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3)通过学习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比较出四大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

(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通过辨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就能使它们为我所用,为社会造福,从而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用于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难点:如何认识大众媒介的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教材选取了报刊、影视和网路这三大媒介,以点代面,从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各种媒体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报刊和电影的历史较长,内容较为丰富,是本节课的重点。电视和网络媒介的历史短暂,但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讨论、探究等形式积极引导。

在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传媒手段中,各种媒介都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也容易让人无所适从。在信息爆炸时代,怎样正确而有效地吸收信息,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这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本课引言部分,回答: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和历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分别创办于何时?何地?报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

教师概括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有2000多家报纸、9000多种期刊、306家广播电台和369家电视台。到2002年末,全国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有线电视用户9857万户;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3%和94.6%,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由此导入新课。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近代报刊业的起步:

(1)外国在华办报:(19世纪中期前后)

1)代表:

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备课资料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西方传教士于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

近代期刊,其主旨以传播西学为主,向中国人传播了大量的有关西方的史

地、哲学、司法、天文、工商业、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这个名字很怪,今天的读者不易理解,说白

了其实就是《东西洋考月刊》。该刊的主要编辑者是德国传教士郭实腊。他

首先是位传教士,于福音传播竭尽全力,又为英国殖民当局服务,干过搜

集情报、出谋画策的事,当过秘书译员甚至外科医生,积极主张以武力进

攻中国。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学者,精通多种西方语言,还懂中文、马来文、

泰文和日文。除郭实腊之外,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晚清中式衣着的传教士郭实腊

等也参与编纂。

目的:《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服务的。

内容:宗教内容虽然还有,但不像《察世俗》列为根本要务,伦理道理的分量也逐渐减弱,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科学文化的内容大大增强。在业务上:设立新闻专栏,还选录《京报》,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所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稿件末尾的“编者按语”是中文近代报刊首次出现的内容。总之,在业务上,《东西洋考》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于1838年停刊。这份杂志对于晚清社会起了相当的影响,鸦片战争后出版的两种重要地理著作,即魏源的《海国图志》与徐继畲的《瀛环志略》,都从中转引了不少信息。

②《中国丛报》(1832年):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外文刊物

【备课资料2】侵略中国喉舌的《中国丛报》

《中国丛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外文刊物。它是由美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裨治文主编的月刊。主要发行地点是广州。1832年5月创刊,1851年12月停刊,首尾整整维持了20年。该刊物的读者主要是在华的西方商人传教士为主,但也有及于其他在西方对中国有兴趣的人以及能通英文的中国口岸商人,内容以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地理等相关知识,对於当时西方人对於中国的认识及中国形象的塑造产生很大的影响。被称为“侵略中国的喉舌”。

③《万国公报》(1868年):当时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报刊

【备课资料3】《万国公报》

前身是《教会新报》,1868年9月5日(同治七年七月十九日)创刊于上海。由美国人林乐知(Young.J.Allen )创办和主编,周刊。初创时,每期发行一千册,以宣传宗教为主。1874年9月15日(同治十三年七月廿五日)的第301卷起,改名《万国公报》,成为以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1883年7月28日停刊。6年以后,1889年2月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的机关报,仍由林乐知主编,陆佩、慕维廉协助。1907年底终刊。改名后,世俗、科学的内容有所增加,宗教的比重又有下降。19世纪后期,该刊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是任何一种中文期刊不可比拟的。它主张“中国必须变法,但变法须不存畛域之见,由洋人为导师,走西方的道路”。它的作者除了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外,还有500多名中国人。1894年销4000份,1898年最多,达38400份,为当时各期刊之首,成为当时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其持续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为外国传教士所办报刊所罕见。

④《申报》(1872年):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备课资料4】《申报》

《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初名《申江新报》。1872年(同治十一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Frederick Major)、伍瓦德(L.Woodward)、蒲赖尔(W.B.Pryer)、瓦基洛(J.Wachillop)等集资一千六百两创办;赵逸如任经理,蒋芷湘、何桂笙、钱昕伯、吴子让等先后任主笔。

据创刊号告白称:“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初创时报馆开在望平衔(今山东中路),1882年(光绪八年)迁今山东中路汉口路口。1907年由上海金融业世家席子佩接盘,从此《申报》的产权及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席氏因资金周转不灵,同意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史量才,席氏仍控制大部分股权,并言明仍由席氏掌管《申报》。

