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象派的音乐特点及介绍

印象派的音乐特点及介绍

印象派的音乐特点及介绍
印象派的音乐特点及介绍

一音乐特点:

1.旋律:运用全音阶和五声音节(无调性)

2.节奏:打破小节的强弱节奏,形成一种自由的节奏特点

3.功能:削弱了和声的功能性,出现了一种新的“色彩和声”—不协和的和旋,多用附加

外音的复合和旋,强调平行四五度和旋。

4.结构:不用古典的交响奏鸣曲,不强调音乐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展开手法,突破了

传统的交响音乐的写作顺序。

5.形象:音乐形象常以并列的画面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也有人的心境描绘,借景抒情。

6.配器:用新配器手法描绘自然的千变万化。

二简单的介绍。

印象派:它是处于“世纪末”的动荡年代,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既不割断传统的联系又急切的在寻找着新音乐语言和新音乐观念的方向。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个新的音乐流派——印象主义。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更远,向二十世纪新音乐迈进的步伐更大。

十九世纪末,在历来新文艺思想就活跃的巴黎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既:印象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首先在绘画方面兴起。以马奈、莫奈和雷诺阿为代表。1874年,这些年轻的画家举办了一次画展,其中有一幅风景画是莫奈的《日出印象》。这次画展由于它的反传统性,遭到了很多的非议和攻击。一些人根据莫奈的这幅画,把这些年轻画家贬为“印象主义者”,而这些年轻艺术家对此毫不介意。有意味的是,这些原本在艺术志向、风格和目标并不统一的艺术家,在这种敌意的攻击下,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艺术,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印象派。印象派画家“离经叛道”,反对学院派的严谨和传统,反对从宗教和神话故事中汲取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用精细的笔触渲染闪烁的气氛和色彩,表现倏忽朦胧的自我感觉和印象。印象派的特色在于,它以光和色彩为视角,借助光和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这一艺术观点是同当时自然科学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有关,也反映了人们寻找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要求,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是在印象主义画派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形成的。象征派诗人魏尔伦、马拉美和波德莱尔等,同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帮助他们同时代的人提高了感官的敏锐力。诗人们越来越注意语言的声韵,常常因此而牺牲意念上的清晰。他们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他们诗文的单纯的声音和节奏构成一种模糊的、瞬间的意境,而且尽可能地避免清晰的故事情节或者强调一种明确的概念。画家们也尽量避开写实的体裁,而把注意力放在自然光色变化的效果上。绘画上清晰的构图如同诗歌上的题材变得同样不重要了。印象主义音乐也是如此,,注重细腻的听觉和感觉,不注重感情的表现,淡漠内容,喜欢表现微妙和难以捉摸的东西,不喜欢浪漫主义的堂皇和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隐喻、暗示,不喜欢直率和过分的夸张。因此朦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形成了一种精致、纤巧的风格。印象主义音乐是对传统的挑战,也是对未来的呼唤,他们在与传统形式和风格决裂的同时,也为二十世纪众多以“现代派”名称出现的各种音乐流派作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音乐可以说是连接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浪漫派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一条纽带,是一个音乐新时代的端倪,是新世纪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源点。

