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案

绪论(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

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

目的要求、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

一、基本概念:

《语文教学法》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的建立:

1、它的建立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P1—3页)

语文教育是社会、民族以及个体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教育,它对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好地传播科学和文化起着日益普遍而又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科学领域中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门崭新的语文教育学,从更高的层次对语文教育加以研究。

2、它的建立是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P3—5页)

我国的语文教育,曾经发生三次历史性的转变,20世纪初,20世纪初,我国语文单独设科,并因此实现了语文教育由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向“文字—语言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20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的语文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而今语文教育正在实现向“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教育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展,语文教育观念、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许多问题都是以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法”所无法涉及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全貌和运动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

3、它的建立是教育学科发展和语文教育自身理论发展的需要

当代科学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二学科内部的高度分化。语文教育学既是语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教育学本身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建立符合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就语文教育理论本身发展来看,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论述语文教育的理论著作,只是在有关教育的论着中有零散的论述。直到20世纪,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才经历了由一般教授法到本学科教授法,再到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直到语文教学论以及今天的语文教育学的发展。由于语文教学法学科侧重于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加上其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也束缚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使之更趋科学化,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学科的研究对象(P6—9页)

〈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是以学校语文教育为重点的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四、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

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二)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P9—11页)

五、学科的结构体系

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系统语文教育目标

语总体方面的研究语文教育历史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文语文教育比较语文教育评估

教语文教科研语文德育语文教学系统

学学校语文教育语文智育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法语文美育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结本体方面的研究社会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语文教学卫生

体家庭语文教育课外语文教育语文知识教学

系语文教育对象阅读教学

主体方面的研究写作教学

语文教育者听说教学

六、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P11—13页)

1、哲学原理研究法;

2、跨学科研究法;

3、历史文献研究法;

4、比较分析研究法;

5、观察调查研究法;

6、经验总结研究法;

7、实验实证研究法等。

第二节学习语文教学法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这门课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教育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对于树立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正确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决心,形成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和教育实习的成绩,对就业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要求

这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实践很重要,考试有教学实践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实习。学习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听——认真听课,做笔记,还有听教学观摩课、看教学录象等;

2、说——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小实习(微格教学)等;

3、读——通读教材及参考资料(专着、杂志等),通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参等;

4、写——作业、心得、听课评议、论文、教案、作文等;

5、练——练基本功(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朗读,写作等),

课件制作,模拟教学等;

6、用——教育实习,教育调查。

思考题: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你将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第一章语文教育的本质(4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自学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

一、语文教育的涵义(P14页)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我们所说语文教育,就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二、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P15—16页)

由于语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说,语文教育几乎是与人类的教育活动同时产生的。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没有独立设科,尤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语文教

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论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的。三、20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P16—22页)

从20世纪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诞生至今的一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 9世纪5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了教会学校,清政府官方创办了各种同文馆和洋务学堂,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私人也开办了各类学堂。新式学堂借鉴西方经验,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教育也逐步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与修身、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并列的独立学科。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会同沈成浩、徐基德等人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该院有学生40余人,分大、小两班,所开学科包括国文、舆地、经史、时务、格致、数学、诗歌等。该院所设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是我国民间萌生现代语文教育之始。

清末维新派呼吁废八股、停科举,客观上也促成了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废科举,着手兴办新式教育,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提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将基础教育分成四个阶段。各阶段分别设“字课”、“习字”、“读经”、“作文”、“读古文词”、“词章”等与语文教育相关的课程。这些科目,在学科性质和地位上,已接近于后来的语文教育学科。只是由于这个学制本身还不够完备等原因,未能正式实施。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元月),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均设“读经讲经”等科,此外,初等小学堂还设有“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则设有“中国文学”科。

这里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以及“读经讲经”科,已经具有了后来的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主体的语文教育学科的特征。一般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以及“读经讲经”等科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语言共同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注音字母化等语文现代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更是大大地推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1923年9月,公布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国语、国文课程纲要,从此,语文学科教育开始被置于一个要求比较明确而相对形成一个系统的基础之上。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修订(1927——1949)

1927年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一党专政,推行“一个党”、“一个主义”的政策,把教育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提出了“党化教育”方针。但由于在国民党内部缺乏统一的解释,更是遭到了进步人士的猛烈抨击,1928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以“三民主义教育”代替“党化教育”,1931年9月,又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原则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但对后来语文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日趋衰落,并随1949年大陆的解放而结束。

从1929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陆续颁布与修订了5个中、小学国语、国文课程标准。这些国文、小学国语课程标准的颁布,表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期间,随着语文研究的不断进步,很多语文进步的成果进入中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如提倡语体文,要求小学一律用语体文进行教学,不准采用文言教科书。初中教科书,除“国文”得兼用文言语体外,一律须用语体文编辑。初中入学考试不考文言文把原“注音字母”名称改定为“注音符号”,并通令全国遵行。教育部组成注音符号推行委员会,编辑有关注音符号的必要的书籍,1935年1月2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开会商讨编辑简体字以及注音符号推行问题。2月,全国国语教育促进会特定本年为“国语建设年”。举办全国电台国语演讲会。行政院通过推行简体字办法三项:①公布简体字表;②酌定分期增订办法,采纳各方意见,逐渐补充简字数量;③强制适应范围,暂限民校课本、民众读物、小学课本。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有简体汉字324个。同时公布《推行简体汉字》9条。自1936年1月起,上述范围新编课本、读物不用简体字者不予审定。还规定初小一年级入学,先授注音符号,练习纯熟后,再授汉字正文。并规定:“自民国二十五年一月起,凡编辑儿童及民众读物者,—律用注音汉字印刷。”1944年3月19日至2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扩大国语运动周”,教育部印发《国语运动纲领》5条,并通令各省推行注音汉字、注音符号,实行国家读音标准化,统一全国读音。

很明显,语文研究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解放区的语文教学

从1927年在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期间,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语文教育,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引下,通过对旧的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20世纪20年代,在东南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30年代以后在西北等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这些地区的语文教学,较彻底地实现了五四运动前后提出的主张,并结合地区和战时状态的实际,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了比较科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二是编写出像《中等国文》这样既重视语文本身的系统性、教学步骤的科学性,又密切结合实际的教材;三是推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四是涌现出胡乔木、徐特立、辛安亭等语文教育改革家。

