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法(1)

2018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法(1)

2018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法(1)
2018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法(1)

1.3有理数的加减法(一)

第9学时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

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

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课堂活动: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 两次

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 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 (2) 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 (3) 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 (4) 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 (5) 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 (6) 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 4: 1胜乙队,赢了 3球,客场甲队1 : 3负乙队,

输了 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

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

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 号,并

2千米, _________________ 2千米, _________________ 2千米, _________________ 2千米, _________________ 5千米, _________________

你还能举

理数加法的实

出一些应用有 际例子吗?请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 (1) ( + 8) + (+ 5)

(2)( — 8) + ( - 5) (3)( + 8) + ( - 5)

(4)( - 8) + ( + 5)

(5)(

- 8) + ( + 8)

(6)(

+ 8) + 0;

问题2.某公司三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规定盈利为“

+”(单位:万元)

(1) ? 问题3.判断(1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 0.( )

(3)

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四、课堂反馈:

5.

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

的是

( )

1. 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 、正数

B 、负数 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3.计算 (1) (+10) + (-4)

)

、零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2) (-15) + (-32) (3) (4) 43+ (-34)

(5) (-10.5) + ( +1.3)

(6)

(-9) + 0 1、 1

(-_ ) +

2 3

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

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 两数同负 B ?两数一正一负 C ?两数中一个为

.以上情况都有可 能

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则这两个数( 互为相反数

)

都是非负数

D. D.

4.使等式6+x =6 + x 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符号不同 至少有一个正数

A.任意一个整数

B. 任意一个非负数

C. 任意一个非正数

D. 任意一个有理数

D.若 a ? b ::: 0,则 a 0 ()

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3.(

)

B.若a b 0,则a 0,b 0

C.若a ■ b 0,则a b 0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二、判断

1. 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

2. 若a>0,b<0,则a+b>0.( )

3. 右a+b<0,则a , b 两数可能有 个正数 .()

4. 若 x+y=O,则丨 x | = | y | .( )

5. 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 0.(

)

三、

填空

1 .(+5) + (+7)=

; (-3) + (-8 )=

; (+3) + (-8 )= ;

(-3) + (-15 )= ;

0+ (-5 )= ;

(-7 ) + (+7)=

.

2.

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 4,这两数

的和为

3. ____________ (-5 ) +

=-8 ; __

+ ( +4) =-9 .

_______ + ( + 2) =+ 11; ___________________ + ( + 2) =- 11;

5.如果 3 - -2, b - -5,则 a ■ b = ________ , a b = ________

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一 150 C,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 27 C ,那么白天的平均

气温是多少?

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 先向东走了 20米,又向西走了 30米,能否确定他

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 15米处,后来上浮了 8米,又下潜了 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 求用加法解答。

八、已知a = 2, b — 5.

(1) 求 a b

四、计算

(1)( +21)+( -(2)( -3.125)+( +3 -)

8

1、 / 1、

(3)( -- + (+ —)

3 2

(4) ( -3 1)+0.3

3

9

(5)

( -22

)+0

(6)1-7 | + | -9 — |

15

(2)若又有a b ,求a b .

有理数的乘除法集体备课

有理数的乘除法集体备课 一、考试说明要求: 1.熟练运用各种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以三步为主); 2.能用各种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运算。 二、总体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本章的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与上学期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⑵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⑷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⑸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而确定重难点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而确定的。 (二)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共5课时,重点是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教学 三、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有理数》集体备课 主备课人:陈开军参与人;陈林王正伟孙谢阳 一、通读单元教材 提出学习本单元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 (1)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代数,对于负数绝对值的理解感到困难,常常出现符号错误 (2)有理数运算中出现计算错误是这一学段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单元教材解读: 主备人解读: 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的最基本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因此,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应该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为达到此目的,教材用了相当的篇幅,设置“做一做”,运用“类比思想”(数轴),数轴的引入看到了有理数的有序性,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讲解有关概念,比如,运用数轴的直观并以事例说明解释,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还运用转化的思想,讲解了“减法”和“除法”的法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科学法则“信服”,使用时“深信不疑”,从而熟练掌握引进负数之后的有理