史量才拿管《申报》后,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和影响最大的报纸。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申报》力主抗战,反对议和,批评政府的独裁制度。1932年又增出《申报月刊》。1934年,史量才在杭州返沪途中遇刺,有人怀疑是蒋介石暗中收买杀手所为,但查无实据。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报被国民党接收,一度成为CC报的喉舌。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申报”和“报纸”被当作同义语,把一切报纸都叫作“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

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内容:介绍中国、时事述评、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侵略中国喉舌等;

(2)国人自办报纸:(19世纪70年代起)

1)代表:

①《昭文新报》(1873年):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1873年8月8日,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报》,这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初为日刊,后改为5日刊,该报是仿照香港、上海的模式办的,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虽然也有一定的读者,但销路还是没能打开,出版不到一年便停刊。

②《循环日报》(187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

【备课资料5】《循环日报》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宗旨是:“变法自强”,它的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写了以《变法》《变法自强》《重民》等为题的大量政论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根据他历年在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汇集的《弢园文录外编》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循环日报》不仅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而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传播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思想的报纸。

2)内容:

①初期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主要报纸:《循环日报》)

②戊戌变法前后,多反映社会思潮,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报纸:《时务报》、《国闻报》等)

③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与维新派展开论战;(主要报纸:《民报》)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主要报纸:《新青年》)

3)作用: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中共领导下报刊的繁荣:

(1)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备课资料6】《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简介

《共产党》: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7日主办,主编为李达。用《共

产党》作为刊名,表明这个“小组”要迈向下一步——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共产党

月刊社”名义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广告,在中国头一回公开亮出了“共产党”的旗帜。

《红色中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1931年

12月在江西瑞金出版。最初,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1937年1月

29日,从第325期起改名《新中华报》,进一步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而斗

争。1934年10月3日,《红色中华》报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出版了第240期。中央红军

主力长征后,红中社社长瞿秋白等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他继续出版《红色中华》报,

直到1935年1月停刊。期间,共编辑发行《红色中华》报24期。1935年11月,红中

社在陕北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红色中华》报亦同时复刊。由于当时不知道中央红军长征后瞿秋白等同志在中央苏区继续出版《红色中华》报,因而复刊号沿用在瑞金时出版的期数,复刊号为241期。

《新华日报》: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

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1947年2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刊。《新华日报》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成为我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我党沟通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解放后,《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出版,后来又成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2001年9月,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省委、省政府同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办,它由当时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大型的日报,创刊后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后由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發動进攻,军情紧急,环境恶劣,该报在1947年3月27日停刊。共出2130期。1949年5月28日复刊,成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

作用:宣传了我党的主张,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建国后:

①《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②《光明日报》、《文汇报》等综合性报刊: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

【备课资料7】《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党报党刊简介

《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1948年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诞生,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红旗》杂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政治理论刊物。1958年5月25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由中央主办一个革命的﹑批判的﹑理论和实际

相结合的杂志﹐定名为《红旗》”。同年6月1日创刊。1965年1月改为月刊。1980年1月恢复半月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内外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党员﹑干部﹑理论宣传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大专院校学生为主的广大青年知识分子。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中央委托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全党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创刊。同时﹐《红旗》杂志停刊。1989年8月起﹐《求是》杂志改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

《光明日报》: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最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1949年7月起,光明日报就陆续开始创办《经济》、《文学》、《文学评论》、《学术》、《新语文》等各种专刊,开始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1953年起由中国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合办。1957年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1982年11月,光明日报明确为中共中央领导和主办。

《文汇报》:1938年的1月在上海创刊。1947年,上海《文汇报》及《联合晚报》、《新民报》被国民党政府封闭,部分报社同仁一路辗转到了香港,在各界爱国人士的帮助之下,文汇报在香港复刊。解放后,上海文汇报又在上海复刊,所以就形成了两家文汇报,目前,这两家报纸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但大家都在用同一个报头,只不过香港文汇报是竖的,上海文汇报是横着的。两报都以爱国爱港为办报宗旨,新闻报道公正翔实,及时准确;新闻内容详尽丰富,生动活泼;版面时尚,色彩艳丽,印刷精美。

