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14.高等职业院校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

15.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什么要求??

专业设置要有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要调查预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要求。?

16.高等职业院校要如何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1)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2)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7.“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

(1)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

(2)鼓励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国家、地方(省级)、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3)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4)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18.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1)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9.“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如何加快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1)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0.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2)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3)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4)加大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2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重点支持建设多少所示范性院校??

100所。?

22.如何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

(1)要转变观念,做好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2)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市场规律并按其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

(3)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确定改革的主攻目标;

(4)总结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向各专业辐射。?

23.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核心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式是产业界与教育界或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合作。?

(1)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2)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要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24.“双师素质”、“双师型”、“双师结构”是什么含义??

“双师素质”、“双师型”一般是就教师个体而言,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

(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双师结构”指专业课教师中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独立承担某一门课程或实践教学任务的行业、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

25.什么是课程体系??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及相互衔接上。?

26.教师应如何做好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

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7.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要素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28.高职教师应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同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

29.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院自主制订,既要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可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的企业人员,与学院教师和管理干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30.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原则上要先制订教学标准,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教学标准明确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标准,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标准的要求。?

31.教师应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要补好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和讨论教学标准,组织编写或选用与教学标准相适应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教学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案;第三,积极参加和进行教学方法研究,积极钻研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做出贡献;第四,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32.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产学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行业和企业可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向高职院校注入资金,派出人员参与学院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与学院共同把握办学方向;?

(2)可向学院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3)与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向学院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作学院的兼职教师,帮助学院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使学生学到真本事。?

(4)企业还可以委托学院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

?33.什么是产学研结合?

?“产”指企业,“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该系统的核心部门,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所以,三者之间的

相互结合的创新模式日益促进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使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奖金和物质交换,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其符合社会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机制,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34.高职高专教育应如何推进产学研结合??

高职高专教育推进产学结合应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一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物质资源与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与社会企业的紧密合作,大量吸收社会或行业、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进入教育过程;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毕业生顶岗实习试点等,密切高职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结合。?

二是要实施“双证书”教育。?

三是要通过产学结合拓展高职高专院校的职能。既要重视以培养新生劳动力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学院教育,又要重视以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及提高为主要任务的培训在职教育,还要重视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再就业人员、企业转岗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培训三种职能的合理结构。

四是要通过产学结合开发行业、企业服务市场。通过为企业发展、企业改造升级提供技术和劳动力支持,以及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定向培训服务,增强学院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确立高职教育在行业、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35.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有哪些??

第一,大力推进院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第二,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

第三,要大力加强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第四,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36.工学结合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7.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应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包括:?(1)管理与发展能力;(2)工作中与人合作能力;(3)技术应用能力;?(4)设计与创新能力;(5)数据应用能力;(6)应用能力;(7)管理任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8.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三率”是什么??

新生入学报到率、学生职业证书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统称为高职人才培养水平“三率”。新生入学报到率反

映了考生和考生家长或社会对学院的认可程度。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通过率则直接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接不接受学院的学生。毕业生就业率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程度,更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院的认可程度。“多一个证书多一条路,多一个证书多一种技能,多一个证书多一份本领,多一个证书多一种竞争岗位能力。?

39.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1)端正办学思想,使全院教职工都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观念。?

(2)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及特色方面要符合社会需求,使毕业生受到用户欢迎。?

(3)要建立就业指导机构,形成就业指导、服务网络。?

(4)制定政策,加大投入,构建政策环境。

?40.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有哪些特征??

(1)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终身教育观念;?

(4)适应社会和教育市场经济的需要;?

(5)构建适应21世纪的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6)强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树立全程质量意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7)在对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评价中,接受社会的检验。?

41.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是什么??

“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4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44.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艺术审美等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5.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即主体要素——校园师生,客体要素——校园的文化环境,行为要素——校园的文化活动,主导要素——校园精神。?

