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4、意义:(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考点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个人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个人劳动者充当的角色: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国家政策: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权益收益分配。

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于人民。

3、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因为分配是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又仅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会

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4)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2)为什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怎么办:

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得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七章 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温暖多雨,一月份平均温度0度以上,降雨量1500mm左右。, 3经济特区:(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建),海南省(1988), 4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区位优势: 5发展优势:人文优势: 政策优势: 6资金来源:港澳地区为主74% 7发展途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利用其紧临港澳的优越的地理位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引进大量外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 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 8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 9销售地区: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渠道:港澳渠道 10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店:港澳厂,珠江三角洲 11意义:20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12 城镇的发展:加工制造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3土地利用: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相互交错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1.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14城镇发展的表现 2.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3.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4.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 1.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5城镇发展的原因 2.工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3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了非农业用地的扩大 16出现的问题:社会问题(住房紧张、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环境问题(三废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协调人地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双版纳 位置:云南省,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为雨季(5—10月),旱季(11—4月)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 旅游资源:独特的雨林景观(望天树、板状跟、独木成林、绞杀植物),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独特的民族风情(13个少数民族、佛教建筑群、竹楼、 泼水节、竹筒饭、孔雀舞)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1.政策支持2. 位置优势 3.资源优势 本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支柱产业:旅游业 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2.景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3.不法商贩影响了西双版纳的声誉 西 双 版 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为界。(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记忆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知识点独家总结