当然,印象主义音乐也有令人缺憾的方面,首先,它从浪漫主义音乐宏大的艺术风格中摆脱出来之后,所表现的范围过于狭小。深邃的思想、

当然,印象主义音乐也有令人缺憾的方面,首先,它从浪漫主义音乐宏大的艺术风格中摆脱出来之后,所表现的范围过于狭小。深邃的思想、充沛的感情、活生生的现实等等,都不

是他们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印象主义乐热衷于那些最具有感觉价值的自然现象,如叶丛中传来的钟声、落在寺院上月光、金鱼、帆、原野上的风、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雪地上的足迹、雾、枯叶、灌木林、月光照临的阳台、云、大海等等。这种对浮光掠影、虚无飘渺的爱好,以及从大型作品向短小的抒情乐曲的转向、使印象主义满足于生活中表面的现象,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对人生漠不关心,这也局限了它的发展广度。其次,与浪漫主义音乐相比,在流传规模和流行的时间上看,印象主义音乐也有所不如,印象主义音乐虽然在本世纪初曾风靡一时,但它仅仅只是少数几个作曲家的运动,甚至可以说,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专为德彪西创造的。通常所说的印象乐派作曲家,不论是法国的拉维尔和杜卡,英国的戴留斯,意大利的雷斯比基,还是西班牙的法雅,其印象主义风格都不像德彪西那样典型,都只能说是带有印象主义倾向而以。。在这一点上,印象主义音乐远不如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以宏大的胸怀,包容了许许多多个人艺术风格不同的音乐家,形成了近百年的延续。而印象主义音乐只是在世纪之交之时,闪烁了它迷人的光芒。不过,作为对传统音乐表现观念的反逆和向新的音乐语言的探索,印象主义音乐对二十世纪的新音乐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唯美主义的艺术倾向,印象主义音乐对欣赏者的听觉感觉能力和艺术美感提出了更高的欣赏要求。

无论怎样,印象主义音乐以它崭新的面貌,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一、印象主义音乐初体验——优雅写意 很多人对于印象主义的认识来源于莫奈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作,偏向于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印象主义的音乐同样起始于这个时期。19世纪末在欧洲,这种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的音乐形式与表现手法都和之前的古典、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 德彪西的音乐有着浓厚的印象主义风格,他往往能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某一时间点头脑里产生的印象。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还经常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之前听过他的《牧神午后》,我认为这首乐曲节奏感没有古典音乐那么有力度,有规律,也不像是浪漫主义音乐给人以或热烈激昂或悠扬婉转的情感体验。 《牧神午后》讲述了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

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这首乐曲就像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午后,竖琴声中夹杂着弦乐部轻轻颤动的震音仿佛就像是对画作《日出印象》的一个续写版本。整个音乐使人非常放松,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 在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中,除了德彪西之外,还有一位管弦乐配器大师——拉威尔。就像用不同的材料能配制出各种有滋有味的佳肴一样,交响乐中不同音乐家使用的不同手法使音色更是绚丽多彩。作曲家拉威尔虽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传承者,但他与德彪西在钢琴音乐创作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拉威尔偏向于古典形式,他的旋律线更加清晰,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他注重从乐队配器的角度来发挥钢琴音响的色彩性。其钢琴作品以组曲《镜子》、《夜之幽灵》两首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印象乐派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对二十世纪各种音乐流派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众多作曲家的创作技巧的启发都已被承认为不容质疑的事实。印象主义音乐是乐曲天空中飞扬的音符,也是我们的艺术瑰宝。 二、风格特征——印象中的印象音乐 印象主义的音乐朦胧、梦幻、美丽,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音乐传统 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语言。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柳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1203班) 摘要: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区别在于:(1)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2)在音乐表现的关系学观念上有所突破。印象主义认为音乐不再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而是用来描写瞬间印象和给人以听觉感受上的享受,因此,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更重要,而钢琴与其它乐器相比,它兼有和声及音色变化的功能,非常适用于印象主义风格。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彪西和拉威尔,他们都是法国作曲家。尤其是德彪西,他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他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边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特征;德彪西;拉威尔;《大海》;色彩 在我的大学生涯已过完一半之际,我选修了音乐名作鉴赏这门通识课。看惯了城市的喧嚣,听多了流行歌曲,真的很少很少听那些久远的音乐名作,刚开始听还真的有些不习惯。我每节课都会到,不过有时会认真地听,有时却会因为其他一些事而分心。我觉得自己不属于有音乐细胞的人,我对音乐尤其是这些音乐名作特别不敏感。但是在最后一节课考试时,我静下心来非常认真地听了老师所放的所有歌曲,虽然有些听不出来,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却是对这学期这门课的最好总结。我发现,这些曲子真的很美。在所有时期的曲子中,属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最富有个性化。在这一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卓然独立。 印象主义音乐从属于浪漫主义时期,我觉得它的身上既有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有的的味道,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教案