(3)改革开放后:

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3、报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⑴基本职能:报道新闻、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⑵主要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备课资料8】世界电影的诞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州靠商业和铁路起家的富翁)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1、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1)基本线索:

①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③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电影;

④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

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八十年代有《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2)主要代表:

①中国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定军山》(1905年),标志中国电影的诞生

【备课资料9】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即“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

【备课资料10】《歌女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是一部有声、黑白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它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自1930年中开始拍摄,至年底完成,费时6个月,耗资12万元,参加工作者达一百多人。主角红牡丹由胡蝶扮演。剧情:歌女红牡丹因从小习演旧戏深受封建礼教熏陶。长大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对待。但她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当初,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时,月入丰厚,但仍不够丈夫挥霍。后因受刺激过度倒嗓,由主角沦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听任丈夫虐待。家庭经济拮据,丈夫因无钱可供挥霍,迫红牡丹出卖女儿不成,便诱女儿外出,卖入娼门。事为暗地追求红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资赎其女还家。时丈夫因卖女心情懊恼,失手杀人,被捕入狱,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诚相待。临赴外地演出前夕,又专程去监狱探望。后来又托人营救丈夫出狱,终于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胡蝶是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女影星之一。为了拍好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苦练北京话,并曾学唱京剧,因而成功扮演了歌女红牡丹一角,使自己的艺术生命由默片一直保持到有声片时代,旺盛而不衰。此后,她主演了《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等一系列重要影片。1935年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并随团赴德、法、英、意等国考察电影。八·一三事变后去香港,主演《胭脂泪》、《绝代佳人》等影片,后至重庆。抗战胜利后去香港,曾主演《某夫人》、《青春梦》、《明月几时圆》等影片。1967年后退出影坛,定居加拿大。

③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5年获奖)

【备课资料11】《渔光曲》

1934年由联华公司出品,蔡楚生导演。蔡楚生导演是郑正秋先生开创的家庭情节剧流派的嫡系传人。本片之所以能够超越《姊妹花》,创造连映84天的票房新纪录。剧情为渔民徐福被渔霸逼死,女儿小猫、儿子小猿由母亲抚养,仍袭父业,但在一场海匪洗劫渔村中破产,徐家姊弟流落上海,在码头卖唱度日。小猿劳累病倒,在小猫的《渔光曲》声中凄惨死去。渗入了更加进步的思想倾向,更加宽广的社会视野,更加丰富的美学情调,和更加深切的人文关怀。影片故事曲折,表演自然真实,影像生动流畅,主题歌《渔光曲》亦优美动人、传唱不断。

④率先吹响抗战号角的影片:《风云儿女》(1935年)

【备课资料12】《风云儿女》简介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随着电影的播放,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新生,为了

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1932年,当日本人的枪炮声穿过东北三省,穿过上海、南京,任何一个单个的

人都已经无法承担这种民族苦难的深重,任何一种单一的文艺表现形式也已经无法充

分表达仇恨和唤醒民众。当时,左翼作家联盟的作家、诗人、演员纷纷拿起了文艺的

武器。1935年初,“电通”也开拍了《风云儿女》。拍摄期间,田汉被捕,夏衍改编了

剧本,聂耳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为影片创作了主题曲。这部反映“九·一八”事变后,

青年知识分子走出彷徨,投身抗战的电影,很快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歌声响

彻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凝聚着主创人员血泪的《风云儿女》,也率先吹响了抗日救

亡的号角。导演许幸之,主演袁牧之、王人美等。

2、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

(1)电视的出现:

1)标志: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特点:①普及率低: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

②节目单调。

【备课资料13】世界电视的出现与发展

1900年,英国人康斯坦丁-帕斯基在为国际电联会议起草

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电视(television)”一词,而真正

的电视在当时只能是人们久存于心中的梦想了。1925年,拜尔

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当时人们也没有料

到她会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视技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二战

