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年徐州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2017年徐州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2017年徐州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2017年徐州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析及样题

徐州市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

语文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水平。

2.推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建立科学的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考试范围

1.七至九年级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

2.与教材内容难度相当的课外现代文和课外古诗文。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推荐的课外名著阅读篇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㈠积累与运用

1.字词

⑴正确识记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词语的字音。

⑵准确辨析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词语的字形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⑶准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

⑷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2.句子

⑴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

⑵在具体情境中简明、连贯、得体地进行语言表达。

3.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

⑴正确识记教材和名著阅读篇目所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重要人物。

⑵根据提供的信息推断相关作品的作者、名称和人物,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

⑶正确识记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文化知识,准确辨析并在生活中使用。

4.古诗文默写

准确识记、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的具体内容。

5.语文综合性学习

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提出看法,发表见解。

㈡古诗文阅读

1.古诗文阅读材料课内外相结合。

2. 能根据上下文,正确断句。

3.解释和辨析古诗文中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4.掌握古诗文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5.用现代汉语正确、通顺地翻译文言句子。

6.把握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评价。

7.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初步赏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一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推荐的古诗词。

㈢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2.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3.准确提取、筛选并概括文中的重要信息。

4.准确理解并解释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掌握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主要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

6.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赏析作品中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言。

7.评价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

8.结合现实生活或相关资料针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独到的见解。

9.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推断、想象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10.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结合生活实际,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㈣作文

1.在规定的时间里按要求完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写作。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3.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安排合理的行文顺序,详略得当地取舍材料,语言通顺,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鼓励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精神世界;鼓励合理的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

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语言流畅优美,生动形象。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注意:试卷考查内容不考虑知识的覆盖面。

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3.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⑴积累与运用(20分左右)

⑵古诗文阅读(20分左右,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赏析)

⑶现代文阅读(35分左右,包括一段名著阅读和两篇现代文阅读,兼顾记叙、议论、说明和抒情类文章体裁)

⑷写作(65分,含书写分5分)

⑸试卷的总题量20题左右。

4.试题难度:

试题的总体难度拟控制在0·65—0·70之间。

五、附录

文言文重要篇目:

1.全部教读文言文篇目。

2.部分自读文言文篇目:《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湖心亭看雪》《五柳先生传》《马说》《满井游记》《隆中对》《出师表》《愚公移山》

六、题型示例

【题例一】古诗文默写。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⑵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⑶,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⑷,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⑸,。,。(杜牧《泊秦淮》)

⑹孔子所说的“,”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答案】⑴星汉灿烂⑵恨别鸟惊心⑶人有悲欢离合⑷枯藤老树昏鸦⑸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古诗文默写以填空为主,记忆与理解型默写相结合,涵盖了诗、词、曲、文,

相对稳定。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情况和记忆水平,选材着眼于名篇名句。考查的具体内容,既重视文采,又重视思想,在强调语言经典积累的同时,也突出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为避免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只背诵个别名句的弊端,要考查相对完整的诗(词、曲、文)内容。

【题例二】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角.(jué)逐亵牍.(dú)重蹈覆辙.(zhé)满载.(zǎi)而归

B.惬.(qiè)意斑斓.(lán)咬文嚼.(jiáo)字心无旁骛.(wù)

C.教诲.(huì)剽.(biāo)悍毛骨悚.(sǒng)然相得益彰.(zhāng)

D.追溯.(sù)焦灼.(zhuó)粗制烂.(làn)造高屋建瓴.(líng)

【答案】B(A. 牍—渎载 zǎi—zài C.剽 biāo—piāo D. 烂—滥)

【解析】本题考查读准字音,辨析字形。选择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又容易读错、写错的词语。课本中虽然出现,但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僻字一般不作为命题的材料。字音的考查,侧重于多音字(如:角、载、嚼)和生活中常见的误读字(如:剽、瓴、灼);字形的考查,侧重于同音字(如:牍—渎,澜—斓,烂—滥)和形近字(如:塑—溯,悔—诲),引导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并运用。

【题例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长在荒漠中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的色彩。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两天后就会随母株一起枯萎,开花就意味着它生命的终结。

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很大。但依米花没有根系,只有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世界上的万物都有灿烂一回的时候,这是上苍赐给它们的权利。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

⑴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需求要求积淀积聚

⑵选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⑶发挥想象,在选文中的横线处写几句描写依米花的话。(不超过20个字)