46.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大学生应当具备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基本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宋孝彬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以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创新 中国在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适应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不仅将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也将为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贡献了宝贵经验。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脱离实际,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探索更新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所支配,为一定的教学目所服务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等职业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至用,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缺陷需要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的灌输法,它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试题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试题 (不定项选择) 1、高等职业教育提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是(A )。 A敬业、诚信教育B求实、创新教育 C责任、奉献教育D诚信、创新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ABCD )。 A职业针对性B大众性 C产业性D社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 3、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ABCD )。 A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 B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半学格局。 C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半学水平和质量。 D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4、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C )。 A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B以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C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D以就业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5、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格局是(B )。 A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省级政府予以配合的两级管理格局。 B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两级管理格局。 C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省级政府进行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两级管理格局。D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省级政府进行质量监控的三级管理格局。 6、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ABCDE )。 A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 B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C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D以学生“双证书” 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 E产学结合、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7、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是(ABD )。 A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设计性、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B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学科建设,高职教育注重的是专业建设。 C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的是专业建设,高职教育注重的是学科建设。 D普通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师资队伍的高学历层次,而高职教育则更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 8、高职教育特色的内涵包括(ABCD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编制和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高[2015]56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11.18 【实施日期】2015.1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高〔2015〕56号) 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的决定》(沪府发〔2015〕9号),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38号)(简称“教育部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的编制与发布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送范围 全市各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含民办,统称高职院校),须按要求报送高等职业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简称《院校年报》)。同时,鼓励各高职院校主动联系一批实际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面向社会发布“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6)”(简称《企业年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市级特色高等职业院校须联系一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布《企业年报》,聚焦企业资源投入、参与高职教育教学(做法、成效和问题)等方面,由企业自身独立编制发布。 二、工作要求 各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编写年报。我委将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院校年报》编制进行指导,并对各《院校年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进行通报。 各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关于“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对年报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完成年报编制工作,注重形成年报质量的审查机制。 三、报送要求 各高职院校年报材料共分三次报送市教委: 1.第一次为数据报送:材料包括“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和“落实政策表”等4张表格(最终稿),excel格式(见附件),主要为撰写市质量年报提供统计数据。报送截止时间:2015年11月25日。 2.第二次为案例报送:材料包括《院校年报》(初稿,命名为“**(学校全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企业年报》(初稿,命名为“**(企业全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6)”,由联系企业的院校负责报送)及典型案例与创新举措(最终稿),word格式,主要为撰写市质量年报提供素材。案例名称应主题突出,案例内容应言简意赅(每个案例不超过1000字)、图文并茂。报送截止时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践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建设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学经验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1.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教育倾向依然存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办学目标,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在课程开发方面,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即从普高学科体系到能力本位体系,再到工作过程体系。但是,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至今仍停留在对学科体系的改良上面。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更

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总之,“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整体的课程模式未能实现根本的变革,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重知识理论,轻能力和工作过程,学生毕业后不少所学的知识无法在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运用,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却没有学。因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转变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观念,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该说,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课题,但影响这一项攻坚课程推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思路。 2.培养实践型、适用型、发展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强 只要留意目前的新闻即可发现,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仅具有一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广的适应面,又要有突出的特色、专长。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数量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必须洞察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二、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摘要:论述了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并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为例,阐述了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方法。关键词: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学科式课程模式;任务驱动整合模式一,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编辑。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理论课一般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奠基人文素养、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习得应用技能。两类课程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服务。但就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看,这两类课程由于整合不够科学,搭配尚不默契,运作不善创新,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力作用,相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是当前高职课程结构和分类的一种通用模式。即把课程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进行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1)从课程内容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前两“段”都是属于理论知识板块,占70%—80%的比例,同时理论知识教学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而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比较模糊,不够完善。(2)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的知识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3)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4)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践行。(5)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平行叠加,并未进行科学整合,在课程实施上也是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规律和特点是相违背的。 2.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失衡。从时间的总体分配看,现行高职一般第一学年学习普通文化课,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第三学年上实习实践课。而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再从具体的课时执行看,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40%”,但据调查,由于受到资金、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开出率都低于这个比例,好一点的也只有 30%[l]。 3.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科学整合。考察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有三:(1)时间整合不科学。依据前述,高职前两年学习理论课,第三年才进入实践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太长,很不科学。一方面,学生前面学理论时对实践根本不了解,没有实践背景和经验,学习理论的目的性、针对性、动机性不强,而且知行脱节,前学后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偏后,相隔两年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大打折扣。(2)展开顺序不科学。“三段式”课程的展开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以理论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切人点,难免有错位之嫌。(3)方法整合不科学。现行高职理论课与实践课采用的是叠加式的整合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只是被机械地叠加拼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的是基础和承载的依附关系,而且实践课还在实际操作中被“矮化”和“窄化”。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上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两类课型长期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现状。其所形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课程观念失去准绳。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当下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奉行的却是理论先行、理论为主的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这就必然造成课程建构与课程目标的冲突、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背反,其结果只能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问题在于随着知识增长和频变的加快,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人