以后广播电视的雏形基本建立,英德美法开始电视节目播放商

业化。

1935年在德国每周播送3次电视节目。

1936年新建成的“保罗〃尼普科”电视台播送柏林奥运会图像。

1939年国际博览会开幕,电视向全世界播送了罗斯福总统的欢迎

致词。

1949年美国广播公司开发出全电子的彩色电视。

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仪式实况转播。

1963年世界各地数百万观众目睹约翰〃肯尼迪在柏林做著名演

说。

1969年7月,全世界5亿多观众看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画面。

欧洲建立了自己的彩电系统,彩色图像是由红绿蓝组成的。

1958年我国第一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北京电视台诞生。

1973年我国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电视技术、电信技术、卫星传播等科技的

融合化,使传统电视媒体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1月21日是世界电视日。1996年第5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

的这一天为世界电视日。自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以来,电视事业在我国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58年3月17日,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半年后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它也是现在的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而当时全国只有约20台黑白电视机。

1958年中国电视刚刚起步时,每周播出四次黑白电视节目,每次仅2到3个小时。而今天仅中央电视台就开办了15套卫星电视节目,400多档知名电视栏目,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央电视台拥有近40万小时的节目资源,日播出量近400小时,全国人口覆盖率达90%,观众超过11亿人。

(2)电视的普及:

1)原因:(参见教材P74“学思之窗”)

①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如“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到2000年中国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93。7%。

2)特征:电视作为信息媒介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①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

②新闻类节目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

③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可现场直播;

④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具有极大吸引力。

3)表现:

①观众人数增多:到2003年,全国电视观众总人数达到10亿以上。

②电视品质提高:人们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如今已被大屏幕高清晰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所取代。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等等。

③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各电视台在节目上推陈出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加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

4)影响:

①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互联网的兴起:

1、兴起和发展:

(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

【备课资料14】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指的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是由许多台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特定的通讯设备和技术协议相互联结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是因特网(Internet,1997年7月18日,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决定将它译为“因特网”),它已覆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共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在冷战时期研制的“阿帕网”(ARPANET)。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了一个有关广域网络的项目,开发出一个运用包交换(packet switch)技术的网络,称作ARPANET (阿帕网)。当年11月21日,运用这项技术把加州大学、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院的四台电子计算机顺利连通。这个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实验性网络、由四个节点构成的“天下第一网”的诞生,宣告了网络时代的到来。

到1972年,ARPANET已连接了40多个节点计算机。1973年,英国、挪威的计算机接入ARPANET。1976年,ARPANET上的节点计算机已发展到57个,连接各种不同的计算机100多台,网络用户2000多人。为了解决网络与网络、电脑与电脑间由于软硬件和型号不同造成的不兼容问题,使阿帕网真正成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1974年“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研究成功了TCP/ IP(传输控制协议/ 网络间协议)。1981年,在美国计算机网络上的消息栏首次使用,1982年,美国国防部宣布将TCP /IP协议作为标准,要求所有接入APANET的计算机网络必须采用这一协议。1983年,TCP/IP被许多计算机网络所接受,成为了网际互联网络上的标准通信协议。这是全球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

198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当时)史蒂夫.多那(Steve Dorner)开始开发电子邮件软件“Eudora”。1991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scape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开始得以爆炸性普及。正是因为通过采用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协议TCP/IP,才能够将不同网络相互连接。因此,开发TCP/IP协议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当时)文顿.瑟夫(V inton G. Cerf)等如今甚至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到2008年3月,仅在瑞士就注册了110万个域名,全球网民更是达到130亿。如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已经难以想象,但它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每年通过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等同于全球航空的CO2排放量。而简单的“google”一下,所需电量就相当于11瓦节能灯泡1小时的用电量。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到2006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23亿。

【备课资料15】中国互联网发展小史

1987年,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互联网。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发言人怀特·托基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网络的优势:

【合作探究】互联网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介而言,都具有哪些优势?

①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②集声、像、文字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③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便于沟通;

④使人们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3、互联网的影响:

(1)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网上购物、网络学习、电子信箱、个人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2)但也使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加上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

【课后研讨】当互联网正大踏步走进人类生活的时候,人们对网络作用的认识似乎还是模糊不清。

一种意见认为,作为中学生,他们上网的机会很多,互联网向他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所以他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绿洲.但部分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同时也许正基于这一点,家长和师长才会对中学生上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抵制,因为他们认为网上娱乐分散了他们过多的精力,会对学业造成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害怕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身心不利。实际上也确实在中学生中,出现了“网络综合症”等一系列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这一事件的?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思路:对青少年上网应积极引导和积极加以管理。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也不会因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

【合作探究】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作为四大传媒各有什么特点?

