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热学实验报告.docx

传热学实验报告.docx

传热学实验报告.docx
传热学实验报告.docx

班级:安全工程(单) 0901班

姓名:雷轩

学号: 01

第一节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定导热过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用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试验方

法和技能。

2.测定试验材料的导热系数。

3.确定试验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对于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是各不相同的,对同一材料,导热系数还会随着温度、压力、湿度、物质的结构和重度等因素而变异。各种材

料的导热系数都用试验方法来测定,如果要分别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就需要针对各种因素

加以试验,往往不能只在一种实验设备上进行。稳态平板法是一种应用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

基本原理来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导热系数的测定试验,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其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设备是根据在一维稳态情况下通过平板的到热量Q 和平板两面的温差t 成正比,和平板的厚度h 成反比,以及和导热系数成反比的关系来设计的。

我们知道,通过薄壁平板(壁厚小于十分之一壁长和壁宽)的稳定导热量为:

Q t S(1)

h

其中: Q 为传到平板的热量,w ;

为导热系数, w/m ℃;

h 为平板厚度, m;

t 为平板两面温差,℃;

S 为平板表面积;m2;

测试时,如果将平板两面温差t 、平板厚度h 、垂直热流力向的导热面积S 和通过平板的热流量Q 测定后,就可以根据下式得出导热系数:

Q h

( 2)

t S

其中:t T u - T d,T u为平板上测温度,T d为平板下侧温度,℃;

这里,公式 2 所得出的导热系数是在当时的平均温度下材料的导热系数值,此平均温度

为:

t 1

T d( 3)T u

2

在不同的温度和温差条件下测出相应的值,然后按值标在- t坐标图内,就可以

得出 f t 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装置及测试仪器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的电器连接图和实验装置如图1和图 2所示。

被试验材料做成两块方形薄壁平板试件,面积为300*300[mm2],实际导热计算面积 S

为 200*200[mm 2] ,平板厚度 h[mm] 。平板试件分别被夹紧在加热器的上下热面和上下水套

冷面之间。加热器的上下面、水套与试件的接触面都设有铜板,以使温度均匀。利用薄膜式

加热片实现对上、下试件热面的加热,而上下导热面积水套的冷却面是通过循环冷却水(或

通以自来水)来实现。在中间200*200mm 2部位上安设的加热器为主加热器。

为了使住加热器的热量能够全部单项通过上下两个试件,并通过水套的冷水带走,在主加热器四周(即200*200mm 2之外的四侧)设有四个辅助加热器(1、 2、3、 4),利用专用

的温度跟踪控制器使主加热器以外的四周保持与中间主加热器的温度相一致,以免热流量向

旁侧散失。主加热器的中心温度t h和水套冷面的中心温度t c用四个热电偶来测量,辅助加

热器 1 和辅助加热器 1 的热面也分别设置两个辅热电偶t 2和t 6(埋设在铜板相应位置上),其中一个辅热电偶t2(或t 6)接到温度跟踪控制器上,与主加热器中心接来的主热电偶t :的温度信号相比较,通过跟踪器使全部辅加热器都跟踪到与主加热器的温度相一致。

而在试验进行时,可以通过热电偶t(或 t:)和热电偶t3(或 t 4)测量出一个试件的两

个表面的中心温度。也可以再测量一个辅热电偶的温度,以便与主热电偶的温度相比较,从而了解主、辅加热器的控制和跟踪情况,温度是利用仪器直接读取数值。主加热器的电功率

可以用电功率表或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测量。

[附 ]实验台主要参数

1.试验材料:

2.试件外型尺寸:300*300mm 2

3.导热计算面积F:200*200mm 2(即主加热器的面积)

4.试件厚度h:mm (实测)

5.主加热器电阻值:Ω

6.辅加热器(每个)电阻值:Ω

7.加热偶材料:镍鉻—镍硅

8.试件最高加热温度:80℃

图 1 试验台的电气连接图

t 5

t 2

图 2 试验台主题示意图(1)

t 5

t 2

图 2 试验台主题示意图(2)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两个平板试件仔细地安装在主加热器的上下面,试件表面应与铜板严密接触,不

应有空隙存在。在试件、加热器和水套等安装入位后,应在上面加压一定的重物,以使它们都能紧密接触。

2.联接和仔细检查各接线电路。将主加热器的两个接线端用导线接至主加热器电源;

而四个辅助加热器经两两并联后再串联成串联电路(实验台上已联接好),并按图 3—2 所示联接到辅助加热器电源和跟踪控制器上。电压表和电流表(或电功率表)应按要求接入电路。将主加热电偶之一t1(或 t5)接到跟踪控制器面板上左侧的主热电偶接线柱上,而将辅助电

偶之一 t2(或 t 6)接到跟踪控制器上的相应接线柱上。把主热电偶t5(或 t 1)和辅加热电偶t 2(或 t6)都接到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仪上。

3.检查冷却水水泵及其通路能否正常工作,各热电偶是否正常完好,检查稳态平板法

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仪是否连接好。

4.接通加热器电源,并调节到合适的电压,开始加温,同时开启温度跟踪控制器。在加

热过程中,可通过各测温点的测量控制盒了解加热情况。开始时,可先不启动冷水泵,待

试件的热面温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启动水泵(或接通自来水),向上下水套通入冷却水。

试验经过一段时间后,试件的热面温度和冷面温度开始趋于稳定。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调节

主加热器电源、辅加热器电源的电压,使其更快或更利于达到稳定状态。待温度基本稳定后,就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电功率W(或电压V 和电流 I)读书记录和温度测量,从而得

到稳定的测试效果。

5.各工况试验后,可以将设备调到另一工况,即调节主加热器功率后,再按上述方法

进行测试,得到另一工况的稳定测试结果,调节的电功率不宜过大,一般在5~10W 为宜。

6.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多次工况的测试。(工况以从低温到高温为宜)。

7.测试结束后,先切断加热器电源,并关闭跟踪器,经过10分钟左右后再关闭水泵(或停放自来水)。

五、实验结果处理

实验数据取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的连续三次稳定结果的平均值。导热量(即主加热器的电功率):