【答案】⑴需求积聚⑵在最美丽的时候,它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它在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⑶示例:它的花瓣儿呈莲叶状儿,

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与大地上空的毒日争艳。

【解析】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题型灵活多样,综合性强。语段的选择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充分考虑到背景材料的价值观因素和语文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等要素,有利于科学地、多角度地设题,同时也注意到了价值观的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题目设置只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不涉及阅读能力的考查。具体设题上包括:词语的辨析使用,病句的判断修改,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表面上考的是基础知识,实际上体现的是能力素养。注意考查的科学性与多角度。例如第⑴题,同样是词语的辨析使用,“需求”与“要求”考查的是词义差异问题,而“积淀”与“积聚”考查的是词性区别问题。再如病句修改题,其考查的侧重点是病句中“成分残缺”的类型。前两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落实基础知识。第(3)小题是请学生根据语境,发挥想象补写一句话,这种考法,更多是从对上文的理解与衔接方面来考虑,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语感,又能考查到学生的应变能力。【题例四】文学常识。

以下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这些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B.《水浒》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D.《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和《三国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答案】C (《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也非出自《朝花夕拾》一书。)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名著阅读涉及到初中阶段规定必读的两部名著:《伊索寓言》《水浒》;文学常识考点依然出自教材,考查了鲁迅作品以及几篇经典的史书选文,覆盖面广,综合性强,以引导师生全面地阅读学习名著经典。

设题的角度比较全面。四个选项,分别指向内容主旨、结构形式、文学体裁、作品出处等知识点。

【题例五】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阅读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

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答案】①政府要加大读书场所的建设和开放的力度。②图书出版发行部门要创作更多的更好的读物,将读者重新引回书本面前。③学校、家庭都要注重创设读书氛围,培养个人良好的读书习惯。④设立阅读日或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⑤设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场所,更好的阅读条件。

【解析】材料探究题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考查范畴,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所提供的具体语言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分析,展开探究,发表见解,提出看法,并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

选取的探究材料,关注了情况堪忧的国民阅读现状,既与语文学科密切相关,便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还引导学生反思个人阅读行为,关注社会阅读问题,非常有意义。

此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后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一方面强调了答题时要“有所本”,即充分利用所给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留有了思考的空间,“结合自己的理解”,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题例六】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上下一.白⑵从武林门而西.⑶即.棹小舟入湖⑷取道……石径塘而归.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⑵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⑶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下面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

已心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

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是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

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答案】

1.⑴全⑵往西走(向西去)⑶就,便(立即,马上)⑷回去(回来)

2.D(得到 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 B.①抬起②发动 C.①来得及②和)

3.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⑵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

样痴迷于此的人啊!)

⑶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

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4.B (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

【解析】

1、本题采用了课内外短文对比阅读的考查方式。课内短文为《湖心亭看雪》,课外选文是袁宏道的《初至西湖记》。二者皆为晚明山水小品的代表性作品,独抒性灵,凝练隽永,活泼灵动,极富美感。语言相对浅显,但经典而深刻,能很好地展示文言文的内涵之美、语言之美,用作阅读材料十分恰当。

2、题量为4题,分值为16分。设题除考查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外,还检测了文章整体阅读能力和精神意蕴理解能力。重在引导师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夯实基础知识,增加古诗文课外阅读量,提高文言素养。

3、命题时注意课内外内容相结合。如第二小题,涉及到课外选文及五篇课内篇目。而课外选文,考查的关键词语大都是课内学过的,如“西”字的解释即见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西通巴蜀”(《隆中对》),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由考查点来看,今年明显加大了对课外内容的检测比重。

4、第一、二两道题的考查要点均为理解词义,分别采用主观题、客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和解释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常见的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知识。虽然涉及到课外篇目,但大都是课内出现过的,如“得”字,即参见“一狼得骨止”(《狼》)一句。第三道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能力,翻译时既要注意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还要注意句式的特点。如“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一句,必须紧扣住“欲”、“下”、“得”等关键字翻译。第四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情感、重点字词等方面的理解、分析和感悟的能力,虽然采用客观题的形式,但仍然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

【题例七】古诗词鉴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谛。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觉得居所也是偏僻安静的。

B.“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的随意与自然,侧面表现出诗人苦闷、寂寞的心境,自然真切。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作者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陶诗的自然意趣就寄托在对飞鸟的吟咏之中。

D.结尾两句抒发感情,是对全篇的总结。“真”即人的自然本性,“忘言”是指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其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和无限向往。