报纸:优势——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

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

电视: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

网络:优势——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们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

★教后记:

本节内容由于一方面较为零乱,一方面理论性也不太强,所以我们认为根据高一学生已有水平,由学生经过充分准备自己来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同时更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有下面几个方面要注意:

(1)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同学们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从效果上看还是稍显仓促,如图片资料运用、线索整理、重难点突破等学生理应都能够很好完成的,只是准备的时间不够,所以这也是本课的最大败笔;

(2)理论上讲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引申,即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逐步养成随时随刻运用历史知识的习惯;

(3)互动性不够,特别是讲的同学不敢、不愿也不能回答听的同学的质疑,这样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学习时,尽量逐步改正这些缺点和提高水平。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秉承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设计理念,用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实现有效的对话,在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中初步实现了历史课堂“严谨、激情、思辨、生动、活泼、对话”的理想,在教学风格上有报刊业部分的严谨,电影业的凄美,电视业的精彩,网络的活泼,教学效果另人满意,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提示:

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②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③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网络媒介与于其他大众传媒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

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学习延伸

(答案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传统的三大媒介是: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9世纪中前期,在中国出现的外国报刊有: A 、《万国公报》 B 、《时务报》

C 、《昭文新报》

D 、《民报》 3、中国境内最早的报刊是: A 、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民报》

B 、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昭文新报》

C 、1875年艾小梅创办的《民报》

D 、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中国丛报》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与国民党创办的报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其中国民党的

报刊是:

A 、《解放日报》

B 、《新华日报》

C 、《人民日报》

D 、《中央日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73年艾小梅创办的《民报》是中国境内出现的最早报刊

B 、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党与国民党创办的报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人民日报》

C 、《人民日报》等党刊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理论工具

D 、新中国成立后,各专业报刊也在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6、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7、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文化大革命”中,很多报纸继续发行

B 、报纸的内容单调雷同

C 、一些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D 、报纸不可以刊发“号外”

8、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电影事业的发展。从图片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B C D

A 、近代中国第一部国人拍摄的电影

B 、近代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C 、中国第一步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D 、插曲后来成为国歌的影片 9、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标志是:

A 、1905年《定军山》的首映成功

B 、1906年《定军山》的首映成功

C 、1905年《渔光曲》的首映成功

D 、1907年《渔光曲》的首映成功 10、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是《渔光曲》,它的导演是: A 、蔡楚生、王人美

B 、蔡楚生、王美人

C 、蔡楚生、张石川

D 、蔡楚雄、王人美 11、《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是哪部片子的插曲: A 、《歌女红牡丹》

B 、《定军山》

C 、《渔光曲》

D 、《风云儿女》 12、电视普及的重要原因是: A 、生活水平的提高 B 、技术的进步

C 、生产力的发展

D 、新中国的成立 13、我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A 、上海电视台开始试播

B 、北京电视台试播

C 、天津电视台试播

D 、广州电视台试播 14、右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 场景,那么互

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

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之打电话要便宜得多了 ③可以高度互

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四大媒介的产生顺序是:

A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B 、网络、电视、报刊、广播

C 、报刊、网络、电视、广播

D 、网络、电视、广播、报刊、

16、下列关于互联网的兴起表述正确的是:①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使社会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使人们的工作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下列有关大众传媒的影响,正确的是:①大众传媒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复杂而矛盾 ②有新闻导向的作用 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④有利于社会化程度的加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18、党和政府为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措施不直接具有这一目的的

是:

A 、“安居工程”

B 、“菜篮子工程”

C 、“村村通工程”

D 、“载人航天工程”

二、非选择题:

19、解读下面表格,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中国大众传媒的几个问题: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⑴传统的三大媒介具体包含哪些媒介?

⑵现在风靡全球的第四媒介是指什么媒介?

⑶第四媒介诞生于何时?中国正式接入于何时?

