亦增加了调压罐、施肥装置、过滤器、微灌灌水器四节; ——将中心支轴、平移式喷灌机的管理章改为喷灌与微灌机的管理。将第3、4章中的轻、小型喷灌机调至本章,与微灌机组成一节,并增加了绞盘式喷灌机和滚移式喷灌机两节; ——将技术经济分析章改为技术经济后评价,并增加了财务分析一节。 本规程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水利水电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省水利厅、湖北省水利厅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西安理工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窦以松董文楚任晓力杨刚马启祥徐茂云张国祥孙万弟傅琳王云涛

国发【2012】3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的要求,现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内容简介: 微灌技术近年来在建德市的草莓、蔬菜、果园、花卉等生产中均有应用,从应用调查情况及试验情况看,微灌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其具体作用和效益如下: 一、微灌技术主要作用机理 1、科学按需给水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微灌技术近年来在建德市的草莓、蔬菜、果园、花卉等生产中均有应用,从应用调查情况及试验情况看,微灌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其具体作用和效益如下: 一、微灌技术主要作用机理 1、科学按需给水,创造最适宜作物生长的用水环境。 按作物的实际需要科学给水,这是微灌技术优势的实质。水是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矿物质营养代谢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应物和介质,是作物一生中从环境吸收和消耗数量最大的物质,不可或缺,水是农作物的命脉。作物一生离不开水,但不是说水越多作物就越好,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相对于旱作作物,传统上采用漫灌和浇灌二种方式为主,漫灌供水与作物需水要求差别较大,而浇灌也因人工费用大等原因应用面不大,因此,传统的供水方式,离科学供水有较大的距离,这正是微灌技术发挥按需、随时、

局部供水优势,增产增效的潜力所在。而且这个增长潜力随着农机与农艺结合和技术的成熟,潜力很大,值得大力研究。 2、肥水同灌,科学用肥,充分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作物用肥以作物各时期需肥种类和数量为基础,以基肥和追肥二种方式施用,而追肥以根外和叶面追肥方式进行。传统上,以基肥为主,追肥次数受劳动用工和施肥方式的限制,次数较少,只能基本满足作物肥力要求,而微灌可实行可溶性肥料的肥水同灌,适时追肥,较充分地满足作物养分需求,促进作物生长(微喷灌进行叶面追肥,滴灌可进行根部追肥),起到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 二、主要效果 1、增产增效。寿昌镇李国生应用滴灌种植苦瓜,采收期由传统漫灌方式的46天延长到61天,亩产量由175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增产4 8%,亩产值由4500元/熟,提高到6000元/熟,增效3 3.3%;航头叶建清应用滴灌种植吉林鸡爪小青椒,平均亩产由753公斤增加到889公斤,增产1 8.1%,亩产值由3765元/熟增至4445元/熟,增幅18%,应用滴灌种植黄瓜,平均亩产由1144公斤增加到1728公斤,增产51%,每亩增收350元/熟,应用滴灌种植西红柿,亩产由1443公斤增至2100公斤,增产4 5.5%,每亩增收446元/熟;杨村桥范秀珍应用滴灌种植草莓,亩产量达到1706公斤,同比增产 7.1%,增收859元/亩;此外,微灌种植西瓜、茶叶、水果所反映的增产效果都较为理想。

喷灌施工流程

喷灌施工流程 本灌溉系统工程施工严格按照甲方图纸及技术规范进行,并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D158-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 5,《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8:9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技术要求。

3、滴灌管的安装: 滴灌管安装时,选直径小于滴灌管插头外径1mm的打孔器在毛管上打孔。并按设计孔距在毛管上冲出圆孔,随即安装滴灌管,严防杂物混入孔内。 4、阀门安装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阀门安装前,应仔细核对所用阀门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阀门在搬运时不允许随手抛掷以免损坏。阀门在水平管道安装时,阀杆应垂直向上。安装法兰式阀门,应保证两法兰端面互相平行和同心。塑料阀门安装用力应均匀,不得敲碰。 5、阀门井、泄水井修建、安装