【答案】B(表现出诗人闲适、淡泊、恬静、悠然、愉悦的心境)

【解析】古诗词鉴赏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能够对推荐背诵的古诗词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进行初步赏析。因此设题多从表达方式、品味字词、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角度考虑。从具体的选项来看,A选项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心远”的理解和欣赏,C选项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把握,学生依据平时的积累和感悟,并不难陶诗所表现的自然理趣。D选项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体味,学生只要理解“真意”、“忘言”等词语的涵义,就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B选项则考查学生对字词的锤炼、品味,学生如能抓住“采菊”、“悠然”等关键词,自然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心境并非是苦闷、寂寞,而是闲适、淡泊、恬静、悠然、愉悦的。

【题例八】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你好,小爷子……你倒是说话啊,不要生气了!怎么,你怎么啦?……”

我很想踢他一脚,可是一动弹就疼。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脑袋不安地摇晃着,放光的眼睛往墙壁搜索着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山羊形的甜饼、两个糖角、一个苹果和一包青色的葡萄干,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枕头上我的鼻子跟前。

“你瞧,我给你带来的礼物!”

他弯下身来吻了吻我的额头,又摸了摸我的头,他的手不仅冰凉而且焦黄,比鸟嘴还黄,那是染布染的。他一面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面谈起来:“我当时对你太过分了,朋友。我火得厉害;你咬我,抓我,也把我惹火了!然而,你多挨几下并不算倒霉,你要知道:挨自己亲人的打,这不算屈辱,是受教训!不要让外人打,自己人打没关系!你以为我没挨过打吗?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做梦都没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那个样子,大约上帝看见也会掉泪!结果怎样呢?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手下管很多人。”

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

1.写出“我”的名字并概括选文内容。

2.从整部作品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答案】1、阿廖沙。外祖父打过“我”之后来安慰“我”。 2、外祖父是一个残暴(吝啬、专横、贪婪)而有时也会流露出仁爱之心的人。从对犯错的孩子和工人,甚至是对相依为命的妻子,他都会狠狠毒打,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残暴、专横的人。从他教“我”认字,关心“我”的成长,对不幸的女儿越来越宽容,为给女儿办嫁妆甚至把大房子卖了,可以看出,他有时又是一个关心“我”,有宽容心的人。

【解析】1、首先要判断这段文字出自哪一部名著,从“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那是染布染的”“你咬我,抓我”“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等句子来看,都暗示了选文出自高尔基的《童年》。这样,被打的自然就是阿廖沙了。而“概括选文内容”则是考查学生的对具体事件的概括能力,一般要包括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2、外祖父这一形象,可以说是《童年》整部作品中最复杂的,因为要求“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所以要了解整部作品中人物的主要事件。他残酷无情,自私残忍,野蛮粗暴;他贪婪吝啬;他身上也有人性的闪光,那就是不时表现出来的护犊之情、关爱小辈之心。最讨厌的就是他时常殴打外祖母。有一次打她时,从复活节的第一天做午祷的时候开始,一直打到晚上。打累了,歇一会儿再打。还用缰绳打……

【题例九】说明文阅读。

为泥土洗澡

①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②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量

..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③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④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⑤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

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生态恢复计划。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上,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的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⑥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⑦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⑧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1.“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分离掉重金属。

2.文中第⑤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B.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的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C.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

D.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环保,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E.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答案】 1.分离掉沙子和碎石清洗提炼出污染物 2.具体、准确、直观地说明了调查的次数之多和工程量之大。3.“大量”是很多的意思,表明数量之多,在这里说明

土壤被污染的程度之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4. B C (B项错在“好”,C项错在“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应该是“真正的环保意识”)

【解析】本题为说明文阅读,文体规范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内容贴近生活,又紧扣伦敦奥运会即将举行的契机,容易引起考生的阅读兴趣。此题既能考查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的把握,又能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第一道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和提炼的能力,这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目的之一。答案的两个要点,均可直接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原句作答。第二道题的考查内容是说明方法。对说明方法的考查,不只是停留在知道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还要进一步理解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实际表达效果。辨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也是说明文考查的常见形式,第三道题体现的就是这一考点。考生只是死记硬背答题套路是不够的,要会结合相关语句展开具体分析。第四道题带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考查从阅读材料中发现和提取重要知识信息的能力,并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能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题例十】议论文阅读。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从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触发,更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

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造成视野狭窄,心态浮躁。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不能汲取到真正的营养,得到的思想进步和发展也就有限。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慢火炖”,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1.“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第②节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慢阅读”,请你加以概括。

3.文中④到⑥节从哪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这部分内容与前文相比对阐述观点有何作用?