( 或*)[ ]

Q W I V W

式中W—主加热器电功率值,w ;

I —主加热器的电流值,A;

V —主加热器的电压值,V 。

由于设备为双试件型,导热量向上下两个试件(试件 1 和试件 2)传到,所以

Q1Q2Q W1

I·V)

22

(或

W

2

试件两面的温差:

t t R - t L℃式中

t g—试件的热面温度(即t 1或t 2),℃;t g—试件的冷面温度(即t 3或t 4),℃。(4)(5)

平均温度为

t 1

t R t L

( 6)2℃

平均温度为t

时的导热系数:

w·I ·V·

2(t R t L ) F

(或

2(t R t1 ) F

w / m·℃

(7)

将不同平均温度下测定的材料导热系数绘成、关系曲线,并求出f t

的关系式。

导热系数测定记录表

主加热器热面温度 t R冷面温度 t L备序号

电流 I( mA)电压 V( V)功率 N( W)(℃)(℃)注12119

22141

325

六:数据处理:

主加热器热面温冷面温

平均温导热系

序号度 t R度 t L

电流 I( mA)电压 V( V)功率 N( W)度(℃)数 (w/

(℃)(℃)

12119

22141

325

第二节空气沿横管表面自由运动放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空气沿横管表面自由运动放热的实验方法,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

2.测定单管的自由运动放热系数α;

3.根据对自由运动放热相似分析,整理出准则方程式。

二、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3—3 所示。主要由试验管、热电偶、电位差计、自耦变压器、瓦特表等

组成,实验装置提供四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试验管,试验管的结构如图 3— 4 所示。四根不同直径的试验管分别水平地悬挂在两幅可升降的支架上,试验管中间装有电热加热,其电源线在管的两端引出,可以通过自耦变压器以给定电压使试验管加热,其加热功率 W 用瓦特表测定,每个试验管上有 4 个热电偶嵌入管壁,反映管壁温度的热电势,用电位差计来测定。

自耦变压器瓦特表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仪

图 1 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试验管结构示意图

1-电源引出线;2-电源引出孔;3-聚苯乙烯泡沫;4-绝热材料;5-电加热器试验时,对试验管进行加热,热量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散发的,对流换热量为总热量与辐射换热量之差,即

即Q c Q - Q r

(1)

而 Q W

Q c F (t w t f )

(2)

T w44

Q r T f

C 0 F100

100

(3)所以

W C 0

44 T w T f

F t w t f t w t f100100

(4)式中

F—表面积, m2;

Q —总热量, w ;

Q r—辐射换热量, w ;

Q c—对流换热量, w ;

—试管表面黑度;

C0—黑体的辐射系数 (5.669w / m2 k);

t w—管壁平均温度,℃;

t f—室内空气温度,℃;

—自由运动放热系数。

根据相似理论,对于自由对流放热,怒谢尔系数N

u

格拉晓夫数

G

r朗特数

P

r 的函数即:

N

u f G ·P n

r r( 5)

可表示成:N

u

C ( P

r

·G

r

)

n,其中, C ,n验确定的常数。为了确定上述关系式的具体形

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结果求出准则数

ad

N u g t d3

G r

2(6)

v

P

r 、、、v

等物性参数由定性温度从有关书中查出。

改变加热了,可求得一组准则数,把几组数据标在对数坐标得到以N

u

为纵坐标、

G

r 、

P

r 为横坐标的一系列点,换一条直线,是大多数点落在这条线上或周围。

根据lg N

u

lgC nlg G

r

·P

r,使这条曲线的斜率即为n,截距为C。

三、实验装置及测量仪表

实验装置由四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试验管组成,测量仪表有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仪、TDGC型接触式调压器、瓦特表、电流表、电压表。

试验管上有热电偶嵌入管壁,可反映管壁的热电势,电位差计用于测量室内和管壁热电势;稳压器可稳定输入电压,使加热管的热量保持一定;电压、电流表测定电加热器的电压

与电流。

四、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接好线路,经老师指导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调整调压器对试验管进行加热;

3.稳定六小时后开始测管壁温度,记录数据;

4.每隔 30 分钟记录一次,直到两组数据接近为止;

5.取两组接近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数据;

6.记录温度计表示的空气温度值;

7.将调压器调整回零位,切断电源。

五、实验数据的整理:

1、已知数据:

管径:

d180mm d 260mm d340mmd 420mm 管长: L11800mm L21600mm L3 1400 mm L4 1200 mm 黑度:10.112340.15

2、测试数据:

管壁温度 t wn

室内空气温度tf

电流 I、电压 V

空气沿圆管表面对流换热实验记录表

温度(℃)电加热室温序号

T T电流 I电压 V功率 N℃

w1w2

1425

2825

325

实验数据处理

计算自由放热系数:

有实验资料数据得管径:d180mm

,管长:

L

11800mm ,黑度:1

0.11

表面积 F L1d1 1.8 3.140.08 0.45216

壁面平均温度 :l T T

W1

T

W 2 ;(o C) 2

序号壁面平均温度(℃)表面积( F)试管表面黑度室温(℃)自由运动放热系数125

22519. 325

定性温度: T m T T f

;(o对于空气体积膨胀系数:

1

2

C )

T m 273

求表达式N

u

f G·P n

559 页)以及计算得;

r r

;根据定性温度查表(课本

T m ( o C )P r102 (W /( mgK ))103106 ( m2 / s)N u G r10 8

第三节法向辐射率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中温辐射物体黑度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定性的测量中温辐射时物体的黑度。

3、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比较法在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又 n 个物体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中,利用净辐射法,可以求物体i 的纯换热量Q net .i。