解放区的语文教学对建国后的语文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四)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新生时期——“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1949——195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也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也是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性质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的语文教育从此进入了当代语文教育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对学校教育提出“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要求,中小学继续沿用“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对中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同时,我国学习苏联的教教育理论与经验,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取代以往的“课程标准”等来规定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从1953年到1957年,在中央教育部的领导下,中小学普遍制定了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了要求的标准,统一了教学的内容,统一了教学的过程,较好地落实了社会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从而保证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事业的新生。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标志着教育思想的转变。“语文”学科名称的提出,揭开了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拟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中学语文课本:《初中语文》、《高中语文》,以“语文”取代以往“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自此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语文教学的新时代。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全国统一使用的课本,在《编辑大意》中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文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叶圣陶在1964年《答滕万林》中,曾进一步解释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语”、“文”密不可分,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反映了人们对语文学科认识的深化。张志公指出:“过去的‘国语’,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只指口头语言;‘国文’似乎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截然分开,成为几乎全不相干的两回事,或者,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头语言的训练,这都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极其严重的毛病,最不足取。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了上述那些弊病,很有好处。”总之,以“语文”命名该学科,体现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与发展的语文教学思想,更能准确地体现这个学科的性质,也更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言文一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纠正,也是对国语国文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建国初期,我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而且缺乏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经验。为了肃清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影响,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共中央提出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1953年以后,对中小学教育的整顿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苏

联经验的结果。苏联教育经验的借鉴,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调整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出现了结合中国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偏向。

这时期,标志着语文教育发展的还有:

1949年8月,由叶圣陶先生拟订的《中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稿》(内部传阅)。它汇集了清末到建国前半个世纪中一些资深语文教育专家的经验,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前夕足以概括近半个世纪语文教学发展成果的重要文件。后来就成为建国后编写第一套语文教科书的依据,并对建国后教学大纲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952年,教育部拟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

1953年,学习苏联,推广“《红领巾》教学法”;

1954年拟订、1956年正式推出的“暂行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956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要求加强“汉语教学”。

1955年~1956年,我国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包括《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不设汉语)编写了汉语、文学教材,1955年秋在部分中学试点,1956年全面实施汉语、文学分科教学,1958年受政治运动的干扰突然宣布停止。语文分科教学经历的时间虽短,但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此外,普通话的推广、《标点符号用法》、《新华字典》的出版、简化字等,也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这时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推广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

(五)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曲折探索时期——被“革命”的语文教育(1958——1976)

1958年开始,我国试图突破苏联教育经验的局限性,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但在“左”思潮的影响下,停止语文分科教学,开展了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以生产劳动代替文化学习,发动群众办学,在学校工作中开展群众运动。语文教学改革受“教育大革命”的影响,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有所下降,经过1961年和1962年的调整,才逐步走上正轨。1963年,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建国后第一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认识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生产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语文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我国的语文教学也逐步处于被“革命”的地步。大学招生进行文化考试被污蔑是“复辟”。有的地方甚至把语文课改为政文课。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

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青、生产队长张铁生在参加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试时,交了‘白卷’。“四人帮”一伙把张铁生捧为“反

潮流英雄”,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样板,刮起了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1973年11月,《北京日报》社先后收到一个小学生的两封来信。报社到学校了解情况,并收集整理了这个小学生的日记,以《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为题,在报社内部刊物登了出来。这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主要反映了她同班主任老师之间的一些矛盾和不同看法,纯属师生之间正常的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四人帮”声称“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大事”,责令《教育革命通讯》加“编者按”发表。《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也先后加“编者按”发表了这个材料。顿时,在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对所谓“师道尊严”的浪潮,一时无政府主义进—步泛滥,一些学生以不读书为荣,以为破坏纪律、反对老师就是反潮流,给教育战线特别是中小学教学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学生流传的口头语是:“反正下乡种庄稼,何必刻苦学文化”;“学会数理化,还得拿钉耙”;“日光大学地球系,读不读书没关系”;“城里都下来啦,还念书干啥”。在教学秩序混乱的氛围中,“有的教师实行无语教课法,上课不讲话,只在黑板上写,写完就走,因为太乱,没法讲课。”

1958年到1965年,我国的语文建设主要围绕着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的落实进行。其间,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不但做了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工作,而且在理论探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语文的进步。使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的研究有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1966年到1976年,中国进入“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全国的学术研究陷于瘫痪,语言文字的研究也随之全面停顿。)

(六)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时期——“多纲多本”的语文教育(1977——2000)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步入了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着整社会教育的进步,语文教育从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到语文教材建设、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调整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都进入到个新的改革发展时期。

这时期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改革的复苏阶段(1977~1978)

“文革”使我国的语文教学遭受极大的破坏。“文革”结束后,我国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教育工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当时人们一心想把教育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样子,大家急于补课,提出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方针为语文教学的最高理想,注重语文知识教学。当时人们认为,语文书越厚、练习越多、考试越难,就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随着高考的恢复,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编了新的教材,但要求明显偏高,有80%学生不适应。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的《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对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作了言辞激烈的批评。文章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吕叔湘的这篇文章,被语文教学界誉为“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语文教学界,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后,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吕叔湘等人的号召下,积极地从困境中奋起,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刻反思,潜心研究,探索前进,锐意进取。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开始复苏。

(二)改革的初始阶段(1979~1983)

这时候,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开始认识到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例如我国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人们惊呼已经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而我们的现状呢?1979年11月至12月,为了了解语文教学的实际,确定好今后语文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方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曾赴福建和四川两地,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学校和社会各界中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的结论是:低、差、窄、弱、缺。

(1)语文水平低下,不能适应升学和就业的需要。

(2)语文基本功太差。具体表现为:①书写混乱;②错别字惊人;⑧不会用标点;④不会记笔记;⑤不懂行款格式;⑥不会拼音、查字典;⑦不会朗读;⑧不会说普通话。

(3)知识面狭窄。教学只是围着课本转,而课本的内容又不丰富,学生的眼界十分狭小,知识贫乏得很。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四大名著”。主要原因是课内作业连篇累牍,堆积如山,全力以赴都难以应付,更没有时间开阔眼界了。

(4)理解和表达能力弱。主要表现在:①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差;对于—篇文

章,只认识里面的字,却不知应该怎样分析;对于理科课程中的应用题、证明题,不能准确理解其要求含义或行文表达不清。②口语表达能力力差。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很少,即使指名回答,也多是吞吞吐吐,说不明白。③书面表达能力差。很多学生不能运用记叙、说明、议论等方法,写出比较通顺的文章;有些学生有亲身感受,却就是扣不住中心、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层次,不是过于简略,就是废话连篇。

(5)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欠缺。

大家意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还相当落后,同时,语文教育仅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维训练,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基于这个认识,语文教育界兴起了语文教学改革浪潮,出现了一大批语文教学刊物,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育改革家、理论家和名师,出现了众多的语文教改流派

和教改口号。(如吕型伟的“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口号,于漪的提问激疑教学法,育才中学的“茶馆式”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等等。)这时的教改主要侧重于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学