4. 结合第⑦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答案】1.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需要给予读书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2.⑴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⑵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3.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把“慢阅读”和电子阅读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4.注重心灵和图书的互动,让心灵走进名著,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在轻松自由的读书环境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注意语言的积累、分析与欣赏,在理解内容和思想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

【解析】本题为议论文阅读,选文内容贴近当下生活,文体规范严谨,语言简洁生动,又紧扣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态浮躁问题,容易引起考生的阅读兴趣。此题既能考查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把握,又能引发学生对读书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第一道题属于理解、品味重要词语的含义题。这类题型的考查不属于议论文中特有的题型,它是新课标淡化文体特点,注重内容精神精神的体现。重要词语的理解要会结合具体语境展开分析,从作者的写作意图、结构特点等角度去理解。“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是个领起词,下文中的“慢节奏”、“慢

速度”、“慢情调”与之呼应,那么这三者的在文中的内容即为“慢”的具体所指。第二道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和提炼的能力,这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目的之一。答案要点可从阅读材料中找到关键性的语句,提炼概括、重新排列组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第三道题既考查信息概括的能力,又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第一问的概括,学生如能抓住第④段开头的中心句,就能很自然的概括出第一个答案要点;而后一个要点“电子阅读的危害”,学生必须读懂相关文段,在整体理解上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准确回答,这一问考查的是学生的“真阅读”,因此难度较大。第二问是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设题,学生根据题干要求,除了要辨析此处内容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还要联系上文回答出其作用。第四道题带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考查从阅读材料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的能力。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拓展视野,联系个人生活经历,谈自己的名著阅读建议,这也是落实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神。这类试题往往要求学生把阅读、生活、写作、学习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回答时可以根据分值分点阐述,一般而言,先提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得出结论,组织答案。

【题例十一】散文阅读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得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曳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地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只把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叶子的绿,花儿的美,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它从院子搬到房里,白天又从房里搬到院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阴,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1.“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切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下面是《紫藤萝瀑布》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请你对此句作出自己的赏析,并从本文中再找出一个相似写法的句子作赏析。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4.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

5.联系人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 ⑴花期早;⑵开得多(盛);⑶花朵美;⑷花味香;⑸叶子绿;⑹生长快。

2. ⑴一开始并未重视,随意栽在院子一角,毫不关心。⑵经常忽略具有超强生命力却显得不起眼的平凡的花和平凡的花香。

3.⑴示例:在作者笔下,紫藤萝开得极为繁盛,色调上深深浅浅、错落有致,在阳光下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不停流动、不停生长的感觉,所以作者将一株静静盛开着的紫藤萝比作一条不停流淌着的瀑布,栩栩如生地表现其辉煌灿烂、气势非凡,而“欢笑”等词语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感、性格,表现其勃勃生机,表达出由衷的喜爱之情。(“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瀑布”的气势,以及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⑵示例:如“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一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以“迫不及待”表现金银花花期较早、生机盎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形象地、动态化地表现了花儿争先恐后、竞相绽放的情态,这些拟人化了的词句赋予金银花以人的情感、性格,深化了景物描写的内涵,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表达了作者的惊喜、欣赏之情。(选择文中其它相关语句赏析亦可)

4.作者此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反衬)的写法,有意把院中的金银花和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这两个寓意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着写(或:以室内花盆里的金银花衬托院中的金银花),以突出“自由的空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一主旨,给人以极鲜明的感受和极深刻的启示,增强了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5.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的成长环境、自由的发展空间。过分的呵护,过于优越的物质条件,反而不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解析】

1、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性质的散文,文字优美,语言隽永,哲理深刻,价值观导向积极向上。坚持考查散文阅读,广大师生将更能体会到文学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课标”中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具体要求,也有助于我市“课外阅读行动项目”的实施。

2、第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有效信息准确筛选与提炼。答案就在第一段中,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应能很快抓住相关的重要词句,然后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即可。

3、第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要点的把握和分析概括能力,理解“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要求考生不仅能体会到“后悔”的表层原因,更要能体会到深层原因。文中已有相关表述,设题则有意引导考生理解更深入一些。

4、第三题考查学生赏析散文语言的能力,这也是散文阅读中的必考题型。今年此题的特色,是把课内外散文结合起来考查,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知识向课外阅读拓展应用。应该讲,这是一个极好的导向性思路。题干中“精当的用词”“恰切的修辞”“动态化描写”,实际是在提示学生可以从词语锤炼、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品味语段