Q net .i Q abs.i- Q e.i

n d i E

eff .k

dk idF

k

-

i

E

b.i

F

i1

K1

Q net.i—i面的净辐射换热量;

Q abs.i—i面从其他表面的吸热量;

Q e.i—i面本身的辐射热量;

i— i 面的黑度;

dk i —k面对i面的角系数;

E eff .k—k面的有效辐射力;

E b.i—i面的辐射力;

d i—i面的吸收率;

F i—i面面积。

根据实验的设备情况,可以认为:

1、热源 1、黑体腔体 2 为黑体。

2、热源 1、黑体腔体2、待测物体(受体)3,它们表面上的温度均匀。

123

图 1辐射换热测试主体

1-热源; 2-黑体腔体; 3-待测物体(受体)

因此,公式3-22 可写成:

Q

net .3a(

3

E

b.1

F

1 1..3

)-

3

E

b .3

F

3

因为: F1F3; a3 3 ; 3 .2 1.2 。又根据角系数的互换性F2 3.2F3 1.2 ,Q

net .3

E b.1E b.2 1 .2 - 3 E b.33 E b .1 1..3E b.2 1.2 - E b .32

q33 1..3

F3

由于受体 3 与环境主要以自然对流方式换热,因此:

q3 a t 3 - t f3式中:

a —换热系数;

t 3 —待测物体(受体)温度,℃; t f —环境温度。℃;

由 3-23、3-24 公式可得:

3

a t 3 - t f

4

E

b.1 1 ..3

E

b.2 1.2

- E

b.3

当热源 1 和黑体 2 的表面温度一致时, E b. 1

E b .2 ,并考虑到体系 1、2、3 为封闭系统,

则:

1..31.2

1,由此, 3-25 公式可写成:

3

a t 3 - t f

a t 3 - t f

5

E b .1

- E

b .3

T 14 - T 34

公式中, 为斯蒂芬 -玻尔茨曼常数,其数值为

*10 -8w/m 2k 4。

对不同待测物体(受体)

a 、

b 的黑度 为:

a

a a t 3a

- t

f

; b

a b t 3b - t f

T 14a - T 34a

T 14b - T 34b

设, a a =a b ,则:

a

t 3a - t f ?

T 14b - T 34b

t 3 b - t f 4

4

b

T 1a

- T

3a

当 b 为黑体时,

b 1 ,上式可写成:

t

3a

- t f T 14b - T 34b

a

t

3b

- t f

?

4 4

T 1a

- T

3a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简图如下:

6

7

图 2实验装置示意图

热源腔体具有一个测温热电偶,传导腔体有两个热电偶,受体有一个测温热电偶,他们都可以通过琴键转换开关来切换。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本仪器用比较法定量地测定被测物体的黑度,具体方法是通过三组加热器电压的调整

(热源一组,黑体腔体二组),使热源和黑体腔体的测温点稳定在同一温度上,然后分别将

“待测”(受体为待测物体,具有原来的表面状态)和“黑体”(受体仍为待测物体,但表面

熏黑)两种状态的受体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出受到辐射后的受体温度,就可按公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

具体步骤如下:

1.热源腔体和受体腔体(使用具有原来表面状态的物体作为受体)靠紧黑体腔体。

2.用导线将仪器上的测温接线柱11 与电位差计上的“未知”接线柱“+”、“—”极联结好。按电位差计使用方法进行调零、校准并选好量程(*1 档)。

3.通电源,调整热源、黑体腔体左和黑体腔体右的调温旋钮,使其相应的电压表指针调

至红点为止,加热约40 分钟左右,通过测温转换开关,测试热源、黑体腔体左和黑体腔体

右的温度,并根据测得的温度,微调相应的电压旋钮,使其三点温度尽量一致。

4.系统进入恒温后(各测温点基本接近,且在5分钟之内各点温度波动小于3℃),开始测试受体温度,当受体温度 5 分钟内的变化小于3℃时,记下一组数据。“待测”受体实验

结束。

5.取下受体,将受体冷却后,用松脂(带有松脂的松木)或蜡烛将受体熏黑,然后重复以上实验,测得第二组数据。

将两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受。

五、注意事项

1、热源及腔体的温度不宜超过200℃。

2、每次做原始状态试验室,建议用汽油或酒精将待测物体表面擦干净,否则,试验结果将有较大出入。

六、实验所用计算公式

根据式本实验所用计算公式为:

s

T s (T Y4T04 )

T0 (T Y4( 3-29)

T s4 )

式中0——相对黑体的黑度,该值可假设为1;

s——待测物体(受体)的黑度;

T s——受体与环境的温差,℃;

T0——黑体与环境的温差,℃;

T Y——受体为相对黑体时热源的绝对温度,℃;

T y'——受体为待测物体时热源的绝对温度,℃;

T0——相对黑体的绝对温度,℃;

T s——待测物体(受体)的绝对温度,℃;

测得空气的温度即流体的温度为T f25o C

相对黑体待测物体

T Y ( o C )T0 ( o C)T0 ( o C)T y' ( o C)T s ( o C)T s ( o C )

1493712614318

2725025795025处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3-29)得:

s T (T4T 4 )

s Y00.5597 T (T4T 4 )

00 Y s

s T s(T Y4T04 )

0.631 T (T4T 4 )

00 Y s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换热器的结结构及用途。 2、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3、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4、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5、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过程,并实验之。 二、实验原理 根据传热方程Q=KA△tm,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传热面积A,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进出口温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 在工作过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加热空气释放出的热量Q1与自来水得到的热量Q2应相等,但实际上因热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2为准。 三、实验流程和设备 实验装置由列管换热器、风机、空气电加热器、管路、转子流量计、温度计等组成。空气走管程,水走壳程。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由管径、管数和管长进行计算。 实验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 1、熟悉设备流程,掌握各阀门、转子流量计和温度计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先开水路,再开气路,最后再开加热器。 3、控制所需的气体和水的流量。 4、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记录空气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记录设备的