音画融溶绘声绘色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 (选自人音社《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 设计意图: 音乐与美术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艺术门类。它们教育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创设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审美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体验、感受、参与、探究、对比、讨论等学习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和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本课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通过对欧洲印象派几个绘画与音乐作品的介绍、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教学内容: 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 一、引入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从屏幕上看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 绘画或美术。 2、老师概括: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多种音乐风格,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为后面印象派音乐欣赏做铺垫。) 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使人产生脑中有画面或色彩的的感觉,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比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倾向于表现宗教题材,并且华丽而复杂,且作品时间冗长。但与中世纪不同,用调性概念取代了教会制定的调式音阶,拓宽了音乐的创作领域。 在音乐手法上,多采用复调手法,多旋律线配合进行,强调复调对位手法。 巴洛克的另一音乐特点是对于浑厚低音的需求。其特定手法“通奏低音”或“持续低音”,使作品从头到尾都被饱满的低音部托起。 巴洛克的主要形式为复调,包括对比式复调(旋律线的互相对比)与模仿式复调(旋律线的先后模仿);“卡农”“赋格”为常见曲式。 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 《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J.S.巴赫音乐中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 代表作品:《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手法是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用。 由于相比较巴洛克的宗教性,古典主义更加理性与自然,故曲式更加的自由,章节之间的情感变化较呆板的巴洛克更为起伏。但曲式与节奏依旧非常规则整齐。 古典乐乐章包括四部分

1.快板,奏鸣曲式等,戏剧性的陈述两个对立主题 2.慢板,为三段体或变奏曲,赋予哲理性与思考 3.小快板,小步舞曲等,表现出矛盾后的闲暇 4.快板,呈现胜利凯歌的欢庆场面 古典主义确立了近代古典曲式,包括协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在音乐表现上,充满豪迈的气息,并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浪漫主义】 主题悠长而不均匀,相比较古典派,节奏更自由随性,更加不稳定,且与古典派和巴洛克的感情控制相反,浪漫主义的情感变化非常大。 浪漫主义乐派更加情感化,曲式非精确化,主题节奏非整齐化。 “弹性速度”手法多见,并且摒弃了“通奏低音”的手法,不使用固定音型。相比较古典乐,除了情感的大起伏,音乐变幻也更加的不可预料,以体现非理性。 代表人物:肖邦,舒曼 主要以《钢琴协奏曲》,《叙事曲》等钢琴曲为主,被誉为“钢琴诗人”。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他运用优雅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素材.doc

印象主义音乐 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音乐史上称为“近代音乐”时代。在这一时期,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代表的几种音乐流派,实现了音乐史上从晚期浪漫主义向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后来二十世纪音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不很长,它很快就被更加激进与富于变化的现代音乐所代替,但印象主义音乐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此音乐艺术开始了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印象主义音乐才得到了非常的重视,其艺术性与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与承认。 印象主义音乐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它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间的迷离变幻。因此,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由于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又能在琴槌、琴弦和踏板的巧妙组合之中产生奇妙的泛音效果,最能表达云雾水性音响的灵动之感,因而十分适宜表现印象主义的风格。不仅如此,印象主义音乐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更新。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印象派音乐德彪西和拉威尔比较