习过程和学习心理开始受到关注,而提问教学法更是风靡一时。

(三)改革的发展阶段(1983~1985)

这个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我国的经济更加繁荣、科技更加进步、教育更加发展。在这种氛围之下,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更是日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语文教改开始由城市向农村铺开,由少数学校向大面积提高发展,由单一的、局部的改革转向整体的改革。无论是黄河上下还是大江南北,都纷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探讨到语文教材的编写,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到各项实验的逐步深入,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除此之外,由于“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传入我国和标准化考试的推行,这个阶段语文改革发展又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一是实行大语文教育,突破了语文教学局限与课堂45分钟的封闭状态,开始注重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和参与课外语文活动;另一个特征是探索语文教学的结构,追求语文教育的科学化、序列化。许多教师以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为突破口,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

教学改革实验。如上海陆继椿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北京刘朏朏、高原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章熊的“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实验;辽宁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实验,欧阳代娜的“语文教学内容序列化”实验;等等。另外,有的单位还进行了语文标准化考试实验,电子计算机辅助教

学实验。如北京师范大学研制了“初中文言文复习系统”计算机教学软件,能让学生在两三个小时内把初中的重要文言实、虚词复习一遍,提高教学效率。有的学校还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程序教学实验或进行一般读、写教学。以上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往往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嵊县中学自1984年开始进行情境图示教学改革实验,借助绘画、幻灯片、录音、音像、电子计算机等媒体,把形、声、情、境、理融于一体,把文学、音乐形象和视觉形象有效沟通,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殊情境。另外,有些学校也在实验中摸索出在语文学科实行电化教学的原则和过程,原则有选择时机、灵活运用、建立常规、考虑条件等,教学过程为组织上课一板书课题一启发谈话一呈现教材一收集反应一矫正强化+布置练习。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改革适应了科技发展,增强了直观性和信息的活动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师生负担,有利于教学改革经验的交流与推广。

(四)改革的深入(反思)阶段(1985年以后)

语文教育经过前一阶段的改革,人们发现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吕叔湘在1978年提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

1987年,国家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527所学校初中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采用分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学校572所(分布在15个省、市、自治区)、教师2893人、学生49260人。通过水平考试、问卷调查、典型调查、专题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取得数据一千多万个;然后运用数理统计、教育测量的原理和计算机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比较可信的数据和结论。水平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听力、说话和朗读)的试题题型新颖,覆盖面宽,既测定了知识掌握的程度,又测试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听说

读写)水平。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初中学生语文成绩偏低,就知识和能力来看有如下缺陷:

(1)对字的书写和应用能力差。由于大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考什么教什么在某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偏深偏难,而对字词的书写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有所忽视,因而导致了学生对字的书写和应用能力的下降。许多学生基本功差,错别字多。虽然对“颊、鼻、鬃”这样的字学生能够认识,但是“鬃”字只有55%的会写,“颊”字只有37%的会写,常用的“鼻”字也只有65%的学生会写。有的学生连起码的书写指导训练也没有受过,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正确的笔画、笔顺。

(2)对知识的灵活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差。由于在教学中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课堂上听得多,记得少,想得少,课后也是死记硬背。测试调查中,学生文言文词语的得分率(0.735)明显高于语体文(0.542),而当要求他们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得分率就下降了。语体文句子的测试成绩,语法结构分析的得分率略高于句意理解,语句表述则远远低于这两项。词语的检测,构词不如选词,选词不如释词。语法、修辞和文体知识,填空题的得分率明显高于综合题。在条理层次的辨析上,有一道题要求学生指出某篇文章内容的前后次序能不能掉换并说明理由,结果有79%的人可以看出前后次序不能掉换,但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直觉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47%的学生能说出理由。

(3)写作水平差。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审题能力差,选材不得当,内容空洞。据测试,在抽查的1722篇作文中,审题正确的只有29.2%,欠妥和不当的分别是58.8%和12%,合起来超过70%。在材料的取舍上,取舍得当的只占

26.9%,取舍片面和不会取舍的则分别占42.6%和30.5%。在命题作文中,主要问题是内容单薄,语言刻板,尤其在议论或说明事理时,多数学生的作文论据不足,论证角度单一,有32%的作文空洞无物。

(4)社会应用能力差。成绩统计表明,学生在包括数学公式与物理现象的简洁语言表达、招考启事阅读、汇款单填写、黑板报稿写作、电话内容传达以及对测试题的评价发言等在内的语言文字社会应用能力方面,成绩普遍较差。在数学公式与物理现象的简洁语言表述方面,通过率只有37%;在填写汇款单方面,只有11%的学生填得完全对。就连上海市这样经济、文化一向比较发达,学生的接受、反应能力一般比较强的地区,应试学生在上述试题“汇款人简短附言”一栏的得分率也只有44%。

这次调查呈现出的“四差”状况,比较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了1987年全国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状况、语文教学工作状况等,为语文教学改革和决策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同时,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提问教学法,虽然对改变满堂灌,活跃课堂气氛是有益的,但推广开来,问问答答,演变为很少讲解的“满堂问”,而且它涉及的仅仅是课文小语境,只是围绕课文将一连串问题绕来绕去,既无“大气”,也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关于天花板的提问,《孔雀东南飞》、《林黛玉进贾府》的问题等;更有许多是使课堂僵化的程式化的提问)以重双基、求序列、探模式、定标准为内容的语文教育科学化改革,忽略了“人”,语文的“人文性”不见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没有了,课堂教学显得没有活力,没有生气。人们发现,语文教育还有非系统的一面,(如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等)按语文知识能力结构所设计出来的目标体系也并不容易按部就班地操作。还有重视了能力、智力,却淡化了语文的德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等等。这一切,都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另外,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建国3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和蓝图。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同年7月1日起实施。1986年6月,为了培养合格人才,积极组织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教委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权威性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

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

由国家教委聘请各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该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①审定全国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②指导各学科教材审查中提出的问题;⑧指导优秀中小学教材的评选工作。)从此,中小学的教材建设由过去的“编、审合一”改变为

“编、审分开”,这就为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走向“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1月8日,国家教委发出的《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1990年8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要求从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1993年秋季开学后,全国小学和初级中学将逐步使用新编的各科教材。新教材是本着既统一基本要求,又能适应城市和农村、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编写的,同一课程有多种教材,由地方和学校选用;选用工作,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进行。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4年11月,国家教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减轻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的出路在改革,要求学校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严格课时,控制考试。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代表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还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前面提到的许多问题和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人们对语文教育改革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1997年年底引发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正是人们对语文教育的现状深入反思的反映。