的丰富内涵和深沉情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赏析的难度。

5、第四题主要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极其表达效果。学生必须准确辨识写作手法,再结合原文展开具体阐释,在此基础上理解此写法对于表现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体会作者立意之所在,并对句子的艺术表达效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6、第五题主要考查关键词句的理解,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解答时需从整体感知的角度出发,不能仅局限于文章的尾段。作者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生活哲理的,考生也要相应地结合上下文予以分析。当然,更要注意联系人的成长,作出符合文意的阐释。

7、几道题难度适中,预设难度系数依次为0.85、0.60、0.65、0.70和0.80。【题例十二】散文阅读。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惊讶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水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就掏出几张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里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欢呼奔跑,然后,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的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

2.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了一跳”,联系上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3.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和赏析以下两句话。

⑴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

⑵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4.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

【答案】1.她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突出了她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2.她本是位明媚、爱笑、热情、精神气十足的人,却“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让我们一下子无法理解。3.⑴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段,通过把她和我们进行对比并把她比喻为枝叶葱茏,突出了她的明媚和饱满的精神。⑵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的热情、活泼比喻为“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生动形象,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4.结构上首尾照应,与文题相呼应。内容上:开头交代了“惊讶”的原因;结尾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解析】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哲理深刻、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时代气息、价值观导向积极向上,题目难度适中。第一题的前一问考查学生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案就在文段中,要求学生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准确的筛选和归

纳。第二问则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学生只要准确回答出写作手法,并联系语境理解其作用,就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第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要点把握和分析概括能力,理解“我们都吓了一跳”的原因,必须结合上文的内容。首先筛选提炼出文中表达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在此基础上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再将人物前后不同的举动相比,自然就能理解其中的原因。第三题考查学生散文语言特色的赏析能力,这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必考题型。学生可以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角度,品味句子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题干中小括号的内容既限定了答题的方向,也是对学生善意的提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题目难度。第四题既考查了文章的写作手法,也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学生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首先发现结构上首尾呼应的写法,内容上结合自己对全文的理解,分别答出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从作品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题例十三】小说阅读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①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快下课时,她发给每人一张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②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纸上写出三件事: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③20年过去,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回到故乡,参加母校建校50周年庆典。他为已经退休的童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④他的礼物好像并没有让老师感动。这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礼物是20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⑤他看着有些发黄的稿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涌了出来。

⑥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他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⑦“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20年对你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⑧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纸背写下:、、。

⑨老师微笑着说:“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年,他29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得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他给家里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

吵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12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说:“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他欠下几万元债务,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个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所有的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1000元,每次发薪水时就存一两百元钱,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儿,他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说:“那第三件事情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感染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朵。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伸手在他的背上拍了几下,意味深长地说:“20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事情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20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想来想去,我只想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呢?”

(20)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弦,荡起的涟漪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⑧段内容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

2.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有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3.小说第⑥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理由。

4.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

5.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

2017年宁波中考作文讲解 (2)

宁波市英语中考作文讲解 --------江东校区英语张定蓉 一、写作注意事项:结构+要点+逻辑+语法+亮点 1、结构 中考最流行的结构就是三段式,观点----要点----总结 第一段:简单明了,开门见山,不超过2句话。 第二段:分2-3点说明什么 第三段:经过第二段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但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抄第一段,要有升华,也可以提出希望、建议。 2、要点 实际上中考英语写作就等于两个字“翻译”,因为中考英语写作一般会给出几个要点,要点必须在文章中有所体现。文章写得再好,只要缺少要点就会扣分。所以要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要做到全,围绕中心。 3、逻辑 实际上就是逻辑词,最常用的就是表示递进的,转折的,总结的逻辑词。 递进: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等,还可以使用高级点的如:first of all, in addition, what’s more, moreover, in a word, all in all. 转折:but, yet, however等,有经验的阅卷老师会很注意这些逻辑连接词,因为这些词体现了整个文章的思路。 4、语法 其他几点都不是硬性的要求,不那样做不能说是错,只能说好与不好,但语法是硬性的。 如单词的使用,时态。 5、亮点 前八个字都做到很完美的时候只能得到一个二等文,要想得到一等文,最后两个字“亮点”至关重要。设想是阅卷老师,两篇写人美丽的作品摆在我们面前,都是结构清晰的三段式,要点都很全,都用了一些逻辑词,都没有语法错误,但是A篇只用beautiful, good-looking. B篇却用了attractive, charming, catching one’s sight. 正常人都会给B篇高分,这些高级的词汇、句型就是我们得到好作文的绝招。所以写作文要养成一般词汇限量用的好习惯。 二、训练方法 1、记。认真系统复习和背诵基础知识和优美的句子、句型。 2、练。每练一篇书面表达,都要自己学到一点东西,平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 练习方式,从根据提示词写单句、翻译句子到写几句话,最后写到流利的文章。 3、写。进行实践写作。 三、应试策略 1、审题目,要切中题意 认真审题,看到考题后,先不要着急动笔,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在头脑中构思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看懂题意,根据图画、图表、提纲的资料和信息审题。 2、图要点 防止要点遗漏,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 3、列提纲 为写作文做好准备,根据文章要点,短文的中心思想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记下,形成提纲。 4、定基调