有关参数。重复一次。 5、保持空气的流量不变,改变自来水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6、保持第4步水的流量,改变空气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7、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器、风机和自来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 换热流型错流;换热面积㎡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1、求出换热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 计算数据如上表,以第一次记录数据序号1为例计算说明: 2、对比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分析数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比较一、二、三组可知当空气流量不变,水的流量改变时,传热系数变化不大,比较四、五组可知空气流量改变而水的流量不改变时,传热系数有很大变化,且空气流量越大,传热系数越大,传热效果越好;综上可知,K值总是接近热阻大的流体侧的α值,实验中,提高空气侧的α值以提高K值。。 3、转子流量计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校正读数? 答:转子流量计不能用于流量过大的流体测量,使用时流量计必须安装在垂直走向的管段上,流体介质自下而上地通过转子流量计。 读数时应读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玻璃管刻线相交处的数值,可以读初始值和最终值,取两者之差来校正读数。 4、针对该系统,如何强化传热过程才能更有效,为什么? 答:该系统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热流体,所以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流量,提高其所占比例来强化传热效果;减小水的流量;内管加入填充物或采用螺纹管,加热面在上,制冷面在下。因为由实验可知提高热阻大的流体的传热系数可以更有效的强化传热过程。 5、逆流换热和并流换热有什么区别?你能用实验装置加以验证吗? 答:①逆流换热时热流体是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反;而并流传热时,其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同;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逆流换热器比并流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小。可以改变冷热流体进出口方向,测得在相同传热效果下,逆并流所需传热面积大小,从而加以验证。 6、传热过程中,哪些工程因素可以调动? t ;④换热过程的流型(并流,逆答:①增大传热面积S;②提高传热系数α;③提高平均温差 m 流,错流)。 7、该实验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①冷凝水流通不畅,不能及时排走;②空气成分不稳定,导致被冷凝效果不稳定;③冷热流体流量不稳定;④传热器管表面的相对粗糙度。 8、你能否对此实验装置作些改进,使之能够用于空气一侧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答:让空气走壳程,水走管程,根据流体在管外的强制对流公式,可提出空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

高等传热学知识重点(含答案)2019

高等传热学知识重点 1.什么是粒子的平均自由程,Knusen数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Knusen数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Λ即为λ,L为特征长度) 2.固体中的微观热载流子的种类,以及对金属/绝缘体材料中热流的贡献。 3.分子、声子和电子分别满足怎样的统计分布律,分别写出其分布函数的表达式 分子的统计分布:Maxwell-Boltzmann(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 电子的统计分布:Fermi-Dirac(费米-狄拉克)分布: 声子的统计分布:Bose-Eisentein(波色-爱因斯坦)分布; 高温下,FD,BE均化为MB;

4.什么是光学声子和声学声子,其波矢或频谱分布各有特性? 答:声子:晶格振动能量的量子化描述,是准粒子,有能量,无质量; 光学声子:与光子相互振动,发生散射,故称光学声子; 声学声子:类似机械波传动,故称声学声子; 5.影响声子和电子导热的散射效应有哪些? 答:影响声子(和电子)导热的散射效应有(热阻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界面散射:由于不同材料的声子色散关系不一样,即使是完全结合的界面也是有热阻的; ②缺陷散射:除了晶格缺陷,最典型的是不纯物掺杂颗粒的散热,散射位相函数一般为Rayleigh散 射、Mie散射,这与光子非常相似; ③声子自身散射:声子本质上是晶格振动波,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会与原子相互作用,会产生散射、 吸收和变频作用。

6.简述声子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及其物理意义,德拜模型和爱因斯坦模型的区别。答:声子态密度(DOS)[phonon.s/m3.rad]:声子在单位频率间隔内的状态数(振动模式数)Debye(德拜)模型: Einstein(爱因斯坦)模型: 7.分子动力学理论中,L-J势能函数的表达式及其意义。 答:Lennard-Jones 势能函数(兰纳-琼斯势能函数),只适用于惰性气体、简单分子晶体,是一种合理的近似公式;式中第一项可认为是对应于两体在近距离时以互相排斥为主的作用,第二项对应两体在远距离以互相吸引(例如通过范德瓦耳斯力)为主的作用,而此六次方项也的确可以使用以电子-原子核的电偶极矩摄动展开得到。

《经典教综多选题》100题及答案-强力推荐

经典教综多选题 100 道 1.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A.理想成分B. 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价值成分 2.下列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特点的有()。 A.人的身体发育总是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 B.人的身高 和体重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 C.人的神经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D.失明者的听力往往比视力正常者发达 3.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 A.集体目标 B.小组目标 C.个人目标 D.年级目标 4.下列属于学生注意听讲的描述有() A.注目凝视 B.交头接耳 C.屏息静气 D.若有所思 5.下列符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的有()。

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D.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明晰 6.“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段话对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启示是()。 A.要因材施教 B.要对学生循循善诱 C.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 D.要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7.以下关于独立形态的教学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A.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C.最早的教育学研究机构,始于德国普鲁士王朝的哥廷根大学 D.把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 8.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有()。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9.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 A.多血质 B.胆汁型 C.抑郁质 D.粘液质 10.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的情绪状态,其特点()。 A.激动性 B.弥散性 C.冲动性 D.渲染性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传热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套管换热器的结构; 2.测定出K 、α,整理出e R N -u 的关系式,求出m A 、.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有套管换热器4套,列管式换热器4套,首先介绍套管换热器。 套管换热器管间进饱和蒸汽,冷凝放热以加热管内的空气,实验设备如图2-2-5-1(1)所示。 传热方式为:冷凝—传导—对流 1、传热系数可用下式计算: ]/[2m k m W t A q K m ???= (1) 传热实验