数的运算。在教学中,要强调有理数的运算是通过转化为非负数(小学学过的数)的运算实现的。因此,适当设置一些非负数数学题解题教学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题量不宜过多。建议采用比较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的转化思想。备课组成员补充解读: 王正伟补充:负数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看到负数的出现,但对于负数的意义,却知之甚少,对于学生来说,负数不是正数,可以通过数、算具体事物来理解其意义,负数的概念牵涉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我们的教材对负数概念就是通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引入在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后,再让学生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陈林补充: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加法与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减法与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 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也就可以利用乘法运算。科学记数法与乘方有关,因而可进一步加以介绍。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必要在本章作进一步的认识。近似数的内容与乘方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大数的近似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可以清楚地看出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三、学情分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新人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集体备课材料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集体备课材料 一、总体设计思路: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运算.通过归纳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为了避免因为小数、分数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重点,以整数运算的学习为出发点,然后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运算.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探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计算器解决复杂数据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归纳、猜测、描述、验证、计算、尝试、交流. 二.总体教学建议: 1.有理数概念和运算含义的教学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注重对运算含义的理解.2.鼓励学生自己归纳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交流,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语言. 3.注重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删除繁难的笔算,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中出现的复杂运算,应鼓励使用计算器. 4.注重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注重实质、淡化形式(代数和的处理). 说明: 1.有理数及其运算与过去相比的变化: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注重数,数感的培养(对大数的感觉、估算)、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注重解决问题和探索规律、淡化繁杂的运算. 2.计算器的目的和定位——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有趣的规律. 3.有理数的引入——数怎么不够用了.(正、负数的定义) 4.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5.有理数加减法的设计思路: 先整数后分数. 加法的设计思路:零对和数轴. 减法的设计思路:自己探索解决方法、探索规律. 6.代数和的渗透——注重实质、淡化形式. 7.数感的培养. 8.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处理. 9.有理数乘方的处理:注重对乘方意义的理解. 10.24点游戏——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三.总体评价建议 1.关注学生对有理数意义、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水平.对概念与法则学习的评价,不应单纯考查记忆和具体操作;对运算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能否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算法,而不能过分要求技巧. 2.对于较复杂的有理数运算,关注学生是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重视对学生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并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对学生归纳、概括、描述、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四.知识网络: (1)知识与结构 分类 数轴 有理数概念相反数 绝对值 运算律 运算 运算法则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 P31) 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 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 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 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 P39)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 P40)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 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 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 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选学内容: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记录:李春辉

2014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13有理数的加减法471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2学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并能正确 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难点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3.(-8)-(-10)+(-6)-(+4),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二、探索新知 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 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因此所有加法、减法的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 (-12)+(-5)-(-8)-(+9)可以改写成 (-12)+(-5)+(+8)+(-9) 做一做:(1) (-9)-(+5)-(-15)-(+9) (2) 2+5-8 (3) 14-(-12)+(-25)-17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 12+(-8)=12-8; (-12)+(-8)=(-12)-(+8)=(-12)-8 (-9)+(-5)+(+15)+(-20)= -9-5+15-20 练一练:将(-15)-(+63)-(-35)-(+24)+(-12)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3.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 (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 (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正8、负7的和 4.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 (1)-3-5+4 (2)-26+43-24+13-46 三、 问题 问题1.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3)5 4)1.3()53(4.2+ -+--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一、有理数的加法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 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

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设,则, . 因此,.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5、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6、计算: (1); (2); (3). [分析]适当运用运算律.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小结](1)尽量把正数分成一组,负数分成一组分别计算; (2)遇到分数运算时,尽量把异通分的分为一组.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案:1.2.1有理数

3 1 .2.1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问题1:学习了负数之后 ,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 问题2: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5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二、讲授新课 1、有理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总结出5类数基础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分类: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3 三、巩固知识 练习1:课本练习 练习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的集合内: -12 ,-7,+2.8,-90,-3.5,913 ,0,4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本节主要学习有理数的概念,会将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分类思想; 3、注意的问题: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只要标准统一即可。 五、布置作业