(七)面向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2001~)1997年年底引发的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这些文章不仅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成绩,而且检讨了现行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这些问题,几乎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大体说来,主要是针对学科性质认识的分歧,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学内容无所依,课程目标不明确,教材编写问题重重,教学方法僵化、教条化,考试制问题教师问题。此外,还有如语文课的性质问题、教学目的和任务问题、教学手段现代化问题、汉语文的特点问题、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问题、识字教学问题、听说读写教学问题,以及如何评价改革开放2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问题等。应该说,这场大讨论反映了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不满,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唤,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映照出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苏联、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都进行过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中,以课程理念的统整化为基本特征,出现了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课程设置现代化、

学习历程个别化、学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会议,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与深化改革的总体任务和目标。1999年1月,国

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进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该计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制定,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相衔接。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更好地面向21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通过现阶段“两基”验收标准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总数已达2541个,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到99.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88.6%,青壮年文盲下降至5%以下。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华民族辉煌的未来,“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成为现实。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并且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7月27日,《中国教育报》全文发表了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的发表,昭示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2001年9月,30万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用上新教材,体现素质教育新理念的义务教育新课程进入实验区,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实验区试用。与此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出台。随着中国加入WTO,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基础教育的开放性、基础教育的市场准入、基础教育如何应对加入WTO后的新规则和新标准,将成为基础教育今后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以“言语实现”为最终指归的语文教育观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

念。

第二节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一、语文的涵义

1、“语文”名称的演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论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独立设科,因而也就没有名称。

1 9世纪5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了教会学校,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私人也借鉴西方经验,开办了各类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教育也逐步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等人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该院所开学科包括国文、舆地、经史、时务、格致、数学、诗歌等。其中国文科,是我国民间萌生现代语文教育之始。是我国民间对语文最初的称呼。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废科举,着手兴办新式教育,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均设“读经讲经”等科,此外,初等小学堂还设有“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则设有“中国文学”科。一般认为,这里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便是语文学科当时的名称。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随着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拟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中学语文课本:《初中语文》、《高中语文》,以“语文”取代以往“国语”、“国文”的学科名称,自此“语文”学科名称的正式提出并开始使用。

2、语文的涵义

语文是什么呢?

“语文”名称出现之后,就有了各种解释: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话语+文章、国语+国文等。为此,叶圣陶先生曾多次作了说明,其大意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可见,“语文”是一个多义词,它能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我赞同“语文”是“言语”的说法。首先,在语言学中,“语言”与“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规则、完整的符号系统,是静态的,具有公共性和全民性。而言语则是人们对这套符号系统的使用过程(言语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生成物(言语作品),也就是听说读写的活动及其结果。它是个人的心态与智能的行为和结果,是个体的、动态的。言语先于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只有通过言语活动,语言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境说的“天要下雨了”)

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语文教育主要是以古今中外典范的言语作品为教学媒

介,教学生学会“个人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具体的语言表现自己”,即“学会言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培养“个人对语言这套静态的符号系统进行选择、组合和实现的行为”(言语能力)。叶圣陶先生虽然没有用“言语”一词,但他对语文的解释实际上包含了这个意思。

当然,语文教育也涉及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但它是为个人的语言运用和表现(即个人的言语活动、言语上的自我实现)服务的。

二、语文的性质和特点

1、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

关于语文的性质,在还没有语文名称之前就有争议,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文”“道”之争。语文单独设科之初,承继的仍然是封建社会语文教育的观念,把语文当成是读经的工具。五四运动时期,语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工具。后来,叶圣陶提出了工具性,但由于在那个时代,实际上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人们侧重的是它的政治性、思想性,把它当成不同的政治思想斗争的工具。建国初期,由于形势的需要,自然要强调它的政治思想性。1959年~1962年,发生了关于“文”“道”关系的讨论,这是语文名称确立后有关语文性质的首次公开讨论,讨论的结果是确立语文的性质为工具性,提出了文道统一的观点,并明确强调:“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由此,1963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确立了语文性质的工具观。文革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语文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文革后,1978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的性质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工具观的创立者叶圣陶先生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的特殊地位,在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具论演变为:“纯工具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文化语言学研究的影响下,语文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这场名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历时十多年,还引发了1997年~2000年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这期间,提出的有关语文性质的观点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审美性、基础性、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言语性、实践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的模糊性等,还有素质论、语感论、二性说、三性说、四性说、六性说等等,有人统计共有二三十种之多。这场讨论至今余波未息。

语文独立设科一百年来,由于社会政治的影响,我国一直处于各种斗争之中,人们时时处于一种激奋状态,对语文教育规律缺乏冷静、踏实、认真、仔细的研究,导致我们对语文性质问题认识不清。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讨论应该说是一个好的现象。

2、语文学科的性质

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吸取了这场讨论的成果,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提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

关于语文的工具性,首先指的是语文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他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其次,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来进行思维,而一个人的思维力又是其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关于语文的人文性,首先言语活动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人类开口说话后才有了文化,正是人类的外部的语言活动和内部的语言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人学会话语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因为在语言中积淀了历史、文化、传统,在你接受某个词汇或句子的同时,你也接受了它带给你的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接受了它带给你一定的做人的规范。(例老师、妈妈)同样,“言为心声”,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其中包含了你对世界的认识,包含了你的心灵、精神,你的主体意识、个性要求和个性体验,话语权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力,不会说话通常指的就是不会做人。再次,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个人的言语世界就是他的生活世界,人的世界是根据言语世界建立起来的,你的言语世界有多大,表明你所认识的世界就有多大。(例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几点,已成为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共识。可见,语文是文化的地质层,语文就是思想,就是存在,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的其他活动,它包含了人类对对历史、对传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为我们建构起主体的精神世界,建构起我们的精神家园。此外,就汉语文而言,它不仅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单从其外在的形式看,同样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汉民族人文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如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字,讲究端正方直,追求字形的和谐,汉语的音节,声韵调配合,形成了相互映衬的韵律,富于节奏变化,反映了我们民族擅长形象思维特点和倡导和谐、和睦、方正、讲究礼仪的民族心理,以及不卑不亢的人格追求;词语多同义、反义对举,反映了汉民族倾向于辨证思维的心理习惯;汉语的语序则表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伦理秩序的文化观念和传统心理;我们民族向来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体现在汉语上,则表现为“言在所意,得意而忘言”,自有其以内在的意为其结构的本位语法,因此,许多语句是无法用西方语法体系解释的。即使单从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看,语文教学的内容、目的等也无不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3、语文学科的特点

1、知识性:语文是言语,负载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及其结果,包含了各种知识信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宇宙之大,细胞之微,语文凝聚了人类过去认识的、现在认识的、乃至向未来探索的一切知识,具有广泛的知识性。这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有筛选信息的能力,并要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实践性:语文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言语的习得就是通过不断的正确模仿和反复的实践。这提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并从中得到体验,获得感悟。