二、对二者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是印象派音乐的典型代表, 2.同为作曲家 3.拉威尔和德彪西都喜欢用中古调式和其他民族调式如东方调式等,都注 重色彩。 4.两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都是印象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不同点: 但并不完全相同。德彪西可以说是纯粹的印象主义作曲家,而拉威尔在表现印象主义风格的同时,也表现出古典主义(可称为“新古典主义”之一系)的倾向。相比较而言,德彪西表现出更大胆的革新,拉威尔则表现出更严格的传统。 1、音乐数量和范围 德彪西的作品数量很多, 而且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为钢琴而作的。拉威尔的作品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他是一位钢琴音乐作曲家、歌曲作曲家和管弦乐作曲家。他在管弦乐方面的成就最为优秀, 赢得了世人的称赞。 拉威尔全音阶和不谐和和声要用得少些, 调性观念更强些, 他的音乐织体更注重线条并喜欢用更宽广的旋律, 乐队也更富有光辉和力度。拉威尔有西班牙血统, 所以在音乐创作方面, 他也写了许多以西班牙的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具有西班牙风情的作品。 2、曲风类型 与德彪西相比, 拉威尔更尊重古典形式, 他的旋律线清晰, 有时具有一种调式倾向。他的旋律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采用的织体更多是对位性的。他没有为了“ 印象主义”的效果而牺牲掉了轮廓的清晰。在拉威尔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舞蹈节奏, 巧妙、欢快而富有变化, 但并不复杂, 他的节奏一般更强烈、更简单一些。 在钢琴写作上, 德彪西刻意在钢琴曲中表现室内乐般的效果, 而拉威尔则是针对音乐会的演奏效果。拉威尔用自己独特的和声与旋律,其钢琴和小提琴曲均以演奏艰难闻名。 3、风格和配器 这一点上两者的对立与差异是显著的。德彪西的风格相对保守些, 配器并不很复杂, 属于“ 纯”印象主义。他的练习曲给人一种朦胧而处世不惊的感受。他的小品如阿拉伯风格充满了如歌旋律, 掺杂浪漫主义色彩。《牧神午后》更是带领人们进人古老的神话世界。 拉威尔虽同属印象派, 但由于其创作稍晚于德彪西, 其表达更现代化, 情感冲突激烈, 特别之处在于掺杂了爵士的元素。典型的就是大调钢琴协奏曲。全曲配器精彩, 钢琴运用了许多爵士特有的弹法。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牧神午后》赏析 摘要: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牧神午后音乐特色 一印象主义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法国莫奈《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 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 教学内容: 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 一、引入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从屏幕上看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 绘画或美术。 2、老师概括: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多种音乐风格,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为后面印象派音乐欣赏做铺垫。) 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使人产生脑中有画面或色彩的的感觉,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比如直线、曲线、弧线、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則形等等,调色板上的颜色也是万紫千红、丰富多彩的。 比如听到这样的音乐: 音乐片断1 《春节序曲》色彩?

高一音乐 印象派音乐教案

课题:印象派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高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堂课的音乐作品,从而体验音乐的美,享受音乐的乐趣。 2、通过聆听,体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意识。 3、能够根据欣赏的感受和本课教材的内容,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印象派与古典派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比贝多芬的《月光》与德彪西的《月光》,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古典派音乐与印象派音乐各自的特点。 2、通过对其他几部作品的听赏,能够把印象派音乐作品从古典派音乐作品中区分出来。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放映出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提问:你觉得这副画画的是什么?并为它取名。(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及鼓励) 2、教师小结并导入课题

这是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景象。画家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这副作品震撼了画坛,一些记者嘲笑说这简直就是印象主义,印象派画就这样产生了。它不仅影响到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美画坛,也影响到当时的欧美乐坛。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学习印象派音乐。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德彪西 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派音乐创始人。九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十一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代表作有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夜曲》;钢琴曲《意象集》、《十二首钢琴前奏曲》;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等。 2、聆听贝多芬的《月光》,边听边感受古典派音乐的特点。思考:你能否模仿出乐曲中一句或两句旋律以及节奏?(在聆听过程中可带动学生轻声哼唱其中较熟悉或具旋律性的乐句,也可带动学生轻拍规整性的节奏) 3、聆听德彪西的《月光》,边听边感受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思考:你是否还能够模仿出乐曲中的旋律与节奏? 4、放映对比表格,从旋律、节奏、音色、结构四个方面比较古典派音乐与印象派音乐的特点。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大海》,使学生初步了解西方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本课预习“关于海的文学描述 (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 1.了解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2.欣赏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乐曲 (一)展示思考题: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二)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 (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 三、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四、简介印象主义音乐: (一)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二)学生交流和讨论。