灌溉系统在灌溉季节结束后应将管道中的余水泄空,管道顺坡泄水,并在最低处设泄水井。阀门井、泄水井修建、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要求执行。 6、过滤器 系统首部加设相应设计流量的过滤器,金属管道与下级塑料管道连接处应加设与塑料管同管径的过滤器。过滤器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分别设置。 三、管道过路处的处理 1、预埋套管 灌溉管道在穿越铁路、公路及基础时加设D219Χ6无缝钢管,预埋套管的预埋管位置、埋深、材料、规格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套管管顶最小埋深0.7m,套管根据地形单向放坡,坡度不小于2‰。预埋钢套管应敷设在被夯实的土层上,套管在埋入时应将灌溉管道放入套管中一起埋入,两端比套管各长出0.5m,钢管敷设前应按设计要求作好防腐处理。管沟回填土时,应同时从管道两侧填土分层夯实,不得损坏管子及防腐层。 2、预埋套管处破路 预埋套管破路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破路。破路时用道路切割机将破路处边缘切割整齐,然后再将预埋管沟处的道路破碎清除。套管埋入时套管与灌溉管两端应用便于取出的材料封口,并在地面上做明显标记。 3、预埋套管处路面恢复 预埋套管埋设好以后按设计要求及相应规范将路面恢复原状。

2010灌溉定额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DB37/T1640-2010 1 范围 1.1由于山东省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灌溉形式复杂,生育期和需水规律相近的其他作物,其灌溉定额可在总结灌水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执行。 1.2 表中50%、75%、85%是指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频率,在该频率年有效降雨条件下或有效降雨量更多的年份,均可满足作物充分灌溉的要求,也就满足了灌溉保证率的要求。灌溉保证率反映了作物充分灌溉的保证程度,对于不能满足灌溉保证率的年份,只能实行非充分灌溉,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灌关键水。 3 术语和定义 3.4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反映节水灌溉水平特别是工程标准的重要指标,净灌溉定额在作物品种和农业措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毛灌溉定额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密切相关。本次灌溉水利用系数参照原有数据、调研的数据、有关规范规定,采用和现状相比相对较先进的水平。对于新建和改建工程,须按照节水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和建设。 5 定额的分区及作物和灌区类型 5.1 山东省农业水利分区是在分析全省自然地理和降雨量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鲁西南区(I区)地势平坦,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80~740mm之间;鲁北区(II区)地势平坦,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50~650mm之间;鲁中区(III区)多丘陵,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600~800mm之间;鲁南区(IV区)多山,地形复杂,区域多年

平均降雨量在800~900mm之间;胶东区(V区)多山多丘陵,地形复杂,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50~850mm之间。分区以县级市为基本分割单元,部分地市有交叉。 5.2根据生产实际需求和多年习惯,本标准中定额单位采用m3/亩。灌溉定额的制定是在调查全省农作物的基础上,选取山东省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进行制定,其他种植范围较小的作物可参照执行。此外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的耐旱性不同,灌溉定额也会有差异,其灌溉定额可参照执行。 5.4山东省主要的灌区类型分为井灌区、水库、引河(湖、泉)灌区和引黄灌区,其他灌区类型可参照执行。 6 灌溉定额 6.1 本标准中净灌溉定额的确定以我省“六五”以来灌溉试验成果为主,并参考了当地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而得出。由于近年来节水灌溉在山东省发展迅速,并且随着各地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水平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也应当做相应调整。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勇毅、高希星、纪亚非、杜贞栋、陈升玉、于晓蕾、刘建强、赵静、党永良、刁希全、李其光、李雪东、吕宁江、王昕、黄乾、刘开非。引言 山东省农田灌溉是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70%,编制农作物灌溉定额标准,不仅是高效精准灌溉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农业灌溉基本用水、实现粮食安全,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技术依据。对实行计划用水,强化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合理配制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农业灌溉定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1999年水利部水资源司519号文《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编制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山东省水利厅早于2001年委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全文】: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下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后更为《灌溉 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任务,在水利部领导下,由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水利司 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编制组自1991年4月开始工作,1994年3月完成征求意见稿,1996年4月完成送审稿,并于1997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审查。 《灌溉与排水工程没法规范》分总则,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总体设计,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灌溉输配水系统,排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排建筑物,喷灌和微灌系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附属工程设施,共12章36节356条和15个附录,内容全面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除结构计算以外的各个方面。既有将灌溉排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总体设计,也有灌溉工程枢纽和单项灌排建筑物设计;既包括了水源工程、输配水渠道、排水沟和畦灌、沟灌等常规设计内容,也包含了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微灌节水等新技术;既对灌区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要求,也对逐步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所必须设置的附属工程设施作出了规定。 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负责。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应积极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安德路六铺炕,邮编:100011)。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西北农业大学