3、综合性:在中学各门学科中,综合性最强的,莫过于语文。语文的综合性主首先来源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本,包罗万象,就思想内容说,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门类的知识,如哲学、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宗教、民俗、伦理、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都有反映。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材不断更新,内容还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就表达形式说,课文综合了文章和文学两大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诗歌、童话、寓言、小说、剧本等;还综合了文言和白话两种语体。再者语文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标点、段落、篇章、语法、修辞、逻辑,它们又综合在文章和文学作品中。其中,每一项知识都自成

体系。语文能力训练的综合性更为明显。听说读写四项语文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言语链:听和说是口语的吸收和表达,读和写是书面语的吸收和表达,四者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相互制约。正如叶圣陶所说的:“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因此,听说读写各项训练不能孤立进行,只能有所侧重,每个单项训练必须纳入综合训练系统,又为综合训练服务。再以单项语文能力而言,听、说、读、写各自由许多要素构成子系统。如阅读能力由认读、理解、鉴赏等能力构成,写作能力由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构成,听说能力结构也颇复杂。还要看到,语文能力和语文智力是处于综合状态的,听、说、读、写以思维为中枢,以想象为翅膀,以记忆为库房,“智’’和“能”是融为一体的;语文智能的训练和语文教、学者的非智力品质的磨练,也是综合进行、交互发展的。

还有语文教育功能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熔智育、德育、美育于一炉。中学语文教育,既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的传授,又有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还有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的开发,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意向品质的磨练,以及思想、政治、道德、情操、美感等方面的熏陶,这些都要在实践中全面兼顾,求得和谐发展。

中学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一方面显示了课程教育任务的艰巨复杂;使教、学者眼花缭乱,难以完质,另一方面展现了课程结构的有机联系,给教、学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良—机。

4、社会性:语文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社会处处有语文,人们时时学语文、用语文。语文教育与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必然受社会的制约和检验;母语学习从家庭、社会起步,通过入学正规训练,又回到社会、家庭中去。一个人从呀呀学语到上学,到就业,直至老年,一辈子学用语文。语文的全社会范围和全人生过程,使语文教育拇有极为广阔的空间和异常充裕的时间。语文教育活动不只是学校的课堂活动和校内的课外活动,它广泛存在于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语文学习的多师性,家长、亲朋,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可评论学生的语文水平。“向社会学语文”成为常规。无数事实在不断地证明着: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并不都是从语文课堂上得到的,而多半是从课外语文活动中,从校内其他学科中,从社会工作实践中,从社会生活接触中学到的。即使校内课堂上学习语文,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以读写文章为例,教材中所选课文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教学这些课文,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那怕古代的外国的作品,也要调动读者的现实生活经验,作为联想和想象的凭借。师生没有较多的生活表象和感性认识,是很难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表达形式的。作文更离不开社会生活。任何文章不论长短高下,都是作者知识、能力、生括、思想等各方面素养的综合反映。学生不接触社会,不观察生活,不认识社会,不管文字能力多强,也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特点,要求语文教育者为学生创造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条件,积极开展课外、校外语文活动,把学校、家庭、社会的语文教育活动联成一体,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近。鉴于社会语文环境对学校语文教学起着正和负两种作用,因而要想方设法强化社会语文环境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接受到正面的语文教育。

5、审美性: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富有情意性,语文也是审美创美的工具,富有美感性。语文的内容不单指思想观点,而且含感情意向。语文人文性的又一表征在于它的情感性和意向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

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诸如喜、怒、哀、乐、爱、恶、惧;骨肉情、友谊情、爱美情、正义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感、理智感等等,它包容着众多的情感触角,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教育的素材,为中学其他学科所不及。这些情感灌注在语流中,消融在思想里,使教学者通其情、达其理。语文的意向性指在话语和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品质,它们与情感相类,共属于说者、听者、写者、读者的非智力因素。必须重视情感意向在语文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有了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意,就会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科在传递知识、训练能力、灌输思想时,应情注其中,意蕴其内,完成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意的独特使命,发挥其“移情炼意”的功能。可以说,语文科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基础人文学科,它对于“人性完善”有着巨大的教育功能。

语文是美的对象,汉语文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它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诸如语言的音乐美,文字的绘画美,词句的含蓄美,段落的匀称美,层次的节奏美,篇章的完整美,文面的行款美,事物的意境美,人物的心灵美,题材的实在美,思想的哲理美,道德的崇高美,等等。语文课本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其中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有催人奋发向上的社会美,有引人欣羡向往的艺术美,还有启人聪明才智的科学美,简直是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加上中学生是有战略意义的美育对象,因而语文教育亦成为综合的美育课堂。对语文的理解——听话和读文,实际是对美的感受的欣赏;对语文的运用——说话和作文,实际是对美的表现和创造。语文科应利用语文这把打开美的大门的钥匙,通过语感、文感的磨练,实现“美感”的积淀,发挥其“美化人”的功能。

第三节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P16-22页)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发展推动着语文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是祖国语言的教育,因此它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可以通过培养人和传播文化作用于社会发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对于社会更好地生存和更加文明进步,传播文化科学起着普遍而又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这种关系,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应该注重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第四节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P22-25页)

语文教育是祖国语言的教育,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处于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之中,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语文教育环境中得以掌握语言、发展思维、接受知识,才使得我们有别于动物而成其为人。换言之,人学会语文的过程就是人成为人的过程。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语文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生存,不可能不进行交际,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来进行思维,因此就必须掌握这一工具。

其次,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有了文化,人类生活才有意义,存在才有了信念,社会才有了秩序,人们才有了教养。人们通过文化可以接通历史,直观现实,憧憬未来。文化因素与教给学生的科学知识的不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XXXX自学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40分)1。_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2._ _ _ _ _ _ _ _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大多数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 魏书生的_ _ _ _ _ _ _ _,张效春的_ _ _ _ _ _ _ _; 姚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等等。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是中小学语言课程的国家标准。5.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启发,陶行知的教学方法后来改为_ _ _ _ _ _。6.陕甘宁边区《中等国文》教材是在_ _ _ _ _ _ _ _ _ _ _同志领导下编写的。7.著名数学家苏指出,语文和数学是基础,而_ _ _ _ _ _ _ _ _是基础的基础。8.语言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上。9._ _ _ _ _ _ _ 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10.中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经历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过程。11.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规范的,要不断变化和创新。它不仅要考虑老师的因素,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第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 2.教师的内部形象: 3.演讲成就:

中学语文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 一、近代语文教学法: ①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但因故没有实施。②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才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面。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中学均开设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字)两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 现代语文教学法:1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时,革新教育,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而在教学生学”,并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三四十年代,本学科更名为“教材教法课”。 当代语文教学法:1950年接受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不再用“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而统称为“语文”。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 内容属性: 文学性和知识性 学科特点: 技能性和社会性 本质属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是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固有的本质属性。

三、语文教学目标 xx教育家B.S.xx说: “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起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定指针与方向。 ②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极作用。 ③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评价。 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情感领域分为接受(注意)、反映、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五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分为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和复杂的外显反应五个层级。 从语文学科内在结构看,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包括: 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智力(智力因素: 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分析力、综合力)、语文人格(非智力因素或称情意因素,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个性、行为等)。 语文能力因素主要指语文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简言之,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目标。 包括: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 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完整word版,中学语文教学法填空题

中学语文教学法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渗透于它的内涵并体现于它的实施过程的。 2、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选文)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体现。 3、语文教育以人的(全方位)发展为逻辑起点及其归宿。 4、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只有借助(语言)为媒介才能实现。 5、学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 6、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中,“好懂”是对教学(措施)方面的要求。 7、初中毕业生应当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 8、(略读)是指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一种阅读方式。 9、(语言)实验室是利用多种现代媒体装备的供语言教学用的电化教育课室。 10、选材能力属于作文的(专门)能力。 11、进行(自由)拟题作文时,教师关键要给学生讲清楚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12、听是将外部语言(有声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思维)的过程。 13、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14、巩固提高是(复习)课的升华与扩展阶段。 15、重视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的是(终结)性评价。 16、过程和方法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整个目标结构最具(动态性)的元素。 17、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结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8、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规律。 19、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具有明朗性和(隐蔽性)共存的特点。 20、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按高层次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分解,有下列八项:调查研究的能力、选题定向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开展实验的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观察想象)的能力、反馈验证的能力。 21、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包括三个部分,即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2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 23、语文基本技能的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 24、教师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以及学生借以向教师反馈信息的载体,统称为(教学媒体)。 25、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包括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四个环节。 26、作文指导课的具体做法有范文指导法、(情景)指导法、讲评指导法和教师示范指导法四种。 27、中学口语交际训练具有(实践性)、提高性和随机性等特点。 28、听话态度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谦虚,第二是(积极)。 29、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部分”。 30、教师指导复习的方法有直接讲授法和(问题引导)法。 31、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2、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3、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以一(课程设置)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 34、美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 35、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基础。 36、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按高层次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分解,有下列八项:调查研究的能

中学语文教学法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学记》说的“教学相长”里的“教学”一词已经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意思。() 2、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一样的。() 4、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具有独立的系统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 5、语文课程内容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要解决的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教科书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教”的问题。()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是相同的。() 7、1913年3月19日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 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是上下位的关系。() 9、民国期间,小学语文称“国语”,中学语文称“国文”。建国后,统一更名为“语文”。() 10、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九年制业务教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的3个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增加了“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的相关内容。() 二、单项选择(10分) 1、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层次性 2、1919年,()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 A、叶圣陶 B、朱自清 C、陶行知 D、张志公 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的是()。 A、语文教材 B、社区资源 C、教师资源 D、学生资源 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的是()。 A、课外读物 B、课文系统 C、知识系统 D、作业系统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考点资料100%过关

名词解释 82、教学研究论文的构成:论题即论文题目、引论、本论、结论。 14、“泛指”的语文教材是一切对别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书面的,非书面的材料。 15、“特指”的语文教材是指学校开设的语文课上师生使用的教材。 16、“专指”的语文教材是指语文教科书。。 39、“精要”就是教学要抓住重点,把各项知识中最关紧要的、切合实用的部分教给学生,力求做到精选内容,要言不烦。 44、学业考试又称“成绩考试”,考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 45、水平考试如果用于选拔,又称“选拔考试”,高考就属于选拔考试。 46、学能考试用以了解学生的潜在能力,又称“潜能考试”、“预估考试”。 47、诊断性考试用以了解考生能否使用某种知识或是否具有某种技能。 53、所谓整体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使学生学的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 1、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材料,它是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物,是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的凭借物。 2、助读系统:旧式的文选型读本,常文末加一些注解,或在文中加一些评估的话,这些文字,对读者理解选文有助益,因此可称为助读材料。 47、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48、心智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来完成的。 3、语文教学法则: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法则。 4、智力: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辨别、判断、想象、推理等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思维能力。 61、综合讲评:讲评的基本方式,这种讲评要求教师根据作文指导时提出的训练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举例说明。 62、典型讲评:教师先出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进行深入分析,用典型指导一般。 3、专题讲评:抓住作文中一两个主要问题结合原有语文知识集中进行讲评,重点突破。 5、发现阅读法:指的是在正确理解读物原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读物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新意义的一种读书方法。 6、查读法:指的是运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助读方法。 7、猜读法: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用文中的和自己脑里的已知知识法推测文中的末知部分,从而理解文意的一种阅读方法。7、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11、略读:对精读中所获得的技能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训练方法。 12、朗读:对书面语言表达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 13、提问:就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的思考。 14、命题作文: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作文文题,规定题材体裁,规定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15、单项作文训练:也叫片断训练,又称小作文,是指为培养写作的某一种能力而进行一些局部的,片断的练习。16、自由作文:是指那些不由教师出题目,给材料,没需要而由学生自主进行的作文练习。 17、情景作文训练: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可看见的“影”或一种可感受的“情”,让学生自处其中,观察、思考、想象、议论、触景生情或据情拟景,然后写成作文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18、知识短文:指教材中用一定篇幅专门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文章。 19、标准参照考试:又称“目标参照考试”,它用以测量考生是否达到某种事先决定的目标或标准,学生考试一般都属于标准参照考试。 20、常规参照考试:把一个考生的成绩放在考生团体来衡量。也就是与其他同类考生的成绩相比较,从而判断该考生的水平。 21、鉴别力:在教育测量学中被称为“区分度”,区分度指试题对应试者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22、体态语:指表情、手势、身势等言语表述的辅助手段。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重难点

---------------------------------------------------------------最新资料推荐------------------------------------------------------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重难点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体系。 难点在于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一、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 1 、语文教育的含义 2、语文课的设立3、语文名称的含义二、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 、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一、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二、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 、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1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 2、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 1/ 13

涵 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三)考核知识点 1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四)考核要求1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1 )识记: 语文教育;语文课的设立: 语文名称的含义。 (2)领会: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简单运用: 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4)综合运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1 )识记: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2)领会: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语文素养的内涵。 (3)简单运用: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4)综合运用: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阅读的本质特征,认识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理解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熟练掌握中学