图2-2-5-1(1) 套管换热器示意图 式中:q ——传热速率[W] A ——传热面积[m 2] △t m —传热平均温差[K] ○ 1传热速率q 用下式计算: ])[(12W t t C V q p S -=ρ (2) 式中:3600/h S V V =——空气流量[m 3/s] V h ——空气流量[m 3/h] ρ——空气密度[kg/m 3 ],以下式计算: ]/)[273(4645.031 m kg t R p P a ++=ρ (3) Pa ——大气压[mmHg] Rp ——空气流量计前表压[mmHg] t 1——空气进换热器前的温度[℃] Cp ——空气比热[K kg J ?/],查表或用下式计算: ]/[04.01009K kg J t C m p ?+= (4) t m =(t 1+t 2)/2——空气进出换热器温度的平均值(℃) t 2——空气出口温度[℃] ②传热平均面积A m :

][2m L d A m m π= (5) 式中:d m =传热管平均直径[m] L —传热管有效长度[m ] ③传热平均温度差△t m 用逆流对数平均温差计算: T ←——T t 1——→t 2 )(),(2211t T t t T t -=?-=? 2 1 2 1ln t t t t t m ???-?= ? (6) 式中:T ——蒸汽温度[℃] 2、传热膜系数(给热系数)及其关联式 空气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传热膜系数可用下面准数关联式表示: n r m e P AR Nu = (7) 式中:N u ——努塞尔特准数 R e ——雷诺准数 P r ——普兰特准数 A ——系数,经验值为0.023

浙大高等传热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理论法、试验法、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热源函数法,Gree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CA T)就是其中之一。 傅里叶定律向量形式说明,热流密度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Schmidt假定:如要得到在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的肋的形状和尺寸,肋片任一导热截面的热流密度都应相等。 1928年,Schmidt等提出了一维肋片换热优化理论:设导热系数为常数,沿肋高的温度分布应为一条直线。Duffin应用变分法证明了Schmidt假定。Wikins[3]指出只有在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时,肋片的温度分布才是线性的。Liu和Wikins[4]等人还得到了有内热源及辐射换热时优化解。长期以来肋片的优化问题受到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重视。 对称直肋最优型线和尺寸的无量纲表达式分析: 假定一维肋片,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我们有对称直肋微分方程(忽略曲 线弧度): yd2θ/dx2+(dy/dx)dθ/dx-θh/λ=0 由Schmidt假定,对任意截面x: dθ/dx=-q/λ=const

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

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客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中考物理多选题汇总(含答案)

多项选择题猛练 一、电学 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 C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越大,电路的总电流就越大 D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由于电路的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2.如图9所示的“热得快”铭牌上标有“220V 1000W”字样,由此可知这种 “热得快”( ) A .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 B .正常工作时电流为0.22A C .正常工作10min 消耗的电能为6×105J D .正常工作10min 产生的热量大于6×105J 3.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灯L 的亮度变暗 C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 4.在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 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 ;当闭合开 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 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15A 。关于此电路工作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B .只闭合开关S 2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 R 3消耗的电功率的2倍 C .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D .只断开开关S2与只闭合开关S2两种情况下电压 表的示数之比为2:1 5.用锰铜合金制成甲、乙两段电阻丝,它们长度相同,但是甲比乙细。若将它们连接在同一 电路中,通过甲、乙两段电阻丝的电流分别为I 甲、I 乙;甲、乙两段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甲、U 乙。下列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A .I 甲=I 乙 B .I 甲>I 乙 C .U 甲>U 乙 D .U 甲=U 乙 6.在如图6所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试管内水的温度 逐渐升高直至沸腾。水沸腾后,橡胶塞从试管口飞出,试管口附 图10 S A 1 A 2 V L R P 图 11 甲 R 1 R 3 S 3 A S 1 甲 S 2 R 2 V 图9

传热膜系数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三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30日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同组人: 报告摘要 本实验选用牛顿冷却定律作为对流传热实验的测试原理,通过建立不同体系的传热系统,即水蒸汽—空气传热系统、分别对普通管换热器和强化管换热器进行了强制对流传热实验研究。确定了在相应条件下冷流体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此实验方法可以测出蒸汽冷凝膜系数和管内对流传热系数。采用由风机、孔板流量计、蒸汽发生器等组成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置,让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用计算机在线采集与控制系统测量了孔板压降、进出口温度和两个壁温,计算了传热膜系数α,并通过作图确定了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A 和指数m (n 取0.4),得到了半经验关联式。实验还通过在内管中加入混合器的办法强化了传热,并重新测定了α、A 和m 。 二、 目的及任务 1.掌握传热膜系数α及传热系数K 的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A 和指数m 的方法; 3.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 三、基本原理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α,当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准数关 系式的一般形式为:p n m Gr A Nu Pr Re 对于强制湍流而言。Gr 数可忽略,即

n m A Nu Pr Re = 本实验中,可用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上述准数关系式中的指数m 、n 和系数A 。 用图解法对多变量方程进行关联时,要对不同变量Re 和Pr 分别回归。本实验可简化上式,即取n=0.4(流体被加热)。这样,上式即变为单变量方程,在两边取对数,得到直线方程为 Re lg lg Pr lg 4.0m A Nu += 在双对数坐标中作图,求出直线斜率,即为方程的指数m 。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函数值带入方程中,则可得系数A ,即 m Nu A Re Pr 4.0= 用图解法,根据实验点确定直线位置有一定人为性。而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可得到最佳关联结果。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对多变量方程进行一次回归,就能的道道A 、m 、n 。 对于方程的关联,首先要有Nu 、Re 、Pr 的数据组。其特征数定义式分别为 μρ du = Re , λμ Cp = Pr , λαd Nu = 实验中改变空气的流量,以改变Re 值。根据定性温度(空气进、出口温度的算数平均值)计算对应的Pr 值。同时,由牛顿冷却定律,求出不同流速下的传热膜系数值,进而求得Nu 值。 牛顿冷却定律为 Q=αA △t m 式中α——传热膜系数,W/(m 2.℃);