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土建及室外工程 第一条屋面工程 第二条1.1. 屋面施工做法: 第三条 1.1.1. 上人平屋面构造做法:(露台)(1) 10mm 厚铺地缸砖面层,用干水泥擦缝,设分格缝≤2m×2m,留 10mm 宽缝,填1∶3 水泥砂浆(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3) 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150 双向,设分格缝≤2m×2m, (钢筋必须断开),缝宽 20mm,缝内嵌 PVC 防水油膏(4)25 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30kg/m3)(5)体积比 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 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 20 厚(6) 4 厚APP 防水卷材(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7) 2 厚 JS 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 250,卷起高度至少 250 (8) C20 细石混凝土找坡 1%并压平(最薄处 20 厚)(9)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第四条 1.1.2. 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保温做法:(主楼屋面)(1) 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150 双向,设分格缝≤2m×2m 钢(筋必须断开)缝宽 20mm,,缝内嵌 PVC 防水油膏(2) 25 厚发泡聚苯乙烯板保温层(容重:18kg/m3)(3)体积比 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 2%(累计)并压平,最薄处 20 厚 (4) 4 厚 APP 防水卷材(满贴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5) 2 厚 JS 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 250,卷起至少 250 (6) C20 细石混凝土找坡 1%并压平(最薄处 20 厚)(7)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第五条1.1.3. 非上人平屋面构造不保温做法:(核心筒塔楼屋面)(1) 15 厚 1:2 水泥砂浆粉面抹光(2) 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150 双向,设分格缝≤2m×2m 钢(筋必须断开)缝宽 20mm,,缝内嵌 PVC 防水油膏(3) 4 厚 APP 防水卷材(满贴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4)2 厚 JS 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 250,卷起至少 250 (5) C20 细石混凝土找坡 2%并压平(最薄处 20 厚)(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第六条1.1.4. 种植土屋面:(汽车库顶板)(1) 250-400 厚种植土(2)聚脂无纺布滤水层(120G/M2),四周上翻 100 高,端部通长用粘结剂 50 高(3)80 厚粒径 15-20 陶粒排水层(4) 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150 双向,设分格缝≤2m×2m, (钢筋必须断开),缝宽 20mm,缝内嵌 PVC 防水油膏(5)体积比 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 2%并压平,最薄处 20 厚(6) 4 厚 APP 防水卷材(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7) 2 厚 JS 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至少 250,卷起至少 250 (8) 20 厚 1:2 水泥砂浆找平(9)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坡,放坡 1% 第七条1.1.5. 广场砖屋面:(汽车库顶板人行道部分)(1) 50 厚广场砖面层(2) 10 厚 1:1 水泥砂浆结合层(3) 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150 双向,设分格缝≤2m×2m, (钢筋必须断开),缝宽 20mm,缝内嵌 PVC 防水油膏(4)体积比 1:3:8(水泥:砂:陶粒)陶粒混凝土找坡5‰并压平,厚度依据景观设计人行道道路标高而定(5) 4 厚 APP 防水卷材(热粘),接缝处用抹刀热抹平(6) 2 厚 JS 防水涂料在山墙四周、屋面管道