第七章力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说明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或者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对”前面的是施力物体,“对”后面的是受力物体。书是__________ 。又如受书到桌面的支持力,书是 (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两个相互相互靠近的磁铁。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2.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或出现“加速”或“减速”字眼的,即运动快慢的改变。或匀速转弯,做匀速圆周运动等(2)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就是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同时发生改变。 (3)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1 )这3个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画示意图时候要体现力的3个要素。作图时候要注意题目要求画出几个力的。 4.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发生条件接触并挤压或拉伸 (2)平时所说的推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3)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不一定是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到 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作用在挂钩上拉力的大小 5.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符号G,单位N (1)大小G=mg因g=kg,所以m的单位要化为kg (2)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找重心 ** 6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R+F2,方向与这两个力同向 (2)同一直线上,方向不相同的两个力R、F2的合力F合=F1-F2 (假设F1>F2)方向与F1同向 第八章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合力为0 (或者说收到平衡力)时候, 等效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2)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如果物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之一,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反过来 说,物体如果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并且也没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说明它一定收到不 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_整式的乘除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一、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 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 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 ),()()(都为正数n m a a a mn m n n m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 如将(-a )3化成-a 3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 ((n 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三. 同底数幂的除法 1.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 (a ≠0,m 、n 都是正数, 且m>n). 2. 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a ≠0. ②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即)0(10≠=a a ,如1100=,(-2.50=1),则00无意义. ③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 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p 的次幂的倒数,即p p a a 1 =-( a ≠0,p 是正整数), 而0-1,0-3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 ) 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 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A.①②④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 解析:此题易误选④,“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的做法不是分配制度的体现,而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公平的体现。 答案:D 2.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 A.按劳分配有弊端 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 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解析: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的说法只有C项是正确的,而现在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不是因为按劳分配有弊端,故其他三项都排除。 答案:C 3.2010年9月7日至9日,财政部代发2010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债券,共计358亿元。据悉,其中安徽两期地方债共计89亿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购买地方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答案:C 4.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日本1 自主学习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 4.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它其实是座火山。 5.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合作探究 日本火山、地震知识探讨: 1.读课本P16图7.7,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答:日本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第一节日本2 自主学习 1.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个资源小国。 2.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应不足,于是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3.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 _工业制成品_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4.近年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 东南亚地区。 5.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其传统服装是和服。 6.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简答题 读课本,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名称和工业区分布的特点 答: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第二节东南亚1 自主学习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带。 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__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是这里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5. 泰国、越南、和缅甸_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7.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8.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9.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合作探究 1.试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答:有利影响: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不利影响:雨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旱季降水少,气温高,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第二节东南亚2 自主学习 1.中南半岛地势特点:_西北_高、_东南_低。 2.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南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_的特点。 3.在中南半岛上众多河流都自北向南流,河流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注入_太平_洋和_印度_洋。 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是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6.东南亚具有典型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中,人文景观主要有: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花园城市_新加坡_、泰国曼谷的_水上市场_;自然景观有: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_巴厘岛_。具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_印度尼西亚_。 7.近年来,_泰国_、_印度尼西亚_等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简答题 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是什么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 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 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 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 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一一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一一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一一铁(铁>铝>铜)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一一银(银〉铜>金>铝) 熔点最高的金属一一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大的金属一一铬 密度最大的金属 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 锂 金属的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1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 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 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一一电线一一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铬一一电镀一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一一保温瓶内胆 铝一一“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 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 抗腐蚀性能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0 2一- 2MgO 4AI+3O 2=2AI 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 Fe3O4 2CU+O2 — 2CuO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T盐+ H2f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①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 变化;②反应放热,但是只有镁和酸反应时放热现象明显。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 换反应。 当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元素呈+2价。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 和硝酸)中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T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 反应先发生。一个置换反应结束后,另一个置换反 应才会发生。如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会先和硫酸铜反应,反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一、从观察到实验 1、观察: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对象的过程。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1)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做直接观察。 2)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叫做间接观察。 3、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1)定性观察:用语言文字对事物的描述,不提供数量结果的观察。 2)定量观察:用具体测量数据对事物的描述,提供数量结果的观察。 实验仪器 1 1)固体药品取用 1.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 2)液体药品取用 1.少量液体:用滴管吸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量取;较多量液体:可用烧杯。 3)加热 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烧杯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试管。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 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因此,一般 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4.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 5.需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 6.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 4)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2.若被化学物质灼伤,应用缓缓流水冲洗。 二、科学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是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单位:长度国际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公里),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μm)和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103米 1米=10分米=102厘米=103毫米 =106微米=109纳米。 3、测量工具:刻度尺(三角尺、直尺、钢卷尺) 4、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选:根据测量的长度和不同的精度[精度由尺的最小刻度决定]选用不同的尺,并不是越准确越好。 2)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 3)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 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4)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会读: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6)会记:数值后一定要写明单位。记录的数据=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 6.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2)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2、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米3)(m3)、分米 3、厘米3等。液体体积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固 体的体积用“立方米”、“立方厘米”等,不用“升”、“毫升”;液体或气体两者都可用。 1)1米3=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厘米3 2)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3、体积的测量 1)形状规则(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固体,可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算出它的体积。 2)液体体积的测量一般用量筒或量杯,量筒上的刻度均匀;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都没有零刻度。 3)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排水法) 1.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小石块:可用量杯测体积(排水法,沉水法)。 2.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浮于水表面:可用量杯(针压法)或用(沉锤法)。 3.排水法测量体积必须满足三个要求:不吸水、不溶于水、完全浸没. 4、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放置: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数: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三)南极洲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平均海拔、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四)日本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峰为富士山,是一座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水塘中学 李学英 知识小结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m m n a a =)(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 n n b a ab =)(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10 =a (0≠a ) 注意 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p p a a 1= - (p 正整数,0≠a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 n m n a a a -=÷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632a a a =?,532)(a a =,33)(ab ab =,326a a a =÷,4222a a a =+ 二、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三、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四、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bn bm an am n m b a +++=++ 五、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