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哪种媒介发展最快?(2分)

⑸联系现实生活,指出第四媒介能给你带来哪些方便和帮助?(2分)

19、【参考答案】

⑴报刊、广播、电视⑵互联网⑶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⑷互联网

⑸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发电子邮件、聊天、获取信息等。

20、欣赏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我国电影事业的几个问题:(10分)

《定军山》剧照《渔光曲》剧照《歌女红牡丹》剧照

⑴电影何时传到中国?(1分)

⑵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标志是什么?(1分)

⑶中国有声电影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⑷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哪部电影?其导演与主演各是谁?(3分)

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的国歌有内在联系的是哪一部电影?(2分)

⑹与20世纪70年代以前相比,电影对现在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大大降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20、【参考答案】

⑴19世纪末

⑵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⑶1931年,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⑷《渔光曲》,蔡楚生,王人美

⑸《风云儿女》

⑹在温饱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之后,精神需要的地位随之提升;

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日趋多元化;

在电视、网络等新的媒介或娱乐手段的冲击之下,电影不再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唯一方式。

21、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请回答:(1)《新青年》是什么时期的刊物?说出它的创办地和创办人。(3分)

(2)请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这一思想的传播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7分)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新青年》的主要作用?(3分)

参考答案:(1)新文化运动。1915年,上海。(3分)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思想,同时指出要彻底根除封建专制思想,必须宣传民主和科学。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4分)

作用:推动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分)(3)《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有力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3分)

22、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大众传媒领域创造的“中国之最”有哪些?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2题:

(1)表现:1873年,《昭文新报》在汉口出版,开了国人办报的先例;1896年,上海徐汇“又一村”反映了“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是中国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每点2分,共10分)

(2)共同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传播了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利于破除旧思想、旧观念,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此外,促进了印刷业等与大众传媒直接相关的行业发展。(共4分)

23、探究型试题:

随着网吧的逐渐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有人认为利大于

弊,有人认为弊大于利。你坚持怎样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23、【参考答案】

利大于弊:互联网对青少年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否上网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使用互联网并没有减少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时间,也没减少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时间,青少年每天与家人、朋友娱乐或聊天的时间与是否使用互联网、使用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

弊大于利: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转移了青少年的兴奋点。影响了青少年的视力,也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及不健康的网络有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出现: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阶段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 3、发展 (1)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合作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3、繁荣: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民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学生与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对互联网较为熟悉,但由于的报刊和影视的兴起年代久远,对其发展历程欠缺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近代不同时期与报刊、影视、互联网相关的图片与材料,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进步发展历程; 2、根据自身体验,发现大众传媒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影响; 3、通过分析材料和阅读课本,课堂解决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生活上的影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读材料的技巧; 4、通过分组合作互助的形式理解报业的特点和发展原因; 5、作为大众传媒(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变迁的见证人,体会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6、通过分析材料中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报道,学会在信息海洋中保持理智,结合现实历史地看问题,培养历史的敏锐感和眼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与学生具体情况,把教学 重点设定为:报刊与影视的发展, 把难点设为:报刊与广播影视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呢? 邸报:《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

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 Lesson 18 changes of mass media

第18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两课时】 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 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 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 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 而生,大众媒体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 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这两份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萌芽时期的报刊之最:1833 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 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世界上,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处于起步阶段。 ①《中国丛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英文月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异的魅力;明白得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关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阻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确实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显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庞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显现:要紧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时期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阻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主动作用。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入侵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荣的角色,但其主动作用依旧不容忽视的,其本身确实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主动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 3、进展 (1)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布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要紧舆论工具,还显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要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 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而且比较有趣味性,应锻炼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历史知识和思想意识相结合。 【自主学习】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 中国电影历程: 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19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京剧《》;