2013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1.4有理数的乘除法(1)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 第13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学习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什么叫乘法运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如2+2+2+2+2=2×5; (-2)+(-2)+(-2)+(-2)+(-2)=(-2)×5 像(-2)×5这样带有负数的式子怎么运算? 二、探究学习: 1、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2)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3)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4)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 我们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几天后为正,几天前为负;你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上述问题吗?你算的结果与经验一致吗? 3、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积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问题1、计算(1)(- 4)×5;(2)(- 5)×(-7) 解:(1)(- 4)×5;(2)(- 5)×(-7)

= - (4 ×5)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 + (5 ×7)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乘) = - 20 = 35 注:计算时,先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切勿与加法混淆。 练一练: 4、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个有理数相乘,那多个有理数相乘又如何运算呢? (-2)×3×4×5×6=-720 (-2)×(-3)×4×5×6=720 (-2)×(-3)×(-4)×5×6=-720 (-2)×(-3)×(-4)×(-5)×6=720 (-2)×(-3)×(-4)×(-5)×(-6)=-720 积的符号怎样确定?积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你发现规律了吗? 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得: 多个有理数乘法法则: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来确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就为0。 问题2、计算: (1)-4×12×()-0.5 (2)-37×? ????-45×? ?? ??-724 练一练: (1)-15×2.5×? ?? ??-716×()-8 (2)-35×? ????-56×()-6 【知识巩固】 1.填空 _______×(-2)=-6 ; (-3)×______=9 ;______×(-5)=0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 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有理数的加法 1、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 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 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 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 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4、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设,则, . 因此,.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5、计算 (1);(2); (3);(4).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解:(1)原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2020年秋集体备课:1-3有理数的加减法(4)

人教版2020年秋集体备课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2学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3.(-8)-(-10)+(-6)-(+4),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二、探索新知 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 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因此所有加法、减法的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 (-12)+(-5)-(-8)-(+9)可以改写成(-12)+(-5)+(+8)+(-9) 做一做:(1)(-9)-(+5)-(-15)-(+9) (2)2+5-8 (3)14-(-12)+(-25)-17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12+(-8)=12-8;(-12)+(-8)=(-12)-(+8)=(-12)-8 (-9)+(-5)+(+15)+(-20)= -9-5+15-20 练一练:将(-15)-(+63)-(-35)-(+24)+(-12)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3.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 (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 (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正8、负7的和 4.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1)-3-5+4 (2)-26+43-24+13-46 三、问题 问题1.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七年级数学上册1_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一) 1.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设计(设计者:)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艘潜艇在水下50 m处,过了一段时间又上浮了15 m,现在潜艇在水下________米,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该怎样计算呢? 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自学教材第16至18页,完成下列问题: 1.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的符号__,并把__绝对值__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__的符号,并用__较大的绝对值__减去__较小的绝对值__.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6至18页,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1.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①②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2.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③④及对应的问题,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⑤⑥及对应的问题,归纳互为相反数相加及有一个加数是0的法则. 【展示点评】(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小组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几种情况?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哪些方面总结的? 【反思小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三种情况:同号、异号、与0相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进行的归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8页例1,相互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题(1)(2)分别是哪种类型?用什么法则? 【展示点评】第(1)题是同号两数相加,按法则1进行运算.第(2)题是异号两数相加,按法则2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反思小结】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__和__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__绝对值__.即“一辨、二定、三算”.

有理数的加减法(讲义)(含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讲义) ?课前预习 1.请回忆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填空,根据法则解决问题: (1)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_______不变,只把_______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需要约分成为最简分数.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______,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2)计算: ①23 + 77 ;② 13 + 88 ; ③11 + 24 ;④ 15 + 36 . 2.用a,b,c代表三个数,写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2的相反数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_; (2)4 3 的相反数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_; (3) 1 2 的相反数是_____,绝对值是_______.