平方。 ()()2 2b a b a b a -=-+ 六、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ab b a b a 2222++=+ ()ab b a b a 2222 -+=- 常见错误:()222b a b a +=+ ()222b a b a -=- 七、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八、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练习 幂的乘方 1. ()2 3x = ; 4 231???? ??? ???? ?? = ;n y 24? ? ? ??= () 3 a a -?-= ; ()a n a ?2 = ; 3() 214() a a a ?= ; ()3 3 2?? ? ?? ?- c = ; 2. 若(a 3)n =(a n )m (m ,n 都是正整数),则m =____________. 3.计算3 221?? ? ??-y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y x 2 441 B. y x 3 6 8 1 C. y x 3581- D. y x 3681-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32a a a =+( ) 632x x x =?( ) (x x 532)=( )a a a 824=?( ) 5. 若m 、n 、p 是正整数,则p n m a a )(?等于( ). A .np m a a ? B .np mp a + C .nmp a D .an mp a ? 6.计算题

经济生活 艺术生资料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考考点】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一分配制度 【必背】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含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 ①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必背】②意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注意】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 考点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新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八章 【第二节欧洲西部】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大的地区,目前其成员国有27个,多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 2、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地带。 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

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4、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5、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的三大旅游国。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6、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纬度:10°S~80°N 亚洲的北部深入到了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了赤道以南。跨了寒温热三大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经度:25°E~180°~170°W。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2、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3、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都有海洋。 东边:太平洋 北边:北冰洋 南边:印度洋 亚洲的邻居有哪些: 西部:欧洲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东边: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亚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的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全洲的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三、亚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没有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此种气候必须要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的西边才有,而亚洲是在亚欧大陆的东边,所以就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2、大陆性特征明显 大陆性和海洋性对比: 四、亚洲的河流特点 1、亚洲的河流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长江、黄河、珠江、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萨尔温江 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其中长江是亚洲的第一长河,世界上排第三。湄公河是亚洲的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流经很多个国家,

在中国称之为澜沧江。 2、河网分布特点: 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有两条著名的内流河,分别是锡尔河和阿姆河,它们最终注入了咸海。 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2、人口分布不均匀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方:亚洲东部和南部 亚洲人口稀疏的地方:亚洲的北部、中部、西部。 亚洲北部人口少是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中部是因为高山高原地区,西部是因为热带沙漠地区,终年高温少雨,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3、亚洲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 4、亚洲的民族1000多个,约占世界的一半 5、亚洲可分为六个地理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一、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纬度:36°N~70°N 经度:10°W~0°~65°E 2、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3、海陆位置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东面与亚洲相连,南隔地中海以及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二、欧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3、冰川地形广布。 三、欧洲的气候特点 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欧洲大部分地区是在36°N以北,没有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而寒带的气候面积也较小,因此欧洲温带气候占优势。 2、海洋性特征显著 欧洲的气候,与同纬度其他大陆相比,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适中,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大部分地区没有明显的干湿季。 3、温带海洋性和地中海气候典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四、欧洲的河流特点 1、河网稠密,水量丰富。 2、河流短小,水流平缓。 3、航运价值高。 五、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增长慢(导致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 2、人口密度最大欧洲西部最稠密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多为发达国家 4、白色人种为主

初中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 原因之一: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 大西洋→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 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洲:亚洲、欧洲和非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原因之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中东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A 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 B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 C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原因之三:匮乏的水资源 1、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类型控制下,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特征——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原因之四:文化差异 2、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3、中东主要民族: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国家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信仰犹太教—集中分布在以色列;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伊朗。 第二节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本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本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3、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1)气候以温带海洋性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非常适合草的生长;2)地形——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草场面积广大; 4、繁荣的旅游业 英国伦敦——塔桥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 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挪威——北欧峡湾风光 西班牙——斗牛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 荷兰——风车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西临大西洋及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最南端是好望角;本区大部分处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2、地形:主要是以高原为主,又有“高原大陆”之称。 3、气候:本区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分布具有南北对称的特点。 4、人口:本区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5、本区经济的特点:“单一商品经济”。本区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有一块完整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国土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2、地形:主要的地形区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国内最长的河流是墨累河。 3、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 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 国第二大城市。 称号: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袋鼠、鸸鹋、、 考拉、鸭嘴兽等。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 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③“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上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