2017-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卷《岳阳楼记》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汇集

2017-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卷 《岳阳楼记》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汇集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题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排空:一扫而空。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薄暮:傍晚时分。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 【答案】14.B 【解析】B选项中的“浊浪排空'中的“排空”是冲向天空。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答案】15.我看那巴陵的没好情状,全在洞庭湖上。 16.语段(一)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

2017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徐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 B.绮( 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2. 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促进民众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贡献最大的发明是 A B C D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传统经济的重大影响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近代航运业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行业,也是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据点性行业之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C.福州船政局成立 D.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7. 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抨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礼教,提出了“男女内外通”的主张。据此判断,谭嗣同是主张 A. 民族平等 B.国家独立 C. 男女平等 D. 发展资本主义 8.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辛亥革命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性质的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

2019年山东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

2019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在解析作文题目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济南往年的出题: 2018年中考作文“从未止步” 2017中考作文题目“醒来” 2016中考作文题目:“共度好时光”, 2015中考作文题目“那声音常在心田” 2014年济南中考题目“一个夏日的早晨” 往年都是短语形式,短语的提示好处是回给我们一些背景、次数或者频率等提示,但是去年的出题是一个词语,考生看似范围扩大,但是还要细细归类才能写好。 2019年,今年的题目,“走向深处”这是个动补短语,打破了以往的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的形式,可见,教研员在出题上的用心。但是要想写出深意来,还要看考生的扣题和写作的厚度。 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 本次题目可以分开理解: 1、“深处”的“深”字,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但是这个“深处”: 可以是视觉形象的角度,如:竹林深处、小巷深处、樱花林深处等 也可以是心灵深处、社会深处、艺术深处、诗词深处等。 所以,考生需要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 2、“走向”的理解