节水灌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2018年高效节能灌溉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渝北区茨竹镇2018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主要建设任务是灌溉渝北区茨竹镇蓝莓种植园,设计灌溉面积为500亩,其中A区灌溉面积280亩,B区灌溉面积220亩,主要灌溉方式为滴灌,灌溉水源主要为项目区内部的山坪塘。通过合理的高效节水灌溉管网建设,使项目区灌溉有保证,达到有计划用水、调水、节水的目的,实现田间高效节水灌溉。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及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2)《重庆市渝北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十三五”规划》 (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4)《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6)《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7)《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 (8)《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 (9)《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 (10)《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236-1999 (11)《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12)《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T207-98; (1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0等。 (7)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

三、施工内容、规模 渝北区茨竹镇2018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主要涉及茨竹镇1个镇街,本工程项目灌溉方式采用滴灌,总设计灌溉面积为500亩,属Ⅴ等小(2)型灌溉工程。 1、施工内容 2、施工布局 渝北区茨竹镇2018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建设布局设计主要包括首部枢纽工程、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及附属设施。 本工程项目区水源利用各区附近河流、水库、山坪塘,水源点高程满足设计灌溉压力需求时,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将水输送至田间,当水源点高程无法满足设计灌溉压力需求时,采用加压泵站将水输送至高位水池,再从高位水池自流灌溉或者通过泵站直接将水输送至灌区田间。管灌区水质符合灌溉用水水质要求,可不进行过滤处理。喷灌区在首部枢纽内设施肥罐以便于施肥,设过滤器对水质进行过滤处理,以防灌水器堵塞影响使用年限。 输配水工程主要采用有压管道将水从水源输送至高位水池以及将水从高位水池输送至田间地块。输配水管道采用PE管,埋地铺设,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70cm。管道沿线在极高点设置进排气阀,在极低点设排水放空阀。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上海恩宝公司对灌溉系统的施工安装谨慎严密,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施工要求 1、施工前深入规划灌区,全面踏勘、调查了解施工区域情况,认真分析工作条件,编写施工计划。大工程还应按照要求制订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安装必须按批准的设计进行,需要修改设计或变更工程材料时,应提前与设计部门协商研究,较大的工程必要时还需经有关部门审批。 3、微灌工程施工涉及工种较多,必须加强各工种间协作,按照工序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 4、全面了解专用设备结构特点及用途,严格依照技术要求安装。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可行的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前题下提高工效,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5、开工前应先了解施工准备工作情况,检查施工现场条件,对影响安全之处必须采取可行措施,同时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全面了解和熟悉微灌工程的设计文件,包括灌区地形、供水、首部枢纽、管网系统等全部设计图及对灌水器的选择方案;同时核对有关设计技术参数,对不理解或达不到施工工艺部分,应在开工前向设计部门提出,以统一认识,合理地修订设计。 2.根据工程规模编制相应的简明施工计划,指导各工种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计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建立施工组织,确定分管技术、后勤的工作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②拟定放样、定线各项施工顺序。 ③依照各工种工作特点,编拟工种劳力组合及全部工程所需劳力计划。 ④编制工程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⑤明确施工的进度、检查质量的方法和有关措施。 ⑥组织领导和安全措施等。 3.核查设备器材:开工前必须逐项查对设计文件中所提出的各种设备、工程材料,主要是首都控制枢纽、供水配水管网,灌水器的规格、质量、数量及组装构件是否成套。大工程还应检查水泥、钢材、砂石备料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以便顺利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 4.施工与设备安装工具准备:微灌工程施工包括土建和专用设备安装两大部分,土建工程施工应视工程规模、施工难易、工程量等准备施工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型系统除一般工具外,有条件地区应提供平整、开沟、牵引管道、混凝土拌合等施工机械。小工程只需准备施工用铁镐、铁锹、运输、夯实等工具。 施工与安装 1.施工放线与土石方开挖 a.放线根据设计图上标定工程部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尾部原则放线。为了便于控制、监测工程标准,较大工程系统应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网。放线起点先从首部枢纽开始,划出枢纽控制室轮廓线,标定干管(或主管)出水口位置、设计标高,由此点起用经纬仪对干、支管进行放线。 b.蓄水池、首部枢纽基础开挖根据放线标桩、设计高程开挖土石方。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总则 1.0.1 为了统一我国建筑施工各种安全标准、规范、规程的技术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的施工。 1.0.3 建筑施工安全与卫生分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现场环境与卫生三方面内容,本规范仅对第二方面内容作出统一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应另执行其它标准及统一规定。 