1931年,中国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现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文革时期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走向辉煌。 电影媒介的特点: 1. 时效性不强; 2.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3. 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思考: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1.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 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3. 国家的政策支持。 三、互联网的兴起 思考:互联网有何好处? 1.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 费用低廉; 3.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2)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3)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1)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2)从空间上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异的魅力;明白得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 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关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阻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确实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显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庞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显现:要紧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 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时期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 国汉学家郭实腊 1833年 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 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 1872 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阻碍最大的中文报刊。 “申报纸”,成为新 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主动作用。 【合作探究】 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 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 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入侵 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荣的 角色,但其主动作用依旧不容忽视的,其本身确实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 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主动作用,这是不可 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 世纪 70 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 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 刊。 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每周评论》 20 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 、《红色中华》、《新 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布发行 的报纸。 1938年 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 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 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要紧舆论工具,还显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 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 《文汇报》等。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 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要紧报 刊之一。 1948年 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产生, 1949年 3月, 迁至北平(今北京),作3、 进展 (1) (2) (3) (4) 华 日报》、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特色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大众媒体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这两份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萌芽时期的报刊之最: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世界上,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处于起步阶段。 ①《中国丛报》是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一份英文月刊,主要介绍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情况,《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9世纪60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主要登载时事和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 知识结构: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报刊业走向繁荣本课介绍了哪几种大众媒体形式?(报刊、电影、互联网);教 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作用,列举了一些报刊名称。 【起步阶段】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①等。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循环日报》《汇报》),作用: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发展阶段】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作用:且多反映社会思潮。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作用:宣传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作用: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作用:(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作用: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人民日报》既是广大 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课标要求: 1、 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 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4、 感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检测】 【自主学习】阅读p72 — 75并思考: 1、 列举大众传媒的四种媒介 2、 列举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 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 列举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知识构建】 一、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 1)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英文刊一一比较著名的有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刊一一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创办最 早的中文报刊。1872年外国人创办的 《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报纸。 2)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办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开国人办报之先河。 3) 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新 青年》,成为宣 传新思想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1949) 中共先后创办的《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 要作用。【1931年在瑞金创办的《红色中华》,1938年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现 为江苏省委机关报),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现为上海市委机关报)】 3、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 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 容比较丰富。 4、 改革开放后 授课课时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课时 新授课 学习目标及 重难点 认识到传媒的力量。

《大众传媒的变迁》说课教案正式版

说课教案: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高中)一、教材分析:第五单元是从物质生活、交通和通讯、大众传媒三个方面,介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第三节选取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以点带面, 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的历史变迁,同时揭示出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2)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及其特点,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直观教学法 3、探究教学法 学法指导: 1、社会调查法 2、自主学习法 3、互动学习法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直观感知,观察领悟→③师生互动,理性探讨→ ④活动教学,协作交流→⑤整合教材,总体把握→⑥反馈创新,拓展迁移 情境导入:播放《天龙八部》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目的: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问题1:从录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而我们今天还有哪些更先进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学生回答后,显示三组图片,直观地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三大重要媒介手段:报刊、影视业、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课课题-- 多媒体展示: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自主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报刊业的线索,目的: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我用多媒体显示报刊业三个发展阶段(形成-发展-繁荣)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目的:诱使学生探讨不同时期的报纸对当时的作用。然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思考 合作探究2: 报刊业有哪些社会功能?答案提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通达民情,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舆论监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优质教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本课概述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的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7 新人教版 必修 5、16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图表,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讨论,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五、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生: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师:很好,这些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就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 于是大众传媒出现,最先是报刊,随后是广播、电影、电视等相继出现。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并正在崛起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那么这些大众传媒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大众传媒的变迁推进新课 1、报刊业走向繁荣师: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近代以来,作为大众传媒的现代意义上的报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大家看教材思考,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