可以是指人本身走向可观的视觉空间,然后感受到的情感或领悟。 也可以是灵魂或思想走向抽象概念的世界,然后得到灵魂休憩,或了悟,或欣赏等。 3.“万象归四法”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走向深处” 之前我分析过2012至2018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的时候,解析过在课堂上讲过的万象归四法。当然不同的老师或学校分类也有所不同,或者按照这个思路,分类很多。有的分为6种、8种、16种等,其实,对于考生来讲,分类越多,越不容易运用和归类。“万象归四”法,是巧夫子网络课堂中,一个学生给我的灵感得得名。那么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如何运用这四个类型实现中考作文的千变万化的无缝链接呢,实现“化万为一”呢?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接下来,我们就用巧夫子的“万象归四”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 第一种:成长感悟类写法 结构上,可以用对比法来进行展现。 可分成六段: 一、成长感悟类 考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触发思想的领悟或感触,进而体现主旨。比如:走向残荷深处,感受到一股坚韧而不屈的力量,鼓动着我前行……1、开篇点题 2、自然描写,衬托心境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灌云县实验中学 2018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政史共100分钟试卷分值:6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7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第3题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朝这些措施实质上()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掌管国家军事权力 D.实现了国家统一 3.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右上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 A.起草政令 B.执行政务 C.负责审核 D.考核官吏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7.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打响 B.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C.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8.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 (6)杜牧在《泊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 B.绮( 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示例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示例 【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大自然中,背阴的地方,往往环境幽暗,氛围清冷;向阳的地方,常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人生也是如此,面向阳光,我们便常拥有春天般的生活。 请以“向阳春常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题解读】 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题延续了最近几年的作文命题思路,采用了“材料+题目”的题型,作文材料紧贴生活实际,将自然现象和生活感悟有机融合,主旨表达清晰,内涵丰富,学生容易把握,能激发学生审视自然、体验生活的写作冲动与激情。 作文題目“向阳春常在”,由材料自然引出。关键词是“向阳”、“春”、“常在”。 “向阳”,意思有两层。本义是指面对太阳或是朝着太阳,比喻义是指蒙受恩惠。很显然,这个关键词“向阳”,考量着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把握程度,考量着学生作文审题与立意的水平。 “春”,也是两层意思,既指自然界中的春天,也指人生中的春天。前一层意思很好理解,但这个“自然界中的春天”并不是命题者的写作意图,命题者是要学生写出自己心中与众不同的春天,从而展示出鲜活的个性特质。 “常在”,与“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常在”要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性,它并不是偶然性的,而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行为或是事件,甚至还有一些空间上的宽泛性,它不是一时一地的“个案”,而是自然或人生中的“共性”。 当然,这个作文题“向阳春常在”还向学生暗示了思维的思辨性,要学生能够理解出“向阳”与“春常在”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向阳”,所以“春常在”。 1.精挑细选,撷取“向阳”画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是鲜明独特的,那些有意义、令人感动感悟、引人奋进的人或事件,都是可写的素材。仔细品味生活,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向阳”事例,精挑细选,筛选出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素材落笔。 2.充分描写,呈现精彩画面。在记叙事件时,可以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通过鲜活的文字,再现“向阳”事件生动、感人的过程或画面,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叙议结合,彰显文章主旨。在生动的记叙之后,能有适当的议论抒情,从而点明或突出文章的主旨,突出“春常在”非同寻常的高尚情操或是人生价值,引领读者产生情感、精神以及实践行动上的共鸣。 【考场佳作】 向阳春常在 ◎淮安一考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017年甘肃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4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甘肃省2017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择你喜欢的两幅作品,把正文内容用简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中国书法用它那________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________的楷书、________的行书、________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膜拜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造型、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 (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 (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hu ái b ā cu ō y ùn B .g u ī p ā cu ò y ùn C .hu ái p ā cu ò y òn g D .g u ī b ā cu ō y òn g (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 .沧桑 陶治 灵光四射 B .陶治 揣摩 交相辉应 C .揣摩 膜拜 诗词曲赋 D .膜拜 造型 千恣百态 (3)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潇洒 狂飞 古朴 端庄 B .古朴 狂飞 端庄 潇洒 C .狂飞 潇洒 端庄 古朴 D .古朴 端庄 潇洒 狂飞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 临时避战。 B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D .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下列句子描述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个人物?(4分) (1)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他原是上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后来成为唐僧的弟子,与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3)他豪爽直率,嫉恶如仇,却也粗中有细。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救了金翠莲父女,为躲避官司,出家当了和尚,后与杨志占领二龙山。 (4)他坚毅勇敢,充满生活热情。他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星期五” 的帮助下,最终克服困难,创造出了精彩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支付宝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下图所示的支付宝交易流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共7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3)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5)《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20分)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 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 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 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 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 【甲】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的“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2.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 化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 .洋务运动后 C .辛亥革命后 D.护国运动后()6.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从1995年起,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国耻。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9月18日C.8月13日D.7月7日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济南D.长沙 ()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第六个五年计划D.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消灭了地主阶级 ()1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农业合作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1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光荣革命”期间B.权利法案》颁布后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影响 14、唐朝实行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15、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6、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时设置(1684年),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我国的海防。 17、北伐战争:目的:时间:1926年主要 对象:主战场: 18、西安事变:时间:目的: 结果: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在社会生活方面:

2017年深圳中考语文试卷完整版(附答案)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骊.歌(lí)应和.(hé)门楣.(méi)强聒.不舍(guā) B.惬.意(qiè)陨.落(yǔn)差.使(chāi)鞠躬尽瘁.(cuì) C.凛.冽(lǐng)感慨.(kài)蜿.蜒(wān)重峦.叠嶂(luán) D.点缀.(zhuì)迸.溅(bìng)脊.椎(jí)戛.然而止(jiá) 2.(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企业家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深圳女军医乔丽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3.(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4.(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如下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5.(2分)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不必说碧绿 ..的皂荚树”句中的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的菜畦,光滑 ..的石井栏,高大 D.“一座文明城市不但需要繁荣的经济,还需要昌盛的文化。”此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5)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其五)》) (6),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共看明月应垂泪,。(杜甫《望月有感》) (8)山水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之常物,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017年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有答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瓦子(舍)在城市出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中考历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 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 )8.观察题8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D .协定关税影响 (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 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劣势 B .洋务运动贡献 C .甲午战败原因 D .维新变法成效 (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 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 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 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 会。”这个人是( ) A .张謇 B .张之洞 C .詹天佑 D .李鸿章