1.0.4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不得违章指挥;工人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及其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1.0.5 企业应建立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定、监督实施程序,对施工方案及需设计计算部分应建立审核制度,和安全技术资料归档制度。 1.0.6 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如:爆破、起重吊装、深基础、高支模作业和高层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架)、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的拆、装、建筑物(或构筑物)拆除以及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有图纸、计算书和单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应加强监理监督。 1.0.7 企业应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施工队长、工长应按工程进度向有关班组进行作业的安全交底;班组长每天应向班组进行施工要求和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1.0.8 企业应该建立验收确认制度,对脚手架、高支模、施工用电、垂直运输设备(塔吊、升降机等)、起重机、施工机械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安装后,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对外购的设备、设施、产品,在正式使用前,应按相关标准进行验收确认。 1.0.9 企业应对参加施工的职工,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正确使用。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一、微灌工程规划 1、一般规定。微灌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与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可行性论证;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应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和管网规划布置,规划布置成果应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并提出工程概算;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公顷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 公顷的微灌工程,应分为规划、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可合为一个阶段进行;灌水方式应因地制宜地,可选择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灌水方式。 2、水源分析与用水计算。微灌工程规划必须对水源的水量、水位和水质进行分析,利用现有水源工程供水的微灌系统,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设计水文年的供水状况,新建水源工程,供水状况应根据来水条件通过计算确定。微灌工程以小河。山溪、塘坝为水源时,应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地区性水文手册或图集,分析计算设计水文年的径流量和年内分配过程线;以井、泉为水源时,应根据已有资料分析确定可供水量,无资料时,应对水井作抽水试验,对泉水进行调查、实测出流量来确定可供水量。 微灌水质除必须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⑴进入微灌管网的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应含有泥沙、杂草、鱼卵、藻类等物质。 ⑵微灌水质的PH值一般应在5.5~8.0范围内。 ⑶微灌水的总含盐量不应大于2000PPm。 ⑷微灌水的含铁量不应大于0.4PPm。 ⑸微灌水总硫化物含量不应大于0.2PPm. 3、管网布置原则。⑴符合微灌工程总体要求;⑵使管道总长度短,少穿越其他障碍物; ⑶满足各用水单位需要,能迅速分配水流,管理维护方便;⑷输配水管道沿地势较高位置布置, 支管垂直于作物种植行布置,毛管顺作物种植行布置;⑸管道的纵剖面应力求平顺。 二、设备选择与工程设施 1、设备选择。灌水器的选择应考虑土壤、作物、气象因素和灌水器的水力特性,制造偏差系数不宜大于0.07。应根据水质状况和灌水器的流道尺寸选择微灌系统中的水质净化设施,灌水中无机物含量小于10PPm,或粒径小于80um时,宜选用砂过滤器、 200目筛网过滤器或叠片式过滤器;无机物含量10~100PPm或粒径在80~500um时,选用旋流水砂分离器或100目筛网过滤器作初级处理,然后再选用砂过滤器;无机物含量大于100PPm或粒径大于500um时,应使用沉淀池或旋流水砂分离器作初级处理,然后用200 目筛网或砂过滤器,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不宜大于3.0毫米/秒;灌溉水中有机污物含量小于10PPm时,可选用砂过滤器或200目筛网过滤器;有机污物含量大于10PPm时,应选用初级拦污筛作第一级处理,再选用砂过滤或200目筛网过滤器。微灌系统应安装控制、安全保护和量测设备,选择止水性能好、耐腐蚀、操作灵活的流量、压力控制阀、进排气阀和冲洗排污阀门;选择阻力损失小、灵敏度高、量程大的水表及2.5级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是系统设计压力的1.3~1.4倍。微灌系统的施肥与化学药物注入装置应根据设计流量大小、化肥和化学药物的性质选择耐腐蚀的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活塞泵或隔膜泵等设备。应按照设计要求选择管与管件,直径500毫米以上的各级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2.0.3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2.0.4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2.0.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2.0.6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以及居民点的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3灌溉水源 3.0.1节水灌溉工程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发挥灌溉水源的最大效益。 3.0.2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不含条文说明)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不含条文说 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前言1 总则2 工程规划3 灌溉水源4 灌溉用水量5 灌溉水利用系数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7 效益8 节水灌溉面积附录A 名词解释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条文说明前 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 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 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 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S 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 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