浙江大学传热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答案 热动硕士2015 吕凯文 10、燃用气、液、固体燃料时火焰辐射特性。 答:燃料的燃烧反应属于比较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燃烧温度较高,而且燃料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所以燃烧反应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的燃料燃烧时火焰的主要成分还有CO 2、H 2O 、N 2、O 2等,有的火焰中还有大量的固体粒子。火焰中还存在大量的中间参悟。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中间产物和燃烧产物。火焰的辐射光谱是火焰中的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燃烧中间产物或燃烧产物受火焰加热,要对外进行热辐射。在火焰的高温环境下,固体粒子的辐射光谱多为热辐射的连续光谱,而气体分子的发射光谱多为分段的发射或选择性吸收。此外,还有各物质的特征光谱对火焰的辐射的影响。在工业火焰的温度水平下,氧、氢等结构对称的双原子分子没有发射和吸收辐射的能力,它们对于火焰光谱的影响比较小。而CO 2和H 2O 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以及固体粒子对火焰光谱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火焰中大量的中间产物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对火焰辐射光谱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答案仅供参考) 11、试述强化气体辐射的各种方法。 答:气体辐射的特点有:①不同种类的气体的辐射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②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强烈的选择性;③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辐射到气体层界面上的辐射能在辐射行程中被吸收减弱,减弱的程度取决于辐射强度及途中所遇到的分子数目。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气层厚度L 、气体的温度T 和分压p (密度)的函数,(,)f T pL λα=。由贝尔定律,,0k L L I I e λλλ-=?可知,单色辐射在吸收性介质中传播时其强度按指数递减。 由上述可知,强化气体辐射的方法有:提高气体的温度;减小气体层的厚度,;选择三原子、多原子及结构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减小气体的分压。(该答案仅供参考) 12、固体表面反射率有哪几种? 答:被表面反射的能量与投射到表面的能量之比定义为表面反射率。固体表面反射率有: ①双向单色反射率;②单色定向-半球反射率;③单色半球-定向发射率。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第四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壁温的测量方法 2、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3、体会计算机采集与控制软件对提高实验效率的作用 4、学会给热系数的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给热系数α1 2、测定加入静态混合器后空气的强制湍流给热系数α1’ 3、回归α1和α1’联式4 .0Pr Re ??=a A Nu 中的参数A 、a *4、测定两个条件下铜管内空气的能量损失 二、实验原理 间壁式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三个传热过程所组成。由于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机理不清楚,所以采用量纲分析法来确定给热系数。 1)寻找影响因素 物性:ρ,μ ,λ,c p 设备特征尺寸:l 操作:u ,βgΔT 则:α=f (ρ,μ,λ,c p ,l ,u ,βgΔT ) 2)量纲分析 ρ[ML -3],μ[ML -1 T -1],λ[ML T -3 Q -1],c p [L 2 T -2 Q -1],l [L] ,u [LT -1], βg ΔT [L T -2], α[MT -3 Q -1]] 3)选基本变量(独立,含M ,L ,T ,Q-热力学温度) ρ,l ,μ, λ 4)无量纲化非基本变量 α:Nu =αl/λ u: Re =ρlu/μ c p : Pr =c p μ/λ βgΔT : Gr =βgΔT l 3ρ2/μ2 5)原函数无量纲化 ??? ? ???=223,,μρβλμμρλαtl g c lu F l p 6)实验 Nu =ARe a Pr b Gr c 强制对流圆管内表面加热:Nu =ARe a 圆管传热基本方程: m t A K t T t T t T t T A K Q ???=-----?=111 22112211 1ln ) ()( 热量衡算方程: )()(123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 圆管传热牛顿冷却定律: 2 2112211 22211221121 1ln ) ()(ln )()(w w w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A t t t t t t t t A Q -----?=-----?=αα 圆筒壁传导热流量:)] /()ln[)()()/ln(11221122121 2w w w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A A A A Q -----?-?=δλ 空气流量由孔板流量测量:54 .02.26P q v ??= [m 3h -1,kPa] 空气的定性温度:t=(t 1+t 2)/2 [℃]

高等传热学部分答案.

7-4,常物性流体在两无限大平行平板之间作稳态层流流动,下板静止不动,上板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U 运动,试推导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解:按照题意 0, 0=??=??=x v y v v 故连续性方程 0=??+??y v x u 可简化为 0=??x u 因流体是常物性,不可压缩的,N-S 方程为 x 方向: )(12222y u x u v y p F y u v x u u x ??+??+??-=??+??ρρ 可简化为 022=??+??-y v x p F x η y 方向 )(12222y v x v v y p F y v v x v u y ??+??+??-=??+??ρρ 可简化为 0=??= y p F y 8-3,试证明,流体外掠平壁层流边界层换热的局部努赛尔特数为 12121 Re Pr x Nu r = 证明:适用于外掠平板的层流边界层的能量方程

22t t t u v a x y y ???+=??? 常壁温边界条件为 0w y t t y ∞ ==→∞时,时,t=t 引入量纲一的温度w w t t t t ∞-Θ= - 则上述能量方程变为22u v a x y y ?Θ?Θ?Θ+=??? 引入相似变量1Re ()y y x x ηδ= == 有 11()(()22x x x ηη ηηη?Θ?Θ?''==Θ-=-Θ??? ()y y ηηη?Θ?Θ?'==???;22()U y x ηυ∞ ?Θ''= Θ? 将上三式和流函数表示的速度代入边界层能量方程,得到 1 Pr 02 f '''Θ+Θ= 当Pr 1时,速度边界层厚度远小于温度边界层厚度,可近似认为温度边界层内 速度为主流速度,即1,f f η'==,则由上式可得 Pr ()2d f d η''Θ'=-'Θ,求解可得 12 12 ()()Pr 2 Pr (0)()erf η ηπ Θ='Θ= 则1212 0.564Re Pr x x Nu = 8-4,求证,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对于层流边界层的二维滞止流动,其局部努