(三)教师归纳: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五、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断: (一)请思考: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二)教师归纳: 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这个片断是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三)作者简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着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伟大的梦境画家。” 六、聆听《海与辛马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一)请思考: 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民族乐派) 此过程由学生简单讨论问题并回答,教师小结 在舍赫拉查达主题结束后,一望无际波光闪烁的大海主题出现了,接着长笛吹出了辛马的主题。它是那样地从容不迫,使人联想起辛马德的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的情景。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 七、复听《海浪的嬉戏》 (一)请思考: 1.德彪西对海的描述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海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19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19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德彪西和拉威尔等音乐家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关键词:德彪西拉威尔印象派印象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及风格特征 一.从德彪西的作品看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代表作《牧神午后》、《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木偶的步态舞》 1.《牧神午后》:在听每首曲子之前,我都会想象一下作曲家会用什么样的乐器表现曲子,脑海中会出现一个画面,并且用一个故事自己来编写一下剧情,在听曲子的过程当中也会跟着音乐想象画面。乐曲开始的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的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在听第一遍的时候能感受到大自然空灵的美妙。在听第二遍的时候能听到一串串流水般的竖琴声,听着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圆号和木管中去。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意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中。而这首曲子正好体现了印象派的音乐注重的是和声的色彩变化,强调朦胧感的效果。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而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就是表现意像中的景色,就像莫奈的日出印象,表现的是一种朦胧的美。在音乐上德彪西就把具象的诗篇抽象化,写出了梦境一般的飘逸,空幻的音乐。 2.《大海》:没听音乐之前我心中的大海是辽阔无边,安静悠远的一个场景,很多歌曲中也描绘了大海的景象和我对大海的向往。在听了德彪西的大海后,我感受到了大海的变幻无穷。乐曲的开始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详。中间高潮部分描绘了大海的苏醒。最后部分又描绘了大海的变化。在《大海》中体现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印象用音乐加以客观描述,给人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感受。从内容上讲音乐虽然是作曲家本人的主观体现,但描绘了一定的具体内容从音乐自身的音效来说,印象派利用了不同于浪漫主义

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印象派音乐特点 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至于旋律方面.在器乐作品中往往没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正如德彪西所说,旋律的连绵进行从不被任何东西打断,而且永远不回复它的本来面目。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阿拉伯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样受人喜爱。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上面说过,印象派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指的也就是这一点。 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为众所共有的财富,这无疑是印象主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缺陷。印象主义后期的大师高更曾经说过:“印象派研究色彩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这样他们就给表现带上了枷锁,因而丧失了自由……他们是明天的官方画家。”高更对印象派命运的预言确实应验了一这些标榜“独立”的印象派画家,有的却一直在指望着从官方沙龙获得荣誉,莫奈和雷诺阿等人就都是这样。 代表人物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同样也有它的国际性影响,除了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

印象主义音乐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对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及艺术表达形式的分析

对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及艺术表达形式分析 ●初识印象主义音乐 第一次听见印象主义音乐,在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种空灵的画面。我从来没听过印象主义音乐,所以对于印象主义音乐这个命名,我只能把它和印象主义绘画作品联系起来。它给我的是那种超脱,不知所云的感觉,夸张的线条,对比强烈的色彩,强烈的冲击着我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很难把视线从画面中转移出来,我被它深深的吸引,想要探索和发现一点什么,但是依旧迷茫。也许印象主义绘画作品和印象主义音乐有那么一点渊源,在我第一次听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时,我很难听出来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却好像又听出来那么点意思,它的旋律比较平缓,局部音调变化较快,却又很多音符是重复出现的。但整体上来说,这首曲子没有什么波澜,好像与它的名字没什么关系,但是我却止不住的听这首曲子。想去探索和发现点什么。 “印象主义”一词“最初是与绘画有关的一个描绘性术语”。1874年,法国巴黎的一些年青画家举办画展,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被评论界称为“印象主义”,此后,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影响到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很快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风格。

印象派的音乐注重的是和声的色彩变化,强调朦胧感。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法国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作曲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 ●代表人物-----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借此次写论文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下德彪西,和拉威尔。 德彪西和拉威尔,他们都是法国人,我想这对于他们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它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间的迷离变幻。据查资料所知: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由于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又能在琴槌、琴弦和踏板的巧妙组合之中产生奇妙的泛音效果,最能表达云雾水性音响的灵动之感,因而十分适宜表现印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在曲调发展上避免使用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展开等表现手段,而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声乐曲调与言语音调密切结合,近似朗诵;器乐曲调也很少有气息宽 广的线条。 ②在节奏上喜欢使用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如各种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音阶。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 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 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的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 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男高音与女高音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 手段,如木管的低音区、铜管大量使用弱音器与阻塞音,铜管在乐 队中的作用往往不在于加强力度,而为了取得多变的色彩效果等。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如弦乐组常常细分,小提琴的高音伸展到过去很少用的音区,大提琴担任小提琴的角色,中提琴演奏低音,造成模糊不清之感;突出竖琴、钢片琴、三角铁和钟琴清澈的音响, 使管弦乐色彩缤纷,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 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 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 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 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 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 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 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 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 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 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2部“交卷 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 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 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后来二十世纪音 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 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印象派代表德彪西反对后期浪漫派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 新颖独创。当时,象征派诗人追求辞藻声韵的微妙效果,印象派画 家利用色彩抓住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给他以很大启迪。90年代以 后陆续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1892~1894)、室内 乐《弦乐四重奏》(1893)、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3~1902)、钢琴曲《版画集》(1903)、歌曲《波德莱尔的五首诗》(1889)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这种风格的特征为: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