2017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解析与佳作示例

2017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解析与佳作示例 【中考真题】 请以“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题目当中“就这样”三个字是“种子”的发源地,是文章具体叙事的根本,不仅需要写出“这样”的成长过程,更要写出如何埋下种子,因了怎样的人、物、事、情、境的影响或启悟,才有了自己这样独特而深刻的成长蜕变。这样的过程清晰明了,才有助于突出描绘“埋”的画面、细节或场景。“就”字,暗示了静静地、不知不觉地、润物无声地“埋”下的过程。既和“这样”相扣合,又能将埋的动作诗意化、人文化。“一颗”,是特指自身成长或生命体验中的某一个小的方面或青春变奏。“种子”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存在,它从埋下,到慢慢汲取养分,再到生根发芽、长成,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初始状态到成长蜕变的过程。 精心选择素材,是成功的关键。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正直、乐观、美好的明天,如亲人、朋友、师长以自己的言行在你心里埋下了与人相处需秉承真诚、善良、美好的种子,你就多了一群能够同行于青春旅程的伙伴;埋下诗书礼乐的种子,你就会执着追求这些文化因子的方向,努力达成自己的梦想;埋下宽容、勇敢、坚持等美好思想品质的种子,你就会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经受岁月洗礼的美好的“人儿”。构思时,不仅要将埋下的过程写清楚,也要将埋下的方式、情境和引起的蜕变,巧妙地揭示出来;既要有生活细节描写“小触手”,更要有关注社会现象的“大手笔”;既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悄悄滋养,又要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巨变效果。 【考场佳作】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上海一考生

一轮红日挂在云头,暮色天边。 层层梯田蜿蜒着,隔开错落有致的村庄,白墙黑瓦静立着,襯着颜色鲜艳的辣椒,一种烟火气息的温暖刹那间涌入心房,埋下一颗希冀的种子。 秋天的篁岭不似春天那般娇柔,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成熟的辣椒,红彤彤的,黄 澄澄的,漫山遍野。沿着梯田间的路向上走,有小狗踩着落在地面上的草屑,慢悠悠地从路边走过。它在我身边停下,抬头,清澈的眼神闯入我心间,仿佛一滴清泉落入平静的水面,漾着一圈圈涟漪,瞬间治愈心灵。 它歪着头,似乎在打量着我,不过一瞬的功夫,又沿着层层叠叠的梯田踱步,慢 悠悠的,无端生出一股子悠闲,那是独属于乡村的悠闲。矮屋前,胖胖的老妇人正抖落着手中的筛子。树皮褐色的竹筛子看起来单调无奇,可盛满竹筛子的却是一篮通红的辣椒。新鲜采摘下来的红辣椒,辣椒梗碧绿碧绿的,似娃娃的眼睛一样闪着光。“哗啦啦”,一整盆的辣椒被老妇人倾倒在筛子上,红艳艳的辣椒瞬间铺满了整个圆筛子,暖洋洋的红溢满眼眶,心头盈满了温暖。 老妇人两手轮流颠动着筛子,尖尖的辣椒便在筛子里小幅度地抖动着,仿佛绣 工手下一块一块的红染布,美丽又充满活力。老妇人肉肉的脸庞抖了抖,抬起头,朝我招招手。我如梦初醒,快速越过障碍跑过去。老妇人嘴角挂着笑容,见我过来,便将筛子递给了我,笑眯眯的,似是在催我赶快晒秋。篁岭晒秋可是江西一大特色呢。我新奇地捧起手中的筛子,学着她的方法,抖了两下。这看似乖巧、实则顽皮的红辣椒,好像是在和我作对,要么不动,要么全跳到了地上。我愣住了,赶忙拾起地上的尖椒,放 1 / 3 入筛子中。她也不恼,笑着看了我一眼,便继续抖她的辣椒。红彤彤的辣椒如 一只只蝴蝶,上下翻飞,蓝印花布袖口便随着动作飘动起来,飒飒作响。那只小狗不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答案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于我如浮云。(《论语》)(1分) (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2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 (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4分) ,。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 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 (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2.(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 ..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 ....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 ....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3.C(解析:“前仆后继”意为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