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河北省水利厅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1 总则 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 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 G3408.1《GB/T 3408.1-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 G3408.2《GB/T 3408.2-2008 大坝监测仪器应变计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 G3409.1《GB/T 3409.1-2008 大坝监测仪器钢筋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 G3410.1《GB/T 3410.1-2008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 G3410.2《GB/T 3410.2-2008 大坝监测仪器测缝计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 G3411.1《GB/T 3411.1-2009 大坝监测仪器孔隙水压力计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G3412.1《GB/T 3412.1-2009 大坝监测仪器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 G3413《GB/T 3413-2008 大坝监测仪器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 G10597《GB/T 10597-2011 卷扬式启闭机》 G11828.1《GB/T11828.1-2002 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 G11828.2《GB/T11828.2-2005 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 G11828.3《GB/T 11828.3-2012 水位测量仪器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

G11828.4《GB/T 11828.4-2011 水位测量仪器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 G11828.5《GB/T 11828.5-2011 水位测量仪器第5 部分:电子水尺》 G11828.6《GB/T 11828.6-2008 水位测量仪器遥测水位计》 G11826《GB/T 11826-2002 转子式流速仪》 G11826.2《GB/T 11826.2-2012 流速流量仪器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 G14173《GB/T 14173-2008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G14627《GB/T 14627-2011 液压式启闭机》 G15659《GB/T 15659-2014 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 G15772《GB/T 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15773《GB/T 1577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 G15774《GB/T 1577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16453.1《GB/T 16453.1-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16453.2《GB/T 16453.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16453.3《GB/T 16453.3-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16453.4《GB/T 16453.4-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16453.5《GB/T 16453.5-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16453.6《GB/T 16453.6-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G21031《GB/T 21031-2007 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