[自考精品]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_____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 2. ____________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______ ,张孝纯的________________;姚竹青的_______________ ___等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 陶行知_______ 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 __________ 。 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____________ 同志主持编制的。 7.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_________ 是基础的基础。 8.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_ 诸方面。 9. __________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1. 写作教学过程既要规范,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______ ,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_________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中学语文教学法: 2. 教师的内在形象: 3. 言语修养: 4. 写作指导: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答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2. 简答应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 简答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1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 考研经验

考研经验 我个人认为首师大是比较好考的学校,难度系数不高,比较好考,我当时是边工作边考研,以压线的成绩成功考入首师大,挺幸运的,我把自己的经验给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我在七月份才决定考试,比较匆忙。加上我是边工作边考研。学习基本靠晚上熬夜,虽然很难熬,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成功了。 大家复习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比你勤奋的人和你一起学,或者找个人督促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相信我,只要诱惑足够大,你根本没啥自制力。去图书馆找个研友一起监督学习,当然了,如果要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让他监督可是最好不过啦,后期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开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没日没夜的背知识点,做题。当时都瘦了,那段日子真是简直了。 英语挺让人头疼的,毕竟放下三年了。如果有跟我一样的就从背单词开始,看英语书,每天早晨必看英语书背单词,然后就是做阅读,边做边理解,那是我做真题,但当时做模拟的时间真是不够用。 首师大,语文教育学考的是英语一,英语一比较难,当时先买了英语一的真题,做完了欲哭无泪,挺难的,英语一每篇阅读我都会错2个左右,非常绝望。但是后来真正上考场的时候,英语考完了感觉自己不是100就是98哈哈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最后结果70分比预想的低但还不错。 相比较以上几门课,政治对我来说算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买了沪江论坛的风中劲草要点感觉很不错,就是这本书出的时间太晚了,差不多11月底才出。出风中劲草之前我还买了《政治新时器》,和肖秀荣一千题配合着做。中国好老公,你们的姐夫经常要制止我沉浸在政治题中不爱背专业课的错误行为。可是最后成绩政治才61,比预想的偏低了。 看完这个,你可能知道了,我就是逗比中的女王,我复习比较充分的科目,都考砸了,我没复习或者没信心的,还不错。所以有时候你平时觉得很忧愁的科目,不用担心,坚持扎扎实实积累好,考试的时候说不定就会爆发;平时擅长的,别嘚瑟,没准你巧妙地绕开了考试范围。 我复试中,学科语文今年没提分,就跟着国家线走的,对此我已经感谢了无数次老天。复试前一周,我嗷地一声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发现了一只巨大的蜘蛛,

自考 中学语文教学法

4.语文教师的教育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展开? (一)富有创新精神(1)必须加强学习,善于学习。(2)必须不断改革,勇于探索。(3)必须推进教学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二)善于利用教育环境(1)在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上,传统的课程环境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新的课程环境是以学生为中心。(2)在学生发展的关注范围,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方向发展,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方向发展(3)学习方式,传统的课程环境是独立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合作学习。(4)学习态度,传统的课程环境是接受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探究式学习。(5)学习反应,传统的课程环境是被动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有计划的行动(6)学习活动的内容,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学习。(7)教学的背景,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孤立的人工背景,而新的课程环境是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8)教学媒体,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一媒体,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媒体。(9)信息传递,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向传递,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向)交换。 (三)善于发掘自身潜能。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师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大型教学情境进行行动研究。教学的创新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运用和优化教学,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5.教师设计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包括哪些方面? 对学生的了解包括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是关键。 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认知状况就是他们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渴望知道什么。学习风格主要体现为学习者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以及信道等的偏爱与选择。 第二,最近发展区。学习者已有的、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学习者可能具备的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水平之间的距离与空间即为最近发展区。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团队——学习者共同体的构成与智能状况。在自己的团队里,他们相互交流心得与发现,共同分享快乐和资源,在合作中探究、进步。学习者共同不仅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极具价值的伴生性智能资源,也是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高度重视的课程教学资源。了解学生,必须了解他所在的群体。 6.对于语文教育的特点到底有哪些方面的体现? (1)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7.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又有哪些具体表征? 一)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无论从培养目标还是课程内容考察,审美是语文学科的功能之一。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社会交际工具。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工具性,最好的途径是让他们凭借言语作品去学习,去感悟。讲解语文的工具性,应把它定位于人类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这里的工具包括人文的内容。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典范的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载道的结果。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通过审美移情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语感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及试题(最新、全面)