公共关系学多选题及答案

多选题 31.专业的公关人员务必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应当包括(BCD )P84 A.社会意识B.公众观念C.形象观念D.互惠观念E.整体意识 32.“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理解这一命题的角度应当包括(CDE )P7-8 A.公共关系的形象性质B.公共关系的舆论性质 C.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D.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E.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3.树立组织形象的好处在于(BCE ) A.增强组织的应变潜力 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D.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有形资产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34.根据公众发展的不一样阶段,能够将公众分为(BCDE )P114 A.正式公众B.非公众C.潜在公众D.知晓公众E.行动公众 35.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具有的特点有(ABCDE ) A.有共同话题B.参与议论过程 C.自发性D.松散性E.层序性 36.组织公关效果评估中,新闻舆论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的资料有(BCE )P201-202 A.新闻报导趋势分析B.新闻报导量分析 C.新闻报导质分析D.新闻报导舆论分析 E.新闻报导时机分析 37.下列属于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的有(ADE ) A.书籍B.电子邮件C.电子报纸D.报纸E.杂志 38.下列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ABC ) A.设置奖学金B.捐赠慈善机构 C.修建期望小学D.资助贫困大学生E.资助学术研讨会

39.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表此刻(AB ) A.内求团结B.外求发展 C.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E.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40.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有(ABCD )P285-286 A.直接性与随时性B.双向性与反馈性 C.情感性D.主观性E.真实性 1.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BCDE) A.舆论B.人才C.公关D.资金E.技术 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DE) A.公众B.个体C.群体D.传播沟通E.组织 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CDE) A.人性文化的兴起B.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E.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 4.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ABCDE) A.较为客观公正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5.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整体性B.共同性C.相关性D.多样性E.变化性 6.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BC) 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C.问题的排列技巧D.被说服者的条件 E.问题的性质和资料 7.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资料分为(ABCDE) A.控制分析B.资料分析 C.媒介分析D.对象分析E.效果分析

2012高等传热学试卷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高等传热学 考试日期 2012-12-19 姓名 年级 班级 学号 得分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传热机理并用公式表达传热定律;传热问题的边界条件有哪两类? 2. 有限元法求解传热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基本求解步骤有哪些?同有限差分方法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3. 什么是形函数?形函数的两个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4. 加权余量法是建立有限元代数方程的基本方法,请描述四种常见形式并用公式表达。 5. 特征伽辽金法(CG )在处理对流换热问题时遇到什么困难?特征分离法(CBS )处理对流换热问题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二、计算题(第1, 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 线性三角元的顶点坐标(单位:cm )为:i (2, 2)、j (6, 4)、k (4, 6),温度分别为 200℃, 180℃和 160℃,热导率k =0.5W/m ℃。试计算: (1)点(3,4)的温度及x 和y 方向的热流分量; (2)绘制170℃等温线。 2. 计算图1所示的二次三角元在点(2, 5)处的y N x N ????66和。 3. 图2所示一维方肋处于热稳定状态,截面2mm ×2mm ,长3cm ,热导率为k =100W/m ℃。左端面维持恒定温度150℃,右端面绝热,其余表面和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系数h =120W/m 2,空气温度T a =20℃。请采用3个一维线元计算距左侧端面分别为1cm 、2cm 的截面和右侧端面的温度。提示:稳态导 热有限元代数方程:[]{}{}f T K =。单元截面积A ,截面周长P ,单元刚度矩阵:[]??????+??????--=211261111hPl l Ak e K ,单元载荷项:{}??????=112Pl hT a e f 。 -------------------------------------------------------------------------------------------------------------------------------------------------------- 装 订 线 T=150℃ 绝热 3cm 2mm 图1 图2

教师招聘考试(多选题)及参考答案

1.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艺术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科学美 E.自然美答案:ACDE ★2.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级活动 D.文化艺术活动 E.个人活动答案:ABE 3.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终身性 D.个别性 E.针对性答案:ABCDE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系 C.家长会 D.教育讲座 E.家庭学校答案:ABCDE 5.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权威性答案:ABCD 6.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下列观点() A.教师中心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儿童中心论 E.教育万能论答案:AD 7.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 A.个性已基本形成 B.性格已基本定型 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 D.学习动机较为单纯 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答案:CDE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答案:ADE 2.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A.有理论假说 B.变量控制 C.有变革 D.可重复操作 E.能促进学生发展答案:ABCD 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教学为中心 D.儿童为中心 E.从做中学答案:ABDE 4.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A.《学记》 B.《论语》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答案:ABC 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E.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答案:ABCDE 6.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E.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答案:ABC 7.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功能有()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10高等传热学标准答案

2010高等传热学标准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生考试试卷课程名称高等传热学考试日期2011-12-30姓名年级班级学号得分--------------------------------------------------------------------------------------------------------------------------------------------------------共 4 页第 1 页本试卷共5题,每题20分一、厚度为50mm的无限大平壁在稳态时壁内温度分布为t=100-10000x2,平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40W/(),试计算:壁内单位体积内热源生成热;平壁中心面、两外表面的热流密度及这三个热流密度与内热源生成热之间的关系。2?d2t?d????t??40??2?104?8?105W/m3 ?0求得?解:根据2??dxdx2??(2)q???dt??40??2?104x?8?105

x dx??装订线平壁中心面:x=0,q=0;中心面是对称面;左外表面:x=-25mm,q=-2×104W/m2 右外表面:x=25mm, q=2×104W/m2 2d????t,所以q???dt???dx???x 因为:?2?dxdx0x二、用热电偶测量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结点看成圆球,若气流和热电偶结点间的对流表面换热系数h=400W/m2K,定压比热容cp=400J/(),密度ρ=8500kg/m3 (1) 若时间常数为1s,求热电偶结点的直径; (2) 若将初始温度为25℃,时间常数为1s的热电偶放入200℃的气流中,热电偶结点温度达到199℃需要多少时间? (3) 若环境温度为25℃的大空间,热电偶结点的发射率为,忽略热电偶的导热损失,热电偶测得的气流温度为195℃,求气流的实际温度。解:时间常数:4?cpV?cpR3?c????1hA3hh?4?R23h?c3?4 00?1R???? ?cp8500?400?cp?R3D?2 R???hA???exp???可得???0?cVp??????cpVhAln?8500?400?? 200??ln? ?03?40025?200 考虑到辐射影