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 术(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我国大多数农田是“靠天吃饭”,全国的农田受旱面积约4亿亩,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面临着用水短缺的制约,干旱是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受害面积最大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农业又是用水大户,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节水潜力很大,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利用率,用较少的水生产较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常用的节水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喷灌、微灌(滴灌、微喷、渗灌)、膜下灌等技术。不同的灌溉技术,其节水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滴灌和地下灌溉方式节水效果较好;微喷次之;而地面漫灌最浪费水;喷灌则界于微喷和地面漫灌之间。 一、渠道防渗: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措施、工程措施防止渠道内的水发生渗漏损失,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加水的利用率,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渠道防渗可分为三合土护面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防渗等。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二、喷灌:喷灌是通过管道、喷头等机械部件将有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水滴均匀地降落到地面的一种灌溉方式。一般的粮、棉、油、蔬菜及果树等作物都可以采用喷灌来进行浇灌,喷灌还可以结合喷洒农药和液肥,是一种较理想的灌溉方法。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已被广泛采用。喷灌的特点:采用喷灌技术能达到节水、增产、省工、降低劳动强度等明显效果。喷灌的节水效果显着,水的利用率可达80%;大大减少了田间渠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工作量,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由于取消了田间水渠及畦埂,增加了播种面积,因此可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同时,喷灌还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如夏季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冬季或早春的喷灌作业能防止低温冻害和霜冻。此外,还可以利用喷灌水对作物叶面的冲洗作用,能消尘除害,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三、微灌:微灌技术又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多种方式。它是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的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其特点是能够准确的控制水量,把水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微灌还可结合灌水施入可溶性的肥料溶液到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如果树、花卉、食用菌、温室大棚等蔬菜作物的生产中,应用效益十分突出。微灌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省水。微灌系统全部由管道输水,因此损失少,灌水时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灌水量小,灌水均匀度可达80~90%,水的利用率高。(2)节能。微灌比喷灌的工作压力低、耗能少。(3)增产。微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系附近灌水,供肥,有的还可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不会造成土壤的板结,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实现高产和稳产,提高产品质量。(4)省工、省力。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节省人工,降低成本。(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微灌的灌水速度可快,可慢,因此对粘土和沙土都适合,可以进行间隙灌溉,这样可使作物的根系经常保持合适的水分,又不会产生深层的渗漏。 1、滴灌: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滴头或滴灌管带上的小孔一滴一滴均匀慢慢地滴出来,滴在作物的根系附近进行局部灌溉,工作压力和滴头的流量小。滴灌是一种用水经济、省工、省力的灌溉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水源的干旱山区及沙地,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滴灌可用在各种经济作物上,特别是在温室大棚内应用效果最好。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另外由于流量较小、运行时间长,在需水量较大的蔬菜作物中应用不方便。 2、微喷灌: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灌形式,将水从微喷头或微喷带中喷洒成微小的水滴进行灌溉的方法,既有喷灌与滴灌技术之长处,又克服了两者之弊病,兼具喷灌不易堵塞和滴灌耗水少的优点。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大,工作压力虽然和滴灌差不多,但它的流速快,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出流量大,喷洒一定面积,因此每亩的用材比滴灌少,节约了亩投资。主要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温室大棚等灌溉。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但微喷灌会增加空气湿度,对一些容易因空气湿度大而产生病害作物,不能使用微喷灌;在空气干燥,风力大的地区使用微喷灌因蒸发漂移损失较大,一般也不选用。 3、渗灌:渗灌是将滴头和安装滴头的末极管道埋在地表下20~30厘米的土壤中进行灌溉的一种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灌水时地面水分蒸发损失小、节水效果好,设备埋在地下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水流通过渗灌管上的毛细管渗出,由于渗灌能减少土壤表面蒸发,从技术上来讲,是用水量很省的一种微灌技术,但目前使用起来,渗灌管常埋于地下,由于作物根系有向水性,渗灌管经常遭受堵塞问题困扰。三、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着,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关于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 形考作业一答案 一、问答题 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 答:土壤水的总势能是对应力场的各分势的总和,各势分述如下:重力势,由重力场引起水势的变化、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其恒为负值。 3、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 答: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1) 加法模型 11n a m a i i m m Y ET ET Y ET β=??-=-???? ∑ 2) 相乘函数模型 1i n a a i m m i Y ET Y ET λ=??=????∏ 3) 积和综合模型 2211n n n oi i oi i i a oi ai M M M Y Y M M =??????-???=-??Φ ? ???????? ?? ∑ 4、如何确定泡田定额? 答: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可用下式确定: 1011110.667()M h S e t P =++- 1M ——泡田期灌溉用水量,3/m 亩; 0h ——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 1S ——泡田期的渗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透量,mm ; 1t ——泡田期的日数; 1e ——1t 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 d ; 1P ——1t 时期内的降雨量,mm ; 二、选择题 1、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土壤水分的减少对以下各项活动影响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a )。 a. 生长>蒸腾>同化; b. 生长>同化>蒸腾; c.蒸腾>生长>同化; d. 同化>生长>蒸腾。 2、土壤含水量减小时,以下哪些项有所提高( ac )。 a.蛋白质含量;b. 脂肪含量;c. 纤维质量;d. 碳水化合物。 3、取土样,装入10g 重铝盒中,称其质量为50g ,放入烘箱烘干后质量为40g ,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 c )。 a. 20%;b. 25%;c. 33.3%;d. 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