外国音乐家---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 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 Gray)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成就 德彪西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

德彪西 德彪西 同意并设法远离这一称谓。 一些作家如罗伯·施密兹(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内文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不管怎样,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其他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生 德彪西一家原是农民世家,在约1800年他们由勃艮第迁至巴黎。其祖父是贩酒商,后则成为一名木匠。而德彪西的父亲曼纽-阿希尔(Manuel Achille)则曾在海军当步兵七年,后来与妻子维多林定居圣日耳曼昂莱并经营一家瓷器店。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也是曼纽夫妇的头一胎。曼纽希望他的儿子成为一个海员。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原因之我见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总第75期)文章编号:1002-2236(2002)04-0039-03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原因之我见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 马晓鹃 内容提要: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是联结19、20两个世纪的纽带。本文论述了印象主义音乐及其特征、产生的原因、历史地位等,重点研究分析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揭示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后期浪漫派和民族乐派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直接来源(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及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法兰西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德彪西本人的个性、美学观点等因素)等几方面的原因,从而对把握印象主义音乐及其开拓性的历史地位有着更加明晰、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音响 音色 引 言 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我们只能这样来形容、描述它:纤巧、朦胧、梦幻、恬静、变幻、优美、雅致、飘逸、稀薄、不可捉摸、若隐若现、视觉体验、光与色彩……。 一、印象主义音乐及其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Impressionism music,亦译印象派音乐),产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法国,是受“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通过音乐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 觉和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派音乐家完善了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纤巧、稀薄、朦胧、飘逸的音乐风格。印象主义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彪西,此外,拉威尔、杜卡,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戴留斯、意大利的雷斯庇基、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也时常被不同程度地划入印象派。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德彪西以其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的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二、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11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这种冲突导致音乐风格的巨变,以及音乐审美观念的大起大落。”纵观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20世纪现代音乐,无 93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

以德彪西为例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 引言 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是介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印象主义音乐在作品的题材、调式、和声、织体、音响等音乐基本构成的一切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一向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主义音乐家完善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朦胧、纤巧、诡谲的音乐风格。 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 德彪西以其创作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

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这种冲突导致音乐风格的巨变,以及音乐审美观念的大起大落。”纵观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20世纪现代音乐,无不是按照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进行发展的。 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浪漫主义经过后浪漫主义(以瓦格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等人为代表)的半音化和声已经促使调性功能体系走上了末端(尽管19世纪浪漫民族主义作曲家引进了各自具有强烈民族性格的音乐语汇与形式),开始流露出风格僵化与公式化的倾向,这时,必然要产生出一种新的音乐观念、风格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印象主义音乐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了。所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的,合逻辑的发展。 由此可见,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与后期浪漫主义思潮有关。从晚期浪漫主义对色彩和声的更广泛的运用和因高度半音化导致的调性模糊、瓦解趋势到民族乐派对异国情调和东方音乐色彩的关注,都对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直接来源 如果说,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直接来源却是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 “印象主义”这一术语的产生,最初来源于绘画。1874年,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在巴黎展出,受到评论家勒鲁瓦的嘲讽。他将莫奈和其他参加展出的画家称为“印象主义者”。作为一种回报,1877年,莫奈和德加、西斯莱、雷诺阿这一艺术家群体,以挑战的姿态,就用了“印象主义者”这一名称来举办画

相关主题