职业教育学

广东省技工学院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师教育理论函授培训作业册答案 《职业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科学。 2、职业教育: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人们对未来职业教育前景的理想期望。 4、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学生毕业以后所受教育及训练的统合,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 5、生计教育:是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各阶段,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了进入职业领域并不断进步而实施的有组织的综合性教育。 6、培养目标:就是在国家总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 7、素质: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教育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与知识和能力相比,层次更高。 8、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指对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的总要求,适用于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各种门类。它是制定下一级培养目标的依据。 9、学生观:是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怎样认识学生就会用怎样的态度和办法对待学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 10、学生管理:是从管理对象角度分类的一种管理类型,是对学生的管理活动,即为高效率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 11、“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把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 12、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3、教学工作技能:在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等,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特定的教学行为方式。 14、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15、专业:在教育上,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化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 16、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指职业学校工作者在专业设置中所依据的基本要求,是专业设置工作的指导思想。 17、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是一种以人类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类型。 18、综合课:综合几个学科内容,把一些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若干学科综合在一起,也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科目。 19、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指导教学行为和活动,是对教学的价值追求。 20、“一体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教学管理课堂要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变化。 一、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高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1];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高职学院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有的高职学院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常常是“虎头蛇尾”,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 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2]。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但对高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精选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二) 26.教师应如何做好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 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7.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要素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28.高职教师应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同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

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 29.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院自主制订,既要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可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的企业人员,与学院教师和管理干部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30.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原则上要先制订教学标准,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教学标准明确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每门课程均应有教学标准,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标准的要求。 31.教师应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研 究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一、国内职业理论研究 1.我国古代职业理论研究 我国古代体系仅局限在各个职业圈内进行,古代中,很多受教育者都是艺徒制的,同时,这也是我国古代保持时间最长的职业教育形式。艺徒制作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为典型的教育形式,是奴隶制的统治者集中全国功匠艺人建造作坊为开端,在封建里随着商品的发展而日益兴盛。一个国家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将“习”取其原意:练习、实践,也就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反复练习,变成自己的职业技能,并付诸于实践。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不无启示,也是我们当今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2.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中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被公认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研究。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们大都有天赋的个性与特长,而兴趣做他的先导在不断启发着,很可能尽量地发挥出来;前人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乐于传给后人,后人从仿效中获得改进,或进而有所发明,这就是教育;社会生活方式采用分工制,求工作效能的增进与工作者天性天才的认识,进而与其工作适合:于是乎有职业教育”。孟广平的课题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卫生、农业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原则,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总之,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它们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演变,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我们引以为鉴,不断探索。 二、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确提倡“民主主义” 约翰?杜威是着名实用主义家、教育家,杜威心中的理想国是民主社会,杜威倡导民主主义,民主的功能,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做了细致描述:倘有一个社会,它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这个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杜威一度认为,不能仅单凭主观臆想就来制定标准衡量社会,而应以成员共享利益的多寡为尺度,还以本社会和其他社会究竟能否交流互惠为尺度。杜威强调的民主社会主要否定了外部权威原则,采用自愿倾向和兴趣原则。学校是传播社会团体重视的价值与目标的核心机构,通过学校,任何社会团体所重视的价值以及试图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5.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译文达意、通顺,格式恰当。 一般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

(完整word版)高等职业教育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主要是“三个坚持”: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行业、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产学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形成灵活开放、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办学格局。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答:办学宗旨主要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本科教育“错位经营”,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就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内容:一、人才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人才怎么培养,方向多样,鼓励订单式培养;三、每所学校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和本地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四、科学确定学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瞄准位置,持之以恒,办出特色,扭转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度强调“学科性”倾向,扭转一些学校盲目攀高升格倾向。 5、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 共识,并且正在指导着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6、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什么? 答:“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造就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7、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高职高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观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由规模的迅速扩大逐渐走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行政的力量,而是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完整word版)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职业分类,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应用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产学合作机制。 4、高职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高职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数以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包含哪些内容? 答:(1)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解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件解读 1、16号文的全称及国家出台16号文的目的 16号文全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这个文件的目的是正确引导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2、教育部16号文也称“新九条”,其主要内容分别为: (1)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关于专业改革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关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关于师资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关于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关于领导保障: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16号文件的“一个重点”、“两个要求”、“三个建设”、“四个加强”、“五个重视” (一)、一个重点: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二)、两个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