高等传热学考试范围(答案)

1.强迫流动换热如何受热物性影响? 答:强迫对流换热与Re和Pr有关;加热与对流的粘性系数发生变化。 2.强化传热是否意味着增加换热量?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收益和代价通常是指什么? 答:不一定,强化传热是指在一定条件(如一定的温差、体积、重量或泵功等)下增加所传递的热量。工程上的收益是减小换热器的体积节省材料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降低换热器的动力消耗等。代价是耗电,并因增大流速而耗功。 3.传热学和热力学中的热平衡概念有何区别? 答:工程热力学是温度相同时,达到热平衡,而传热学微元体获得的能量等于内热源和进出微元体热量之和,内热源散热是有温差的。 4.表面辐射和气体辐射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对辐射板供冷房间,无需考虑气体辐射的影响,而发动机缸内传 热气体辐射却成了主角? 答:表面辐射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气体辐射的特点:1.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2.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在整个气体容器中进行,强度逐渐减弱。空气,氢,氧,氮等分子结构称的双原子分子,并无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能力,可认为是热辐射的透明体。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氯氟烃和含氯氟烃的三原子、多原子以及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一氧化碳)却具有相当大的辐射本领。房间是自然对流,气体主要是空气。由于燃油,燃煤及然气的燃烧产物中通常包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发动机缸内要考虑。 5.有人在学完传热学后认为,换热量和热流密度两个概念实质内容并无差别,你的观点是? 答:有差别。热流密度是指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而换热量跟面积有关。 6.管内层流换热强化和湍流换热强化有何实质性差异?为什么? 答:层流边界层是强化管内中间近90%的部分,层流入口段的热边界层比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高,且沿着主流方向逐渐降低。如果边界层出现湍流,则因湍流的扰动与混合作用又会使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有所提高,再逐渐向于一个定值。而湍流是因为其推动力与梯度变化和温差有关,减薄粘性底层,所以强化壁面。 7.以强迫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为例,试谈谈你对传热、流动形态、结构三者之间的关联 答:对流换热按流体流动原因分为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一般地说,强制对流的流速较自然对流高,因而对流换热系数也高。例如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约为5~25 W/(m2?℃),强制对流换热的结构影响了流体的流态、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从而影响了对流换热的效果。流体在管内强制流动与管外强制流动,由于换热表面不同,流体流动产生的边界层也不同,其换热规律和对流换热系数也不相同。在自然对流中,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对流换热的影响较大,平板表面加热空气自然对流时,热面朝上气流扰动比较激烈,换热强度大;热面朝下时流动比较平静,换热强度较小。 8.我们经常用Q=hA·Δt.计算强迫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沸腾和凝结换热,试问在各种情况下换热系数与 温差的关联? 答:强迫对流的换热系数与Re,Pr有关但与温差无关,自然对流与Gr的0.25次方有关联,即与温差有关,凝结换热换热系数是温差的-0.25次方。 9.试简述基尔霍夫定理的基本思想 答: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汇于节点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用公式表示为: ∑I=0 又被称作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沿任意回路环绕一周回到出发点,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回路各支路电阻(包括电 源的内阻在内)和支路电流的乘积(即电压的代数和)。用公式表示为: ∑E=∑RI 又被称作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0.简述沸腾换热与汽泡动力学、汽化核心、过热度这些概念的关联 答:沸腾是指在液体内部以产生气泡的形式进行的气化过程,就流体运动的动力而言,沸腾过程又有大容器沸

多选题目及答案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 A.易燃气体 B.不然气体 C.有毒气体 D.助燃气体 2.易燃固体的危险性与易燃固体自身的()等因素有关 A.燃点B.熔点C.自燃点 3.腐蚀品主要包括() A.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和一级有机酸性物质 B.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和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质 C.无机碱性腐蚀物质和有机碱性腐蚀物质 D.其他无机腐蚀物质和其他有机腐蚀物质 4.燃烧三要素是() A.点火源B.冲击波C.助燃物D.可燃物 5.乙炔气体在()情况下可发生爆炸 A.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时B.高压下 C.在爆炸极限上限以上的空气混合物,遇点火源时D.在其容器遇高温时 6.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 A.直接的破坏作用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C.造成火灾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7.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有() A.易燃性 B.可分散性 C.热分解性 D.自然性 8浓硫酸不得与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氢氧化钠B.盐酸C.丙酮D.乙醇 9.电石不得与下列物质中()混合存放 A.硫酸B.硫磺C.过氧化钠D.氰化钙 10.氧气钢瓶不得与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乙炔钢瓶B.氩气钢瓶C.氮气钢瓶D.液化钢瓶 11.易燃易爆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穿戴() A.防静电服B.防静电鞋C.棉布防护服D.绝缘鞋 12.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时该怎么办?() A、要立即退回室内 B、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C、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D、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E、若有电梯赶快乘电梯逃生。 13. 以下哪些措施可用作正确的避难措施?() A、关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进行呼吸,等待救援; B、用湿毛巾、床单等物堵住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或挂上湿棉被或不燃物品,并不断洒水,防止烟火渗入; C、赶快打开门窗跳楼逃生;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被浓烟呛伤和热气体灼伤; E、大火进入房间,利用阳台或爬出窗台,避开烟火和熏烤; F、积极与外界联系呼救; 14. 火灾中致人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 A.有毒气体 B. 缺氧 C. 烧伤 D. 吸入热气 15. 油锅着火后怎么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