社会生活变迁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探讨其变化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比较分析图片和资料,掌握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并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②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图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依次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 ②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演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对西方所传入的东西,必须结合中国实情: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给予否定。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特点、原因 难点: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导入】社会生活的变迁是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思想变化而变化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键是从这一系列变化中探讨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我们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晚清和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讲授新课】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不平衡性 展示材料:“当上海女子已经开始整烫头发、足着高跟鞋的时候,河北三河县妇女头上还戴着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还缠着一双‘三寸金莲’;当北平的贵族妇女已经着贴身旗袍时,在甘肃还有三十年前上海时兴过的大镶滚袖衣。”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这种社会生活的变迁的特点,并简单地让学生分析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 2.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引导学生从分析服装的变化得出另一特点。 三、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政治:政府政策的推动 经济:经济的发展 思想:思想启蒙的影响 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从社会习俗变化的各个方面中选择服饰的变化作为一条主纵线,联系古今中外,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并且从中总结规律。分别从唐、宋、明清、晚清服饰的变化,简单复习唐、宋、明清、晚清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另外以20世纪社会习俗变迁作为一条横线,辅以有关材料,引导学生利用总结出的规律分析20世纪初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横纵交织,最后总结出整个近代社会生习俗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4-人教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考试说明】 1.高考要求: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2.学测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近现代报刊的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具有的优势。 (3)运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的深刻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发展史,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通过辩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使它们为我所用,为社会造福。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业的发展。 突破方法:依据教材中提供的时期,把握中国报刊业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情况,突出每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以及报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通过对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并得出结论,学会运用资料,体验历史思维。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突破方法:通过学案的活动二,分析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通过课件图片展示,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学时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件上相关材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中国有两种球很奇特,一种是乒乓球,谁都赢不了;一种是足球,也是谁都赢不了。一种把对手打哭,一种把观众打哭。”对于前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只要输球就是新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4)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认识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文字地图形成对中国近代百年以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近代以来以詹天佑、冯如为代表的人才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怀的熏染,体会他们的伟大。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 难点:认识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教法方法: 讲授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脉络之后应该配合相关的图片讲解各个阶段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使学生结合图片和历史故事理解本课内容,特别是交通事业发展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问题探究法:通过讨论材料,认识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五、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的第二课,讲了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本单元其他两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起描绘了近代社会变迁的图景,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近代社会变迁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与封建保守势力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的认识。 本课内容与洋务运动有密切联系,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内容,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三天的清明假期结束了,那么老师问你们在假期间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呀? 生:...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限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右图取自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 电影的情景。据图判断,以下正确描述画面的选项是 ①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②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 露诧异情③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④电影初创寂无声, 旁有吹吹打打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19世纪中后期中国办报的主力军是 A.外国在华传教士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 6.近年来中国人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手机、互联网、数码等新词汇,根本原因是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B.大量新事物涌现 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D.人们都追求时尚 7.中国的互联网日益普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出现是 A.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果B.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 C.中国科技进步的结果D.中国人民生活巨变的结果 8.下列关于中国传媒业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电影事业诞生②中国电视事业诞生③互联网进入中国④中国近代报业萌芽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A.高架铁路B.化学工业的进步C.电报电话D.火车的发明 10.1995年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其影响是

《大众传媒的变迁》习题

《大众传媒的变迁》习题 一、单选题 1. 我国的下列影片中,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A. B. C. D. 2.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为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 电影 B. 电话 C. 报纸 D. 铁路 3.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A. 《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 《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 《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 《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4.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 A. 有线电视 B. 无线广播 C. 卫星电视 D. 互联网 5. 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是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6. 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在20世纪60年代 B.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但信息不能即

末时反馈 C. 因具备传播信息的功能而被称为神奇的 “第四媒介” D. 互联网方便快捷,但费用昂贵 7. 网络的消极作用是() A. 网络信息量大,开阔了人们的视 野 B. 网络可以购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 网络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 D. 网络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人们的心理问题 8. 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本报创刊于() A. 1872年 B. 1873年 C. 1874年 D. 1875年 二、材料解析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办报馆。——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风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主持的……1874~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之战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请回答: (1)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国内报刊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突然发现,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传媒之外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万立玲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历史编写人万立玲审稿人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 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图表,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讨论,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生: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 师:很好,这些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就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大众传媒出现,最先是报刊,随后是广播、电影、电视等相继出现。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并正在崛起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那么这些大众传媒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大众传媒的变迁 [推进新课] 1.报刊业走向繁荣 师: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近代以来,作为大众传媒的现代意义上的报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大家看教材思考,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制卷:王海东审核:高健2009-3-31 【测试要求】 ①近现代大众传媒变迁的具体表现; ③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基础强化】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 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丛刊》《万国公报》;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 发展 (1)在近代,报刊成为维新派、革命派和新知识分子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2)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 3. 繁荣 改革开放后,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我国报刊业走向繁荣。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 电影 (1)诞生 ①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 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 ④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 A、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 B、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4年) C、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发展

①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 电视 (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 1. 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人互联网。这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 2. 功能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特点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4. 影响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巩固练习】 1.19世纪中期前后,中国报业主要创办者是() A.外国在华传教士 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2.维新变法运动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大量办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重视与推动 B.国人休闲方式变化的需要 C.宣传维新思想的需要 D.广播电影发展的推动 3.报刊的主要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②传播知识③开启良知④舆论监督 A.①②③ B. ①②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