? 知识点睛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 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3. 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讲精练 1. ①(3)(6)-+-=_________,(10)(1)-+-=_________; ②113322????-++= ? ????? _______,(4)2-+=____________; ③(3)(1)++-=_______,(15)(35)-++=____________; ④0(5)+-=_________; ⑤2(3)(5)+-+-=_______; ⑥[]8(8)(3)+-+-=_______;[]8(8)(3)+-+-=_______; ⑦2(4)7(1)-+-++-=_________; ⑧41(28)2869+-++=__________; ⑨139072(061)328....-++-+=__________.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0-+= B .(6)(4)10-++=- C .0(3)3+-= D .0.56(0.26)0.3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加数之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B .两数之和一定小于每一个加数 C . 两个数之和一定介于这两个数之间 D .以上皆有可能 4. 计算下列各式:

有理数集体备课精编版

有理数集体备课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有理数》集体备课主备课人:陈开军参与人;陈林王正伟孙谢阳 一、通读单元教材 提出学习本单元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 (1)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代数,对于负数绝对值的理解感到困难,常常出现符号错误 (2)有理数运算中出现计算错误是这一学段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单元教材解读: 主备人解读: 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构建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的最基本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因此,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应该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为达到此目的,教材用了相当的篇幅,设置“做一做”,运用“类比思想”(数轴),数轴的引入看到了有理数的有序性,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讲解有关概念,比如,运用数轴的直观并以事例说明解释,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还运用转化的思想,讲解了“减法”和“除法”的法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科学法则“信服”,使用时“深信不疑”,从而熟练掌握引进负数之后的有理数的运算。在教学中,要强调有理数

的运算是通过转化为非负数(小学学过的数)的运算实现的。因此,适当设置一些非负数数学题解题教学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题量不宜过多。建议采用比较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的转化思想。 备课组成员补充解读: 王正伟补充:负数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看到负数的出现,但对于负数的意义,却知之甚少,对于学生来说,负数不是正数,可以通过数、算具体事物来理解其意义,负数的概念牵涉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我们的教材对负数概念就是通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引入在引入正负数的概念后,再让学生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陈林补充: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加法与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减法与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 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也就可以利用乘法运算。科学记数法与乘方有关,因而可进一步加以介绍。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必要在本章作进一步的认识。近似数的内容与乘方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大数的近似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可以清楚地看出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数学组《有理数》集体备课记录

七年级数学组《有理数》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12年9月日地点:x 科目:数学 课题:有理数记录人:xx 参加人员:xx 设计理念: 有理数是数学版七年级第一章的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是引入了负数后进行整体全面研究的,对于初中生运用有理数的知识和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章运算规则较多,符号容易弄错,所以本章设计的运算量较大。 教材单元背景: 本章共有正负数、有理数、有理数加减、有理数乘除、乘方等内容,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全面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巧用这些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5、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负数绝对值的理解,有理数运算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本章既承接前面学段的内容,又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的最基本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 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实践证明,在有关代数式的进一步求值、计算、证明以及解方程时变形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有理数运算不熟或出了差错引起的。还有,有理数的运算律,也是代数式运算的依据。因此,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应该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为达到此目的,教材用了相当的篇幅,设置“做一做”,运用“类比思想”(数轴),“数形结合思想”等,讲解有关概念,比如,运用数轴的直观并以事例说明解释,讲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还运用转化的思想,讲解了“减法”和“除法”的法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科学法则“信服”,使用时“深信不疑”,从而熟练掌握引进负数之后的有理数的运算。在教学中,要强调有理数的运算是通过转化为非负数(小学学过的数)的运算实现的。因此,适当设置一些非负数数学题解题教学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题量不宜过多。建议采用比较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感受“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习第三学段数学内容,特别是数与代数内容的需要。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就在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应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幻灯图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主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一)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展。(二)引导——发现教学法:

集体备课——有理数的除法

2.4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 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如:按法则1计算:原式 ;按法则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 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如;在有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 ,如写成就麻烦了。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 3.理解倒数的概念 (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则互为倒数。如:,则2与,-2与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 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如:求的倒数:计算 ,-2就是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 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如:,2与 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 数符号相反。如:-2的倒数是,-2的相反数是+2;另外0没有倒数,而0的相反数是0。 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 (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 (3)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加减法集体备课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加法法则的推导、加法运算律及应用、减法法则及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对于这一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法则及加法运算定律,理解代数和及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