绪论 (1)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页。 (2)黎锦熙于1924年撰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以教学法命名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3)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规律的科学,它既要研究语文,又要研究教育,是一门运用教育理论来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理论学科,或者说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为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 (4)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5)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1.指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2.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3.激励学生献身语文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心。 (6)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1.研究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理论。2.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3.研究语文教学的主体。 (7)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1.观察调查法。 2.实验实证法。 3.历史文献法。 4.经验总结法。 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1)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1.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2.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兼具的学科。 3.语文学科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综合性学科。 (2)语文学科的特征:1.符号性。2.民族性(普 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 准语)。 (3)语文学科的固有本 质属性是工具性,重要属 性是人文性,两者都是语 文学科的固有属性。 (4)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3.语 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5)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1.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2.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 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 (1)语文教学目标及作 用:教学目的是一定历史 时期社会或国家对学校 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提 出的总的要求,教学目标 是贯彻和落实教育目的 的一些具体要求,是对教 育目的的进一步阐述。制 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 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中 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 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 立指针与方向。2.有利于 语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 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 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 极的作用。3.有利于教学 效果的评价。 (2)制定语文教学目标 的依据:1.社会发展与语 文教学目标。2.素质教育 与语文教学目标。3.语文 学科性质与语文教学目 标。4.学生身心发展与语 文教学目标。 (3)语文教学目标的达 成:1.制定计划,明确要 求。2.分类分级,科学安 排。3.求质定量,具体落 实。 第三章语文教学内容 (1)语文教学大纲:又 称语文课程标准,是有教 育行政部门颁发用以指 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 件,是编写中学语文教材 的依据,是实施中学语文 教学的指南,是评估中学 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 (2)现行初中语文教学 大纲的主要变化;1.注重 语文素质的培养。2.调整 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系 统。3.增设“教学评估” 和“教学设备”的内容。 4.取消基本篇目,规定古 诗文背诵篇目和课外阅 读推荐书目。 (3)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的特点:1.多样化与阶段 性。2.练习分三个层次: 理解、分析;揣摩、运用; 积累、联想。从理解到运 用,从知识到能力。3.具 有较大的弹性。 (4)现行高中语文教材 的特点:1.立足人的发展, 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质。2.突出文学教育,调 正课文比例。3.注重培养 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能力和自学能 力。4.更加注重教师素质 的提高。 第四章语文教学原则 (1)语文教学原则是坚 持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相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教 学与语文基本能力相结 合,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 相结合。 (2)语思结合原则的依 据:1.培养语文能力,首 先要发展思维能力。2.语 文知识、能力和智力需要 协调发展(知识:是客观 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在人 们头脑中的系统反映。智 力:是观察、记忆、想象 和思维等心里特点的有 机结合。能力:是指成功 地完成一定活动的方法 及其所必须的心里特征, 语文能力是所说读写活 动)。3.语文教学要为培养 创新型人才服务。 (3)语思结合原则的实 施:1.利用思维特点和规 律,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2.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 养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教 学效率。3.培养创造性思 维品质,增进语文创新能 力。 (4)语文双基教学的内 容:语文基础知识:字音、 字形、字义等文字基础知 识,词汇、句法、修辞等 语言基础知识,记叙、说 明、议论等实用文的读写 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语 文基本能力:听话能力、 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 作能力。 (5)语文双基的特点: 稳定性、普遍性、迁移性。 (6)语文双基之间的关 系:1.两者的统一性。2. 两者的差异性。 (7)语文双基教学的途 径:1.要组织最优的读写 听说训练过程。2.要发挥 精讲多练的最优效能。 (8)文道统一原则的依 据:1.根据我国社会主义 的教育方针,语文学科的 性质和大纲的规定,必须 制定和贯彻本原则。2.根 据教学客体——语文教 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3. 根据教学主体——教师 和学生的能动性的特点 决定的。 ( 9 )文道统一原则的实施: 1.要树立正确的观点。 2. 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基础教育实施教、学、研、用相结合,突出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建构成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具有开放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培训新体系,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努力建成一支适应21 世纪需要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区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推动全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受培训骨干教师具有很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为培训对象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中学语文教育骨干创造条件。 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是终生学习的需要。它是根据信息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进行的重点培训。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自主发展,使培训对象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培训强化教师语文教育的改革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训对象应达到如下具体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2、提高语文学科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及中学语文课程发展动态。 3、了解国骨外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科学研究。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5、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形成鲜明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风格,在当地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三、培训对象 初中语文教师 四、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重点为集中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技能学习交流,时间为8天。主要 用于知识的补充和观念更新。着眼于中学语文、理论文化素养,帮助其拓展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的成熟度,增强学术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第二阶段:重点为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时间为3天。主要用于教学能力的提 高。通过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观摩与考察,着眼于提高中培训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为形成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打基础 第三阶段:重点为开展教育科研,进行科研选题、立项、开题,并着手开展初步的课题研究工作,时间为3天。主要用于科研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培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和掌握教学规律,善于反思性地总结,增强创新能力。 第四阶段:集中学习后跟踪指导一年。一年中学员要完成“五个一”,即:一篇 研究报告,一篇关注新课程的调查报告,一节汇报课,一节优质课件,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六、培训形式 讲授、示范、讲座、观摩、讨论、教育教学考察、撰写论文 七、培训管理 培训工作自始至终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本着“精心组织、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务实求效”的原则,组建组织机构,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人,相互配合,使培训工作保持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为参加培训学 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 1、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成立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小组。由学校领导负责整个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聘请教育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或区名师进行指导,并负责培训课业指导和结业鉴定。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含答案)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卷 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简答题。(20%)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 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

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这样的内涵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属性和三维目标(10分) 2、《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10分)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 三、论述题。20% 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10分)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请你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三

第十一章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把“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案的系统化和反思性的过程。”第一,语文教师是设计者;第二、语文教学设计,说到底就是学程设计。一定要坚持以学习者及其活动为中心;第三、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要了解本学科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走向。目前教学设计有多种模型及其变式,例如过程展开型、问题解决型等。一、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标是国家或地区颁布的指导和规范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献,它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与规定。语文课标集中体现和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语文观是当下国人语文生活对语文教学要求的学科自觉。具体而言,语文课标对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它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性文献和重要依据。语文课标的研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洞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2、建构新的语文观3、了解学科知识结构,把握所教学段的目标。)二、充分了解学生(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具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潜能的观点,并以此指导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了解包括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其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关键。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第二、最近发展区;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团队——学习者共同体的构成与智能状况。)三、正确选择和使用教材(对学科内容的透彻理解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它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解读和加工上。首先,能够确认并解释本学科的关键概念和基本技能。其次,了角本学科的全部知识和细节。最后,是对当前学科内容的课程方法的熟悉程度。)四、教师对自身的认知与了解(第一、教学效能感,只有中等强度的教学效能才是最有利于教学实施的。第二、教师作为学习者,对语文学科及其相关内容的感悟、体验与沉醉。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资源,在教学设计时,应有资源意识,将自身作为开发课程与教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绪论 (1)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1)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2)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3)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 (4) 第五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5)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 (5) 第七章中学的作文教学 (8) 第八章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11) 第九章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13) 第十章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 (14) 绪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定对象是中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法、试验法等 研究中必须遵循一些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尊重联系的原则3注意发展的原则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确定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主要如下: 1精神陶冶2文化教育3习惯养成4智力发展5知识积累6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其目标体系包括五个方面: 1积累与整合2感受与鉴赏3思考与领悟4应用与拓展5发现与创新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1课程理论依据2社会需求依据3学科规律依据4学生心理依据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二、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课程导引2课程性质3课程目标4课程内容5教学建议6相关附录 三、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材 一、语文教材的意义 1凭借功能2示范功能3教育功能4发展功能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 其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训练、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综合活动项目等 (一)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一般包含四个系统:1范文系统2知识系统3训练系统4助读系统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 1分编型2合编型 国家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有如下要求:

中学语文教学法笔记

中学语文教学法 导论 一、何为中学语文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在各门公共课、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学习的预期目标: 1、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了解传统的以及当前最新的语文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2、具有一定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熟悉并能操作整个的语文教学过程,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3、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把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4、了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为此作出努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性质 1、理论性 A、语文课程论 通过此理论系统,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了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 B、语文教学论 主要了解具体如何上语文课:怎样备课,怎样制定教学计划,怎样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处理不同的课文?如何处理课文的重点等等。 C、语文教师论 (1)地位、作用、素养能力 (2)教学基本功 2、实践性 第一章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知识素养 (1)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 语言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文章学(文章写作理论、文本知识、文章赏析知识等) 文艺理论(文学概论、古代文论、马列文论、美学等)。 (2)与语文课文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 (3) 与语文教学有较密切关系的新兴学科及其研究现状。 (二)能力要求 1、口头表达的能力 (1)准确性:使用正确流利规范的汉语普通话。 (2)得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适当得体的言语。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及答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C】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D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C】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C】,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B】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和(文道分离)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